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320篇,主要集中在教育、建筑科学、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8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2114篇;相关期刊161种,包括中国现代教育装备、高等建筑教育、教育教学论坛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十三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2016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峰会、第28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学术年会暨第10届全国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研讨会等;毕业要求的相关文献由937位作者贡献,包括解芳、朱磊、蔡广宇等。
毕业要求
-研究学者
- 解芳
- 朱磊
- 蔡广宇
- 孙新国
- 林红旗
- 熊运昌
- 于玲玲
- 初红霞
- 周新刚
- 张林海
- 李刚
- 李阳
- 王希凤
- 王春枝
- 程家福
- 穆浩志
- 邓娜
- 丑永新
- 严鹏
- 付会龙
- 仵杰
- 侯宇
- 刘凯开
- 刘玲
- 刘继承
- 刘辉
- 刘青
- 刘龙
- 单雪影
- 叶志伟
- 吕永军
- 吴云芳
- 周文化
- 夏英
- 孙伟民
- 孙强
- 孙玮
- 孟芳芳
- 宁菲菲
- 宋莹
- 宫玉梅
- 岳斌
- 庞兴华
- 庞文娟
- 康恩胜
- 张丽芳
- 张丽萍
- 张凤娥
- 张勇杰
- 张振宝
-
-
张丽芳;
程晔
-
-
摘要:
对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开展专业建设与改革,加强课程思政教育,推动一流专业建设,是当下高校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剖析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12条毕业要求及课程思政的内涵基础上,指出课程思政可以涵盖工程认证的所有非技术指标要求,指出课程思政需要进行顶层设计。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从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角度进行整体顶层设计,有规划地将思政目标与认证标准的毕业要求相结合,通过课程具体落实思政的目标,整体实现工程专业对人才培养的素质(非技术指标)要求。
-
-
岳斌;
张振宝;
汪美霞;
孙玮
-
-
摘要:
针对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计算机系统设计者角度,从系统设计需求出发,整合课程内容;依据工程教育理念统一规划课程教学环节;以实现课程教学目的、提高毕业要求达成度为目标实施教学全过程监控考核,并介绍具体教改措施、教改效果以及持续改进方案。
-
-
鲜广;
郭智兴;
范洪远;
孙兰
-
-
摘要:
针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提出了构建专业综合实验的思路。以铸造成型综合实验为例,介绍了以实验课程学习目标与毕业要求为导向的高锰钢化学成分设计,熔炼、浇铸和热处理工艺,金相组织检验和力学性能测试等实验教学环节,以及过程化、多形式的专业综合实验考核与评价方法。实验将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成型原理、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材料力学性等多门专业核心课程的知识贯穿起来,可培养材料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为工科专业的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
-
李庭晓;
郑元生;
辛斌杰
-
-
摘要:
课程目标的达成评价是专业毕业要求达成评价的重要依据,每学期课程结束后要对课程目标进行合理的评价,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可持续的改进计划,为毕业要求的达成评价提供主要支撑。现以纺织工程专业课程《现代织造新技术》为例,根据课程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关系、课程内容及考核标准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课程目标的达成度评价机制及改进方法,持续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支撑毕业要求达成,保障毕业生的培养质量。
-
-
-
余洁;
黄福珍;
黄伟
-
-
摘要: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针对《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基于OBE理念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旨在充分体现“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和教育导向,支撑专业认证规定的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达成,培养适应电力行业和国际化需求的高质量工程专业技术人才。
-
-
孙伟民;
李玉祥;
耿涛;
李立
-
-
摘要:
以2020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指导,根据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毕业生的毕业要求,对本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的评价流程、评价方法、结果反馈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达成情况评价提供参考。
-
-
王超凡;
朱承泽;
王柏淋;
项月;
邵子俊
-
-
摘要:
师范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对于深化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促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的目标达成。师范生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是师范专业建立以产出为导向的质量保证机制的关键环节。本文首先依据师范生毕业要求建立师范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指标体系,对毕业生自评和专业教师的测评数据,运用基于鱼群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达成度评价,再通过与用人单位测评数据比较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在师范院校可对评价结果进行全面、详尽、客观的分析,以此为依据持续改进师范专业教师培养。
-
-
杨铭;
陆治幸;
林昌伟
-
-
摘要:
我国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自2001年试办至今已将近20年,但目前我国对八年制教育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各个试点高校的八年制培养方案不尽相同。其中,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从2004年开始试办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其培养方案到目前为止进行了不少改革。就毕业要求来说,从一开始的没有毕业要求,变为发表一篇中文核心期刊文章,再变为发表一篇SCI文章才能毕业,甚至是发表一篇JCR 2区的SCI文章才能毕业,并且八年制学生的毕业论文和正常博士生一起送盲审,在不断提高的毕业要求下许多学生无法按期毕业:12级八年制学生按期毕业率不足25%(扣除出国交流自动延毕的学生),2020年线上盲审得C和D的人数也打破记录。因此,不断提高的毕业要求还需搭配适当的教育改革,让八年制学生有时间和精力去适应、去达标。本文旨在结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现行的八年制培养方案,探讨合理的改革方向。
-
-
刘军强;
闫莉;
王洪喜;
彭润玲;
王丽
-
-
摘要:
为了落实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立德树人”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度不足的问题,将“兵工精神”作为专业思政教育的价值引领目标。通过对“兵工精神”的专业思政内涵解析和工程教育认证中素养的聚类分析,以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改进为切入点,形成融入“兵工精神”的价值塑造的机械类专业思政教育模式,并取得明显的人才培养效果。
-
-
李淼;
汤骅;
李刚
- 《水利类专业认证十周年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毕业要求是工程教育认证的重要考核标准之一,本文围绕影响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的几个关键因素,即毕业要求的改进和完善、指标点分解和支撑课程体系构建、达成度评价等,就相关经验展开论述,阐述了各环节应当注意的要点,指出了各环节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一定的解决方法,旨在为高校工程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机制的完善和专业认证工作提供参考.
