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肌钙蛋白I

肌钙蛋白I

肌钙蛋白I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809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91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113150篇;相关期刊421种,包括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中国老年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第26届学术与技术交流年会、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2011年第二届京津冀地区呼吸病专业学术年会等;肌钙蛋白I的相关文献由4880位作者贡献,包括孟媛、钟冬梅、何志强等。

肌钙蛋白I—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91 占比:1.21%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13150 占比:98.78%

总计:114553篇

肌钙蛋白I—发文趋势图

肌钙蛋白I

-研究学者

  • 孟媛
  • 钟冬梅
  • 何志强
  • 崔鹏
  • 甘宜梧
  • 李静
  • 张静
  • 王绮
  • 刘静静
  • 吴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高占义; 魏月娟; 张玲慧
    •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论治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行PCI术者18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论治。比较两组中医证候改善及术后3个月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钙蛋白T(cTnT)、血栓烷A_(2)(TXA_(2))、前列环素(PGI_(2))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两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7 d心肌cTnI、cTnT、血清TXA_(2)水平均低于术后1 d,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7 d血清PGI_(2)高于术后1 d,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心脏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中医辨证论治可减轻不稳定型心绞痛PCI术后患者的心肌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有关。
    • 潘宇; 高博; 杜秋红; 东洋; 刘靖; 陶虹霏
    • 摘要: 目的探究磷酸肌酸钠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本院实施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出现心力衰竭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33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磷酸肌酸钠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射血分数、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肌钙蛋白I、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射血分数均高于治疗前,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肌钙蛋白I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射血分数高于参照组,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肌钙蛋白I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高于参照组的7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心力衰竭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效果显著,能明显提升患者的射血分数及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建林; 王琰华; 史磊
    •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对比剂延迟强化心脏磁共振成像(LGE-CMR)评价结果及其与心肌标志物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因AMI住院治疗的185例患者,患者入院至磁共振检查时间为1~5 d,平均(3.10±1.40)d,根据LGE-CMR结果分为对比剂延迟强化(LGE)阴性组64例和LGE阳性组121例,再根据LGE阳性节段数将LGE阳性组分为瘢痕心肌节段数<6组(59例)和瘢痕心肌节段数≥6组(62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水平;采用心脏MRI检查获取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球形指数(SI)。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MI患者LGE阳性的影响因素。结果瘢痕心肌节段数≥6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VEF、SI低于LGE阴性组和瘢痕心肌节段数<6组,NT-proBNP、cTnI、Myo、LVEDV、LVESV、LVEDD、Gensini评分及高血压、高血脂患者比例高于LGE阴性组和瘢痕心肌节段数<6组;瘢痕心肌节段数<6组HDL-C、LVEF、SI低于LGE阴性组,NT-proBNP、c TnI、Myo、LVEDV、LVESV、LVEDD、Gensini评分及高血压、高血脂患者比例高于LGE阴性组;瘢痕心肌节段数≥6组糖尿病患者比例高于LGE阴性组(P<0.05)。NT-proBNP、cTnI、高血压是AMI患者LGE阳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LGE识别的心肌瘢痕与心功能受损严重程度有关,且心肌瘢痕累及的节段数越多,其血清NT-proBNP、cTnI、Myo水平越高。
    • 朱银川; 杨雁华; 汤建民
    • 摘要: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患者术后疗效的作用及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的患者23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5例。2组患者均在术前服用负荷量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研究组于术中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随后持续静脉泵入替罗非班,持续24 h。3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炎性因子、免疫相关指标、血小板功能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表达水平,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高敏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血小板黏附率、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降低,P选择素水平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Wnt/β-catenin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研究组Wnt/β-catenin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1.27±0.63 vs 1.83±0.74/1.35±0.32 vs 2.26±0.45,P<0.01)。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8.70%vs 20.87%,χ;=7.765,P=0.009)。结论 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患者术后疗效确切,可有效调节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血小板功能,安全性较高。
    • 沈海林; 戴杰; 朱向阳
    • 摘要: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血清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I水平与90 d预后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10月—2021年1月在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或神经内科接受静脉重组人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human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78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入院时生命体征、实验室指标、病史等。入院时卒中严重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价,90 d预后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价。依据患者90 d随访时mR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mRS≤2分)组和预后不良(mRS 3~6分)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TnI水平与90 d预后的关系。对脑梗死溶栓患者cTnI轻度升高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78例患者中,109例(39.2%)cTnI水平高于参考值(≥0.01μg/L)。cTnI轻度升高组患者年龄大于正常组[(74.1±9.3)岁vs(70.9±10.7)岁,P<0.05],且性别分布均匀。两组患者合并疾病如糖尿病(31.2%vs 18.9%)、心房颤动(32.1%vs 18.3%)、心力衰竭(14.6%vs 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TnI正常和升高患者的类肝素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试验(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TOAST)病因不同(P<0.05)。cTnI轻度升高组患者TOAST分型更多为心原性栓塞。在非校正模型中,cTnI轻度升高组患者在90 d时残疾(mRS 3~5分)和不良预后(mRS 3~6分)的发生率增加(均P<0.05)。而在校正模型中,cTnI轻度升高与90 d后的不良预后独立相关(校正后:P=0.010,OR=2.254,95%CI:1.378~3.68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NIHSS评分(P<0.001,OR=1.183,95%CI:1.122~1.248)、cTnI轻度升高(P=0.014,OR=2.105,95%CI:1.162~3.814)、溶栓后出血转化(P=0.001,OR=3.32,95%CI:1.615~6.843)与溶栓后90 d不良预后的独立相关;年龄(P=0.020,OR=1.033,95%CI:1.005~1.061)、糖尿病(P=0.023,OR=2.030,95%CI:1.102~3.737)、心力衰竭病史(P<0.001,OR=9.961,95%CI:2.806~35.361)与cTnI轻度升高独立相关。结论:在静脉注射rtPA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约40%患者的cTnI轻度升高,且与90 d的不良预后独立相关。老年人、糖尿病、心力衰竭病史是cTnI轻度升高的独立影响因素。
