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吡酯
托吡酯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1505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药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00篇、会议论文29篇、专利文献136133篇;相关期刊432种,包括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临床神经病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河南省第二十六次儿科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全国儿科神经学术会议等;托吡酯的相关文献由3075位作者贡献,包括孙红斌、许飞、任榕娜等。
托吡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36133篇
占比:98.96%
总计:137562篇
托吡酯
-研究学者
- 孙红斌
- 许飞
- 任榕娜
- 王学峰
- 孙素真
- 王萍
- 肖波
- 蔡淑英
- 迟兆富
- 刘洁
- 单利
- 吴华平
- 周辛波
- 杨美燕
- 王海燕
- 王玉丽
- 王蓉
- 蔡文仙
- 虞雄鹰
- 连亚军
- 钟建民
- 钟武
- 陈勇
- 高春生
- 喻良
- 孙道开
- 廖卫平
- 张宏伟
- 朱凤莲
- 李友元
- 李松
- 潘映辐
- 王晓奎
- 郑志兵
- 黄远桂
- P·P·巴特
- 刘寅
- 刘芳
- 包仕尧
- 包关水
- 吴丹红
- 周水珍
- 孙迪
- 庞保东
- 易招师
- 晏勇
- 曹丽华
- 李文
- 李树军
- 李秀华
-
-
赵明秀
-
-
摘要:
目的 分析男性酒依赖伴焦虑抑郁患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并托吡酯治疗的价值.方法 筛选70例男性酒依赖伴焦虑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70例患者均选自2019年4月-2021年6月期间,并按"随机法"分成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托吡酯治疗,观察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托吡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率、复饮率、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94.29%)高于对照组(77.14%)(χ2值为4.200,P0.05);观察组复饮率治疗后6个月(0.00%)、12个月(2.86%)均低于对照组(χ2值为4.242、5.081,P<0.05);治疗后4周、8周、6个月观察组HAMD评分(2.42±0.42)分、HAMA评分(4.11±0.34)分、CIWA-Ar评分(0.24±0.11)分、VAS评分(1.36±0.42)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治疗后6个月t值依次为20.455、31.839、15.686、31.271,P<0.05).结论 选择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托吡酯对男性酒依赖伴焦虑抑郁患者进行治疗,可改善其心理状态,亦可确保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降低复饮率,值得参考.
-
-
韩瑜;
杜洁
-
-
摘要:
目的探究对癫痫患儿施行小剂量托吡酯联合奥卡西平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济南市儿童医院收治的76例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借助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施行奥卡西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托吡酯治疗。随访半年,对比两组总有效率、癫痫发作情况、脑电图情况、认知功能评分、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癫痫患儿施行小剂量托吡酯联合奥卡西平治疗,有助于增强疗效,减少癫痫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改善脑电波异常情况,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
-
姚楠;
唐冉;
田晓;
李红金;
刘博
-
-
摘要:
目的:分析托吡酯联合度洛西汀治疗伴焦虑障碍慢性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东阿医院2017年9月﹣2018年10月收治的患有伴焦虑障碍慢性偏头痛的患者73例为对照组,使用进行加巴喷丁联合度洛西汀治理;选取2019年5月﹣2020年9月收治的患有伴焦虑障碍慢性偏头痛患者71例为观察组,使用托吡酯联合度洛西丁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头痛情况,通过SAS量表评价患者焦虑情况,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头痛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SAS焦虑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度洛西丁与托吡酯联合度洛西丁治疗伴焦虑障碍慢性偏头痛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消除焦虑情绪,且并发症少,应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
向霖
-
-
摘要:
