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物质文化与当代日常生活变迁”学术研讨会
“物质文化与当代日常生活变迁”学术研讨会

“物质文化与当代日常生活变迁”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5-05

主办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文艺研究》杂志社

会议文集:“物质文化与当代日常生活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过去十年,移动数据、智能手机和社交网络彻底改变生活,今日人们是以数码商品为媒介,达至忘/亡我的物化极致,如今世界则是一个生产/消费驱动的、以体系再生产为根本动力的后生产社会,人及其存在的物化问题呈现出新的症候。文章通过描述一张照片,这张照片的内容是在车上人群中被手机照亮的女人,她仿佛在告诉周围的陌生人她并不在场,从而变成社交网络的闪光亮点,移动数据、智能手机和社交网络彻底改变生活,不再拘囿于身体本身在哪里的情况,继而引出了从物质的权力、拜物化快感、道成物身/神和生活于真实四个方面阐述了在物化时代一种颠倒思想的吊诡叙事,抽离出一个极其平庸、晦暗的世界状况:在物化之仙境,人世恍若废墟。
  • 摘要:近年来,奢侈品的消费和对奢侈品文化的鼓吹,已经成了中国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严重的贫富分化,一方面造就了人们对富人的怨恨,另一方面也造就了对奢侈品的羡慕。桑巴特发现奢侈之风兴盛的时候,也正是性不受压抑的状况的体现。罪与美一体共生,性的快感与禁忌中所标志的历史的肉身,此刻变成了奢侈品本身。从这样的意义上理解,中国社会迅速出现贫富分化,也就必然迅速出现奢侈品消费为代表的价值伦理观念的转换。性作为奢侈品的象征,它隐喻这样一种生存伦理:性不能通过奋斗获得;奢侈品及其所代表的生活也不是一种个人奋斗的召唤结构。性的快感根源乃是社会禁忌被打破的通奸行为,中国奢侈品的特色意义也相应演变为可以在种种体制与法制禁忌背后迅速攫取利益的能力的毕业证书。奢侈品表征了性的欲望;通奸隐喻了奢侈品的权钱密码,“自由”则是奢侈品快感政治无耻的象征形式。
  • 摘要:本文从购买、接受与消费的层面,指出走私录音机是当代中国第一种具有当代意义的大众传媒媒介,它在1980年前以互动的方式,把中国内地民众建构成具有当代意义的消费者和大众传媒受众,并让他们从深受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限制的处境中,获得了一种突破种种边界的脱域性力量,从内而外地把自己培育成一个当代社会的主体。这是一个被新型电子媒介所开启的“新时期”的重要开端。在此之后,全球化电子媒介及文化浪潮持续展开了针对中国社会各个领域全面而深远的影响,是造成80年代及至今天中国内地一系列社会文化变革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有关电子文化在中国内地的历史性进程,它在政治经济体制、资本、技术及市场等领域与主导政治意识形态及当代社会主义文化政治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它在逐步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与民众日常生活之间的互动关系,它在文化产品内容上对消费娱乐化趋势的吸纳与限制,以及它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体的建构与重构等等问题,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与反思。
  • 摘要:回望过去的几十年甚至近百年,中国人的消费观念以及消费形式等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自然引发生活方发生相应的变化.中国近30多年政治、经济的变化,自然受到世界大气候的影响,但是自身的发展也是显而易见的,生活方式变化之迅猛,是以往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本文从消费观念的变化及其周边、现代消费——现代生活——家庭关系的改变(家长主导地位的动摇)、生活的现代化三方面阐述了消费的转变对生活的影响。生活中所发生的这些改变,人们是心甘情愿的、自觉自愿的、乐观其成的。一股潜在的力量在推动这种改变,即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更加文明的社会的向往。追求美好的生活、高质量的生活固然没有错,但是利与弊常常是一对孪生兄弟,这可能将是人类面临的一个最大的悖论。
  • 摘要:阿多诺"非同一性哲学"的重要特征是坚持"客体优先性",即尊重按同一性原则构建自身的形而上学体系压抑的"非概念物"的存在价值.同样,他的美学理论也秉持了这一理念,认为艺术的主题是拯救那些受到主体、观念和社会压制的"次要"事物.艺术的精神维度和物性维度是辩证统一的:艺术因其超越精神而区分于经验现实和寻常物,但是艺术也无法摆脱其物性维度,没有物质材料提供的感性维度,艺术精神就是空洞的."审美形式整一性"是阿多诺美学思想的出发点.他推崇具有追求审美形式整一性、强调艺术和现实分离的现代主义艺术,而批判试图瓦解形式整一性、突显艺术的物性维度、挑战现代艺术的体制的先锋主义艺术.如此,他的美学体系便具有了精英主义色彩和压抑特征.这与他对现代艺术的存在情境即"物化"现实的思考密切相关.
