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协议
华盛顿协议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129篇,主要集中在教育、建筑科学、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4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31600篇;相关期刊88种,包括文教资料、中国现代教育装备、高等建筑教育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08年科技教育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2007年全国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协作会议、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等;华盛顿协议的相关文献由295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姝霖、宋歌、胡德鑫等。
华盛顿协议—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1600篇
占比:99.59%
总计:31729篇
华盛顿协议
-研究学者
- 李姝霖
- 宋歌
- 胡德鑫
- 邵云飞
- 陈涛
- 马亲民
- 仇建
- 刘磊
- 南立军
- 卫巍
- 吴晓明
- 周长明
- 孙宏伟
- 崔长伟
- 张丽娜
- 徐成东
- 李洋
- 李雅善
- 杨俊梅
- 沈颂华
- 王兆安
- 王泽忠
- 王艳君
- 胡维华
- 陈宾宾
- 龚春芬
- Du Jing
- Said Easa
- Yang Gen
- 丁福聚
- 丁绪星
- 万志军
- 上官子昌
- 丘苑新
- 乌不力艾山·木沙
- 乐云
- 乔坛
- 于晓
- 于江
- 任红卫
- 何昕
- 何晓雄
- 佘元冠
- 傅贵
- 刘丽冰
- 刘伟玲
- 刘俊华
- 刘功良
- 刘向东
- 刘宏伟
-
-
-
-
摘要:
6月25日,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发布《关于公布西南石油大学机械工程等422个专业认证结论的通知》,我校环境工程专业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组织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认证时效为6年,即2022年1月至2027年12月。此次认证结论的公布,表明环境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达到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该专业毕业生在《华盛顿协议》相关国家或地区申请工程师执业资格时享有当地毕业生同等待遇。
-
-
郭晶;
吕红庆;
毛继泽;
吴国辉;
张小彬
-
-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通过加入国际互认协议,提高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增强了国际职场对毕业生的认可度。在此背景下,高等院校培养具有全球多元化视野、满足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高层次国际化综合型人才成为趋势。本文结合哈尔滨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的运行实践与阶段性经验,探讨了融合中英教育认证体系的必要性和意义,在此基础上,探索通过中外办学合作,优化专业教育教学模式,瞄准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学位国际间互通互认建设目标,立足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互补,深度融合双方的教育认证体系,构建面向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提供一种可行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
-
-
张剑妹;
刘秀平;
韩丽丽
-
-
摘要:
《华盛顿协议》的毕业要求框架是其成员国工程人才教育的航标。工程专业毕业要求的制定是工程教育认证的关键点。文章聚焦《华盛顿协议》13条毕业要求,从思维引导的角度探析毕业要求框架及内涵变化,梳理新的毕业要求框架下的课程变化和复杂工程问题的内容变化,旨在为工程人才的培养指明方向,为工程专业毕业要求的制定提供新思路。
-
-
丘苑新;
刘巧瑜;
王琴;
张宏康;
刘功良;
赵丽
-
-
摘要: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程认证)起源于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欧美国家的民间工程专业团体在1989年签署的《华盛顿协议》,其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制定出工程类人才培养的毕业要求,要求签定协议成员国将此要求作为工程认证的评价标准并全面执行。工程认证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工程教育的目的是为工业界培养出可以满足当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
-
时颖;
徐玲玲;
李春晓
-
-
摘要:
我国于2016年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并初步确立了与国际水平相当的工程教育质量标准,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我国工程教育质量标准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各大高校纷纷加入申请专业认证行列。由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颁布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是各高校进行工程认证的指南,其重点强调要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在本科教育中,如何提升学生处理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正申请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于前期做了大量的调研准备工作。通过本文的阐述,期望为相关院校工程管理专业申请专业认证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
-
胡德鑫;
纪璇
-
-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专业认证制度历经理念萌芽、试点探索、接轨国际、深化改革四个阶段。从价值理念、组织架构、标准完善和程序规制深度解析我国专业认证制度的基本要素与建构特征,指出未来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整体革新的有效路径,即坚持理念先行,打造国际水准与中国特色兼容的专业认证制度;优化标准设计,推进以本硕贯通为核心的弹性认证标准;加强主体协同,建构多元利益主体深度参与融合的保障机制;完善体制机制,推进专业认证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的深度衔接。
-
-
王飞;
刘胜辉;
崔玉祥
-
-
摘要:
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的正式成员以后,地方工科院校按照国家要求,积极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它对于保障工程类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新工科"建设是基于国家发展战略部署,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对高等工程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传统专业的升级改造、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持续改进机制构建等方面对地方工科院校"新工科"建设非常重要,如何落实《华盛顿协议》的精神,使"新工科"建设体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三大核心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和"持续改进".
-
-
孙亮
-
-
摘要:
基于"新商科"的理念,导出电子商务专业的"BASIC"培养定位,核心是聚焦"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分析"复杂商务问题"的内涵及毕业要求,从新理念、新体系、新内容、新方式、新机制及新举措等方面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路径进行探讨.
-
-
李钊;
曲明璐;
李奕霖;
陈剑波
-
-
摘要:
新工科教育以及工程教育全球化是目前的趋势,而工程认证是国际工程教育互认必由之路.我国于2016年加入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工程认证协议:《华盛顿协议》.《华盛顿协议》规定了学生需要满足的十二条毕业要求,并提出成果导向教育(OBE)和持续改进理念(CI),从而也为课程教学与考核带来了挑战.以"制冷工程课程设计"为例,从课程目标设定出发,结合相应的教学环节制定了全面的过程化考核环节并赋予用于计算课程达成度的权重,从而提出了《华盛顿协议》框架下的实践类课程过程化考核方法.
-
-
张永进;
李敏;
沈香韫
-
-
摘要:
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教学档案建设的重要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由专门机构针对高校开设的工程类专业实施的专门性认证,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1]。2016年,我国正式成为《华盛顿协议》会员,标志着我国的工程教育认证获得了国际认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实证评价,其基本工作模式是接受认证的专业对照认证标准,提供满足要求的证据,专家依据标准判定证据的有效性。
-
-
李志峰;
龚春芬
- 《2008年科技教育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我国加人WTO后所面临的高等工程高质量专业人才的缺乏,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必须与国际接轨,而《华盛顿协议》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政策框架.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从事工程教育的教师集学者,工程师和教师的素质于一身,需要多种能力和素质,才能在国际合作平台上形成实质等效性.面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在实践中面临着的种种挑战与困境,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师资实施专业化培养、从而形成一支具备国际等效性的,工程教育能力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重要的路径选择.
-
-
卫巍;
朱静
- 《2017首届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年会》
-
摘要:
中国成为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的正式会员,表明中国工程教育质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意味着工科院校工程教育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当前,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必备内容,而且成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文章探讨了加入《华盛顿协议》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启示,为工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与借鉴.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