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内皮素-1

内皮素-1

内皮素-1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3252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中国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15篇、会议论文61篇、专利文献102003篇;相关期刊763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现代生物医学进展、中国老年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55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检验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检验医学学术会议、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2015年学术年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药新产品研发研讨会暨中南六省区中西兽医研究会第二十一次学术研讨会、第七届生命科学联合学术大会等;内皮素-1的相关文献由9544位作者贡献,包括汪海、董化江、刘克良等。

内皮素-1—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15 占比:2.87%

会议论文>

论文:61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102003 占比:97.07%

总计:105079篇

内皮素-1—发文趋势图

内皮素-1

-研究学者

  • 汪海
  • 董化江
  • 刘克良
  • 王静
  • 马丁内·克洛泽尔
  • 刘毅
  • 李娜
  • 李莉
  • 林雪群
  • 克里斯托夫·博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耿珏; 马海琳; 王宁
    • 摘要: 目的 探讨肺栓塞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D二聚体(D-D)、内皮素1(ET-1)水平变化及相关性.方法 以200例肺栓塞患者为对象,以同期20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检测NT-proBNP、D-D、ET-1水平,分析其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NT-proBNP、D-D、ET-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NT-proBNP、D-D、ET-1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高危组NT-proBNP、D-D、ET-1水平高于中危组、低危组(P<0.05),中危组高于NT-proBNP、D-D、ET-1水平低危组(P<0.05).200例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治疗机随访,好转出院者179例(89.50%),死亡21例(10.50%).死亡组NT-proBNP、D-D、ET-1水平高于生存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T-proBNP与D-D、ET-1呈正相关(P<0.05);D-D与ET-1呈正相关(P<0.05).结论 肺栓塞患者NT-proBNP、D-D、ET-1水平升高,其水平与患者病情及预后密切相关.
    • 陈娟; 刘伊芳; 施文剑; 陈钰; 欧阳沙西
    • 摘要: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经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后对血清生物标志物和肺动脉压(PA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患有动静脉内瘘(AVF)闭塞的M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PTA组37例,中心静脉导管(CVC)组13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结果 ,并分析各指标与PAP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肺动脉高压(PH)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红蛋白和C反应蛋白预测PTA组发生PH的价值.结果 PTA组术后24 h与术前比较,PAP和内皮素-1(ET-1)水平明显升高,而一氧化氮(NO)水平明显降低(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PTA组的PAP与MHD时间、血磷、C反应蛋白、ET-1水平呈正相关(r=0.541、0.547、0.622、0.589,P<0.05),而与血红蛋白、NO水平呈负相关(r=-0.684、-0.633,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红蛋白降低、C反应蛋白升高是PTA组患者发生PH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红蛋白和C反应蛋白二者联合检测对预测PTA组发生PH的AUC大于二者单项检测.结论 MHD患者PTA术后PAP升高,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和血红蛋白水平降低是PTA术后MHD患者发生PH的独立危险因素.
    • 李琨; 安婕; 董素阁; 崔丽丽; 刘蕾; 李婷婷
    • 摘要: 背景: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是近年发现与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疾病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但不同fimA基因型的牙龈卟啉单胞菌致病能力不同,积极探明牙龈卟啉单胞菌高危菌株对于完善动脉粥样硬化诊疗机制具有重要作用.目的:探讨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白细胞介素6、内皮素1/一氧化氮的影响.方法:厌氧条件下对Ⅳ、Ⅱ、Ⅰ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进行培养,应用感染复数值为100感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同时设阳性对照组为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阴性对照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仅加细胞培养液培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培养2,6,24 h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白细胞介素6、内皮素1/一氧化氮水平.