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放射性脑损伤

放射性脑损伤

放射性脑损伤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322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特种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3篇、会议论文32篇、专利文献471919篇;相关期刊144种,包括医学影像学杂志、现代肿瘤医学、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8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药学分会暨湖南省中医药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2016学术年会、2016全国中医肿瘤学术大会、全国第十三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等;放射性脑损伤的相关文献由885位作者贡献,包括张雪林、邱士军、唐亚梅等。

放射性脑损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3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3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71919 占比:99.94%

总计:472214篇

放射性脑损伤—发文趋势图

放射性脑损伤

-研究学者

  • 张雪林
  • 邱士军
  • 唐亚梅
  • 高剑峰
  • 周菊英
  • 李艺
  • 沈国平
  • 涂彧
  • 王曈旻
  • 田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高月; 蔺建文; 李迪; 蓝晓艳; 李深; 储成艳
    • 摘要: 背景:胶质母细胞瘤是成人常见的恶性脑肿瘤,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预后不良。目的:观察单次高剂量放疗对神经胶质母细胞瘤的疗效,以及少突胶质前体细胞修复放射性脑损伤的可行性。方法:通过质粒转染构建可表达荧光素酶(Luc)的人源性U-87 MG肿瘤细胞系。15只Fisher 344大鼠制备Luc-U-87 MG神经胶质母细胞瘤模型,随机分为肿瘤模型组(n=3)、放疗组(n=6)和放疗+细胞移植组(n=6),后两组放疗方式为单次80 Gy辐射;放疗后5周,放疗+细胞移植组大鼠联合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移植治疗。利用活体成像的方法监测肿瘤细胞的生长;MRI观察放疗引起的脑组织影像学变化;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明确细胞移植对放疗大鼠生存率的影响;对移植细胞的存活及分化情况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①体外生物成像示转染后的U-87 MG细胞与Luc底物产生反应发出生物信号,信号强度与转染细胞的数量呈线性正相关;②动物活体成像结果显示,肿瘤模型大鼠的颅内胶质母细胞瘤信号持续上升直至接种第5周(全部死亡);放疗大鼠在治疗后2周,肿瘤信号开始衰减,4周后未见肿瘤发光信号;③放疗后5周,T2WI上可见放疗大鼠坏死的肿瘤组织;10周后未见肿瘤显影,但出现脑组织损伤信号,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移植大鼠脑组织未见类似信号;15周后,放疗组和放疗+细胞移植组大鼠在T2WI上均可见高、低混杂的组织损伤信号,但放疗+细胞移植组的损伤信号程度明显低于单纯放疗组;④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组、放疗组及放疗+细胞移植组大鼠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0 d,114.5 d和232.5 d,各组大鼠的中位生存期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⑤组织学观察到存活的移植细胞,呈多极样,部分细胞表达髓鞘碱性蛋白,且放疗+细胞移植组的髓鞘碱性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放疗组(P<0.01);⑥上述结果表明,单次高剂量放疗可有效治疗大鼠人源性神经胶质母细胞瘤,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移植可通过修复放射性脑损伤延长放疗大鼠的生存期,促进髓鞘化是其修复损伤脑组织的机制之一。
    • 敖翩; 赵歆; 玉洪荣; 张思琴; 张馨月; 谷卫丽; 韦力
    • 摘要: 背景:放射治疗是脑部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但其对正常脑组织所产生的副反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提高脑肿瘤组织放射疗效的前提下,寻求一种能有效预防正常脑组织损伤的方式并对其机制进行研究变得尤为重要.目的:探讨海带多糖干预对小鼠放射诱导脑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96只SPF级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n=24),即对照组、海带多糖组、放射组、放射+海带多糖组.放射前7 d连续给药预处理后,采用总剂量为30 Gy的60Goγ射线对小鼠脑部进行定位照射以建立放射性脑损伤模型.免疫荧光法检测纤维蛋白原、星形胶质细胞在脑组织中的活化及沉积情况,通过电镜观察脑血管系统超微结构变化,观察各组小鼠干预前后在Morris水迷宫中的运动轨迹.结果 与结论:①放射组小鼠纤维蛋白原在脑组织中的沉积明显增加,星形胶质细胞明显被激活;而放射+海带多糖组小鼠纤维蛋白原的沉积表达明显得到缓解;②电镜观察发现,放射组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基膜断裂脱落、血脑屏障结构发生改变;放射+海带多糖组小鼠血脑屏障超微结构形态与对照组相似,未见明显差别;③水迷宫结果显示,放射组小鼠穿过平台区的次数和中环活动时间明显减少(P<0.05);而放射+海带多糖组小鼠在中心区及平台区的活动呈增加趋势;④提示海带多糖对放射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维持血脑屏障结构的稳定及调节其通透性所实现的.
    • 彭丹丹; 王立莎; 李光; 张贤; 郭振华
