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350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特种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3篇、会议论文33篇、专利文献792371篇;相关期刊183种,包括中国医疗器械杂志、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第26届学术与技术交流年会、第十四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影像学术研讨会、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等;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的相关文献由1145位作者贡献,包括管一晖、蒋雨平、丁正同等。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3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3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92371 占比:99.96%

总计:792687篇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发文趋势图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研究学者

  • 管一晖
  • 蒋雨平
  • 丁正同
  • 田嘉禾
  • 耿建华
  • 吴宁
  • 左传涛
  • 姚树林
  • 刘平
  • 周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温阿明; 潘倩玉; 冯金英; 黄亚洲
    • 摘要: 目的:探索氟代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对骨与软组织肿瘤诊断和疗效评价的应用。方法:选择60例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为试验对象,收治纳入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21年5月;以往无相关恶性肿瘤病史;以骨科症状为主要首发症状表现;骨破坏部位最终经病理证实为转移癌;寻找其原发病灶实施常规检查与FDGPET/CT显像检查。结果:临床常规检查结果显示有49例原发肿瘤,FDGPET/CT显像检查结果显示有52例原发肿瘤,二者无临床差异性(P>0.05);FDGPET/CT显像检查结果显示有13例单发转移,有47例多发转移;4个骨源性恶性肿瘤灶PET/CT诊断敏感度分别为97.44%、92.86%、95.33%、95.65%;9个软组织肿瘤灶PET/CT诊断敏感度分别为96.00%、94.74%、93.33%、87.50%、83.33%、90.00%、80.00%、66.67%、88.89%。结论:在骨与软组织肿瘤的检查诊断以及治疗效果评价应用当中,FDGPET/CT显像检查起到十分重要作用。
    • 张慧坤; 邵广瑞; 纪宇
    • 摘要: 近年来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日渐上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是其主要病因。血流灌注异常是CAD发展的第一个标志,因此早期检测心肌灌注异常并进行积极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已有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用于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且通过多种影像技术的联合应用可以弥补不同成像技术之间的不足,提高CAD诊断的准确性。现就冠状动脉疾病的多模态成像技术进行综述。
    • 刘犇; 詹伟涛
    • 摘要: 随着以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为标志物的新型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示踪剂的引入,PSMA-PET检测方法正改变着前列腺癌的治疗前景。它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尽管难以评估患者预后,但可以影响前列腺癌患者的管理模式。PSMA-PET相关研究涉及根治性手术或放疗之前对中高危型前列腺癌患者的初步分期、根治性治疗后生化复发患者的疾病定位以及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患者的诊治等。本文对PSMA-PET在CRPC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作一述评。
    • 尹涛
    •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CT)辅助应用于早期卵巢癌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将2019年9月—2020年1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接受治疗的卵巢病变患者30例纳入研究组,均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是否为早期卵巢癌,同时将同期健康体检结果未见异常的健康受检者30名纳入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血清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检测与PET/CT辅助检查,就两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对比,同时明确PET/CT辅助应用于早期卵巢癌诊断方面的价值。结果:研究组CA125与SUV_(ma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T/CT辅助应用于早期卵巢癌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度、灵敏度及诊断符合率,在疾病早期诊断方面的价值突出。
