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Ⅱ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3年内共计5548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基础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811篇、会议论文142篇、专利文献136074篇;相关期刊959种,包括中国病理生理杂志、心血管病学进展、中国老年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05种,包括2014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学术年会、2014北京大学心血管转化医学论坛、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等;血管紧张素Ⅱ的相关文献由13320位作者贡献,包括杨志明、徐希平、丁国华等。

血管紧张素Ⅱ—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811 占比:3.41%

会议论文>

论文:142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136074 占比:96.49%

总计:141027篇

血管紧张素Ⅱ—发文趋势图

血管紧张素Ⅱ

-研究学者

  • 杨志明
  • 徐希平
  • 丁国华
  • 何国祥
  • 唐朝枢
  • 李鸣皋
  • 孙明
  • 韩磊
  • 刘宏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杨丽娟; 姚娜; 鲁睿文; 刘晓宇; 王宝军
    • 摘要: 背景: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少见疾病,发病凶险、死亡率高,目前其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对其发病机制进行研究将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采用博来霉素联合血管紧张素Ⅱ构建小鼠主动脉夹层的模型,探讨存在结缔组织疾病的小鼠是否更具发生动脉夹层的病理学基础。方法:选取24只雌性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实验组小鼠首先背部皮下注射博莱霉素构建系统性硬化病模型,对照组背部皮下注射等量无菌PBS,连续注射3周。检测两组小鼠尿液羟脯氨酸水平、背部皮肤厚度及体质量指标验证造模是否成功,系统性硬化病造模成功后7 d,两组小鼠腹腔注射血管紧张素Ⅱ构建主动脉夹层模型,持续注射14 d。造模后分析两组小鼠主动脉中膜非炎性退行性变的程度并进行半定量分级。结果与结论:(1)与对照组小鼠比较,实验组小鼠尿液羟脯氨酸水平明显增多,背部皮肤厚度明显增加,体质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5);(3)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实验组小鼠主动脉中膜非炎性退行性变的严重程度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4)以上结果表明,用博来霉素联合血管紧张素Ⅱ构建的主动脉夹层小鼠模型,主动脉中膜非炎性退行性变比较严重,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更具发生动脉夹层的病理学基础。
    • 杨丹芬; 谢圆媛; 康睿
    • 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加速纤维肉瘤蛋白(Raf)/丝裂原活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E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及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诱导的气道上皮细胞转分化(EMT)的影响。方法取人气道上皮细胞株16-HBE,分为对照组、PDGF不同浓度刺激组(5、25、50、100、200 ng/L),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细胞EMT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阳性表达,选出合适的PDGF诱导浓度。将16-HBE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PDGF诱导组(100 ng/L)、AngⅡ不同浓度组(10^(-7)、10^(-6)、10^(-5) mol/L),用倒置显微镜检测细胞形态;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EMT相关蛋白E-粘钙素(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vimentin,气道纤维化相关蛋白-纤维连接蛋白(FN)、胶原蛋白Ⅳ(ColⅣ),Raf/MEK/ERK通路相关蛋白Raf、MEK及磷酸化水平(p-MEK)、ERK及磷酸化水平(p-ERK)、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将16-HBE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PDGF诱导组、AngⅡ组(10^(-6) mol/L)、Raf/MEK/ERK通路抑制剂(sorafenib)组(10μmoL/L)、AngⅡ+sorafenib(10^(-6) mol/L+10μmol/L)组,检测细胞形态及Raf/MEK/ER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PDGF不同浓度处理下,细胞vimentin阳性表达随浓度升高逐渐升高,并在100~200 ng/L时上升至稳定水平,选取100 ng/L为诱导浓度。AngⅡ不同浓度处理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DGF诱导组细胞紧密连接减少,细胞呈长梭形等改变,E-cadherin表达降低(P0.05)。AngⅡ与sorafenib联合应用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DGF诱导组细胞紧密连接减少,长梭形改变较多,Raf、p-MEK/MEK、p-ERK/ERK、TGF-β1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PDGF诱导组相比,AngⅡ组细胞紧密连接减少,长梭形改变较多,Raf、p-MEK/MEK、p-ERK/ERK、TGF-β1蛋白表达进一步升高(P<0.05),sorafenib组Raf、p-MEK/MEK、p-ERK/ERK、TGF-β1蛋白表达降低(P<0.05)。AngⅡ+sorafenib组上述指标变化与AngⅡ组相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gⅡ可通过激活Raf/MEK/ERK通路表达,促进PDGF诱导的气道上皮细胞EMT进程。
    • 王萍; 王文娟; 杜翔
    • 摘要: 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与血浆β-淀粉样蛋白(Aβ)的相关性,进而探究CKD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关系。方法:收集CKD患者33例(CKD组)、年龄及性别相当的健康体检者35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记录所有研究对象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生活方式(包括饮酒、吸烟)、共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肌酐、尿素氮、二氧化碳、尿酸、胱抑素C)。检测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β1-40、Aβ1-42水平并计算Aβ1-40/Aβ1-42。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CKD患者各项指标与血浆Aβ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年龄与性别,以及吸烟、饮酒、糖尿病情况,二氧化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KD组高血压患病数高于对照组(P<0.05)。CKD组肾素、血管紧张素Ⅱ、肌酐、尿素氮、尿酸、胱抑素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CKD组Aβ1-40和Aβ1-42水平高于对照组,Aβ1-40/Aβ1-42低于对照组(均P<0.05)。CKD患者血管紧张素Ⅱ与Aβ1-40、Aβ1-40/A1-42呈负相关,与Aβ1-42呈正相关(均P<0.05);胱抑素C与Aβ1-40、Aβ1-40/A1-42呈正相关(均P<0.05);肌酐与Aβ1-40/Aβ1-42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CKD患者RAS与血浆Aβ存在相关性,而Aβ沉积为AD的主要病理学特征,故CKD与AD密切相关。
