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链蛋白
β-链蛋白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109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基础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9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202641篇;相关期刊50种,包括国际检验医学杂志、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毒物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第六次“治未病”及亚健康防治论坛暨2015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年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七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等;β-链蛋白的相关文献由378位作者贡献,包括宋旭、廖东升、徐晓娟等。
β-链蛋白—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02641篇
占比:99.96%
总计:202720篇
β-链蛋白
-研究学者
- 宋旭
- 廖东升
- 徐晓娟
- 徐艳玲
- 曹海燕
- 杨艳萍
- 林兆生
- 沈霖
- 王惠
- 陈金武
- 马登佼
- 帅波
- 张杰
- 李成刚
- C.陈
- S.K.库尔普
- S.李
- 万良斌
- 于燕妮
- 付佳
- 刘伟华
- 刘睿强
- 刘赵阳
- 吴超群
- 周文文
- 姜青明
- 尤冬超
- 康琳
- 张弢
- 张智红
- 张永正
- 张涛
- 易韦
- 李灵
- 李珠
- 杨丹
- 毛裕民
- 洪新凯
- 王丽
- 王亮
- 王俊平
- 王和鑫
- 王景林
- 祁荣
- 肖觉
- 董欣
- 谢毅
- 谢莹
- 谢虹桥
- 连婕妮
-
-
谢贞兰;
邢益祥;
李佳;
袁小庆;
赵铁
-
-
摘要:
目的 观察胃癌患者组织中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转化生长因子(TGF)-β1 mRNA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将该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51例胃癌合并淋巴结转移患者纳入淋巴结转移组,另将该院同期收治的51例胃癌未合并淋巴结转移患者纳入无淋巴结转移组,收集患者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回归分析检验患者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脉管内癌栓,EMT相关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β-链蛋白(β-catenin)],TGF-β1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并分析患者胃癌组织中EMT相关蛋白、TGF-β1 mRNA相对表达水平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效能.结果 初步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后,经回归分析检验结果 显示,胃癌患者肿瘤分化情况、病理分期、脉管内癌栓情况、胃癌组织内E-cadherin表达、Vimentin、β-catenin及TGF-β1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与患者淋巴结转移有关,肿瘤低分化、TNM分期Ⅲ~Ⅳ期、有脉管内癌栓,胃癌组织中E-cadherin相对表达水平降低,Vimentin、β-cate-nin及TGF-β1 mRNA相对表达水平升高均可能是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因子(P0.800,均有一定预测效能.结论 胃癌患者组织中EMT相关蛋白、TGF-β1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癌组织中E-cadherin相对表达水平降低,Vimentin、β-catenin及TGF-β1 mR-NA相对表达水平升高可增加淋巴结转移风险,并可用于预测淋巴结转移.
-
-
宋改让;
胡滨;
崔金全
-
-
摘要:
目的 探讨β-链蛋白(β-catenin)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手术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行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取所有患者的病灶组织标本(病灶组)与癌旁组织标本(癌旁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β-catenin表达水平,调查患者的病理资料、预后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病灶组的β-catenin表达阳性率为50.0%,显著高于癌旁组的15.3%(P0.05);Ⅱ期宫颈癌患者β-catenin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Ⅰ期患者、低分化患者显著高于中低分化患者、预后不良患者显著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β-catenin表达阳性与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和预后呈显著正相关,与组织分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化、β-catenin表达为影响患者预后死亡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 β-catenin在宫颈癌中呈现高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显著相关,为影响患者手术预后的重要因素.
