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华东地区第13届实验动物科学学术交流会
华东地区第13届实验动物科学学术交流会

华东地区第13届实验动物科学学术交流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福州
  • 出版时间: 2014-11-26

主办单位:福建省实验动物学会

会议文集:华东地区第13届实验动物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探讨超早期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对重度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影响.rn 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AP空白对照组、肠内营养组、肠外营养组)每组15只.SAP大鼠模型制作采用逆行胆胰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法,假手术组以生理盐水代替.假手术组与SAP空白对照组在术后6h给予生理盐水,其他二组在术后6h分别给予肠内、肠外营养液支持治疗.所有组均在造模后第48 h处死大鼠.处死前抽取外周血检测血浆淀粉酶、内毒素、二胺氧化酶的含量.各组取胰腺组织分别计算胰腺病理评分和胰腺脓肿发生率;各组取末端回肠组织常规光镜观察回肠末端粘膜形态学变化,测量粘膜厚度和绒毛高度.rn 结果:SAP空白对照组大鼠血浆内毒素和二胺氧化酶水平分别为0.545 EU· mL-1±0.095 EU·mL-1、1.52 U·mL-1±0.09 U·mL-1,PN组大鼠二者血浆水平分别下降0.333 EU·mL-1±0.046 EU ·mL-1、1.17 U·mL-1±0.10 U·mL-1,EN组大鼠则继续下降至0.247EU·mL-1±0.069 EU·mL-1、0.91 EU·mL-1±0.13 EU·mL-1,与SAP空白对照组比较,EN组内毒素水平(P<0.01),与PN组比较,EN组内毒素水平(P<0.05);与前两组比较,EN组二胺氧化酶水平(P<0.01).SAP空白对照组、EN组、PN组血浆淀粉酶水平分别为10171 U·L-1±665.77 U·L-1、9428.2 U·L-1±1076.61 U·L-1、10533 U·L-1±1669.13 U· L-1,三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胰腺病理评分:SAP空白对照组14.50±1.05、PN组10.44±1.01,EN组8.08±1.24,与前两组比较,EN组有显著差异(P<0.01);胰腺脓肿发生率:SAP空白对照组9/15、PN组6/15、EN组2/15,三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末端回肠粘膜病理分析显示:SAP空白对照组大鼠末端回肠粘膜厚度和绒毛高度分别为226.67 μm±20.84 μm、137.33 μm±9.38 μm,EN组大鼠294.79μm±20.49 μm、194.54 μm±11.96 μm,PN组大鼠306.11 μm±24.34 μm、201.72 μm±10.60 μm,与SAP空白对照组相比,EN组和PN组大鼠回肠粘膜厚度及绒毛高度明显改善(P<0.01),但EN组和PN组比较未见显著差异.rn 结论:超早期肠内营养能改善SAP大鼠肠道屏障功能,减轻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 摘要:目的:建立人结肠癌HCT 116、SW 620和HT 29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并对三种细胞移植瘤瘤体大小、生长周期和生物学特点进行比较,研究其形态学及生物学特性.rn 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三种人结肠癌细胞分别接种于9只裸鼠右侧背部皮下,成瘤后,取肿瘤组织接种于30只裸鼠右侧背部皮下,观察、测量并比较三种移植瘤瘤体大小,绘制肿瘤在体内的生长曲线,并在显微镜下观察肿瘤大体特点和肿瘤病理学特征.rn 结果:接种三种细胞的裸鼠于接种2w后9只裸鼠均成瘤,接种肿瘤组织的裸鼠在接种1 w后有28只成瘤,瘤体形状规则,肿瘤组织呈现典型癌变特征.HT 29细胞移植瘤瘤体积明显大于另外两种细胞(P<0.01),HCT 116次之,SW 620细胞肿瘤最小.rn 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三种人结直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以HT 29模型成瘤率高,成瘤周期短,瘤体形状规则,病理学改变与临床相似,为研究人结直肠癌干预措施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 摘要:目的:建立常用实验动物比较组织学数据库.rn 方法:选取小鼠、大鼠、豚鼠、兔、犬和猴等6种实验动物的所有主要器官和组织,制作石蜡切片后经HE染色,在镜下观察各种组织的形态特征并拍照描述.对采集好的图片、文字信息采用SQL Server 2008数据库管理软件,汇编开发成易于查询的比较组织学数据库系统.rn 结果:通过6种实验动物的所有组织和器官的形态进行比较分析,获得了这些组织器官形态学差异的特征,镜下拍取具有组织特征的显微图片,对每张图片进行文字描述,建立了常用实验动物比较组织学数据库,对其内容进行初步分析,实现了界面友好,便于查询和资源共享的目的.rn 结论:建立常用实验动物主要器官和组织的比较组织学数据库,可为生命科学领域中动物实验的病理学研究及疾病动物模型研究提供使用方便的组织形态学参考资料.
  • 摘要:目的:观察乌骨藤提取物对人胃癌、卵巢癌裸鼠模型肿瘤的抑制作用.rn 方法:采用人胃癌细胞MKN45接种裸鼠待长出实体瘤,用实体瘤移植裸鼠皮下建立人胃癌裸鼠模型;人卵巢癌移植裸鼠建立实体瘤模型,再通过裸鼠皮下移植实体瘤,建立人卵巢癌裸鼠模型;之后用乌骨藤提取物分别给实验组灌胃0.5mL/只,对照组给饮用水,每日1次,连续30d.每周连续测量体重和肿瘤大小2次,30d给药后处死小鼠,解剖称肿瘤重量,计算抑瘤率,评价乌骨藤提取物对裸鼠荷瘤的抑制作用.rn 结果:乌骨藤提取物对胃癌裸鼠荷瘤和卵巢癌裸鼠荷瘤均有抑制作用,其中乌骨藤组对人胃癌裸鼠荷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rn 结论: 乌骨藤提取物对人胃癌、卵巢癌裸鼠荷瘤有抑制作用,其中抑制人胃癌细胞MKN45裸鼠荷瘤有统计学意义.
  • 摘要:目的:通过调整窝仔数的方法建立幼儿单纯性肥胖模型,并与高脂饲料制备模型进行比较.rn 方法:48只雌性KM小鼠产仔鼠后,一半仔鼠数目为14~16只,一半仔鼠调整为6只(雌雄各3只).仔鼠离乳时或第9周时仔鼠分别饲喂普通饲料或高脂饲料.仔鼠在15周后处死,称重,测量体长、腰围,生殖器重、脂肪重(肾周和生殖器周脂肪),计算体脂比.rn 结果:(1)BD2组常规饲料饲喂至15周结束后,无论雌雄仔鼠,其体重与BD1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BD2组体重超过BD1组体重雌性为26.3%,雄性为20.0%.同一处理方式,雌性仔鼠体脂比均高于雄性.(2)不同时间饲喂高脂饲料,无论调整窝仔数与否,高脂饲料各组仔鼠,无论雌雄,其各组仔鼠体重均比BD1组高(P<0.05);HFD4组雌性和雄性仔鼠体重与BD2组相比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rn 结论:通过调整窝仔数的方法可以成功制备儿童单纯性肥胖模型.在儿童早期肥胖的情况下,成年后过度高脂饮食会导致机体储存更多的脂肪.
  • 摘要:目的:探究阿胶对环磷酰胺(CTX)所致血虚证C57BL/6小鼠毛发生长及质量改善的作用.rn 方法:将环磷酰胺(CTX)所致血虚证模型C57BL/6小鼠分为阿胶给药组(高、中、低剂量组)和模型对照组,另设空白对照组,分别灌胃相应剂量的阿胶溶液和生理盐水,连续20 d;首次给药后0d,12d和20d,测定小鼠新生毛发的长度、氨基酸含量、毛囊数量及血液学参数,并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毛发的微观形态.rn 结果:阿胶给药组及空白对照组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含量和单核细胞含量均高于模型对照组;中、高剂量组小鼠毛发中氨基酸含量高于模型对照组;首次给药后20d,小鼠新生毛发长度及浓密程度:空白对照组>阿胶给药组(高、中、低剂量组)>模型对照组;电镜观察,各组小鼠新生毛发直径存在明显差异:空白对照组>高剂量组>中、低剂量组>模型对照组;小鼠新生毛囊数量:空白对照组>阿胶给药组>模型对照组.rn 结论:阿胶可以升高CTX所致血虚证模型C57BL/6小鼠体内白细胞数量,促进C57BL/6贫血小鼠皮肤新生毛囊的形成,促进毛发生长,增加毛发中氨基酸含量,起到改善新生毛发质量的作用.
  • 摘要:目的:研究乙嘧酚磺酸酯原药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作用,确定其最大无作用剂量,为安全生产及慢性毒性实验提供剂量参考.rn 方法:将80只SD大鼠(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乙嘧酚磺酸酯原药40 mg·kg-1·bw·d组、200 mg·kg-1·bw·d组、1000mg·kg-1·bw·d和正常对照组.在实验结束后处死实验大鼠,同时检测血液学、血清生化、体重和脏器系数等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rn 结果:中、高剂量组雄、雌性大鼠体质量增长缓慢;中、高剂量组雄性大鼠的WBC、HGB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剂量组的淋巴细胞、RBC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剂量组雄性大鼠的中性粒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剂量组雌性大鼠PLT明显低于对照组;雄性大鼠中、高剂量组的AST、TP、CREA、TG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剂量组的TBIL明显高于对照组;雌性大鼠中、高剂量组的AST、TP、ALB、BUN、CREA、TG、CHE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剂量组的ALP、GLU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中、高剂量组雄性大鼠脑、肝、肾、睾丸的脏/体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雄性高剂量组的肺、肾上腺的脏/体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中、高剂量组雌性大鼠脑、肺、肝的脏/体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剂量组卵巢子宫的脏/体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rn 结论:乙嘧酚磺酸酯原药对雄、雌性大鼠经口染毒剂量为200mg ·kg-1·bw·d及以上时,对大鼠有毒性效应;乙嘧酚磺酸酯原药对大鼠亚慢性经口毒性最大无作用剂量为40 mg·kg-1·bw·d.
  • 摘要:目的:观察蜜蜂幼虫相同空间条件下,饲喂不同时间蜂王浆后3、5、10日龄幼虫总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rn 方法:孵化同一只蜂王产的卵,孵化后获同日龄24只幼虫,按如下实验方案随机分组,第1组12只蜜蜂幼虫为向工蜂方向发育,共饲喂蜂王浆3d,然后第3d、第5d、第10d随机取虫3只;第2组12只蜜蜂幼虫设计蜂王方向发育,整个实验过程均喂新鲜蜂王浆,然后第3d、5d、10d随机取虫3只.此次共18只进入实验组.按上述时间点取材,提取各组幼虫头部DNA,高效液相色谱分析DNA甲基化水平.rn 结果:向工蜂方向发育(吃3d蜂王浆)的蜜蜂幼虫第5d时5-甲基脱氧胞苷(5-meC)的含量明显上升而第10d明显下降,而向蜂王方向发育(一直都吃蜂王浆)的蜜蜂幼虫第5d时5-甲基脱氧胞苷(5-meC)的含量虽有明显上升,但显著低于工蜂,而且甲基化程度继续增加至第10d时5-甲基脱氧胞苷(5-meC)的含量略高于工蜂(无显著差异),可见幼虫向工蜂发育先出现高甲基化然后在第5d出现去甲基化的现象,向蜂王方向发育则一直在高甲基化的过程.rn 结论:相同空间条件下饲喂不同时间蜂王浆蜜蜂幼虫间总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 摘要:目的:观察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oluble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sCD14)对严重烫伤内毒素血症模型小鼠血清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以及血糖的影响.rn 方法:60只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烫伤sCD14治疗组(n=20),烫伤治疗对照组(n=20)和正常对照组(n=20),观察3组小鼠血清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以及血糖水平变化.rn 结果:烫伤sCD14治疗组小鼠血清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以及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烫伤治疗对照组(P<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rn 结论:静脉sCD14治疗可降低严重烫伤内毒素血症机体炎症反应,改善高血糖,提示sCD14可作为改善严重创伤内毒素血症炎症反应和高血糖的有效药物.
