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达主义
达达主义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246篇,主要集中在绘画、艺术理论、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56篇;相关期刊164种,包括青春岁月、收藏.拍卖、金田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十四届全国高等院校版画年会等;达达主义的相关文献由239位作者贡献,包括辛力强、刘春、许宁等。
达达主义
-研究学者
- 辛力强
- 刘春
- 许宁
- 金清
- 严红花
- 何涛
- 刘伟
- 史哲宇
- 叶倩
- 姜苏鹏
- 孙征
- 廖倩云
- 张曦
- 张维时
- 徐娜
- 时光
- 朱其
- 李海冰
- 栾妍
- 梅姝
- 武文韬
- 王凯琳
- 王珊珊
- 王美玉
- 王颖
- 管朴学
- 衡文明
- 隋丞
- 高锦峰
- Article
- Blacklabel
- ConArt
- 万书元
- 于坚
- 于陆
- 付卓
- 伍鹏飞
- 佐伊·巴特(Zoe Butt)
- 何乃英
- 佘协斌
- 侯婧茹
- 侯雅馨
- 倪平
- 克里斯蒂安·沙德
- 冀艳波
- 冯斌
- 刘宏燕
- 刘晓飞
- 刘立山
- 利奥纳多·加勒雷
-
-
王佳芃
-
-
摘要:
达达主义作为过渡状态的文艺思维,发展到21世纪逐渐演变为“丧”文化,对现代产生了深远影响。“网抑云”成为“丧”文化的集中发泄出口,本文通过对比达达主义和“丧”文化产生的社会背景和艺术表现,联系二者的共同点,进行对比分析,认为“丧”文化是达达主义发展到21世纪的新表现。
-
-
-
滕子威
-
-
摘要:
达达主义,是在20世纪初产生于欧美的一种艺术思潮。达达主义的最终目的并不仅仅在于追求创造,而是为了破坏与挑战。它摒弃其他流派在美学和艺术语言上的要求,以荒谬和不合逻辑的思想反抗了现实社会和现存世界的价值观。达达主义在美术创造中强调自动性和偶然性,达达主义中的艺术家普遍采用这种方式,这在欧洲现代美学中是一种反叛的精神体现,这种反叛精神也推动欧洲现代艺术思潮的发展。
-
-
黄梦露
-
-
摘要:
在艺术设计中,现成物指的是日常中已然存在的物体,而现成物艺术则是指艺术家通过创作赋予该等物体新的语境和功能后的一种艺术形式。现成物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应用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最初出现在大众视野里的现成物艺术作品是巴勃罗·毕加索在1912年创作的《有藤椅的静物》,而随着马歇尔·杜尚的作品《自行车轮》《泉》的问世,“现成物”这个特定概念名词开始在艺术领域流通,它是达达主义留给现代艺术永恒的遗产。
-
-
唐婧
-
-
摘要:
从安尚秀的设计作品入手,分析其海报作品的元素选择和版式等方面的特征.结合安尚秀的设计理念来解读其作品中的达达主义,分析韩国现代设计奠基人安尚秀是如何在设计中融入西方艺术风格的.安尚秀的达达艺术是建立在传统民族文化基础上的,并在本土文化和国际化之间找到平衡点,为其注入灵魂,这样的作品才能具有更加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
-
严红花
-
-
摘要:
1920年代的殖民地朝鲜曾刮起过一场"达达风",达达主义在高汉容、金华山、朴八阳、林和等人的不同解读及当时文坛的论争中,展现出了属于自己的表征.起初,达达主义传播者高汉容从人生观角度理解达达并将其视为解决既存问题的有效方法;后来因金华山、朴八阳、林和等人的参与,达达主义与无产阶级文艺碰擦出火花,引出了文艺创作中"形式与内容"的纷争.在朝鲜半岛,达达主义最终演绎成了一种现象、一种态度、一种人生观,成为"否定""自由"与"解放"的代名词,也成为过渡期个人满足与社会运动所需的"新形式".
-
-
张曦
-
-
摘要:
《梦的解析》这部著作的问世为现代艺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书中所提及的关于潜意识的学说,促使达达派内部的思想发生一定的改变,从而裂变出了超现实主义,一个震撼了欧美画坛的现代画派。在弗洛伊德的影响下,梦境与真实的完美统一成了现实主义不懈的追求。除超现实主义之外,视觉行动主义,象征主义绘画等亦受到弗洛伊德思想的波及。
-
-
史哲宇;
王颖
-
-
摘要:
随着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视觉艺术的多元化已经成为现代艺术设计的主要发展方向.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多元化不仅体现在多学科交融及新型科学技术的运用上,也体现在一些非形式化、非风格化、非再现化的设计表现形式上,这些非传统化的现代艺术设计中隐含着"随机观念".本文试图从观念学角度分析现代艺术设计,并探讨现代艺术设计中"随机观念"的运用.
-
-
史哲宇;
王颖
-
-
摘要:
随着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视觉艺术的多元化已经成为现代艺术设计的主要发展方向。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多元化不仅体现在多学科交融及新型科学技术的运用上,也体现在一些非形式化、非风格化、非再现化的设计表现形式上,这些非传统化的现代艺术设计中隐含着"随机观念"。本文试图从观念学角度分析现代艺术设计,并探讨现代艺术设计中"随机观念"的运用。
-
-
于陆
-
-
摘要:
里夏德·许尔森贝克(1892-1974)是20世纪上半叶德语文坛的重要作家,一生经历极为丰富,除达达主义运动共同创始人的身份,还是船医、记者、游记作家、心理学家和文艺评论家,多次到访中国.许尔森贝克的文学创作可分为达达主义时期和游历时期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作品主要受到德国本土的日耳曼学界的关注,更为丰富的游历时期创作则引起了国际日耳曼学者和汉学家的共同兴趣.前人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果,但仍存在聚焦不够和结论相互矛盾的问题,本文通过全面梳理分析许尔森贝克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尝试为下一步对作家进行总体研究提供一种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