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分子病理

分子病理

分子病理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64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基础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5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109122篇;相关期刊93种,包括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检验医学、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华东地区第13届实验动物科学学术交流会、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等;分子病理的相关文献由441位作者贡献,包括卢兴国、叶红英、宋智健等。

分子病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5 占比:0.12%

会议论文>

论文:19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09122 占比:99.86%

总计:109276篇

分子病理—发文趋势图

分子病理

-研究学者

  • 卢兴国
  • 叶红英
  • 宋智健
  • 师咏勇
  • 李士其
  • 沈琳
  • 王镛斐
  • 赵曜
  • 陈剑华
  • 陈忠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永瑞; 徐建堃
    • 摘要: 多发脑胶质母细胞瘤是脑胶质母细胞瘤的一种少见亚型,其发病率相对较低,根据影像学特征进一步分为多灶性胶质母细胞瘤和多中心性胶质母细胞瘤;与单发胶质母细胞瘤相比,多发胶质母细胞瘤更具有异质性和侵袭性,预后更差。目前对于多发脑胶质母细胞瘤尚无标准治疗方案,多主张行手术治疗及辅助放疗和(或)化疗。本文通过对多发脑胶质母细胞瘤的分子病理学特征及目前可行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综述,探讨多发脑胶质母细胞瘤的最佳诊疗策略。
    • 杨雷; 王筠; 邓芳; 许特; 苟德明; 周威; 胡章立; 邹湘辉
    • 摘要: 骨骼肌萎缩是糖尿病患者中、晚期严重并发症之一,为研究其分子发病机制,利用链脲佐菌素诱导构建小鼠1型糖尿病模型,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调查与糖尿病肌萎缩病变相关的环状核糖核酸(circular ribonucleic acid,circRNA)表达谱,并利用生物信息分析软件探究circRNA在糖尿病骨骼肌萎缩病变中的可能作用.结果显示,与正常同基因背景小鼠的同类组织相比,糖尿病鼠的腓肠肌呈现:(1)肌纤维面积明显减小,运动功能下降;(2)含有1403个与1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相关的差异表达circRNA,其中,690个上调和713个下调;(3)通过基因本体、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的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的候选circRNA亲本基因主要富集于转录调节生物学过程、细胞质成分和蛋白质结合分子功能等方面,以及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泛素介导的蛋白降解、叉头盒蛋白O通路与糖尿病肌萎缩相关的信号通路等.通过数据库信息和生物信息分析技术,预测与肌萎缩基因MuRF1相结合的小RNA(mirco RNA,miRNA),并挖掘出可调控它们表达的功能circRNA,构建了circRNA-miRNA-mRNA的潜在分子调控反应轴和互作网络.研究结果表明,与肌萎缩相关的circRNA在糖尿病发病中具有调控关键分子的潜能.
    • 曲以平; 侯鹏
    • 摘要: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虽然儿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远低于成人,但在世界范围内甲状腺癌已经成为0~14岁儿童第5大常见癌症以及青少年最常见的癌症。不同于成人患者,目前普遍认为儿童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增加更有可能是基因或环境因素所致,并且儿童甲状腺癌在发病时往往更趋近于晚期,其复发率也远高于成人甲状腺癌,但是儿童甲状腺癌的分子病理学特征与肿瘤转移的关系仍有待进一步明确。本文将结合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重点讨论转移性儿童甲状腺癌的遗传学特征,为研究者和临床医师针对儿童甲状腺癌的基础研究和肿瘤防治提供参考。
    • 摘要: 一、基本情况青海省高原重症医学重点实验室是一所青海省科学技术厅批准成立的省级学科重点实验室。主要依托青海省人民医院及其重症医学科、青海省分子病理中心组建。青海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是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建设单位、青海省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青海重症医学质控中心挂靠单位,具有丰富的重症医学临床诊疗以及科学研究基础。实验室拥有临床实践及基础研究用房5000m^(2),拥有完善先进的科研、生命体征监测和救治的高端仪器200余台,总价值约8000万元。
