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的相关文献在1976年到2023年内共计7849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内科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397篇、会议论文493篇、专利文献355926篇;相关期刊1231种,包括国际免疫学杂志、中国免疫学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321种,包括第九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第四届中国肿瘤医师大会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第八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第三届中国肿瘤医师大会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第十三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学术会议等;免疫治疗的相关文献由17885位作者贡献,包括延斯·弗里切、托尼·温斯切尼克、哈普瑞特·辛格等。

免疫治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397 占比:1.76%

会议论文>

论文:493 占比:0.14%

专利文献>

论文:355926 占比:98.10%

总计:362816篇

免疫治疗—发文趋势图

免疫治疗

-研究学者

  • 延斯·弗里切
  • 托尼·温斯切尼克
  • 哈普瑞特·辛格
  • 奥利弗·施尔
  • 安德烈·马尔
  • 沈琳
  • 刘宝瑞
  • 胡毅
  • 蒋敬庭
  • 任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甘甜; 王文渊; 晏殊瑾; 郝兰; 冉海涛; 王志刚; 夏纪筑
    • 摘要: 背景:乳腺癌严重危害着全球女性的身心健康。发展乳腺癌的早期准确诊断和高效治疗策略对于提升患者生存机会至关重要。目的:制备携载近红外染料IR780和LXR激动剂(RGX104)的新型多功能靶向纳米粒(PLGA-IR780-RGX104),检测其基本理化性质、体外光声显像及光热联合免疫协同治疗乳腺癌的效果。方法:①以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载体,采用双乳化法制备新型多功能靶向纳米粒PLGA-IR780-RGX104,检测该纳米粒的基本理化性质及体外光声显像效果;②取对数生长期的小鼠乳腺癌细胞4T1,分5组培养:PBS组、PBS+激光照射组、PLGA-IR780-RGX104组、PLGA-RGX104+激光照射组、PLGA-IR780-RGX104+激光照射组,每组分40,50,60,70,80 mg/L 5个质量浓度,培养24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③将4T1细胞与骨髓细胞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刺激下共培养于Transwell小室中,分7组处理:无4T1细胞组、PBS组、游离RGX104组、PLGA-IR780组、PLGA-IR780+激光照射组、PLGA-IR780-RGX104组、PLGA-IR780-RGX104+激光照射组,培养6 d后,采用流式细胞计数法评估各组骨髓细胞中骨髓源性抑制细胞的数量。结果与结论:①新型多功能靶向纳米粒大小均匀、分散性好,单个纳米粒呈球形,平均粒径为275.00 nm,平均电位为-12.00 mV,IR780及RGX104的包封率分别约为93.47%和84.30%,载药量分别为4.20%和6.68%;激光照射后,纳米粒中RGX104的释放速率加快;纳米粒具有明显的光声信号,且随着纳米粒溶液质量浓度的升高,光声信号增强;②随着纳米粒溶液质量浓度的增加,PLGA-RGX104-IR780+激光照射组细胞存活率依次减低,且明显低于相同质量浓度下的其他4组(P均0.05);④结果表明,载IR780和LXR激动剂的新型多功能靶向纳米粒可用于光声显像引导下光热联合免疫协同治疗乳腺癌。
    • 朱嘉皓; 芦婷; 钟良军
    • 摘要: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对在牙龈卟啉单胞菌来源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from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LPS)刺激模拟炎症状态下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fibroblasts,hPDLFs)的调控作用。方法获取hPDLFs并进行免疫组化鉴定,通过qRT⁃PCR与CCK⁃8确定Pg⁃LPS的刺激浓度。将hPDLFs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单纯100μg/mL Pg⁃LPS;低浓度组,1 ng/mL TGF⁃β1+100μg/mL Pg⁃LPS;中浓度组,10 ng/mL TGF⁃β1+100μg/mL Pg⁃LPS;高浓度组100 ng/mL TGF⁃β1+100μg/mL Pg⁃LPS。