目的:探究左乙拉西坦(LEV)、托吡酯(TPM)、奥卡西平(OXC)对癫痫患儿脑电图、神经系统发育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2月-2020年12月确诊的105例癫痫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EV组、TPM组及OXC组,各35例,各组均给予不同抗癫痫药物单药治疗。比较3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脑电图、神经系统发育指标、骨代谢及认知功能变化,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后,3组患儿脑电图α波、θ波、δ波占比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均>0.05),且3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3组患儿s100β蛋白、NES、GFA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6个月后,LEV组患儿Ca、P、ALP、BA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TPM组患儿C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LEV组,AL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LEV组(P均0.05);LEV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TPM组及OXC组(P<0.05)。结论:LEV、TPM及OXC治疗小儿癫痫均可取得理想疗效,改善患儿认知功能,其中TPM对患儿骨代谢影响最大,而LEV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
-
吕冰聪
-
-
摘要:
目的探讨肌苷片联合托吡酯在儿童短暂性抽动障碍(TT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门诊收治的86例TT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肌苷片治疗,观察组患儿加用托吡酯治疗,两组均持续用药24周。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量表(ADHD)评分、每日抽动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YGTSS各项评分及总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注意力缺陷、多动冲动评分及ADHD总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每日抽动次数少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苷片联合托吡酯可提高儿童TTD的治疗效果,降低YGTSS评分及ADHD评分,减少每日抽动次数,安全可靠,值得广泛应用。
-
-
李彩玲;
李红;
温春霞;
关玉云
-
-
摘要:
目的分析丙戊酸钠联合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小儿癫痫患儿,以奇偶数字表法分为对比组(奇数)和研究组(偶数),每组40例。对比组患儿采用丙戊酸钠治疗,研究组患儿采用丙戊酸钠联合托吡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比组的8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癫痫治疗中应用丙戊酸钠联合托吡酯效果确切,改善认知功能、炎性因子水平作用显著,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聂琬琬;
杨双双
-
-
摘要:
目的分析丙戊酸钠片联合托吡酯治疗脑梗死(CI)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温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2例CI后继发癫痫的患者。根据选择的治疗药物分为丙戊酸钠片组(n=46)和丙戊酸钠片及托吡酯组(n=46)。丙戊酸钠片组患者接受丙戊酸钠片治疗,丙戊酸钠片及托吡酯组患者接受丙戊酸钠片联合托吡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脑电图异常、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分。结果与丙戊酸钠片组相比,丙戊酸钠片及托吡酯组总有效率升高(P0.05)。结论采用丙戊酸钠片及托吡酯药物治疗CI后继发癫痫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降低脑电图异常率,改善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
常艳艳
-
-
摘要:
目的对比卡马西平、托吡酯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继发性癫痫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睢县中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继发性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A组(30例)和B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A组患者卡马西平治疗,给予B组患者托吡酯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神经功能、日常活动能力、认知功能、血清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不良反应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B组患者的有效率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血清8-OHdG、MDA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GSH-Px、SOD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认知能力评分及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吡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继发性癫痫效果优于卡马西平,对于改善患者的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效果更明显,且患者预后更佳。
-
-
白莹;
李春霞;
曹艳华;
李树军
-
-
摘要:
目的探讨托吡酯联合左乙拉西坦片治疗老年癫痫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癫痫患者111例,依照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56例)和对照组(55例),其中研究组采用左乙拉西坦片联合托吡酯治疗,对照组采用托吡酯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认知功能等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相关血清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认知功能相关血清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3个月后,研究组较对照组预后改善明显(P<0.05)。结论托吡酯联合左乙拉西坦片对老年癫痫患者的疗效较单药疗效更佳,不仅可减轻患者的疾病程度,同时还可改善其认知功能,最终提高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刘柳芳;