    • 周青溢; 徐玉祥; 王科峰; 冀倩倩
    • 摘要: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样1受体内源性配体13(angiotensin Ⅱ receptor-like 1 endogenous ligand 13,Apelin-13)、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在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狭窄中的表达及机制。方法选取血液透析患者90例,根据是否发生AVF狭窄分为狭窄组和正常组,各45例。选取同期入院的慢性肾脏病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的Apelin-13、AngⅡ、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分析AVF狭窄患者Apelin-13、AngⅡ与NO水平的相关性,使用ROC曲线分析Apelin-13、AngⅡ对AVF狭窄的诊断价值。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分别经AngⅡ(A组)、Apelin-13(B组)以及AngⅡ联合Apelin-13(C组)刺激后,分析NO、磷酸化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phosphorylated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pe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的表达情况。结果狭窄组、正常组和对照组3组Apelin-13、AngⅡ、NO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31.125、64.720、21.024,均P<0.001)。AVF狭窄患者中,Apelin-13与NO呈正相关(r=0.447,P<0.001),AngⅡ与NO呈负相关(r=-0.611,P<0.001)。Apelin-13对AVF狭窄的诊断AUC为0.780(95%CI:0.679~0.880),AngⅡ对AVF狭窄的诊断AUC为0.844(95%CI:0.760~0.927),Apelin-13、AngⅡ对AVF狭窄诊断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59,P=0.337)。A组、B组和C组的NO、peNOS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31.361、11.079,均P<0.001)。结论Apelin-13、AngⅡ与AVF狭窄患者NO水平均具有相关性,Apelin-13可能通过拮抗AngⅡ对eNOS/NO信号通路进行调控,以抑制内皮细胞凋亡,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缓解血液透析患者AVF狭窄程度。
    • 王宇; 李伟刚; 陈卓
    • 摘要: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清脑钠肽(B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0例选择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9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心绞痛发生情况、血脂指标、炎症因子、AngⅡ、BNP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33%、3.33%,与对照组(85.56%、2.2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试验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2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C-反应蛋白(CRP)、BNP和Ang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试验组血清TNF-α、IL-6、CRP、BNP和Ang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2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高于治疗前;试验组T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缓解患者心绞痛的症状,降低血清BNP、AngⅡ、IL-6、CRP和TNF-α水平,同时可改善血脂指标,安全性较高。
    • 汤文君(综述); 李世军(审校)
    • 摘要: 血管扩张性休克以广泛性血管扩张为特点,难治性血管扩张性休克患者需要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死亡率高。过量使用儿茶酚胺类升压药可造成内脏缺血、心律失常等严重不良后果。基于Ⅲ期临床试验等研究结果,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批准血管紧张素Ⅱ用于治疗血管扩张性休克。本文对血管紧张素Ⅱ治疗血管扩张性休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高德兴; 贾沛芝; 彭军; 林炜
    • 摘要: 目的:研究小檗碱(BBR)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ANA-1细胞炎性应答的影响及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对数增长期的ANA-1细胞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荧光抗体组、模型组、低剂量BBR组、中剂量BBR组、高剂量BBR组、抑制剂组。对照组、荧光抗体组均加入2.5μL二甲基亚砜(DMSO);模型组加入浓度为1μmol/L AngⅡ工作液;低、中、高剂量BBR组分别加入浓度为1、5、10μmol/L BBR工作液;抑制剂组加入浓度为10μmol/L TAK242工作液。采用细胞增殖与毒性检测实验(CCK-8)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BBR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膜表面TLR4的平均荧光强度(MFI);采用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IL-1β、IL-6、TNF-αmRN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ERK/ERK、p-p38/p38、pJNK/JNK、p-p65/p65、p-IRF3/IRF3的磷酸化及TLR4、MyD88、AP-1的表达情况;采用生化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1)CCK-8法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BBR组细胞活性均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与荧光抗体组比,模型组MFI明显减弱;与模型组比较,模型+高剂量BBR组MFI明显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ELISA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L-1β、IL-6、TNF-α的含量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模型组+低、中、高剂量BBR组IL-1β、IL-6、TNF-α含量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L-1β、IL-6、TNF-αmRNA水平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模型组+低、中、高剂量BBR组IL-1β、IL-6、TNF-αmRNA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Western