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划痕实验与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hPDLFs细胞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hPDLFs的细胞周期;qRT⁃PCR检测hPDLFs的转录因子叉头盒p3(forkhead/winged helix transcription⁃al factor p3,Foxp3)、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EB病毒诱导基因3(Epstein⁃Barrvirus⁃induced gene 3,EBI3)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hPDLFs的Foxp3、IL⁃6及EBI3蛋白表达。结果免疫组化鉴定显示抗波形丝蛋白阳性及抗角蛋白阴性;Pg⁃LPS浓度为100μg/mL时,hPDLFs中IL⁃6 mRNA表达相比空白对照组显著上升(P<0.0001)且细胞增殖能力下降(P<0.0001),所以选择100μg/mL Pg⁃LPS用于模拟炎症状态。10、100 ng/mL TGF⁃β1能提高炎症状态下hPDLFs的增殖能力(P<0.0001);1、10、100 ng/mL TGF⁃β1能促进炎症状态下hPDLFs的迁移能力(P<0.0001);1、10、100 ng/mL TGF⁃β1可加快炎症状态下hPDLFs的细胞周期(P<0.0001);1、10、100 ng/mL TGF⁃β1可抑制炎症状态下hPDLFs的IL⁃6基因和蛋白表达量(P<0.0001),1、10 ng/mL TGF⁃β1可提高炎症状态下hPDLFs的EBI3基因及蛋白表达量(P<0.0001),1、10 ng/mL TGF⁃β1可提高炎症状态下hPDLFs的Foxp3基因表达量,10 ng/mL TGF⁃β1可提高Foxp3蛋白表达量(P<0.05)。结论TGF⁃β1可促进炎症状态下hPDLFs的增殖及迁移能力、上调EBI3表达,可能与转录因子Foxp3表达有关。
    • 李蕴喆; 卜令学; 庞宝兴; 王烨; 刘风芝; 杨楠; 陈晨; 王双义
    • 摘要: 目的 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致口腔颌面部化脓性肉芽肿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 报道1例卡瑞利珠单抗致牙龈及唇化脓性肉芽肿病例并结合文献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结果 患者使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肝癌4个月后,出现全身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reactive capillary hemangiomas,RCH),随后出现下唇及牙龈多发肿物,患者行牙周基础治疗后,切除下唇及牙龈肿物并停用卡瑞利珠单抗,病理结果为牙龈化脓性肉芽肿/肉芽肿型血管瘤,术后随访口腔内未见新生肿物。文献回顾表明,RCH是卡瑞利珠单抗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于口腔者较少。目前尚未明确RCH病因,有研究表明卡瑞利珠单抗可能通过激活血管内皮细胞使其增殖为血管瘤;联合使用卡瑞利珠单抗安全性优于单用;RCH有自限性,大多数停药后可自行消退;若肿物引起功能障碍,可行手术切除。结论 卡瑞利珠单抗可致口腔颌面部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并发化脓性肉芽肿。
    • 郭晓鹏; 幸兵; 马文斌
    • 摘要: 垂体腺瘤(PAs)是第二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多数可通过手术、药物或放射治疗治愈.但是,部分PAs经过传统治疗后仍反复复发并侵袭性生长,甚至发生远端转移,缩短了患者生存期并降低了生活质量.近年来,关于脑肿瘤免疫微环境的研究逐渐兴起,尤其在胶质瘤领域,为免疫治疗提供了潜在有效靶点,为提高患者生存创造了条件.但是,既往研究仅对PAs微环境中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及细胞因子进行了初步分析,对动物和人PAs的免疫治疗研究刚刚起步.
    • 梁玉杰; 郭园园; 刘贝贝; 梅志杰; 刘建民
    • 摘要: 新辅助化疗联合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StageⅡ/ⅢA)的推荐治疗方式,但以铂类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方案反应性不高.多个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被批准应用于晚期膀胱癌的治疗,免疫治疗作为新辅助方式在其他恶性肿瘤中展示的乐观疗效为其在浸润性膀胱癌的应用提供了基础和可能性.本文就新辅助免疫治疗及其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旨在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新辅助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应用提供借鉴.
    • 谢琦; 钟慧; 陈亮