蔡卓毅
-
-
摘要:
目的:分析托吡酯治疗癫痫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78例医院收治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用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采取拉莫三嗪联合托吡酯治疗,共计39例)和对照组(采取单药拉莫三嗪治疗,共计39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以及胶质酸性纤维蛋白(GFAP)以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NSE)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和76.9%,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CD_(4)^(+)分别为(30.2±5.4)%和(36.6±6.3)%,治疗前后CD_(8)^(+)分别为(31.2±7.4)%和(24.1±4.8)%,治疗前后CD_(4)^(+)/CD_(8)^(+)分别为(1.1±0.5)%和(1.6±0.8)%,对照组治疗前后CD_(4)^(+)分别为(30.3±5.5)%和(33.2±5.8)%,治疗前后CD_(8)^(+)分别为(31.1±7.5)%和(28.2±6.2)%,治疗前后CD_(4)^(+)/CD_(8)^(+)分别为(1.1±0.6)%和(1.3±0.7)%,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GFAP分别为(32.5±5.6)ng/mL和(22.1±3.7)ng/mL,治疗前后NSE分别为(15.1±4.3)ng/mL和(5.6±2.0)ng/mL,对照组治疗前后GFAP分别为(32.7±5.4)ng/mL和(25.8±4.2)ng/mL,治疗前后NSE分别为(15.4±4.2)ng/mL和(7.2±2.4)ng/mL,观察组患者在NSE、GFAP方面的改善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托吡酯在拉莫三嗪治疗癫痫中的应用,可实现更显著疗效,且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
-
Wenchao Du;
杜文朝;
Hongwei Yu;
喻宏伟;
Tao Li;
李涛;
Zhaohui Chen;
陈朝晖
- 《第十六届全国离子色谱学术报告会》
| 2016年
-
摘要:
建立了托吡酯中氨基磺酸盐和硫酸盐含量的离子色谱检测方法.方法采用Hamilton PRP-X100-125/4.0阴离子交换色谱柱,外接抑制器,以甲醇-0.8g/L对羟基苯甲酸缓冲液(2.5∶97.5)(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9.4±0.5)为淋洗液,以5mmol/L硫酸溶液为再生液,流速为1.0mL/min,进样量为50μL,检测器温度为30°C.氨基磺酸盐在0.6~12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硫酸盐(Na2SO4)在0.9~18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该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托吡酯中氨基磺酸盐和硫酸盐的含量测定.
-
-
-
李树军;
张健;
王团结;
朱凤莲
- 《河南省第二十六次儿科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目的:通过对托吡酯进行模拟临床用药的动物实验研究,观察不同给药时程幼鼠脑组织的形态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托吡酯(topiramate,简称TMP)对幼鼠脑发育的影响及其对认知损害的可能机制,为临床儿童癫痫的合理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rn 方法:将40只(雌、雄不分)日龄18天的健康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TPM组(B组).根据给药时程又将每个给药组分为2周短程及4周长程给药组,共4组,每组10只.B组给予给予TPM 40mg/(kg.d)灌胃;A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以上操作均为每天2次.于停药当天将各分析组称取体重后处死,称取脑重,脑组织石蜡包埋,于光镜下观察脑组织形态变化.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切片海马及额叶皮层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rn 结果:(1)无论长程还是短程服TPM后,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其体重、脑重及脑组织结构变化均无明显差异(P>0.05).(3)治疗血浓度下长程服药,TPM组长程给药后脑组织Bax蛋白及Bax/Bcl-2比值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n 结论:长程服用TPM后幼鼠脑组织结构无明显变化,推测TPM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神经元保护作用.
-
-
郭玉秀;
周辉
- 《第十五届全国儿科神经学术会议》
| 2013年
-
摘要:
目的:探究氟哌啶醇联合托吡酯与单用氟哌啶醇治疗儿童Tourette综合征(T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5例TS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予氟哌啶醇联合托吡酯治疗的研究组和仅给予氟哌啶醇治疗的对照组,采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定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3月后研究组YGTSS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减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月后研究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5%、64%(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哌啶醇联合使用托吡酯治疗TS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氟哌啶醇,且不良反应较少.