  • 摘要:目的:研究观察乌骨藤苷晶体对人宫颈腺癌荷瘤裸鼠肿瘤的抑制作用。rn 方法:采用人宫颈腺癌接种裸鼠待长出实体瘤,用实体瘤第三代移植裸鼠皮下建立人宫颈腺癌裸鼠模型;用乌骨藤提取物苷晶体(Ⅰ、Ⅱ)分别给实验组灌胃0.5mL/只,对照组给饮用水,每日1次,连续30d.每周测量体重和肿瘤大小2次,30d给药后处死小鼠,解剖称肿瘤重量,计算抑瘤率,评价乌骨藤提取物苷晶体(Ⅰ、Ⅱ)对裸鼠荷瘤的抑制作用。rn 结果:乌骨藤苷晶体Ⅰ和晶体Ⅱ对人宫颈腺癌荷裸鼠有抑制肿瘤作用,抑瘤率分别88.95%、66.71%,其中晶体Ⅰ抑制肿瘤有显著性差异(P<0.01),晶体Ⅱ(P<0.05)。rn 结论:乌骨藤苷晶体Ⅰ和晶体Ⅱ均能抑制人宫颈腺癌荷裸鼠肿瘤作用.
  • 摘要:目的:研究乌索酸对动物体外血块的溶解作用及对动物出、凝血时间的影响,探究乌索酸机制.rn 方法:采用大鼠腹主动脉插管放血,分别取正常大鼠、给药大鼠血清,按体外试管法测定不同浓度的乌索酸对大鼠体外血凝块的溶解作用;分别灌胃给药小鼠乌索酸(15、30、60 mg·kg-1)、生理盐水,每天一次,共给药7d,采用断尾法测定小鼠的出血时间;用玻片法测定小鼠的出、凝血时间.rn 结果:乌索酸20、40、80、160、320 mg·L-1、尿激酶60 U·ml-1、对大鼠体外形成的血凝块其溶解率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乌索酸对血凝块的溶解作用随剂量的加大呈增强趋势;乌索酸(15、30、60 mg·kg-1)均能明显延长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rn 结论:乌索酸对体外血块有溶解作用,并能明显延长小鼠出、凝血时间.
  • 摘要:目的:研究瓜馥木碱甲对小鼠的镇痛药理作用.方法:实验通过小鼠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观察瓜馥木碱甲的镇痛效果.结果:瓜馥木碱甲能显著提高小鼠痛阀值.结论:瓜馥木碱甲具有较明显的镇痛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丙酮酸乙酯对严重烫伤内毒素血症大鼠血TNFα和HMGB-1以及MDA和SOD水平影响,观察丙酮酸乙酯抗炎以及抗氧化自由基作用,为丙酮酸乙酯作为抗炎和抗氧化的有效药物,提供实验依据.rn 方法:40只30%TBSA Ⅲ度烫伤内毒素血症大鼠随机分为丙酮酸乙酯治疗组(EP组,n=20)及其治疗对照组(C组,n=20),测定各组伤前,伤后12h,伤后1d,伤后3d,伤后5d以及伤后7d血液中TNFα和HMGB-1以及MDA和SOD水平变化.rn 结果:C组伤后各时相点血TNFα和HMGB-1以及MDA和SOD水平均明显高于伤前(P<0.01),但EP组伤后各时相点血TNFα和HMGB-1以及MDA和SOD活力均明显低于C组(P<0.01).rn 结论:严重烫伤内毒素血症伤后出现明显过度炎症反应和氧自由基损伤,丙酮酸乙酯可有效降低机体过度炎症反应和氧自由基损伤相关指标,提示丙酮酸乙酯可作为防治过度炎症反应和氧自由基损伤的有效药物.
  • 摘要:本研究采用显微注射法制备bcr启动子启动报告基因egfp表达的转基因小鼠,在活体水平验证bcr启动子的启动特异性.首先,以慢性髓性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了1.1kb bcr启动子,在扩增产物的上、下游引物加入了EcoR Ⅰ酶切位点.Ase Ⅰ、EcoR Ⅰ双酶切pEGFP-N1真核表达质粒载体,去除载体自身的CMV启动子,将1.1 kb bcr启动子定向克隆到EGFP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上游,构建了pbcr-EGFP真核表达载体;重组质粒瞬时转染K562细胞和NIH3T3细胞,进行真和表达验证后,酶切回收获得目标片段,显微注射583枚受精卵,移植到30只受体鼠输卵管中,受体鼠怀孕26只,共生产首建鼠90只,经过PCR检测,4#(♀)、36#(♂)和81#(♂)等3只F0代为转基因整合阳性鼠.
  • 摘要:目的:分离培养恒河猴表皮干细胞(rhesus monkey kerationocytes stem cell),对其成牙潜能进行研究,从而为牙齿再生临床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取恒河猴背部皮肤,利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得到表皮干细胞.结果:细胞免疫荧光检测细胞表皮干性标记物K14、K15、P63以及β1整合素的表达情况.将P2代的猴表皮干细胞与小鼠E13.5牙胚间充质重组形成嵌合体,将其移植到小鼠肾囊膜培养13天后,进行石蜡切片及苏木精-伊红染色、Azan染色,并利用免疫荧光检测该重组块是否成牙成釉.结论:成功分离出恒河猴表皮干细胞,且能够被小鼠牙胚间充质诱导牙向分化并分泌釉质.
  • 摘要:目的: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小鼠糖尿病(DM)模型,运用体外受精技术研究母体高血糖对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rn 方法:选取6~8周龄ICR雌鼠2次腹腔注射小剂量STZ构建小鼠糖尿病模型,并设实验对照组.对实验母鼠进行超数排卵后,通过体外受精的方法得到E14胚胎.取14d胎龄的胚胎提取总RNA,用Agilent 2100 Bioanalyzer系统对总RNA进行质检合格后,经过逆转录、标记、杂交、洗脱,芯片结果用Affymetrix Scanner 3000进行扫描,用Command Console Software 3.1读取原始数据,实验重复3次.rn 结果:较高血糖组(9.5~15.5 mmoL·L-1)母鼠卵子体外受精后发育到2细胞胚胎的比例为52.3%与对照组的72.1%存在显著差异(P<0.01),高血糖组(血糖值>15.5 mmoL·L-1)胚胎发育到2细胞的比例为44.2%与对照组的72.1%也存在显著差异(P<0.01).芯片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121个(P<0.05),其中有119个基因实验组的表达量是对照组的0.5倍以下,2个基因实验组的表达量是对照组的2倍以上.rn 结论:模型小鼠的卵子与正常精子体外受精后发育到2细胞的比例较正常小鼠低,并且母鼠血糖越高比例越低.母体糖尿病环境能影响其卵子的生长发育,通过上调代谢相关基因和下调发育相关基因影响早期胚胎的生长发育.
  • 摘要:目的:利用高压水动力法建立C57BL/6小鼠乙型肝炎病毒转染模型,并对其进行初步的观察及药物评价.rn 方法:将10 ug pAAV-HBV1.2质粒采用高压水动力法尾静脉注入C57BL/6小鼠体内,连续5w观察小鼠血清中的HBsAg、HBV DNA等表达情况,并利用该模型初步评价拉米夫定的抗病毒效果.rn 结果:pAAV-HBV 1.2质粒高压水动力法注射C57BL/6小鼠后,在小鼠体内分泌HBV的抗原及病毒颗粒.尾静脉注射2周内小鼠血清中HBsAg阳性率为100%,连续观察至第5w,22.2%小鼠血清中HBsAg有持续表达.小鼠血清中HBV DNA水平在1~4w时含量明显高于>103 copies·mL-1(临床患者阳性标准).病理观察肝组织HE染色可见不同程度肝细胞炎性改变,肝组织免疫组化可见到HBsAg和HBcAg表达.另外,使用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干预该小鼠模型,其血清中HBV DNA水平明显下降.rn 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C57BL/6小鼠HBV转染模型,是一个适用于药物筛选及疫苗研究的有效模型,为抗病毒治疗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 摘要:目的:建立操作便捷、快速、稳定的活体斑马鱼血栓模型.rn 方法:研究不同浓度苯肼诱导下斑马鱼血栓形成情况.以2dpf(days post fertilization,dpf,受精后天数)健康AB系野生型斑马鱼作为实验动物模型,将其暴露于不同浓度(0.5μmoL·L-1、1μmoL·L-1、2μmoL·L-1、4μmoL·L-1、8μmoL·L-1)的苯肼中,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胚胎养殖用水)和溶剂对照组(0.1%酒精),处理一段时间后,通过观察斑马鱼尾静脉血流及血栓形成情况进行定性分析,利用邻联茴香胺染色法对心脏红细胞染色强度进行定量分析.rn 结果:苯肼处理组(模型组)有血栓形成,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血栓形成率先增高后逐渐减缓,0.5μmoL·L-1、1μmoL·L-1血栓形成较少;2moL·L-1、4μmoL·L-1、8 μmoL·L-1均诱发较为严重的血栓,血栓形成率分别为(19.79±1.55)%、(43.28±1.82)%、(69.85±1.12)%、(70.56±4.60)%、(72.25±2.11)%,三组之间没有差异.rn 结论:诱导剂苯肼在浓度为2μmoL·L-1时最佳,即可诱发稳定的活体斑马鱼血栓模型.
  • 摘要:目的:观察10月龄APP/PS-Tg小鼠的各种病理学检测指标,为后需研究提供参考.rn 方法:①用自主活动试验和水迷宫试验观察行为学改变;②用HE染色、硫代黄素S染色和TUNEL荧光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纤维状Aβ沉积和细胞凋亡;③用多重荧光检测系统对血清和脑组织匀浆进行与免疫调节和信号通路有关的细胞因子检测.rn 结果:①行为学试验中,10月龄APP/PS-Tg小鼠自主活动次数与阴性对照无显著性意义,但Morris水迷宫试验显示APP/PS-Tg小鼠学习认知的时间(即潜伏期)落后于阴性对照组.②用脑组织切片HE染色,可见APP/PS-Tg小鼠大脑皮层和海马区可见散在老年斑病变.老年斑大小不一,部分老年斑周围可见不典型的小胶质细胞反应,而阴性对照无此病理改变.用硫代黄素S染色,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用波长429nm观察,APP/PS-Tg小鼠大脑皮层和海马区可见散在颗粒状绿色荧光,荧光颗粒大小不一,主要分布在大脑皮层,海马区数量较少.阴性对照小鼠大脑皮层和海马区未发现有荧光颗粒.用TUNEL试验检测脑内细胞凋亡情况,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在520±20 nm的荧光下观察绿色荧光标记的凋亡细胞.APP/PS-Tg小鼠与阴性对照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③血清细胞因子检测,10月龄APP/PS-Tg小鼠与阴性对照组比较,IL-2、IL-4、IL-10和TNFα含量明显下降,其中IL-2和TNFα含量均有显著下降(P<0.01);用脑组织匀浆检测细胞因子,APP/PS-Tg小鼠IL-2、IL-17 α、TNF α和TGF β 1,2,3的含量较阴性对照高,但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rn 结论:在APP/PS-Tg小鼠的评价指标中,Morris水迷宫试验是一个敏感可靠的行为学试验方法;脑组织切片HE染色、硫代黄素S染色和TUNEL试验均简单易行,从不同角度检测APP/PS-Tg小鼠的脑内病理改变;血清和脑组织匀浆细胞因子的检测显示有些细胞因子可能参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过程.
  • 摘要:目的:鉴定B6-Co突变系小鼠角膜的病原菌组成,与人类细菌性角膜炎病原菌组成比较分析.rn 方法:选取C57BL/6(B6)小鼠和C57BL/6-Corneal opacity(B6-Co)小鼠为实验动物,采用16S rDNA文库随机测序法分析10日龄B6-Co角膜混浊小鼠角膜组织刮取物细菌组成,B6小鼠作为对照.rn 结果:B6-Co角膜混浊小鼠中共鉴定出20种细菌,隶属于15个属包括葡萄球菌属、假单胞菌属、链球菌属、微球菌属、棒状杆菌属等.葡萄球菌属和假单胞菌属为优势属,葡萄球菌属丰度为19.7%~53.1%,假单胞菌属的丰度为17.4%~32.8%.其中葡萄球菌属主要是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丰度为13.8%~20.9%,缓慢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lentus),丰度为14%~30.9%,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丰度为7.4%~20.3%.此外,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和微球菌(Micrococcus)也比较常见.10日龄B6小鼠对照组未检测出细菌.rn 结论:B6-Co突变系小鼠角膜细菌组成与人类角膜炎病原菌相似,是一个研究人类角膜炎诊断方法、发病机理及临床用药的很好的动物模型.
  • 摘要:目的:建立小鼠肝炎病毒(MHV)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rn 方法:将4株特异性抗MHV 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进行抗体配对试验确定3D4H9为捕获抗体,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4G9F2为检测抗体;通过方阵试验确定了3D4H9和4G9F2-HRP的最佳工作浓度分别为12.8ng·mL-1和70.84ng·mL-1,以P/N>2,同时OD 450nm≥0.248作为阳性临界值的判定.该ELISA方法重复性变异系数小于10%,与小鼠细小病毒,仙台病毒,小鼠肺炎病毒,呼肠孤病毒3型等无交叉反应,对358份血清样品进行检测,与美国EBI间接ELISA试剂盒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rn 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MHV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以用于MHV的病原学检测.
