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分子分型

分子分型

分子分型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3年内共计1448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11篇、会议论文87篇、专利文献1098565篇;相关期刊435种,包括疾病监测、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62种,包括第六届传染病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技术论坛、第八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第三届中国肿瘤医师大会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江西省科协第二届学术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十一次流行病学学术交流会议等;分子分型的相关文献由4896位作者贡献,包括阚飙、崔志刚、周海健等。

分子分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11 占比:0.11%

会议论文>

论文:8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098565 占比:99.88%

总计:1099863篇

分子分型—发文趋势图

分子分型

-研究学者

  • 阚飙
  • 崔志刚
  • 周海健
  • 王磊
  • 刁保卫
  • 周彤
  • 杜小莉
  • 夏胜利
  • 陈敏
  • 周伟庆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唐子云; 胡健欣; 陈进; 陆毅兴; 孔伶俐; 刁露; 张发福; 熊文广; 曾振灵
    • 摘要: 【目的】调查产生生物被膜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流行病学特征,探究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与分子型之间的相关性,为治疗动物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广东省兽药研制与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保存的9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研究对象,用结晶紫半定量法测定所有菌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将产膜菌株进行22种常见抗菌药的最小抑菌浓度测定,通过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3种(spa、MLST和PFGE)分型方式进行分子分型,并分析产膜能力与分子型之间的相关性,最后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生物被膜产生菌株中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携带状况。【结果】结晶紫半定量结果显示,9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能产生生物被膜的菌株共计23株,占23.47%。包括牛乳源22株(占比25.29%,22/87),其中14株(占比60.87%,14/22)来自浙江奶牛养殖场,8株(占比39.13%,8/22)来自福建奶牛养殖场,以及猪源1株(占比9.10%,1/11),来自广东屠宰场,说明牛乳源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膜潜力高于猪源;将产膜能力划分为强、中、弱3个等级,23株产膜菌株中,其中强产膜菌株2株(占比8.70%,2/23),中产膜菌株9株(占比39.13%,9/23),以及弱产膜菌株12株(占比52.17%,12/23)。药敏试验显示,牛乳源产膜菌株对所有受试抗菌药物敏感,而猪源产膜菌株对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噻呋、头孢西丁、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克林霉素、多西环素、红霉素、氟苯尼考、复方新诺明、泰妙菌素、替米考星13种抗菌药均表现出耐药;spa分型结果显示,9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共获得8种spa型,产膜的2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占其中3种:1株t2922型来自广东猪源,14株t2119来自浙江牛乳源,8株t189来自福建牛乳源;MLST分型结果显示,98株菌共分为9种ST型,其中6种ST型不具有产生生物被膜的能力,分别为ST398、ST522、ST705、ST1651、ST479和ST151,仅3种ST型的菌株具有生物被膜产生能力,分别为ST9、ST7和ST188。结果表明,强产膜菌株分子型主要为ST7-t2119,中产膜菌株主要为ST7-t2119和ST188-t189,弱产膜菌株为ST9-t2922、ST7-t2119和ST188-t189;同时结合PCA分析不同ST型组间差异性发现,弱产膜菌株的ST型能与中强产膜菌株很好的区分开来,只有特定ST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才具有产生生物被膜的能力。23株产膜菌株PFGE分型全部成功,结果显示,广东、福建、浙江三省产膜菌株共分为3种PFGE型,且PFGE型存在地域分布特征,同一地区的分离株可能存在克隆传播,但克隆株之间生物被膜产生能力有明显差异;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产膜菌株中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根据分子型不同携带情况呈现多样性。【结论】不同来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不同程度产生生物被膜的潜力,且均携带多种不同的产膜基因,牛乳源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膜潜力远远高于猪源;菌株能否产膜与ST型存在强相关性,特定的ST型如ST9、ST7和ST188更容易产生生物被膜。