-
-
-
易招师;
钟建民;
吴华平;
虞雄鹰;
陈勇;
查剑
- 《第十五届全国儿科神经学术会议》
| 2013年
-
摘要: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泼尼松(prednisone)联合托吡酯(topiramate,TPM)在治疗婴儿痉挛症(infantile spasms,I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IS的用药提供新的选择.方法:以2011年5月~2012年12月就诊于江西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的56例IS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两组.结果:(1)治疗2周时,高、低剂量组中IS患儿痉挛发作完全控制率分别为75.00%(21/28)和28.57%(8/28),同期高度失律缓解率分别为60.71%(17/28)和21.43%(6/28);疗程结束时,高、低剂量组中IS患儿痉挛发作完全控制率分别为67.86%(19/28)和35.71%(10/28),同期高度失律缓解率分别为57.14%(16/28)和14.29%(4/28).结论:(1)大剂量泼尼松联合TPM治疗IS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剂量泼尼松联合TPM.(2)经随访2~18个月,高剂量组IS的复发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3)观察过程中,高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低剂量组相仿,均无1例因不良反应而退出治疗.
-
-
路新国
-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 2013年
-
摘要:
目的:前瞻性观察快速加用大剂量托吡酯和加用左乙拉西坦对药物难治性癫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癫痫专科门诊的32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儿(既往未曾应用大剂量托吡酯及左乙拉西坦)按来诊顺序交叉分为两组:甲组和乙组,每组16例.给药方法甲组第一阶段应用大剂量托吡酯,方法:起始剂量2mg/kg/d,2天加量一次,加至维持剂量8-10mg/kg/d;乙组应用左乙拉西坦,方法:起始剂量10mg/kg/d,逐渐加量至维持剂量30mg/kg/d.维持剂量应用2个月后两组分别进行疗效评估,第一阶段结束,有效的患儿继续原治疗方法,无效的患儿减停新加药物进行洗脱,洗脱期2个月,后第一阶段无效的患儿进入第二阶段治疗,方法是对两种治疗方法进行交换(即原用大剂量托吡酯患儿改用左乙拉西坦,而原用左乙拉西坦的患儿改用大剂量托吡酯,应用方法及剂量同前).维持剂量治疗再进行2个月后再次评估疗效,第二阶段结束.最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比较大剂量托吡酯和左乙拉西坦治疗难治性癫痫患儿的疗效差异.结果:第一阶段甲组大剂量托吡酯疗法有效率50.0%,乙组左乙拉西坦疗法有效率12.5%;第二阶段甲组左乙拉西坦疗法有效率16.7%,乙组大剂量托吡酯疗法有效率35.7%;大剂量托吡酯总有效率43.3%,左乙拉西坦总有效率14.3%.两种疗法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4.58,P<0.05).结论:快速添加大剂量托吡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疗效明确,且其疗效优于左乙拉西坦,推荐临床试用.
-
-
刘宇;
杨琳
-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 2013年
-
摘要:
目的:通过探讨与临床剂量相匹配的抗癫痫药物短期应用对未成熟脑海马谷氨酸AMPA受体亚基GluR1,NMDA受体亚基NR2B表达的变化,了解抗癫痫药物(AEDs)短期应用后对未成熟脑的远期影响;应用17β-雌二醇进行干预,了解雌二醇是否具有脑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根据生后日龄分为PD3,PD7,PD14及PD21四组:每组根据用药情况分为抗癫痫药物作用组及17β-雌二醇干预组.抗癫痫药物组分为苯巴比妥、托吡酯及联合用药组(苯巴比妥+托吡酯),每组各8只大鼠.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方法标记海马CA1区谷氨酸受体(GluR1、NR2B),灰度分析了解受体表达情况.结果:1.同一年龄组中抗癫痫药物组较对照组的GluR1、NR2B受体表达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以联合用药组(PB+TPM)降低最为显著(P<0.05),其次为PB组,TPM组影响最小;在单一用药组中,PB组较TPM组有更为明显的GluR1、NR2B受体表达降低(P<0.05).2.同一抗癫痫药物组不同年龄段的GluR1、NR2B受体表达有年龄依赖性,以PD3表达降低最为显著,其次为P7组、P14组,P21组影响最小;各组之间GluR1、NR2B受体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P<0.05).结论:短疗程应用临床剂量苯巴比妥(PB)、托毗醋(TPM)等抗癫痈药物,会对未成熟脑造成远期损伤。其中,传统抗癫痈药物苯巴比妥较新型抗癫痈药物托毗酷的损伤更为明显;苯巴比妥及托毗酷两药联用较单一用药损伤更为明显;不同日龄大鼠短疗程应用抗癫痈药物,其对未成熟脑的远期损伤以年龄低者更为显著;17β一雌二醇对抗癫痈药物造成的脑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为抗癫痈药物使用时的神经保护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