    •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对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治疗后反应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经手术切除治疗的46例神经胶质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均行同步放疗及辅助化疗,治疗完成后行常规MR和磁共振灌注成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PWI)检查,并行追踪复查,对比常规MR和PWI的诊断准确率、胶质瘤复发及放射性脑损伤的MPI形态学,病灶强化区域的rCBV、rCBF、rMTT。结果:病理活检显示,胶质瘤复发31例、放射性脑损伤15例;常规M R的诊断准确率为36.96%(17/46),PWI的诊断准确率为84.78%(3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WI鉴别诊断肿瘤复发及放射性脑损伤的敏感度为87.10%(27/31)、特异度为80.00%(12/15)、准确率为84.78%(39/46)。结论:PWI对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治疗后反应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灌注成像rCBV值对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有良好的鉴别诊断效果,可提高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
    • 王钰凯
    •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扫描联合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ASL)对胶质瘤术后复发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82例行手术治疗的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MRI扫描和3D-ASL检查,比较单纯MRI扫描和MRI联合3D-ASL的疾病诊断结果。结果MRI扫描联合3D-ASL对术后复发的检出率为94.23%,放射性脑损伤检出率为93.33%,均高于MRI扫描的80.77%和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扫描联合3D-ASL对胶质瘤术后复发的诊断敏感性为94.23%,特异性为93.33%,准确性为93.90,漏诊率为5.77%,误诊率为6.67%,MRI扫描对胶质瘤术后复发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漏诊率和误诊率分为80.77%、73.33%、78.05%、19.23%和2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患者对侧镜像区、对侧白质和对侧灰质最大相对脑流量明显高于放射性脑损伤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联合3D-ASL可准确诊断胶质瘤术后复发,在术后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的鉴别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孙飞月; 李云
    • 摘要: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联合磁共振波普分析技术在脑胶质瘤复发、假性进展和放射性脑损伤中鉴别诊断的运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回顾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进行脑胶质瘤术后放射性治疗患者57例,在放射性治疗后经影像学检查存在异常强化病灶,并分别进行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波普分析技术(MRS)检查,观察病灶强化区具体影像学表现,根据病理及随访结果,分析两种影像学技术的鉴别价值。结果MRI联合MRS对脑胶质瘤放射性治疗后复发、假性进展以及放射性脑损伤检出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分别为88.0%、91.67%、91.23%,均高于单独MRI技术的45.45%、62.50%、5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成像联合磁共振波普分析技术对脑胶质瘤复发、假性进展和放射性脑损伤患者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对临床诊治有重要意义。
    • 殷红竹
    • 摘要: 目的:讨论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的MRI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68例胶质瘤术后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MRI平扫、增强以及灌注加权成像(PWI)扫描,记录影像学特征,对脑血容量中位数最大值(rCBV_(max))、表观扩散系数(ADC_(mean)、ADC_(min))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有15例患者复发,其胶质瘤复发率为22.06%,其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生率为8.82%(6例);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患者rCBV_(max)、ADC_(min)值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进行MRI检查临床效果较好,可准确鉴别胶质瘤复发与反射性脑损伤。
    • 黎珊; 蓝瑞隆; 潘晓娴; 王彩虹; 洪金省
    • 摘要: 目的通过甘草次酸(GA)干预X线照射后的小胶质细胞,探究GA对小胶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胶质细胞BV2细胞系,分别给予细胞不同的干预措施:甘草次酸1μg/mL+射线照射(GA 1μg/mL+IR组)、甘草次酸10μg/mL+射线照射(GA 10μg/mL+IR组)、空白对照+射线照射(Cont+IR组)、溶剂对照组+射线照射(DMSO+IR组)、地塞米松10 nmol/L+射线照射(Dex10nmol/L+IR组)。照射方法:药物预处理3 h后,以6 MV X射线单次剂量4 GY照射BV2细胞,6 h后检测BV2细胞的ROS含量、IL-1β分泌情况及细胞中Caspase-1、HO-1的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CCK8实验结果显示,BV2细胞经不同浓度GA干预后,GA浓度为10μg/mL时细胞存活率最高达73.876%,1μg/mL时次高为67.226%。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4 Gy照射后,GA组(1μg/mL)的ROS值较DMSO组明显上调(14.567%vs 7.167%,P=0.025),而与Dex(10 nM)组相比(14.567%vs 12.900%,P=0.995)未见明显改变。ELISA检测结果表明,GA+IR组(GA 10μg/mL组)IL-1β的水平为照射后4组中最低值(0.156),但与Cont+IR组(0.156 vs 0.212,P=0.131)、DMSO+IR组(0.156 vs 0.176,P=0.999)、Dex(10 nM)组(0.156 vs 0.184,P=0.96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GA+IR组的Caspase-1相对蛋白水平较Cont+IR组(0.147 vs 0.243,P=0.000)、DMSO+IR组(0.147 vs 0.590,P=0.000)、Dex+IR组(0.147 vs 0.565,P=0.000)均明显下调,而GA+IR组HO-1相对蛋白水平(0.537)较其他照射组呈上调趋势(P=0.000)。结论GA下调小胶质细胞接受X线照射后Caspase-1蛋白的表达,上调HO-1蛋白水平,表明GA能够抑制细胞凋亡,增加脑内小胶质细胞的抗氧化能力。GA可能在放射性脑损伤过程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为临床治疗放射性脑损伤提供可能的治疗机制。