-
-
Zhao Yuqi;
赵玉岐;
Wang Ye;
王晔;
Hu Yang;
胡洋;
Li Ji;
李季
-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7年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华北科技学院的安全工程专业通过高等工程教育的专业认证,建立了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要求专业的培养目标清晰,毕业要求及其考核指标点明确.通过认证的实践,体会到毕业要求的有效分解是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关键环节,毕业要求的达成度测算是其核心内容.教师应该围绕着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考核指标点进行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控制,教学成果考核.除了课业成绩,还应该按毕业要求分项测算达成度指标.学校应不间断进行毕业生职业生涯的监测,也可以委托专业机构进行调查和监测,调查和监测结果是指导专业培养目标修订的重要依据.
-
-
王田心
- 《2016天津科技大学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本文目的:工程教育认证是高等教育认证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好2015版《工程教育认证新标准》引入的"毕业要求",可为认证工作提供客观规范的评价基础.方法:对毕业要求进行细化与划归,利用毕业达成度和评价值评价工程教育结果.效果:通过建立课程体系,分解细化毕业要求,确立指标点,整合达成度和评价值,客观量化地完成工程教育认证对毕业要求的评价工作.结论:利用毕业要求达成度这一个评价机制与方法,使得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变得更加客观、规范,为工程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发挥积极作用.
-
-
毛利军;
吴强
- 《第十五届全国混凝土结构教学研讨会》
-
摘要:
施工组织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内容,“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知识点.通过合适的教学设计,将“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毕业要求的各项指标点在教学过程中予以实现,是面向工程专业认证的内在要求.本文介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中的做法,探讨其毕业要求与教学过程的关系、各教学环节对指标点支撑的实现要点.
-
-
李志义
- 《第十五届全国高等学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校际交流会》
| 2017年
-
摘要:
自2005年以来,我国开始构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下简称专业认证)体系,逐步开展专业认证工作.我国专业认证的十年探索与发展,已经基本形成了完整的专业认证体系,凸现了三个转变:即由课程导向向产出导向转变,由注重输入向更加注重输出转变,由追求"形似"向更加强调"神似"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本文主要从认证标准、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达成度评价以及复杂工程问题等方面,对一些新、老问题做一探讨,以便更好地把握认证标准,实现上述三个转变.
-
-
-
李淑明
- 《2016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峰会》
| 2016年
-
摘要:
《华盛顿协议》的12条毕业生特性中,八条毕业生特性都围绕着复杂工程问题展开,这些毕业生特性实质上是发现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本文从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论角度出发,详细解读了其核心特性所包含的科学内涵,以帮助增加对毕业生特性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中国和美国提出的与《华盛顿协议》实质等效的毕业要求.美国的毕业生特性简洁明了,对《华盛顿协议》所提出的毕业生特性进行了恰当的具化、合理的合并和有特色的增补,予人很好的启迪.高校对专业认证提出的12条毕业要求,应抓住核心要求,并关注可迁移的能力要求.毕业要求不仅应该合理拆分,还可以合理合并.高校应根据实际开设的课程来判断毕业要求的拆分和合并.
-
-
何若全;
孙国华
- 《第十三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前不久住建部人事司通知申请参加2017年评估(认证)的学校,土木工程高等教育的专业评估(认证)标准与华盛顿协议全面对接,这意味着今后参加土木工程专业评估(认证)的学校对大学生在毕业时的要求也需要调整到华协各成员国的口径上来.对于已经开展20余年评估(认证)宽口径的土木工程专业,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同时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