  • 摘要:中国语境中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可以说是国外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本土化的理论尝试,是基于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对中国现代化问题的思考,其理论结合点是人的生存方式的变革,人的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是其理论范式,并从对中国传统日常生活方式的准确断定、日常生活的新型架构与结构、图式的揭示和以日常生活批判为主题的深层启蒙三方面阐述了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论拓展。
  • 摘要:作为整个社会民主化进程的一部分,服装民主化可以定义为,社会中所有公民日常生活中的着装不受任何权力部门的干预、限制,不作为阶级划分的标志,充分享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本文旨在从旗袍的变迁过程(从民国时期的盛世、解放后到文革时期的凋零、到改革开放后的有限回归)来观照二十世纪中国服装民主化进程,认为二十世纪中国服装民主化进程与社会演进过程中民主思想的高涨、衰退和平稳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服装纺织及制造业也是制约服装民主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 摘要:绿皮火车是周云蓬的诗和远方,是周渔的自我和爱情,是香雪对现代化的最初感知,绿皮火车是文学作品中一个重要的"意象",直接指向一种现代的生活方式,绿皮火车也是数以亿计的人行走的"江湖".当它成为一种消失的记忆和符号,被另一种颜色的高速列车代替的时候,人们除了伤逝一种生活方式,也开始审视它们之间的变化.本文以实用主义者对于经验的重视,通过对不同年龄、身份、地域的人进行的深入访谈,从个体微观生活经验的表征入手,并结合相关的文学文本,对交通工具这一物质媒介变迁所带来的深层次的社会结构改变进行研究.人们普遍认为,绿皮火车提供的是一种过程性的生活,白色高铁指向的是一种目的性的生活;绿皮火车在社会经济和技术不太发达的时间,除了运输功能兼有了人们认识世界、了解社会、开阔眼界以及实现社会交往的多种功能;白色高铁所处的时代,使其功能更为的单一化,或者更回归交通工具的本质功能:运输。
  • 摘要:本论文立足于都市青年“居家”生活的调查数据,勾勒出城市青年在日常生活中实际展开的“居家理性”的面貌,进而说明通过这一概念,实际的经济关系被转化和理解成了新的社会关系,并成为新的政治关系得以确立的经济基础。
  •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畅销书作家安妮宝贝、郭敬明和流行歌手庞麦郎作品中的物质意象,探讨了当代青年对于物的消费体验和他们透过物品建构身份认同、寻求生存意义的不同方式.
  • 摘要:在全球消费市场中,依照资本逻辑进行模式化生产的"特产",日益沦为某种消费主义符号,满足了消费大众的时尚需求和异托邦想象,塑造了后现代意义中的"旅行"及"旅游者".旅游产业在招揽顾客时的手段大约可分为两种,一是"去地方化"(delocalization),迎合的是"后旅游者"(post-tourists)的需求,在这之中,"伪特产"的热卖,往往是商品生产者与后旅游者合谋的结果;二是"再地方化"(relocalization),即以地方文化的再创造来吸引游客的目光,一些"新特产"的出现,表征了消费意识形态强大的再生能力.但是,特产的全球化和再地方化又并非完全受控于消费的逻辑:一方面,对于特产生产、销售者来说,"伪特产"意味着某种"普适生活"价值观的传播,它是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再造而非捏造,而"新特产"则成为一种文化创意的表达,它是一种被发明的、"面向未来的传统";另一方面,对于消费大众来说,在参与"伪特产"和"新特产"的制造过程中,也可能获取"廉价消费"的快感,或被唤起历史的记忆,或借此参与地方公共生活.因此,作为消费品的"特产",又常常表现出"反消费"的特征,而对特产的购买与使用,成为一种全球化时代的旅行"仪式".
  • 摘要:当代中国消费意识形态,存在着"微"时代与"大"消费的悖论.悖论在于这是伪消费社会的伪消费行为,即"物性消费"的异化性击垮了"物质性消费"的合理性,"文化消费"的正当性掩盖了"精神性消费"的空壳性,消费的"目的本质性"取代了消费的"手段本质性"."大"消费的精神本质仍是"私"欲化的"小"消费,也是"微"时代去中心化等负面效应在消费领域的表现.可从四方面入手:一是明确界定消费建构性、批判性的积极手段本质;二是构建物质的文化属性,即构建涵盖五个层次的"物质文化"学科范畴;三是构建"物质性消费"和"精神性消费"的概念及共生关系;四是重构一个能够恢复公众政治参与热情的共同理想.从而修正物性消费的一元本位主义,并重新激发消费的反抗性与批判性功能,形成精神性消费与物质性消费二元共生的理想生态,进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消费时代.