  • 摘要:本文对开发的实验动物管理系统的技术特点及实际应用进行了探讨.最后总结指出,本套管理系统软件是一套比较成熟的实验动物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它具有提供数据信息服务、实验动物、动物实验、饲料供应以及物品管理等服务功能,可用于动物实验及动物生产的管理工作,是一套操作简便、运行效率高的实验动物管理系统软件。
  • 摘要:目的:应用大鼠实验性痛经模型评价痛经停贴膏剂的镇痛作用,初步探讨其治疗痛经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大鼠痛经模型,扭体法观察不同剂量痛经停贴膏剂对受试动物的镇痛作用,ELISA法测定痛经停贴膏剂对模型动物血浆6-keto-PGF1α含量的影响.结果:痛经停贴膏剂对实验性痛经大鼠具有明显镇痛作用,可明显减少受试动物的扭体次数,延长潜伏期,可使痛经大鼠血浆6-keto-PGF1α含量明显升高.结论:痛经停贴膏剂对催产素所致子宫剧烈收缩的痛经大鼠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其镇痛机制与其对血浆6-keto-PGF1α水平的调节有关.
  • 摘要:文章从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角度出发,客观分析福建省生物医药领域实验动物工作的开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从宏观层面提出发展思路,阐明实验动物工作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以期全面提高实验动物工作的标准化水平,增强福建省生物医药产业药物研发能力,提升综合竞争力,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
  • 摘要:本文从宏观管理地方法规的研究背景出发,制订出了适合福建省省省情的相关配套管理制度,实验动物工作在省科技行政部门的直接领导下,从宏观管理层面加以统筹,取得了长足进步.有望满足宏观管理和技术层面双重需求.
  • 摘要:在实验动物机构中引入质量和能力的认证评价体系,规范其人员、设施、环境、管理和运作程序等是保证动物质量和动物实验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实验动物机构开展质量和能力评价的重要性的分析,介绍国内外涉及实验动物主要认证的情况,进行《实验动物机构质量和能力的通用要求》的探讨,希望能够对医学实验动物机构开展质量管理活动和选择有效的认证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 摘要:目的:探讨五常法在动物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五常法管理模式.结果:显著提高动物实验室管理效率.结论:使用五常法不仅能够改善动物实验室工作环境,而且能够显著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此外,五常法的使用还能有效保障实验动物室动物和服务质量,仪器设备的有效维护,以及健全更完善的工作章程.总之,五常法管理模式对促进动物实验室制度化、标准化具有显著效果.
  • 摘要:目的:了解本省实验动物设施使用单位新国标的执行情况,使本省实验动物设施能够更好的运行,同时对本省实验动物设施的运行进行更好的监督.rn 方法:按照国家标准GB14925-2010(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对本省符合条件的实验动物设施的相关环境指标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rn 结果:共计检测47处环境设施,合格47处,总体合格率为100%.其中普通环境17处,合格17处,合格率100%;屏障环境15处,合格15处,合格率100%;IVC 14个,合格14个,合格率100%;隔离环境1间,合格1间,合格率100%.rn 结论:2011年10月1日国家标准GB 14925-2010《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正式实施,新国标对实验动物设施的相关环境指标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环境指标更加有利于实验动物设施的运行和维护,同时对于屏障环境增加了辅助用房的检测指标,更加科学合理,新国标实施后本省实验动物环境设施使用单位均能严格按照新国标的要求运行,实验动物设施运行状况良好、整体合格率较高.
  • 摘要:本文就作者的经历及本人对GLP的理解,浅谈GLP动物实验设施中的实验动物管理.作者作为动物房负责人,亲自经历了本单位GLP认证初查和复查的全过程,切身体会到对实验动物管理的检查是GLP检查中的重要内容,只有动物房的软件和硬件管理真正符合GLP规范,才能确保GLP认证工作顺利通过.指出GLP(Good Laboratory Practice)即"良好实验室规范",旨在严格控制化学品安全性评价试验的各个环节,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可靠性.我国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新的《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它对动物房从硬件管理和软件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 摘要:目的:通过加强动物实验室的感染管理,保证屏障内动物实验区及动物饲养区达到相应的环境要求.方法:对实验室采取严格规范的医院感染管理;对空气净化系统进行标准的管理与维护;建立健全屏障设施的各项管理制度,对SPF区采取一系列的消毒灭菌措施,严格执行气流、人流、物流和动物流的标准操作规程等.结果:本文院屏障环境动物实验室建成启用2年多来,温度、湿度、换气次数、气流速度、压强剃度、落下菌、噪声等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结论:只要管理措施得力有效,就能保证屏障设施内环境的持续净化和动物质量的标准化.
  • 摘要:目的:观察复配型抑菌剂的抑菌效果及其毒性.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和动物试验法,对三种复配型抑菌剂进行了实验室抑菌效果和毒性测定.结果:三种抑菌剂的基质均为体积分数1%的中药提取液,分别含醋酸氯己定、度米芬、苯甲酸均为1000 mg·L-1.单纯中药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圈直径均为11mm左右;加入醋酸氯己定、度米芬、苯甲酸之后,对各试验菌的抑菌圈约增加了1倍.苯甲酸复配抑菌剂对实验动物皮肤有中度刺激性,醋酸氯己定和度米芬复配抑菌剂对动物皮肤无刺激性.结论:醋酸氯己定等三种成分与某中药提取液复配可提高抑菌效果,但苯甲酸复配制剂对皮肤有刺激性.
  • 摘要:目的:对一年内在本校隔离检疫的不同来源的39批实验鼠进行微生物学质量检测,分析各类疫病感染的规律,进一步完善隔离检疫系统.方法:依照国标GB14922.2-2011和GB14922.1-2011进行检测,以细菌鉴定试剂盒法为补充.结果:整体合格率为79.49%,其中来自国外的动物检测合格率为100%(7批次来自美国,1批次来自日本),;来源为国内的共31个批次合格率为74.19%,其中病毒检出率为9.68%,致病菌检出率为25.81%,寄生虫检出率25.81%.结论:1.国内来源的动物背景复杂,质量有待提高;2.隔离检疫可有效阻止外来实验动物所携带的病原微生物.
  • 摘要:本文综述了丰富环境被广泛的用于疾病防治、医学研究及实验动物福利水平的提升等各个方面,其种类繁多、方法多样.常用于啮齿类动物的主要有社会因素、感官刺激、玩具、食物及筑巢材料等.研究了不同的环境丰富方法各有侧重,在使用时应注意各种干预方式的特点及互补性,做到正确且综合的应用.
  • 摘要:通过列举我国高校近年来出现的动物实验感染的案例,指出教学实验经费短缺、领导安全责任意识缺失、安全防范意识薄弱及动物实验监管难到位是校园生物安全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提出在教学动物实验的过程中应加强生物安全教育、规范外购实验动物的管理、建立健全的动物实验室的管理规章制度,监管动物尸体处理等一系列应对措施是避免校园生物安全事件发生的保证.
  • 摘要:现代遗传改造技术包括转基因技术、同源重组技术及人工核酸内切酶技术等.现代遗传改造基因技术得到了快速地改进并应用于疾病动物模型制作,其所构建疾病动物模型能从根本上再现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能为疾病发病机理的研究和新药研发提供重现性好且真实可靠的在体实验数据.CRISPR/Cas9为代表的人工核酸内切酶技术解决了构建疾病动物模型的技术障碍,通过遗传改造技术构建的疾病动物模型必将在今后的医药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细菌内毒素对家兔致热反应的耐受性.方法:根据《中国药典》用家兔进行常规热原试验,观察家兔的体温变化.结果:家兔体温随内毒素剂量增大而升高,内毒素浓度达3EU·kg-1,超过规定的临界值.家兔对内毒素耐受性的浓度值在2~3EU·kg-1之间.结论:用于热原检测的家兔对内毒素浓度敏感性较高,临界内毒素剂量在2~3EU·kg-1之间.
  • 摘要:本文以实验动物学基本知识点为主线,将实验动物学课程分解为两个理论模块(标准化实验动物的培养、利用标准化实验动物规范地进行动物实验)和一个实训模块(动物实验操作基本技术及模型制作)这样三个相对独立的模块.以模块为单元,构建多元化、分段式、全方位的实验动物学模块化课程群.理论模块由实验动物中心的教师讲授,动物实验实训板块由基础医学院科研能力出众的教师承担.这样既保证了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和理解实验动物学的基础理论,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为今后学生从事动物实验科技工作奠定基础.
  • 摘要:目的:对电解质分析仪进行性能验证,是保证动物实验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方法:参照《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证证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要求,对仪器进行斜率、变异系数、准确度及交叉污染率试验.结果:各项检测结果均在质量要求标准范围内.结论:该仪器重复性、准确性良好,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可满足临床前动物血液样本分析的需要.
  • 摘要:目的:研究茚虫威原药对大鼠的急性毒性、致突变作用和亚慢性毒性,为安全生产及长期毒性实验提供毒理学资料.方法:按照《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化学品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方法》、《化学品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方法》进行毒性实验.结果:95%茚虫威原药急性经皮、经吸、吸入、眼刺激属低毒性农药.Ames试验结果为阴性,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无致微核作用,无致CHL细胞染色体畸变作用,无致V79细胞基因突变作用.亚慢性毒性试验病理学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95%茚虫威原药属低毒性农药.
  • 摘要:本文依据GLP法规和GLP检查要求,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条件和GLP认证经验,介绍本单位新药安评中心屏障环境设施的运营管理模式,包括屏障系统环境控制、物品管理、动物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管理以及建立完备的标准操作规程,总结相关经验以供参考.
  • 摘要:本文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复习,总结了各种烧烫伤并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动物模型的动物种类、烧烫伤方法和程度、菌种类型、接种途径和数量、评价指标以及在药效学和免疫学方面的应用现状,为制备更简便、经济且符合临床感染特征的烧烫伤并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动物模型提供研究依据.
  • 摘要:遗传自发性模型动物是研究糖尿病、高血压和肥胖等疾病的有力工具,但是这些特殊的动物模型容易受环境及饮食的影响而产生变异.本文通过简要的诠释代谢组学这一新型研究手段,介绍这种方法在发掘特殊模型动物生物标志的应用,引出其用来监测特殊模型动物遗传质量的可行性和开发专门适用于这些特殊模型动物的饲料的必要性和前景,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 摘要:目的: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小鼠品系的维护和保存对于研究者和研究机构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本研究是通过自然交配,精子冷冻保存和辅助生殖技术相结合来评估一个全面系统的小鼠品系的保护方法.rn 方法:从半输精管切除的雄性小鼠的附睾中采集并低温冷藏新鲜精子,然后进行自然交配.如果自然交配没有怀孕,那么冷冻精子将通过体外受精(IVF)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方式将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假孕母体内.rn 结果:一些半输精管切除的小鼠品系可以通过自然配种的方式得以繁殖,而不育的品系则可以通过体外受精(IVF)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方式加以弥补.rn 结论:这个体系适用于小鼠品系的维护,并且辅助生殖技术可以为自然交配提供保障.
  •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onalcoholi steatohepatitis,NASH)形成过程中脂质代谢、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F-E2-related factor 2,Nrf2)及相关关键因子的转录和蛋白水平的变化,探讨Nrf2及其相关因子在NASH形成过程中的发病机制.rn 方法:SD大鼠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以饲喂高脂饲料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模型,分别于4、12w末处死,检测血清和肝组织中ALT、AST、TC、TG、HDL-C、LDL-C含量;油红O染色法检测肝组织内脂肪沉积变化,常规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计算NAFLD活动度积分(NAS),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Nrf2表达;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肝组织Nrf2及其相关因子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rn 结果:①4w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TC和肝组织TC、TG、LDL-C等指标较同期正常组均显著增高(P<0.01,P<0.05),12w模型组大鼠血清、肝组织脂质含量持续增高(P<0.01,P<0.05),肝组织HDL-C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比4w变化明显.②4w和12w模型组大鼠肝细胞内沉积大量脂肪滴,肝细胞脂肪变严重,伴有肝细胞气球样变;且随着高脂饮食喂养时间的延长,肝组织内脂肪沉积以及肝细胞脂肪变程度明显加重,NAFLD评分、Nrf2表达强度均显著增高(P<0.01).③4w、12w模型组大鼠Nrf2、HO1、NQO1、rGCS、GST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或抑制,且12w比4w变化明显(P<0.01,P<0.05).rn 结论:Nrf2及相关因子可能参与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在NASH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摘要:目的:通过VAP血管通路来改善小型猪静脉糖耐量试验(IVGTT)结果的可靠性,减少试验过程中的应激反应,并且为小型猪IVGTT试验提供一种便捷快速且稳定的新方法.rn 方法:将12只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VAP血管通路植入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动物在IVGTT中的差异,并评价应激指标.rn 结果:VAP组与对照组小型猪在IVGTT试验中均能出现糖耐量反应,其血清胰岛素含量变化以及趋势无明显差异,但VAP组血糖水平在0min,60min、90min以及120mi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且在5min血糖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另外在试验过程中对照组CK、LDH水平均有升高趋势,而VAP组无明显变化,且对照组CK水平在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VAP组(P<0.01);对照组ACTH、CORT在0min、15~120min时都高于VAP组,且在60-120min时差异显著(P<0.05,P<0.01)。rn 结论:与常规方法比较,VAP血管通路植入后小型猪在糖耐量试验中所受应激更小,更符合动物福利,且试验结果更加可靠稳定.
