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母细胞瘤
胶质母细胞瘤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1301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11篇、会议论文23篇、专利文献113109篇;相关期刊365种,包括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现代肿瘤医学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中南六省(区)第十七届神经外科学术会议暨河南省第二十四次神经外科学术年会、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六届全国神经放射学大会等;胶质母细胞瘤的相关文献由4035位作者贡献,包括江涛、吴浩强、胡杰等。
胶质母细胞瘤—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13109篇
占比:99.01%
总计:114243篇
胶质母细胞瘤
-研究学者
- 江涛
- 吴浩强
- 胡杰
- 彭颂先
- 江澄川
- 程敬亮
- 唐婉君
- 雷霆
- 张勇
- 陈菊祥
- 林松
- 漆松涛
- 章翔
- 吴安华
- 康春生
- 杨学军
- 王汉东
- 何杰
- 刘亚伟
- 卢亦成
- 张学新
- 郭东生
- 陈谦学
- 张伟
- 方峻
- 汤浩
- 王伟
- 卞修武
- 吴景
- 季楠
- 戴建平
- 汪洋
- 王宝峰
- 王琦雪
- 赵洪洋
- 陈绪珠
- 陈鑫
- 俞磊
- 倪春霞
- 常亮
- 张孟贤
- 张扬
- 徐涛
- 李峰
- 楼美清
- 毛庆
- 浦佩玉
- 王岩
- 王洪祥
- 王茂德
-
-
高月;
蔺建文;
李迪;
蓝晓艳;
李深;
储成艳
-
-
摘要:
背景:胶质母细胞瘤是成人常见的恶性脑肿瘤,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预后不良。目的:观察单次高剂量放疗对神经胶质母细胞瘤的疗效,以及少突胶质前体细胞修复放射性脑损伤的可行性。方法:通过质粒转染构建可表达荧光素酶(Luc)的人源性U-87 MG肿瘤细胞系。15只Fisher 344大鼠制备Luc-U-87 MG神经胶质母细胞瘤模型,随机分为肿瘤模型组(n=3)、放疗组(n=6)和放疗+细胞移植组(n=6),后两组放疗方式为单次80 Gy辐射;放疗后5周,放疗+细胞移植组大鼠联合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移植治疗。利用活体成像的方法监测肿瘤细胞的生长;MRI观察放疗引起的脑组织影像学变化;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明确细胞移植对放疗大鼠生存率的影响;对移植细胞的存活及分化情况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①体外生物成像示转染后的U-87 MG细胞与Luc底物产生反应发出生物信号,信号强度与转染细胞的数量呈线性正相关;②动物活体成像结果显示,肿瘤模型大鼠的颅内胶质母细胞瘤信号持续上升直至接种第5周(全部死亡);放疗大鼠在治疗后2周,肿瘤信号开始衰减,4周后未见肿瘤发光信号;③放疗后5周,T2WI上可见放疗大鼠坏死的肿瘤组织;10周后未见肿瘤显影,但出现脑组织损伤信号,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移植大鼠脑组织未见类似信号;15周后,放疗组和放疗+细胞移植组大鼠在T2WI上均可见高、低混杂的组织损伤信号,但放疗+细胞移植组的损伤信号程度明显低于单纯放疗组;④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组、放疗组及放疗+细胞移植组大鼠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0 d,114.5 d和232.5 d,各组大鼠的中位生存期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⑤组织学观察到存活的移植细胞,呈多极样,部分细胞表达髓鞘碱性蛋白,且放疗+细胞移植组的髓鞘碱性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放疗组(P<0.01);⑥上述结果表明,单次高剂量放疗可有效治疗大鼠人源性神经胶质母细胞瘤,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移植可通过修复放射性脑损伤延长放疗大鼠的生存期,促进髓鞘化是其修复损伤脑组织的机制之一。
-
-
李思博;
关梅村;
曹艳菲;
姜旭东;
张丽娜
-
-
摘要: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组蛋白伴侣抗沉默功能蛋白1B(anti-silencing function 1B,ASF1B)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通过下载TCGA数据和GEPIA数据库分析了ASF1B在胶质母细胞瘤以及低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通过CCLE数据库和HPA数据库在线分析了ASF1B在胶质瘤细胞株以及组织中的表达状态,通过PrognoScan数据库分析了ASF1B与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显示:ASF1B在胶质瘤中表达上调,并且与低级别胶质瘤相比,ASF1B在胶质母细胞瘤中具有更高的表达水平。ASF1B在胶质瘤中的表达高于多数肿瘤,并且ASF1B在高级别胶质瘤组织中蛋白表达增强。PrognoScan数据表明ASF1B与胶质瘤患者不良预后相关。
-
-
邓一帆
-
-
摘要:
目的:研究miR-153通过戊糖磷酸途径抑制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增殖的情况。方法:从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集手术切除的胶质母细胞瘤组织样本,原代培养为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分为miR-153组、空白对照组(无意义寡核苷酸链)。分析转染miR-153对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结果:转染后1.d、5.d,miR-153组和空白对照组的细胞存活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转染后2.d、3.d、4.d,miR-153组的细胞存活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其中转染后4.d出现最小细胞生存率。miR-153组的细胞凋亡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miR-153可以抑制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增殖,是胶质母细胞瘤治疗的靶点,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
赵永瑞;
徐建堃
-
-
摘要:
多发脑胶质母细胞瘤是脑胶质母细胞瘤的一种少见亚型,其发病率相对较低,根据影像学特征进一步分为多灶性胶质母细胞瘤和多中心性胶质母细胞瘤;与单发胶质母细胞瘤相比,多发胶质母细胞瘤更具有异质性和侵袭性,预后更差。目前对于多发脑胶质母细胞瘤尚无标准治疗方案,多主张行手术治疗及辅助放疗和(或)化疗。本文通过对多发脑胶质母细胞瘤的分子病理学特征及目前可行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综述,探讨多发脑胶质母细胞瘤的最佳诊疗策略。
-
-
胡小洋;
韩磊;
汪洋;
孙磊;
倪春霞;
刘颖
-
-
摘要:
目的:研究肿瘤治疗电场(TTF)电极阵列及头皮保护技术对放疗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实测TTF电极对于剂量分布的影响;在没有TTF电极阵列的CT上设计容积旋转调强计划,在有TTF电极阵列的CT上重新计算,比较TTF电极阵列对于剂量分布的影响;比较TTF电极阵列不同位置对计划剂量分布的影响;设计头皮保护计划,探讨保护前后靶区和头皮剂量的差异。结果:TTF电极阵列使靶区Dmean降低约0.55%,头皮的D_(20 cc)、D_(30 cc)、D_(mean)和Dmax升高8.8%、8.9%、8.1%和4.0%,TTF电极阵列位置改变对剂量分布影响不大。头皮保护计划可明显降低头皮剂量,D_(20 cc)、D_(30 cc)、D_(mean)和Dmax下降8.4%、7.0%、4.2%和19.7%。结论:TTF电极阵列对靶区剂量分布的影响是可接受的,但会使头皮剂量明显增加,采用头皮保护计划,能明显降低头皮剂量,值得进一步研究。
-
-
姚庆东;
张福生;
张国顺;
殷会咏;
张一平;
孟艳举
-
-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小RNA-568(miR-568)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培养正常星形胶质细胞HA1800及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U251、T98G和SHG44)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库,qRT-PCR检测细胞中miR-568和醛酮还原酶家族1成员B10(AKR1B10)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AKR1B10蛋白表达。以U251细胞为研究对象,构建上调miR-568或下调AKR1B10的U251细胞,MTT、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中CyclinD1、p21、Bcl-2和Bax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568与AKR1B10调控关系。结果 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U251、T98G和SHG44)及HA1800细胞中miR-568表达分别为(1.01±0.09)、(0.39±0.03)、(0.58±0.05)及(0.46±0.04),AKR1B10 mRNA表达分别为(0.98±0.08)、(2.45±0.2)、(2.16±0.21)及(2.37±0.23),AKR1B10蛋白表达分别为(0.12±0.03)、(0.61±0.05)、(0.51±0.04)及(0.59±0.05),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U251、T98G和SHG44)中miR-568表达低于HA1800细胞(P<0.05),AKR1B10 mRNA和蛋白表达高于HA1800细胞(P<0.05)。上调miR-568或下调AKR1B10后,U251细胞增殖活性[(0.61±0.06)、(0.69±0.06)]、CyclinD1[(0.32±0.03)、(0.35±0.03)]和Bcl-2蛋白表达[(0.29±0.03)、(0.32±0.03)]降低(P<0.05),U251细胞凋亡率[(22.41±2.15)%、(21.26±2.14)%]、p21[(0.58±0.05)、(0.56±0.05)]和Bax蛋白表达[(0.72±0.07)、(0.67±0.07)]升高(P<0.05)。miR-568靶向结合并负调控AKR1B10。上调AKR1B10逆转了上调miR-568对U25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论 上调miR-568通过靶向负调控AKR1B10抑制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
-
卢玲;
黄其柳;
黄小妹;
吕婷婷;
何乾超;
梁妮;
刁丽梅
-
-
摘要:
目的通过对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SOX21基因的差异表达在胶质母细胞瘤病人中的预后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Wilcoxon非参数检验比较SOX21基因在胶质母细胞瘤组织和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OX21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一步采用Kaplan-Meier和Cox回归分析SOX21基因与胶质母细胞瘤病人生存概率的相关性。最后,通过基因集富集分析对SOX2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进行注释。结果SOX21基因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与亚型显著相关,与经典型相比,间质型、神经元型和前神经元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SOX21基因表达下调的胶质母细胞瘤病人预后较SOX21基因表达上调的胶质瘤差(P=0.003)。单因素分析表明,SOX21基因表达上调与良好的总生存(OS)相关[HR=0.69,95%CI(0.54,0.88),P=0.003];多因素分析显示,SOX21基因也与胶质母细胞瘤的OS独立相关[HR=0.70,95%CI(0.55,0.90),P=0.005]。基因集富集分析显示,丙酸代谢、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过氧化物酶体和赖氨酸降解均集中于SOX21高表达表型。结论SOX21表达上调可能是胶质母细胞瘤病人良好生存的潜在预后生物标志物。此外,丙酸代谢、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降解、过氧化物酶体和赖氨酸的降解可能是SOX21基因在胶质母细胞瘤中调控的关键信号通路。
-
-
孙玲琴;
邵荣军;
张君丽;
毛斌英
-
-
摘要:
目的探讨多维康复健康教育对胶质母细胞瘤术后同步放化疗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运动功能和生存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台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放化疗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结合多维康复健康教育,对照组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两组干预时间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与干预1个月后ADL、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满意度变化。结果两组干预1个月后ADL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增加(均P<0.05);观察组干预1个月后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1个月后FMA上肢和下肢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增加(均P<0.05);观察组干预1个月后上肢和下肢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干预1个月后KPS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增加(均P<0.05);观察组干预1个月后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1个月后SAS评分和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观察组干预1个月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干预1个月后总满意率(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维康复健康教育可改善胶质母细胞瘤术后同步放化疗患者ADL、运动功能和生存质量,同时还可以减轻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
-
-
李欣;
王冬女;
谢继承;
吴玲;
张黄琦;
董雪
-
-
摘要:
目的探讨MRS、ADC及SWI磁共振多模态成像在皮层下区胶质母细胞与单发颅脑转移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累及皮层或皮层下胶质母细胞瘤35例、单发颅脑转移瘤31例,术前均行常规MR平扫+增强、MRS、DWI及SWI检查,对照分析两组的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胶质母细胞瘤实体区的Cho/NAA显著高于脑转移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周围水肿带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胶质母细胞瘤增生血管个数显著高于脑转移瘤(P<0.05)。结论MRS、ADC及SWI多模态成像对胶质母细胞瘤与转移瘤的鉴别诊断及肿瘤侵犯范围评估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
兰展;
仇洪;
冯磊;
黄章峰;
禤义;
张传东;
盘丽华
-
-
摘要:
目的探讨人胶质母细胞瘤(GBM)组织微小核糖核酸-4516(miR-4516)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5月手术切除的GBM组织89例和颅脑损伤内减压术切除的非肿瘤脑组织35例为对照组,采用qRTPCR检测miR-4516的表达水平,根据miR-4516表达水平的中位数分为高表达和低表达。GBM病人术后随访2年,记录生存情况。结果 GBM组织miR-4516表达水平[(5.32±1.75)]明显高于对照组[(1.13±0.45);P<0.01]。术后2年随访,42例(47.19%)生存,47例47(52.81%)死亡。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miR-4516高表达是GBM生存预后病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生存曲线分析显示miR-4516高表达组2年累积生存率(27.45%)明显低于低表达组(73.68%;P<0.001)。结论 GBM组织miR-4516表达增高,其高表达是病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
-
姜炜
-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七次全国高压氧医学学术会议》
