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Notch

Notch

Notch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628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基础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5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73篇;相关期刊261种,包括中国免疫学杂志、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中国老年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全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学术研讨会等;Notch的相关文献由1793位作者贡献,包括B.K.帕特尔、梁英民、韩骅等。

Notch—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54 占比:72.29%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16%

专利文献>

论文:173 占比:27.55%

总计:628篇

Notch—发文趋势图

Notch

-研究学者

  • B.K.帕特尔
  • 梁英民
  • 韩骅
  • 何飞
  • F·拉特克
  • R·利哈尔
  • V·莱因穆勒
  • 岳倩文
  • 张庆华
  • 李伟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谢平金; 罗臻; 卢启贵; 郭艳幸; 陈群群; 李飞龙
    • 摘要: 背景:血管新生参与早期膝骨关节炎进展,滑膜、软骨及软骨下骨均具有血管新生病理表现,探讨川芎嗪和过表达miR-20b-5p对这些组织病理性血管新生的抑制能力及相关作用途径,有助于开发新的早期膝骨关节炎治疗药物。目的:通过组织学观察探讨川芎嗪和过表达miR-20b-5p对早期膝骨关节炎大鼠滑膜、软骨及软骨下骨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可能发挥作用的途径。方法:将25只SD大鼠进行早期膝骨关节炎造模,造模成功后分5组,每组5只:A组膝关节腔注射与灌胃给予生理盐水,B组膝关节腔注射agomir NC,C组膝关节腔注射miR-20b-5p agomir,D组灌胃给予川芎嗪+膝关节腔注射agomir NC,E组灌胃给予川芎嗪+膝关节腔注射miR-20b-5p agomir,膝关节腔注射为单次给药,灌胃给药为1次/d,连续灌胃4周。4周后处死大鼠,取完整左膝关节制作石蜡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番红O-固绿染色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与结论:①滑膜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与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D、E组的血管密度、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Notch1蛋白表达均低于A、B组(P<0.05),E组血管密度、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Notch1蛋白表达低于C、D组(P<0.05);②软骨及软骨下骨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番红O-固绿染色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D、E组的软骨基质流失程度及血管侵袭情况轻于A、B组,C、D、E组的骨关节炎软骨组织病理学评分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Notch1蛋白表达均低于A、B组(P<0.05),E组的骨关节炎软骨组织病理学评分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Notch1蛋白表达低于C、D组(P<0.05);③结果表明,在早期膝骨关节炎大鼠滑膜、软骨及软骨下骨中,川芎嗪和过表达miR-20b-5p可能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Notch1信号通路介导的血管新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多方面的组织学表现,抑制早期膝骨关节炎的进展。
    • 梁学奇; 牛建华; 周慧; 武杰; 习羽; 何家赓; 秦乐; 陈雪玲; 吴向未; 孙凡
    • 摘要: 背景:目前,国内外有关细粒棘球蚴与间充质干细胞之间相互作用影响的报道很少,细粒棘球蚴与干细胞增殖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是空白.目的:探讨细粒棘球蚴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分离、培养C57BL/6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单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Notch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DAPT组、细粒棘球蚴原头蚴组、细粒棘球蚴原头蚴+特异性抑制剂DAPT组.