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预后判断

预后判断

预后判断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668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肿瘤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87篇、会议论文65篇、专利文献20937篇;相关期刊312种,包括中国保健、基层医学论坛、实验与检验医学等; 相关会议52种,包括全国第四届脑复苏与康复高层论坛、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CGOS)2014年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老年肿瘤学大会、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论坛等;预后判断的相关文献由1788位作者贡献,包括徐昕、王明荣、孔北华等。

预后判断—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87 占比:2.27%

会议论文>

论文:65 占比:0.30%

专利文献>

论文:20937 占比:97.43%

总计:21489篇

预后判断—发文趋势图

预后判断

-研究学者

  • 徐昕
  • 王明荣
  • 孔北华
  • 郝佳洁
  • 张钰
  • 蔡岩
  • 周涛
  • 周立
  • 张学敏
  • 张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汤严严; 赵凯; 卢生芳; 张龙
    • 摘要: 目的分析和比较和肽素和乳酸水平对急诊科成人创伤患者主要临床结果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9月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60例成人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将其分为ISS≤15分组(89例)和ISS>15分组(71例),比较两组人口统计学数据、生命体征、临床结局以及乳酸、和肽素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和肽素和乳酸对主要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与ISS≤15分组相比,ISS>15分组的年龄更大、呼吸频率升高、血氧饱和度降低、收缩压降低、心率升高、白细胞计数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以及葡萄糖、乳酸、和肽素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15分组的相关临床结局,如输血、大手术、住院入住重症监护室(ICU)、死亡的比例显著高于ISS≤15分组,住院天数长于ISS≤15分组(P15分、入住ICU、大手术、输血和死亡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6、0.652、0.931,0.817、0.773、0.930,0.871、0.740、0.915,0.859、0.744、0.914,0.660、0.862、0.898。结论对于成人创伤患者,急诊入院时的和肽素水平测定在识别严重创伤、预测入住ICU及进行大手术和输血方面优于乳酸,并且和肽素和乳酸的联合测定对成人创伤患者主要临床结局的预测能力高于乳酸及和肽素单一指标的测定。
    • 李祖曦; 黄显斌; 马云涛; 詹渭鹏; 狐鸣; 田宏伟; 杨婧
    • 摘要: 近年来,针对PD-1及PD-L1的研究深入,免疫治疗逐渐兴起,但其在实体肿瘤患者中有效率只有20%左右,如何选择受益人群成为研究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最新临床研究表明循环肿瘤细胞(CTC)表面表达的PD-L1能够作为一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对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具有指导作用。本文将对CTC PD-L1在各种实体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及最新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贾莉子; 冯燕玲; 李智慧
    •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6例,在患者入院时均采取体感诱发电位(SEP)、脑电图(EEG)检查。然后对患者进行治疗随访,记录所有患者的预后,分析各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与预后的关系。结果:EEG检查结果显示,重度、中度异常患者的死亡、植物状态占比均明显高于轻度异常与正常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EP检查为阳性的患者的死亡、植物状态占比均明显高于SEP阴性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可有效反映患者脑内的紊乱程度,并可作为重型颅脑损伤预后情况的判断依据。
    • 黄振秀; 陈旭
    • 摘要: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CEUS)用于乳腺癌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以期更好地预测乳腺癌患者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万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预后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8例,死亡)和预后良好组(42例,存活),记录两组患者CEUS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法分析乳腺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CEUS相关指标判断预后的价值。结果50例患者中死亡8例,死亡率16.00%。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肿瘤分期(95%CI=1.114~4.153,OR=2.151,P=0.023)、分化程度(95%CI=1.278~8.336,OR=3.264,P=0.013)、达峰时间(95%CI=0.549~0.947,OR=0.721,P=0.019)及峰值强度(95%CI=1.223~2.197,OR=1.639,P=0.001)与乳腺癌预后密切相关。根据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建立预测模型:Y_(1)=0.776X_(1)+1.183X_(2),Y 2=0.776X_(1)+1.183X_(2)-0.327X_(6)+1.021X_(7)。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显示,模型Y 2判断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33,显著高于模型Y_(1)的AUC值(P<0.05)。结论CEUS定量指标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以此建立预测模型有助于提高判断预后的准确性。
    • 万霖; 杨细平; 梁玉森
    • 摘要: 目的 分析血清Sirtuin1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诊断价值和1年后功能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共收集13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相同年龄、性别的体检对照组,比较他们的一般资料及Sirtuin1差异。根据改良Ranking量表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年后的功能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使用Cox风险回归分析sirtuin1及其他因素与患者预后不良的关系。构建sirtuin1预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和一年功能预后的预测的ROC曲线。结果 脑卒中组患者的血清sirtuin1水平(0.72±0.32)n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0.45±0.1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Sirtuin1诊断缺血性卒中ROC曲线AUC=0.803,最佳诊断切点为0.48 ng/ml。高龄、高NIHSS评分、吸烟史和hs-CRP、sirtuin1升高均为患者1年后功能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sirtuin1预测1年后功能预后不良的AUC为0.673。结论 血清sirtuin1不仅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且与患者的1年功能预后相关。
