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杜尚

杜尚

杜尚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524篇,主要集中在艺术理论、绘画、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24篇、专利文献1199篇;相关期刊243种,包括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大众文艺、文艺生活·文海艺苑等; 杜尚的相关文献由520位作者贡献,包括沈语冰、张晓剑、陶铮等。

杜尚—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24 占比:30.41%

专利文献>

论文:1199 占比:69.59%

总计:1723篇

杜尚—发文趋势图

杜尚

-研究学者

  • 沈语冰
  • 张晓剑
  • 陶铮
  • 本刊
  • 杨卫
  • 孙艳秋
  • 贝尔纳·斯蒂格勒
  • 于新颖
  • 余星
  • 刘亚男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秋虹
    • 摘要: 一、杜尚的《泉》(一)“R.Mutt 1917”对作品《泉》的解读可从作品、艺术家与观者三个角度进行。作品角度主要解读马塞尔•杜尚签名送展的小便池及其选择现成品作为作品的缘由;艺术家角度主要阐述杜尚生活的时代背景,与其贯彻一生的“艺术即生活”主张;观者角度着重关注后世对《泉》在艺术领域的“再定义”。综合此三个角度可以帮助人们对《泉》建立相对客观、全面的认识。
    • 张钰晗
    • 摘要: 杜尚从艺术流派的追随者转变为传统绘画的背弃者,其中蕴含了他独特的创作思想,而这一切的源头在于他的油画作品《下楼的裸女》被拒。这幅作品在当时被称作最著名和最具争议的画作之一,因此这幅作品被拒展的原因比作品本身更值得大家探寻。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杜尚访谈录》中杜尚的自述,本文全面分析了这幅作品的创作灵感、画面布局、色彩及作品被拒后杜尚的做法等,从作品被拒现象谈杜尚的思想及其意义。杜尚《下楼的裸女》改变了艺术家们和公众对艺术的看法,它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
    • 张志强; 郝勇
    • 摘要: 该文以后现代主义时期为背景,以杜尚的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杜尚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作品,将杜尚及其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想建立联系,结合杜尚的艺术手法与思想表达,总结杜尚在后现代主义艺术中的独特表现,通过分析杜尚对艺术的不同表达,厘清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变化和发展。
    • 徐丹阳
    • 摘要: 马塞尔·杜尚是后现代艺术之父,是西方艺术史最具有影响力的引路人,杜尚的作品完全是思想的反映而不是技巧的展示,追求让绘画回归到为思想服务的位置上,这与中国的禅宗“真正自由和精神解放的高质量生存状态”所提倡的言谈不谋而合。如果说现代主义进行的是一场美学的改革,那后现代主义艺术进行的就是思想上、观念的革命,涉及到立场乃至人生态度的改变,杜尚的生活反映出他从无意识的无尽源泉所创造出的每一个意向、每一个行为都表现了原本性、创造性。思考杜尚,其精神、状态,想通了杜尚就能理解后现代主义,甚至理解何为自由,“无得亦无失”是人生最幸福的状态,以及禅宗的思想——“作人生的艺术家”。
    • 刘思旻; 毛莹
    • 摘要: 马塞尔·杜尚是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史上一位无可替代的大师,其作品以及其对待生活和艺术的态度至今还为人所追捧。关于着杜尚的争议和话题一直不断,这些争议不仅仅是围绕在其作品上,同时也在其艺术精神上展开。学术界普遍将其艺术精神与禅有共通之处,更有学者认为杜尚就是禅。文章将通过“无分别心”“无事自然”“否定的表达”三个命题来讨论杜尚艺术精神与禅的共通之处。
    • 温镒源
    • 摘要: 杜尚在艺术界的不可多得性体现在他的存在影响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历史进程。一个人的艺术理念能直接影响和决定艺术的历史进程,这是极为罕见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艺术界也迎来了高潮,从此开始,杜尚的艺术理念在艺术界拥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想要了解西方现代艺术,马塞尔·杜尚是永远无法绕开的话题。他认为艺术本身并没有多么了不起的地方,他并不值得被人们如此这般地推崇,被人奉若神明。艺术应该成为非艺术,人们应该无分别、无偏见地对待人类世界的各种活动。艺术只是人类社会中的活动之一,我们应该将艺术视为生活的一部分,将艺术与生活拉平,而不是供奉在神坛之上。正如杜尚所说:"我最好的作品是我的生活。"
    • 吕姣姣; 蒋烨
    • 摘要: 马塞尔·杜尚是二十世纪西方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他的绘画创作理念和思想对二十世纪的后现代主义各流派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泉》为例,分析杜尚的创作理念与美学思想,以及这一思想的变化对后来的艺术观念所产生的巨大变化.
    • 李云
    • 摘要: 本文从跨文化的视角分别考察了杜尚的现成品《泉》与施蒂格利茨为《泉》拍摄的照片。杜尚用小便池做现成品是基于欧洲文化中心立场对美国艺术道路作出的判断,他所设想的美国现代主义扎根在机器、城市所占领的物质世界中;而施蒂格利茨有意摆脱这种概念化的理解,试图在现代的物质世界之外开辟一条精神性的美国艺术道路。他在拍摄中植入了自己的理解和态度。《泉》和《泉》的图像分别表达了一种对美国现代主义的理解。
    • 周爱民
    • 摘要: 2007年8月23日,中共大连地方组织早期领导人杜继曾的儿子杜尚远、杜开南向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捐献了父亲的遗物,其中包括杜继曾早年从事革命工作期间留下的历史照片,使用过的文件包、怀表、丈量尺,以及部分书信和手稿。为此,笔者前往北京杜尚远的家中接受这些珍贵的遗物,并充实到博物馆正在筹建的反映大连党史内容的"地狱烈火"专题展览。
    • 张莹莹
    • 摘要: 在艺术界中,有一个不可回避却又难以定论的问题,即“艺术是什么?”事实上,艺术并没有固定的内涵和外延,是一个不可规定的、自由的、流动的概念。 文章将从艺术认知的演变逻辑出发,以杜尚的“喷泉”为关节点,寻找康德审美趣味判断的现代性阐释,以及对艺术认知秩序的变革问题进行介绍与研究。 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用“没有任何明确目的的和目的性”来谈艺术,用无功利的态度将艺术从功利的现实生活中排除;而法国前卫艺术家杜尚用“喷泉”打破艺术与日常生活的边界,将生活物品纳入艺术领域。 杜尚通过质疑重新界定了艺术的认知,改变了西方艺术的发展轨迹,重塑了我们看世界、看艺术的眼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