-
-
王涛;
宋东;
马牧原;
赵阳;
叶晓锋
-
-
摘要: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β-链蛋白(β-catenin)、E钙黏素(E-cadherin)及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60例食管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β-catenin、E-cadherin及MMP-9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所有患者随访24个月,观察不同β-catenin、E-cadherin及MMP-9蛋白表达患者的生存情况,并分析食管癌患者癌组织中β-catenin、E-cadherin及MMP-9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食管患者癌组织中β-catenin及MMP-9蛋白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E-cadherin蛋白阳性率低于癌旁组织(P<0.05).中低分化、TNM分期为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者β-catenin及MMP-9蛋白阳性率高于高分化、TNM分期为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者,E-cadherin蛋白阳性率低于高分化、TNM分期为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经Log_rank检验发现,癌组织中β-catenin(-)、E-cadherin(+)、MMP-9(-)患者生存率高于β-catenin(+)、E-cadherin(-)、MMP-9(+)患者(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食管癌患者癌组织中β-catenin蛋白表达与E-cadheri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与MMP-9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MMP-9蛋白表达与E-cadheri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存在β-catenin、MMP-9异常高表达,E-cadherin异常低表达,其表达与食管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检测β-catenin、MMP-9、E-cadherin的表达情况有助于预测食管癌患者生存预后.
-
-
张杰;
甘华;
刘瑾
-
-
摘要:
目的 研究经过不同剂量紫外线中波(UVB)照射正常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不同时间后β-链蛋白(βcatenin)基因的表达改变,探讨UVB诱导HSF衰老可能的机制.方法 未经UVB照射的HSF为对照组;经过不同剂量(100、200、300) mJ/cm2 UVB处理不同时间(1、2、3)天后的HSF为实验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FQ-PCR)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中β-catenin基因的表达;四唑盐比色法(MTT)观察HSF的生长活性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HSF的凋亡率变化.结果 UVB照射对HSF细胞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且随着UVB照射时间延长和剂量的增加,HSF细胞生长率逐渐下降;UVB处理后实验组中β-catenin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β-catenin基因的表达水平随着UVB作用的时间和剂量的不同而变化,存在较为明显的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结论 经过UVB处理的HSF细胞中调控皮肤衰老的基因β-catenin表达明显降低,大剂量长时间UVB照射可诱导HSF发生衰老改变.
-
-
王智;
邵威;
袁学双;
彭辉灿;
费志刚;
肖启国;
夏世刚
-
-
摘要:
目的 研究Wnt信号通路蛋白β-链蛋白(β-catenin)和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GSK-3β)在单眼形觉剥夺性弱视(monocular deprivation amblyopia,MD)大鼠视皮层的表达变化.方法 出生后14 d的健康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MD组和正常(normal postnatal,NP)组.MD组行单眼睑缘缝合术,根据剥夺时间又分为单眼剥夺7d、21 d、45 d、90 d4个小组,每小组8只;NP组不作任何处理,相应分为7d、21 d、45 d、90 d4个小组,每小组8只.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检测,确定MD模型建立成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MD组和NP组大鼠视皮层β-catenin和GSK-3β的表达变化,通过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平均光密度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NP组大鼠相比,MD组大鼠各时间点视皮层GSK-3β的表达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且随剥夺时间延长,GSK-3β的表达逐渐增加,MD组内各时间点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MD组各时间点大鼠视皮层β-catenin的表达比NP组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且随剥夺时间延长,β-catenin的表达逐渐减少,MD组内各时间点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Wnt信号通路蛋白可能参与了视觉发育可塑性的调控和弱视的形成,但其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
-
-
彭旭玲;
张永红;
陈勇;
罗茜;
翁庚民;
胡周静
-
-
摘要:
目的 观察电针辅助玻璃酸钠(SH)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效果及对关节功能和血清分泌型糖蛋白(Wnt)-3α、β-链蛋白(β-catenin)及关节滑液中白介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16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82例患者给予SH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电针治疗,对比两组中医症候疗效及患者治疗前后关节功能、血清Wnt-3α和β-catenin、关节滑液中白介素-1α(IL-1α)和白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功能各项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血清Wnt-3α和β-catenin水平及关节滑液中IL-1α和IL-1β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Wnt-3α和β-catenin水平及关节滑液中IL-1α和IL-1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针辅助SH可有效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降低血清Wnt-3α和β-catenin水平及关节滑液中IL-1α和IL-1β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
