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19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6年CSCO学术年会
第19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6年CSCO学术年会

第19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6年CSCO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厦门
  • 出版时间: 2016-09

主办单位: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会议文集:第19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6年CSCO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和头颈部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30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持续快速增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甲状腺癌中90%以上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因DTC原发灶和转移灶癌细胞细胞膜上能表达钠/碘共转运子(NIS)受体,可主动从血液中摄取放射性碘-131(131I),利用131I释放出的β射线可实现对残留的甲状腺癌细胞进行靶向内照射治疗.DTC术后131I治疗已成为DTC综合治疗措施中重要的治疗步骤.
  • 摘要: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加是目前全球的一个普遍现象,除非洲一些国家因疾病诊断技术受限之外,近30年世界大多数地区甲状腺癌发病率持续上升.美国流行病监测计划(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 Program,SEER)数据库显示,美国甲状腺癌发病率由1975年4.9/10万增长至2009年的14.3/10万,发病率增长了近3倍.中国登记地区甲状腺癌粗发病率由1988年的1.78/10万升高至2009年的6.56/10万,发病率明显增加.具体分析了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腺体手术,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以及中央区手术并发症。
  • 摘要:头颈部解剖复杂、癌肿多样,临床研究缺乏足够的Ⅰ级循证医学证据,因此需要多学科协作保证肿瘤分期及治方案的准确性,同时推动个体化治疗——保全患者呼吸、语言、进食等功能以提高生活质量,使患者得到最有效的治疗.目前头颈部肿瘤的总体生存率在50%~60%,晚期肿瘤综合治疗后的效果较好,因此更需要进行MDT(多学科综合诊治)下的综合治疗.以我院咽下段和颈段食管癌为例,综合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8.6%与42.5%,而单纯手术时仅为20.0%、12.5%.
  • 摘要:有关颈部淋巴结清扫的记载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初.1905年Crile在大规模临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根治性(经典性)颈部淋巴结清扫的概念.20世纪五六十年代,Suarez及Bocca对原有术式进行改良,并分别命名为功能性和选择性颈清.之后,随着手术观念的不断更新,新的手术方式也不断涌现,新出现的命名复杂多样而难以统一,给头颈外科医师的工作和学术交流造成了诸多不便.本文对颈部淋巴结分区及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命名进行综述,旨在对相关内容及概念进行梳理,以便进一步统一中文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命名.在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式命名的发展历程中,ASHNS/AAO-HNS于1991年提出的传统命名方式曾起到主导作用。后来,随着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扫向择区性更强、更注重功能保留的方向发展,一些个体化更强的分区颈淋巴清扫术式不断涌现,传统命名方式越来越冗杂而易于混淆。ASHNS/AAO-HNS于2002年提出的“SND( )”命名系统兼顾了准确性和灵活性,更便于临床医师、科研人员间的学术交流,然而其缺点在于命名往往冗长烦琐,同时切除非淋巴组织的择区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无法命名。国际头颈学组于2010年提出的最新的命名方式解决了这一问题,且命名系统合理、简单、便于记忆,可能是今后发展的趋势。中国是头颈部恶性肿瘤的高发区,病例数众多,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经验,希望今后中国能在临床实用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命名共识,形成自己的命名系统,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头颈部外科医生。
  • 摘要:自从2004年发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是驱动基因以来,EGFR通路的研究已成为肺癌精准治疗的典范.经过规范治疗,EGFR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有望达到3.3~4.0年,可喜的是约50%的中国肺腺癌患者存在EGFR突变.19外显子缺失和21外显子点突变(leu858arg)是两个最常见的敏感突变,在EGFR突变中约占90%.现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 TKI)已经从一代(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二代(阿法替尼、达克替尼)发展到第三代(奥希替尼).九项随机对照研究证明,在EGFR敏感突变人群中,EGFR TKI一线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化疗.如何克服耐药成为治疗成功的关键所在。在这篇综述中,从一代EGFR TKI的耐药机制出发,结合疾病进展的临床差异性和新药的研发,全面阐述一代EGFR TKI耐药后的治疗策略,旨在帮助医生进行临床治疗前的决策。
  • 摘要:精准医疗的发展促进了对小细胞肺癌分子生物学和发病机制的理解,打破了小细胞肺癌研究领域近几十年的沉寂.2015年WHO依据肿瘤起源将SCLC归为肺神经内分泌肿瘤,加速了从肿瘤起源寻找SCLC治疗策略之路.NOTCH信号通路与肺神经内分泌分化密切相关,成为SCLC靶向治疗的突破口.以NOTCH配体DLL3为靶点的抗体耦联药物Rova-T在SCLC初步的临床研究中大放异彩,成为SCLC精准治疗的先锋.基因组分析证实SCLC存在较高的体细胞突变负荷,是免疫检查点治疗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免疫靶向治疗这个肿瘤治疗领域的超级明星在SCLC治疗领域同样大有可为,成为突破SCLC治疗局限的新希望.围绕SCLC常见分子异常的靶向研究也进行了诸多尝试,针对NOTCH通路的抑制剂、DNA修复相关的PAPR抑制剂的靶向治疗和抗血管治疗进行了有意探索,备受瞩目.针对SCLC神经内分泌起源的抗体祸联药物Rova-T成为SCCL治疗冉冉升起的新星,横扫多种实体瘤的免疫靶向治疗在SCLC领域依旧势头猛进,着眼于SCLC发生发展异常信号通路的靶向药物也见点点星光,这些研究让SCLC的精准治疗充满无限希望,同时也提出诸多问题,找到捣毁SCLC的“特洛伊木马”还要经过漫长的探索之旅。
  • 摘要:就全球而言,肺癌是占首位的肿瘤相关死亡病因,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整体肺癌病例数的80%左右.过去的十年余中,针对NSCLC的研究不断深入,在筛查、肿瘤病理、手术或放、化疗等各个领域均有长足进展.在挽救NSCLC患者生命的治疗体系中,放疗进步的轨迹与外科较为类似,主要由技术和前瞻性研究两方面合力推动.放疗技术在定位、靶区勾勒、计划制定和射束投照等诸方面获得提高,技术进步对NSCLC治疗疗效的积极影响已逐步显现,而近期报道的多项重要研究的结论也必将有助于放射治疗的循证应用.肺癌放疗是现代放射治疗中集成应用多重新技术的范例。无法手术的早期NSCLC可选择立体定向放疗技术。.局部晚期NSCLC患者可选择CT模拟技术及三维适形放疗。针对局部晚期NSCLC放疗应用的循证优化,探讨了放疗的最佳综合治疗模式、放疗剂量、放疗分割方式以及预防性脑照射的治疗效果。优化化疗方案可能会进一步提高同期放化疗疗效,和(或)减轻总体毒性。
  • 摘要:"晚期肺癌全程管理"应包括从肺癌患者确诊直至生命最终,医生对其制定长期系统的个体管理计划,包括: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和诊治技术的可行性,明确组织病理类型和分子病理类型;选择合理的一线、维持、二线和多线系统治疗方案;制定完善的随访计划;依从性管理;预测复发风险,评估可能的复发耐药后处理等;在保证患者良好生活质量的同时最大可能延长其生存.具体分析了具有可治疗驱动基因改变的非鳞NSCLC患者的全程管理,明确了EGFR/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一线治疗地位。对于无可治疗驱动基因改变的晚期非鳞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JMDB研究显示晚期非鳞NSCLC患者一线培美曲塞联合铂类可较传统三代化疗药物显著改善。当已知有明确驱动基因改变的患者一线、二线已经选择一代、二/三代TKI治疗和一种方案的双药化疗,此时遵循国内外各指南,应推荐进入临床新药研究或最佳支持治疗。多线化疗尽管可能为患者生存带来希望,但同时也伴随着治疗无效和累积毒性增加的风险增大,从而影响患者最终的OS。最佳支持治疗应该贯穿肺癌管理全程。其目的是缓解症状、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如果在疾病诊治早期,就将姑息治疗介入到全程管理中,可降低抑郁发生,减少疾病终末期的过度治疗,使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延长(11.6与8.9个月,P=0.02 ) 。
  • 摘要:EGFR基因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最常见的驱动基因之一.PIONEER研究显示,51.4%未经选择的亚裔晚期肺腺癌患者伴有EGFR敏感突变,在不吸烟腺癌中高达60%,而在高加索人群中仅为17%.近十年来,以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为代表的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已成为EGFR突变型晚期NSCLC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IPASS、NEJ002、OPTIMAL等多项前瞻性临床研究证实,一代EGFR-TKI一线治疗EGFR突变的晚期NSCLC在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方面均显著优于传统含铂两药联合方案.然而,耐药的出现仍不可避免,绝大部分患者EGFR-TKI一线治疗9~13个月后即出现疾病进展[2],这表明EGFR突变并非预测EGFR-TKI疗效的唯一因素,尚有更复杂的耐药机制制约其疗效.目前,EGFR-TKI的耐药机制和耐药后治疗策略已成为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文将对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 摘要:2013年Science将肿瘤免疫治疗列为十大科技进步之首.2015年,三大杂志CNS中,Cell出版了肿瘤免疫治疗专辑.Nature和Science也分别推出专辑.肿瘤免疫治疗在经过多年的积淀后,到了腾飞和爆发的时代.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在肺癌临床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机制是通过抑制相关靶点(CTLA-4,PD-1,PD-L1)解除T细胞活性受抑状态,活化后的T细胞能够消灭肿瘤细胞.美国FDA已于2015年正式批准Nivolumab(PD-1抑制剂)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批准Pembrolizumab(PD-1抑制剂)用于肿瘤表达PD-L1蛋白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二线治疗.2016年,美国FDA授予Atezolizumab(PD-L1抑制剂)优先审批资格,用于PD-L1阳性的转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含铂化疗后的二线治疗方案.分析了肿瘤免疫治疗理论基础。免疫检查点是重要的“哨卡点”,主要包括CTLA-4和PD-1/PD-L1两条通路。分析了不同靶点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治疗的临床试验、CAR-T为代表的T细胞免疫治疗和联合治疗。最后简介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 摘要:目前,外科手术治疗依然是肺癌最有希望获得长期生存的治疗方式.更高的生存率一直是肺癌外科追求的目标.当代肺癌外科的发展与20年前比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新技术在肺癌外科的应用.20世纪50年代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开始作为肺癌的标准术式,20世纪70年代支气管成形和血管成形开始应用于肺癌外科,80年代以后心血管外科与普胸外科结合促进了部分局部晚期肺癌外科治疗,2000年前后、新的手术器械和设备的应用包括电视胸腔镜技术和达芬奇机器人的问世,而肺癌外科手术的标准术式依然是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本文介绍了诊断新技术在肺癌外科领域的应用,详细分析了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机器人辅助腔镜手术与传统腔镜手术的优劣并评价了其疗效。
  • 摘要:在非小细胞肺癌,尤其是腺癌,可能将极大地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自2011年IASLC/ATS/ERS肺腺癌新分类制发表以来,反响极大。根据反馈又做了一些修改新版肺腺癌分为浸润前病变、微浸润性腺癌、浸润性腺癌下类,并提出原位腺癌( AIS)和微浸润性腺癌( MIA)的新概念多个较大样本的回顾性临床研究证实了新分类的合理性。同第7版相比,第8版TNM分期根据肿瘤大小、佼犯程度以及转移特点对T和M分期进一步细分,使各分期预后分布更加合理。
  • 摘要: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约占肺癌14%,是一种高侵袭性肿瘤,几乎所有患者均与吸烟有关,男女发生比例1∶1.其临床特点为生长迅速,倍增时间短,早期容易发生远处转移,预后差.SCLC确诊仅有1/3局限于胸部,初始治疗对化疗、放疗均较敏感,缓解率高,但治疗后极易发生继发性耐药.随着精准时代的到来,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SCLC治疗进展举步维艰.本文将对小细胞肺癌NCCN2016v1版主要更新内容及治疗策略进行归纳,希望能为工作在一线的医生提供清晰的诊疗思路.本次NCCN指南更新整体变动不大,在化疗药物中添加了苯达莫司汀,对胸部放疗和PCI原则进行了调整。此外2016年ASCO公布的几项临床试验给SCLC治疗带来一丝希望。具体分析了筛查诊断、临床表现、病理机制、内外科治疗原则、放疗原则以及分期原则和治疗策略。
  • 摘要:近十年来,分子靶向治疗在具有驱动基因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中取得显著疗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靶向治疗.EGFR是HER/ErbB家族重要成员,它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类组织的细胞膜上,其结构分为胞外区、跨膜区及胞内区,当EGFR受体受到相应配体的作用后,可诱导受体形成同型或者异型二聚体,引起胞外结构发生构象变化,进而激活胞内区酪氨酸激酶,使其残基磷酸化,进一步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如MARK通路及PI3K通路等,最终导致肿瘤发生一系列生物学行为,如肿瘤的发生发展、增殖、侵袭及转移等,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是一种小分子EGFR抑制剂,它们通过内源性配体竞争性结合EGFR,抑制酪氨酸激酶的活化,进而阻断EGFR信号通路,最终产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并促进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等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目前,临床上的一代TKI疗效相当,以阿法替尼为代表的二代TKI对于突变阳性患者也显示出了很好的疗效,但是副作用较大。第三代TKI克服了T790M获得性耐药,疗效卓越、安全性好,成为T790M阳性患者的首选治疗,但最佳的使用时机、次序以及新的耐药问题如C797S突变,仍需进一步探索,三代TKI是否能够取代前两代TKI成为一线治疗的探索也让人拭目以待。
  • 摘要:食管癌是世界上第八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六位最常见的病因.食管癌从病理组织学角度可大致分为食管鳞癌和食管腺癌,而在高发病率的中国,大约90%以上的食管癌都属于食管鳞癌.尽管目前的相关诊疗手段在不断进步,但食管癌患者的预后十分差,五年总体生存率为15%~34%,.以手术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已经成为食管癌根治性治疗的重要方式,本文就目前食管癌外科治疗的热点问题进行回顾和总结,以期为食管癌的外科治疗及研究提供相应的依据和方向.目前食管癌的外科治疗存在许多尚需完善的方面,如手术入路的最佳选择、胃食管吻合术的最佳术式、食管癌手术中最佳淋巴结清扫方式、微创外科手术的发展与现状以及术前新辅助治疗方案等。希望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综述,从而为当前食管癌外科治疗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和方向,也相信在未来的研究中能够找到以上问题的答案,最终推动食管癌外科治疗的发展与进步.
