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
天然药物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3年内共计229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药学、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89篇、会议论文204篇、专利文献233392篇;相关期刊725种,包括中国现代中药、中国药学杂志、中国药业等;
相关会议127种,包括2016年第六届全国药物毒理学年会、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第七届(西部地区)植物科学与开发研讨会等;天然药物的相关文献由3167位作者贡献,包括石强、张宗升、杨昆等。
天然药物—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33392篇
占比:99.24%
总计:235185篇
天然药物
-研究学者
- 石强
- 张宗升
- 杨昆
- 雷学军
- 莫以贤
- 南敏伦
- 赵全成
- 毛水春
- 郭跃伟
- 周学东
- 本刊编辑部
- 赫玉芳
- 杨峻山
- 王莲萍
- 等
- 谷学新
- 赵昱玮
- 钱一帆
- 刘天佳
- 张毅
- 朱靖博
- 李佳
- 肖悦
- 赵国强
- 陈执中
- 韩玲
- 黄正蔚
- 刘占涛
- 华克伟
- 姚新生
- 岳旺
- 李罡
- 王乾
- 王斌
- 王琰
- 邹一平
- 陈惠芳
- 马吉胜
- 黄胜阳
- 余伯阳
- 冯美堂
- 刘延淮
- 叶文才
- 叶能胜
- 吉腾飞
- 周荣汉
- 孙敏
- 孙福平
- 屠鹏飞
- 张明
-
-
付东兴;
刘俊彤;
司函瑞;
赵莹;
刘金平;
李平亚
-
-
摘要: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病程进行缓慢,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重,发病率逐年上升。AD为痴呆症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患病人数占所有痴呆症患者总人数的五分之三左右,已成为当今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研制出能够长期治疗甚至治愈AD的药物是医学界尚未解决的难题之一,近年来临床多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来治疗AD,除此之外,一些天然药物如石杉碱甲、人参皂苷、当归多糖等被证实对AD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将依据化学成分对具有治疗AD作用的天然药物进行分类归纳论述。
-
-
房淼;
王德刚;
刘培庆
-
-
摘要:
随着对天然药物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的深入,发现其抗肿瘤作用可能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抑制端粒酶活性等相关。本文对天然药物抗肿瘤作用机制进行简要综述。
-
-
-
-
摘要: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独特的高原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其素有“天然药物宝库”之称。同时,苗、侗、瑶、水等少数民族同胞善用各类草药,让贵州这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拥有独具特色的民族医药“瑰宝”。如何利用好这样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近年来,贵州大力推进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加大中药材产业发展引导,做亮、做特、做优“黔药”品牌.
-
-
曾华倩;
毛玲;
晋雅恒;
李适廷;
徐皑
-
-
摘要:
目的探讨金银花对变异链球菌UA159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通过液体二倍稀释法测定金银花对变异链球菌UA159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ium inhibitoryconcentration,MIC);以溶剂DMSO溶解金银花粉末,配制不同浓度药液,加入菌液,同时设置溶剂对照组与菌液对照组。通过抑菌实验测定金银花对变异链球菌UA159生长及产酸作用,绘制生长曲线和产酸曲线;计算黏附率及黏附抑制率;采用结晶紫定量法测定金银花对变异链球菌UA159生物膜形成量的影响;利用正置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microscope,SEM)观察生物膜形成情况及细菌数量变化。结果金银花对变异链球菌UA159的MIC值为12.5 mg/mL;抑菌实验显示金银花对变异链球菌UA159生长、产酸、黏附的抑制作用较对照组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药液浓度增强,抑制作用增加。结晶紫定量法结果显示药液组生物膜形成量与对照组相比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正置显微镜下显示生物膜形成量明显下降。扫描电镜下,药液组0、6、12 h加入金银花细菌数量均明显下降。结论金银花能够抑制变异链球菌UA159的生长、产酸,同时也能抑制其黏附及生物膜的形成。
-
-
申军凯;
张酉秋;
李浩娜;
于培明
-
-
摘要:
目的:对当前我国中药和天然药物领域研究热点进行探测,为学者了解该领域研究现状提供一个全面直观的视角。方法:检索WebofScience核心集中我国学者发表的中药及天然药物相关学术论文,对文献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聚类分析与突发性探测,对施引文献进行共被引分析和突发性探测,并以网络知识图谱的形式进行可视化。结果:最终筛选得到18689篇文献,"Chemistry""Pharmacology&Pharmacy""Integrative&Complementary Medicine"和"Biochemistry&Molecular Biology"在学科共现网络中具有较高频次和中介中心性;"Expression""Apoptosis""Activation""Cell""Mechanism""Identification"和"Oxidative Stress"等关键词在共现网络中具有较高共现频次和中介中心性;"Expression""Oxidative Stress""Identification""Mechanism""Apoptosi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ell"和"Mass Spectrometry"为主要关键词聚类类团;"Cancer Cell""Root""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In Vivo""Plasma"及"Inhibitor"等为突发性关键词;共被引文献主要分布在"Panax Species""Network Pharmacology""Chloroplast Genome""Quality Control""Apoptosis""Metabolomics""Chronic Kidney Disease""Molecular Docking""Biosynthesis""Proteomics""Chemical Profiling"和"Lung Cancer"研究主题。结论:遗传表达、鉴定、反应机理、氧化应激、细胞凋亡与质谱分析为热点研究对象;中药网络药理学、生物遗传与基因测序、肺癌等癌症诊疗、计算机与大数据在中药药理和分子水平诊断机制领域的应用、关于癌症治疗方面自然产物作用机制、传统中医在心脑血管疾病系统水平的药物靶点的关联特征、药对在中药配伍中的作用等方向或成为前沿性学术问题。
-
-
叶泥;
颜其贵;
王彬
-
-
摘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俗称“猪蓝耳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呼吸困难、耳部皮肤发绀、厌食,怀孕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弱仔、木乃伊胎等。根据基因序列的差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可以分为2个基因型:欧洲Ⅰ型和北美Ⅱ型,两者同源性在60%左右,我国流行株主要属于北美Ⅱ型。目前,我国在防控该病过程中主要以疫苗预防为主,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佳。中药作为天然药物的代表,在治疗新型冠状肺炎中疗效十分显著,充分显示天然药物在抗病毒中的巨大潜力。天然药物具有药效不易丧失、耐药性产生较少、副作用较小等特点,部分天然药物还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优点,其抗病毒作用不仅体现在直接作用于病毒上,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保护机体免受病毒损害。
-
-
崔闯;
郑诗芸;
朱为康
-
-
摘要:
乳腺癌的标准化治疗往往伴随着较大的毒性不良反应,从低毒性的天然产物中寻求新的治疗方法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海洋生物独特的生活习性与生理特征决定了其特殊的生物活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海洋资源的认识与开发愈发深入,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进一步得到了验证。海参作为一种常见的海洋生物,其主要次生产物海参皂苷具有包括抗肿瘤活性在内的多种生物活性。本文将近年来国内外对海参皂苷抗乳腺癌活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
-
顾剑;
陈华;
殷萍萍
-
-
摘要:
盐城市射阳县洋马镇地处黄海之滨,与国家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毗邻。自上世纪60年代,洋马镇就种植菊花、丹参、白术等中草药,1997年被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授予“中国药材之乡”称号。2021年4月,江苏省出台《关于加强全省中医惠侨工作的意见》,洋马镇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全力打造洋马中心卫生院中医馆、鹤乡菊海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医药文化馆,通过搭建为侨服务平台,确保为侨服务取得实效。
-
-
昌震;
李大同;
杨小彬;
孔令擘;
孙杨
-
-