-
陈土明;
洪新凯;
吴超群;
王和鑫;
黄勇波;
谢虹桥
-
-
摘要:
目的 探讨结肠癌组织中的β-链蛋白(β-catenin)、磷酸化蛋白-50(EBP50)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选取病理科收集的90例结肠癌组织(结肠癌)、60例结肠癌癌旁组织(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2组标本中的β-catenin蛋白、EBP50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不同组织分化、TNM分期、浸润深度、原发部位的β-catenin蛋白、EBP50蛋白表达差异.结果 结肠癌组织中的β-catenin蛋白、EBP50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3.33%、70.00%,对照组为25.00%、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肠癌组织中β-catenin蛋白、EBP50蛋白表达水平上调,相互间具有正相关性,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
-
陈土明;
洪新凯;
吴超群;
邓小细;
王和鑫;
黄勇波;
谢虹桥
-
-
摘要: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的β-链蛋白(β-catenin)、磷酸化蛋白-50(EBP50)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我院保存的结肠癌组织标本90例,同时选取同标本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β-catenin、EBP50蛋白表达.结果 结肠癌组织β-caten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8.89%,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 <0.05),而EBP50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0.00%,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肿瘤直径≥5cm患者β-caten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98.25%,明显高于肿瘤直径<5cm患者(p <0.05);TNM分期Ⅲ期、有淋巴结转移患者β-caten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96.00%和96.77%,明显高于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 <0.05),而EBP50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00%和9.68%,明显低于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结肠癌组织β-catenin和EBP50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s=-0.671,p <0.05);结论 结肠癌组织β-catenin表达明显上调,而EBP50蛋白表达下调,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有一定关系,可能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
-
TONG Jia-bing;
童佳兵;
ZHANG Xing-xing;
张星星;
HAN Ming-xiang;
韩明向;
LI Ze-geng;
李泽庚
- 《第九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学术论坛》
| 2018年
-
摘要:
目的:探讨芪玉三龙方对荷肺癌小鼠的抑瘤效果和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游靶基因c-myc、cyclinD1、Axin2表达的影响. 方法:采用Lewis肺癌细胞株培养移植法建立肺癌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芪玉三龙方低、中、高剂量组,化疗组,联合组,每组8只;造模第2天开始予以芪玉三龙方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分别按20.12、40.24、80.48g·kg-1·d-1灌胃给药,化疗组按照0.4mL顺铂腹腔注射给药,联合组以高剂量中药灌胃和顺铂腹腔注射联合给药,模型组按照等量0.9%氯化钠溶液给药,连续给药21d;称取瘤质量,计算抑瘤率;RT-qPCR检测肿瘤组织c-myc、cyclinD1、Axin2mRNA的转录水平. 结果:与模型组和低剂量组比较,芪玉三龙方中、高剂量组和化疗组c-myc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cyclinD1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与低剂量组比较,中剂量组、化疗组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Axin2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低剂量组、化疗组比较,芪玉三龙方中、高剂量组表达显著降低(P<0.01). 结论:芪玉三龙方对肺癌移植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瘤机制可能与芪玉三龙方调节肺癌组织c-myc mRNA、cyclinD1mRNA、Axin2mRNA的转录水平有关.芪玉三龙方高剂量抑瘤效应较优,量效关系明显,其与化疗药合用具有协同效应.
-
-
TONG Jia-bing;
童佳兵;
ZHANG Xing-xing;
张星星;
HAN Ming-xiang;
韩明向;
LI Ze-geng;
李泽庚
- 《第九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学术论坛》
| 2018年
-
摘要:
目的:探讨芪玉三龙方对荷肺癌小鼠的抑瘤效果和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游靶基因c-myc、cyclinD1、Axin2表达的影响. 方法:采用Lewis肺癌细胞株培养移植法建立肺癌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芪玉三龙方低、中、高剂量组,化疗组,联合组,每组8只;造模第2天开始予以芪玉三龙方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分别按20.12、40.24、80.48g·kg-1·d-1灌胃给药,化疗组按照0.4mL顺铂腹腔注射给药,联合组以高剂量中药灌胃和顺铂腹腔注射联合给药,模型组按照等量0.9%氯化钠溶液给药,连续给药21d;称取瘤质量,计算抑瘤率;RT-qPCR检测肿瘤组织c-myc、cyclinD1、Axin2mRNA的转录水平. 结果:与模型组和低剂量组比较,芪玉三龙方中、高剂量组和化疗组c-myc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cyclinD1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与低剂量组比较,中剂量组、化疗组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Axin2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低剂量组、化疗组比较,芪玉三龙方中、高剂量组表达显著降低(P<0.01). 结论:芪玉三龙方对肺癌移植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瘤机制可能与芪玉三龙方调节肺癌组织c-myc mRNA、cyclinD1mRNA、Axin2mRNA的转录水平有关.芪玉三龙方高剂量抑瘤效应较优,量效关系明显,其与化疗药合用具有协同效应.
