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席勒

席勒

席勒的相关文献在1955年到2022年内共计850篇,主要集中在美学、中国文学、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49篇、会议论文1篇、相关期刊562种,包括美与时代(下旬刊)、江汉学术、文学教育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6年度安徽省美学学会年会等;席勒的相关文献由745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玉能、莫小红、张秀宁等。

席勒—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49 占比:99.88%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12%

总计:850篇

席勒—发文趋势图

席勒

-研究学者

  • 张玉能
  • 莫小红
  • 张秀宁
  • 杨家友
  • 杨武能
  • 肖鹰
  • 刘彦顺
  • 席勒
  • 杜卫
  • 段奇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浩宸
    • 摘要: 席勒美学思想中关于崇高的论述内容丰富,这位诗化的哲学家由于钻研历史与哲学而深受康德的影响。席勒在论述中加入了个体体验从而使其崇高美学思想带有自传性,同时席勒看到了偶然性的世界、将来异化的人以及上帝的隐去,于是其崇高论就具有了现代性色彩。席勒的崇高美学思想与启蒙理性之间形成对话关系,对构建现代美学思想具有重要影响。
    • 张俊杰
    • 摘要: “美育”(aesthetic educaiton)即美的情感教育,作为近现代明确的教育理念,是由德国哲学家、美学家席勒(J.C Schiller 1759-1805)提出的。他在《美育书简》中指出,“从人性的概念中一般地推导出美的普遍概念”,“与人性的理想一起我们同时获得了美的理想”。席勒的立论主要是针对当时欧洲出现的启蒙理性的过度发展导致的对人价值的迷失,因此他强调完美的人格应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
    • 莫小红
    • 摘要: 阿多诺认为,席勒戏剧是一种作为道德载体的戏剧,席勒通过戏剧鼓吹道德理想,人性尊严,却助长了同一性思维,也压抑了客体的自由;席勒戏剧也是一种介入的艺术,席勒依据一定的思想观念进行创作,却忽视了艺术与社会现实的距离,违背了艺术的内在发展逻辑,让艺术沦为了表达某种思想的工具。阿多诺对席勒戏剧的批评,是其内在批评方法的实践,也是“非同一性”思维对“同一性”原则的否定,“反艺术”对启蒙文学的批判。阿多诺虽然对席勒戏剧否定颇多,却延续了席勒的审美解放之路,赋予艺术拯救的力量,希望通过艺术与美解决现代性危机。
    • 摘要: 《五灯会元》中有“高坡平顶上,尽是采樵翁。人人尽怀刀斧意,不见山花映水红”之语,警醒人们勿陷入狭隘的功利主义泥淖而无视天地大美。那些只“怀刀斧意”的人们,就如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所言,“自然徒劳地把它的丰富的多样性展现在他的感官之前,他在这种丰富多彩中只看到了他的掠夺品”。席勒倡导以美育弥合人性的分裂,教人成为完整的人,成为在春和景明的“高坡平顶上”,能看得见“山花映水红”的人。即使采樵,也当如钟子期那样听得出俞伯牙琴曲中的高山流水之意。
    • 高扬鹏
    • 摘要: 本文以席勒《审美教育书简》中的美育思想为依据,对大众审美文化发展以来不断变革的审美现象进行浅析。中国古典审美文化以“以时统空”的体验为主,西方审美文化重在体验时间性的矛盾冲突,尤其是近代以来西方时间性审美文化对中国古典的主体间性审美感受文化造成了冲击。时间性的叙事美学和空间性的抒情美学融合需要搭建美育这座桥梁进行交流沟通。通过对席勒审美教育的观照,旨在现代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今天,空间审美体验和时间审美文化完美融合,达到审美的自由境地。
    • 黄薇
    • 摘要: 第一次读到歌德与席勒的故事,感叹,这是什么神仙友谊?席勒比歌德小10岁两人境遇悬殊,是穷小子与富二代的相识,初见话不投机后成莫逆之交。两人的友谊激发出彼此的创作,将当时颓丧的席勒重新拉入文学的怀抱,歌德也仿佛浮士德般焕发第二次青春,两人佳作迭出,共同支撑起德国文学史上辉煌的“古典主义”时代。
    • 曾仲权
    • 摘要: 在哈贝马斯看来,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是审美现代性批判的第一部纲领,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是借鉴自康德哲学美学发展而来的弥合现代性分裂的审美交往式美育思想。结合哈贝马斯的分析,在现代性合理化进程中所发生的现代性分裂状况包括三大社会文化表征:文化价值领域的分裂,科层化与生活世界的殖民化,人的断片化和异化。面对现代性分裂状况,席勒以同感作为基础,通过艺术审美交往中介论、艺术审美教育中介论,将作为反思判断力的康德鉴赏判断力概念上溯到作为同感判断力的亚里士多德传统判断力概念,最终借由审美交往判断力,来弥合现代性分裂、发挥一体化的整合效力。席勒的美育思想的确是以美的艺术作为社会交往的中介,用同感作为基础的审美交往判断力来弥合现代性分裂、发挥一体化的整合力量,以实现人性的完满复归和审美王国的同感政治理想。
    • 蒋浩伟
    • 摘要: 王国维早期对康德、席勒和叔本华等西方美学和道德观的译介和运用,充满了主观上的偏好和倾向。这些偏好和倾向主要体现在对下层国民道德的强烈关怀、对西方伦理学中上帝概念的悬搁、对主体实践理性的政治道德化,和对道德和知识品性的等级化等方面。在对康德、席勒和叔本华等人的美学观点的补充和替换中,王国维早期诗学和思想的内在逻辑始终未能脱离中国传统政治道德的文化和价值结构。在王国维所宣扬的非功利、非政治道德的审美主义中,始终潜藏着对中国传统政治道德的倾慕和热诚。这一点与席勒等人的审美启蒙观有着根本性的差异,也从侧面折射出王国维前后期思想学术分歧背后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 冀志强; 李黔
    • 摘要: 席勒美育思想的目标在于建立政治自由与实现道德国家。但他的这种美育思想包含了一个矛盾,即美与审美在落实美育的过程中究竟是一个过渡性的阶段还是一个终极性的目标。一方面,席勒认为道德状态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理想,而审美状态则是达到这个目标的中间阶段;另一方面,由于以美为对象的游戏冲动可以摆脱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的强制而实现人格的完整性,那么它就成为超越道德强制的一种理想状态。此外,从美与崇高的关系来看,美在席勒美育思想中的位置也包含着一个矛盾。席勒美学思想中的这种矛盾,在黑格尔与马克思的美学中以不同的方式得到扬弃。
    • 陈昊
    • 摘要: 回溯西方古典美育理论的源流,可剖析美育理论的复杂意蕴与丰富张力,并由此探讨美育传统中深切而独特的道德关怀和文化主张。康德与席勒提供了现代意义上的审美教育模式——我们所有的身心能力通过审美经验从额外压抑的限制中解脱出来,得到自由尽情地发挥,这构成了现代美育理论的核心,而18世纪的其他美学家,如伯克和门德尔松等人,可以为现代的美育理论提供更加充实丰富的思想基础。此外,康德对此问题有着更为克制务实的建议,即审美经验和美育可以促进道德完善和社会转型,但如果没有对道德和正义本身的直接承诺与追求,审美教育永远不足以实现这一目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