  • 摘要:目的:探讨运输应激对Beagle犬血液生化代谢和血气的影响,为Beagle犬在运输应激后健康适应期的奠定提供依据.rn 方法:16只Beagle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输应激组,每组8只,其中运输应激组采用运输应激4h方式建立应激模型,连续观察4w,期间取血测定血清生化、血常规和血气电解质指标的变化.rn 结果:与对照组比,运输应激组血液生化指标(BUN、ALP、TP、AST、LDH、CK、CK/AST、CREA、UA、TG、GLU)均发生明显的改变(P<0.05,P<0.01),血气电解质指标(pH值、PO2、SO2、Hct、Hb、O2CT、PCO2、Na+、K+、Ca2+)有明显的改变(P<0.05,P<0.01),同时血常规指标(白细胞数目、嗜中性白细胞、嗜酸性白细胞、血小板数目、嗜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淋巴细胞、红细胞数目、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亦出现明显的改变(P<0.05,P<0.01);且以上指标经过适应性恢复3w后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rn 结论:运输应激能引起Beagle犬血液生化、血液成份、血气电解质的明显改变,建议Beagle犬在运输应激后必需经过2w以上或3w的适应性恢复期.
  • 摘要:目的:应用植入式遥测技术观察不同周龄和性别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清醒无束缚状态下血压和心率变异性的变化.rn 方法:取16只雌雄各半SPF级3月龄SHR大鼠,进行TL 11M2-C50-PXT植入手术后恢复7开始实验,在SHR大鼠3、5、7月龄时分别进行24 h连续清醒无束缚的血压和心电监测,计算24h的收缩压、平均压、舒张压、血压变异性和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rn 结果:SHR大鼠随着月龄增加而24h收缩压、平均压、舒张压和血压变异性升高,雌性SHR大鼠血压变异性明显低于雄性.3、5、7月龄雄性SHR大鼠心率变异性相关指标之间比较无明显变化,但雌性SHR大鼠随着月龄增加而RR间期、SDNN、TP、VLF和HF明显升高,且雌性SHR大鼠TP、VLF和HF等心率变异性指标均低于雄性.rn 结论:随着SHR大鼠周龄增加而血压、血压变异性升高,且雌性SHR大鼠血压变异性和心率变异性明显低于雄性.
  • 摘要:目的:初步建立长爪沙鼠自发型高脂血症模型的血清脂蛋白琼脂糖电泳检测方法和肠菌PCR-DGGE检测方法,用于今后评价沙鼠高脂血症模型.rn 方法:选取444只长爪沙鼠,按性别年龄分组后CO2麻醉,取血液及肝脏标本,用于血清转氨酶、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指标的检测以及肝脏病理学的观察,血清脂蛋白电泳(琼脂糖电泳);取小肠、盲肠内容物用PCR-DGGE技术进行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检查,同时参照人类的高脂血症分类标准,对高龄组(平均12.81月龄)个体进行了高脂血症的分型.rn 结果:约有10%~30%高龄组沙鼠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TG、TC、血糖(GLU)等指标明显高于低龄组(平均4.72月龄)沙鼠;病理学检查发现,高龄组肝脏出现较为明显的脂肪变性,而低龄组鼠肝脏无异常发现.DGGE结果表明,高龄组与低龄组沙鼠呈现出不同的带谱,后者条带数明显多于前者.高龄鼠从血脂指标上可分为五种类型,以对应于人的Ⅱ a、Ⅱ b、Ⅲ、Ⅳ、Ⅴ.rn 结论:高沙鼠的自发性高脂血症或可以作为一个潜在的模型来研究,琼脂糖电泳法和PCR-DGGE法或可能评价高脂血症沙鼠模型的补充方法.
  • 摘要:目的:比较复方葫芦巴种子提取物(CFSE)对两种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模型大鼠的抗糖尿病(DM)作用,并对其中的地塞米松诱导的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模型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为CFSE的临床应用作前期基础研究.rn 方法:按"国食药监保化[2012]107号"文件的两种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模型进行造模并给药,观察给药组与模型对照组(MC)的异常,试验结束,测定各组大鼠FBG、OGTT、TC、TG、FINS、HbA1c、HDL和LDL的值;运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肌肉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蛋白1 (IRS1)、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蛋白的表达和脂肪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蛋白的表达.rn 结果:两种模型均可复制.对于地塞米松诱导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模型,CFSE能改善其糖耐量异常(IGT)情况:CFSE高、低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的0.5 h血糖值及AUC,与MC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TC、TG、FINS、HOMO-IR、HbA1c、HDL和LDL值无明显作用,与MC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对于四氧嘧啶诱导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模型无明显作用:CFSE低剂量组能升高HDL值,与MC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除此之外,CFSE对此模型TC、TG、FINS、HOMO-IR、HbA1c、HDL和LDL值无明显作用,与MC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Western blot实验表明,CFSE对肌肉组织IRS1的表达无明显作用,与MC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有增加IRS1蛋白表达的趋势;CFSE两剂量均能提高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中GLUT4蛋白的表达,与MC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FSE两剂量均能提高脂肪组织的PPARγ蛋白的表达,与MC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rn 结论:本研究成功复制了两种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模型大鼠,证实CFSE具有抗DM和改善IR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PPARγ蛋白的表达,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和激活PI3K通道,抑制IRS1(Ser307)磷酸化,增加GLUT4蛋白表达相互作用的结果,最终起到抗DM和改善IR的作用.
  • 摘要:目的:辅酶Q10对不同性别小鼠缓解体力疲劳作用的影响.rn 方法:分别将雌、雄小鼠分为4组,即溶剂对照组(大豆油)和低、中、高三个剂量组(0.042g·kg-1,0.083g·kg-l,0.250g·kg-1).小鼠经口灌胃不同剂量辅酶Q10样品30天,观察各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肝糖元、以及游泳后血清尿素、血乳酸指标的变化.rn 结果:与溶剂对照组相比,辅酶Q10三个剂量组雌性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小鼠肝糖原含量、小鼠运动后血清尿素含量、血乳酸含量和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方差分析,P>0.05).辅酶Q10三个剂量组雄性小鼠与溶剂对照组相比,中剂量组能明显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中、高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小鼠运动后血清尿素含量;低、中、高三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小鼠游泳后20分钟血乳酸含量和血乳酸曲线下面积,差异均有显著性(q检验,P<0.05).rn 结论:辅酶Q10对雄性小鼠具有缓解体力疲劳作用,对雌性小鼠作用不明显.
  • 摘要:本实验室通过小鼠皮肤表达关键基因QPCR芯片的研制,运用QPCR芯片研究snthr-1Bao稀毛小鼠的分子病理过程,得到23个表达异常基因Cyp4f15、Itga1、Hgf、 Msx2、Cyp26c1、Wnt7a、hprt、Crabp1、Rbp1、Crisp1、Odc1、Fgf7和Lrat.Fold >=2 AND P<=0.1的差异基因为Krt1、Msx1、Ar、Krt35、Tnf、Inhbe、Wnt5a、I119、Aldh1a3、Fst、Cyp4f15、Itga1、Hgf、Msx2、Cyp26c1、Wnt7a、hprt、Crabp1、Rbp1、Crisp1、Odc1、Fgf7和Lrat,这些表达差异的基因共涉及到Pathways in cancer、Retinol metabolism、Melanoma、TGF-beta signaling pathway和Cytokinecytokine receptor interaction五条通路.通过对差异表达基因以及信号通路相互作用的分析,以Krtl蛋白为突破点,确定了Notch信号通路为snthr-1 Bao稀毛小鼠皮肤过度角化的重要调节通路之一。snthr-1 Bao小鼠的稀毛表型与人类的斑秃、毛囊角化症等皮肤疾病的表型相类似,通过对该小鼠稀毛机制的研究,可以为人类同源疾病的研究提供线索与材料,对于以毛发稀疏为主要表现的人类疾病(如斑秃、先天性脱发、毛囊角化症及Alagile综合症等)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皮毛类经济动物的育种也有潜在的指导价值。
  • 摘要:目的:研究骨碎补中药对兔膝关节炎骨重塑的影响,并深入探究骨重塑过程中的内在分子机制.rn 方法:6月龄普通级新西兰白兔30只,雌雄各半,平均体重2.0~2.5kg,由上海罗泾实验动物繁育场提供.随机抽取5只,作为正常组(A组);其余25只以Hulth法造成膝骨关节炎模型.术后8w,在模型兔中随机各取2只雌雄兔,进行病理学检查造模是否成功并剔除之.造模成功的雌兔和雄兔随机平分为3组:模型组(B组),骨碎补中药组(C组),双醋瑞因组(D组),每组7只.B、C、D三组分别将生理盐水、骨碎补、双醋瑞因进行灌胃给药6w.处死动物,大体观察膝关节软骨面、关节囊和滑膜,取股骨髁进行HE染色、OPG/RANKL/RANK免疫组化观察及western blot分析.rn 结果:HE染色观察到C、D组膝骨关节炎的愈合;免疫组化观察到C组OPG蛋白的阳性表达;western blot实验表明骨碎补处理后OPG和PKA蛋白表达上升.rn 结论: 骨碎补中药促进了兔膝骨关节炎的骨重塑作用.
  • 摘要: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红芪粗多糖(crude hedysari holysaccharide,CHPS)对细菌脂多糖(LPS)刺激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rn 方法:选用32头健康断奶仔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LPS组和红芪粗多糖高、低剂量组,记录各组日采食量,试验第1、21、28d空腹称重,计算各阶段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试验第21d,LPS组、红芪粗多糖各组腹膜注射100 μg·kg-1·BW LPS,空白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后3h,前腔静脉采血,分离血清,测定各生化指标.rn 结果:结果表明,免疫应激后,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LPS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下降(P<0.05);血清中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素氮、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丙二醛均显著升高(P<0.05),一氧化氮合酶显著下降(P<0.05).2.与LPS组相比,红芪粗多糖各剂量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升高(P<0.05),红芪粗多糖低剂量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丙二醛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红芪粗多糖高剂量组碱性磷酸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rn 结论:结果提示,在饲粮中添加一定剂量的CHPS能够有效缓解LPS所致免疫应激引起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下降,可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丙二醛含量、碱性磷酸酶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说明CHPS可以有效缓解LPS所致仔猪免疫应激.