-
-
TONG Jia-bing;
童佳兵;
ZHANG Xing-xing;
张星星;
HAN Ming-xiang;
韩明向;
LI Ze-geng;
李泽庚
- 《第九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学术论坛》
| 2018年
-
摘要:
目的:探讨芪玉三龙方对荷肺癌小鼠的抑瘤效果和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游靶基因c-myc、cyclinD1、Axin2表达的影响. 方法:采用Lewis肺癌细胞株培养移植法建立肺癌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芪玉三龙方低、中、高剂量组,化疗组,联合组,每组8只;造模第2天开始予以芪玉三龙方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分别按20.12、40.24、80.48g·kg-1·d-1灌胃给药,化疗组按照0.4mL顺铂腹腔注射给药,联合组以高剂量中药灌胃和顺铂腹腔注射联合给药,模型组按照等量0.9%氯化钠溶液给药,连续给药21d;称取瘤质量,计算抑瘤率;RT-qPCR检测肿瘤组织c-myc、cyclinD1、Axin2mRNA的转录水平. 结果:与模型组和低剂量组比较,芪玉三龙方中、高剂量组和化疗组c-myc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cyclinD1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与低剂量组比较,中剂量组、化疗组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Axin2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低剂量组、化疗组比较,芪玉三龙方中、高剂量组表达显著降低(P<0.01). 结论:芪玉三龙方对肺癌移植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瘤机制可能与芪玉三龙方调节肺癌组织c-myc mRNA、cyclinD1mRNA、Axin2mRNA的转录水平有关.芪玉三龙方高剂量抑瘤效应较优,量效关系明显,其与化疗药合用具有协同效应.
-
-
TONG Jia-bing;
童佳兵;
ZHANG Xing-xing;
张星星;
HAN Ming-xiang;
韩明向;
LI Ze-geng;
李泽庚
- 《第九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学术论坛》
| 2018年
-
摘要:
目的:探讨芪玉三龙方对荷肺癌小鼠的抑瘤效果和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游靶基因c-myc、cyclinD1、Axin2表达的影响. 方法:采用Lewis肺癌细胞株培养移植法建立肺癌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芪玉三龙方低、中、高剂量组,化疗组,联合组,每组8只;造模第2天开始予以芪玉三龙方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分别按20.12、40.24、80.48g·kg-1·d-1灌胃给药,化疗组按照0.4mL顺铂腹腔注射给药,联合组以高剂量中药灌胃和顺铂腹腔注射联合给药,模型组按照等量0.9%氯化钠溶液给药,连续给药21d;称取瘤质量,计算抑瘤率;RT-qPCR检测肿瘤组织c-myc、cyclinD1、Axin2mRNA的转录水平. 结果:与模型组和低剂量组比较,芪玉三龙方中、高剂量组和化疗组c-myc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cyclinD1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与低剂量组比较,中剂量组、化疗组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Axin2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低剂量组、化疗组比较,芪玉三龙方中、高剂量组表达显著降低(P<0.01). 结论:芪玉三龙方对肺癌移植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瘤机制可能与芪玉三龙方调节肺癌组织c-myc mRNA、cyclinD1mRNA、Axin2mRNA的转录水平有关.芪玉三龙方高剂量抑瘤效应较优,量效关系明显,其与化疗药合用具有协同效应.
