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浸润性乳腺癌

浸润性乳腺癌

浸润性乳腺癌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239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9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453794篇;相关期刊152种,包括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中国老年学杂志、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临床经验学术研讨会、第十四届全国医学影像学学术会议暨江西省第十七次放射学学术会议、全国乳腺癌规范化综合诊治论坛等;浸润性乳腺癌的相关文献由766位作者贡献,包括赵树鹏、齐凤杰、代新珍等。

浸润性乳腺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9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53794 占比:99.95%

总计:454029篇

浸润性乳腺癌—发文趋势图

浸润性乳腺癌

-研究学者

  • 赵树鹏
  • 齐凤杰
  • 代新珍
  • 刘祥玉
  • 徐秀梅
  • 杨伟洪
  • 段立锋
  • 王永霞
  • 米贤军
  • 钟守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欧国军; 张旭
    • 摘要: 目的 分析浸润性乳腺癌病理特征及磁共振T2WI序列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长沙市第三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T2WI序列情况分为阳性组、阴性组.分析不同T2WI序列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T2WI序列对患者预后情况的预测价值.结果 80例患者中,共37例为阳性,43例为阴性.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理类型、绝经状态方面对比,P>0.05;相较于阴性组,阳性组患者的T2-T3期、N2-N3期、Ki-67高表达、LVI占比均明显更高(P0.05).持续对患者进行9个月随访,分别于随访3个月、6个月、9个月时统计病情复发情况.结果 显示:3个月内,阳性组(n=37)病情复发5例、占比13.51%,阴性组(n=43)病情复发0例,差异对比χ2=4.106,P=0.0420.050;9个月内,阳性组复发5例、占比13.51%,阴性组复发1例、占比2.33%,差异对比χ2=2.156,P=0.141>0.050.提示T2WI序列与患者病情复发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结论 浸润性乳腺癌T分期、N分期较高,Ki-67高表达率、LVI比例较高,磁共振T2WI序列对该病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杜小萌; 陈艾琪; 曹胜男; 李想; 唐聪聪; 马宜传
    •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多参数磁共振T;WI及弥散加权成像序列的影像组学模型在鉴别非典型纤维性腺瘤与浸润性乳腺癌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4例因乳腺肿块就诊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包括经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评估为4类但病理活检证实为纤维腺瘤的ABF43例,病理活检为IBC的111例。利用达尔文科研平台将数据集按照4∶1随机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提取所勾画病灶上的影像组学特征,利用支持向量机建立影像组学鉴别模型,通过对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进行分析,探讨单独T;WI图、单独DWI图及T;WI联合DWI图像三种模型在ABF组和IBC组间的鉴别价值。结果 T;WI图和DWI图训练集及测试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0.75,0.75、0.70;T;WI图像联合DWI图像模型训练集及测试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0.79。结论 T;WI联合DWI图像影像组学模型对鉴别ABF及IBC具有一定价值,可辅助临床更精准的判断患者肿块类型,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活检。
    • 周静; 于文洲
    • 摘要: 资料患者女性,49岁,左眼近内眦部眼眶疼痛伴眼前黑影遮挡1月余,2021年1月21日就诊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门诊。既往史:患者2006年于外院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浸润性乳腺癌(左),免疫组织化学:ER(++)、PR(++)、CerB-2(++),术后行化疗(环磷酰胺+多柔吡星+氟尿嘧啶)方案3周期,后服三苯氧胺行内分泌治疗半年。2017年10月患者因“左胸壁乳腺癌术后复发及肺转移”行4周期化疗。
    • 毛淑平; 武文杰; 王苏; 郭盼盼; 胡绘杰; 吕印冠; 李韶山
    • 摘要: 目的探讨绝经前后女性发生浸润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7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130例和同期筛查出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15例为研究对象(病例组,n=145),根据确诊时患者是否绝经将患者分为绝经前病例组(n=51)和绝经后病例组(n=94);另选择于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同期体检健康者145例为对照组,根据体检时受试者是否绝经将受试者分为绝经前对照组(n=51)和绝经后对照组(n=94)。通过查阅病历资料收集所有受试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身高、体质量、学历、初潮年龄、初产年龄、流产史、乳腺癌家族史、良性肿瘤手术史、是否哺乳。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绝经前后发生浸润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结果绝经前病例组与绝经前对照组受试者的初潮年龄、流产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后病例组与绝经后对照组受试者的初潮年龄、体质量指数、流产史、乳腺癌家族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潮年龄≤12岁、流产史是绝经前女性发生浸润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P<0.05);初潮年龄≤12岁、体质量指数≥28 kg·m^(-2)、流产史是绝经后女性发生浸润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初潮年龄≤12岁、流产史是绝经前女性发生浸润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初潮年龄≤12岁、体质量指数≥28 kg·m^(-2)、流产史是绝经后女性发生浸润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 赵玲; 马步云; 商雷
    •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硬化性腺病(sclerosing adenosis,SA)与浸润性癌(invasive breast cancer,IBC)的自动乳腺全容积超声(automated breast ultrasound system,ABUS)影像特征,评价ABUS对两者的鉴别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01月至2020年01月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02例SA和107例IBC病例,比较两者临床资料及ABUS征象。结果:SA病灶平均(1.51±1.13)cm,IBC病灶平均(2.57±1.55)cm(P<0.05);SA与IBC在ABUS二维平面上均多表现为不规则形与低回声,出现的例数分别为64例(62.7%)、78例(76.5%)和70例(65.4%)、77例(72.0%);SA与IBC在ABUS冠状平面上,SA多表现为边缘清楚56例(54.9%),后方回声增强或无改变84例(82.4%),周围脂肪回声无改变83例(81.4%),无钙化69例(67.6%),无“汇聚征”81例(79.4%)。IBC多表现为边缘毛刺65例(60.7%),后方回声衰减61例(57.0%),周围脂肪回声无改变73例(68.2%),微钙化62例(57.9%),有“汇聚征”73例(68.2%)(P<0.05)。结论:两者在ABUS二维平面上超声征象存在部分重叠,ABUS冠状面征象有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 雷霆宇; 邵亚军; 张仙娇
