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康德美学

康德美学

康德美学的相关文献在1964年到2022年内共计192篇,主要集中在美学、欧洲哲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451篇;相关期刊146种,包括美与时代(下旬刊)、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黑龙江社会科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当代中国美学文艺学理论建设暨纪念蒋孔阳先生诞辰90周年学术研讨会等;康德美学的相关文献由169位作者贡献,包括蓝国桥、胡友峰、刘凯等。

康德美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1 占比:29.70%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16%

专利文献>

论文:451 占比:70.14%

总计:643篇

康德美学—发文趋势图

康德美学

-研究学者

  • 蓝国桥
  • 胡友峰
  • 刘凯
  • 俞兆平
  • 曹俊峰
  • 王中原
  • 刘艳
  • 宛小平
  • 张汝伦
  • 张硕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王慧婷
    • 摘要: 《美的滥用》是丹托艺术哲学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与前两部相比,丹托的关注点从对艺术的哲学沉思重新回到了“艺术与美的关系”这一古老的话题上。本文将以《美的滥用》为切入点,探讨丹托对康德美学的回应,从中探寻丹托对“艺术与美的关系”的看法,并比较二人思想的差异与联系。一、概念与解释:艺术作品的内核丹托对康德美学的选择与评判基于其自身的美学诉求,正如他用“美的普遍性”与“理想美”来佐证自己的艺术定义一样。
    • 摘要: 王国维在《孔子之美育主义》一文中阐发康德美学之说和席勒美育之说时曾写道,“审美之境界乃不关利害之境界”,故“乃物质之境界与道德之境界之津梁也”。这是十分合于美育之要义的。审美境界作为一种“津梁”,可以引导人们跨越现实之中得陇望蜀的欲壑,进入物我之间生命贯通的有情天地,或格物致知、澄怀味象;或把酒临风、宠辱皆忘。李嵩这幅《花篮图》便很好地体现了这种审美境界。
    • 蓝国桥
    • 摘要: 康德美学的中国当代接受,至少存在着四大急需澄清的问题:一是学界给康德哲学和美学,贴上了二元论的标签。由于赋予想象力以极其强大的功能,康德的学说及其体系特点,不是流播已久的二元论,而是二元向一元的生成。这一特征在鉴赏判断中,表现得更加明显。二则是牟宗三错误地认为,康德以主观形式的合目的性,充当鉴赏判断的先验原理,不很恰当,应被置换。偏差产生的原因是他将该原理与神学对接起来。确切说来,亚里士多德造物塑型的四因说,是牟宗三之观点展开的坚实背景。由此,马克思与康德的距离就很近。三是有人不恰当地认定,在康德与马克思美学之间,存在着断裂性关系。为促进“人(自由)—自然”的统一,马克思是将康德的反思判断,翻转为实践活动。马克思还吸纳了康德重感性、倡自由和尊重人等观念。要康德还是要杜威,我们尚需谨慎面对。四是告别康德的劝诫,却不时在学界涌动。康德美学的意蕴丰富,而且极具启发性。美学文论教材的编写使用,以及人才的培养,使得康德思想一再得到激活。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应直面康德接受中的问题后再出发。
    • 夏兴才; 王雪柔
    • 摘要: 理解康德的“审美无利害”命题涉及对其核心词义的分析,及其与“鉴赏判断”的关系。在核心词义方面,汉语康德学界几位学者将ästhetisch译为“审美的”“感悟的”或“感性的”。对照中文与康德的文本,可将其看作三个角度:“审美的”考虑到了中文与德文语境中对“思维方式”的侧重,“感悟的”看到了康德在人的各种能力间揭示出的关联性,“感性的”直接指出了审美与鉴赏的本质。且三种角度结合才可兼顾康德之审美与鉴赏的过程性意义。“感性的”“审美的”与“感悟的”是主体审美与鉴赏的三个阶段性特征,三者是后者包容前者的关系。现今将Interesse译为“利害”或“兴趣”,亦不能完全兼顾康德的原义,也造成了对“审美无利害”与鉴赏判断是否产生、带有兴趣的讨论;根据康德原文“兴趣”与“愉悦”的关系,可知鉴赏判断与“审美无利害”的关系:前者在经验层面上虽能产生“鉴赏的兴趣”,却只是强调“鉴赏”本身,而非指向对对象“实存”的兴趣,因而,后者仍然成立。