    • 雷蕾; 冯杰; 雷燕
    • 摘要: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联合经皮血栓吸除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12例AMI,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58例与对照组54例。研究组给予PCI联合经皮血栓吸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PCI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心肌损伤指标[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并观察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研究组TIMI血流分级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LVEF较术前增高,LVEDd、cTnI、CK-MB及NT-proBNP水平较术前下降,且研究组增高或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CI联合经皮血栓吸除术治疗AMI效果确切,可改善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 何亮; 文小平; 刘宗利; 王小波; 郭鹏飞
    • 摘要: 目的探究泌尿微创术后患者血浆肌钙蛋白I(cTnI)、同型半胱氨酸(Hcy)和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及其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泌尿微创手术的6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感染分为感染组(85例)和未感染组(57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分析术后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cTnI、Hcy、PCT水平;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和XGboost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术后感染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两种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术前白细胞计数(WBC)、术前尿路感染、手术时间、导尿管滞留时间、住院时间、24h尿量、使用超过3种抗菌药物,以及术后血浆cTnI、Hcy、PCT水平情况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是影响患者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分离出8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阳性菌占25.58%,革兰氏阴性菌占66.28%,真菌占8.14%;XGboost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均明显高于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论泌尿微创术后感染患者的血浆cTnI、Hcy、PCT水平显著升高,与术后感染密切相关,对术后感染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对于泌尿微创术后护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赵亨; 邱兆磊; 王振杰; 程峰; 纪忠; 张福龙; 李磊; 宋琦; 徐志鹏; 王如意; 王世杰; 张怀胜; 徐远
    • 摘要: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联合参附注射液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过程中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重症急性胰腺炎伴心肌损伤病人90例,随机将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及参附注射液,整个疗程共10 d。观察2组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和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抽取病人空腹静脉血,在治疗前、治疗5 d和治疗10 d后分别测定血清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血清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比较2组生化指标差异。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腹痛、腹胀、排气、排便、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0 d 2组NT-proBNP、cTnI、CK-M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血清NT-proBNP和cTn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5 d后血清cTnI和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病人治疗前后相比,BISAP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均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BISAP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参附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心肌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改善病人临床症状,调节cTnI、CK-MB、NT-proBNP水平,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 王红霞; 赵霞; 朱迅
    • 摘要: 目的:探讨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hscTnI)水平在扩张型心肌病(DCM)心衰失代偿期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及其预后价值。方法:根据hscTnI水平,161例DCM心衰失代偿期住院患者被分为hscTnI正常组(97例,hscTnI≤0.034ng/ml)和升高组(64例,hscTnI>0.034ng/ml)。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临床资料以及出院1~5年的不良事件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此类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hscTnI正常组比较,升高组hsCRP水平[3.98(1.83,10.68)mg/L比5.49(2.95,19.13)mg/L]、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4843.0(1257.5,10650)pg/ml比6129.8(3449.5,12250)pg/ml]水平、LVESd[(50.91±9.18)mm比(55.89±8.88)mm]、LVEDd[(62.85±8.60)mm比(68.89±9.24)mm],NYHA IV级(57.7%比76.6%)、心律失常(57.7%比79.7%)、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22.7%比46.9%)患者比例显著升高,LVEF[(36.57±9.94)%比(33.06±8.34)%]显著降低,P<0.05或<0.01;升高组心衰再入院率(64.9%比81.2%)、心源性死亡率(9.3%比23.9%)和全因死亡率(9.3%比26.6%)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律失常、LBBB和hscTnI升高是DCM心衰失代偿期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3.095~7.194,P均<0.05)。结论:扩张型心肌病心衰失代偿期患者hscTnI升高提示其心功能差、预后不佳。
    • 宗宇红; 许紫舸; 李宁; 朱蕾; 韩伟雄; 王立峰
    • 摘要: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20年6月收治的拟行OPCABG 122例,按照麻醉给药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1例。2组均给予常规麻醉诱导,研究组于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对照组于麻醉诱导前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2组均于围术期不同时点检测血流动力学、心肌酶水平,观察手术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T1~T4时,2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均低于同组T0时,且同时点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维持OPCABG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保护心肌功能,促进患者术后转归。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