  • 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是研究SD大鼠静脉注射CPUHY001十一周的毒代动力学,揭示CPUHY001在SD大鼠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阐明CPUHY001的毒性表现和特征,为CPUHY001的临床使用提供参考依据.rn 方法:54只SD大鼠(雌雄各半),采用长毒实验的剂量设置(0.75、1.5和3.0 mg·kg-1),第1d和第11w分别于给药前及给药后5 min、15 min、30 min、1h、2h、4h、8h、16h、24 h、36h、48 h、72h和96 h采集动物血浆,采用LC-MS/MS方法测定不同时间点的SD大鼠血浆中CPUHY001的浓度.运用DAS 3.1药代动力学软件,选择非房室模型分析,计算各SD大鼠的毒代参数,主要包括Cmax和AUC0-96 hr,同时计算各参数的均数和标准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性别间差异统计,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rn 结果:在建立的LC-MS/MS方法下,CPUHY001的专属性、线性关系和线性范围、血浆中最低定量限、提取回收率、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稳定性均符合毒代动力学分析方法的要求.CPUHY001的检测分析方法可靠.多次给药3.0 mg·kg-1组动物大部分大鼠因死亡未进行统计学分析.CPUHY001在SD大鼠体内的毒代动力学过程均符合开放二房室模型,首次给药后低、中、高剂量雌性SD大鼠平均AUC0-96 hr值为1443.962、2219.747、4370.583 ng·mL-1·h,雄性SD大鼠平均AUC0-96 hr值为1074.887、2219.173、4203.699ng·mL-1·h;第11w给药后低、中剂量雌性SD大鼠平均AUC0-96 hr值为1495.900、3366.628 ng ·mL-1·h,雄性SD大鼠平均AUC0-96 hr值为1431.012、2480.507 ng·mL-1·h;首次给药后低、中、高剂量雌性SD大鼠Cmax分别为573.901、1623.335、3976.237 ng ·mL-1,雄性SD大鼠则分别为1058.380、1633.921、3014.720 ng ·mL-1;第11w给药后低、中、高剂量雌性SD大鼠Cmax分别为1433.549、2737.194 ng ·mL-1,雄性SD大鼠则分别为1595.997、2401.218 ng ·mL-1.对所有剂量水平和两种性别平均AUC0-96 hr、平均Cmax值均与剂量相关.SD大鼠连续给药低、中剂量组CPUHY001后,得到体内蓄积因子均为1.000±0.000.rn 结论:本研究建立的LC-MS/MS法能够满足CPUHY001毒代动力学研究的要求.静脉注射CPUHY001 0.75 mg·kg-1、1.5 mg·kg-1、3.0 mg·kg-1后(除多次给药3.0 mg·kgl),对所有剂量水平和两种性别平均AUC0-96 hr、平均Cmax值均与剂量相关均与给药剂量呈良好相关性.SD大鼠给予不同剂量CPUHY001后得到的毒代动力学参数在性别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次给药CPUHY001后SD大鼠体内无蓄积,SD大鼠给予不同剂量CPUHY001后得到的毒代动力学参数无性别间差异.
  • 摘要:目的:探讨纳米炭颗粒对甲状旁腺的"负显影"作用,进而准确辨识出甲状旁腺,以实现在甲状腺手术中有效保护甲状旁腺.rn 方法:选取猕猴2只,雌雄各一,全麻,手术切开,在甲状腺组织内注射纳米染色颗粒0.1 mL以负显影甲状旁腺,然后行甲状旁腺切除术,术后6h再行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检测手术前、术后1、2、3、4、5、6h血钙和血甲状旁腺素水平,常规病理检测标本组织学类型和纳米染色颗粒分布情况.rn 结果: 甲状旁腺切除术后5h开始血钙和血甲状旁腺素水平降低,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后血钙和血甲状旁腺素水平升高.病理检测显示:甲状旁腺组织内见主细胞及嗜酸性细胞,未见纳米染色颗粒沉积;甲状腺组织内滤泡旁及小血管旁见纳米染色颗粒沉积,滤泡内及小血管内未见纳米染色颗粒沉积.rn 结论:纳米染色颗粒可以较好起到负显影甲状旁腺的作用,有效保护甲状旁腺解剖和功能的完整性,可能有助于降低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误切和损伤的风险,减少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
  • 摘要:目的:研究雷奈酸锶治疗人工关节磨损微粒诱导骨溶解的作用,探讨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的可能性.rn 方法:采用小鼠建立Co-Cr-Mo微粒诱导骨溶解的颅骨模型,分为4组:A组为空白组;B组为颗粒对照组;C组为低剂量治疗组;D组为高剂量治疗组.28d后取出颅骨进行HE染色观察颅骨骨溶解面积,通过ELISA方法检测TNF-α和RANKL的表达,qRT-PCR方法检测RANKL和OPG的表达并分析RANKL/OPG比率变化.rn 结果:雷奈酸锶可以明显抑制微粒诱导的骨溶解,对下调TNF-α和RANKL蛋白有确切的疗效,而且这种改变与雷奈酸锶的剂量有关.虽然它对OPG基因转录的抑制作用不太明显,但是对RANKL基因转录和RANKL/OPG基因转录比率的调节与HE染色切片上骨溶解程度相一致.rn 结论:雷奈酸锶能够抑制小鼠颅骨骨溶解模型中TNF-α和RANKL的表达,并下调RANKL/OPG基因转录比率,从而抑制了由微粒诱导的骨溶解,为临床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 摘要:本文综述了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因素,其发病机制复杂.理想的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是研究其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的基础,对该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均有重要意义.现有的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均不能准确全面的模拟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研究人员须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相应的动物模型.研究了常用的几种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为科研人员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 摘要:目的:研究复方桑黄口服液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给予小鼠连续15日灌胃不同剂量供试品,观察对小鼠免疫器官、碳廓清的影响以及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测定和NK细胞活性的测定.结果:供试品对小鼠碳廓清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以及NK细胞活性均有增强作用,与阴性对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该供试品具有增强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和增强NK细胞活力功能,提示复方桑黄口服液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作用.
  • 摘要:目的:观察油茶皂苷的止咳、祛痰、平喘作用.rn 方法:止咳实验采用小鼠浓氨水引咳法和豚鼠枸橼酸引咳法,祛痰实验采用小鼠气管段酚红法和蛙上腭食道纤毛运动试验,平喘实验采用豚鼠喷雾致喘法和离体气管平滑肌螺旋条收缩实验.rn 结果:SQS(300、150、75mg·kg-1)和SQS(200、100、50mg·kg-1)分别可延长氨水引起小鼠与枸橼酸引起豚鼠的咳嗽潜伏期,高剂量组分别可减少两者的咳嗽次数;SQS(300、150、75mg·kg-1)均能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泄量,SQS(终浓度16.0×10-4、8×10-4、4×10-4g·mL-1)能增加蛙食道纤毛运动速度;SQS(200、100、50mg·kg-1)无延长豚鼠气管痉挛所引起的哮喘潜伏期作用,SQS(终浓度为8.0×10-4、4.0×10-4、2.0×10-4g·mL-1)无抑制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螺旋条收缩作用.rn 结论:SQS具有良好的镇咳、祛痰作用,但平喘作用不明显.
  • 摘要:目的:探讨兔耳血管系统的形态学特点,为兔耳动物模型的建立提供理论参考.rn 方法:50例大耳白兔耳,采用活体观察、巨微解剖、铸型佐证方法,重点解剖观测:①耳廓前、后动脉的起源、走行、分支及分布;②耳廓前、后静脉的属支、汇入及分布;③耳廓血管间的吻合关系.rn 结果:①兔耳皮肤白皙菲薄、血管分布表浅,血管间的联系清晰可见;②动脉分为耳廓前动脉和耳廓后动脉,耳廓前、后动脉均分为前支、后支,其中耳廓后动脉前支粗大,沿耳中线径直上行,贯穿整个兔耳,在兔耳尖端(1.33±0.3)cm处分为两终支,分别与耳廓后动脉后支、耳廓前动脉前支相吻合.静脉分为耳廓前静脉和耳廓后静脉,相互吻合形成耳缘静脉;③耳廓动脉、静脉间存在动静脉吻合,数量由中央区到外周区渐次增多.rn 结论:兔耳血管恒定、分布表浅、容易观察,可建立系列兔耳模型.
  • 摘要:目的:建立一个实时活体观察血管形态学变化小鼠跨区供血耳瓣模型.rn 方法:体重25~30g清洁级ICR小鼠30只,双耳脱毛后,观察其血管分布情况.小鼠麻醉后,用眼科剪从尾侧向头侧剪断鼠耳基底部尾侧2/3,保留头侧1/3,形成耳前血管蒂跨三个血管体、二个choke区的耳瓣模型.将小鼠侧卧置于二维图像采集系统的动物承载台上,调节体视显微镜物镜并固定为25倍,设置步进参数,"弓"型路线渐次、局部采集造模后0,1,2,3,5,7,10,14,21,30d的时间点图像,合成鼠耳全景图.重点观察皮瓣的坏死率、皮瓣内choke血管的形态学变化.rn 结果:ICR小鼠耳有三个恒定的血管体来供养,从内到外依次为头侧血管体、中间血管体及尾侧血管体.术后5d,耳瓣坏死面积趋于稳定,坏死率为(15±7)%.内侧血管体与中间血管体之间的choke动静脉的管径出现快速扩增,两者都在第10d左右达最大,choke静脉管径最高峰可达到原来的(3.9±0.5)倍,choke动脉管径最高峰可达到原来的(3.5±0.7)倍.10d后,choke静脉管径开始减小,21d后逐渐平稳,而choke动脉管径于术后10d左右开始平稳,之后无明显减小.rn 结论:①跨区皮瓣切取后,静脉扩张是被动扩张,而动脉扩张是主动增值;②跨区皮瓣切取后血流动力学供区与潜力供区之间的choke区参与扩张的choke血管数量及扩张度均小于解剖供区与血流动力学供区之间的choke血管;③小鼠耳瓣模型为研究血管扩张机制及遴选促皮瓣存活药物的理想动物模型.
  • 摘要:本文综述了TLR4信号通路可以在转录水平上激活多种与炎症有关的细胞因子、粘附分子的表达,成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之一.研究了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疾病,近年来中药有效成分防治该病的作用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而现有的防治机制研究也开始逐步深入到细胞和分子水平.最后就TLR4信号通路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及中医药抗动脉粥样硬化在调节TLR4信号传导途径的研究进展作一探讨.
  • 摘要:目的:口服蛋氨酸(Methionine,Met)造成的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及叶酸的治疗作用并探讨相关机制.rn 方法:24只普通SD大鼠随机分成三组,分别灌以双蒸水,蛋氨酸,蛋氨酸十叶酸,一个月后处死大鼠,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观察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及检测组织中E-钙连接蛋白(E-cadherin,E-cad)的表达;同时培养人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uman proximaltubular epithelial cell,HK-2),观察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单独处理及叶酸(Folic acid, FA)联合处理后细胞的增殖情况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rn 结果:蛋氨酸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肾间质出现一定程度的纤维化,组织中E-cad的表达显著下调,细胞中α-SMA的表达显著增高,细胞增殖明显;叶酸治疗能显著减轻蛋氨酸所致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上调E-cad的水平,降低α-SMA的表达,抑制细胞的增殖.rn 结论:通过口服蛋氨酸促发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能诱导肾间质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异常增殖及肾小管上皮转分化有关;叶酸能对抗蛋氨酸引起的肾间质纤维化.
  • 摘要:目的:验证石斛是否具有清咽功能.rn 方法:按照《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新规范》,采用大鼠棉球植入、大鼠足趾肿胀、小鼠耳廓肿胀三种实验方法.分别将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3个剂量组(分别为0.25、0.50、1.50 g·kg-1 BW)和1个阴性对照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受试物和蒸馏水,每天1次,连续30d.实验结束当天再给一次受试样品,计算肉芽肿净量、足趾肿胀率和耳廓肿胀率.rn 结果:低、高剂量组大鼠肉芽肿净重,4h中、高剂量组及6h高剂量组大鼠足趾肿胀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剂量组小鼠耳廓肿胀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石斛清咽功能的动物试验结果为阳性.
  • 摘要:目的:研究利用地塞米松诱导大鼠胰岛素抵抗,建立大鼠高血糖模型.方法:试验设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罗格列酮治疗组.空白对照组给予普通鼠维持饲料,模型组及罗格列酮组给予高热量饲料,罗格列酮组给予2 mg·kg-1 BW罗格列酮灌胃,2w后,模型组及罗格列酮组在此基础上每天再给予地塞米松0.8mg·kg-1BW腹腔注射连续14d后,测空腹血糖、糖耐量及胰岛素.结果:0.5h时模型对照组血糖值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模型对照组血糖曲线面积大于空白对照组模型(P<0.05);模型对照组胰岛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诱导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成立.
  • 摘要:目的:本研究对FMR1基因敲除小鼠和其背景C57BL/6小鼠的繁殖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该基因敲除品系小鼠的研究应用提供背景资料.rn 方法:将FMR1基因敲除杂合子小鼠饲养于SPF环境,依照遗传学规则进行繁育,并采用PCR方法鉴定子代小鼠的基因型.在此鉴定基础上,挑选10周龄C57BL/6.KO和同源SPF级C57BL/6种鼠各10对,采取1∶1全同胞兄妹近亲繁殖的方法,测定各对第2胎仔鼠的繁殖性能,并采用统计学软件比较分析.rn 结果:结果表明,PCR技术可以检测小鼠的基因型,且具有方便快捷、直观可靠的特点.子代经过检测可得野生型、杂合子和纯合子3种基因型;繁殖性能研究中,C57BL/6.KO小鼠在窝产仔数、离乳率、初生鼠体重和体长、离乳体长及雌雄比例等数值偏低,但与背景小鼠相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而两者的离乳体重差异极显著(P<0.01).rn 结论:由于FMR1基因的缺失,C57BL/6.KO的繁育质量下降,在繁殖过程中容易出现一定数量的难产、食仔、脱毛等现象,降低了繁殖生育率及离乳育成率;其繁殖性能具有基因敲除后形成的自身特点.