  • 摘要:本文探讨中国当代电影中的出租车意象,并借此思考交通工具、都市体感和影像再现之间的关系.笔者细读《夏日暖洋洋》(2000)、《夜.上海》(2007)、《李米的猜想》(2008)、《午夜出租车》(2010)等电影作品,考察出租车影像借由接触、漫游、穿行等方式"体感"城市的表现,并管窥中国当代城市化发展在阶层、性别、意识形态和文化认同等方面的症候.在"认知绘图"和"感官地理"之间,在"穿街走巷"和"转针引线"之中,当代电影借由"出租车"的意象与视角完成了对于当代都市生活经验的窥探与体感.在出租车的狭小空内,影片中的司机和乘客演绎着人生百态.
  • 摘要:本文以深受中国各阶层、各年龄段欢迎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例,论证这一食物文化的电视化呈现,体现了当代中国青年中存在与发展的一种新的身体美学。这一美学的一大特征是身体呈现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身体在自我商品化和自我去利益化的矛盾诉求下,它的呈现往往出人意料,因事而定,但又具有重要的集体性示范作用。
  • 摘要:在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中,有很多形式是用于沟通鬼神的,在这些具有原始信仰遗存的面具仪式中,有很多重要的器物(有时也称做法器).面具就是此类民俗仪式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器物,在傩仪这类历史久远的民俗仪式中,面具是巫师转换身份的重要中介.通过"面具",人们相信存在着一个凌驾于现实生活之上的、属于鬼神的空间,这个空间通过戴着面具的巫师来向人们显现自身的存在.与之相应同时,"面具"也就暗含了一种主体分离的意象,巫师通过面具引出"常人"身份之外的一个想象性主体,这一想象性主体显然具有主体自身不具备的能力.“面具”的古老意象在当代艺术中同样倍受青睐,在当代剧场艺术中,面具更多地呈现出伪装、机械、僵化、诡秘等意象,同样隐喻着主体的分离和分裂,成为现代人双重人格的象征性符号。rn现实生活中与面具最具相关性的应该是墨镜。作为一种抵御紫外线、保护眼睛的日常配饰,墨镜自然是具有其实用功能,但是与面具一样,作为一种日常配饰,墨镜背后隐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象:佩戴墨镜是一种对他者目光的拒绝,也是对主体目光乃至身份的隐藏和保护。通过对“面具”与“墨镜”的对比分析,可以对当代生活中的主体处境获得更加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在当代艺术作品与影视作品中,“面具”和“墨镜”作为一种高度象征性的符号,成为当代社会生活的隐喻表达。
  • 摘要:中国有强大而成熟的史传文学的传统,历史包含并传递着民族兴衰荣辱的切身体验,维系着民族文化性格和价值操守,因而一直是时代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启蒙"的感召下,混杂在"新时期"人们对"现代性"的朦胧追求之中,"革命历史小说"的讲述立场和方式经过苏童、莫言等人的创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实际上也是"一体化"格局瓦解的显在反映.而且殊为重要的是,这些变化又非常明显的影响到了九十年代以来革命历史的文学想象.在这种情势下,革命历史的重新演绎或者说"后革命"书写才获得可能,并且也成为必然.事实上,“后革命”书写并不会因为旧的“一体化”的瓦解而获得统一的质地,独特而复杂的时代语境赋予了“后革命”以丰富的内容。作品也已经不可能是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重复。因此与其说是它们是“主旋律”作品的重要内容倒不如说它们是“后革命”书写的当代表症。人物还是过去的人物,但故事却发生了变化,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确实是一部“老兵新传”。英雄形象内涵的转变,表现出来矛盾的两重含义,“主旋律”小说的历史立场,表明与其说他们是革命的英雄倒不如说他们是消费时代流行文化的英雄。革命确乎曾改写了历史,可又恰恰是在历史自己的“氧化作用”之下,革命那曾经鲜亮、饱满的笔迹日渐黯淡、模糊,并且印染出一圈“紫色”的印迹。即使重新勾勒、临摹,也不能还原。
  •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消费主义的盛行,人们的审美观与价值取向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物质文化开始多方位地渗透在小说的表意符号系统中,服装、饮食和各种器物成为不少作家精雕细刻描写的对象,有的贯穿小说情节的始终,成为文本的中心意象.这些物质意象不仅是小说情节结构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功能和深刻的象征意蕴.本文主要从器物意象是塑造性格命运的工具、饮食意象是性别政治的载体、服饰意象是深层文化心态的显性标志这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小说中的物质意象是精神文化的对象化和载体,与人物的生存命运、时代变迁、深层文化心态有着密切关系,往往成为象征的桥梁,蕴涵传统与现代、情感与欲望、沉沦与救赎的多种价值观念的冲突。小说的意蕴不能仅仅靠阐释其文本的表层情节而获得,而必须通过象征的桥梁,即穿过小说所描写的物质形态空间达到对深层次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心态的解读。
  • 摘要:综合考察《诗经》以名物为隐喻的诗歌,可以发现三种结构:由物及人,观物及人,由人及物.通过三种结构的分析,可以知道名物在《诗经》中更多地通过和诗人情志相联系,构建了开放性的隐喻结构.比较历代《诗经》名物学研究成果及历代《诗经》注释经典,可以看出在不同的生活经验背景下,人们对《诗经》名物做出了不同的阐释,名物的阐释完全抛开了博物学家求证名物客观真实物象的努力,而进入了人的精神领域.