摘要: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骨质流失疾病,大大增加了骨折的风险。目前骨质疏松症主要依靠药物治疗,但长期药物治疗中都存在安全性和耐受性问题。高效低毒天然药物的研发逐渐受到青睐,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带来了新的转变。奇壬醇(Kir)作为具有生物活性的二萜类化合物,能够通过抑制多种信号通路来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前瞻性思路。现就Kir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及机制进展进行综述。
-
-
张昊;
刘苗苗;
刘晓娜;
李宗谕;
赵丽丽;
杨清香
-
-
摘要:
药用植物自古以来就被应用于传统医学,是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天然药物的重要来源。广泛存在于植物健康组织中的内生微生物,是植物微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研究表明,大量药用植物内生菌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价值和经济意义,它们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与宿主植物之间建立了某些特殊的关系,对药用植物活性代谢产物的形成有重要作用,进而影响药用植物源药材的质量和产量。本文聚焦于内生菌与药用植物药效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调查近年来已发表的药用植物内生菌研究数据,总结了存在于药用植物中的内生菌多样性、潜在药用价值、影响药理活性化合物生成的生物学机制问题。本综述旨在阐明内生菌在天然药物生产中的作用机制和重要地位,了解相关知识有助于科研工作者更有效的利用植物内生菌控制药材品质,或者从植物/内生菌资源中开发、生产更多更好的天然药物。
-
-
王琰
- 《2017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七届中国药师周》
| 2017年
-
摘要:
中国原创天然药物(产物)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而天然药物代谢研究是推测其复杂成分体内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然而,与化学合成药物相比,天然药物的代谢研究普遍存在如下特点:天然产物骨架的复杂性和丰富的官能团赋予了其多种代谢可能,代谢物常常具有种类多而浓度低的特点;天然产物及其代谢物中普遍存在同分异构体现象,使得一般的串联质谱技术很难鉴定其结构(代谢产物对照品一般难获得);天然药物普遍存在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特征,体内药效作用机制难以阐明等.基于上述特征,使天然药物代谢研究中的药物分析技术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围绕这些技术难点和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药物分析技术在天然药物代谢研究中的新进展。随着色谱-质谱、色谱-光谱-质谱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复杂体系不必进行完全分离即可进行代谢产物研究,缩短了分析时间,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已经成为代谢产物的结构鉴定及体内痕量代谢产物含量测定的技术手段。同时,随着微生态学和现代中医药的发展,肠道菌与天然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已逐渐成为难吸收天然药物代谢研究的新策略,药物分析技术将对肠道菌调控的药物(口服)药代-药效相关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
-
潘琦;
孙祖越
- 《中国毒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二次(2017年)学术交流大会》
| 2017年
-
摘要:
2006年,SFDA发布通知,要求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新药非临床安全性试验,必须在GLP认证通过的实验室进行.因此,随着中国GLP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中药研发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已经认识到GLP建设是大势所趋.GLP建设要求对中药、天然药物安全性评价系统化,其中环境设施和设备仪器这些硬件在GLP建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严格规范环境设施和设备仪器的要求能够提高实验数据质量,确保实验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能够降低系统误差,避免偶然误差,杜绝过失误差.应具备满足环境指标(温度、湿度、压力梯度、照度、噪音、洁净度和氨浓度)要求的调控能力,可追溯的环境调控数据。应定期检测、日常观察并且及时处理。由于我国南北差异较大,高温高湿和低温低湿等天气对设施压力较大,所以,要求设施尤其是屏障系统设计负荷应余量较大,才能够较好地保证环境指标的稳定。另外,对环境指标出现的偶发异常波动应该有完善的记录和处理程序,能够分析环境异常是否造成实验动物结果的异常。
-
-
- 《2016年第六届全国药物毒理学年会》
| 2016年
-
摘要:
中药国际化和现代化面临着文化、科技和市场三大壁垒.中药的优势在于标本兼治,符合世界性回归自然的潮流,而劣势则是传统中药难于用现代的科技语言来表达.中药产业国际化的关键是要实现中药现代化,除了需要在国际上传扬中医药文化,还要建立优良的质量标准体系,并利用现代生物医学理论和工具深入研究中药和其它天然药物,通过实现中药现代化来实现中药的国际化.传统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药材及其用法,也是国际天然药物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现代中草药和其它天然药物的另一个重要的应用和研发范畴则涉及到这些药物的活性组分、化合物的鉴定及其活性、靶标、作用机理和毒理的研究。中药和天然药物国际化与现代化可以从传统中药以及中药和天然药物的活性组分和化合物这二个方面着手,内容包括:中药和天然药物的活性组分和化合物的分离、提纯与活性鉴定;中药和天然药物的活性组分和化合物的靶标鉴定与作用机理研究;利用细胞系统对中药和天然药物的活性组分和化合物的初步毒理研究。
-
-
徐维;
韩重
- 《2016年第六届全国药物毒理学年会》
| 2016年
-
摘要:
天然药物在制药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主要是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天然资源中开发出来的药物,是药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信赖天然药物,天然药物的原料及其提纯物、天然药物制剂,正成为世界医药市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日趋进步,人们对健康状况关注度的提高,据统计,全球天然药物市场份额已达到约8000亿美元,并且以10%~20%左右的年增长速度递增,而中国仅占其中的3%,且绝大多数是原料初级品,多以食品添加剂的形式出口.我国有着开发天然药物的先天优势:具有一定的新药开发基础,国际市场对我国天然药物的需求较大,海洋生物药用资源丰富,政策支持逐步规范,在天然药物资源需求量逐渐增加以及强劲的国际竞争条件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传统中药产业技术生产出“安全、高效、稳定、可控”的天然药物,是提高中国天然药物在国际市场地位的关键。
-
-
廖伟;
杨宏博;
史新辉;
罗涛
- 《2016年第六届全国药物毒理学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探索安全药理离体心脏补充试验的评价方法,以期通过测定动物离体心脏心外膜心电图的方式,评价中药、天然药物中活性成分的心脏毒性和(或)药理作用.rn 方法:利用改良K-H液配制5mg/mL的三七总皂苷母液,放置于冰箱冷藏备用.实验前将配制好的含供试品的K-H液过滤,装于储液瓶中.制备豚鼠离体心脏,循环水浴温度37.5±0.5°C,将心脏心外膜电极正极置于心尖,负极放置于房室环位置(略偏左心室一侧),无关电极放置于主动脉根部,微调节正负极直至心电采集实时显示正常的离体豚鼠心电图.根据预实验,选择32只普通级Hartley豚鼠,雌、雄各半,体重300~500g,随机分为4组,即溶媒对照组和高、中、低三个剂量组,每组雌、雄共计8只.三个剂量组给予三七总皂苷的浓度分别为5、0.5、0.05mg/L,混合于已过滤的K-H液中,进行Langendorff恒压灌流.根据离体豚鼠双室电极法测定给药前基础值,给药后第5、10min以及复灌后第5、10min的心电图,测定P波时限、PR间期、QRS间期、QT间期(根据QT间期和RR间期进行QTC校正)、RR间期、HR(心率).选择灌流5、10min,复灌5、10min的各指标原始测定数值与给药前对应指标数值的差值进行分析.rn 结果:三七总皂苷对离体豚鼠心电图p波时限、PR间期、QRS间期无明显影响;高剂量组灌流5、lOmin的心电图QT间期、QTC间期、RR间期均较给药前明显延长,HR明显降低。复灌lOmin后,空白对照组与给药前比较RR有所延长、HR有所降低,而三七皂苷各组均恢复至给药前水平。这与文献报道的三七具有减慢心率,稳定心脏功能的作用一致。其中,所观察到的QT延长与三七总皂苷减慢心率,降低心脏耗氧量,从而达到保护心脏的药理活性密切相关。rn 结论:离体心脏试验是一种简便、快捷试验方式,心外膜心电图的加入使其更加直观;根据实验需要制备的离体工作心脏,不仅能更好的进行心功能的评价,还能应用离体心脏试验开展更加全面的中药、天然药物活性成分安全药理的追加试验。
-
-
Ting Li;
李婷;
Ke Xu;
徐珂;
Sicen Wang;
王嗣岑
- 《2016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六届中国药师周》
| 2016年
-
摘要:
目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和多发泌尿系统疾病.BPH发病率高且病程长,其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总结和回顾目前已发现的,能用于治疗BPH的天然药物的种类和初步作用机制. 方法:根据BPH的严重程度分级,选择观察治疗,药物治疗(化学合成药物和天然药物)或手术治疗作为合适的治疗手段.虽然目前西药治疗(α1-受体阻断剂,5α-还原酶抑制剂)和手术治疗(前列腺切除术,经尿道切除术等)对中重度BPH患者最为有效,但中草药(黑麦花粉,油菜花粉,非洲臀木果等)以其治疗作用温和且副作用小逐渐得到更多的临床应用.在临床前实验的基础上,对天然药物治疗BPH提出了若干可能的作用机制,包括5α-还原酶抑制作用,α1-肾上腺素能拮抗作用和雌/雄激素受体阻断作用等. 结果:药物临床实验显示:天然植物提取物或天然药物制剂能不同程度的改善BPH相关尿路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治疗不良反应轻微.但部分天然药物临床应用缺乏科学的实验数据,其疗效和不良反应仍需进一步的临床验证. 结论:医生应结合患者的病情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更加谨慎的评估天然药物在治疗BPH中的疗效和风险.