| 2018年
-
摘要:
恶性胶质瘤是成人最常见的颅内原发肿瘤,其中75%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预后差,致死率高.高压氧治疗(Hyperbaric oxygenation therapy,HBOT)是将病人置于高于一个大气压中呼吸纯氧气以治疗疾病的方法.HBOT通过使血浆中的物理溶解氧增多,增加机体组织内氧分压.高分压氧可以增加GB对放疗敏感性.本研究报导高压氧联合放化疗治疗胶质母细胞瘤4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
-
-
韩铖琛
- 《第21届全军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探讨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感染对生存期的影响.回顾分析海军总医院2012年-2014年手术的178例胶质母细胞患者临床资料,其实27例发生术后感染,使用Kaplan-Meier曲线、log-rank检验、Breslow检验等进行分析,并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研究多变量的影响.在本单中心的研究中,术后感染对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生存期未见明显影响。
-
-
祝剑虹;
王汉东;
樊友武;
丁可;
张力;
周梦良;
胡志刚
- 《第21届全军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证实Nrf2/miR-200c系统可能调控胶质母细胞瘤放疗敏感性,明确在胶质瘤干细胞放疗调控中,Nrf2是否是通过对miR-200c表达的调控,从而改变胶质瘤干细胞内Bmi1及ROS清除系统的活性,从细胞周期检验点相关分子途径和氧化应激相关分子途径,最终实现对胶质瘤干细胞放疗敏感性的调控.Nrf2/miR-200c调控系统在GSCs放疗敏感性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Nrf2/miR-200c调控系统为临床提高放疗效果提供了潜在靶点。
-
-
肖群根;
吴亢;
谢蕊繁;
毛峰;
王宝峰;
雷霆;
郭东生
- 《2016年湖北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免疫球蛋白样蛋白(leucine-rich repeats and immunoglobulin-like domains,LRIG)基因家族包括LRIG1,2,3三个成员,其编码跨膜蛋白包括1个信号肽,15个连续的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序列,3个免疫球蛋白类似区,1个跨膜段及胞内段.LRIG2在胶质瘤中的功能研究甚少,本研究探讨LRIG2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慢病毒法建立过表达LRIG2及LRIG2干扰的GBM细胞株;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将LRIG2干扰组及其对照组U87细胞系(U87-scr, U87-LRIG2sh)行裸鼠皮下成瘤实验,免疫组化检测裸鼠皮下肿瘤中增殖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磷酸化酪氨酸激酶受体蛋白芯片检测磷酸化PDGFRβ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 结果:在PDGFBB刺激下,LRIG2过表达U87细胞细胞增殖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加入PDGFR抑制剂STI571后,过表达LRIG2的促增殖效应明显减弱。在PDGFBB刺激下,LRIG2过表达组S期及G2/M期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LRIG干扰组S期及G2/M期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LRIG2干扰组裸鼠皮下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免疫组化检测裸鼠皮下肿瘤中增殖指标示LRIG2干扰组Ki67,PC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B1,Cyclin D1在LRIG2干扰组的表达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磷酸化酪氨酸激酶受体蛋白芯片检测LRIG2过表达组细胞中磷酸化PDGFRβ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在PDGFBB刺激下,Western blot检测LRIG2过表达组P-PDGFRβ,P-Akt,P-Stat3,Cyclin B1, Cyclin D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LRIG2干扰组P-PDGFRβ,P-Akt,P-Stat3,Cyclin B1, Cyclin D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LRIG2激活PDGFRβ及其下游Akt,Stat3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B1, Cyclin D1表达,进而促进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周期进展,发挥癌基因作用,有望成为胶质母细胞瘤新的分子治疗靶点。
-
-
韩铖琛
- 《2016全国神经损伤大会暨第五届天坛全国神经创伤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为了探讨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感染对生存期的影响,回顾性分析了海军总医院2012年-2014年手术的178例胶质母细胞患者临床资料,其实27例发生术后感染,使用Kaplan-Meier曲线、log-rank检验、Breslow检验等进行分析,并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研究多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单位中心的研究中,术后感染对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生存期未见明显影响。