  • 摘要:物质文化研究具有鲜明的跨学科属性,其所渉及的学科构成和理论来源主要有:人类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考古学、历史学、语言学等.而物质文化研究围绕"taste"问题开展的诸多讨论使得人们无法否定其中美学话语维度的存在.可以认为,物质文化研究中存在着一种从社会文化角度开展的关于"物"的美学研究,简称为"物"的文化美学研究.本文将首先通过介绍伊恩·伍德沃德在《理解物质文化》一书中提出的四种“taste”研究模式:“纯粹趣味模式”,“阶级品位模式”,“效仿模式”,“综合模式”,大体描述勾勒物质文化研究的美学话语形态和基本理论资源。通过分析四种研究模式之间的异同点,展现物质文化研究中美学话语的核心关切和主要特点。其次,对照阿瑟·丹托的著名问题:“两件在外观上无法分辨的东西,为何其中一件是艺术品,而另一件不是?”,审视同样讨论“物”的美学问题的物质文化研究,辨析其美学话语的适用范围问题,明确物质文化研究对“物”的文化美学的理解。再次,通过介绍物质文化研究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的看法,反思其在试图打破马克思主义所谓生产本位和泛商品观的同时将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资源一同抛弃的做法将产生的问题,由此讨论物质文化研究中的美学话语目前可能存在的限度和不足。
  • 摘要:传统的广告理论认为,广告成功的秘诀在于对受众的"引诱";引诱型广告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称之为"直白的叫卖",通过展示商品的优点来吸引消费者;另一种则可被称之为"符号幻象的制造",即通过塑造品牌/商品形象来激发受众对相似生活的想象,从而贴标签式地将商品作为符号幻象加诸于自身.然而,苹果产品的电视广告却比这二者更深入了一步:其中运用多种技术手段所呈现的诗意生活规定了受众/消费者对生活可能性的想象范畴,实现了由商品拜物教向器物美学技术控制的转向.
  • 摘要:由于互联网化而应运产生的互联网思维乃至于互联网文化,越来越明确地被人们认识和接受,以致成为一种堪以指导人们各种生活行为发生、发展的思想和文化.互联网文化作为一种现代新文化,正在与我国的现代文化进行着强化与消解的反应.这种强化和消解的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科学技术的变革会引发整个社会结构、社会运作方式、人类生活方式和世界观价值观的根本转变,促成一个时代的整体进步.二是来自文化完善自身发展以及主动延及他物的特有张力.
  • 摘要:我国智能手机的用户在2014年已经突破了5亿.虽然,智能手机的使用极大地为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了便利,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形式,但是,智能手机的使用在客观上却导致了使用者一定程度上的人格分裂.这种人格分裂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这种人格分裂体现在孤独和狂欢并存.其次,这种人格分裂体现在自我形象和表征符号的相互割裂。再次,这种人格分裂体现在人们表象的正人君子和实际上乐于偷窥透视的同体上。因为使用智能手机而使人格产生分裂,看起来似乎是无稽之谈,但深究起来,其实背后有其深刻的文化原因。其一,这种人格的分裂性来自于物质行为和文化的暂时扭曲关系。其二,这种人格的分裂性是文化的虚拟性和解构性更加得到强化所致。其三,这种人格的分裂性是基于人们自身滋生的反文化心理。
  • 摘要:会馆是同乡之间基于地缘情谊相互帮扶的产物,在历史上发挥过试馆、行馆的功能,并曾经作为地方势力的维护着发挥着社会功能.近年来,一些原本被工厂、居民占用或是废弃的老会馆重新得到启用.在形态上,它们修旧如旧,但在功能上却得到了新的开掘,突出文化意义、商业意义甚至政治意义.作为都市新空间的它们沿用了"会馆"这一旧符码,意在以熟悉的概念唤起人们基于农业社会稳定乡土亲缘关系的信任感,以意义填充城市,将都市人关系转换为稳定有序的伦理关系,在陌生人之间的建筑起想象的共同体。
  • 摘要:列斐伏尔认为,在近代西方城市中,"空间中的生产"(production in space)已经逐渐转化为"对空间的生产"(production of space).而当下,世界范围内的大小城市都存在着一种典型的被生产和消费的空间——城市地标."城市地标是指在一定的城市区域范围内,对特定的认知人群同时在心理和地理意义上起着标志作用的城市空间形态."对地标建筑的设计、选址、兴建和宣传共同构成了对空间的有意生产,而人们进入、使用、观看甚至谈论则是对地标空间的消费行为。