  • 摘要:食管鳞癌初次治疗的总体策略制定主要依赖于患者一般情况、原发病灶所在部位以及治疗前的临床分期.其中最主要参考指标为临床分期.对于T1s或T1aN0M0患者,可以采取内窥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或食管癌切除术;对于T1bN0或Nx患者的治疗方法为食管癌切除术.依据术后不同病理状态来确定后续的辅助治疗.若为R0者,术后仅给以观察,若为R1,R2残留者,术后给以化放疗.在目前并无高级别证据显示食管鳞癌到底是新辅助还是辅助治疗下,仍然需要了解食管鳞癌术后最佳辅助治疗策略和技术参数,以便指导临床工作。
  • 摘要:食管癌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高发特色癌症之一,据《2015中国癌症统计》报道,其发病率已跃居我国恶性肿瘤的第3位,死亡率居第4位.降低食管癌病死率的关键在于早诊早治和选用合适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案.由于早期食管癌无明显症状,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是疾病中晚期,因此,如何开展规范有效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已经成为目前食管癌治疗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论述了新辅助放化疗对外科治疗的影响。对于局部晚期可手术的食管癌患者,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序贯手术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显著延长患者无病生存和总生存,可首先推荐应用于临床治疗中。针对上述新辅助放化疗后外科治疗领域存在的一些热点问题,有必要开展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目前已有多项关于新辅助放化疗的随机对照研究,在这些研究中,rROSs研究因其相对理想的总体生存时间和低的围手术期死亡率,成为未来新辅助放化疗的参考标准。
  • 摘要:食管癌在世界范围内是常见肿瘤的第八位,肿瘤相关死亡第6位.亚洲地区食管鳞癌(ESCC)占的比例高,发病率持平,但死亡率也没有伴随更多的治疗干预而显著下降.目前食管癌的治疗仍以化疗、放疗和手术三大治疗手段为主.由于发病隐匿和恶劣的生物学行为,使得食管癌一经诊断多数患者已为晚期,随着多学科综合治疗理念在肿瘤治疗中的推广,单独手术适应证的范围越来越窄,更强调以解剖学、肿瘤生物学、临床特征、生活质量为基础的多学科综合治疗,试图进一步改善ESCC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分析了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基因和临床差异。化疗是食管癌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也是综合治疗中的主力军,涉及的领域包括术前化疗、术前放化疗、晚期姑息化疗。西妥昔单抗与尼托珠单抗虽然同为EGFR受体拮抗剂,但无论是疗效还是不良反应均相差甚远,是否为食管鳞癌的标准治疗还有待于临床研究验证。今后的ESCC治疗一定是基于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找出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预后中起关键作用的突变基因及生物标志物,建立食管鳞癌的诊断相关基因分子标记物、放化疗相关基因分子标记物、预后相关基因分子标记物,从而为食管鳞癌的早期诊断、个体化精准治疗、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 摘要:放疗是利用放疗设备产生的射线(光子或粒子),经体外聚焦到体部肿瘤,从而破坏肿瘤细胞的DNA,导致肿瘤细胞死亡,达到控制肿瘤的目的.近十余年放疗技术进步,肝细胞肝癌(下称肝癌)的放疗日益普及.临床实践表明,对于肝癌,无论肝内原发病灶,还是肝内或肝外转移病灶,都有放射治疗的适应证.美国NCCN肝癌诊治指南自2013年推荐,不论肿瘤位于何处都适合放疗.为了正确理解肝癌放疗的作用,本文对放疗部分加以解读.指南指出外放射治疗对各病期的肝细胞肝癌都可以获益,肝细胞癌SBRT的疗效评价EASL标准要优于RECIST标准。小肝癌不宜手术切除者,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与射频消融一样,作为肝癌的替代治疗手段,循证级别2级或B1。对局限于肝内病灶患者,接受介入栓塞者,有肿瘤残存,外照射放疗可以补充介入治疗的不足,巩固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循证级别2级或B1。伴有门静脉/下腔静脉癌栓者,应该考虑外照射放疗,循证级别2级或1。肝癌肝外转移(淋巴结、骨、肾上腺、肺、脑转移等),转移灶浸润、压迫导致的症状如疼痛、黄疸、咳嗽等,外照射放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循证级别2级或B1。
  • 摘要:原发性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中90%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癌症数据统计结果显示,2012年全球HCC新发病例已经达到782500人,死亡达745500人,高居恶性肿瘤致死原因的第2位.HCC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在全球每年新发和病死的HCC中,中国都占到了50%以上;高居中国肿瘤发病的第3~4位和肿瘤死因的第2~3位.而在美国,尽管大多数肿瘤的死亡率都表现出了逐渐下降的趋势,但HCC的死亡率却在持续升高.近年来,有关肝癌领域的热点研究是晚期HCC系统治疗的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针对HCC发生、发展中关键靶点的新型靶向药物,如多种C-MET抑制剂,正在积极开展临床研究;系统化疗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特别是EACH研究结果证实了以奥沙利铂(OXA)为主的方案可以为亚洲,特别是中国的晚期HCC患者带来生存获益;最为热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HCC的初步结果令人鼓舞。本文拟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和讨论,并展望未来发展的方向。HCC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尤其高发。晚期HCC的治疗非常棘手。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的问世使得晚期HCC的治疗困境得以突破,但是疗效远不能令人满意。虽然继索拉非尼之后,多种分子靶向新药的临床研究纷纷失败,但对于晚期HCC系统治疗的积极探索却从未停下脚步。瑞格非尼的Ⅲ期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Lenvatinib和阿帕替尼等靶向药物的前期研究结果令人鼓舞,正在等待Ⅲ期研究的结果进一步确认;还有多个C-MET抑制剂,通过生物标记(MET高表达)提前筛选可能获益的人群而进行的相关研究也值得关注。EACH研究、AEGO研究和若干项META分析,业已证明系统化疗,特别是以OXA为主的方案有效而安全,为晚期HCC患者特别是亚洲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新型免疫治疗,主要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早期研究中,表现出了令人惊喜的疗效,亟待大样本的深入研究来进一步证实。可以看到,晚期HCC的系统治疗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 摘要:胰腺癌恶性程度极高,发病及死亡率之比约为1∶0.95,且近年来胰腺癌发病率上升明显,美国癌症研究协会预计2030年胰腺癌死亡率将列恶性肿瘤的第二位.由于胰腺部位特殊,早期诊断困难,85%的患者诊断时已处于晚期,失去手术根治的机会,主要依靠药物治疗.尽管胰腺癌的药物治疗已取得较大进展,但以吉西他滨为代表的一线药物只能使少数患者获益,胰腺癌的治疗进入瓶颈阶段.精准医疗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将对胰腺癌精准诊断、精准分子分型、精准治疗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探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临床及生物信息整合、数据储存和共享等问题相应对策及发展方向。
  • 摘要:胰腺癌预后差,居西方社会恶性肿瘤死亡第4位,预计在未来十年内上升至第2位.在我国胰腺癌位于恶性肿瘤死亡第6位,80%以上的患者在诊断时已无法通过手术切除治愈.手术无法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6个月左右,5年生存率6%~7%,由于近几年来的治疗进展,其OS延长到接近一年.本文中就晚期胰腺癌的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非侵袭性深部热疗治疗共识研究进展与未来的挑战进行总结与论述.在循证医学基础上规范化晚期胰腺癌治疗的同时,对胰腺癌生物学特性及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理解的逐步深人将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治疗靶点,并设计出更先进的治疗策略。物理治疗如深部热疗的临床研究也将为综合治疗提供合理的辅助。
  • 摘要:结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预计2016年美国将有39220例新发直肠癌病例,连同结肠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恶性肿瘤的第三位.一项基于SEER(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的研究显示,T3/T4N0及TxN+的患者占TN可评估的直肠癌72.20%.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人口的老年化,结直肠癌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在上海,结直肠癌发病率已经高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本文就新辅助治疗的新进展及争议做一综述。近年来直肠癌的综合治疗的进展,特别是新辅助放疗的发展使局部晚期的直肠癌在增加手术切除率、局部病变的控制等方面获益,但局部缓解率的提高尚未转化为明确的长期生存获益。在精准治疗和个体化治疗日益发展的形势下,如何确立最适合的适应证人群、准确的评估治疗效果、合理的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术后辅助化疗人群的确立等仍需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获得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局部晚期直肠癌治疗的研究仍然任重道远。
  • 摘要:有研究显示在T3或T4期胃癌(包括胃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约50%最终发生腹膜转移.在日本约70%的胃癌复发死亡患者与腹膜转移复发密切相关.胃癌一旦腹膜转移复发,其平均总体生存时间为4.9个月,5年生存率仅为0~7%.本文重点从胃癌腹膜转移机制,影像学检查、腹腔镜等诊断方法及其化疗、中医药治疗等多学科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 摘要:结直肠癌是我国最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据2016年最新发布的中国肿瘤统计(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2015)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在过去的十年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已跃居第三位.对于初诊时没有发生远处转移的早期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切除仍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而为降低手术后复发转移风险,提高总体疗效,另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案是以氟尿嘧啶为基础的辅助化疗.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探索结直肠癌的辅助化疗,直至90年代,证明氟尿嘧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结直肠癌根治手术的疗效,此后,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不断对辅助化疗方案进行探索改进和优化,结果也证明,与单纯手术相比,5-FU为基础的辅助化疗明显延长了结直肠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及总生存(OS).
