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脑钠肽

脑钠肽

脑钠肽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3976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67篇、会议论文72篇、专利文献58592篇;相关期刊634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现代生物医学进展、中国老年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57种,包括《中医杂志》特邀心血管专家学术座谈会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疾病临床经验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分会成立大会、第一届全国中西医介入心脏病学论坛暨第六届长城国际中西医心脏病学论坛、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等;脑钠肽的相关文献由9591位作者贡献,包括李莉、王敏、李娜等。

脑钠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867 占比:6.18%

会议论文>

论文:72 占比:0.12%

专利文献>

论文:58592 占比:93.70%

总计:62531篇

脑钠肽—发文趋势图

脑钠肽

-研究学者

  • 李莉
  • 王敏
  • 李娜
  • 李艳
  • 吴强
  • 张伟
  • 李伟
  • 杨波
  • 王芳
  • 蔡振荣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梁吉斌; 徐宏勇
    •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及脑钠肽(BN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心功能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120例AMI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析PCT、D-D、BNP与AMI患者心功能分级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Ⅰ级组PCT、D-D、BNP水平低于Ⅱ级组、Ⅲ级组,Ⅱ级组PCT、D-D、BNP水平低于Ⅲ组(P<0.05);Ⅰ级组LVEF水平高于Ⅱ级组、Ⅲ级组,Ⅱ级组LVEF水平高于Ⅲ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CT、D-D、BNP与LVEF呈负相关(P<0.05);与Killip分级呈正相关(P<0.05).本组中120例患者30 d内死亡28例(23.33%),生存92例(76.67%).死亡组PCT、D-D、BNP水平高于生存组(P<0.05).PCT预测AMI患者PCI后预后的AUC、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0.862(95%CI:0.787~0.918)、65.22%、100.00%;D-D预测AMI患者PCI后预后的AUC、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0.853(95%CI:0.777~0.911)、95.65%、85.71%;BNP预测AMI患者PCI后预后的AUC、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0.847(95%CI:0.770~0.907)、77.17%、89.29%;联合检测预测AMI患者PCI后预后的AUC、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0.987(95%CI:0.947~0.999)、96.74%、96.43%.联合检测预后患者预后AUC高于PCT、D-D、BNP单独检测.结论 PCT、D-D、BNP水平与AMI患者PCI后心功能分级关系密切,检测PCT、D-D、BNP水平有助于预测AMI患者PCI后预后情况.
    • 刘月宾; 刘红; 周金锋
    •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脑钠肽(BNP)、D-二聚体(D-D)水平及24 h室性期前收缩(PVC)负荷对心力衰竭患者心源性不良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将该院2017年7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2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50例入院排除心力衰竭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血清BNP和D-D水平,行24 h心电图检查,记录24 h PVC负荷.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发生心源性不良事件与未发生心源性不良事件心力衰竭患者的BNP、D-D水平及24 h PVC负荷,分析血清BNP、D-D水平及24 h PVC负荷与心源性不良事件发生的关系及其预测心源性不良事件发生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BNP、D-D水平及24 h PVC负荷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发生心源性不良事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NP、D-D水平及24 h PVC负荷均明显高于未发生心源性不良事件者(P<0.05);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NP、D-D水平及24 h PVC负荷与心源性不良事件发生均呈正相关(r=0.743、0.611、0.658,P<0.05);BNP、D-D及24 h PVC负荷联合检测预测心源性不良事件发生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均明显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 联合分析BNP、D-D水平及24 h PVC负荷变化可有效预测心力衰竭患者心源性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张海洋; 毕胜利; 冯静茹; 李凡; 王静; 赵娜; 李新军