  • 摘要:古往今来,经济支配着很多爱情婚姻的选择,遮蔽了爱的本质.当下,结婚的成本越来越高,导致婚姻中物质化消费越演越烈.这种变化不仅仅是经济发展下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婚姻消费中有攀比和爱面子的原因影响,还因为法律政策的出台使得婚姻在物质化的道路上更进一步.这些变化导致传统家庭观念的逐渐消失,离婚率居高不下,加剧男女双方的信任危机,导致夫妻之间地位的不平衡.应对这种现状,应该强调婚姻的道德方面和情感化归宿,提倡合理的婚姻消费,也需要法律政策出台时考虑婚姻问题的现实影响力。
  • 摘要:文章分为文化观念的“物”、物的系统性和物质文化的未决性和物质文化的归路三部分,阐述了"物"是一个符号,存在于人类的意义区分和表达系统中,所以它是一种文化性观念.消费社会的物具有体系性,由文化观念主导,带有人的方向感.由于展望是消费社会人与物的关系方式,也由于物质文化的落脚点在物,消费社会的物质文化的发展表现为永无止境的对物的追逐.这项设计基于物的实在性却回避了死亡,其基点极不可靠且引发面对死亡时的无助感.符号的转义运作是多向的,必须选择好的而不仅仅是真的方向.仅止于物的设计的文化肯定不是好的去处。
  • 摘要:垃圾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是由城市自身制造出来的,是城市排斥性的硬朗表层结构所创造出来的。更为重要的是,城市庞大的人口密度,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垃圾——垃圾总是人为的,总是与人相伴生——有多少人,就会产生多少垃圾。人口密集的地方,垃圾也会密集。这就是垃圾总是困扰着城市的原因。就此,甚至可以说,垃圾的问题,就是城市的问题。就今天而言,垃圾的前身是商品。商品不再具备功能的时候,它就回到了一种单纯的物质性本身。但是即便物不丧失功能,在某些情况下,仍有可能变成垃圾,这取决于人们运用它的方式,取决于人们对物的选择,商品转变为垃圾和垃圾重新转化为商品,遵循的并非是一个逆向的线路。在现实中,垃圾总是要被掩盖的。城市通过垃圾箱、管道等将垃圾隐藏了起来,城市要固执地将垃圾清除出去。将垃圾以最恰当的方式清除出城市,是城市的一个长久梦想。城市的历史,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是同垃圾作斗争的历史。为此,城市的建造和空间部署,逐渐将垃圾的清除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垃圾的隐秘清除和运输不仅决定了城市的纵深方向,它的配置规律也恰好说明了城市的结构。而如果说,垃圾是商品的剩余物的话,那么,拾垃圾者则是人群的剩余物;垃圾和拾垃圾者都是社会的排斥物——人们有时候将拾垃圾者看做是社会的垃圾。
  • 摘要:通过对比谷歌和百度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网站主题的设计,引出“妇女节”被改成“女神节”的原因,主要内容有今日“女神”的存在方式、“女神”取代“妇女”的案例、消费意识在女神存在方式中的优势地位三部分。
  • 摘要:所谓波希米亚,原意是法国人对十世纪以来在欧洲流浪的吉普赛人的称呼,19世纪后来用来喻指那些与传统常规生活方式不同,追求自由、创新,生活放浪不羁的年轻艺术家文人生活方式及其精神信仰.波希米亚生活空间,在现代先锋派艺术的生产和构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波希米亚是一个城市的异拓邦空间,结构性生成现代东西方的先锋派艺术。它与先锋艺术的共生性,促使进一步思考新空间和反空间的文化力量。可见,先锋的城市,一定是充满变化和异质性文化力量的社会空间。唯此,才是现代城市的生长。
  • 摘要:萨尔瓦多.达利的一幅超现实主义绘画作品,名为《记忆的永恒》,画的是软塌塌的钟表.似在说明,钟表这一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并非坚硬而冰冷,而是被不同时代的人镌刻上不同时代的文化记忆,表征出不同时代的观念变化.在人类所创造的所有器物中,钟表是最伟大的一个,它由笨拙的钢铁和刻板的机械运动构成,不仅用精准的刻度实现了对时间的测量,而且也用自身的精准和机械化规范甚至是异化了原本自然、随性的生活方式.然而归根结底,钟表自身也不过是一种媒介,它见证了"自然人"向"工业人"的"延伸",改变了人们的时间观念,把"金钱"、"效率"、"财富"、"时机"等词语及其含义深深刻入人们的骨髓,在逐步淘汰掉前工业时代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同时,自身的形态也被更改和替换掉.
