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支持服务
学习支持服务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943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信息与知识传播、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4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280517篇;相关期刊317种,包括中国电化教育、成人教育、开放教育研究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2011教育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TIF2011)、北京广播电视大学2011学术报告会、华东、华南港澳地区高校教育技术2010年学术年会暨东南地区教育技术系主任协作会议等;学习支持服务的相关文献由1185位作者贡献,包括章玳、周蔚、平凡等。
学习支持服务—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80517篇
占比:99.66%
总计:281460篇
学习支持服务
-研究学者
- 章玳
- 周蔚
- 平凡
- 李静
- 杨成
- 莫淑坤
- 张璇
- 王慧
- 陈丽
- 顾玉荣
- 丁新
- 何丽萍
- 何宇媚
- 刘宇
- 吕瑶
- 张伟远
- 张苛
- 曾祥跃
- 李敏
- 李水蓝
- 杨顺起
- 袁红军
- 郑勤华
- 郑清文
- 陈立勇
- 马东宇
- 龚祥国
- 冯丽樱
- 凌玲
- 刘勇
- 孙淑艳
- 左克军
- 张啸剑
- 张妙华
- 张娟
- 张胜利
- 彭慧丽
- 徐春华
- 徐正东
- 方慕真
- 李军
- 李艳
- 欧斯玛尼·张
- 王海荣
- 王继磊
- 王芳
- 白滨
- 管锦亮
- 纪河
- 肖俊洪
-
-
侯松岩;
吴峰
-
-
摘要:
在世界远程高等教育领域,公共服务体系因其具有大规模整合资源、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资源的能力与优势而日益受到重视.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远程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有法国国家远程教育中心、澳大利亚开放大学等,而澳大利亚开放大学作为一所20世纪90年代成立的机构学术界对其关注和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基于文献研究,梳理分析澳大利亚开放大学的性质特征,认为这是一种"联盟式"的远程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文章深入剖析其作为澳大利亚远程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性质、特点、运行方式、优势,归纳其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总结其经验,以期为我国远程开放教育及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
-
郭振欣;
秦静;
高希宁
-
-
摘要:
近年来,将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应用于职业院校的教学实践,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也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机融合。在我国职业院校教学过程中,SPOC相较MOOC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同MOOC一样,会遇到相同的有关在线学习的一系列问题。在解决SPOC在线课程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支持服务的作用越来越突显。目前,我国职业院校SPOC课程建设与应用越来越广泛,相对于线下的学习支持服务,其线上学习支持服务具有更强的迫切性。本文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分别从教学团队支持、管理支持、资源支持、评价支持等线上学习支持服务模块对我国职业院校SPOC的线上学习支持服务内容展开分析,结合建构主义理论,以学习者为中心,从助学、督学、导学、促学四个角度来建构线上学习支持服务框架,并分析各项学习支持服务的侧重点。
-
-
张华茜;
周堃
-
-
摘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开放教育已变成时代的需要,发展开放教育就必须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服务。香港都会大学和台湾空中大学高度重视学习支持服务的制度建设,构建了多方力量参与的教材研发和教学研究工作体系,建设专门化、全方位的学习支持服务制度,大力推进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培育科技与人文深度融合的校园文化。为推动我国开放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开发高质量教材,加强教学研究队伍力量,完善开放大学的学习支持服务顶层设计,推进学分互认的全民终身学习体制机制,优化开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等。
-
-
杨倩
-
-
摘要:
SPOC混合式课堂通过整合线上线下学习资源使得我国高校课程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升,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相关持服务的不断完备。本文通过对学习支持服务进一步诠释,构建出相应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并将其应用于大学英语通识课《电影中的欧美文学名著》进行实践探索。通过课堂观察、成绩对比、问卷调查,总结得出SPOC混合式课堂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能够显著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形成师生学习共同体,从而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
-
曹世华;
汪梦鑫;
胡克用;
乐宇超;
何丹妮;
陈彦菲;
钱倍颖;
王李冬
-
-
摘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线教育的作用价值逐渐呈现,优化在线教育交互方式是保障在线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基于在线教育中教师授课方式的转变以及师生交互形式转变等问题的思考,本文在ADDIE模型的指导下提出了网络直播支持在线教学模式,分析了当前的在线教学和在线教育交互设计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从交互设计理念视角提出了对未来在线教育交互设计的优化方案,并以护理信息学课程为例进行在线教学实践探索,为其它在线课程提供参考,以期建设更优质的在线教学资源。
-
-
-
王鑫;
黄长伟
-
-
摘要:
以国内46所财经高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和网络调研,从主页栏目、机构设置、学习资源、服务项目、空间建设、新技术与服务设备等方面揭示了这些财经高校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的现状,发现各馆学习支持服务存在重视力度不够、学习资源不足、服务项目欠缺、空间建设停滞、服务设备落后等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策略,包括提升学习支持服务战略高度、多渠道完善线上学习资源、拓展信息素养教育内容与形式、把阅读推广活动纳入学习支持服务、加强学习共享空间和创客空间建设以及拓宽学习支持服务人员来源渠道等。
-
-
郑清文
-
-
摘要: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以文化人是高校图书馆的时代使命和特色优势。高校图书馆文化底蕴深厚,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其以文化人的主要途径为环境滋养和活动培育,主要方式为濡化与涵化。为了更进一步探究高校图书馆的以文化人机制,文章基于学习服务活动视角,从一种场景精神际会、两种形式(资源服务形式与素质培育形式)协同增效、三种要素(情境、资源、支架)动静交融、四种特征(共生性的要素协同、沉浸化的整体化育、螺旋式的交互递进、共同体的动态生成)整体呈现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解析,并结合北京大学图书馆建设大钊阅览室开展革命文化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加以具体说明。
-
-
赵丽丽;
李薇
-
-
摘要:
英国开放大学是世界远程教育领域的旗帜和楷模,其学习支持服务是教学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也是原创性最强且特色最鲜明的一种理念与实践,对国际远程教育领域学习支持服务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起到了很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它的学习支持服务特色体现在学习者优先理念、学习支持全面优质、完备的教学师资团队、智慧高效的信息技术和健全的质量评估保证五个方面。我国开放大学要建设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一流开放大学,需引入先进的服务理念、提供完善的支持服务、加强学习支持服务团队建设、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并建立全面的质量保证机制。
-
-
李红燕;
薛圣凡
-
-
摘要:
学习支持服务是远程教育的关键要素之一,学习支持服务是否健全和到位,直接影响着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持续推动教育变革,对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提出了向个性化、精准化与智能化发展的更高要求,学习分析技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学习者画像作为学习分析技术之一,能够实现对在线学习者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的深度分析,识别、描述学习者特征并据此提供针对性学习支持服务。基于学习者画像,通过对学习者学习状态的描述性、诊断性、预测性分析,继而为其有针对性地提供可视化、精准推送和个性化咨询指导服务,形成集学习反馈、学习推荐、学习预警与学习干预为一体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同时,持续监测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以此为依据评判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是否完善、有效,并持续改进体系。
-
-
黄瑜玲;
黎佳;
邱艺
-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2018年教育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大力推动慕课的建设与应用.然而,目前慕课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不尽人意,为保证慕课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绩效,重要抓手在于构建及时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出现为教育教学带来变革.因此,文章以联通主义理论、认知负荷理论和沉浸理论为指导,基于慕课学习支持服务的一般内容,采用文献研究、理论演绎、基于设计的研究等方法,构建人工智能视域下的慕课学习支持服务模式.
-
-
章增安
- 《2017年全国图书馆新型服务能力建设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在空间再造的大背景下,读者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图书馆作为学习支持服务部门,需要重新认识学习支持服务.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和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现状分析基础上,分别从学习空间构建、图书馆服务主体协同、多元化读者服务需求、重构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五个基本点出发构建了高校图书馆的学习支持服务模式.高校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模式的构建将会给服务理念创新带来启发,为空间服务价值寻找新的切入点.
-
-
-
裴晓杰;
赵蔚;
刘红霞;
秦瑞森;
李琴
- 《2011教育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TIF2011)》
| 2011年
-
摘要:
学习支持服务是远程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论文采用了调查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网络教育学院的学习支持服务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远程学习支持服务在人文关怀和个性化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Web2.0以用户为中心、开放、共享等特性为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在人文关怀和个性化方面都提供了新视角.因此,论文提出Web2.0环境下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的解决策略,即社会性学习支持服务解决策略、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解决策略以及自我监控学习支持服务解决策略,并将此策略应用到《社会保障制度》网络课程的建设中,旨在为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学生提供更适宜的学习支持服务,提高远程学习的质量.
-
-
-
-
-
周晖
-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2011学术报告会》
| 2011年
-
摘要:
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普及应用为现代远程教育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随着开放教育等各种形式的网络教育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建设适用于网络教育的高质量的网络课程成为网络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而迫切的课题.本文结合我国网络课程的现状探讨了网络课程、网络课程评价的概念定义,并对上述二者的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我国网络课程的现状,结合网络课程评价,指出网络课程是网络教育的核心内容,良好的网络课程评价是网络课程成功的重要保证。交互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技能,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学习支持服务是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其有效性直接影响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效果。因此,网络课程中加强课程中的人机交互与人人交互能力,提高学习支持服务水平,是建设优秀网络课程的重要落脚点。
-
-
顾玉荣;
杨成
- 《2011教育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TIF2011)》
| 2011年
-
摘要:
校外学习中心是远程开放教育的产物,是远程教育院校在各地建设的保障学生学习支持服务的基础组织机构,通过调查分析徐州市校外学习中心学生对学习支持服务的需求,以及校外学习中心教师提供的学习支持与服务,发现两者存在显著的差异;并接着以学习者为中心调查学生对于学习支持与服务的满意程度,切实做到“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者需求为导向”、“以学习者满意度为宗旨”,以便更好地提高远程教学质量.
-
-
李军
- 《第十五届“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
| 2015年
-
摘要:
新常态下,随着区域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对人才需求及知识更新特点的变化,地方高校继续教育面临转型发展,其发展方向之一就是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目前地方高校开展非学历教育虽然规模较大,但无论是从项目数量还是从质量上看都远远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从培训项目的创新性和效益上来讲,也大多不太理想.面对新常态要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地方高校必须依据发现并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对非学历教育重新定位,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研究,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建立新的非学历教育管理、支持服务、质量监控评估体系,使地方高校非学历教育事业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