    • 摘要: 背景:绝经后冠心病妇女血清雌二醇降低与心功能减退、心室重构加重有关,绝经对慢性心力衰竭病情的影响及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在心血管系统中发挥保护作用.目的:研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在卵巢切除加重小鼠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野生型雌性C57BL/6J小鼠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基因敲除的雌性C57BL/6J小鼠进行实验.①将野生型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主动脉缩窄组、卵巢切除+主动脉缩窄组、卵巢切除+主动脉缩窄+雌二醇组.术后第1天开始,卵巢切除+主动脉缩窄+雌二醇组大鼠按照0.2 mg/(kg·d)的剂量给予苯甲酸雌二醇皮下注射,其余各组大鼠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共8周.②将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基因敲除+假手术组、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基因敲除+主动脉缩窄组.③实验分为5组:阴性对照腺病毒组、阴性对照腺病毒+主动脉缩窄组、过表达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腺病毒+主动脉缩窄组、阴性对照腺病毒+卵巢切除+主动脉缩窄组、过表达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腺病毒+卵巢切除+主动脉缩窄组.通过多点注射阴性对照腺病毒或过表达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的腺病毒实现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的过表达.④造模后8周,检测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清雌二醇、脑钠肽水平、子宫质量、心肌病理改变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表达水平.结果 与结论:①与假手术组比较,主动脉缩窄组小鼠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血清脑钠肽水平显著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主动脉缩窄组比较,卵巢切除+主动脉缩窄组小鼠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血清脑钠肽水平显著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清雌二醇水平、心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基因敲除+主动脉缩窄组小鼠不表达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血清脑钠肽水平显著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降低(P<0.05);与阴性对照腺病毒+卵巢切除+主动脉缩窄组比较,过表达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腺病毒+卵巢切除+主动脉缩窄组小鼠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血清脑钠肽水平显著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②结果说明,卵巢切除起到加重小鼠慢性心力衰竭病情的作用,抑制心肌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表达是与该作用相关的分子机制.
    • 耿毓汕; 刘先慧; 赵娜
    • 摘要: 目的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血液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清钾、脑钠肽(BNP)水平及其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9年10月1日~2021年6月1日诊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心力衰竭患者62例,采用计算机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联合组,例数均为3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长期血液透析治疗,联合组患者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及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清钾、脑钠肽(BNP)水平、肾功能指标、心功能指标、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钾、BNP水平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血清钾、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SCr、BU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LVEDd(50.58±2.16)mm、LVPWd(1.05±0.15)mm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心力衰竭患者可在保证治疗安全性基础上明显减少外周血清钾、BNP水平,改善心功能。
    • 徐丽娟; 郝改领; 张楠; 郑少敏; 贾系群; 张中馥
    • 摘要: 目的探究脑钠肽(BNP)、血糖(Glu)、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S-100β)联合检测在重症手足口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河北省儿童医院儿科病房住院且诊断符合手足口病的100例患儿及同期健康体检的100名儿童的临床资料。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手足口病患儿分为轻症组(41例)与重症组(59例),将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BNP、Glu、NSE、S-100β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手足口病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BNP、Glu、NSE、S-100β及四项指标联合诊断重症手足口病的价值。结果重症组BNP、Glu、NSE、S-100β水平高于轻症组及对照组(P1,P<0.05)。BNP、Glu、NSE、S-100β及四项指标联合预测重症手足口病的曲线下面积为0.815、0.880、0.639、0.910、0.914,敏感度为88.1%、83.1%、37.3%、88.1%、89.8%,特异度为61.0%、87.8%、95.1%、90.2%、90.2%。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BNP、Glu、NSE、S-100β水平显著高于轻症患儿及健康儿童,四项指标联合检查有利于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早期诊断。
    • 毛颖佳; 王晓红; 李连友; 王原; 李玲