  • 摘要:本文将要初步呈现狄更斯文学作品中蕴含的雾霾现象学,跟随狄更斯进入科学止步的不可见处,探讨雾霆对现代城市空间、主体与雾霾的意向性关系、雾霾的时间性对现代人精神层面的深远影响,揭示雾霆背后的不可见物。
  • 摘要:服装作为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伴随始终的"物",与入的关系始终不能脱离"日常"化的场域,而其作为日常生活中的文化载体,在社会情境从古至今的不断变迁中体现出显著而独有的时代呼应感.就服装的功能而言,自诞生之日起,即与政治发生着紧密性关联.衣装在崇尚"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传统社会中扮演的最重要角色就是通过其独有的形式来承载国家运势和统治阶层意愿与天地进行沟通,至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结构和政治情境都发生了改变,服装在传统意义上的符号化功能随之陡然式微,而到了近代中国意识形态发生重大转变之时,服装作为最显著地政治符号直接参与了政治事件.在当下社交媒体唱主角的资讯爆炸时代,中国国家主席和第一夫人彭丽媛每次出访的服装都受到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2014年11月中旬在京举办的APEC会议,各国领导人统一着中式服装参加会议再一次引发关于中式服装的讨论.本文通过解读上述中国服装与政治形态之间的关联现象,截取中国服装在若干历史时期的场景特写,分析当下服装与文化自信的并轨发展趋势,并基于中国服装演变历程的角度,旨在思考和探究中国服装作为一种符号在政治信号的传递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 摘要:当代蒙古族聚居区的区域空间内首先存在着草原物质文化空间.比较典型的草原上,仍然坚守着原始时代的游牧生活,保持和创造着草原上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活动.以勒勒车、马、蒙族包、火种、牛羊圈等作为主要物质文化载体的生活,仍然以一成不变的田园牧歌式的游牧生活存在着.游牧民族在游牧的苦难中形成的积极进取、胸怀开阔、珍爱生命、绿色环保的生存理念,仍然是延续后代的草原信条.草原民族信奉长生天,长生天的佑护与监督着牧人的生活.草原上守信重义的精神不曾动摇.草原是牧人的家,牧人的母亲,没有草原就没有母亲,也没有家.草原人对自然的热爱和珍重,对生命的敬畏与珍视仍然存在于今天的草原地区.这些精神理念作为伴随一种物质文化升华出的民族精神文化存在着.
  • 摘要:本文拟从文学书写的物质层面着手,具体考察分析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考察诸如租界、摩天大楼、电影院、咖啡馆、乡场、田间、庭院等城市或乡村的物质景观对于文学书写的意义;同时考察作家的衣食住行、书写工具以及印刷出版、传播发行方面的物质基础,重点考察文学版本及书籍插图封面等文本周边的物质形态;借助萨特的“语言的物化”理论,考察文学语词的物化情形,对文学作品中带有风俗民情特征的物质性描写语词进梳理与归纳,以《玉米》、《白鹿原》为个案,分析其带有地域风情的物质语词。
  • 摘要:手工刺绣是中国女性悠久的生活传统,培养了无数德艺双馨的传统淑女才媛.随着丝织业的工业化、机械自动化,刺绣也逐渐由手绣发展为机绣,走上工业化、自动化的发展道路,刺绣走出家庭后,从事刺绣的女性也转变为技术女工.随着十字绣的流行,现代女性的家庭意识被唤醒,做一个现代淑女成为众多女性的主动选择。
  • 摘要:手机是当代中国文化生活中的一个新事物,它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学者围绕手机进行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媒介为中心,进行宏观的思考和探究,对手机独特的媒介性质、传播情况、市场发展模式、受众构成等进行分析。另一类研究以微观研究见长,采取人文学科视角,研究与手机有关的语言问题、交际问题、社会心理问题。基于此文章从媒介、游戏和象征意义三方面分析了作者对手机的研究,手机所体现的媒介新特质可以从手机创立新的信息传递形式、新的交际对话模式、新的文化消费形式、新型的人机关系几个方面领会。多类型的手机能指符号是具有情感性的表征性符号,并不是完全任意而空洞的外在形式,它们在反复体验中传递态度和价值。手机既是现代通讯技术发展的产物,也处处呈现着文化意味。
  • 摘要:全球化是研究当代社会发展特征的重要课题.大多数学者认同,"全球化"一词最早是由T·莱维特(T·Levitt)于1985年在其著作《市场的全球化》一书中提出的.他用这个词形容此前20年间国际经济的巨大变化,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大.所以说,全球化这一概念的提出,最初是用来形容国际经济变化或者说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特点的.经济全球化,是如今探讨政治、文化和社会全球化的基础,但于现实语境中,经济全球化往往是与政治、文化等不同层面的全球化进程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不能将其完全独立分离.同时,认为当代全球化是出现在1970年之后的,这段时期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被欧美左翼学者定义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帝国主义阶段.如果将该阶段再进一步细分,可定义为跨国公司垄断阶段.处于该阶段的当代全球化,主要有三大特点:第一个特点是跨国公司发展壮大,他们逐步取代国家内部的垄断组织成为新的国际垄断主体;第二个特征是以后福特主义为主要的生产方式;第三个特征是以品牌消费为主导的消费模式.本文尝试以The Body Shop为例,重点就当代全球化的第三个特点,即品牌消费模式兴起的根源、具体表现以及其引发的影响进行简要梳理分析.具体分析了核心产品由物质产品到品牌的变迁、品牌的打造、品牌消费的危机并提出打破消费危机的建议。