    • 艾勇彪; 黄军; 章书铭; 李文仿; 张丹峰
    • 摘要: 目的:探讨Luminal B型早期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1月至2016年06月我院收治的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285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和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Luminal B(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190例(66.7%),Luminal B(HER-2阳性)患者为95例(33.3%)。Luminal B(HER-2阴性)与Luminal B(HER-2阳性)在脉管癌栓、腋窝淋巴结状态和放疗例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uminal B(HER-2阳性)复发转移率高(P<0.05),且5年的无病生存和总生存率均低于Luminal B(HER-2阴性)(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脉管癌栓、淋巴结状态、PR和Ki-67是Luminal B型乳腺癌预后独立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与Luminal B(HER-2阴性)相比,Luminal B(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恶性程度更高,预后更差。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Ki-67高表达和PR阴性是影响Luminal B型乳腺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何伟丽; 练会招; 翟贺宁; 王宁霞
    • 摘要: 目的探讨分子分型、肿瘤直径、淋巴结情况、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表达等对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接受新辅助化疗的44例中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分子分型、肿瘤直径、淋巴结情况、Ki-67表达与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间的关系。结果44例乳腺癌患者病灶影像学评价完全缓解率为6.0%,部分缓解率为54.8%,总缓解率为61.3%,疾病进展率为9.0%,疾病稳定率为29.5%,无效率为38.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子分型、肿瘤直径及Ki-67表达情况均与疗效相关,而淋巴结情况与疗效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分子分型、肿瘤直径、Ki-67表达可作为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参考指标,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可作为其预后指标。
    • 祝颖; 蒋智铭; 周隽; 徐耀庭; 邹强; 王洋; 陈春燕; 茅培青; 陈艺琳
    • 摘要: 目的探讨用免疫组化法对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进行分子分型的可操作性诊断方法和标准。方法对197例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行CK7、GATA3、FOXA1、CK20、CK14、CD44、CK5/6、p53、Ki-67等9种尿路上皮癌常用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各项免疫组化标记表达的相关性,以及与各组织学变异的相关性,从中选择可用于分子分型的抗体和模式。结果FOXA1和CK20可作为腔面型癌的标记;CK14、CK5/6、CD44可作为基底样型癌的标记。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的组织学变异中,腺样、微乳头、浆细胞样和巢状变异大多为FOXA1和CK20表型的腔面型癌,约占76.8%(43/56);而鳞样、肉瘤样变异大多为CK14、CK5/6、CD44表型的基底样型癌,约占93.1%(27/29)。结论联合使用5种常规免疫组化标记(FOXA1、CK20和CK14、CK5/6、CD44)检测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结合其形态学特征可将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大致分为腔面型和基底样型癌两种类型。
    • 钟世燕; 雷益; 余娟; 梁超; 刘侠静
    • 摘要: 乳腺癌作为多基因导致的高度异质性肿瘤,其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分子分型对患者治疗方案以及预后有重要影响。通过分子分型可弥补组织学分类、TNM期分类的不足,并可为患者治疗方案、转移风险、预后评估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目前分子分型作为基础的个体化治疗评估标准越来越普及。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利用各序列可为乳腺癌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信息,其中DCE-MRI定量参数对其分子分型评估研究前景广。而未来研究将流行病学、病理学、影像学、影像组学、分型方法等进行综合深入研究,以此确保分型的准确性、规范性,也只有对患者进行准确分子分型才能凸显出依据分子分型指导个体化治疗的精准性。
    • 徐言; 薛誉(综述); 王超(审校)