培养1,2,3 d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Notch信号通路相关Notch-1,Jagged-1,Hes-1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 与结论:①与单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相比,特异性抑制剂DAPT组细胞增殖受到抑制(P<0.05),细粒棘球蚴原头蚴组细胞增殖明显(P<0.05);与特异性抑制剂DAPT组相比,细粒棘球蚴原头蚴+特异性抑制剂DAPT组细胞增殖上调(P<0.05);②Notch-1,Jagged-1,Hes-1的蛋白及mRNA表达:特异性抑制剂DAPT组低于单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P<0.05);细粒棘球蚴原头蚴组高于单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P<0.05);细粒棘球蚴原头蚴+特异性抑制剂DAPT组高于特异性抑制剂DAPT组(P<0.05);③结果 表明,细粒棘球蚴可通过Notch信号通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这一现象可能为细粒棘球蚴外囊的形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从而解释细粒棘球蚴感染宿主后如何获得免疫逃逸,甚至可能为细粒棘球蚴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打开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 皮啸环; 姜发纲; 王兴华; 游雅琰; 王鑫研
    • 摘要: 近年来,眼部淋巴瘤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结外边缘区淋巴瘤,即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是眼附属器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亚型。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在遗传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得益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因而一些创新性的治疗方法也被提出。本文主要从遗传、免疫以及分子信号通路入手,讨论近年来的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研究及其局限性,为其治疗方法的完善和精准治疗的建立提供参考。
    • 丁月文; 钱庭霖; 刘祝贺; 汪鸿浩
    •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Notch信号通路对CD4^(+)T细胞分化的影响,探究六味地黄汤干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的机制。方法采用主动免疫法诱导2D2小鼠EAE模型,采用磁珠分选收集脾脏和淋巴结中CD4^(+)T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诱导C57BL/6(C57)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dendritic cells,BMDCs)成熟,分组干预后,与CD4^(+)T细胞共培养后,被动注射至C57小鼠体内,观察小鼠发病情况。将BMDCs与CD4^(+)T细胞的共培养细胞分为对照组、六味地黄汤组、γ分泌酶抑制剂(gamma-secretase inhibitor,GSI)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BMDCs的Notch通路蛋白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组CD4^(+)T细胞分化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Notch通路相关蛋白Notch1、Jagged1、MAML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六味地黄汤组DCs的Notch1、Jagged1、MAML蛋白水平显著下调(P<0.05)。通过BMDCs诱导的CD4^(+)T细胞向Treg分化增多,向Th17分化减少,并改善被动免疫诱导的EAE小鼠症状评分。结论六味地黄汤可通过抑制DCs的Notch信号通路活化,减少CD4^(+)T细胞分化,进而缓解EAE残疾症状。
    • 罗文; 邝惠芳; 王婧
    • 摘要: 目的探讨在大鼠牙囊细胞(DFC)成骨分化时Notch信号的表达情况。方法分离、培养及纯化DFC,在光镜下观察原代及第3代DFC的形态。对第3代DFC进行波形蛋白(Vimentin)、角蛋白-14(CK-14)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其组织来源。将第3代DFC分为对照组(基础培养液进行培养)和成骨诱导组(成骨诱导液进行培养),28 d后进行茜素红染色,鉴定DFC的成骨分化能力。应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两组DFC的Notch信号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分离、培养及纯化DFC。DFC的胞体呈长梭形,呈典型成纤维细胞表型,Vimentin阳性表达,CK-14阴性表达,表明DFC来源于间充质且无上皮污染。培养28 d后成骨诱导组DFC较对照组茜素红染色更加明显,表明DFC在成骨诱导液诱导下可向成骨方向分化。成骨诱导组DFC经28 d培养后Notch信号表达量呈下降趋势,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FC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特性,在成骨分化过程中Notch信号通过负反馈回路调节DFC的成骨分化。
    • 付治美; 宋武琦; 徐梦蔚; 张凤民
    • 摘要: Notch信号通路在调控细胞进程、调节细胞命运方面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该通路高度依赖于上下游分子的调控,在不同的细胞环境中功能大相径庭。因此Notch信号调控癌症相关通路具有极强的复杂性,但目前对该通路的具体机制及功能的研究仍然存在许多未知的领域。本文着重于整理近年来研究Notch信号通路及其相关的肿瘤的关系的最新进展,归纳Notch通路调控的癌症相关通路,对靶向Notch信号的肿瘤治疗策略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 杨敏捷(综述); 王小林(审校)