    • 刘锦燕; 郑彧鸣; 曹祎婕; 项明洁
    • 摘要: 结直肠癌(CRC)是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也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四分之一的CRC患者在诊断时都会伴随转移。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非侵袭性的生物标志物,因其安全、廉价、易于测量,是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及辅助诊断的重要手段。本综述旨在讨论最近结直肠癌患者血液和粪便样本的新型诊断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 何兴桢; 潘翔; 郑培奋
    • 摘要: 目的 探讨miR-100-5p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对HCC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浙江医院就诊的HCC患者118例.以miR-100-5p表达水平中位数为界,将肿瘤分为miR-100-5p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通过逆转录、RT-qPCR检测石蜡标本组织中miR-100-5p表达水平,采用x2检验分析miR-100-5p表达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期和预后的相关性;通过绘制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分析miR-100-5p表达水平和患者总体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miR-100-5p低表达、高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肿瘤高分期和miR-100-5p低表达是HC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60岁)、女性、大组织组(肿瘤长径>5 cm)中均未发现相关性(均P>0.05).结论 低表达miR- 100- 5p是HCC预后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
    • 黄光鉴; 罗巍; 蔡迪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17(IL-17)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6—12月接收的8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已发生细菌感染的患者为观察组(n=47),未发生细菌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n=33);按照APACHEⅡ评分将观察组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清白介素-17检测;分析对比细菌性与非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不同程度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以及不同预后患者的血清IL-17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IL-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度、重度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患者的血清IL-17水平高于轻度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患者,重度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的血清IL-17水平高于中度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患者,预后良好组的血清IL-17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L-17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体现出较高的敏感性,能够明确判断出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同时在患者预后情况的判断中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 殷敏; 杜敏; 刘彤
    • 摘要: 肺癌是目前我国及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同样也是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恶性肿瘤.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为18至24个核苷酸组成的短链非编码单链RNA,参与了人体内60%以上基因表达和细胞内绝大部分信号通路的调控,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持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miRNA也被证实其循环浓度可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预后判断甚至治疗策略制定等多个领域.由于血清miRNA在肺癌的诊断中具有无创性优势,并兼具了一定的敏感度及特异性,为肺癌的诊断及预后判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就血清miRNA用于肺癌诊断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 陈晓敏
    • 摘要: 目的:分析骨代谢指标、甲状腺功能指标及钙磷代谢指标对预测甲亢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348例经抗甲状腺药物联合放射性碘治疗的甲亢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治疗后康复情况将其分为观察组(治疗后为未完全康复,n=174)和对照组(治疗后完全康复,n=174).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采用双能X线测定股骨近端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降钙素(Calcitonin,CT)和血清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采用放射性免疫法测定总三碘甲状腺氨酸(Total triiodothyronine,TT3)、总甲状腺素(Total thyroxin,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ree triiodothyronine,FT4),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钙(Ca)、磷(P)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股骨近端BMD均降低,CT和BGP均升高,且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TT3、TT4、FT3及FT4以及Ca、P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甲亢患者实施骨代谢指标、甲状腺功能指标及钙磷代谢指标变化监测对其预后判定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