  • 摘要:直肠癌的非手术治疗有很长的历史.总体上可分为非选择性的(被动性)和选择性(主动性)的非手术治疗两个阶段.非选择性的非手术治疗是指不根据放疗的效果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观察,这种情况多由于患者的意愿或者身体情况不允许而未接受手术.因此长期的效果非常不理想,局部复发率为28%~78%,即使是将放射剂量增加到70~80Gy,疗效仍然欠佳.因此,非选择性的非手术治疗没有发展前景,不在本专题讨论的范围.选择性的非手术治疗策略是根据前期放疗的效果,选择临床上判断为完全缓解的患者进入密切随访观察,及时发现肿瘤再生长给予补救治疗的策略.2004年,巴西学者Habr-Gama首次报道了真正意义上的选择性的非手术治疗策略.经过10余年的完善、验证,非手术治疗已经成为直肠癌治疗中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 摘要: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位居世界第3位[1].外科手术仍是结直肠癌治疗的中流砥柱.近10年来,结直肠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逐渐在国内各大临床中心开展.新辅助治疗如今已是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手段,也广泛应用于潜在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转化治疗中.不同肿瘤的退缩方式不尽相同,而肿瘤的退缩程度与患者的预后相关.因此,如何评估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尤为重要.1994年,Mandard等首次在食管癌中揭示了新辅助治疗后肿瘤退缩分级(tumor regression grade,TRG)对患者预后的指导价值.本文就新辅助治疗后肿瘤退缩程度的评估方法及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等方面作一综述。病理学评估使准确判断新辅助治疗后肿瘤退缩的情况成为可能现各大临床中心均已将pTRG评分纳人为新辅助治疗后结直肠癌患者的病理学检测中。
  • 摘要:晚期胃癌的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抗肿瘤药物的发展和诊断技术的进步为晚期胃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变化,也使外科手术治疗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既往研究提示晚期胃癌化疗有效后原发灶和(或)转移灶的切除能够给患者带来生存获益,但是仍然缺乏标准.晚期胃癌本身的复杂性成为开展相应临床研究的障碍.通过对晚期胃癌进行分型,可为治疗选择的梳理奠定基础.总体而言,晚期胃癌的外科治疗是基于综合治疗的辅助治疗手段。综合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预后较好,而综合治疗疗效较差的患者则往往不能从手术治疗中获益。手术的范围应尽可能做到RO切除,而手术时机的选择应根据治疗过程中密切的疗效监测而决定。
  • 摘要:胃癌患者的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肿瘤相关死亡中位居第二位.每年大约有1百万的新发病例和80万死亡病例.即使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的风险仍非常高.姑息化疗仍是进展期胃癌的主要治疗选择.胃癌的治疗获益存在地区差异.由于其病因、发病率、临床病理特征,甚至治疗模式在亚洲和西方社会都存在明显差异,所以,进展期胃癌的治疗方案根据地域差异无统一标准.胃癌在二三线治疗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与转移性结直肠癌等治疗现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在胃癌二线治疗领域中,需要探寻新的思路,希望能够根据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型及分子分型的进展,选择可以从化疗中获益的人群;对于靶向治疗,需要进一步探寻疗效及不良反应的预测标志物来进行个体化治疗。
  • 摘要:结直肠癌是常见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有约69万人死于结直肠癌.尽管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获得早期诊断和治疗,5年生存率由51%提高到了65%,但是仍有一半的患者最终疾病复发转移,而初诊为不可切除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率更高.对于这部分人群的治疗目标是延长总体生存时间,同时在此基础上改善患者肿瘤相关症状、延缓肿瘤进展、提高疾病控制率、降低毒性、改善生活质量.截至2015年底,美国药品食品局批准用于晚期结直肠癌的药物共有11个,分别是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贝伐珠单抗、阿伯昔普、瑞戈非尼,Ramicurumab、TAS-102、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和卡培他滨.目前,国内批准使用并可获得的是抗EGFR的西妥昔单抗、抗VEGF的贝伐珠单抗,细胞毒类药物有5-氟尿嘧啶/卡培他滨、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目前提倡对患者采用"整体规划"模式,使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接受过所有有效药物,并且获得可能手术的时机,从而获得最长的生存时间.
  • 摘要:胃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2年全球新发胃癌病例95.2万例,其中亚洲占73.5%.中国是全世界的胃癌大国,每年新发病例以及胃癌相关死亡事件分别占到世界总数的47%和48%.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胃癌人群不仅更多,而且分期更晚,60%~70%均为Ⅲ期或Ⅳ期.手术仍是治疗胃癌的首选方案,但超过50%的患者在首次就诊时已经是进展期胃癌,失去了根治手术的机会,即使是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也有50%~60%在术后出现复发或远处转移而发展到晚期阶段.目前晚期胃癌的中位生存时间由原先的9-10个月延长到了16个月,这一方面是由于赫赛汀,Ramucirumab、阿帕替尼等靶向药物的成功应用,另一方面也由于晚期胃癌全程管理理念的实施,合理的安排好患者的一、二、三线治疗,能给患者带来最大的生存获益和生活质量改善。目前有多项前瞻性随机临床研究明确了二线化疗的价值,并得到了指南的推荐。但三线化疗的应用尚缺乏前瞻性随机临床研究证据。在选择三线化疗时要根据患者的体力状况评分及相关的临床病理特征,选择出可以从化疗中获益的人群,制订方案时选择与一线、二线方案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另一方面三线治疗有效率低,要更加注意维持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强调多学科综合诊疗,必要时恰当地合理地选择放疗、介人、射频、姑息手术、腹腔化疗等局部治疗手段以减轻患者的局部症状。
  • 摘要: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大约25%的结直肠癌患者初诊时已发现肝转移,在疾病发展的过程中超过半数的患者最终发生肝转移,5年生存率从70.4%降至12.5%.经过手术切除肝转移灶后,部分患者预后获得明显改善.除治疗因素外,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对疗效及预后的影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何甄别不同预后和治疗反应的患者,实现精准的个体化治疗,则是目前临床面临的巨大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难题.随着精准医学时代的到来,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综合治疗正往精准化方向不断前进,本文以此为主题展开综述.具体分析了结直肠癌肝转移临床精准分类、结直肠癌肝转移分子标记物检测及临床意义、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术后复发风险模型的建立与验证、结直肠肝转移治疗方案的全程优化管理。
  • 摘要:腹膜转移是进展期胃癌最常见的转移形式,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大约20%的胃癌患者,在术前或术中即被诊断腹膜转移.超过50%的胃癌患者在接受了根治性切除手术后,发生腹膜转移.胃癌腹膜转移临床表现主要为腹腔内广泛转移结节、肠梗阻、恶性腹水、疼痛等症状,此种因腹膜种植导致的恶性肠梗阻(malignant bowel obstruction,MBO)一经确诊,病程多数处于晚期或终末期,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就胃癌腹膜转移所致恶性肠梗阻的诊治进展进行综述.临床中正确区分机械性肠梗阻及动力性肠梗阻对于胃癌腹腔转移所致恶性肠梗阻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胃癌恶性肠梗阻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腹部平片、CT等影像学检查手段。详细介绍了手术治疗、药物治疗、自扩张金属支架(self-expanding metallic stents)置入治疗、肠梗阻导管置入、营养治疗以及抗肿瘤治疗。
  • 摘要:在初次诊断是就已有远处转移的同时性晚期结直肠癌中有10%~20%的患者其原发病灶和转移病灶均可被切除.这部分患者可以接受同期或分期的手术治疗并获得较高的治愈率.对这部分患者的治疗的目前分歧和争议较少,主要集中在新辅助治疗的应用和手术的顺序上.另外有20%~40%的患者其转移灶虽然不可切除但较为局限,在接受各种转化治疗后有可能转化为可切除而接受手术治疗.该类患者的治疗分歧和争议也较少.对那些初次诊断时转移病灶和原发病灶都已无法切除的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手段除非处理并发症已经没有手术选项也就没有很多争议和分歧.但是在转移病灶无法转化无法切除的患者中还有一部分患者原发病灶可以切除,这部分患者原发灶的处理目前存在较大的分歧和争议.对于原发瘤无症状、转移瘤不可切除的转移性结直肠癌,原发瘤是否切除的选择取决于原发瘤切除后能否为后续的全身化疗提供更好的治疗安全性,从目前的研究结论来看,认为这一点是没必要的,原发瘤不切除并不影响后续治疗的开展。对于原发瘤的切除能否带来额外的生存获益,虽然普遍结果都显示能带来生存获益,但是既往的回顾性研究存在很大的选择偏倚,这可能是选择预后良好的患者进行了手术切除,在对系统化疗疗效不同的患者分层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意义重大。研究结果有可能会对不同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提出不同的指引方案,改变现有的临床实践。
  • 摘要: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位居世界恶性肿瘤的第三位.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是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TNM分期仍然是指导制定治疗决策的关键因素,对于中早期结直肠癌患者主要采取手术或联合术后辅助化疗的治疗模式,对于晚期患者,主要是应用化疗、靶向治疗以及局部放疗和手术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模式.临床实践中,对于中早期肠癌术后是否需要辅助化疗仍以TNM分期作为判断标准,然而,在临床实践中,这一准则受到了挑战,表现为同一临床分期、同样术后辅助治疗方案下治疗的患者预后存在明显差异,甚至分期较早患者的预后还要差于分期晚的患者.本文重点介绍结直肠癌免疫分期免疫治疗的现状及前景。以往临床上多采用TNM分期判断预后,而免疫分期目前已被证实对结直肠癌的预后及复发的评估更有价值,因此结合两个分期系统筛选相应的人群进行更加合理的个体化治疗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通过一系列免疫分期和TNM分期的研究对比,显示免疫分期对预测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具有明显的优势,提示免疫分期是一个更加优越的分期系统。近年免疫治疗与其他药物的联合也十分必要。比如,鉴于奥沙利铂引发的免疫细胞死亡,一线FOLFOX化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治疗结直肠癌将十分有前景。
  • 摘要:局部进展期直肠癌(T3-4/N+)以新辅助治疗联合手术的综合治疗模式,在2004年新英格兰杂志报道的德国CAO/ARO/AIO-94研究后,奠定了新辅助放化疗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治疗中的重要地位.在近十几年的发展中,根据随机Ⅲ期研究的结果,已有临床证据显示:新辅助放化疗与辅助放化疗-获益,提高局部控制,生存率相似。短程新辅助放疗与术后环切缘阳性的辅助放化疗-获益,提高局部控制和无复发生存,总生存相似(MRC CR-07)。T3患者,新辅助放化疗与短程放疗,局部控制和总生存相似;长程放化疗肿瘤降期较短程明显(TROG)。长程放疗联合化疗与单纯长程放疗,放化疗提高局控。新辅助放化疗同期化疗,放疗同期每周联合奥沙利铂未增加pCR,局部控制相似,总生存相似。由此,同步放化疗或短程放疗作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模式,其循征学依据已在Ⅲ期随机临床研究中得到证实。在新辅助放疗模式日趋成熟应用的同时,对于现有治疗模式的局限性和治疗的毒性需要更多的优化,如新辅助治疗合适人群的选择;如何提高肿瘤的完全消退率,以提供实施等待观察的非手术治疗策略的机会,包括延长放疗到手术的间期以使肿瘤有更多降期;化疗在新辅助治疗阶段的应用等,目前多为Ⅱ期临床研究,尚有待Ⅲ期更多的临床研究得以证实,这些目前属于探索的未知研究热点,为新辅助治疗模式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线索和基础。
  • 摘要:遗传性乳腺癌是指与明确的基因突变有关、具有明确遗传因子的乳腺癌,占所有乳腺癌患者5%~10%.80%的遗传性乳腺癌与胚系基因BRCA1/2(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1/2)突变有关,BRCA突变是乳腺癌的遗传密切相关基因中最常见的.美国一般人群中BRCA基因突变携带率为1/(400~600),而在某些特定族群如德系犹太人中BRCA突变携带率高达1/(40~50).BRCA1/2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单个细胞中一条染色体的正常拷贝的基因的缺失或功能异常即可能发生癌症.所幸的是,并非所有携带者都会必然发展成为癌症,只是癌症的易感性高而已,即所谓"可变的外显率".分析了BRCA1突变和BRCA2突变乳腺癌在临床病理及分子分型上的差异。BRCA基因突变携带者监测手段包括25岁后临床体检、钼靶、超声和MRI。对高危遗传性乳腺癌的患者推荐进行遗传咨询,目的是通过一个患者的患病发现家族其他成员的患病风险,协助患者确定其所患乳腺癌是否是家族性乳腺癌,是否具有遗传性。口服TAM可以预防BRCA突变患者对侧乳腺癌的发生。TAM能降低35岁以上人群乳腺癌发生,而对于BRCA突变携带者使用TAM能否降低乳腺癌发生尚无高级别证据。
  • 摘要: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女性肿瘤中发病率位列第8,死亡率位列第7.我国每年有5.21万卵巢癌新发病例,死亡病例为2.25万人,是威胁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卵巢癌起病隐匿且缺乏有效的筛查手段,多数患者直到出现盆腔包块、腹水、远处转移才被发现,确诊时,约三分之二的患者已处于晚期(Ⅲ/Ⅳ期).目前,卵巢癌的标准初始治疗包括分期/减瘤手术和以铂类为基础的个体化辅助化疗.卵巢癌总体预后较差,约80%的患者在初始治疗后最终复发,中位复发时间仅16个月.在晚期卵巢癌患者中选择新辅助化疗需要严格把握指征。目前指南中指出,晚期卵巢癌患者中使用新辅助化疗主要适用于一般情况较差难以耐受初始减瘤手术患者或者肿瘤负荷较大无法获得满意减瘤结局的患者两种情况进一步扩大新辅助化疗适用指征证据尚不明确,而前瞻性随机对照性研究有待于进一步开展。
  • 摘要: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居妇科肿瘤榜首,仅在美国2014年新发病例高达22000例,死亡例数14000例.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是卵巢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最大程度的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铂类与紫杉醇联合的一线化疗方案使大部分患者治疗后获得完全或部分缓解,但75%~80%的晚期患者在治疗后仍出现复发或进展.探讨上皮性卵巢癌多药耐药分子机制,进而采取靶向治疗措施、逆转化疗耐药现象,对改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生存和预后意义重大。信号传导通路靶向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又存在许多的问题,如何选择目标患者,进而采用特异性靶向药物等还需要深入探索。
  • 摘要:前列腺癌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研究领域,新的观点、观念不断涌现,知识的更新迅捷无伦,使人感觉总是奔跑在追逐前沿的路上.罕有肿瘤像前列腺癌一样吸引了如此多的目光,被倾注了如此多的精力与财力,而当我们仔细审视它时,却总像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当前,前列腺癌研究领域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寻找更为有效的标记物来代替或与PSA联合进行肿瘤筛查;寻找能够鉴别惰性和侵袭性前列腺癌的标记物;以基因及分子改变对肿瘤进行分类并借助其判断预后;能够改善高危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治愈率的辅助治疗;CRPC的治疗.本文对前列腺癌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行简要回顾,以帮助大家了解前进的方向以及趋势.具体分析了前列腺癌的诊断,局部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转移性去势抵抗前列腺癌的治疗,以及前列腺癌的雄激素及治疗。
  • 摘要:胃癌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包括X线双对比造影、CT、MRI、超声和PET.其中CT以操作简便、成像快捷、图像直观等优势成为胃癌疗前检查的常规手段之一,胃癌相关研究文章数量居首;其他影像学手段在胃癌的应用也有多方面进展.本文将对2015年主要SCI期刊及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胃癌影像学研究进行综述及分析,根据研究内容分为前处置流程及扫描规范、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期、手术辅助、疗效及预后评价、功能成像技术应用六个部分探讨.
