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新药

新药

新药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5678篇,主要集中在药学、化学工业、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128篇、会议论文37篇、专利文献513篇;相关期刊1208种,包括上海医药、药学进展、中国处方药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中国毒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一次(2016年)学术交流大会、第10次全国精神病学术交流会暨《中国民康医学》创刊20周年庆典、第19届全国儿科药学学术会议等;新药的相关文献由5049位作者贡献,包括马培奇、徐积恩、廖清江等。

新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128 占比:90.31%

会议论文>

论文:37 占比:0.65%

专利文献>

论文:513 占比:9.03%

总计:5678篇

新药—发文趋势图

新药

-研究学者

  • 马培奇
  • 徐积恩
  • 廖清江
  • 不公告发明人
  • 廖斌
  • 黄胜炎
  • 夏训明
  • 徐铮奎
  • 王普善
  • 田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彭电; 黄娟; 丑安; 周应军; 邵怡; 魏丹丹; 周碧兰; 彭骅
    • 摘要: 通过分析与慢性肾脏病研究相关的细胞实验、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的文献,总结天然产物(多酚类、萜类、黄酮类)和中药治疗慢性肾脏病的药理作用和机制。中药可以通过抗氧化、抗炎、抑制肾纤维化、改善肾功能、保护肾脏、免疫调节作用等多种途径治疗慢性肾脏病。
    • 季晓君; 苗雷; 马昌友; 唐莹; 周秋华; 吴舰; 徐丹
    • 摘要: 目的通过对消化系统常见肿瘤的突变基因进行分析,建立抗肿瘤药物新靶点的成药性评估方法。方法搜集Integrative Onco Genomics数据库中5种消化系统常见肿瘤(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以及胰腺癌)的突变基因数据,从中筛选出各肿瘤中突变率较高的基因,通过canSAR数据库对这些基因或其编码的蛋白进行成药性评估,找到可用于抗肿瘤新药开发的潜在靶点。结果本研究搜集了5种肿瘤共计35个队列,5445个肿瘤样品。选择每个肿瘤突变率排名前10的基因进一步分析,使用canSAR数据库对未公开研究的突变基因或其编码的蛋白质进行成药性分析,共筛选到17个可成药的潜在药物治疗靶点。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突变基因或其编码蛋白的靶点成药性评估方法,该方法的运用能够为寻找新的抗肿瘤药物治疗靶点提供参考,节省新药开发中靶点筛选的成本与时间。
    • 孙正阳; 魏利军; 陈欢
    • 摘要: 新修订《药品管理法》及相关配套制度在药品注册管理制度、流程、药品的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专利链接制度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调整和创新,在全面贯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下,提升了我国药品研发的效率,加速了国内药品向国际化拓展的进程,加强了药品知识产权的保障,促进了药品研发和生产资源的流转,为我国制药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 邢露; 贾礼伊; 孙晓莹; 郭蒙; 靳洁; 王引弟; 黄领; 李奕衡; 何钟竞; 李蓉; 曹慧玲
    • 摘要: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是中老年人不可逆性视力损害的一种主要原因,严重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并加重社会卫生经济负担。晚期ARMD在临床上有两种表现类型,即干性ARMD(dARMD)和湿性ARMD(nARMD)。nARMD以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作为一线药物已取得显著疗效,而dARMD尚无确切的治疗方法。本文就dARMD在临床试验中取得显著进展、可望上市的潜在药物、生物疗法和中医中药进行综述,包括抗炎药(强力霉素和FHTR2163)、抗氧化药(利舒尼布和依来米普瑞肽)、补体抑制剂(APL-2和滋目若)、视觉周期调节剂(ALK-001)、神经保护剂(溴莫尼定)、干细胞移植(MA09-hRPE和BMMF)、基因疗法(HMR59)和中医中药(藏红花、姜黄素、槲皮素和白藜芦醇)等。这些药物临床试验疗效显著,应用前景广阔,为ARMD改善与治疗带来巨大希望。
    • 刘柏钶; 蔡兆伦; 张波
