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9060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妇产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09篇、会议论文200篇、专利文献15687篇;相关期刊1030种,包括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实用妇产科杂志、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111种,包括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子宫颈癌前期病变、子宫颈癌热点研讨会暨子宫肿瘤高峰论坛、第一届中国-亚太地区妇科肿瘤微创治疗高峰论坛等;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文献由15679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建六、魏丽惠、李小毛等。

子宫内膜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609 占比:35.14%

会议论文>

论文:200 占比:0.82%

专利文献>

论文:15687 占比:64.04%

总计:24496篇

子宫内膜癌—发文趋势图

子宫内膜癌

-研究学者

  • 王建六
  • 魏丽惠
  • 李小毛
  • 薛凤霞
  • 马晓欣
  • 彭芝兰
  • 李静
  • 李小平
  • 杨承刚
  • 杨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张院院; 宋亚东
    • 摘要: 目的 探讨术中快速病理检查级凝血指标在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以102例接受快速病理检查的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为对象.以术后病理切片为金标准,分析术中快速检查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快速病理检查确诊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患者64例,其中8例(12.50%)为良性肿瘤,17例(26.56%)为子宫内膜增生,术中快速病理检查的准确率为62.75%(64/102).与术后病理切片为金标准,术中快速病理活检明确G1期分准确率为56.67%(34/60),G2期为65.52%(19/29),G3期为84.61%(11/13).三组aPTT、PT水平存在差异,G2期、G3期aPTT、PT水平低于G1期(P0.05).结论 术中快速病理活检诊断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准确性较高,对于癌症分期及浸润程度高的患者准确率更高,凝血指标对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期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 王静; 周敏; 胡兴焕
    • 摘要: 目的 探讨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充气加压装置预防子宫内膜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价值.方法 以17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LMWH+充气加压装置)与对照组(LM-WH).对比两组DVT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DVT发生率为2.35%(2/85),低于对照组14.12%(12/85)(P0.05).结论 LMWH+充气加压装置可减少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DVT的发生.
    • 曾文斌; 宋艳琴
    • 摘要: 目的 探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凝血功能、D二聚体(D-D)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以2019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对象,对照组50例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50例给予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两组的凝血功能指标、血浆D-D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与疼痛评分.结果 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纤维蛋白原(Fb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D水平在手术后24 h、72 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能够改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凝血功能、抑制D-D水平升高,同时也能改善患者预后的状态.
    • 李勇晓; 孙燕; 张瑞生
    • 摘要: 目的 探究丙泊酚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系RL95-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对mTOR/S6K1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 将RL95-2细胞分为对照组和丙泊酚组(加入不同浓度的丙泊酚).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测量术检测细胞凋亡;比色法测定细胞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核糖体蛋白S6激酶1(S6K1)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丙泊酚各组RL95-2细胞增值率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均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以及细胞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细胞p-Akt、p-mTOR和p-S6K1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丙泊酚可能通过调控mTOR/S6K1通路,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系的增殖、促进癌细胞凋亡.
    • 陈姝宁; 孔为民; 罗丹
    • 摘要: cqvip:子宫内膜癌是发达国家中女性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在2015年,全世界估计有31.9万例子宫内膜癌,每年造成约7.62万人死亡[1]。大多数子宫内膜癌患者在疾病早期诊断,并且具有良好的5年生存率,但仍有约30%的患者在诊断时已是晚期。对于这些晚期和复发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目前的手术、放射治疗及以顺铂为主的化学治疗,疗效不佳,导致其5年生存率仅为30%~40%。临床发现,肥胖和糖脂代谢异常可能是影响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且两者密不可分[2]。关注子宫内膜癌患者肥胖和糖脂代谢异常的情况,探讨其促进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机理,将有助于子宫内膜癌的预防和管理。目前已有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提示[3],控制体重、靶向干扰糖脂代谢途径,可能是提高疗效、改善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有效方式。现将肥胖、糖脂代谢异常引起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相关研究和在此基础上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由于非子宫内膜样腺癌与肥胖及糖脂代谢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主要讲述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 李丹