  • 摘要:公共空间是城市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公共空间。公共空间包括街道空间、广场空间、公园空间、绿地空间、节点空间、天然廊道空间等。其中街道、广场和公园是最为重要的公共空间。当代中国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也主要是围绕这几种公共空间进行的,着重研究的是中国公共空间的功能及其生产机制。当代中国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对公共空间的批判式分析还是不够。本文基本上涵盖了当代中国对公共空间的批判式研究,但显然在系统性、深度上还有所欠缺;二是过分倚重西方的理论资源,本土化还不够。比如公共空间与公共领域关系问题,在中国就非常复杂,需要结合中国的现实实际进行具体分析。总之,当代中国的公共空间研究还需要学者们更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和研究,这对于促进城市文明和人类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本文试图从偶像剧最为突出的视觉化元素入手,对该剧在演员、场景、道具等方面进行研究,试图对偶像剧的物化视觉审美文化进行深入考察.偶像剧的视觉效果是极富自身特点的,主要体现在:物化的身体审美、物化的镜头审美、审美化的日常之物。
  • 摘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降,现代电子通讯网络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取代了传统的通讯方式,也由此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心理与形态.现代电子通讯方式所表现的特点为:即时、直接和持续性.在给人们的交流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现代电子通讯给现代人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惑.本文将以文学影视作品为例,讨论以手机为代表的现代通讯网络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与重塑,以及人们对此的反思.笔者将考察《口信》、《手机》和《搜索》等三部文学影视作品,来审视人们日常的交流在这种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被同时便捷化与异化的情况,而现场的真实性又同时让真实性丧失;在由现代技术所构成的网络中,人们在相信这个自由空间为自己提供自主与能动性的同时,又不自觉地沦为自以为占领道德高地的"哄客"。
  •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物”的问题的哲学言说和“物质文化”的哲学阐释。物与物质是两个不同层面的哲学概念.与西方哲学对"物"的认识论阐释理路不同,中国哲学思想对"物"的诠释则主要立足于生存论视域."物"的问题与"物质文化"问题的实质不是"物"或"物质"本身的问题,而是"文化"问题,即文化哲学问题.无论对"财富"、"利益"等"物"观念乃至"物质文化"做何不屑状,"利益差序格局"事实上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结构的主要特征,必须正视之、研究之.
  • 摘要:文章对文化研究学科化问题进行回顾,反思了美国文化研究学科化,就文化实践具体情势、理论介入模式反思、全球化时代的理论商品等,概括文化研究非学科化原因。任何知识生产学科化的历史难免是一个政治化的历史,文化研究作为知识生产本身同样如此;而作为理论范式,文化研究则不仅需要直面文化实践,而且它自身也必然成为这个文化实践的一个环节,无论是文化研究的非学科化、学科化还是在学科化之后的再政治化,都预设了一个基本的前提:学科化会阉割文化研究的政治维度。但如果一个研究领域不能够进入知识生产系统之中,这样的学科终将很难以获得发展空间,而所谓将已经学科化的文化研究再政治化,则同样是预设了学科化之后的文化研究,在权力宰制下会丧失原本确证其自身的某些特质,因而需要再政治化来推动文化研究重新焕发曾经的生机。但在这一逻辑中,知识生产及其权力问题并没有得到厘清,审视学科化与非学科化之间分歧,一个重要视角在于知识生产与权力的关系问题。
  • 摘要:在真正意义上将“偶像”概念引入文学的,应始于80后文学,标志性事件就是2004年3月《南方都市报》对80后“偶像派”作家与“实力派”作家的概念分流,80后文学从其诞生之始,即与“偶像”形影相随。与网络相关的“偶像诞生”制造过程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自我塑造为主,第二种是以他人塑造为主,而推动偶像诞生的动力有三重,首先,“偶像诞生”的外部动力在于商业驱动。其次,偶像或塑造偶像的人自身的文化诉求是偶像诞生的内在动因。再次,80后青春期的强烈诉求是偶像诞生的第三重动力。庞大的80后受众基础——大批偶像所凝聚的粉丝团以群体狂欢式的形式,完成了从文学到涵盖各种网络文化现象“泛文本”的艺术消费,推动了偶像的诞生,并促成了中国当代文学进入“消费社会”的另一种完整形态。它既是“偶像诞生”的一个过程,也是包含丰富暗示的一个意义链条。
  • 摘要:社交媒体带来的一个突出变化,是网络交往日益朝着非匿名化的方向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人们对匿名环境下的个人表达难以到达受众、难以构成一种"有效传播"感到沮丧,才为各种非匿名化交往方式的兴起准备了条件.与此相伴随的,则是网络空间私人性的突显.在互联网出现早期,很多人都对之寄予厚望,认为它将带来公共领域在网络虚拟空间中的复兴.然而,让这些乐观主义者没有料到的是,这些新的传播技术却率先在私人领域大显身手了.如今,社交媒体已成为很多人呈现自己私人生活的"神器".人们在社交媒体上毫无节制的自我展现,是当前社会自恋主义文化的典型症候.与纳西斯沉湎于欣赏自己水中的倒影不同的是,当前的自恋主义者更多不是一种自我欣赏,而是源于一种身份焦虑.