结果 与结论:除阴性对照组外,其他4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6、内皮素1/一氧化氮、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逐渐增高,且ⅣfimA基因型刺激组白细胞介素6、内皮素1/一氧化氮水平高于Ⅱ、ⅠfimA基因型刺激组及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P<0.05);ⅡfimA基因型刺激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高于Ⅳ、ⅠfimA基因型刺激组、阴性对照组(P<0.05).结果 表明,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功能紊乱机制存在一定差异,Ⅱ、ⅣfimA基因上调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白细胞介素6、内皮素1/一氧化氮分泌能力较强,可能在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中占主导地位.
    • 祁泽明; 郑星虎; 吕宏艳
    •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硝酸异山梨酯片后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的变化。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金昌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8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硝酸异山梨酯片10 mg,口服,3次/d;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根据高血压水平将观察组患者分为轻度亚组、中度亚组及重度亚组,检测并比较观察组、对照组及3个亚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NO、ET-1水平。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浆NO及ET-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而ET-1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轻度亚组NO高于中度及重度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服用硝酸异山梨酯片能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特别是轻度高血压患者。
    • 王梦丽; 楚尧娟; 左莉华; 赵梦帆; 刘霁云; 李冰; 孙志; 张晓坚; 杜书章
    • 摘要: 目的研究脉络舒通丸(MLST)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治疗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右后肢股动脉注射0.2 mL月桂酸钠(7 g·L;)制备TAO模型,假手术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次日(D1)以注射侧肢体缺血性改变为模型制备成功。模型大鼠分别ig给予MLST 3.8,7.6和15.2 g·kg^(-1),阳性对照组ig给予通塞脉片(TSM)2.6 g·kg^(-1),每天1次,连续14 d。分别于D1和D14记录体重,D14对患肢形态变化评级。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测血常规指标,凝固法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ELISA测定内皮素1(ET-1)、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血栓素2(TXB2)和6-酮-前列腺素(6-K-PGF1α)水平;HE染色观察患肢侧股动脉和股静脉组织形态,免疫荧光法分析股动脉组织NF-κB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TAO模型组体重下降(P<0.01),患肢发生明显病变(P<0.01),血常规指标显著升高(P<0.01);FIB水平升高(P<0.05),PT,APTT和TT缩短(P<0.05,P<0.01);ET-1,TXB2和IL-1β水平升高(P<0.01),6-K-PGF1α水平下降(P<0.01);股动脉和股静脉内膜、中膜和外膜均被炎症细胞浸润,股动脉组织NF-κB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TAO模型组相比,模型+MLST 3.8和7.6 g·kg^(-1)组体重增加(P<0.05,P<0.01),患肢病变程度减轻(P<0.05),血常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P<0.01);血浆FIB水平下降(P<0.05,P<0.01),PT,APTT和TT延长(P<0.05,P<0.01);血清中ET-1,TXB2和IL-1β水平下降(P<0.05,P<0.01),6-K-PGF1α水平升高(P<0.01);股动脉和股静脉炎症细胞浸润减少,股动脉组织NF-κB表达降低(P<0.01)。结论MLST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并改善凝血状态发挥对TAO的治疗作用。
    • 董玉星
    • 摘要: 目的探究氟桂利嗪对急性眩晕症患者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清内皮素-1(ET-1)、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8月德州市市立医院收治的103例急性眩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服用氟桂利嗪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疾病相关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左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LVA)、右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RVA)均显著加快,且观察组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ET-1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GRP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桂利嗪可有效加快急性眩晕症患者的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抑制血清ET-1产生,同时促进血清CGRP生成,控制病情发展,且效果显著。
    • 郭九春; 吕静