    • 摘要: 目的 研究病理检测过表达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对子宫内膜癌细胞耐受化疗药物的作用并予以分析,旨在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 利用慢病毒于子宫内膜癌细胞RL95-2中构建过表达LIF的细胞模型,并将其记作过表达组.另以空载体慢病毒感染细胞构建正常表达LIF的细胞模型,记作对照组.通过CCK-8法检测两组子宫内膜癌细胞活性,采用Annexin V-FITC/PI法以及JC-1法检测两组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率及线粒体膜电位情况.以免疫印迹法检测两组子宫内膜癌细胞中的Bcl-2家族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两组细胞24h、48h、72h相对吸光度对比均不明显(均P>0.05).过表达组子宫内膜癌细胞在顺铂及紫杉醇作用下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7.58±2.69)%、(31.26±2.78)%,均低于对照组的(68.73±11.27)%、(74.92±12.06)%(均P<0.05).过表达组子宫内膜癌细胞在顺铂及紫杉醇作用下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分别为(42.38±6.29)%及(31.89±4.56)%,均高于对照组的(17.26±3.12)%、(12.74±2.15)%(均P<0.05).过表达组Bcl-2及Bcl-XL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71±0.31)、(1.74±0.12),均高于对照组的(0.00±0.00)、(0.00±0.00),而Bax蛋白相对表达量为(-1.24±0.08),低于对照组的(0.00±0.00)(均P<0.05).结论 过表达LIF会增加子宫内膜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增强其对顺铂及紫杉醇的抵抗作用,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 何宏月; 任小苗
    • 摘要: 目的 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31(IL-31)、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与中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该院接受新辅助化疗[AP方案(阿霉素+顺铂化疗)]的123例中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3周为1个化疗周期,均化疗3个周期后观察至少1个月,评价入选者临床疗效并分为无效组和缓解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水平,重点分析新辅助化疗前血清IL-31、IL-33水平与患者化疗无效的关系.结果 123例中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经新辅助化疗3个周期后,无效组34例,无效率为27.64%,其中疾病稳定24例,疾病进展10例.无效组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IL-31、IL-33水平均高于缓解组(P0.05).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化疗前血清HIF-1α、VEGF、IL-31、IL-33与中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化疗无效有关,上述指标过表达可能是中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化疗无效的风险因子(OR>1,P0.800,且化疗前血清HIF-1α、VEGF、IL-31、IL-33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51.410 ng/L、233.597 pg/mL、170.991 pg/mL、108.163 pg/mL时,预测价值较理想.相关性分析结果 显示,中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化疗前血清IL-31水平与IL-33水平呈正相关(r=0.338,P<0.05).结论 血清HIF-1α、VEGF、IL-31、IL-33水平与中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无效有关,上述指标过表达可能是患者化疗无效的风险因子,且其对预测患者新辅助化疗无效风险有一定价值.
    • 罗勇; 岳雪梅
    • 摘要: 目的 探讨雌激素依赖性子宫内膜癌(EMC)体内胰岛素抵抗参数、凝血因子指标及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以80例雌激素依赖性EMC患者为对象,以同期8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监测患者胰岛素抵抗参数、炎症、凝血因子指标,分析其与EMC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水平低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胰岛素抵抗、炎症因子、凝血指标与雌激素依赖型EMC的病理进展关系密切,监测上述指标对评估EMC的病情具有指导意义.
    • 张佳夫; 李艳玲
    • 摘要: 目的 探究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人附睾蛋白4(HE4)、CA125、CA19-9联合检测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4月期间子宫内膜癌、子宫良性疾病患者各81例,分别对血清HE4、CA125、CA19-9进行测定,获取ROC曲线、AUC值,明确诊断评价指标.结果 在子宫良恶性患者血清中HE4和CA19-9表达差异显著(P<0.05);单独检测3项标记物,血清HE4敏感度最高,联合检测敏感度更高.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ROC-AUC值差别明显(P<0.05).结论 在早期子宫内膜癌诊断中同时应用血清HE4、CA125、CA19-9,能够对子宫内膜癌严重程度做出准确判断.
    • 陈清香
    • 摘要: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高效孕激素联合化疗治疗后血清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8月—2021年3月随机抽取该院妇科住院部收入治疗的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随机奇偶原则划分组别,对照组40例单进行化疗治疗,研究组40例在化疗基础上联合高效孕激素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3个疗程后,研究组治疗总缓解率77.50%高于对照组52.50%,临床获益率92.50%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95、4.501,P<0.05)。研究组人附睾蛋白4(HE4)、基质金属蛋白-9(MMP-9)、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24、6.646、8.017,P<0.05)。研究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01、10.796、5.881,P<0.05)。结论高效孕激素联合化疗治疗子宫内膜癌可有效降低血清CA125、HE4、MMP-9水平,促进炎症吸收,有利于控制病情进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