    • 徐鹏翔; 罗孟亚男; 王康宁; 莫业和; 孙衍昶; 冯昌奋
    • 摘要: 目的探讨放射性脑损伤(RBI)与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IBI)细胞差异分子靶标。方法从GEO数据库中找到相应的数据集后使用GEO2R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对放射和对照、缺氧缺血及对照之间的通路富集情况做KEGG和GO分析。而后使用PPI分析找出几个关键基因及其蛋白靶标。而后以人星型胶质细胞作为研究对象构建RBI及HIBI模型。在损伤刺激后16 h收集各实验组总细胞和上清中漂浮的坏死细胞,通过RT-PCR和蛋白印迹法分析照射前后以及缺血缺氧处理前后关键基因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之间的差异。结果照射与对照星型胶质细胞共筛选出差异基因237个,其中上调基因95个,下调基因142个。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照射后星型胶质细胞与对照细胞有20条显著差异性富集信号通路(P<0.05)。GO功能分析照射后星型胶质细胞与对照细胞差异显著富集条目62个,其中20个(30.8%)与生物过程(BP)相关,22个(35.4%)与细胞组分(CC)相关,20个(30.8%)与分子功能(MF)相关。缺血缺氧处理与对照星型胶质细胞共筛选出差异基因67个,其中上调基因38个,下调基因29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缺血缺氧处理后星型胶质细胞与对照细胞有22条显著差异性富集信号通路(P<0.05)。通过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分析得到显著富集条目35个,其中15个(42.8%)与BP相关,10个(28.6%)与CC相关,10个(28.6%)与分子功能MF相关。STRING分析发现照射后差异表达基因的关键节点基因为EGFR,缺血缺氧处理后差异表达基因的关键节点基因为PHD3。照射组EGFR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缺氧组PHD3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EGFR、PHD3在放射及缺氧缺血处理后的星型胶质细胞中表达有显著差异。
    • 方亚军; 陈晶; 郭桂芳
    • 摘要: 目的:探讨三维伪连续性动脉自旋标记(3D pCASL)技术在鉴别胶质母细胞瘤术后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术后放疗后MRI随访中出现术区新强化灶的43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其中经二次手术或随访确诊肿瘤复发患者19例(肿瘤复发组)、确诊放射性脑损伤患者24例(放射性脑损伤组)。2组均行颅脑MRI平扫、增强扫描及3D pCASL扫描。由2位影像科医师测量3D pCASL图像中病变实性区和对侧镜像区及其周围脑白质、脑灰质的脑血流量(CBF)值。所得数值进行标准化得到相对脑血流量(rCBF)值,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位医师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好,组内相关系数(ICC)值(总)为0.995(P<0.001)。肿瘤复发组的各rCBF值均高于放射性脑损伤组,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3D pCASL技术无需外源性对比剂,且安全、无创、可重复性高,可用于鉴别胶质母细胞瘤术后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有助于选择临床治疗方案。
    • 王冬慧; 武鑫; 孙宁宁; 张晗; 高剑峰
    • 摘要: 背景:放射性脑损伤作为放疗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损害学习及记忆功能,但是关于电针干预防治放射性脑损伤的报道相对较少。目的:探讨电针干预对放射性脑损伤小鼠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日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电针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给予8 Gy放射剂量构建放射性脑损伤模型,电针组给予针刺"百会""风府"及双侧"肾俞"穴干预21 d,同时腹腔注射BrdU。电针结束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和T迷宫实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区BrdU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海马区Notc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Notch1和Hes1以及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突触素、突触后致密蛋白95、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电针干预显著改善放射性脑损伤小鼠学习记忆障碍;②模型组BrdU阳性表达较空白组显著减少(P <0.01),电针组BrdU阳性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 <0.01);③模型组Notch1、Hes1、突触后致密蛋白95、突触素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量较空白组降低(P <0.01,P <0.01,P <0.01,P <0.05,P <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Notch1、突触后致密蛋白95、突触素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量增加(P <0.01,P <0.01,P <0.05,P <0.01),Hes1表达量明显降低(P <0.05);④结果表明,电针干预改善放射性脑损伤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机制可能与Notch信号通路以及电针调节突触可塑性蛋白表达增加有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