-
-
王勇;
陶荣杰
- 《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
| 2014年
-
摘要:
目的: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贝伐单抗一线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疗效及安全性.rn 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数据汇总,采用MetaAnalyst Beta 3.13进行数据分析.rn 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78篇,排除66篇,最终纳入12项临床试验,共计83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6个月无进展生存率:84.5%(CI:78.1-89.3),12个月无进展生存率:55.1%(CI:48.0-61.9),1年生存率:76.0%(CI:62.5-85.7),2年生存率:38.4(CI:32.5-44.7)。经比较分析示:贝伐单抗联合RT+TMZ组与再此基础上增加其他药物组之间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无明显差异。常见副作用为:血小板减少、血栓/栓塞、疲劳、脑卒中、粒细胞减少、感染等,不同治疗组织之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rn 结论:贝伐单抗联合标准方案能够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但并不能改善病人的总生存期。在贝伐单抗联合标准方案的基础上再增加其他用药,未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
-
刘宝辉;
陈谦学;
郭振涛;
田道锋;
吴立权;
董慧敏;
王军民;
张申起
- 《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
| 2014年
-
摘要:
目的:探讨LRIG1在胶质母细胞瘤化疗敏感性中的作用及机制.rn 方法:检测人脑胶质母细胞瘤标本中LRIG1、BCL-2及MnSOD的的表达量;并分析LRIG1表达量与BCL-2及MnSOD的的表达量的相关性.检测本实验室已经构建的在多药耐药细胞株和正常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内LRIG1的表达量;通过在多药耐药细胞株中高表达LRIG1,检测LRIG1提高化疗敏感性的可能性;通过检测高表达LRIG1后BCL-2和MnSOD的表达变化,初步筛选出LRIG1调节胶质母细胞瘤化疗敏感新的可能机制;检测低表达BCL-2和MnSOD对胶质母细胞瘤多药耐药的作用;通过逆转实验验证BMP4调节胶质母细胞瘤多药耐药的机制是通过调节BCL-2与GDNF的表达.rn 结果:在胶质母细胞瘤内,LRIG1表达量与BCL-2及MnSOD表达量呈负相关(P<0.05);多药耐药细胞株的LRIG1表达量明显降低,高表达LRIG1可以提交胶质母细胞瘤的化疗敏感性;高表达LRIG1后,化疗敏感相关基因BCL-2和MnSOD表达量明显降低,敲低BCL-2与MnSOD可以降低GBM的化疗敏感性;在敲低BCL-2和MnSOD的情况下,LRIG1对胶质母细胞瘤的化疗敏感性的调节作用消失了。rn 结论:LRIG1可以提高胶质母细胞瘤的化疗敏感性,其机制是通过调节BCL-2和MnSOD的表达。
-
-
张伟国
-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六届全国神经放射学大会》
| 2014年
-
摘要: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是血管丰富、预后较差的实体肿瘤,目前针对抗血管治疗对GBM的影响存在很多争议,基于MRI的用于评价新生血管和疗效的生物标记也需进行大量的研究.rn 当前GBM新生血管的研究焦点集中在内皮细胞来源以及信号通路和肿瘤血管的异质性方面,在此基础上有可能得到更为有效的抗血管靶向药物。MRI对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的评价具有一定的价值,目前为止尚缺乏大样本量的有关MRI评价肿瘤血管的多中心研究结果,同时GBM血管形成的分子机制、信号通路和基因特征的MRI相关性研究也多处于尝试阶段。随着MRI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反映肿瘤血管特征性灌注参数的广泛应用,MRI可以为临床提供更为准确的反映肿瘤血管生理状态的影像学标记,从而提高临床诊断的特异性。
-
-
徐欣;
赵明;
王重韧;
赵四军
- 《中南六省(区)第十七届神经外科学术会议暨河南省第二十四次神经外科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目的: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在脑脊液中有效浓度增高,可以提高脑胶质瘤的化疗疗效.其在碱性环境下水解为活性物质MTIC而发挥细胞毒作用.本课题探索在提高内环境PH值时对脑脊液中TMZ浓度的影响,以获得更好的脑胶质瘤化疗效果.rn 方法:52例胶质母细胞患者分别采用替莫唑胺标准方案150~200mg/m2服用替莫唑胺,其中一组同时静脉给予5%碳酸氢钠250m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TMZ服用后0h、1h、2h、4h、8h的TMZ血清浓度和脑脊液浓度;比较两组血清中和脑脊液中TMZ浓度以及毒性反应,并对影响TMZ浓度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rn 结果:两组TMZ的脑脊液中浓度与血药浓度呈正相关,但给药组与对照组的脑脊液中浓度及毒性反应无明显差异.rn 结论:在碱化内环境的条件下,TMZ的脑脊液中浓度无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