    •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血清、房水中Klotho、内皮素-1(ET-1)表达,分析Klotho、ET-1与VEGF、炎性细胞因子及NVG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9年10月收治的NVG患者62例(62只眼)为NVG组,Teich分级:Ⅱ级13例,Ⅲ级25例,Ⅳ级24例,选择同期住院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51例(51只眼)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房水、血清中Klotho、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析NVG患者血清、房水中Klotho、ET-1水平与VEGF、炎性细胞因子及Teich分级之间相关性。结果(1)Klotho、ET-1与VEGF、炎性细胞因子水平:NVG组房水、血清中Klotho水平低于对照组(t_(房水)=14.486,t_(血清)=10.000,均P=0.000),而ET-1、VEGF、IL-6、IL-8、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房水:t_(ET-1)=42.086,t_(VEGF)=78.161,t_(IL-6)=56.977,t_(IL-8)=44.505,t_(TNFa)=15.659,均P=0.000。血清:t_(ET-1)=30.066,t_(VEGF)=34.949,t_(IL-6)=18.686,t_(IL-8)=23.069,t_(TNFa)=11.096,均P=0.000),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2)Teich分级影响:NVG患者血清、房水Klotho水平随着Teich分级的增加而降低(F_(房水)=16.352,F_(血清)=8.569,均P=0.000),ET-1、VEGF、IL-6、IL-8、TNF-α水平均随着Teich分级的增加而升高(房水:F_(ET-1)=23.651,F_(VEGF)=23.165,F_(IL-6)=18.241,F_(IL-8)=13.264,F_(TNFa)=14.243,均P=0.000。血清:F_(ET-1)=12.351,F_(VEGF)=19.354,F_(IL-6)=21.054,F_(IL-8)=16.342,F_(TNFa)=16.351,均P=0.000),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3)相关性分析:NVG患者血清、房水中Klotho水平与VEGF、IL-6、IL-8、TNF-α、Teich分级呈负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T-1与VEGF、IL-6、IL-8、TNF-α、Teich分级呈正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VG患者房水、血清中Klotho水平降低,ET-1水平增高,Klotho、ET-1可能与VEGF、炎性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参与了NVG新生血管形成和病情进展,可以作为NVG诊断和病情评估的生物学指标。
    • 李琦; 王彪
    • 摘要: 目的探讨脑安滴丸联合佐米曲普坦对气虚血瘀证偏头痛患者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气虚血瘀证偏头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西药组采用佐米曲普坦治疗,联合组在西药组基础上采用脑安滴丸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头疼状况和ET-1、CGRP水平。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发作频率降低,头痛持续时间缩短,且联合组的VAS评分、发作频率低于西药组,头痛持续时间短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ET-1、CGRP水平均下降,且联合组的ET-1、CGRP水平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脑安滴丸联合佐米曲普坦治疗气虚血瘀证偏头痛患者效果明显,可显著缓解其头疼状况,降低ET-1、CGRP水平。
    • 申妮睿; 王青婷; 李满祥
    • 摘要: 内皮素-1是一种作用强、持续时间长的血管收缩物质。内皮素-1不仅可作用于肺血管的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参与肺动脉高压的发生,还可通过参与炎性反应与免疫、线粒体代谢异常等过程,在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 鲍珽轶; 薛济鸿; 王锦怡
    • 摘要: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内皮素-1(ET-1)水平与早期心肌功能损伤的相关性。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收治的93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93例体检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Hcy、ET-1水平及心肌功能指标[收缩末期左心室容积(LVESV)、舒张末期左心室容积(LVEDV)、二尖瓣舒张晚期充盈速度比值(E/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根据观察组病情程度进一步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39例)、轻度子痫前期组(31例)及重度子痫前期组(23例),比较3组血清Hcy、ET-1水平及心肌功能指标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观察组血清Hcy、ET-1水平与心肌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Hcy、ET-1、LVESV、LVEDV更高,而E/A及LVEF%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及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Hcy、ET-1及LVESV、LVEDV更高,而E/A及LVEF%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相较于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Hcy、ET-1、LVESV、LVEDV更高,而E/A及LVEF%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中,血清Hcy、ET-1与LVESV、LVEDV呈正相关(r=0.548、0.391、0.337、0.424,P<0.05),而与E/A及LVEF%呈负相关(r=-0.294、-0.336、-0.378、-0.307,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Hcy、ET-1水平随患者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进展而有所上升,且与患者心功能损伤程度密切相关,提示Hcy、ET-1水平可作为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辅助指标之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