-
-
TONG Jia-bing;
童佳兵;
ZHANG Xing-xing;
张星星;
HAN Ming-xiang;
韩明向;
LI Ze-geng;
李泽庚
- 《第九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学术论坛》
| 2018年
-
摘要:
目的:探讨芪玉三龙方对荷肺癌小鼠的抑瘤效果和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游靶基因c-myc、cyclinD1、Axin2表达的影响. 方法:采用Lewis肺癌细胞株培养移植法建立肺癌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芪玉三龙方低、中、高剂量组,化疗组,联合组,每组8只;造模第2天开始予以芪玉三龙方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分别按20.12、40.24、80.48g·kg-1·d-1灌胃给药,化疗组按照0.4mL顺铂腹腔注射给药,联合组以高剂量中药灌胃和顺铂腹腔注射联合给药,模型组按照等量0.9%氯化钠溶液给药,连续给药21d;称取瘤质量,计算抑瘤率;RT-qPCR检测肿瘤组织c-myc、cyclinD1、Axin2mRNA的转录水平. 结果:与模型组和低剂量组比较,芪玉三龙方中、高剂量组和化疗组c-myc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cyclinD1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与低剂量组比较,中剂量组、化疗组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Axin2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低剂量组、化疗组比较,芪玉三龙方中、高剂量组表达显著降低(P<0.01). 结论:芪玉三龙方对肺癌移植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瘤机制可能与芪玉三龙方调节肺癌组织c-myc mRNA、cyclinD1mRNA、Axin2mRNA的转录水平有关.芪玉三龙方高剂量抑瘤效应较优,量效关系明显,其与化疗药合用具有协同效应.
-
-
TONG Jia-bing;
童佳兵;
ZHANG Xing-xing;
张星星;
HAN Ming-xiang;
韩明向;
LI Ze-geng;
李泽庚
- 《第九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学术论坛》
| 2018年
-
摘要:
目的:探讨芪玉三龙方对荷肺癌小鼠的抑瘤效果和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游靶基因c-myc、cyclinD1、Axin2表达的影响. 方法:采用Lewis肺癌细胞株培养移植法建立肺癌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芪玉三龙方低、中、高剂量组,化疗组,联合组,每组8只;造模第2天开始予以芪玉三龙方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分别按20.12、40.24、80.48g·kg-1·d-1灌胃给药,化疗组按照0.4mL顺铂腹腔注射给药,联合组以高剂量中药灌胃和顺铂腹腔注射联合给药,模型组按照等量0.9%氯化钠溶液给药,连续给药21d;称取瘤质量,计算抑瘤率;RT-qPCR检测肿瘤组织c-myc、cyclinD1、Axin2mRNA的转录水平. 结果:与模型组和低剂量组比较,芪玉三龙方中、高剂量组和化疗组c-myc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cyclinD1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与低剂量组比较,中剂量组、化疗组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Axin2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低剂量组、化疗组比较,芪玉三龙方中、高剂量组表达显著降低(P<0.01). 结论:芪玉三龙方对肺癌移植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瘤机制可能与芪玉三龙方调节肺癌组织c-myc mRNA、cyclinD1mRNA、Axin2mRNA的转录水平有关.芪玉三龙方高剂量抑瘤效应较优,量效关系明显,其与化疗药合用具有协同效应.