  • 摘要:直肠癌作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于恶性肿瘤的前列,尤其在我国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现上升的趋势.而随着几年来肿瘤功能外科的不断发展,对于直肠癌而言无论是治疗的方式手段,亦或是治疗理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关注直肠癌的微创治疗,并不同程度地对其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关于直肠癌的微创治疗也在业内引发了一些争议.本文就直肠癌在微创治疗中的进展和争议进行整理阐述.分析了直肠癌微创治疗在国际上的应用现状,肿瘤治疗的微创理念和手术切口的意义。详细介绍了经自然腔道手术、经自然腔道取标本的外科手术等直肠癌微创外科治疗的新技术,以及直肠癌微创外科治疗中的辅助手段。直肠癌微创治疗的发展是时代进步和科技革新的必然结果,在微创理念的指引下直肠癌治疗已从过去“根治性”向“功能性”转变,在此过程中任何一种新技术的推广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阻力和质疑,但是相信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完善,一定能被认可并且推广。
  • 摘要:第4版的日本《胃癌治疗指南》出版已经2年了.该新版指南在引进一些新的证据的基础上,对七个临床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回答,这些解答对于临床针对这七种情况开展多学科团队(MDT)的合作交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近两年来,在国内的几次会议上,遇到一些外科医生,可能是因为看到日本出台的这七个问答,觉得有"指南"了,心里有底气了,所以开始介绍自己或团队对具有M1转移的胃癌患者实施手术的"成功经验".可能是因为没有经过真正意义的MDT讨论,他们展示的"成功"的个案,有可能会导致没有经验的外科医生的盲从.作为一名消化道肿瘤内科的医生,有必要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对一些文献的追踪,谈论了对胃癌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有转移时,不作为胃切除的适应证、胃癌肝转移时治疗原则、腹腔内冲洗细胞学诊断阳性(CYl)胃癌的治疗原则、术后辅助化疗中或结束后早期(6个月以内)复发,可以推荐的化疗、严重腹膜转移不能经口进食或伴有大量腹水病例推荐的治疗方法、对高龄者肿瘤不能切除或胃癌复发患者推荐的化疗方案、HER2(+)胃癌患者的二次化疗推荐哪种化疗方案七个问答的看法.
  • 摘要:微创手术是当今外科的主流.腹腔镜手术作为微创手术的开拓者,也已经成为结直肠癌手术的常规术式.大量回顾性与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均显示其安全有效.然而,腹腔镜手术同样有着广为人知的缺陷,其操作困难、学习周期长制约着腹腔镜手术的推广与规范化.随着手术机器人,特别是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的出现,这些难题迎刃而解,有望取代传统腹腔镜技术,引领结直肠癌微创治疗的新潮流.
  • 摘要: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特别是免疫靶向药物在恶性肿瘤治疗方面显示出振奋人心的效果及巨大的潜能.自2010年肿瘤疫苗sipuleucel-T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前列腺癌后,肿瘤免疫治疗的新方法不断被研发出来,越来越多的免疫治疗方法在临床试验中展示出较好的疗效,并被批准上市.同时,随着人们对肿瘤免疫机制的不断了解,更多新的免疫治疗策略也将逐渐被研发出来.对于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患者,我们也从免疫治疗中看到了新的希望,尤其是在有错配修复功能缺陷(mismatch repair deficient,dMMR)的mCRC患者中,免疫检查点阻滞(checkpoint inhibitor,CPI)治疗——抗PD-1药物单药治疗可以获得40%的客观反应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临床获益率高达78%.并且,免疫治疗间联合或与传统放化疗等联合对mCRC也显示出较好疗效.本文主要就mCRC免疫治疗进展、疗效评估及疗效预测几方面进行论述。具体分析了疫苗治疗、免疫细胞治疗、免疫检查点阻滞疗法,介绍了预测免疫检查点阻滞(checkpoint inhibitors,CPl)疗效的标志物。
  • 摘要:人类错配修复基因(mismatch repair,MMR)的产物是错配修复蛋白,为一种核酸水解酶,通过在DNA复制过程中修复错配的碱基使DNA能精确复制;MMR蛋白正确定位均为细胞核,在消化道腺体的基底部表达明显,在睾丸和卵巢组织中亦有较强表达,体现了其在DNA复制过程中行使错配修复的功能.如果DNA错配修复功能异常,细胞分裂过程中产生的错配部位得不到纠正,逐渐增多,则表现出遗传不稳定性,即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在肠癌相关的众多基因突变事件中,MSI应该是与免疫最有关联的一个,可能是由于细胞错配修复功能缺陷,积累了较多的基因突变,增强了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从而提高抗PD-1的疗效。但是在散发性结直肠癌中,只有约15%的基于MMR状态的抗PD-1治疗,是在“精准医疗”时代下分子标志指导免疫治疗的第一步,也许也会成为晚期肠癌治疗里程上的一大步,期待着肠癌免疫治疗新曙光的到来。
  • 摘要:近几年,全世界肥胖人群不断增加.以美国为例,2009~2010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结果,体质指数(BMI)≥30kg/m2的肥胖人群比重增长了近3倍(13.4%~36.1%).BMI≥40kg/m2的极度肥胖人群比重增加了6倍(0.9%~6.6%).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肥胖人群占美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肥胖和疾病与健康的关系并不简单。肥胖对于人类亦敌亦友;肥胖增加人群患肾细胞癌的风险,但在人类患病之时,又帮助患者抵抗疾病。肥胖矛盾性并不能代表减肥运动是毫无意义的。正如七八十年代研究发现适量饮酒有益于健康,但不能说明鼓励饮酒。肥胖是世界性的问题,且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而改变。因此探明肥胖真正的特点十分重要。
  • 摘要:近年来,免疫调节药物(immunomodulatory drugs,IMiDs)在淋巴系统肿瘤(淋巴瘤和骨髓瘤)的治疗中获得了很大的成功,目前已经有沙利度胺(thalidomide)、来那度胺(lenalidomide)和泊马度胺(pomalidomide)三个药物获得了美国FDA的批准.其中,来那度胺对于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具有良好的解救治疗作用,于2013年获得了美国FDA的批准.此外,多项临床研究证明该药物对于其他惰性和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具有治疗活性,本文就此作一综述.来那度胺无论是单药还是联合其他药物在多种淋巴瘤亚型的一线和解救治疗领域均显示出不俗的治疗效果。在联合治疗中,来那度胺最佳的使用剂量和维持治疗时间仍然值得探索。除了利妥昔单抗以外,来那度胺和其他靶向药物如BTK和PI3K抑制剂的联合治疗研究正在开展之中。此外,除了来那度胺,其他新型的IMiDs也在研发之中,有望进一步提高治疗活性并降低毒副反应,并在淋巴瘤治疗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 摘要: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extranodal NK/T-cell lymphoma,nasal type,ENKTL)属于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的一种少见特殊类型.该肿瘤形态学多样,主要表现为鼻或面部中线的进行破坏性病变.早期最常见症状表现为局部肿胀、鼻塞、鼻出血、局部糜烂坏死,常侵犯并破坏血管和组织坏死,故1994年欧美改良淋巴瘤分类将其命名为血管中心性淋巴瘤.1997年WHO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新分类提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概念.2001年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临床病理分型正式列入WHO关于恶性淋巴瘤的新分类.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欧美国家少见,亚洲多见,多见于亚洲东部,尤以中国、韩国、日本多见.在我国所有淋巴瘤亚型中,比例可达6%.提示本病有地域或种族易感性.对于Ⅰ/Ⅱ期的患者,目前的共识是常规推荐局部放射治疗。照射范围和照射剂量是放疗成败的关键,与肿瘤局部区域控制率和预后密切相关。单纯放疗治疗初治Ⅰ期伴有危险因素及初治Ⅱ期仍存在较高复发风险,系统性复发率达25%-40%。因此,单纯放疗是不足的,需要增加化疗降低复发概率。但目前最佳化疗方案,以及化疗与放疗的联合顺序仍不明确。
  • 摘要:NK/T细胞淋巴瘤(NK/T cell lymphoma)是一种少见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发病率较低,占NHL的5%~18%.本病在亚洲地区如中国、日本、韩国和中美及南美洲地区如墨西哥、秘鲁、阿根廷、巴西发病率较高,而欧洲和北美洲国家发病率较低.NK/T细胞淋巴瘤与EB病毒(EBV)密切相关.2016年WHO分类中,成熟NK细胞肿瘤被分为2个亚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ENKL)和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ANKL).然而,ENKL可能还存在单独的鼻外表现.ENKL(鼻型)多见于男性,年龄50~60岁,常常局限于上呼吸消化道,包括鼻腔、鼻咽、鼻窦、喉咽和喉头.目前NK/7,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方案都是基于回顾性研究和Ⅱ期临床研究,主要治疗手段是放疗、放化疗结合和造血干细胞移植。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治疗仍面临诸多挑战,目前尚无统一治疗模式。随着国内外逐渐对发病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更多的研究工作必将推动对抗EB病毒和抗肿瘤分子、干扰表观遗传学的调控、基因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进一步认识,从而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从而促进NK/T细胞淋巴瘤诊治取得更大进展。
  • 摘要:SGN-35主要三个组分组成:嵌合IgG1抗体cAC10,靶向作用于CD30抗原;微管破坏剂MMAE;一个将MMAE共价附着在cAC10上的蛋白酶可裂解的连接桥.每个抗体分子上附着约4个分子MMAE.SGN-35是抗体和小分子组分的化学结合生产,通过哺乳动物(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生成抗体,通过化学合成生成小分子组分.自从在R-S细胞体外细胞系N28中发现CD30抗原以来,经过研究人员逾30年的努力,靶向CD30治疗已成为了现实。研究发现Brentuximab vedotin对复发难治HL的疗效高达75%,但缓解时间较短。SCN-35和其他药物的联合是未来的研究方向,如HDAC抑制剂mocetinostat (NCT02429375)和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NCT02254239,NCT01022996)等。随着免疫治疗在淋巴瘤中突破性的进展,SGN-35联合PD-1或PD-L1抗体的治疗也终将会实现。
  • 摘要:原发骨肿瘤虽然种类比较多,但非常罕见,年发病率仅约9/100万,仅为乳腺癌这一单一恶性肿瘤的1/80.同时,由于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也缺乏特异性,因此,即使是骨肿瘤专科大夫,想单纯依靠影像学表现,获得准确的诊断也并不容易.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医生往往需要结合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进行综合分析,以获得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初步信息,再行病理学检查,最后综合分析临床、影像和病理表现,获得最终诊断。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理想的原发骨肿瘤流行病学数据库查询系统。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拥有独立的骨与软组织肿瘤数据库,数据库系统采用开源工具WordPress进行构建,WordPress的门户网站含有大量免费的主题、插件及工具,可以节省数据库网站开发的费用。本数据库的主页采用由CyperChimps开发的“Responsive”主题。考虑到数据的安全性和网站的访问质量对于数据库的使用体验的重要性,尽管数据库系统是免费构建的,但网站的域名和空间仍然由商业网站提供服务。设计按诊断、按年龄、按部位3个单参数搜索模块,以及按年龄、部位、性别和诊断4个参数组合的综合搜索模块。
  • 摘要:NCCN临床诊治指南由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制定和推出,是全世界范围内肿瘤临床工作的重要参考标准.从1995年至今,该指南每年更新一至两次.2016年版NCCN骨肿瘤指南由来自美国Mayo Clinic、MD Anderson、Memorial Sloan Kettering和麻省总医院等二十余个著名肿瘤中心的28位专家联合推出,其更新是基于对目前最广泛应用的医学专业文献数据库pubmed的检索,获得骨肿瘤领域的最新重要文献,在2015年版指南基础上加以补充和修订.主要更新内容包括:骨肉瘤、软骨肉瘤、尤文肉瘤和骨肿瘤的系统治疗药物等方面,涵盖最常见的原发恶性骨肿瘤.本文就最新版指南的更新要点和重点加以解读.