blot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处理45 min后p65、IRF-3蛋白的磷酸化表达明显升高,模型+低、中、高剂量BBR组p65、IRF-3蛋白的磷酸化表达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处理15 min后ERK、p38蛋白磷酸化表达明显升高,处理30 min后JNK蛋白的磷酸化表达明显升高,处理45 min后p65、IRF-3蛋白的磷酸化表达明显升高,而模型+高剂量BBR组与模型+抑制组p65、IRF-3、ERK、p38、JNK蛋白的磷酸化表达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处理12 h后TLR4、MyD88、AP-1蛋白的表达以及p65、IκBα、JNK蛋白的磷酸化表达明显升高,模型+低、中、高剂量BBR组TLR4、MyD88、AP-1蛋白的表达以及p65、IκBα、JNK蛋白的磷酸化表达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处理12 h后TLR4、p-p65的表达明显升高,而模型+高剂量BBR组、模型+抑制剂组、模型+抑制剂+高剂量BBR组的TLR4、p-p65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下降。(6)生化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MDA含量明显升高,SOD活力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低、中、高剂量BBR组MDA含量明显下降,SOD活力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BR能够调控TLR4信号通路,抑制由AngⅡ诱导TLR4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和NF-κB、MAPK信号转导,降低促炎因子的水平,调控炎性应答;此外,BBR还能够改善AngⅡ诱导ANA-1细胞的脂质过氧化程度及抗氧化能力,降低AngⅡ造成的氧化应激损伤,保护ANA-1细胞。
    • 关秀莹; 周燕; 曾靖燕
    • 摘要: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拉贝洛尔对子痫前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阳江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110例,简单随机分组为观察组(n=55)与对照组(n=55)。对照组予以拉贝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口服,均持续治疗7 d。治疗7 d后,比较两组血压、同型半胱氨酸(Hcy,采用循环酶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及24 h尿蛋白(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水平,比较用药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7 d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子痫前期患者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降低Hcy和AngⅡ水平,安全性较高。
    • 高小莉
    • 摘要: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HF)合并房颤(AF)患者应用厄贝沙坦辅助治疗对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9年3月-2021年2月收治的HF合并AF患者94例,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研究组47例,两组均进行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胺碘酮,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辅助。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及血浆神经内分泌相关指标。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5.74%)高于对照组(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舒张压(DBP)、心率(HR)、收缩压(SBP)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左室收缩末期有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ng-Ⅱ、去甲肾上腺素(NE)、B型脑钠肽(BNP)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可通过调节HF合并AF患者的血浆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稳定血流动力学,进而改善心功能及提高临床疗效。
    • 王鑫铭; 杨春兰; 董逸翔; 江肖; 章乐成; 门红康; 涂佳杰; 尹力
    • 摘要: 目的探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指标相关性并明确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s)对RA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2019年至2021年来我院就诊的RA患者血浆标本和个人信息,用ELISA检测人群血浆中AngⅡ水平,阐明血浆中AngⅡ水平与RA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通过病理学检查方法以及流式细胞术,明确RA患者滑膜组织病理改变以及ARBs对T细胞分型的影响。构建大鼠胶原性关节炎(CIA)模型,明确缬沙坦可缓解CIA动物模型病程进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A患者血浆中AngⅡ的水平显著升高;口服ARBs的患者血浆中的AngⅡ的水平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显著低于RA患者。并且血浆中AngⅡ的水平与CCP和单核细胞数量呈正相关,与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成负相关。HE和Masson染色发现,与对照组患者相比,RA患者滑膜组织显著增生,血管翳形成并伴随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结果显示,RA患者滑膜组织CD4+T细胞浸润明显。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在CD4+T细胞和RA患者滑膜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上调。缬沙坦对CIA大鼠具有治疗作用。结论血浆中AngⅡ水平可能与机体CCP水平以及RA疾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RA患者口服ARBs类药物能下调CCP水平延缓疾病进程。为ARBs类药物成为RA伴高血压患者首选的降压药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