-
-
徐晓娟;
沈霖;
帅波;
杨艳萍;
马陈;
田俊
- 《世界中医药大会第三届夏季峰会暨大健康博览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DKK-1的水平与并分析其与血清β-链蛋白(β-catenin)、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RANKL/OPG、骨硬化蛋白(SOST)、骨转换标志物的关系,验证DKK-1在绝经后骨质疏松中的作用与其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拮抗作用. 方法:35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和150例健康的绝经后妇女参加本研究.通过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血清DKK-1、β-catenin、OPG、RANKL、Sclerostin水平.骨状态通过骨密度和骨转换标志物(β-CTX,PINP,N-MID-OT,25(OH)D)评估.雌二醇水平同时也被检测. 结果: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DKK-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55.25±10.13vs.40.19±10.69ng/mL,P<0.001).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DKK-1与β-catenin(r=-0.161,P=0.003)和OPG(r=-0.106,P=0.047)负相关,与年龄、身高、体重、雌激素水平、RANKL、Sclerostin、骨转换标志物水平无明显相关.在健康的绝经后妇女中,没有发现DKK-1与其他参数间的明显相关性. 结论:结果证实高DKK-1水平参与了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病进程,可能与其拮抗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
-
徐晓娟;
沈霖;
帅波;
杨艳萍;
马陈;
田俊
- 《世界中医药大会第三届夏季峰会暨大健康博览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DKK-1的水平与并分析其与血清β-链蛋白(β-catenin)、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RANKL/OPG、骨硬化蛋白(SOST)、骨转换标志物的关系,验证DKK-1在绝经后骨质疏松中的作用与其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拮抗作用. 方法:35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和150例健康的绝经后妇女参加本研究.通过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血清DKK-1、β-catenin、OPG、RANKL、Sclerostin水平.骨状态通过骨密度和骨转换标志物(β-CTX,PINP,N-MID-OT,25(OH)D)评估.雌二醇水平同时也被检测. 结果: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DKK-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55.25±10.13vs.40.19±10.69ng/mL,P<0.001).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DKK-1与β-catenin(r=-0.161,P=0.003)和OPG(r=-0.106,P=0.047)负相关,与年龄、身高、体重、雌激素水平、RANKL、Sclerostin、骨转换标志物水平无明显相关.在健康的绝经后妇女中,没有发现DKK-1与其他参数间的明显相关性. 结论:结果证实高DKK-1水平参与了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病进程,可能与其拮抗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
-
徐晓娟;
沈霖;
帅波;
杨艳萍;
马陈;
田俊
- 《世界中医药大会第三届夏季峰会暨大健康博览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DKK-1的水平与并分析其与血清β-链蛋白(β-catenin)、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RANKL/OPG、骨硬化蛋白(SOST)、骨转换标志物的关系,验证DKK-1在绝经后骨质疏松中的作用与其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拮抗作用. 方法:35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和150例健康的绝经后妇女参加本研究.通过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血清DKK-1、β-catenin、OPG、RANKL、Sclerostin水平.骨状态通过骨密度和骨转换标志物(β-CTX,PINP,N-MID-OT,25(OH)D)评估.雌二醇水平同时也被检测. 结果: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DKK-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55.25±10.13vs.40.19±10.69ng/mL,P<0.001).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DKK-1与β-catenin(r=-0.161,P=0.003)和OPG(r=-0.106,P=0.047)负相关,与年龄、身高、体重、雌激素水平、RANKL、Sclerostin、骨转换标志物水平无明显相关.在健康的绝经后妇女中,没有发现DKK-1与其他参数间的明显相关性. 结论:结果证实高DKK-1水平参与了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病进程,可能与其拮抗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
-
徐晓娟;
沈霖;
帅波;
杨艳萍;
马陈;
田俊
- 《世界中医药大会第三届夏季峰会暨大健康博览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DKK-1的水平与并分析其与血清β-链蛋白(β-catenin)、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RANKL/OPG、骨硬化蛋白(SOST)、骨转换标志物的关系,验证DKK-1在绝经后骨质疏松中的作用与其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拮抗作用. 方法:35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和150例健康的绝经后妇女参加本研究.通过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血清DKK-1、β-catenin、OPG、RANKL、Sclerostin水平.骨状态通过骨密度和骨转换标志物(β-CTX,PINP,N-MID-OT,25(OH)D)评估.雌二醇水平同时也被检测. 结果: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DKK-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55.25±10.13vs.40.19±10.69ng/mL,P<0.001).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DKK-1与β-catenin(r=-0.161,P=0.003)和OPG(r=-0.106,P=0.047)负相关,与年龄、身高、体重、雌激素水平、RANKL、Sclerostin、骨转换标志物水平无明显相关.在健康的绝经后妇女中,没有发现DKK-1与其他参数间的明显相关性. 结论:结果证实高DKK-1水平参与了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病进程,可能与其拮抗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