    • 摘要: 目的 探究免疫治疗仪及体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腹水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江西省兴国县人民医院进行综合治疗的恶性胸腹水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2020年7月-2021年4月),分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n=31)和对照组(n=31),给予对照组体腔灌注顺铂,实验组在体腔灌注基础上使用免疫治疗仪进行穴位照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临床疗效(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74.19%),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升高,CD8+降低,CD4+/CD8+升高,与治疗前差异显著,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恶性胸腹水治疗中使用体腔灌注与免疫治疗仪联合治疗,临床疗效好,免疫功能改善理想,且发生毒副反应少,值得应用与推广.
    • 卢哲; 张国军; 姚群峰
    • 摘要: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肿瘤免疫治疗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上成效显著,疗效优于传统的化疗和放疗。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PD-1)和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这对免疫共抑制分子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靶点备受关注,PD-L1在一些肿瘤细胞中的上调表达,发挥免疫负调控作用,抑制了CD8;T细胞的杀肿瘤效应,进而抑制机体的抗肿瘤免疫。目前以PD-1/PD-L1作为靶点的治疗方式主要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CAR-T疗法和基因编辑疗法等。本文就基于PD-1/PD-L1靶点的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岳文宇; 王凌霄; 霍忠超
    • 摘要: 舌癌(tongue cancer,TC)好发于舌侧缘中1/3,具有较其他口腔癌恶性程度高、发展快、病程短的特点,多数为鳞状细胞癌,常表现为舌体肿块、舌活动受限、疼痛、伴或不伴溃疡的形成,部分患者就诊时已有区域淋巴结肿大。目前,普遍认为TC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
    • 彭娇; 何卫阳
    • 摘要: 膀胱癌是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膀胱癌的传统治疗方式多样,包括外科手术、化疗、放疗等,但患者的总体生存期并未得到明显改善,近年来免疫治疗的出现给膀胱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方向。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作为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膀胱癌发生、发展、转移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影响着膀胱癌免疫治疗效果。本文介绍了TAM在膀胱癌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并对以TAM为免疫靶点的潜在治疗方案进行展望。
    • 蒋经柱; 李浩权; 王在国; 叶振伟; 陈韵壕; 黎嘉历; 张伟标; 李壮华; 黎焕君; 黄彦; 林志强; 肖亦明; 陈镜塘
    • 摘要: 目的分析总结免疫联合靶向方案治疗晚期肝癌40例的临床结果。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2年2月免疫联合靶向方案治疗的40例晚期肝癌患者,特别是转化成功并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全组免疫联合靶向治疗患者的完全缓解率(CR)、部分缓解率(PR)、客观反应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及转化后外科手术率、病理学完全缓解率(pCR),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全组免疫联合靶向治疗患者CR 32.5%(13/40)、PR 42.5%(17/40)、ORR 75%(30/40)、DCR 85%(34/40),转化后外科手术率27.5%(11/40)、手术后pCR 36.4%(4/11)。转化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65%(26/40),包括高血压17.5%(7/40)、手足综合征10.0%(4/40)、腹泻10.0%(4/40)、皮疹7.5%(3/40)、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症5.0%(2/40)、剥脱性皮炎5.0%(2/40)、电解质紊乱5.0%(2/40)、消化道出血5.0%(2/40)。外科手术并发症54.5%(6/11),其中胆汁漏2例(18.2%),均通过引流1月内自愈;肝功代偿不良2例(18.2%),其中1例术后3个月肝衰死亡;胸腔积液2例(18.2%)。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以免疫联合靶向治疗为基础的晚期肝癌转化治疗新方法效果明显、简单安全、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