  • 摘要:骨与软组织肉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2%,虽然罕见,其造成患者肢体畸形和残疾的特性引起医学界引起极大的关注.近五十年骨与软组织肉瘤的外科治疗的进步令人瞩目,但离不开影像学发展,X片、CT、MRI、ECT及PETCT的不断发展使我们对肿瘤的影像表现有了更深刻更清晰的认识,肌肉骨骼系统肿瘤外科分期的建立是骨与软组织肿瘤外科发展的基石,确立了不同分期外科治疗的模式,实现了肿瘤的不同切除边界获得不同治疗疗效的科学对比,促使疗效提高,而影响外科治疗效果提高的最重要因素是化疗的不断发展,肢体及骨盆恶性肿瘤保留肢体的外科治疗已成为主流趋势,化疗有不可低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就外科分期及外科切除边界的建立、不同影像学检查对恶性骨与软组织肉瘤外科治疗的意义、新辅助化疗的作用、复发与预后和外科治疗中的多种重建方法存在的共同问题介绍近五十年的发展.
  • 摘要:近年来,黑色素瘤的临床治疗方面取得了数次突破性进展,黑色素瘤已经成为所有恶性肿瘤当中治疗模式变化最快的恶性肿瘤.晚期黑色素瘤的1年生存率从20世纪90年代的25%~35%延长到了如今的75%,个体化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是其中最关键的突破点.如何进行个体化治疗并寻找那些最能获益的患者是重中之重.个体化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是晚期黑色素瘤治疗的重要手段。目前认为,个体化靶向治疗能获得早期疾病迅速缓解,后续跟进免疫治疗不失为合理选择。以免疫靶向药物程序性死亡分子i (PD-1)单抗pembrolizumab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改变了包括黑色素瘤在内的多种实体瘤的预后,是最近国际研究的焦点;联合治疗是肿瘤治疗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多种免疫药物的联合、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的联合、多种靶向药物的联合、免疫治疗与其他药物的联合。
  • 摘要:黑色素瘤是免疫治疗的模型,免疫治疗在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成就代表实体瘤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免疫分型为设计黑色素瘤免疫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免疫哨卡抑制剂可以证明免疫治疗的长效性。将非炎症性黑色素瘤转化成炎症性黑色素瘤是目前的研究重点。免疫哨卡抑制剂、T细胞激动剂、危险信号模拟剂和血管生成抑制剂将使肿瘤-免疫应答环形成闭环,预计以CTL杀伤为基础的免疫治疗可以覆盖3/4以上的黑色素瘤患者,剩余的黑色素瘤患者还需要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如靶向巨噬细胞和NK细胞等。免疫治疗的长效性使晚期黑色素瘤患者长期带瘤生存成为现实,其中部分患者甚至可治愈。晚期皮肤黑色素瘤的治疗原则随之变化,由“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转变成“生存最大化”。肢端型皮肤黑色素瘤和豁膜黑色素瘤是中国人的常见黑色素瘤,其免疫原性低于头颈躯干皮肤黑色素瘤,应该深入研究联合免疫治疗方案的价值,随之产生的毒性和经济负担也不容小觑。
  • 摘要:客观精准的评估疗效是肿瘤治疗中一项不可或缺的临床程序,影像学在肿瘤疗效评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肿瘤影像量化分析是采用计算机辅助的医学图像分析方法,从肿瘤影像中提取量化的影像生物指标(imaging biomarker)(包括肿瘤大小和活性等),为评估临床肿瘤疗效和临床药物试验提供指标性的数据.影像量化分析不仅应用于整个肿瘤治疗过程,包括检测肿瘤大小、分期和评价疗效,而且还大量地应用于临床药物试验,为肿瘤新药的疗效提供指标性证据数据.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是精确的肿瘤图像分割和体积测量、影像微观结构量化分析(如CT纹理分析),和影像组学。从而为临床肿瘤诊断和评估提供更为客观、全面、精确的从宏观到微观的肿瘤负荷量化分析和精准的疗效反应和预测预后评估。
  • 摘要:目前,癌症是导致死亡的首要病因,在全球癌症的发病率迅速增长.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估计2012年全球新发癌症患者约为1410万,因癌症死亡患者约为820万;预计2030年相关数字将达到2170万和1300万.在发展中国家,随着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提高,癌症成为困扰公共卫生的重要问题.2015年,相关报道称中国每天新发12000癌症病例,超过7500人因癌症死亡.在中国,肺癌和乳腺癌分列导致男性和女性死亡的首位癌肿.为加速药物发展的研究,检测药物治疗效果是理解药物作用机制并帮助剂量优化和随后的后期或大规模试验决策制定的基础。另一方面,为了促进精准医疗,早期对每个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准确评估可实现个体化治疗的计划与优化。为了将定量影像生物标记物用于临床肿瘤试验,要求测出的影像生物标记物的变化能如实的反映潜在的肿瘤生物学变化,而且这些影像生物标记物应该是可应用的,可靠且稳定的,以一致的方法部署在多个中心。将临床试验中定量MRI作为主要终点还需要进一步应用组织病理学分析,以充分理解影像测量指标与肿瘤生物学特点之间的关系。临床研究组织、肿瘤中心和影像中心间需要建立高度标准化的影像诊断规范和基础设施。建议每个肿瘤中心建立影像核心实验室(例如共享影像研究中心)、制药公司聘请影像CRO,这将有助于在临床试验中有效的实施复杂的影像学检查。
  • 摘要:2011年FDA批准了ipilimumab可用于晚期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标志着肿瘤治疗正式迈入了免疫治疗时代.免疫治疗作为过去5年中癌症治疗进展的一枝独秀,以多种不同形式从实验室逐步走进临床.例如:检测点抑制剂(checkpoint inhibitors)通过作用于程序死亡受体-1(PD-1,如Nivolumab),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配体2(PD-L1,如Atezolizumab;PDL2),细胞毒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如Ipilimumab)等免疫节点以避免肿瘤逃脱免疫杀伤;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ntibodies)同时提供结合T细胞的节点和癌细胞表面特异抗原节点(如Blinatumomab的双节点为CD3和CD19)从而提高杀伤癌细胞的效率;溶瘤病毒(Oncolytic viruses)通过直接杀伤和增强免疫识别来达到局部治疗诱发全身疗效的效果;治疗性疫苗(therapeutic vaccines)通过诱导免疫系统识别肿瘤特异性抗原(如MAGE-3存在于42%的肺癌患者中)来对肿瘤进行攻击;细胞治疗通过提取并修饰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来提高其对肿瘤的识别和杀伤,随后回输给患者后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预防性癌症疫苗则是通过抑制和控制致癌病毒(微生物)以达到控制癌症的发生,等等.依据传统疗效评估标准,评判免疫治疗疗效时的假性疾病进展发生率虽然仅为10%左右,但对新药疗效的判断、临床医师治疗的抉择以及患者是否有机会继续从治疗中获益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干扰。尽管irRC的出现为免疫治疗领域提供了一个符合免疫应答机制的疗效评估工具,但是值得注意的是,irRC和其优化后的irRECIST标准作为新生的评估指南,对某些方面的解释尚不完善,迫切需要人们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探讨和验证。在今后的临床试验或临床观察中加人对假性疾病进展系统性报道,将有助于深入掌握免疫应答的特征,并有助于逐步完善及优化免疫评估标准。一个完善的优化的irRC标准,可以为研究者们和临床医师实践、验证和开发免疫治疗方法提供更合理、客观、可靠的结果。
  • 摘要:癌症支持治疗(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是针对所有肿瘤患者,无论疾病临床分期早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治疗.支持治疗也被称为姑息治疗、舒适医疗和症状管理.支持治疗通过及时缓解癌症所致的症状及并发症,通过预防和治疗抗癌相关不良反应,快速缓解躯体和精神心理痛苦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推行肿瘤规范化支持治疗需要指南及共识.国内已制定了一些癌症的对症支持治疗指南和专家共识.例如,癌症疼痛治疗规范、肿瘤治疗相关恶心呕吐防治指南、恶性肠梗阻诊疗专家共识等.但这些还远远不能满足临床的需求.下面简要介绍近年来国际癌症支持治疗的指南要点.具体分析了癌症相关的口腔黏膜、胃肠粘膜、发热性粒细胞缺乏症、呼吸困难等症状以及中心静脉导管置入与管理、化疗药物的血管刺激及外渗问题、、抗肿瘤治疗相关性心血管毒性等问题,最后分析了终末期难治症状的镇静治疗。肿瘤综合治疗不仅要关注抗癌疗效,还要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支持治疗可以快速缓解痛苦症状,持续维护生活质量。
  • 摘要:尽管受益于乳腺癌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快速进展,乳腺癌患者生存率得以显著延长,但治疗过程中化疗、靶向治疗和内分泌治疗耐药性的产生、三阴性乳腺癌特异性治疗靶点的缺乏以及术后复发等难题仍困扰乳腺癌的临床诊治.早在1909年Ehrlich首次提出免疫系统能保护机体免遭肿瘤侵害,1964年Bumet教授进一步明确免疫监视的概念,直至20世纪90年代γ干扰素(IFN-γ)及其受体(IFN-γR)、穿孔素以及重组酶激活基因2(RAG-2)敲除小鼠高发恶性肿瘤的发现,以及1998年美国FDA批准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用于HER-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肿瘤特异性免疫治疗不断取得进步.免疫治疗具很高特异性、全身反应系统性和较低毒性,在临床个体化治疗应用潜力很大;另外肿瘤免疫治疗在杀灭肿瘤细胞同时,还能在体内形成长期存在的抗肿瘤记忆细胞,在监控并抑制肿瘤复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就乳腺癌治疗而言,不管是单克隆抗体还是疫苗或其他免疫治疗方法,都已显示出其独特优势。随更多靶点发现、运载系统进步、免疫佐剂更新换代、抗CTLA-4单抗和抗PD-1单抗等的临床使用,不论在减少乳腺癌的复发上,还是在三阴性乳腺癌或MBC的治疗上,免疫疗法都能发挥极大作用。作为一种抗癌新策略,免疫治疗将会为未来彻底治愈乳腺癌带来光明。
  • 摘要:腋淋巴结的转移状况是判断乳腺癌预后和指导辅助治疗选择的最重要的病理指标.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是评价腋窝淋巴结状态最准确的方法,亦是造成上肢水肿、疼痛、感觉及功能障碍等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临床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替代ALND已获得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和相关指南共识的推荐,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阴性乃至适合条件的SLN l~2个阳性患者均可安全地避免ALND及其相关并发症,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可使三分之一的腋淋巴结阳性患者降期为腋淋巴结阴性,如何将SLNB的临床获益外推至这部分腋窝降期患者,是个体化和精准化治疗在乳腺癌腋窝处理的进一步探索。对于临床腋淋巴结阳性患者,新辅助治疗临床腋窝降期后SLNB的总体假阴性率仍难以满足临床要求,尽管采用双示踪剂、检出3个及以上SLN、新辅助治疗前腋窝阳性淋巴结标记、术前腋窝超声评估等技术的联合使用可以有效降低假阴性率至10%以下。此外,新辅助治疗后残留的阳性淋巴结的生物学特性与未接受新辅助治疗患者不同,其对化疗耐受、对放疗耐受的可能性也较大,可能具有更高的复发风险。
  • 摘要:乳腺癌是中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每年女性乳腺癌发病约24.9万.城市地区发病相对较高,年龄标化率ASR(34.3/10万)是农村地区的2倍(17.0/10万).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发病率最高,广州乳腺癌ASR为46.6/10万.手术治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保乳手术比率逐年增长,仍有59.5%-88.17%的患者接受乳房切除手术。乳房再造的方式有很多种,大体可以分为应用假体的乳房再造和自体组织乳房再造。乳房再造不仅可以修复因手术导致的乳房缺损,还可以减少乳房缺失的心理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满意度。