    • 摘要: 子宫内膜癌作为女性第六大癌症,发病率在逐年上升且发病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同时患者的保留生育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已被研究证实与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有密切联系,但对保育治疗的临床意义尚未见总结性的文献报道。现有的研究表明p53野生型对孕激素治疗获益最大,DNA错配修复缺失(MMR-D)可能对保留生育功能治疗产生不利的影响;POLE超突变型与更好的保育疗效,p53突变型与不良结局之间的关系尚未得到更多数据的支持;通过个案分析,林奇综合征患者进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其并不作为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禁忌证。本文回顾目前已发表的文献,对肿瘤分子分型在子宫内膜病变保育治疗中的临床意义及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 朱绘绘; 刘海珍; 郁春红; 李文; 黄洁
    • 摘要: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超声特征与分子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75个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浸润性乳腺癌病灶,根据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将其分为三阴性型、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回顾性对比4组病灶的超声特征,包括位置、大小、边缘、形态、方位、后方回声、高回声晕、钙化等,以分析浸润性乳腺癌超声特征差异。结果4组病灶除在位置上无差异外,其他超声特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阴性型病灶体积较大,形态规则,边缘光整,多呈平行位,高回声晕及微钙化罕见,后方回声多增强;Luminal A型和B型病灶体积较小,多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整,约半数可见微钙化,但A型是高回声晕最常见的分型,B型高回声晕少见,是非平行位生长最常见的分型。HER2过表达型病灶体积较大,多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整,呈平行位,高回声晕罕见,是微钙化发生率最高的分型。结论不同分子分型浸润性乳腺癌具有较为典型的超声特征,可以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
    • 董吉; 吴鹏西; 周锋盛; 刘晓; 蔡颖; 丁炎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超声造影检查的特点表现。方法选取100例乳腺癌患者,依据Ki-67、人表皮生长因子-2(HER-2)、孕激素受体(PR)以及雌激素受体(ER)表达情况,将乳腺癌划分成HER-2过表达型、三阴型、Luminal A型、Luminal B型,其中Luminal A型以及Luminal B型统称为管腔上皮型。观察不同分子分型患者超声造影特点和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参数。分析病理检查结果情况、不同分子分型患者超声造影特点;对比不同分子分型患者超声造影特点。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提示7例为浸润性小叶癌、2例为导管内癌、91例为浸润性导管癌。19例为HER-2过表达型、21例为三阴型、18例为Luminal A型、42例为Luminal B型。超声造影检查结果提示,在HER-2过表达型方面,四周存在穿入血流、增强后范围扩大、内部有灌注缺损、增强后边界不清晰、高增强占比分别是68.42%、94.74%、73.68%、84.21%、89.47%;在三阴型方面,增强后范围扩大、增强后边界清晰、高增强占比依次是95.24%、95.24%、95.24%;在Luminal A型方面,四周放射状汇聚、增强后范围扩大、增强后边界不清晰、低或等增强占比依次是66.67%、88.89%、83.33%、83.33%;在Luminal B型方面,放射状汇聚、增强后范围扩大、增强后边界不清晰、低或等增强占比依次是57.14%、97.62%、92.86%、59.62%。不同分子分型患者在灌注缺损、穿入血流、增强强度以及增强边界方面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开展超声造影检查后,其造影特点有明显差异性,能够为手术前疾病分型提供参考依据。
    • 王瀚苇; 吴昊; 田静; 张俊峰; 钟鹏; 陈立朝; 王舒楠
    • 摘要: 本文回顾性分析19例经病理证实为WHO Ⅱ-Ⅲ级且具有T_(2)/FLAIR错配征的脑胶质瘤患者.从患者的影像数据中提取肿瘤区整体特征和错配区影像参数进行定量分析,探讨T_(2)/FLAIR错配征在评价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伴1p/19q未联合缺失型(IDH^(MUT)/1p/19q^(+))较低级别胶质瘤(LGG)的诊断效能.本研究表明,整体及部分T_(2)/FLAIR错配征可作为预测IDH^(MUT)/1p/19q^(+)LGG的影像标志物.肿瘤区整体影像特征联合错配区定量参数有助于提高对IDH^(MUT)/1p/19q^(+)LGG的诊断效能.
    • 伊茹; 蔡凤林; 符德元
    • 摘要: 环状RNA(circRNA)是反向剪接形成的闭合circRNA分子,其特性与线性RNA不同,在生命活动和与其相关疾病的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circRNA的特有功能使其在调节乳腺癌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包括增殖、迁移、侵袭)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其表达水平与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乳腺癌患者的临床预后密切相关。探讨circRNA作用于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机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乳腺癌的发生机制,对于乳腺癌的诊疗以及开发新的临床标志物具有重要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