  • 摘要: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对链尿左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糖尿病高脂喂养ApoE-/-(apolipoprotein Eknockout,ApoE-/-)小鼠糖脂代谢与氧化应激作用及其与抗动脉硬化的关系,探讨阿托伐他汀在糖尿病高脂条件下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rn 方法:动物分组:C57小鼠8只,34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ApoE-/-+高脂组(ApoE-/-高脂饲料喂养,高脂饲料配方:胆固醇1%,脂肪5%,蛋黄粉5%, 胆酸钠0.1%,其余为基础基础饲料)、STZ-ApoE-/-+高脂组(ApoE-/-腹腔注射STZ 100 mg·kg-1并给予高脂饲料喂养)、STZ-ApoE-/+高脂+Ator 10组(糖尿病高脂喂养加阿托伐他汀10 mg·kg-1·d-1);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小鼠空腹血糖,酶法及匀相法测定法测定血脂水平,HE染色图像分析测定胸主动脉斑块面积;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测主动脉NADPH氧化酶亚基gp91 phox蛋白水平;Fenton反应Griess显色法测定血清及胸主动脉匀浆上清液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胶原酶Ⅰ消化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流式细胞仪测内皮细胞内ROS的水平.rn 结果:(1)C57组与ApoE-/-+高脂组两组间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但血清TG、TCHO、HDL、LDL-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ApoE-/-+高脂组相比,STZ-ApoE-/-+高脂组的血糖水平明显增高(17.82±2.26 mM vs 6.91±0.69mM,P<0.05),血清TCHO,HDL、LDL-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阿托伐他汀不影响高脂喂养STZ诱导ApoE-/-小鼠空腹血糖及TG、TCHO、HDL及LDL-C水平;(3)与C57组相比,ApoE-/-+高脂组血清,胸主动脉ROS水平显著增加,分别为(血清:844.57±126.05 vs 237.12±59.36,P<0.05;胸主动脉:446.48±84.59vs 104.47±32.92,P<0.05);糖尿病能进一步增加高脂喂养ApoE-/-小鼠氧化应激,与ApoE-/-+高脂组相比,STZ-ApoE-/-+高脂组血清、胸主动脉ROS水平明显增高,分别为(血清:1470.18±322.29 vs 844.57±126.05,P<0.05;胸主动脉:904.60±87.35 vs 446.48±84.59,P<0.05),胸主动NADPH氧化酶亚基gp91 phox蛋白表达及主动脉粥样斑块面积也显著增加(P<0.05);阿托伐他汀能明显降低STZ-ApoE-/-高脂喂养小鼠血清,胸主动脉ROS水平,抑制胸主动脉NADPH氧化酶亚基gp91phox蛋白表达,减少胸主动脉粥样斑块面积;与STZ-ApoE-/-+高脂组相比,STZ-ApoE-/--+高脂+Ator 10组血清及胸主动脉ROS水平明显降低,分别为(血清:864.36±92.13 vs 1470.18±322.29,P<0.05;胸主动脉:551.22±120.49 vs 904.60±87.35,P<0.05);阿托伐他汀显著降低STZ-ApoE-/-高脂喂养小鼠胸主动脉NADPH氧化酶亚基gp91phox亚基蛋白水平及胸主动脉粥样斑块面积,与STZ-ApoE-/-+高脂组相比,STZ-ApoE-/-+高脂+Ator 10组胸主动脉NADPH氧化酶亚基gp91phox亚基蛋白水平及胸主动脉粥样斑块面积均显著降低(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25 mmoL·L-1)内皮细胞内活性氧含量明显增加(8.14±0.37 vs 1.24±0.22,P<0.05);阿托伐他汀呈浓度依赖性抑制高糖环境下HUVEC内ROS的生成,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也显示,高糖干预下内皮细胞内DHE产生的红色荧光强度增强,阿托伐他汀(10-6 M)组红色荧光强度减弱;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NADPH氧化酶活性明显增加(P<0.05);阿托伐他汀呈浓度(10-8~10-6 moL·L-1)依赖性抑制高糖环境下HUVEC细胞NADPH氧化酶的活性及NADPH氧化酶亚基gp91phox表达,与高糖组相比,阿托伐他汀(10-6 moL·L-1) NADPH氧化酶的活性及NADPH氧化酶亚基gp91phox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将特异性的RXRα siRNA转染进HUVEC之后,阿托伐他汀(10-6 moL·L-1)高糖环境下ROS生成及NADPH氧化酶活性抑制作用显著减弱(P<0.05),HUVEC转染RXRα质粒之后,高糖环境下阿托伐他汀对ROS及NADPH氧化酶活性抑制作用明显加强(P<0.05).rn 结论:糖尿病促高脂喂养ApoE-/-小鼠氧化应激反应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阿托伐他汀降低糖尿病高脂ApoE-/-小鼠氧化应激反应并减轻动脉粥样硬化;阿托伐他汀通过RXRα途径抑制高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反应;阿托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与其通过RXRa途径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 摘要:本文以克氏原螯虾为研究对象,鉴定血蓝蛋白的理化性质及其过敏原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表明:6份甲壳类过敏患者血清与克氏原螯虾血淋巴发生特异性IgE反应,利用离心和柱层析方法从血淋巴中分离纯化到目的蛋白.SDS-PAGE分析显示纯化的目的蛋白由6个亚基(依次为68,72,76,82,84和88ku)组成,采用兔抗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免疫印迹试验证实目的蛋白为血蓝蛋白.免疫印迹试验结果显示,纯化的血蓝蛋白与甲壳类过敏患者血清出现了特异的杂交显色条带,表明血蓝蛋白具有IgE结合活性.与克氏原螯虾主要过敏原(原肌球蛋白)相比,血蓝蛋白的糖含量为1.99%,热稳定性好,pH稳定性及对胃蛋白酶的耐受性不如原肌球蛋白,但比原肌球蛋白更耐胰液消化.综合血清学及理化性质分析结果,提示血蓝蛋白是克氏原螯虾的1种新型过敏原.
  • 摘要:本文为探究R-藻蓝蛋白抗过敏功效,以坛紫菜为原料,通过25%~35%硫酸铵盐析和DEAE-Sepharose Fast Flow、Sephacryl S-200 HR两步柱层析获得了高纯度的目的蛋白(A620/A280>6.0).SDSPAGE显示,该蛋白质由分子质量为17.7 ku和20.5 ku的两个亚基组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得其在620nm、555 nm有两个特征吸收峰,可确认其为R-藻蓝蛋白.热稳定性和pH值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R-藻蓝蛋白在低于35℃、pH=4.0~9.0条件下光谱性质相对稳定.动物实验结果表明,100 μg· mL1高纯度R藻蓝蛋白能够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IgE水平;细胞实验结果表明,40 μ g·mL-1R-藻蓝蛋白能够降低细胞因子IL-4、IL-13的蛋白质分泌量;基因表达量分析结果显示,R-藻蓝蛋白能够降低IL-4在淋巴细胞中的表达量.可见,坛紫菜R-藻蓝蛋白通过促使CD4+T cell向TH1型转化发挥抗食物过敏活性.
  • 摘要:本文考察了pH和双醛淀粉(DAS)对鱼皮明胶膜的机械性能和耐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H的升高,明胶膜的杭拉伸强度(TS)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pH7时达到最大值(23.78MPa),而膜的固形物溶解率(MS)和蛋白溶解率(PS)逐渐下降.当明胶膜添加了DAS后,膜的TS显著增大(P<0.05),而MS和PS都显著下降(P<0.05).另一方面,在pH7下,添加1.5%的DAS可有效提高膜的机械性能和耐水性能.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在成膜过程中pH对明胶蛋白组分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DAS与明胶蛋白之间发生了交联反应.
  • 摘要:目的:研究产前缺氧与高脂血症对24周龄新西兰兔颈动脉形态学及相关介质水平影响.rn 方法:同期怀孕的新西兰母兔(足月30±1 d)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n=5)、缺氧组(12%O2,n=5),于妊娠第10d开始相应的干预、记录,至妊娠第29 d结束,自然分娩.每窝随机留2只雄性新生兔饲养,共得20只雄性新生兔.母乳饲养6w后,再给予普通饲料喂养至12w,继之以高脂饲料喂养至24w.利用HE染色光镜观察24周龄兔颈动脉形态学表现;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rn 结果:产前缺氧与高脂血症均可引起血清TGF-β1水平降低(分别F=50.875,P<0.001;F=226.930,P<0.001),两者对血清TGF-β 1水平降低存在交互作用(F=8.804,P<0.05);产前缺氧与高脂血症均可引起血清ox-LDL水平升高(分别F=30.682,P<0.001;F=997.026,P<0.001),两者对血清oxLDL水平升高存在交互作用(F=15.123,P<0.05);产前缺氧与高脂血症均可引起血清hs-CRP水平升高(分别F=13.299,P<0.05;F=71.173,P<0.001),两者对血清hs-CRP水平升高不存在显著性交互作用(F=0.667,P>0.05).HE染色光镜结果表明产前可诱发24周龄兔颈动脉出现早期AS的表现,且协同高脂血症共同促进AS发生典型病变.rn 结论:产前缺氧是成年期AS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可导致动脉对高脂血症的易损性.其相关分子机制可能与下调血清TGF-β1、上调ox-LDL及hs-CRP水平有关.
  • 摘要:目的:观察氟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介素-10 (IL-10)含量变化,探讨氟伐他汀的脑保护机制.rn 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溶剂对照组(Vehicle组)和氟伐他汀预处理组(Flu组).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Flu组在模型制备前用氟伐他汀连续灌胃14d.于缺血2h再灌注24h后断头取脑,采用ELISA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半定量RT-PCR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TNF-α及IL-10表达的变化.rn 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和Vehicle组脑组织中TNF-α和IL-10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I/R组和Vehicle组比较,Flu组脑组织中TNF-α的表达明显下调,IL-10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rn 结论:氟伐他汀可通过下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中TNF-α的表达,上调IL-10的表达,具有减轻炎症反应的神经保护作用.
  • 摘要:目的:观察迷迭香酸对大鼠肾草酸钙结石形成和间α胰蛋白酶抑制物(IαI)表达的影响.rn 方法:采用乙二醇和氯化铵灌胃大鼠造成草酸钙结石模型,应用迷迭香酸不同剂量作为干预因素,肾石通颗粒剂作为阳性对照药.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间α胰蛋白酶抑制物(IαI)在肾组织中的表达;测定血、尿生化;Von-Kossa's染色观察肾草酸钙结晶形态分布.rn 结果:迷迭香酸中剂量(0.05g·kg-1)与高剂量(0.1g·kg-1)组大鼠的肾小管上皮细胞IαI的表达,24h尿草酸、Ca2+含量及血BUN、Cr、UA、Ca2+含量,与结石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迷迭香酸中、高剂量组肾组织病理变化、草酸钙结晶情况对比结石模型组有明显不同.rn 结论:迷迭香酸可能通过抑制肾组织内草酸钙晶体的生成和减少肾组织IαI的表达,从而抑制肾结石的形成.
  • 摘要:目的:研究西施舌多糖对人食管癌细胞株EC-9706的增殖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rn 方法:体外培养人食管癌细胞株EC-9706,用MTT法研究不同浓度西施舌多糖对人食管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检测不同浓度西施舌多糖对体外培养食管癌细胞和小鼠原代培养肝细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对细胞培养上清液总抗氧化活性(T-AOC)和抑制羟自由基(-OH)活性的影响.rn 结果:西施舌多糖对食管癌细胞株EC-9706增殖的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大和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西施舌多糖能提高体外培养细胞的抗氧化活性,而且在西施舌多糖浓度相同的条件下,小鼠肝细胞SOD、CAT、T-AOC和抑制羟自由基活性均高于食管癌细胞.rn 结论:西施舌多糖能抑制人食管癌EC-9706细胞的增殖,增强体外培养细胞的抗氧化活性.
