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危重症

危重症

危重症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3年内共计4682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内科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233篇、会议论文98篇、专利文献8109篇;相关期刊859种,包括中国急救医学、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中国小儿急救医学等; 相关会议67种,包括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第八届全国肠外肠内营养学术大会、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等;危重症的相关文献由9613位作者贡献,包括钱素云、陆国平、祝益民等。

危重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233 占比:34.03%

会议论文>

论文:98 占比:0.79%

专利文献>

论文:8109 占比:65.18%

总计:12440篇

危重症—发文趋势图

危重症

-研究学者

  • 钱素云
  • 陆国平
  • 祝益民
  • 张伟
  • 张育才
  • 高燕
  • 李静
  • 许媛
  • 陆铸今
  • 崔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张春艳; 刘福生; 方晓磊; 张宁; 王晶晶; 朱颖; 王志稳
    • 摘要: 目的 评价耳穴压丸联合神阙穴贴敷在危重症急性胃肠损伤(AGI)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急诊监护病房住院的60例危重症急性胃肠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丸联合神阙穴贴敷.治疗疗程为7 d.在入组前及贴敷后第7天记录AGI分级、腹胀评分、胃残留、西药通便药的使用情况及血红蛋白(HGB)、白蛋白(ALB)、肝肾功能(AST,ALT,BUN,CERA).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耳穴压丸联合神阙穴贴敷可以降低AGI分级、减轻腹胀、改善胃残留、减少西药通便药的使用、提高ALB(P0.05).结论 耳穴压丸联合神阙穴贴敷可以改善危重患者急性胃肠损伤,促进胃肠功能营养恢复,同时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无创伤、安全易于接受等优点.
    • 王星雨; 胡思琪; 李武林; 游达礼; 姜婷婷; 豆振锋; 王飞; 胡善友; 吴晓
    • 摘要: 背景 心肌氧供需失衡是导致2型心肌梗死(T2MI)发生的主要因素,而机械通气是患者因机体缺氧而采取的治疗方式,故推测机械通气患者T2MI发生风险高,但目前临床针对该类患者的T2MI诊断存在一定难度.目的 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T2MI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识别T2MI高风险人群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2019年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ICU收治的危重症患者585例,经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纳入287例机械通气患者,根据T2MI发生情况将其分为T2MI组130例和非T2MI组157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疾病类型、氧供需失衡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T2MI的影响因素.结果 T2MI组患者糖尿病发生率、慢性心力衰竭发生率、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院内死亡率及心肌肌钙蛋白(cTn)基线、最低、最高水平高于非T2MI组(P<0.05).本组患者疾病类型以肺部疾病为主,占48.8%(140/287),T2MI组患者中重症肺炎、感染性休克、出血性疾病者占比高于非T2MI组,社区获得性肺炎(非重症)、多发伤者占比低于非T2MI组(P<0.05).T2MI患者重度贫血、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急性肾损伤(AKI)、休克及出血性事件发生率高于非T2MI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OR=1.070,95%CI(1.021,1.121)〕、呼吸衰竭〔OR=4.847,95%CI(2.533,9.277)〕、休克〔OR=5.922,95%CI(2.558,13.710)〕、出血性事件〔OR=7.963,95%CI(1.392,45.561)〕是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T2MI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本组ICU机械通气患者T2MI发生率为45.3%,APACHEⅡ评分、呼吸衰竭、休克、出血性事件是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T2MI的独立影响因素.
    • 钱风华; 沈梦雯; 赵雷; 钱义明; 丁纯蕾; 王蠡; 李璟
    • 摘要: 中西医结合多学科协作病床是病床管理的一种创新形式,也是多学科协作诊疗(MDT)的一种创新模式。就危重症急性胃肠损伤的中西医结合多学科协作病床建设而言,其融合了重症医学、中医脾胃科、营养科、针灸科、推拿科、感染科、药剂科等学科。而与经典MDT模式相比较,这一模式具有高效率、高质量、高效能、可持续性强等优点,既满足危重症诊疗需求,也符合医学发展趋势。
    • 黄攀; 安小峰
    • 摘要: 目的:比较骨髓腔内通路和中心静脉通路在危重症病人早期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60例危重症病人随机分为骨髓腔内组与中心静脉组,每组30例。骨髓腔内组与中心静脉组病人分别建立骨髓腔内通路与中心静脉通路进行输液或药物治疗。比较2组的输注相关指标、操作者满意度及安全性指标。结果:骨髓腔内组的第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中心静脉组(P<0.05),通路建立时间、抢救室停留时间均短于中心静脉组(P<0.01)。骨髓腔内组操作者对器械使用满意度和对总体操作的满意度高于中心静脉组(P<0.01)。2组均无1 h通路并发症发生。结论:骨髓腔内通路是一种高效、快速、安全的血管通路,能为危重症病人的抢救赢得时间。
    • 吴子芳; 李盛楠; 余丽娅
    • 摘要: 目的探究危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接受医治的危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肺组织CT检查、痰液病原菌检测,依据是否存在肺部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50例)和非肺部感染组(55例)。对影响危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单因素进行分析,并筛选影响危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肺部感染组年龄≥75岁、有吸烟史、有抗生素和激素滥用史、患有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时间长、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10 mg·L^(-1)、LVEF水平<35%、卧床、白蛋白水平低均为影响危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OR=2.342,2.605,2.171,2.088,1.986,2.847,3.135,2.010,2.782,1.952,2.079,均P<0.05)。结论对于影响危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可采取相应针对危险因素的措施,进行及时预防患者发生肺部感染,促使其肺功能的改善,降低危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难度和病死率。
    • 刘吉纯; 张艳菊