  • 摘要:宫颈癌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80%以上需接受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中晚期宫颈癌首选治疗方式,是早期宫颈癌术后辅助治疗以及复发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放射治疗用于宫颈癌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包括体外放射治疗(external beam radiotherapy,EBRT)及近距离治疗(brachytherapy,BT),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影像学的进步,宫颈癌的放射治疗迅速发展,肿瘤控制率逐步提高且副反应发生率逐渐降低.本文对近年来宫颈癌体外放射治疗和三维近距离治疗的发展做一综述.目前宫颈癌放射治疗中,三维近距离治疗相对于A点剂量系统推荐剂量,通过影像技术指导下的近距离放疗来改进剂量设定的尝试仍需谨慎,尤其与体外精确化放疗相结合时可能造成肿瘤受量不足。
  • 摘要:卵巢上皮癌难以早期发现,预后差,5年总生存率约为40%.在过去的一年中,针对卵巢癌的筛查和治疗均取得了重要进展.卵巢癌早期筛查策略卵巢癌预后差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难以早期发现.具体分析了卵巢上皮癌筛查策略、靶向治疗、腹腔化疗,分析了奥拉帕尼、紫杉醇等药物的疗效。
  • 摘要:放射性碘(131I)治疗被认为是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有效而低风险的治疗手段,至今已有约65年的历史.它与手术切除、甲状腺素替代和抑制治疗一起构成了DTC的经典治疗方案.然而,在残钾消融患者选择、剂量确定、131I难治性甲状腺癌(131I-refractory DTC,RR-DTC)的处理等临床实践中依然存在不少挑战.例如,131I治疗指征的明确存在争议,治疗前准备的方案及131I剂量有待优化,并发症需更加妥善预防及处理,RR-DTC的再分化治疗也颇具挑战.本文将针对上述问题及相应策略逐一讨论.
  • 摘要:近年来,免疫治疗特别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在包括恶性黑色素瘤、肾癌在内的肿瘤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而头颈部鳞癌作为第6位常见的恶性肿瘤,也在这一领域开展了相关研究.虽然多学科治疗在局晚期头颈部鳞癌的治疗中获得了进步,但对于晚期患者,特别是对于铂类药物和抗EGFR单抗发生耐药的患者,其预后极不乐观,中位生存期仅为6个月左右.本文将对头颈部鳞癌的免疫治疗进展做一简短的综述.目前,晚期头颈部鳞癌特别是对于铂类和西妥昔单抗耐药患者的治疗选择十分有限,针对PD-1和PD-L1通路的免疫治疗已经显示出一定的解救治疗能力,而未来更多的联合治疗以及更早期的治疗应用将揭开头颈部鳞癌免疫治疗的新篇章。
  •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被认定为是一种独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有其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该型淋巴瘤是我国最常见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亚型,占全部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40%~50%,好发于鼻腔、鼻咽、口咽、喉咽等上呼吸消化道,初诊时80%以上为早期(Ⅰ~Ⅱ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李晔雄教授课题组开展的一系列研究发现,标准的扩大累及野照射50Gy可治愈70%左右的早期患者,而单纯化疗的5年总生存率低于30%,且放射治疗能够挽救部分化疗抗拒患者,因此放射治疗目前是早期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标准治疗.
  • 摘要: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PTCL)又称成熟T细胞淋巴瘤,是一组具有很强异质性的来源于成熟T细胞或胸腺后T细胞疾病的总和.我国PTCL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23.3%~26.0%,明显高于欧美国家.PTCL总体预后较差,国际T细胞淋巴瘤项目研究的结果表明非特指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及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阴性的间变大细胞淋巴瘤三种常见的PTCL亚型5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仅分别为32%、32%和49%.传统化疗方案对于PTCL的疗效并不理想,随着一些新药及新药联合常规化疗的治疗方案不断进入临床研究,为提高PTCL疗效带来希望.PTCL对常规化疗疗效欠佳,预后差。目前,PTCL治疗仍然是一个难题。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探索PTCL的信号传导通路和治疗靶点,随着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新药得以研发并逐步进入临床。这些新药具有一定的疗效和安全性,为PTCL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在一线治疗中,新药联合常规化疗的治疗模式可能提高PTCL疗效。如何为PTCL患者选择确切有效的分子靶点药物及如何联合用药值得进一步研究。
  • 摘要:转移瘤是最常见的骨肿瘤,其发生率是原发骨肿瘤的20倍,而且骨转移瘤有多种多样的影像学表现,很难进行鉴别诊断,尤其是40岁以上且患有已知原发恶性肿瘤的患者更是如此.当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脱落并迁移到远隔部位并在这些部位黏附和生长时,即形成转移性病变.恶性肿瘤细胞最常通过血行转移,但也可通过淋巴系统转移或直接蔓延生长.转移瘤好发于富含造血骨髓的部位,很少发生在脂肪性骨髓或者放疗后骨,是因为这些部位的血供较差。转移瘤的表现多种多样,这取决于骨吸收(溶骨)与骨形成(硬化)的总量,75%的转移瘤为溶骨性。一般来说,骨转移瘤的骨膜反应轻微且没有良性原发骨肿瘤常见的硬化缘。
  • 摘要:肉瘤是一组起源于间叶细胞、少见并具有显著异质性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骨或软组织,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1].在近半个世纪,肉瘤系统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步.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肉瘤患者中考察了多种化疗药物的活性,部分药物已成为这类患者标准治疗.在其后的10年间,由于生长因子的支持,提高了这些药物的剂量强度.此后,化疗药物的疗效进入了平台期.2000年以后,被伊马替尼(Imatinib)治疗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取得成功所激励,一些靶向药物在肉瘤中开展了临床试验,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骨与软组织肉瘤虽然具有复杂的染色体改变,但缺乏确定的驱动因子和可行靶点,靶向治疗在肉瘤中的进展仍较慢.本文简述肉瘤系统治疗进展.
  • 摘要:黑色素瘤是侵袭性最强的皮肤癌.近年,它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在美国,从2002~2006年,男性黑色素瘤发病率增长了33%,超过其他所有恶性肿瘤,女性发病率增长了23%,超过了除肺癌外的其他恶性肿瘤.2014年预计有76100个新发病例(男性43890例,女性32210例),9710个死亡病例.在中国,黑色素瘤年发病率为(0.8~1.0)/10万,明显低于西方国家,但仍呈现出较快的增长势头.达卡巴嗪是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标准化疗,其他化疗药物,如替莫唑胺、铂类、紫杉类和亚硝脲类均未超越达卡巴嗪;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显示出较好疗效,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联合化疗及生物化疗因毒性较大、缺乏生存优势而没有被广泛接受。小分子靶向药物及免疫靶向治疗的发展改变了黑色素瘤的治疗格局及疾病转归;但细胞毒药物在现阶段中国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治疗中仍占据重要地位。
  • 摘要: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在皮肤恶性肿瘤中的比例不到5%,但是它却占皮肤肿瘤相关死亡率的绝大部分.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曾经令医生束手无策,而近年来逐渐出现了外科手术、小分子靶向治疗、免疫靶向治疗、化疗等多元化治疗的情景.外科手术对于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意义重大,最早的记载见于1787年,苏格兰外科医生John Hunter成功切除了一例35岁男性患者下颌处的复发性黑色素瘤.黑色素瘤的诊断治疗共识指出,不管是早期的黑色素瘤还是局部进展期,甚至远处转移患者,如通过手术可能完全切除,均应该尽量手术.虽然如此,即便其拥有如此高度侵袭性,很多患者仍然从外科治疗中获得了新生.恶性黑色素瘤长骨转移合并病理骨折或者存在骨折风险,外科治疗对于缓解疼痛、生活质量的改善、治疗或者预防骨折、延长生存期便于后续治疗帮助很大;对于脊柱转移瘤,外科治疗对于解除压迫、缓解疼痛稳定脊柱、避免截瘫维护病人的尊严意义重大。转移性黑色素瘤的外科治疗需要相关科室共同协作来真正使患者受益。
  • 摘要:脑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较常见的转移部位,初诊晚期肺癌患者中10%左右发生脑转移,30%~50%的晚期肺癌最终会发生脑转移.有研究证实,携带某些特定驱动基因,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的患者脑转移发生率较高.随着靶向药物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肺癌患者生存期延长,在治疗过程中发生脑转移的概率大大增加.发生脑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较差,其中以软脑膜转移预后最差.脑转移患者如不接受治疗,其中位生存时间为1个月左右,仅接受类固醇激素治疗后中位生存时间为2~3个月,接受全脑放疗(WBRT)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6个月.脑转移的治疗方式除了目前研究较多的小分子靶向药物外,还包括手术、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疗、立体定向放射手术、系统化疗等。其中脑部放疗仍是脑转移治疗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目前NCCN指南推荐的标准治疗。
  • 摘要:食管癌发病居全世界恶性肿瘤第8位,每年新发食管癌患者约40万,其中50%以上发生在我国.由于发病隐匿,超过80%的患者在临床就诊时已丧失了手术治疗机会,放疗成为不可手术食管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RT0G85-01等研究显示同期放化疗使局部晚期食管癌局控率和生存率有了一定提高,并成为不可手术食管癌的标准治疗模式.但目前食管癌总体治疗效果仍不能令人满意,5年生存率仍低于20%,亟须探索新的治疗策略来提高疗效.近年来,随着放疗技术和放射生物学研究的发展,食管癌的放疗及放疗参与的综合治疗取得了一些进步。主要包括放疗剂量与照射靶区的优化、精确放疗技术的应用,以及放疗与化疗药物及靶向治疗药物的有机结合等方面。
  • 摘要: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类相对少见的肿瘤,在过去30年内,其发病率增加了5倍.超过95%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为散发[2],而遗传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率则较低,绝大部分临床医生对这类疾病的了解不足,这也导致这类疾病患者容易被误诊、漏诊.本文主要对目前已知的几种相对常见的遗传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遗传学基础、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进行综述,以帮助临床医生加深对此类疾病的了解.