    • 摘要: 目的探究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脑钠肽(BNP)对多重耐药菌血流感染(BS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1年4月赤峰市医院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480例进行血培养,并鉴别细菌类型,按血培养结果分为血培养阴性组(n=379)、血培养阳性组(n=101),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NGAL、BNP水平;比较不同血培养结果和不同细菌感染类型BSI患者血清NGAL、BNP水平;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血清NGAL、BNP对多重耐药菌BSI、多重耐药革兰阴性(G^(-))菌BSI的诊断价值。结果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480例中血培养阳性101例(21.04%),革兰阳性(G^(+))菌感染者41例(40.59%,G^(+)亚组),G^(-)菌感染60例(59.41%,G^(-)亚组);血培养阳性组患者置入尿管、深静脉置管患者占比及血清NGAL、BNP水平高于血培养阴性组(χ^(2)/t/P=5.032/0.025、13.582/0.000、26.592/0.000、23.216/0.000);G^(+)亚组患者血清NGAL、BNP水平低于G^(-)亚组(t/P=6.987/0.000、8.170/0.000)。血清NGAL、BNP诊断多重耐药菌BS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2、0.866,二者联合的AUC为0.931,优于单独诊断(Z/P=2.820/0.005、2.129/0.033)。血清NGAL、BNP诊断多重耐药G^(-)菌BSI的AUC分别为0.887、0.660,二者联合的AUC为0.893,优于BNP单独诊断(Z/P=3.742/0.000),但与NGAL单独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P=0.135/0.893)。结论多重耐药菌BSI患者血清NGAL、BNP水平较高,并在多重耐药G^(-)菌BSI患者中更为显著,二者联合可更好地诊断多重耐药菌BSI和辅助鉴别细菌类型,测定血清NGAL、BNP水平有利于指导临床早期合理用药。
    • 陈闽明
    • 摘要: 目的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急诊内科疗法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病例85例,根据疗法分为A组(急诊内科治疗)42例,B组(常规治疗)43例,比较患者病情指标以及临床疗效、预后情况.结果病情指标比较:A组血压显著降低,脑钠肽、左室射血分数显著改善,优于B组(P<0.05);临床疗效比较:A组有效率[95.24%(40/42)]优于B组[81.40%(35/43)](P<0.05);预后情况比较:A组复发率[4.76%(2/42)]低于B组[13.95%(6/43)](P<0.05);满意度比较:A组满意度[97.62%(41/42)]优于B组[72.09%(31/43)](P<0.05).结论采用急诊内科疗法进行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治疗,可显著改善病情指标,促进患者预后,提高就医满意度.
    • 王韦; 刘海波; 张政; 罗溶
    • 摘要: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经心脏康复模式干预效果,指导未来AMI PCI术后合理心脏康复干预的实施。方法:前瞻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心内科60例接受PCI治疗的AM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心脏康复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心脏康复组接受常规干预联合心脏康复模式干预,均干预1年。分别于干预前、干预1年,检查两组肺储备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FVC、最大肺活量(VCmax)、最大通气量(MVV)]、心脏储备功能[LVEDD、LVESD、左心室收缩期末容量(LVESV)、左心室舒张期末容量(LVEDV)和LVEF]、评估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估]、检测脑钠肽(NT-proBNP)并比较。结果:干预1年,两组肺储备功能指标水平均较干预前升高,且心脏康复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LVEDD、LVESD、LVESV、LVEDV值均较干预前降低,且心脏康复组低于对照组,两组LVEF值较干预前升高,且心脏康复组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心脏康复组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血清NT-proBNP水平较干预前降低,且心脏康复组低于对照组(P <0.05);干预1年,两组峰值摄氧量、无氧阈值摄氧量较干预前升高,VE/VCO2slople较干预前降低,且心脏康复组峰值摄氧量、无氧阈值摄氧量高于对照组,VE/VCO2slople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AMI患者PCI术后经心脏康复模式干预效果显著,更利于改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心肺储备功能,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 胡俊华; 胡艳秋; 孟秋媛
    • 摘要: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联合坎地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心房颤动(AF)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0年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12例CHF合并A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坎地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房内径(LAD)、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血清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4%,高于对照组的8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联合坎地沙坦治疗CHF合并AF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水平,逆转心室重构,降低血清BNP、CRP水平,改善预后,其效果优于单纯坎地沙坦治疗。
    • 刘红霞; 张建立; 洪云飞
    • 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与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治疗的AMI患者88例,根据Gensini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比较血清LDL-C、CRP、BNP水平。结果:3组患者血清LDL-C、CRP、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血清LDL-C、CRP、BNP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清LDL-C、CRP、BNP水平均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因素。结论:AMI患者血清LDL-C、CRP、BNP水平与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是AMI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因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