-
易招师;
钟建民;
吴华平;
虞雄鹰;
陈勇;
查剑
-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 2013年
-
摘要: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泼尼松(prednisone)联合托吡酯(topiramate,TPM)在治疗婴儿痉挛症(infantile spasms,I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IS的用药提供新的选择.方法:收集2011年5月~2012年12月就诊于江西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的56例IS患儿,经监护人同意后,随机分为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两组,低剂量组予以口服泼尼松(2mg/kgxd,bid)2周,高剂量组予以口服泼尼松(40mg/d,q6h)2周,两组均添加TPM,初始1mg/kgxd,qd或bid,于2周内调至维持量(3~5mg/kgxd,bid).2周后两组激素均减量,在5周内减至停药,总疗程共7周.如2周后无效,两组激素均按原量延长2周,再减量.所有患儿均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及疗程结束(7周后)时进行视频脑电图(video electroencephalogram,VEEG)检查和痉挛发作控制评估,并记录药不良反应,Gesell发育测试于治疗前和6月后(仅对发作缓解6月以上者)进行.所有患儿均接受了2~18月的随访.结果:(1)治疗2周时,高、低剂量组中IS患儿痉挛发作完全控制率分别为75.00%(21/28)和28.57%(8/28),同期高度失律缓解率分别为60.71%(17/28)和21.43%(6/28);疗程结束时,高、低剂量组中IS患儿痉挛发作完全控制率分别为67.86%(19/28)和35.71%(10/28),同期高度失律缓解率分别为57.14%(16/28)和14.29%(4/28)。无论是在治疗2周还是在疗程结束,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不良反应:本研究高、低剂量组中不良反应均以体重或食欲增加为最常见,两组不良反应出现率分别为71.43%(20/28)和67.86%(19/28),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但高剂量组中高血压的发生率较低剂量组高。两组中均无,例因药物不良反应而退出治疗。(3)截止总结病例时,高、低剂量组中IS患儿复发率分别为33.33%(7/21)和80.00%(8/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组中9例(痉挛发作缓解6月以上者)前后DQ比较,均值增大,但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大剂量泼尼松联合下PM治疗IS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剂量泼尼松联合TPM。(2)经随访2-18个月,高剂量组IS的复发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3)观察过程中,高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低剂量组相仿,均无,例因不良反应而退出治疗。
-
-
杨诺;
张波;
郝云鹏;
张艳凤;
陈银波
-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 2013年
-
摘要:
脑面血管瘤病又称Sturge-Weber综合征、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为一种罕见神经皮肤综合症,发病率1/5000.以面部一侧三叉神经分布区内不规则血管斑痣、对侧偏瘫、偏身萎缩、青光眼、癫痫发作或智能减退为特征.青光眼是其常见的并发症.而托吡酯亦可导致继发性青光眼等罕见不良反应.我院收治1例Sturge-Weber综合征继发癫痫应用托吡酯后合并青光眼患儿,病例报道如下.本例Sturge-Weber综合征继发癫痫患儿口服托吡酯抗癫痫治疗前无青光眼症状、体征,应用托吡酯1个月后出现间断头痛、右眼视力下降,确诊为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但停用托吡酯后头痛明显减轻,右眼视力较前好转,所以不能除外托吡酯诱发或加重该患儿头痛、视力下降及开角型青光眼的可能.目前国内外报道个案均为托吡酯导致闭角型青光眼,但机制尚不能完全阐述清楚,故不能除外托吡酯导致开角型青光眼的可能,需继续收集病例,进行大样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