  • 摘要:近年来,随着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人们对肿瘤的认识也逐步加深.抗肿瘤新药的不断问世,使肿瘤患者获得了长期生存.抗肿瘤治疗相关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的防治也已经建立了完善的诊疗规范.癌症患者取得巨大生存获益的同时又不得不面临这样一个困境抗肿瘤治疗相关心脏毒性.抗肿瘤治疗可直接导致心脏疾病、加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或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严重影响了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患者集心脏疾病和肿瘤疾病于一身,使诊疗过程错综复杂.如何将心脏科和肿瘤科有机地整合起来?近年来,国际上一门新兴学科,肿瘤心脏病学(oncocardiology)应运而生,逐渐得到广泛重视.详细分析了抗肿瘤药物以及放射治疗的心脏毒性,以及心脏肿瘤。心脏和肿瘤的关系密不可分。在恶性肿瘤的诊疗中,都需要心脏科医生和肿瘤科医生的共同参与。2016年6月,在中国大连举办了由张运院士、夏云龙教授等发起的我国首届肿瘤心脏病学专家研讨会,针对肿瘤心脏病学的现状与发展、抗肿瘤治疗的相关心脏毒性、心血管疾病与恶性肿瘤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等进行了讨论。肿瘤心脏病学作为肿瘤科和心脏科的交叉学科,通过肿瘤专家和心脏专家的合作,全面评估治疗效果和潜在风险,对心脏损害进行早期监管和预防,优化恶性肿瘤的治疗,从而将不利于患者预后的因素降到最低。
  • 摘要:本文探讨肿瘤数据整合分析的实现路径.第一,介绍整合系统所需的主要流程:①数据的采集、存储和查询流程;②数据统计分析和挖掘流程;③数据采集到最终报告的全流程.第二,介绍实现各流程所需开发的不同IT系统和运营体系:①支持大量数据可并行计算和扩展的服务器技术;②跨平台适应大数据的采集前端,并可在多平台运营;③知识工程师系统核心,保证数据采集到处理全过程的专业性和合理性;④数据的标准化建设,主要包括公共生物信息库获取标准化,生物公共数据库的标准化,生物样本数据的标准化、临床数据的标准化;⑤核心数据挖掘,包括了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模块系列和人工智能大数据挖掘模块系列,任何内嵌的模块最终生成的研究报告须经临床专家和生物学家解读和签署后生效.通过一系列核心系统尝试解决肿瘤数据整合分析的问题,同时也提出在大数据层面的人工智能挖掘平台的构想,希望对未来肿瘤大数据分析起到一定的抛砖引玉的作用.
  • 摘要:三阳性乳腺癌(triple positive breast cancer,TPBC)是指ER(雌激素受体)阳性、PR(孕激素受体)阳性、HER2阳性的乳腺癌.在HER2阳性的乳腺癌中,大约有50%是三阳乳腺癌;在激素受体(HR)阳性的乳腺癌中大约有10%是三阳乳腺癌.尽管有研究表明,PR阳性率高的三阳乳腺癌预后相对较好,但是有关PR在三阳乳腺癌中的作用研究相对较少;目前,三阳乳腺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ER和HER2的关系上,ER与HER2之间存在交互信号转导通路,HER2信号通路可以制约内分泌治疗;ER信号通路亦可影响抗HER2药物的疗效.因此,如何有效合理地治疗三阳乳腺癌成为乳腺癌治疗的难点之一,综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三阳乳腺癌的天平模型,分析ER表达水平对三阳乳腺癌治疗方式的影响,以期对三阳乳腺癌的合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治疗现状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在全部乳腺癌中占25%~30%.HER2是乳腺癌治疗的一个重要的靶点,也是预测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HER2基因过表达通常提示更差的预后,曲妥珠单抗在临床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这部分患者的预后.一些抗HER2治疗新药的临床应用,如帕妥珠单抗、拉帕替尼、T-DM1(Kadcyla)等,进一步让更多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受益.对于HER2阳性复发转移的患者,抗HER2治疗的地位更是毋庸置疑.
  • 摘要:在乳腺癌的诊治中,乳腺外科和病理科是两个关系非常密切的学科.本文对近期乳腺外科医生非常关注的病理问题进行阐述.具体分析了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方法、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检测。分析了Ki-67增殖指数、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多基因预测模型、保留乳房手术切缘状态的病理评估、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以及BRCAl/BRCA2基因突变。总体来说,乳腺外科相关的病理热点问题部分还没有确切的结论,如ER 1%—9%部分患者的准确分型、治疗策略;Ki-67评分的标准化、界值的确定;腔面A样型和腔面B样型的准确区分,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的预后价值,各种多基因分子检测技术的价值等。
  • 摘要:随着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比例的增加,术后局部复发较为常见.在术后进行充分放疗、必要的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的基础上,仍有部分患者在保乳术后的十年内出现同侧乳房内复发(ipsilateral breast tumor recurrence,IBTR),局部复发往往提示着远处转移风险的增加以及不良的预后.之前的很多研究都是将焦点集中在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高危因素,而对于局部复发后的分类及补救性治疗方式仍然存在着较多的争议.
  • 摘要:同步放化疗的定义同步放化疗(CCR)是指在放疗的同时使用化疗.1999年,由GOG(Gynecologic Oncology Group)、RTOG(Radiation Therapy Oncology Group)、SWOG(South West Oncology Group)进行的国际上5个大样本随机、前瞻性临床研究表明,以铂类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综合治疗局部晚期子宫颈癌,能明显降低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死亡率.为此,美国癌症中心提出同步放化疗是中晚期子宫颈癌标准化的治疗模式.目前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主要用于局部晚期宫颈癌(local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LACC),尽管在欧洲、亚洲及拉丁美洲等一些国家,新辅助化疗后手术已经成为宫颈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一线治疗方案。但是目前的资料表明此方案和单纯手术相比并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因此NCCN指南仍未推荐新辅助化疗作为宫颈癌常规治疗的一部分。
  • 摘要:鼻咽癌发病在我国、东南亚及地中海等地区高发,具有显著地方性.随着诊断技术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发展,鼻咽癌疗效大幅提高,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达90%以上.然而在局部进展期患者中,远处转移的控制仍不理想,寻求更有效治疗及治疗方案个体化势在必行.化疗在鼻咽癌综合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期放化疗虽已成为目前的标准治疗模式,但在IMRT时代,其价值再次受到挑战。新辅助化疗可能降低远处转移风险,但对局部晚期患者,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是否能在不显著增加毒副反应的前提下带来更多生存获益尚待大规模前瞻性临床研究的证实。目前的研究数据提示加用辅助化疗未能带来更多生存获益。复发转移患者的姑息性化疗方案尽管选择多,但仍缺乏可靠的临床研究数据支持。
  • 摘要: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的规范化治疗主要包括手术、选择性131I治疗及TSH(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抑制治疗三个环节.就131I治疗而言,对其适应证把握的认识也随着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及更深入的研究而加深,相关学术团体也在不断更新指南以期更加合理的指导临床工作.文章介绍了中美两国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指南,明确了该病的治疗指征并分析了疗效评估系统。
  • 摘要:头颈部肿瘤是一种恶性肿瘤,包括颈部肿瘤、耳鼻喉部肿瘤和口腔颌面部肿瘤.90%的头颈癌患者的肿瘤为起源于头颈部黏膜上皮细胞的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head and neck,SCCHN).大部分患者在诊断时已经处于晚期(Ⅲ期或者ⅣB期).75%SCCHN的发生与吸烟和饮酒相关,吸烟人群比非吸烟人群的患病概率增加10倍.文章具体分析了吉非替尼、厄洛替尼、拉帕替尼、达科米替尼、凡德他尼、索拉非尼等九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抗肿瘤的药理机制。头颈部肿瘤中EGFR、ErbB蛋白家族的高表达和激活下游信号通路。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表面的ECFR与配体结合,与ErbB2蛋白形成二聚体,激活EGFR下游信号通路。ECFR调节细胞内下游多条信号通路,一定程度解释了EGFRTKI在EGFR高表达的头颈肿瘤治疗疗效果不佳的原因。EGFR在SCCHN患者中的突变亚型极为少见。目前需要寻找抗EGFR治疗敏感肿瘤的生物学标志物,指导筛选EGFRTKI治疗高选择性人群。血管新生在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迁移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位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VEGFR与配体VEGF结合,进而促进新生血管形成、肿瘤细胞增殖等信号通路。临床研究的数据显示,抗VEGFR小分子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在头颈肿瘤的治疗疗效优于抗EGFR的TKI,结果还需要进一步的Ⅲ期临床研究验证。盐酸安罗替尼是一多靶点抗血管生成的小分子TKI在MTC患者的治疗中的Ⅱ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在晚期MTC显示较好的疗效。
  • 摘要:甲状腺位置表浅、大小及血供适中,非常适合超声检查.由于大部分甲状腺结节为良性结节,仅少部分为恶性结节.大部分的良性甲状腺结节仅需要长期评估和监测,而不需要干预.恶性结节最常见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术后90%以上的患者可长期无病生存.因此,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都需要在干预性治疗前和(或)后进行长期至终生的评估、监测和健康管理.甲状腺结节的全程管理从广义上讲,包括健康人群中甲状腺结节的筛查、甲状腺结节的风险评估、以手术为主的干预性治疗、良性结节的随访观察以及恶性结节术后复发转移的评估;狭义上讲是针对个体的甲状腺结节,进行评估、监测、治疗、再评估的反复循环.超声作为最重要的影像学手段,在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全程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摘要:近年来肺段切除术广泛应用于肺部结节的诊断和治疗,对于ⅠA(T1aN0M0)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的疗效不亚于肺叶切除术,有利于保护术后肺功能、降低并发症,尤其适用于高龄、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报道最多的是舌段、固有段、上段、基底段切除,这类肺段的解剖类似于肺裂融合的肺叶,手术技术类似肺叶切除术.其他更为精细的肺段切除术(如右上肺单段切除、固有段和基底段分段切除、亚段切除、次亚段切除等)技术复杂,要达到完全解剖性肺段切除难度较大,究其原因,主要为肺段解剖复杂、分型和变异较多,在远离肺门的肺实质内辨认分离靶段支气管、血管有相当的难度,其他的技术难点如肺结节的肺段定位归属、段间静脉(intersegmental vein)的保留、肺段间交界的分离、安全切缘的保障等.在3D-CTBA导航下可进行超选择性的肺段切除术,在确保安全切缘和肿瘤学疗效的前提下,最小化解剖性切除靶段,最大化发挥保留肺段功能,符合肺部疾病的手术原则:最大限度切除病灶,最大限度保留健康肺组织。回顾分析相关文献,总结经验,就3D-CTBA成像技术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及进展进行评述。
  • 摘要: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也是恶性程度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致死率高居各类恶性肿瘤之首,五年生存率不足20%.我国2015年新发肺癌73.33万例,61.02万名患者因肺癌致死,均列各大癌症之首.肺癌病理分型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和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随着分子病理学的发展,现将NSCLC分为驱动基因阳性与驱动基因阴性两大亚类,EGFR基因突变是最重要的突变类型.EGFR突变主要集中在基因的18~21号外显子上,其中外显子19Del与外显子21L858R突变约占突变的90%.临床结论提示,与单纯的化疗或EGFR-TKI治疗相比,EGFR-TKI与化疗联合使用作为一线用药对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晚期肺腺癌患者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具体分析了一线培美曲塞化疗加上同时EGRF TKI治疗,研究表明,培美曲塞联合EGFR TKI治疗策略对于EGFR敏感突变的患者是具有生存获益及安全耐受的。