  • 摘要:本文为探讨维生素D对T1 DM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综述了1,25-(OH)2D3是VitD的活性形式,它通过与特异性受体-VDR结合而促进钙、磷吸收和转运,从而维持机体的钙磷平衡.近年来VitD的免疫学效应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有研究发现血清VitD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程度以及糖尿病发展进程呈正相关.分析了细胞“自噬”( Autophagy)是早于凋亡发生的另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自噬和凋亡一样广泛参与细胞的衰老、增殖和死亡等各个重要的生命过程。无论自噬过度还是不足都将导致疾病的发生。新近报道自噬与DM的发病和转归密切相关,认为基础自噬对维持胰岛p细胞的数量、结构和功能是必须的,但在病理情况下自噬超过阂值则对机体有负面作用,并与糖尿病的发生有关。
  • 摘要:本文采用化学诱变剂乙酰基亚硝基脲(N-ethyl-N-nitrosourea,ENU)获得一种可遗传的腹部白斑突变杂合子小鼠,将该杂合子小鼠互交后获得具有花斑表型的突变纯合子小鼠,进一步研究表明突变纯合子小鼠表现为严重的巨结肠表型.肠全标本乙酰胆碱酯酶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突变纯合子小鼠巨结肠段神经节细胞缺失.为定位该基因,利用微卫星标记对(B6×D2) F1互交获得的F2突变纯合子小鼠进行基因组扫描,最终将该突变基因定位于小鼠第14号染色体,并初步确定Ednrb基因为该突变候选基因.在此基础上对Ednrb基因进行测序分析,测序结果发现突变小鼠Ednrb基因编码区第857位碱基处发生T到C的转换,导致编码区第286位亮氨酸被脯氨酸所替代,是引起巨结肠症的主要原因.
  • 摘要:本文将含有mPcdh18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mPcdh 18转染到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fibroblast cell line NIH/3T3)中进行融合表达,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到mPcdh 18-GFP融合蛋白呈点状分布于NIH/3T3细胞的细胞质中.根据mPcdh18基因的序列,设计并体外化学合成了特异性干扰mPcdh18的siRNA(siRNA-mPcdh18),与pEGFP-mPcdh 18共转染到NIH/3T3细胞中,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不同时间点的荧光强度变化,转染72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根据荧光信号的变化判断siRNA对mPcdh18基因的干扰效果.与序列非特异性siRNA(siRNA-negative)阴性对照相比,转染后24~48h,共转染siRNA-mPcdh18和pEGFP-mPcdh 18的实验细胞中发荧光的细胞数量较阴性对照少80%~90%左右,说明体外化学合成的siRNA-mPcdh 18可有效抑制NIH/3T3细胞中外源导入mPcdh 18基因的表达.
  • 摘要:本文构建血红素氧合酶-2(HO-2)真核表达载体pEF1 α-HO-2-AcGFP,并观察其在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利用PCR技术从C57BL/6小鼠海马组织中扩增出HO-2基因cDNA序列,用双酶切法将HO-2基因cDNA序列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F1 α-IRES-AcGFP上,构建HO-2的真核表达载体pEF1 α-HO-2-AcGFP.重组载体pEF1 α-HO-2-AcGFP经EcoR Ⅰ和BamH Ⅰ双酶切和测序鉴定.电转染法转染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O-2在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中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情况.酶切鉴定和测序显示pEF1 α-HO-2-AcGFP载体构建正确;重组载体转染的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HO-2的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空载体.成功构建了HO-2的真核表达载体pEF1α-HO-2-AcGFP,为进一步研究其机制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 摘要:目的:研究外源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简称GFP)基因在BALB/c绿色荧光裸鼠主要器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差异.方法:小动物成像系统以及RT-PCR方法检测GFP的组织分布以及荧光表达水平情况.结果:经活体荧光影像系统观察及PCR方法检测发现GFP可以在裸鼠多个器官组织中表达,其中在胰腺、心脏、全脑、皮肤、睾丸中表达量较高.结论:外源绿色荧光蛋白可以在模型动物体内成功表达且稳定遗传,其中在胰腺组织中高表达.
  • 摘要:目的:了解各种水的水质状况对键康的影响.方法:采用组1太湖源水、组2太湖自来水、组3长江源水、组4长江自来水和组5阴性对照农夫山泉水、组6阳性对照农夫山泉水加有3、4-苯并芘分别给昆明小鼠自由饮用90d.结果:小鼠心、脾、肺、肾上腺、睾丸和胰腺的脏器系数无组间差异;阴性组小鼠肝脏系数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1);阳性组、太湖自来水组、长江源水组和长江自来水组的肾脏系数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二种源水组和阳性组的小鼠脑系数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结论:提示水质状况对机体的肝、肾、脑器官可能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
  • 摘要:目的:研究封闭群新西兰白兔颅外头皮脑电图(EEG)及颅内大脑皮质脑电图(ECoG).方法:EEG以9~12c·s-1的α波及16~20c·s-1的β波为基本节律,波幅为30~100μV;ECoG则以10~12c·s-1的α波及16~20c·s-1的B波为基本节律,波幅为200~300μV;麻醉能使脑电活动减弱,脑组织缺氧,麻醉后ECoG以δ及θ慢波为主.结论:EEG测定方法简单,操作简便,家兔无需麻醉,无创伤,所描记的脑电波形与ECoG高度一致,可以替代传统的ECoG进行神经系统功能的研究.
  • 摘要:目的:通过对感染肝螺杆菌的BALB/c小鼠骨髓中的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CD11c、CD40、CD80、MHC Ⅱ的表达率的研究,探讨肝螺杆菌对小鼠DC细胞的表型和功能特性的影响.rn 方法:肝螺杆菌标准株ATCC51450人工感染BALB/c雄性小鼠,4个月时从股骨和胫骨的骨髓中分离树突状细胞,用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4(IL-4),刺激DC增值、分化.在流式细胞仪上分析所培养的细胞.rn 结果:实验组DC细胞表面分子CD11c、CD40、CD80的表达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MHC Ⅱ类分子的表达率略高,但增高不明显.rn 结论:肝螺杆菌并未对小鼠DC细胞的表型造成明显影响.可从其他角度探讨肝螺杆菌对机体的致病机制.
  • 摘要:目的:观察胃瘤安对脾虚小鼠的胃动力及肠推进作用的影响.rn 方法:采用大黄建立脾虚小鼠模型后,腹腔注射多巴胺,计算炭末推进率和胃残留率,观察胃瘤安不同组方对多巴胺抑制脾虚小鼠胃蠕动的影响;建立脾虚小鼠模型后,腹腔注射新斯的明,观察胃瘤安对肠推进作用的影响.rn 结果:胃瘤安全方高剂量组、胃瘤安(三棱莪术)高剂量组对多巴胺致脾虚小鼠的炭末推进率明显降低(P<0.05).胃瘤安全方高剂量组、胃瘤安(三棱莪术)高剂量组、胃瘤安(无三棱莪术)低剂量组对多巴胺致脾虚小鼠的胃残留率明显增加(P<0.05,P<0.01).胃瘤安全方高剂量组对新斯的明致脾虚小鼠的炭末推进率明显降低(P<0.05),胃瘤安全方高、低剂量组,胃瘤安(三棱莪术)高、低剂量组,胃瘤安(无三棱莪术)高、低剂量组对新斯的明致脾虚小鼠的胃残留率明显增加(P<0.05,P<0.01).rn 结论:胃瘤安不同组方具有改善胃动力,调节肠推进运动的作用.以胃瘤安全方作用为佳.
  • 摘要:目的:为了准确判定本实验室C57BL/6J小鼠动情周期的变化,并在动情周期的不同阶段诱导超数排卵,探索最佳的超排时期.rn 方法:每天08:00~13:00之间,取小鼠阴道脱落细胞进行涂片,显微镜观察脱落细胞中:白细胞、有核细胞、角质化细胞三种细胞的比例及变化的规律,确定小鼠的动情周期.据判定的动情周期的各阶段,腹腔注射外源激素分别诱导超数排卵后,于输卵管中取卵母细胞,计数,统计软件分析数据.rn 结果:C57BL/6J小鼠单个动情周期持续4~10d.该批C57BL/6J小鼠诱导超数排卵的最佳时期是动情前期,该期超排获得卵母细胞的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rn 结论:动情周期持续时间的不同导致超数排卵的时期选择也不同.诱导超排的最佳时期是在小鼠动情期Ⅰ之前的60~70h所处的动情阶段.
  • 摘要:在普通级家兔普遍感染球虫的现实条件下,为了真实反映球虫感染引起的组织病理和肝功能指标变化,取4月龄球虫感染的普通级新西兰兔和未感染球虫的SPF级新西兰兔各6只,耳缘静脉采集血液,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谷氨酰氨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等肝功能指标.麻醉后颈静脉放血,采集肝脏、十二指肠标本制备病理切片.与SPF级新西兰兔相比,球虫感染普通级新西兰兔外周血的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谷草转氨酶和谷丙酰胺转移酶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白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SPF级新西兰兔的肝、肠细胞核排列有序、均一;球虫感染普通级新西兰兔的肝脏有明显病变,部分肝细胞坏死或者增生,肝细胞排列紊乱,肠壁及内膜变薄,肠粘膜层内有感染的卵囊,肠道呈现局部坏死并逐渐形成空泡.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SPF级新西兰兔的肝细胞结构正常,十二指肠微绒毛排列整齐,长短基本一致,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球虫感染普通级新西兰兔的部分肝细胞结构破坏,有很多坏死结构形成的空泡状小体,十二指肠微绒毛脱落,断裂,表面长短不一.这些研究结果提示,普通级商品兔不仅球虫感染普遍,而且引起不同程度的组织病理变化,影响其作为实验动物的价值.
  • 摘要:目的:盐酸(HCl)、油酸(OA)、脂多糖(LPS)三种诱因所致急性肺损伤(ALI)动物模型的比较.rn 方法: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四组:生理盐水(Ns)组(尾静脉注射)、油酸(尾静脉注射)、LPS组(尾静脉注射)、HC1组(气管内滴入).制模后观察4h抽取颈总动脉血进行ICU血气分析,然后处死,解剖取肺组织HE染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并进行病理损伤评分.rn 结果:HC1组、OA组、LPS组氧分压(PaOz)均低于NS组(P<0.01),其中OA组低于HC1组,HC1组低于LPS组(P<0.01);肺损伤程度油酸>盐酸>脂多糖.rn 结论:ALI的发生发展与其致病因素密切相关;三种诱因所致急性肺损伤(ALI)动物模型存在一定差异,急性肺损伤程度:油酸>盐酸>脂多糖.
  • 摘要:目的:明确受试物85%调环酸钙原药的亚慢性经口毒性效应的表现,取得该样品亚慢性经口的最大无作用剂量参数,为安全生产及慢性毒性实验提供剂量参考依据.rn 方法:连续90d经口给予雌、雄性SD大鼠阴性对照、55.6、333和2000mg·kg-1·bw·d-1的85%调环酸钙原药,观察各组大鼠的毒性反应(中毒体征)、血液学、临床生化、尿液、脏器重量、脏器重量系数及病理组织学改变.rn 结果:在连续染毒90d内,各剂量组雌、雄性大鼠未出现明显的毒性体征,各剂量组均无大鼠死亡.雄性大鼠2000mg·kg-1剂量组周平均体重从第11周开始至实验结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食物利用率略低于对照组.雄性大鼠55.6和333mg·kg-1剂量组及雌性大鼠各剂量组体重及食物利用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雌、雄性大鼠各剂量各脏器重量系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雌、雄性大鼠各剂量组血常规检查检查结果未发现有实际临床意义的改变.雌、雄性大鼠各剂量组尿液常规检查未发现有实际临床意义的改变.雌性大鼠2000 mg·kg-1剂量组血清生化AST、TG高于对照组(P<0.05),雄性大鼠2000mg·kg-1剂量组的TG高于对照组(P<0.05).各剂量组大鼠主要脏器大体形态肉眼观察未发现有明显异常.光学显微镜下对对照组及2000 mg·kg-1剂量组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2000mg·kg-1剂量组未发现有与受试物明显有关的病理变化.rn 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85%调环酸钙原药大鼠亚慢性(90d)经口毒性试验对SD大鼠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333mg·kg-1·bw·d-1.
  • 摘要:目的:以PMS肝气逆证大鼠模型为载体考察白香丹胶囊对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探讨行为学表现下病证对学习记忆功能的损伤及白香丹胶囊的干预效应.rn 方法:应用情志刺激为主多因素分段刺激法制备PMS肝气逆证大鼠模型并进行药物干预,采用旷场实验评价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Y迷宫、新物体识别实验对PMS肝气逆证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非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进行检测.rn 结果: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总路程显著增加,进入中央区次数及中央区停留时间均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白香丹组大鼠总路程显著下降,中央区停留时间及进入中央区次数均显著升高,氟西汀组大鼠总路程显著下降.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分辨指数明显下降,白香丹组大鼠分辨指数显著升高;定位航行阶段,模型组大鼠在第2d、4d逃避潜伏期显著上升;与模型组相比,白香丹和氟西汀组大鼠在第2d、4d的逃避潜伏期明显降低;空间探索阶段,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上升,而平台穿越次数明显减少,与模型组相比,白香丹组大鼠平台穿越次数明显增多.rn 结论:PMS肝气逆证模型大鼠伴有学习记忆功能损伤,白香丹胶囊能够纠正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缺陷,且治疗效果可能优于氟西汀.
