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立体派

立体派

立体派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100篇,主要集中在绘画、艺术理论、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7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76733篇;相关期刊83种,包括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收藏.拍卖、中外文化交流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7第七届世界建筑史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等;立体派的相关文献由97位作者贡献,包括刘衡娜、张兴动、曾毅等。

立体派—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7 占比:0.13%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6733 占比:99.87%

总计:76831篇

立体派—发文趋势图

立体派

-研究学者

  • 刘衡娜
  • 张兴动
  • 曾毅
  • 李连方
  • 沈季
  • 缪媛曼
  • 艾麦提江·吐尔逊
  • 蔡欢
  • 郑天仪
  • 郭红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姜寿田
    • 摘要: 西方现代主义绘画无疑反映、揭橥了西方现代社会的文化心路历程,从印象派开始到野兽派、立体派、达达主义、现代抽象主义再到装置、行为、波普艺术,反映出西方现代艺术内向性冲突的激化和外向性形式冲突变革频率的日益加快。它表现出人自身及人与社会的冲突和人性在社会畸变中的深刻异化。
    • 伍玥茗; 张壁伟
    • 摘要: 《林泉高致》"三远"法,是我国山水画的特殊透视法则,它指的是在同一张画中,同时存在三个不同的透视角度,来显示景物的"高远""深远""平远"。立体派,是在十九世纪末期到二十世纪初期,为了反对传统学术思想的前卫美术运动所产生的画派,它产生于当时的欧洲产业、工业、科技、政治思想等快速发展的历史背景。尽管二者相距大约八百年,产生的地理条件与社会历史背景也有着很大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有着不少共同点。因此本文对"三远"画法与立体派之间的相互关系展开了分析探究,为当代我国绘画的多元化、本土化发展提出了一个可供选择的可能性。
    • 李全忠
    • 摘要: 乔治·布拉克,法国立体主义画家与雕塑家,深刻影响着20世纪西方现代派艺术。布拉克在20世纪初遇到了对他的艺术产生深远影响的毕加索,这两位伟大画家的协作史也是立体主义的早期发展史。主题语境:人与自然篇幅:359词建议用时:7分钟1 Georges Braque was a French artist best known for his cubist(立体派的)paintings.He worked closely with Pablo Picasso as they broke down traditional rules of the use of perspective in painting.
    • 邬烈炎
    • 摘要: 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画法,其学理是将一个人物或道具,在时间的移动中把各个面:正面、侧面、背面、剖面进行错位、透叠、插接,重构为一个新的造型或画面,并认为这种半透明的拼贴比视点固定的去描绘一个物像更具真实感。用类似这种画法的写法,来记录季鹏的多侧面角色的面貌,描述季鹏的作品的多样化与丰富性,是一种合适的有效的手法。
    • 程赟
    • 摘要: 通过多视点观看和多视角面共现,立体派突破了再现性绘画的定点透视和塞尚部分静物画的双点观看,并由此获得了多维性效果.从感知的角度来说,对多维性绘画的观看是一种作为代现的直观,即尽管直接看见的是被共现的诸面,但被给予的却是经由代现而来的诸面之所属的范畴或本质.因此,多维性绘画不以精确再现具体事物为鹄,而旨在开显使具体事物得以被看见的普遍之物.摒弃了具象绘画符合论真理观的多维性绘画,常被看作是非理性或"非人"的,但事实上其非理性或"非人"彰显着更具理性和人性的东西.
    • 荷兰皮特·蒙德里安
    • 摘要: 这幅作品是蒙德里安在1908至1910年间完成的早期抽象油画作品,也是他第一次运用红、黄、蓝三色进行创作。该画虽然融合有抽象的概念,但画面仍是树的实体形态。1911年,蒙德里安受毕加索和布拉克等人的影响,将立体事实作为绘画追求的目标。他不断分析眼睛所见的影像,成功地从立体派中吸取精华,使作品以抽象的方式呈现,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脱离了立体派,最终成为风格派运动幕后艺术家和非具象绘画的创始者之一,对后世的建筑、设计等影响很大。
    • 顾静怡
    • 摘要: 说到点彩画法,不得不提的人物便是法国印象派画家乔治·修拉。他的思维方式、创作方法,对后期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等都具有根本性的影响。在众多艺术家当中,乔治·修拉绝对是个另类。他把艺术创作当成科学实验,是天才,也是怪人。他用黑白二色融合出极具个性的绘画语言;用几百万个色点组成了艺术史上最神秘的画作《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 吴少湘
    • 摘要: 现代雕塑与古典雕塑的界限是以立体派的出现而划分的。这个于1908年由毕加索和勃拉克开创的绘画试验,目的是要打破由文艺复兴以来建立的艺术要模仿自然的传统,然而,他们的创作却为雕塑的全新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他们的立体主义的绘画与雕塑试验中,毕加索和勃拉克采用了任意的几何透视原理来观察与表现自然,阐明了形体的结构与抽象结果本身是艺术的中心,这为抽象雕塑提供了理论基础。
    • 摘要: 公鸡作者:马克·夏加尔创作年代:1928年作品尺寸:8165.5cm作品材质:布面油画现收藏于:西班牙提森·博内米萨国家博物馆马克·要加尔(1887-1985)马克·夏加尔出生于俄国,是现代绘画史上的伟人,是游离于印象派、立体派、抽象表现主义等流派的画家。"超现实派"一就是为了形容他的作品而创造出来的,画作中呈现出梦幻、象征性的手法与色彩,并且把民间传说融入作品之中,用自然界朴素的形象作为创作的素材。
    • 王才勇
    • 摘要: 实际促成毕加索推出立体派画法的渊源有三:此前西方现代绘画,非洲土著雕刻与东亚美术。东亚美术的渊源意义不在直接的语汇层面,而在语汇内蕴的法则上,那就是不同时空在同一个平面的展开,由此就会出现在不同时空漂游的画面效果。立体派画法语汇建基的这个东亚原则之所以被人谈论不多,是因为立体派中色块空间的切压和组接与不着加工痕迹的东亚美术语汇完全不同,直接语汇层面的相异遮蔽了内蕴的关联。毕加索的立体派美术语汇当然不是对东亚美术直接移植的结果,而是基于绘画理念进行创造性转化的产物,转化过程中又很大程度融入了欧洲现代美术和非洲土著雕刻的一些要素,进而成就了对立体派画法的首创。从野兽派转向立体派的勃拉克,之所以没有毕加索那么厉害的分解和变形,从另一个层面映现出东亚美术的印记,那就是保留对象性边界,让画面不同视觉要素(色彩,构形等)间的交互作用去进行表达。在立体派的后续发展中,东亚要素虽然越来越退出直接语汇层面,但立体派画法语汇宏大的后续发酵,从特定层面昭示出东亚美术对立体派画法的影响引发了多么深远的画法革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