    • 摘要: 目的分析浸润性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结果的关系。方法收集经病理检查确诊的81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观察患者超声图像,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计算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浸润性乳腺癌的检出情况;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了解超声图像评分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浸润性乳腺癌的总检出率为92.59%。超声成像评分≤3分23例,﹥3分58例。超声成像评分﹥3分中组织学分级为低分化、病理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有淋巴结转移、有脉管侵犯、Ki-67阳性患者所占比例分别明显高于≤3分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浸润性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表现与其临床特征存在一定的联系,对预测浸润性乳腺癌生物学特征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朱绘绘; 刘海珍; 郁春红; 李文; 黄洁
    • 摘要: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超声特征与分子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75个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浸润性乳腺癌病灶,根据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将其分为三阴性型、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回顾性对比4组病灶的超声特征,包括位置、大小、边缘、形态、方位、后方回声、高回声晕、钙化等,以分析浸润性乳腺癌超声特征差异。结果4组病灶除在位置上无差异外,其他超声特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阴性型病灶体积较大,形态规则,边缘光整,多呈平行位,高回声晕及微钙化罕见,后方回声多增强;Luminal A型和B型病灶体积较小,多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整,约半数可见微钙化,但A型是高回声晕最常见的分型,B型高回声晕少见,是非平行位生长最常见的分型。HER2过表达型病灶体积较大,多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整,呈平行位,高回声晕罕见,是微钙化发生率最高的分型。结论不同分子分型浸润性乳腺癌具有较为典型的超声特征,可以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
    • 李腊梅
    • 摘要: 目的:探讨兰尼碱受体2(ryanodine receptor 2,RyR2)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蛋白质印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检测RyR2在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乳腺癌、乳腺癌旁和正常乳腺组织样本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和超声检查特征间的关系。结果和结论:RyR2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乳腺癌旁和正常乳腺组织(均P<0.01),且其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低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高、雌激素受体阴性、存在微钙化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均P<0.05)。结合超声检查和RyR2检测结果能为浸润性乳腺癌的诊断提供更准确的判读结果。
    • 周晓; 卢君丽; 金观桥
    • 摘要: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IBC)术后远期预后的预测因子,建立基于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对IBC术后复发或转移的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期间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确诊的IBC患者,依据术后5年随访结果(是否复发或转移)分为进展组与无进展组;记录其临床病理资料(年龄、临床分级、脉管侵犯、分子亚型、P53、Ki-67)以及磁共振资料(乳腺腺体类型、乳腺背景实质强化、时间信号曲线、ADCmin值、瘤周水肿征象),单因素筛选变量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Nomogram预测模型,并进一步评估该模型的区分度与校准度。结果:共计纳入IBC患者116例,其中进展组34例、无进展组82例。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OR=1.025,P=0.046)、脉管侵犯(OR=1.287,P=0.025)、瘤周水肿(OR=1.361,P=0.009)以及ADCmin(OR=-1.932,P=0.034)是IBC术后远期预后的独立预后因素;以此构建的Nomogram预测模型各预后因子分值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不存在0分;存在62分)、脉管侵犯(不存在0分;存在100分)、瘤周水肿(不存在0分;存在100分)以及ADCmin(≤0.796×10^(-3)mm^(2)/s 97分;>0.796×10^(-3)mm^(2)/s 0分)。区分度显示:C-index为0.820(95 CI%:0.783~0.857);校准度显示:Brier系数为0.154,且在校准曲线上模型预测值与实际观察值拟合较好。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对IBC远期预后的Nomogram预测模型,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预测工具。
    • 安蕾; 李丽霞; 孙芳; 张湘生; 胡博; 刘灿
    • 摘要: 目的探究浸润性乳腺癌的多模态影像学特征与分子分型之间的关系,以提高不同分型浸润性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乳腺外科在2020年5月至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77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资料数据。患者术前均行乳腺X线摄影、超声、磁共振检查。收集患者完整的临床及病理相关资料,探究浸润性乳腺癌的多模态影像学特征与分子分型之间的关系,并与临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①浸润性乳腺癌的乳腺X线摄影特征Luminal A型(LA型)、Luminal B型(LB型)型多为圆形、卵圆形,以无钙化者居多,LA型、LB型均边缘模糊,LA型还可见毛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型)也常呈圆形、卵圆形,边缘以小分叶状占多数,Triple negative型(TN型)多不规则,边缘以模糊多见。HER2型及TN型常见钙化。②浸润性乳腺癌的超声特征Luminal型多数后方回声衰减,且其血流Alder分级、弹性模量Emax、Emin和Eratio均较低。HER2型、TN型倾向后方回声增强,血流Alder分级、Emax、Emin和Eratio均较高。③浸润性乳腺癌的磁共振特征LA型、LB型倾向于不均匀强化,HER2型以均匀强化多见,TN型常表现为环形强化;ADC值以LA型最高,TN型最低。结论浸润性乳腺癌的乳腺X线摄影、超声及磁共振表现与其分子分型有相关性,且不同分型之间有一定差异,其差异性可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更加丰富的参考信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