  • 摘要:目的:探明2种不同灭菌方法对大/小鼠饲料中维生素和氨基酸的损失率和灭菌效果,阐明配合饲料的最佳灭菌方法,探究饲料的营养成分保持方法.rn 方法:分别用高压蒸汽灭菌(121℃,30min)和60Co-γ射线辐照(8.06 kGy)灭菌方法对大/小鼠配合饲料进行处理;依据国家标准,测定大/小鼠配合饲料经不同灭菌方法处理前后的维生素、氨基酸含量及微生物指标;通过比较各组饲料维生素和氨基酸的损失率及灭菌效果,综合分析评价两种灭菌方法的优劣,并分析探究饲料营养成分保持的方法.rn 结果:除维生素A、苯丙氨酸、甘氨酸、苏氨酸、丝氨酸、天门冬氨酸和组氨酸项目外,FZ组大/小鼠配合饲料中维生素和氨基酸成分的损失率均低于GY组;且与辐照灭菌组相比,高压蒸汽灭菌组的杀菌效果更确实.rn 结论:60Co-γ射线辐照(8.06kGy)灭菌对饲料中营养成分的损失率及灭菌效果均低于高压蒸汽灭菌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四种不同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的各自特点及其应用.rn 方法: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酒精模型组(灌胃10 ml·kg-1 56%二锅头),酒精+脂多糖模型组[灌胃10ml·kg-156%二锅头,每周给予脂多糖(ip 2.5 mg·kg-1)],酒精+吡唑组(灌胃10 ml·kg-1 56%二锅头+吡唑25 mg·kg-1),酒精+铁模型组(灌胃10ml·kg-156%二锅头+硫酸亚铁0.083g·kg-1)5组,连续6w.测定血清中AST和ALT水平.rn 结果:酒精+脂多糖组和酒精+吡唑组可以显著升高肝质量指数,AST及ALT水平(P<0.05).rn 结论:酒精复合脂多糖和酒精复合吡唑能更快的建立的小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为酒精性肝损伤药物研究提供稳定的小鼠模型.
  • 摘要:目的:蚕蚀性角膜溃疡动物模型制作困难,建立一种免疫相关的小鼠蚕蚀性角膜溃疡模型,旨在为具有免疫干预活性的中药有效成分研发提供一种简便有效的体外筛选方法.rn 方法:3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皮下免疫组,环磷酰胺给药组.皮下免疫组和环磷酰胺给药组每只小鼠背部皮下注射提取的新西兰兔角膜提取物与完全弗氏佐剂的混合液0.5ml,隔日注射一次,共注射10次.环磷酰胺给药组每天背部皮下注射环磷酰胺300 mg· kg-1,其他2组同时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末次给药3d后,小鼠采血后处死,将小鼠的角膜剪碎,与自身血液中的白细胞共同培养,仔细观察小鼠眼角膜组织块状态与角膜细胞的长出情况.rn 结果:正常对照组小鼠眼角膜细胞72 h和120 h长出率分别为25.0%和37.5%,皮下免疫组均为0.0%,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环磷酰胺给药组长出率分别为12.5%和17.5%,显著高于皮下免疫组(P<0.05).rn 结论:通过此试验方法成功建立了一种蚕蚀性角膜溃疡的体外模型,为新型免疫干预活性中药成分的筛选开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 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多地巴马小型猪血液生理和生化学指标.rn 方法: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老港镇华新特种养殖场与江苏省吴江田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两养殖场的巴马猪,4~8月龄,其中上海市浦东新区老港镇华新特种养殖场提供了16头雄性,江苏省吴江田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40头(雌雄各半),分别测量其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然后与丹麦哥廷根小型猪和北京DB11/T 828.4-2011中的统计数据进行比较.rn 结果:雌雄相比,苏州田宇巴马小型猪血清生化有4项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常规指标差异显著的要有5项(P<0.05),其余差异无显著性(P<0.05).上海老港镇华新特种养殖场、江苏省吴江田宇巴马小型猪血液生理与生化指标与丹麦哥廷根小型猪、北京DB11/T 828.4-2011的参考范围相近.rn 结论:本实验所测得的各项指标为巴马小型猪应用于药代、药效以及毒理实验等研究提供基础数据资料.
  • 摘要: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T2DM)小鼠病程早、晚期血糖血脂及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的表达,探讨T2DM小鼠模型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其意义.rn 方法:3w的雄性C57BL/6J小鼠4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DM组).模型组小鼠小剂量(50mg·kg-1)多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高脂喂养.于造模后6w、24w,分别测定每组小鼠的糖耐量、血脂(TG、CHOL、HDLC、LDLC)水平,同时检测血清中IL-6、IL-10、TNF-α、IFN-γ的含量,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rn 结果:成功建立了STZ诱导的T2DM小鼠模型.造模后6w,DM小鼠表现为糖耐量异常,脂代谢紊乱,血清中IL-6水平升高,TNF-α、IFN-γ、IL-1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随着糖尿病发展时间延长,造模后24 w时,糖脂代谢紊乱加重,血清中IL-6、TNF-α、IFN-γ、IL-1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造模后6w水平(P<0.01).rn 结论:小剂量多次注射STZ可建立稳定的T2DM小鼠模型,小鼠在不同病程中血糖血脂及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与临床类似,可作为相关研究的动物模型.进一步研究这些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有助于更好地了解T2DM的发生、发展,并为临床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提供有益的参考.
  • 摘要:目的:家兔作为一种实验动物,很早以前就被用作繁殖学、干细胞相关技术和人类疾病模型的研究.兔的转录因子OCT4在兔胚胎干细胞多能性维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rn 方法:构建质粒,将报告基因EGFP编码区置于兔OCT4启动子下游(prOG),并将质粒转染小鼠胚胎干细胞E14,兔胚胎干细胞和兔成纤维细胞.转prOG兔成纤维细胞用作核移植供体,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获得了prOG转基因兔.rn 结果:在小鼠E14细胞内,兔的OCT4启动子和小鼠的OCT4启动子一样能驱动GFP表达.GFP也在转基因兔ESC内表达.prOG转基因细胞克隆胚胎和转基因兔的F1胚胎在桑椹胚和囊胚期都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在发育到27天的胎儿生殖腺中可以看到绿色荧光蛋白较高的表达.rn 结论:prOG转基因兔可为研究分离建立真正的兔的ES和研究兔早期胚胎发育提供一个新的模型。
  • 摘要:实验动物用生命和健康为人类承担医学科研使命,其伦理与福利理应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实验动物的合理使用不仅是人类伦理道德的基本要求,而且影响着科学研究的可重复性和科学性以及生物制品的质量安全.研究了近年来,国内外以"五大自由"和"3R"为基本准则,在相关法律与组织、科研动物运输和饲养以及教学用动物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 摘要:目的:通过对本中心屏障环境中不同使用年份的IVC进风管与回风管菌落数测定,评估IVC对微生物的隔离效果.rn 方法:用经过高温高压灭菌的棉签,对本中心正在使用的IVC笼架进风口与回风口不同部位进行擦拭取样,被检测的IVC笼架的使用期分别为半年、一年、两年各1台,每台IVC用五点采样法取10个进风口样本和10个回风口样本,按照国标用血平皿涂板,37℃培养48h,进行菌落计数.rn 结果:检测结果显示,30个进风口样本平均菌落数为0,30个回风口样本平均菌落数54个,T检验差异极显著(P=0).rn 结论:在相对洁净的屏障环境内,IVC有效地阻隔了微生物的再次侵入.从本中心的检测结果看,IVC饲养实验动物是安全的.
  • 摘要:目的:探讨烫伤条件下,建立MRSA气溶胶致SKH-1无毛小鼠皮肤感染合并肺炎模型的方法及其评价指标.rn 方法:48只SKH-1无毛小鼠,随机分成PBS对照组,单纯感染组和烫伤合并感染组.合并感染组小鼠皮肤烫伤后,MRSA (ST-239)气溶胶呼吸道感染,采用体重、血常规、菌血症率、皮肤和脏器荷菌量、病理组织学变化和分子生物学等指标对模型进行综合评价.rn 结果:与其他两组相比,合并感染组小鼠第三天体重下降明显;白细胞数显著增多;菌血症率达100%;皮肤和肺荷菌量较高,分别达108 CFU·g-1和106 CFU·g-1;镜下观察皮肤和肺炎症病变明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皮肤组织内CD138呈阳性表达;multiPCR测定感染组织内nuc和mecA基因均为阳性.rn 结论:SKH-1无毛小鼠烫伤再辅以MRSA气雾攻击的方式,可成功建立能够模拟临床上烧烫伤患者继发MRSA肺炎的动物模型,此模型对于抗MRSA药物药效评价研究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摘要:目的:研究药物地芬诺酯和洛哌丁胺作为润肠通便功能实验的造模剂的有效性、合理性.rn 方法:筛选药物地芬诺酯与洛哌丁胺在润肠通便功能实验中作为造模剂的适宜剂量.用某市售具有润肠通便功能的保健食品进行动物实验验证:每种造模剂都设有便秘模型对照组,样品分别设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共用正常对照组;均进行小肠运动实验和排便实验,并进行统计学分析.rn 结果:(1)小肠推进实验中,选择筛选出的地芬诺酯(5 mg·kg-1)、洛哌丁胺药物(5 mg·kg-1)分别造模,两种造模剂的模型对照组墨汁推进率均小于正常对照组的墨汁推进率(P<0.01),认为这两种便秘模型均成立;两种造模药物的模型条件下,受试物的墨汁推进率均大于模型对照组(P<0.01).(2)排便实验中,选择筛选出的地芬诺酯(10 mg ·kg-1)、洛哌丁胺(10mg·kg-1)分别造模,两种造模剂的首便时间明显长于正常对照组,6h粪便粒数和6h粪便重量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认为这两种便秘模型成立;两种造模药物的模型条件下,受试物的6h粪便粒数和6h粪便重量均明显多于模型对照组(P<0.01).rn 结论:地芬诺酯和洛哌丁胺在适宜剂量下均可作为润肠通便功能评价方法的造模药物.
  • 摘要:目的:建立DJB手术动物模型,观察术后GK大鼠胰岛素抵抗情况的变化,研究DJB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机理.rn 方法:雄性Wistar大鼠(n=18)只为空白对照组;雄性GK大鼠分为模型对照组(n=18)和DJB手术组(n=18).分别于手术后3、6和9w每组随机抽取6个动物进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钳夹实验结束后1w,取组织检测肝脏GcK、G6P以及PEPCKmRNA表达情况以及骨骼肌细胞膜GLUT4含量的变化.rn 结果:DJB手术后3w和6w,DJB手术组动物的葡萄糖输注率(GIR)较模型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肝脏GcK、G6P以及PEPCKmRNA表达量DJB手术组较模型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9w,DJB手术组动物的葡萄糖输注率(GIR)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肝脏GcK表达量DJB手术组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G6P以及PEPCKmRNA表达量DJB手术组则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DJB手术后3、6和9w,骨骼肌细胞膜GLUT4的含量DJB手术组较模型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rn 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分析,DJB手术改善血糖的水平是通过改善体内肝脏组织的胰岛素抵抗,通过调节糖代谢酶的表达,进而提高肝脏葡萄糖摄取并抑制肝脏糖异生作用;在实验周期内,DJB手术对于骨骼肌组织的胰岛素抵抗未发现有明显改善,提示DJB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与时间有一定关系.
  • 摘要:目的:观察和比较癃开颗粒处方药材挥发油对其制剂主要药效学活性的影响,为制订合适的制备工艺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给丙睾诱发前列腺增生模型小鼠ig癃开颗粒含挥发油制剂(简称癃开A,下同)或癃开颗粒去挥发油制剂(简称癃开B,下同)10、20、40g·kg-1,每天1次,连续14d,末次给药后24h,取前列腺称重,并换算成前列腺指数作组间比较.结果:癃开A和癃开B对丙睾模型小鼠前列腺湿重、前列腺指数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抗丙睾所致小鼠前列腺增生强度方面,两者相应剂量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去挥发油制备工艺对癃开颗粒进行产业化是有药效保障的.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