  • 摘要:近年来,基于肿瘤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以及癌基因组学的研究成果,肺癌的突破性的治疗手段和药物日新月异,靶向、免疫等治疗手段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肺癌治疗已经进入精准医学时代.在精准医学时代下,目前传统化疗在SCLC、NSCLC辅助化疗及局部晚期的治疗中的地位仍不可取代,即便是晚期肺癌,化疗的合理应用为患者的生存获益做出不可或缺的贡献.与此同时,清醒地看到化疗仍存在相当大的局限性,今后化疗的出路在何方?本文根据目前肺癌的化疗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提出以下可能的发展趋势.目前化疗疗效预测分子标志物的寻找仍是一个核心要素,在整合基因组学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筛选影响化疗疗效的多个关键信号途径的基因,建立多基因联合预测模型。化疗与多种靶点的联合治疗模式可能是今后化疗的主流,具体分析了化疗联合DDR (DNA damage response)靶向治疗、化疗与针对细胞增殖信号途径的靶向治疗联合、化疗联合抗血管形成、化疗联合免疫治疗。
  • 摘要:2007年日本学者Soda等首次报道在NSCLC患者中发现ALK基因重排现象,并证明了ALK重排是NSCLC发生的驱动突变,短短4年时间的2011年,第一个ALK抑制剂Crizotinib就成为ALK阳性晚期NSCLC的标准治疗,其转化速度之快令人惊讶.而近5年新一代的ALK-TKIs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真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在如此让人目不暇接的TKIs中,如何合理、科学地选择适合的TKI、确定每个TKI的最佳给药时机以及根据TKI的特性处理耐药和脑转移等问题成为摆在眼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了三代TKIs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间的差异以及ALK-TKIs改善脑转移的疗效和长期生存。无论ALK-TKI前期的疗效如何优异,在持续的治疗过程中继发性耐药出现是必然现象。根据基因检测结果科学指导后续耐药治疗,合理地选择TKIs,将大大提高PFS及OS,达到“精准治疗”的效果。在ALK阳性NSCLC的治疗过程中,ALK-TKI不需孤军作战,应该协作接力。科学合理安排几代TKI出场顺序,全程管理是关键。在全程管理中,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包括药物的疗效、安全性、药效经济学、患者个人意愿以及药物的可及性等。
  • 摘要:肺鳞状细胞癌是吸烟最密切相关的肺癌类型,约占新发肺癌病例的1/4,预后较差,即使经手术、放疗或化疗等综合治疗后,其5年生存率仍低于15%.近年来,随着肺腺癌相关驱动基因EGFR、ALK、ROS1等研究的日趋深入,这些靶点的相关靶向治疗药物也为临床患者延长了宝贵的生存期,但遗憾的是这些被称为"肺癌治疗的传奇药物"并不能为肺鳞癌患者带来获益.笔者在2013年曾写过关于晚期肺鳞癌治疗进展一文,除了常规的化疗外,其他的诸如免疫治疗、靶向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均还在纸上谈兵的阶段,而在3年后的今天,虽然没有肺腺癌那样奇迹般的进展,也看到一些成果,并且诸如PD-1免疫疗法、阿法替尼等新药也已被FDA批准为晚期肺鳞癌的二线治疗手段.具体分析了肺鳞状细胞癌一线药物的选择以及抗血管生成、免疫、靶向等多线治疗。纵观近年来在肺鳞癌的治疗进展中,一线化疗地位暂未能被撼动。而在二线或是多线治疗上,免疫治疗方面无疑是最夺目的,尽管一些晚期患者在用尽了所有传统治疗方法后,免疫治疗依然可以阻止肿瘤的进展,并且安全可耐受,这与近年来所提倡的在治疗癌症的同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理念相吻合,是未来肿瘤治疗道路上一强有力的武器,但免疫治疗如何从二三线走向一线治疗仍然有许多问题巫待解决。
  • 摘要:临床肿瘤学的发展,见证了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模式的日新月异,为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带来了切实的临床获益.然而,随着对肿瘤进化认知的深入与治疗选择的多样化,崭新的挑战迎面而来.本文以能否发现可治疗的基因异常、如何应对肿瘤异质性的时空变化、耐药再耐药的无穷循环、微环境几个未来临床肿瘤学面临的四大关键问题为中心,对相关核心文献作一综述,以期探索发展策略.面对肿瘤时空异质性,在对肿瘤进化深入认知的基础上,紧跟肿瘤进化的轨迹、充分运用时空异质性的特点、通过靶向与化疗联合应对空间异质性。采用局部治疗、序贯治疗和新一代药物将可能突破时间异质性。揭开肿瘤靶向耐药之环的根本在于明确耐药机制。随着针对不同耐药机制的新药上市,靶向耐药的谜题终将柳暗花明。调节肿瘤微环境是当下的一大热点,EGFR TKI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结果将会为这一治疗策略提供新证。相信,随着这些难题的逐步解决,使肿瘤成为慢性病的梦想终有一天会成为现实。
  • 摘要:肺癌目前仍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约85%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大多数NSCLC患者在就诊时就处于局部晚期或存在远处转移,无法进行手术切除.既往的治疗手段主要为姑息性化疗,患者预后不良,中位生存期仅为1年左右.随着EGFR基因突变及ALK基因重排的发现及相应靶向治疗开发成功,具有这两项驱动基因变异的NSCLC患者预后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除了上述两个驱动基因外,NSCLC还具有多种其他的驱动基因变异,目前针对这些驱动基因变异的研究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其中一些研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本文简要小结近期针对其他驱动基因变异NSCLC的靶向治疗进展.由于针对EGFR及ALK基因变异的靶向治疗的成功,晚期NSCLC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显著改善,近年来针对其他驱动基因变异的靶向治疗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期。将来可继续针对KRAS基因突变的NSCLC,具有驱动基因变异的肺鳞癌以及靶向治疗耐药展开深入研究,以期提高晚期NSCLC的治疗水平。
  • 摘要:血管生成是肿瘤恶性生长的关键因素,持续血管生成与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相关.研究证据表明,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低表达的患者相比,VEGF高表达的患者普遍生存期较短.因此,抗血管生成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法.VEGF/VEGFR是血管生成的重要通路,其中,VEGFR2在血管内皮激活的下游效应包括细胞增殖、迁移、通透性和生存,在血管发生和生成中起首要作用.VEGF可与VEGFR结合,从而启动VEGF-VEGFR信号转导通路,导致血管生成。目前的治疗主要使用VEGF单抗消耗VEGF,或者使用药物与VEGFR结合,阻滞该通路,从而达到抑制血管生成的目的。目前,抗VEGF/VEGFR主要药物包括以下类型:抗VEGF抗体(贝伐单抗)、抗VEGFR抗体(雷莫卢单抗)、可溶性VEGFR (aflibercept)以及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阿帕替尼等)。驱动基因阴性肺癌患者治疗国内外进展缓慢,抗血管生成给这一人群带来了希望。ECOG4599,BEYOND等研究证实抗血管生成联合化疗成为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标准一线治疗,正在进行的抗血管生成小分子药物临床试验也初步显示出疗效。
  • 摘要:食管癌是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2015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2011年我国食管癌的年发病率为21.62/10万,居恶性肿瘤第六位;年死亡率为16.25/10万,居第四位.2016年美国癌症流行病学资料估计美国食管癌新发病例16910例,死亡15690例.因早期症状隐匿,不少食管癌患者在就诊时已属疾病中晚期,无根治性手术机会.针对局部晚期食管癌,目前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的综合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但最佳的新辅助放化疗方案及最适合的综合治疗模式仍存在争议.尽管化疗是晚期食管癌最常用的治疗措施,因缺乏大规模循证医学依据,至今仍没有一个公认的治疗规范.总体而言,食管癌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5年总生存率仅约10%.本文就近年来针对食管癌的靶向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根据药物作用机制与肿瘤细胞信号通路的不同,大致可以将食管癌靶向药物分为EGFR抑制剂、HER2抑制剂、VEGFR抑制剂、c-MET抑制剂、COX-2抑制剂、PI3K/Akt/mTOR抑制剂等。目前免疫治疗治疗热点主要集中在了PD-1/PD-L1抑制剂的研究中。针对食管癌的靶向药物多处于Ⅱ/Ⅲ期临床研究,仅曲妥珠单抗和雷莫芦单抗表现出了生存上的优势;基于驱动基因或分子标志物的精准医疗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迄今在食管鳞癌中仍未找到理想的靶标,需要更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行探索。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食管癌中的初步疗效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进一步了解食管癌的免疫机制,选择合理的标志物来甄别免疫治疗的获益人群,同时需要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研究来验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食管中的疗效。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食管癌的靶向及免疫治疗才刚刚起步,在摸索中艰难前行。
  • 摘要:准确的分期是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预后评价、不同治疗方法疗效比较及其诊治信息交流的基本工具.目前,病理分期仍然是分期的"金标准".尽管食管钡餐检查及食管镜检查,能对食管癌患者作出初步的的大体形态学描述及准确的病理学诊断,被认为是食管癌最基本的检查诊断方法,但由于其本身方法及设备的局限性,仅能对食管腔内的基本情况作出评价,而不能对腔外浸润情况作出准确的评估.所以,要作出准确的肿瘤浸润深度、区域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及潜在的远处转移,就必须借助于颈部B超、CT、PET/CT(正电子发射断层显象)、食管内镜超声(EUS)、超声支气管镜(EBUS)及各种手段的组合,对食管癌进行治疗前分期,本文重点讨论各种分期手段的价值.颈部B超、CT、MRI、EUS、EBUS、PET/CT等作为目前食管癌治疗前的分期手段,不同的手段因其成像原理不同,对不同区域、不同器官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不同,结合食管病灶的部位、病灶的早晚,应用不同分期手段组合,才能提高食管癌分期准确性。
  • 摘要:食管鳞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预后差,总体5年生存率不到30%.晚期食管癌一线化疗大多采用含铂或以氟尿嘧啶为基础的方案,有效率为40%~60%.但一线治疗失败后的患者预后极差,中位生存时间(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仅为5~10个月.本文总结了晚期食管鳞癌一线化疗失败后的治疗现状与可能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了单药化疗以及多西他赛联合铂类、伊立替康联合多西他赛等药物联合化疗。最后阐述了靶向治疗法。现有的化疗、靶向治疗在晚期食管癌二线治疗中的前瞻性研究有限,但既往的研究表明仍有少数患者在一线化疗失败后的药物治疗中获得较长的生存时间,因此,寻找药物治疗的有效人群、筛选疗效预测基因是提高药物治疗疗效的主要方向。此外,以抗PD1抗体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在晚期食管癌二线治疗中崭露头角,值得进一步探索。
  • 摘要:食管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2012年全球有45.6万新发食管癌病例(占全部恶性肿瘤的3.2%),死亡约40万人,死亡率居全球肿瘤死亡率的第六位.中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之一,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在广东尤以潮汕地区为高发区.根据性别统计,我国食管癌发病率居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3位,在女性居于第5位,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食管癌在不同地域、种族存在病理类型的分布差异,其主要包括两种组织学类型,鳞癌和腺癌.文章首先具体分析了食管癌新辅助放化疗的优势以及方案选择。其次介绍了食管癌的根治性放化疗的疗效和研究进展。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已被推荐为局部晚期可切除食管癌的一线治疗。为避免放化疗不敏感导致的局部进展,寻找新辅助放化疗后pCR的有效预测指标显得尤为重要。
  • 摘要:文章分析了中西方食管癌差异,介绍了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人食管癌的临床表现。笔者认为食管癌未来的研究应改变以往偏重发现癌变新基因的思路,利用我国食管癌特病例资源优势,以解决临床重大科学问题为主体(癌前病变进展精准预测、复发转移、放化疗敏感性和预后关键分子标志物),采用多维组学整合并与临床表型大数据关联分析等技术,获得癌前病变进展及食管癌组学特征谱,进行多中心规模化验证,获得可用于精准预测食管和贲门癌前病变进展、复发转移和放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的关键分子标志物,这将为食管和贲门癌精准诊疗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