    • 摘要: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伊马替尼的应用显著延长了晚期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患者的生存,但因为肿瘤基因突变位点的不同,现有靶向药物敏感性各有差异。并且随着治疗后继发耐药性突变位点的出现,传统的靶向药物已经难以为继。瑞派替尼和阿泊替尼的出现进一步改善了晚期GIST患者预后,使得晚期患者能有更多的治疗选择并改写了临床指南。与此同时,随着新药研发水平提高,国内外涌现了一系列临床机构与生物制药公司推进的新药临床试验,如HQP1351、Binimetinib、DS-6157a以及免疫治疗联合靶向药物等用于晚期GIST患者的治疗。鉴于此,本文聚焦晚期GIST领域相关新药I期临床试验进展,相信随着GIST致病机制研究的不断完善和深入,在未来会有更多靶向驱动基因的药物能够为晚期GIST患者治疗带来新的改变。
    • 摘要: 任何药品不论新药还是老药,都必须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经过综合评价其获益大于风险时才会批准上市。一般情况下新药在有效性、安全性等方面比老药有一定优势,即便如此新药上市后仍需要进行长期的安全性、有效性监测和评价。
    • 吴应清
    • 摘要: 在当下这个时代,对于癌症患者而言,每一次新药试验成功的消息都增加了一分生存的希望,其意义甚至于可以同阿姆斯特朗登月的第一步相提并论。因为在现阶段,一个新药疗法的有效研究,就有可能使患者远离病痛的折磨,减少病逝的人数,使万千个即将遭受灭顶打击的家庭挽狂澜于既倒。然而,这又是一个异常艰辛的过程。从一个理论到一个上市的新药,有太长的路线要走,有太多的步骤要完成,有太多的关卡要过,甚至于新药的研发被业内人士形容为“九死一生”。尽管如此,依然有人勇往直前!“最大的对手是时间,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大的失败是放弃。”耐心、专注、在挫折和困境面前永不言弃,成为周国庆及其团队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 王素云; 王立峰
    • 摘要: Janus激酶(JAK)是一类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家族,包括JAK1,JAK2,TYK2和JAK3。JAK/STAT信号通路对调控免疫系统、促进细胞生长、抗凋亡及促进细胞周期等发挥重要作用,作用于JAK靶点的药物已广泛用于血液系统疾病、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银屑病等治疗,并且不断扩展新的适应证。目前,全球JAK靶点药物研发及临床研究取得新进展,并取得巨大的市场成功。全球共批准上市JAK靶点药物10个,申请上市1个,临床Ⅲ期8个,临床Ⅱ期20个,临床Ⅰ期23个。在国内已经上市的有5个:磷酸芦可替尼、枸橼酸托法替布、巴瑞替尼、乌帕替尼和阿布昔替尼,氢溴酸吡西替尼、氘可来昔替尼(BMS-986165)和硫酸伊伐马替尼(SHR-0302)也完成了部分适应证的临床研究。但同时JAK靶点药物的安全问题也逐步显现,今后亟待加强对此类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
    • 赵瑞
    • 摘要: Ganaxolone是一种神经活性类固醇γ-氨基丁酸A(GABA_(A))受体的正变构调节剂,ganaxolone口服混悬制剂由美国Marinus公司研发,于2022年3月18日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2岁及以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样5(CDKL5)缺乏导致的癫痫患者。Ganaxolone治疗CDKL5缺乏症(CDD)相关性癫痫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但ganaxolone可抑制突触GABA_(A)受体,进而表现出抗癫痫和抗焦虑活性。临床试验结果表明,ganaxolone可以单一给药或者辅助给药用于治疗CDD相关性癫痫患者,减少患者癫痫发作频率,改善临床症状。Ganaxolone不良反应小且耐受性良好,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困倦、发热、唾液过多或流口水、季节性过敏等。
    • 于志强; 张华允; 马中春
    • 摘要: 目的:建立适合于药物心脏毒性评价的人心肌细胞模型,并采用此模型评价新药中化合物潜在的心脏毒性。方法:选用浓度为0.33、1、3μmol/mL的他莫昔芬(Tamoxifen)和浓度为0.11、0.33、1μmol/mL的氟哌利多(Droperidol)分别与人心肌细胞孵育48 h。给药后1、2、3、6、9、12、18、24、30、36、42和48 h采用实时细胞分析法和高内涵细胞成像技术监测心肌细胞搏动的频率、振幅、规律性及线粒体膜电位等指标在给药前后的变化,建立人心肌细胞体外心脏毒性评价模型。应用此模型评价化合物他莫昔芬和氟哌利多的心脏毒性。结果:他莫昔芬和氟哌利多与人心肌细胞共同孵育后,3μmol/mL的他莫昔芬在处理3 h时使人源性心肌细胞场电位时程(FPD)和人源性心肌细胞收缩频率降为0,18 h后恢复,其他浓度与对照组基本一致;心肌细胞FPD和心肌细胞收缩频率对氟哌利多均具有浓度依赖性,浓度越高FPD(Max)数值越大而收缩频率数值越小,24 h后进行全换液,换液后各浓度处理的心肌细胞均可恢复。结论:利用人心肌细胞可以建立一种可行的体外心脏毒性评价模型,结合实时细胞分析法以及高内涵细胞成像技术可评价药物的心脏毒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