    • 高鑫义; 邹有瑞; 黄灵; 马辉
    • 摘要: 髓母细胞瘤(MB)的预后与该肿瘤的分子分型和危险分层密切相关。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和术后病理学及基因检测结果可以明确MB的分子病理,进一步确定分型,并依据危险分层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同时判断预后。本文从MB的遗传(分子)群入手,根据MB发生发展中的细胞、基因、分子变化,综述MB的分子分型、危险分层及预后的研究进展。
    • 杨杰; 陈海玲; 姚丰; 夏巧凡; 牛多山
    • 摘要: 软组织血管纤维瘤(angiofibroma of soft tissue,AFST)是2012年由MARINO-ENRíQUES A和FLETCHER CD[1]首次命名并报道的良性纤维血管源性软组织肿瘤。该肿瘤与一些富含血管的纤维母细胞性肿瘤及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的组成成分十分相似,但在形态学上却不太相同,按照2013年版WHO软组织和骨组织肿瘤分类,难以收录于某一种类型的肿瘤或某一亚型中,属于一种新型软组织肿瘤。
    • 张宇; 何堃宇; 冯世宇
    • 摘要: 尽管目前脑胶质瘤的诊断随着WHO诊断指南的更新在不断改变,但是目前的治疗方法依然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疗和化疗。高级别脑胶质瘤的治疗效果仍不如人意,如何改善患者预后是目前医学探索脑胶质瘤领域的重点问题。目前脑胶质瘤的诊疗研究涌现出许多新思路、新方法,其中以电场治疗为代表的一部分临床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此外,免疫治疗领域和靶向治疗领域也有了一定的进展。本文旨在分享、探讨这些新方法,总结脑胶质瘤诊疗进展。
    • 孙彩红; 孔东生; 刘若愚; 刘方; 赵恺; 赵珺燕
    • 摘要: 背景神经胶质瘤是人类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系统肿瘤,其中成人WHOⅡ级胶质瘤包括少突胶质细胞瘤和星形胶质细胞瘤两类。两类肿瘤起源不同,虽然目前都采用手术、放疗和辅助替莫唑胺化疗,但两者的生物学行为、分子病理、对放化疗敏感度和预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目的探讨少突胶质细胞瘤和星形胶质细胞瘤的侵袭部位、分子病理结果、替莫唑胺治疗后不良反应和预后的差异,为优化低级别胶质瘤患者长期替莫唑胺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21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并术后进行正规放化疗(替莫唑胺至少治疗3个周期)的60例低级别(WHOⅡ级)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少突胶质瘤37例,星形细胞瘤23例,对两组患者的肿瘤侵袭部位、分子病理结果、替莫唑胺不良反应发生率、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体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进行比较。结果星形细胞瘤相比少突胶质细胞瘤更易侵袭多个脑叶,少突胶质细胞瘤相比星形胶质细胞瘤发生MGMT启动子甲基化概率更高(81.08%vs 56.52%,P=0.04),Cox回归显示星形细胞瘤的PFS和OS显著优于少突胶质细胞瘤(P=0.034、0.028)。两组在肿瘤侵犯部位、替莫唑胺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少突胶质细胞瘤相比星形胶质细胞瘤具有更好的生物学特性,患者手术全切除、术后放化疗后有更长的PFS和OS,二者替莫唑胺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
    • 王强(综述); 潘灏(审校)
    • 摘要: 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治疗效果一直不佳。手术是胶质瘤综合治疗的第一步,目前的指南推荐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最大程度的肿瘤切除,在保护功能的同时实现对肿瘤组织的全切除[1]。目前的手术模式是在众多辅助技术的帮助下实现对胶质瘤尤其是功能区胶质瘤的精准切除。这些辅助技术包括神经导航技术、术中磁共振技术、术中B超技术、术中电生理技术、唤醒麻醉技术、荧光导航技术等等。近年来,分子病理的进展对现今的胶质瘤治疗起到全程指导意义,分子病理指导下的手术切除模式.
    • 马廉亭
    • 摘要: 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BCI)[1],有时也称“大脑端口(direct neural interface)”或者“脑机融合感知(brain-machine interface)”,指在人或动物大脑与外部电子信息设备之间创建的直接连接,实现意念控制的帮手。这一概念其实50年前早已有之,但直到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才开始有阶段性成果出现[2]。这一新成果技术的开发在神经系统某些疾病的应用,将造福于病人。我虽不是人工智能专业人士,但从神经病学临床角度看,个人认为“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BCI)”的译名不准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