    • 摘要: 目的探讨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在危重症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危重症患者123例,收集所有患者入院24 h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快速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qSOFA),根据28 d转归情况分为存活组(95例)和死亡组(28例),以健康体检者35名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所有对象IFABP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判断危重症患者28 d死亡的效能。采用二分类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重症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死亡组、存活组、正常对照组血清IFABP和CRP水平均逐渐降低(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FABP、CRP和qSOFA评分判断危重症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5、0.750、0.80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FABP≥36.20 ng/mL、CRP≥36.82 mg/L和qSOFA评分≥2.0分是危重症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值分别为10.668、3.775、9.048,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3.498~32.533、1.156~12.325、1.818~45.038]。结论IFABP水平升高提示危重症患者死亡风险增加,或可作为危重症患者28 d死亡的有效预测指标。
    • 王艾蓉
    • 摘要: 目的:分析危重症患者行中医护理对改善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12月收治的200例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00,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100,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体液和细胞免疫因子、生活质量、满意度及并发症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白蛋白、血清总蛋白以及总淋巴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CD3^(+)和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理领域、心理领域、躯体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率(98.00%)高于对照组(91.00%),观察组并发症率(5.00%)低于对照组(15.0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在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价值显著,不但能够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还能够改善患者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因子水平,适合在临床进行实施和开展。
    • 陈祥慧; 张卫东; 任晓红; 闫剑锋; 刘其
    • 摘要: 目的:探讨对危重症患者进行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吕梁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5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科时血清PCT的水平将其分为观察组(血清PCT≥0.5μg/L)与对照组(血清PCT<0.5μg/L)。对导致观察组患者血清PCT水平升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PCT的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表(APACHE-Ⅱ)的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的评分、血浆D-二聚体(D-D)、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血乳酸的水平及死亡率,分析危重症患者血清PCT的水平与其APACHE-Ⅱ评分、GCS评分、血浆D-D、血清CRP、血乳酸的水平及死亡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中复合伤合并休克、脓毒症和心肺复苏后综合征患者的占比均更高,P<0.05。入院时,观察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及血清PCT、血浆D-D、血清CRP、血乳酸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GC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危重症患者血清PCT的水平与其APACHE-评分、血浆D-D、血清CRP、血乳酸的水平及死亡率呈正相关(P均<0.05),与其GCS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危重症患者血清PCT的水平与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通过检测危重症患者血清PCT的水平可评估其病情及预后,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 刘宗花; 曹丹凤; 张国翔; 于晓波; 张煊
    • 摘要: 目的观察产科MDRRT教学法在医学本科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探讨MDRRT在临床实习带教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来我院实习的2015级五年制学生以随机抽签法为准,分为试验组(n=36,实施MDRRT教学模式)和对照组(n=11,实施传统带教)。充分参考各种临床指南,围绕产科需要多学科救治的危重症设计不同脚本,引导学生通过还原现场→讨论→反馈及持续改进→总结归纳的方式全程还原产科危重症的诊疗过程;最后由学生进行满意度评估,了解学生对MDRRT教学法的评价以及是否为所用教学方法适宜推广;由带教老师进行Mini-CEX评分,评估MDRRT教学方法能否提升医学生的综合诊治能力。结果MDRRT教学法对学习能力提升程度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在个人学习能力、学习效果、学习态度方面的评价,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对MDRRT教学法评价较高。比较两组Mini-CEX评分,在医疗面谈、体格检查、沟通技能、临床判断、人文关怀、组织效能、整体表现方面均显示明显的优越性,其中在医疗面谈[t(43)=-2.176,P=0.035<0.05]、人文关怀[t(43)=-2.013,P=0.05]和整体表现[t(30)=-2.330,P=0.027<0.05]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MDRRT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实习医生的学习能力;在医疗面谈、人文关怀、和整体表现方面MDRRT教学法明显优于普通教学法,能够显著提升医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及综合诊治能力。
    • 李彦慧; 孙萍
    •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危重症患者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从本院筛选出危重症患者210例来进行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根据电脑盲选法将受试者进行分组,各10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肠外营养及肠内序贯营养,研究组患者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10d后各营养指标及免疫指标、APACHEⅡ评分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的营养指标(TP、TF、PAB)和APACHEⅡ评分经统计发现均没有差异性(P>0.05),干预10d后,两组的营养指标数据均有了较大幅度的升高,而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降低,尤其研究组在干预后上述指标的变化幅度均比对照组优势更大(P0.05),干预10d后研究组患者各免疫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变化显著,优势更大(P0.05)。结论实施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显著增强机体的营养状况,提升机体的免疫力,降低胃潴留发生率,对改善危重症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