-
-
代彩玲;
郭健敏;
杨威
- 《中国毒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二次(2017年)学术交流大会》
| 2017年
-
摘要:
中药,即中医用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随着国家对中医药的重视,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近些年来,传统的天然中草药由于其独特的生物活性,也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关注.临床上中药往往是复方应用,而且是在辩证论基础上结合患者的体质、征候而因人因时制宜,离开了辩证论也就谈不上中药.目前,关于中药的毒性剂量和毒副作用靶点的机制及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较少,且主要是定性的毒性评价,缺乏确定中药毒性级别的客观定量实验数据。在非临床试验前,为规避风险,剂量的设计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查阅资料、文献等充分了解其体内动力学和代谢情况后,科学设定给药剂量和给药途径。长期给药时,一些中药发挥作用是在特定的时间段内,错过了最佳检测期,之后会产生耐药性,指标评价将不准确,导致给药剂量增加或给药时间延长。在中药毒理学研究中,如果指标未连续实时监测、检测的指标不全面,或是不重视一般状态下的临床观察,在非临床阶段将很难发现一些较小的毒副作用,但在临床试验阶段会偶尔出现。此外,中药不溶物较多、溶解度较差、胃肠道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等的缺点也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进一步使用。因此,开发高效的药物载体以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是未来科学发展所必需的。未来,新型科学技术的应用将使检测的指标更加客观科学,及与国际接轨的新指导原则的应用,将共同推进中药毒理学研究的发展。
-
-
卢彦冰
- 《第六届全国药物分析大会》
| 2016年
-
摘要:
药品质量标准建立的目标即是要对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质量可控性三个方面加以控制.目前市场上药品质量参差不起,引起的系列药品安全事故引起广泛的关注,因此加强药品标准和质量控制成为关键的一环.本文就化学药、抗生素、天然药物、药用辅料和包装材料的质量控制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致力于药品质控的进一步研究发展,保障广大人民的人体健康.总结出了提升检验标准,加大对标准品试剂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管理措施。
-
-
周学明;
郑彩娟;
陈光英;
宋小平;
韩长日
- 《2015中国植物学会第十三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暨2015年海峡两岸中医药科学交流会》
| 2015年
-
摘要:
海洋微生物,尤其是海洋真菌已成为结构新颖生物活性丰富的天然药物的重要来源.青霉属海洋内生真菌能产生结构多样并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比如细胞毒素citrinadin A、抗炎药terrestrols等.在寻找生物活性次级代谢产物中,一株来源于中国南海药用红树角果木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引起了注意,其土豆发酵物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HPLC分析发现其具有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通过生物活性追踪分离,从中分离得到了3个结构新颖的多烯类化合物,以及3个已知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为较少见的含氯化合物.抗菌活性表明化合物1和2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
-
王辉;
金春美;
金春梅
- 《2018年全国民族医药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暨民族药、中药材生态种植产业发展高级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目的:评估百部粗提物及总生物碱体外及小鼠体内抗弓形虫活性.方法:体内实验采用急性弓形虫感染的动物模型,在小鼠感染后第5天处死,收集腹腔液计数速殖子数目.检测脾脏指数、ALT和AST以及肝匀浆中GSH含量;体外实验用MTT法测定百部粗提物、百部生物碱对感染弓形虫的HeLa细胞的作用.结果:百部粗提物能显著降低小鼠腹水中的速殖子数,降低血清中ALT和AST的水平,提升肝匀浆中的GSH含量.此外,体外实验表明,百部粗提物对弓形虫感染的HeLa细胞选择性指数优于阳性对照药螺旋霉素.结论:百部粗提物在体内、体外表现出良好的抗弓形虫活性,且对弓形虫感染的肝脏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