  • 摘要:"宅文化"已然成为中国当下一个颇为引人瞩目的社会文化现象,围绕着"宅"这个关键词的相关讨论可谓众说纷纭而又争议不断。本文将以“全球化”和“数码转型”作为现实参照系的两大宏观坐标轴,探讨“宅文化”兴起的历史成因;进而聚焦于那些被称为“宅(男/女)”的新一代文化消费/生产者,分析这些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数码原住民”,在覆盖住宅与都市空间的数码媒介环境中展开其文化消费与生产的情况。
  • 摘要:物质文化在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下半叶,在世界范围的社会空间、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当中曾发挥了润物细无声的重大作用.作为文化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方法,对于反思20世纪的文化经验和认知当下新的文化现实,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价值.智能家居在1980年代的美国就已经提出并付诸实施,在这一波新兴科技浪潮的推动下,开始逐步实现了当初的愿景蓝图.赛博话语和生态话语在智能家居所构建出的物质文化空间中的具体形态,发挥的具体作用,智能家居作为这些新兴科技变迁的产物对既有的物质文化形态产生的重大影响,乃至是深刻地重塑了当代中国社会的文化形态,这些都是具有理论和现实双重重要意义的时代命题.新自由主义通过赛博与生态的双重变奏,将这些新兴科技变迁以及相应的文化生态的重写纳入到新自由主义国家机制,特别是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架构中,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通过智能家居将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为标识的新兴科技变迁纳入到建构微文化形态的生产机制等都是需要研究的关键问题。
  • 摘要: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文化治理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对“人”的关注,离不开对“人”的文化主体性的激发。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文化治理与社会治理密不可分,从当前社会发展与文化发展的实际出发,在确定科学理念的基础上,顺利实现由“管理”向“治理”的转型,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治理方式,是当前社会文化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 摘要:19世纪末,美国芝加哥建筑学派采用钢铁结构兴建高层楼房.此后,高层住宅成为西方城市化进程中的显著特色,这种不断向更高处伸展、追寻的姿态既承续着基督教中通天塔的传说,又表达了整齐划一、追求平等的大众化意愿.两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各国的大规模重建让这种节约土地、建筑速度较快的住宅样式得以广泛运用.中国的高层建筑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等大城市,改革开放以后向全国蔓延.80年代末,个人可自主购买商品房,之后,高层建筑在各级城市如火如荼地展开,且愈演愈烈.在满足民众安居需求的同时,这种让陌生人在物理距离上空前"亲密"的居住模式也引发了很多问题,比如人身安全、环境污染、家庭噪音等.本文主要讨论家庭噪音.医学研究证明,住宅内噪声白天不宜超过50分贝,如超过60分贝,即会对人的身体(包括听力、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与精神产生一定影响.不过,高层居住者却不得不面对由家用电器、邻居、交通等引发的各种家庭噪音。
  • 摘要:"物文化"是当代中国的独特文化景观,"物"不再仅仅以物质形态呈现,而是成为了一种文化存在,在"物体系"的网络化社会格局中物性淡化了,日趋抽象化、符号化,物的"符号价值"日益凌驾于其"使用价值"之上,成为社会区分、趣味竞争、认同弥合的场域.社会逻辑、欲望逻辑吞噬了"物"的物质存在.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出现是现代性文化和生产型社会转进的必然结果.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实质是极大强化的商品化逻辑、极端畸形的拜物逻辑,“人的逻辑”被转换成了“资本逻辑”。器物、包装、身体,甚至灾难、痛苦、异端、颓废都被纳入了“消费体系”,转化成了消费意象。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符号体系性质和交流关系也至关重要,在今天,数字文化与消费文化盘根错节,难解难分,使文化消费的状况更为复杂。商品的外观符号和品牌价值,已然成为商品占领市场的关键。传媒使“物”更多地以视觉化“奇观”形态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