    • 林约珥
    • 摘要: 梁启超的书法美学思想始于幼年习唐楷的时期。在青年时期,梁启超受清代碑学运动的影响,开始深入研究碑学之阳刚风格,并结合唐楷,走上碑帖结合之路。四十岁以后,梁启超将注意力转向汉隶,吸取汉隶之长并自成一家。梁启超将政治理想移情至书学,体现了以书言志的传统书法美学思想。访欧旅程后,受康德思想的影响,梁启超认为中国书法是展现创作者“情感能力”之手段,中国书法的线条感与西方美术的线条感有共通之处。梁启超“中西化合”的书法美学思想促进了近代中国书法美学的转型。
    • 李伟
    • 摘要: 汉语学界的康德美学研究,一直处于不尴不尬的状态,亟待打破。王维嘉所著《优美与崇高:康德的感性判断力批判》,有打破此状态的趋势,堪称此前汉语康德学界所罕见的“对话式”的研究著述。总体上,此著问题意识明确,敢于直面康德文本理解上的诸多困难而试图解决之;文本细读、义理对观、学术综述、专题剖析、理论重构与译名辨正能有效结合,胜见迭出,且行文干净利落,层层推进,善于提出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见解,极具英美哲学著述那种特有的明晰性和分析精神,常常引用经验心理学的事实来补充、完善和印证康德那些非常晦涩的思辨表述和观点。这使得此著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全书几乎是逐章逐节地解读康德第三批判上半部的所有内容,但又不是那种基本属于解说性的句读,而是边解读、边提问题、边解决,不只在“读通”第三批判,更在“读透”它;二是对康德“第三批判”上半部存在的诸多理论疑点,作了凸显、诠释和重构,颇见作者理论之会心。
    • 保罗·盖耶; 韩筱蓁; 杨光
    • 摘要: 访谈中,盖耶教授主要针对美学理论和美学史的关系、现代美学的核心问题、观念论与康德美学等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与其他的历史一样,美学史的书写总是一种选择。尽管理论和历史的意图或原则不同,但实践中,美学理论永远不能完全脱离美学的历史。如何找到一种能够综合真理、情感和想象的路径,构成了现代美学的基本问题。一个成功的美学理论应该能够对其中任何一个要素做出说明,将它们概念化或提供某种概念空间,并探讨它们如何能结合在一起。对于观念论与康德美学,盖耶教授认为,在今天过于强调鉴赏判断力的普遍有效性可能不是一件非常有前途的事情,而“想象力的自由游戏”值得重视。美学和观念论之间具有天然的亲和力。也许对美学来说,我们不应该简单地认为“观念论”和“实在论”对立,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在更多观念论色彩与更少观念论色彩之间取舍。
    • 刘跃兵
    • 摘要: 蔡元培与席勒是近代中西方美育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美学家,他们都结合各自的时代与社会特点倡导美育,艺术教育观念是其美育思想的重要部分。二人的艺术教育观都以康德美学为理论基础,然而,由于社会身份、时代背景、中西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对艺术教育的目的和属性的理解各有侧重。此外,他们的思想理论在风格上也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
    • 王慕凡
    • 摘要: “古雅”是王国维提出的一个重要美学概念,它一方面受到康德“优美”与“崇高”美学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学思想的熏陶而独具特色。作为一种新的概念,“古雅”与历史性、艺术技巧、审美感受等息息相关,具有明确的指向性,王国维却并没有据此得到一个清晰的“古雅”定义和明确阐释,使其呈现出复杂性和模糊性。同时,“古雅”又作为不同于“优美”和“崇高”的另一美学范畴,表现出对康德美学思想的继承和超越以及对中国传统美学的感悟与肯定,具有开创性。
    • 黄桂娥
    • 摘要: “现代性”原本就是一个复杂多义的概念,它与审美现代性、启蒙现代性、文化现代性等概念发生交织,而“艺术现代性”既涉及到文艺复兴以来至18世纪“艺术”概念本身的现代性,又涉及到20世纪艺术史实本身的现代性进程,其核心是艺术语言本身的高度自觉与审美自觉。就其绘画史来说,是由塞尚开启的色彩和结构两条路径,在形式主义进程中完成康德美学关于审美无功利和纯粹美的诉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