    • 李周雷; 谭婉红; 孟霁昕; 黄思韵; 陈仲本
    • 摘要: 纤维化是由组织损伤或炎症引起的进行性瘢痕形成的过程,可导致器官损伤和衰竭。肠道的纤维化与炎性肠病特别是克罗恩病密切相关。30%的克罗恩病(CD)患者会因纤维化而造成肠道狭窄,导致肠管切除。目前,尚无预防或逆转纤维化抑制肠道狭窄的药物,内镜扩张术和外科手术治疗是主要手段,但复发率很高。只有在纤维化发生的早期确诊并干预才有可能逆转纤维化进程,避免肠道狭窄的产生。然而,炎症和纤维化在受损的肠段中不同程度地共存,有效鉴别诊断炎症和纤维化对治疗策略的选择非常重要。横断面成像技术如磁共振小肠造影、计算机断层扫描小肠造影和肠道超声,用于评估小肠和CD相关并发症(包括狭窄),有望鉴别狭窄中的炎症和纤维化程度以选择最佳疗法。目前,钆剂增强延迟显像和磁化转移磁共振成像,以及超声弹性成像是评估CD患者纤维化的重要工具。本文拟回顾纤维化的无创成像技术,例如扩散加权和磁化转移成像、应变弹性成像、剪切波成像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以指导CD患者的治疗决策。
    • 李周雷; 谭婉红; 卢宝兰; 陈仲本
    • 摘要: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进行性肺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肺部瘢痕形成,长期预后不良。该病的典型特征包括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干咳,肺功能测试通常显示限制性损伤和一氧化碳扩散能力减弱。影像学检查和活检在临床上有助于诊断。本文对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在肺纤维化和肺纤维化进程中的应用进行总结。
    • 李周雷; 谭婉红; 孟霁昕; 黄思韵; 陈仲本
    • 摘要: 炎症性肠病(IBD)通常伴有慢性炎症,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肠纤维化是其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随着与IBD和纤维化相关的各种研究逐步推进,肠道纤维化的发病机制、诊断和疾病管理取得了一定进展。其中,有研究着重于与纤维化过程、遗传和环境风险因素(如微生物群)相关的炎症非依赖性机制,也有通过生成新的体外和体内系统来研究纤维化。当前用于诊断纤维化IBD的成像技术包括断面成像,例如计算机断层扫描小肠造影(CTE)、磁共振小肠造影(MRE)、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等。多种模式也显示出诊断纤维化过程的可能性,并在与分子显像剂结合使用时提供功能和形态信息。本文介绍了PET和SPECT等分子成像技术在肠纤维化领域的应用。
    • 石翔; 王朝栋; 李珊; 田成斌
    • 摘要: 目的 观察PET/CT诊断肺腺癌与肺鳞癌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5月于本院收治的70例肺癌患者,根据不同组织病理类型分为肺腺癌组和肺鳞癌组,均行病理和PET/CT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PET/CT影像学检查结果 及参数值[平均标准摄取值(SUV)、代谢体积(MTV)]。结果 两组的性别、肿瘤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鳞癌组患者肺气肿发生率高于肺腺癌组,肺鳞癌组支气管充气、空泡、胸膜凹陷、毛刺发生率低于肺腺癌组(P<0.05);肺鳞癌组患者SUVmax、MTV均高于肺腺癌组(P<0.05)。结论 肺腺癌和肺鳞癌的PET/CT表现存在明显差异,临床采用PET/CT检查能有效诊断肺腺癌和肺鳞癌,且具有较好准确度。
    • 王警建; 王媛媛; 李娜
    • 摘要: 目的研究乳腺癌病灶与正常乳腺^(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代谢参数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1至2019.12我院收治的45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另选取35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对照组,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18)F-FDGPET-CT的诊断结果,比较两组^(18)F-FDGPET-CT代谢参数[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代谢体积(MTV)、糖酵解总量(TLG)]。结果^(18)F-FDGPET-CT与病理检查在诊断乳腺癌方面具有较高一致性(Kappa=0.950),灵敏度为95.56%,特异度为100.00%,准确率为97.50%,阳性预测率为100.00%,阴性预测率为94.59%。研究组^(18)F-FDGPET-CT代谢参数中的SUVmax、MTV、TL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8)F-FDGPET-CT在乳腺癌诊断中具有较好临床价值,乳腺癌病灶^(18)F-FDGPET-CT代谢参数与正常乳腺有较大差异,在临床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 李周雷; 陈仲本; 谭婉红; 周小琦
    • 摘要: 细胞外基质蛋白在间质空间的积累被认为是肝纤维化的典型信号,它可以由各种慢性肝病引起。因此,纤维化的进展是治疗管理和肝病监测的光学标志。肝活检是肝纤维化诊断的金标准。然而,活检和超声内镜(EUS)肝活检是有创性的,会引起严重出血,患者接受度较差。包括超声(US)、CT、MRI以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在内的无创成像技术最近被用于辅助肝纤维化的诊断、分期和监测。本综述总结了肝纤维化诊断分级相关的成像技术及应用,并讨论未来纤维化成像相关的生物靶点及技术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