    • 摘要: 记忆性干细胞样T细胞(stem cell-like memory T cells,T_(SCM))是近期发现的一群具有自我更新、长期生存以及分化为其他类型T细胞的多能干细胞。这些特性使其正成为细胞免疫治疗的重要武器。但是,由于正常人体内的T_(SCM)极为稀少,这成为其临床转化应用的绊脚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通过调控WNT、m TORC、Notch等信号通路可以促进T_(SCM)的产生。通过小分子药物调控相关信号通路可以诱导、促进多能干细胞的转化。同时,细胞因子以及APC在T_(SCM)细胞的产生上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聚焦通过小分子药物、细胞因子等调控相关信号通路获取T_(SCM)机制的研究进展。
    • 庄语; 于冬冬; 程相琨; 范世东; 刘玉璐; 马田田; 王永欣; 王文哲
    • 摘要: 目的:基于环磷酰胺(CTX)建立S180荷瘤小鼠骨髓抑制模型,通过观察针灸对Notch信号路径关键差异基因jag1、notch2、numb1/2 mRNA的影响,从基因转录层面研究针灸缓解荷瘤小鼠骨髓抑制的具体作用途径。方法:选择40只清洁级昆明种雄性健康小鼠,在左侧腋窝下植入肿瘤;7 d后,挑选符合标准的模型小鼠32只,随机分成4组。除荷瘤空白组小鼠腹腔注射同剂量生理盐水外,其他3组均一次性腹腔注射150 mg/kg CTX。针疗干预组和灸疗干预组分别给予针刺、艾灸治疗,均选取“大椎”“膈俞”“肾俞”“足三里”,1次/d,连续5 d。观察每组小鼠一般状况;检测每组小鼠白细胞计数;RT-PCR法检测每组小鼠肱、股骨组织jag1、notch2、numb1、numb2 mRNA的表达。结果:同荷瘤空白组相比,其余3组小鼠一般状况较差,白细胞计数降低,肱、股骨组织中jag1、notch2高表达,numb1、numb2低表达。同CTX模型组相比,干预组小鼠一般情况得到改善,白细胞水平逐渐回升,肱、股骨组织中jag1、notch2均低表达,numb1针疗干预组低表达,而灸疗干预组高表达,但不具统计学意义;numb2灸疗干预组高表达(P<0.05)。同针疗干预组相比,numb2灸疗干预组稍高表达,结果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各组荷瘤小鼠施以针刺、艾灸治疗后,能有效地抑制异常启动的Notch信号路径,提升白细胞水平,使由CTX所致的骨髓抑制程度削弱,Notch信号通路应该是针灸缓解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重要信号通路。
    • 刘金丽; 秦福霞; 杜鹃; 杨月; 刘野; 王红艳; 郭素芬
    • 摘要: 目的 探讨干扰LncRNAOIP5-AS1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迁移、上皮间充质转化及Notch1表达的影响。方法 培养MDA-MB-231细胞,转染LncRNA OIP5-AS1 siRNA为LncRNA OIP5-AS1 siRNA组,转染NC siRNA的为NC siRNA组,未作任何处理的为Control组;采用RT-q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LncRNAOIP5-AS1的表达水平;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s法检测LncRNA OIP5-AS1被干扰后乳腺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相关蛋白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变化;T-qPCR方法检测Notch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通过siRNA技术使LncRNA OIP5-AS1的表达受到抑制;LncRNA OIP5-AS1被干扰后,乳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降低,与Control组和NC siRNA组比,LncRNA OIP5-AS1 siRNA组细胞迁移能力受抑制更加明显(P<0.01);Western blots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和NC siRNA组相比,LncRNA OIP5-AS1 siRNA组细胞的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Notch1 mRNA的表达也受到抑制(P<0.01)。结论 LncRNA OIP5-AS1很可能通过对Notch信号通路的调控,从而实现对乳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及上皮间充质转化的抑制作用。
    • 刘佳; 魏明
    • 摘要: 目的研究PI3K和Notch信号途径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静脉血CD4^(+)T细胞增殖、活化中的影响。方法采集2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28例健康对照外周静脉血,采用免疫磁珠法分选外周血CD4^(+)T细胞。将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10μmol/L PI3K阻滞剂组(LY294002组),25μmol/L Notch阻滞剂组(DAPT组),10μmol/L LY294002+25μmol/L DAPT组(LY294002+DAPT组)。均分别用植物血凝素(PHA)10μg/mL和IL-21000 U/mL刺激增殖6 h,采用FCM检测CD4^(+)T细胞内的CyclinA、Cyclin D1及P27^(kipl)细胞周期蛋白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yclin A、Cyclin D1及P27^(kipl)mRNA水平,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CD4^(+)T细胞经免疫磁珠法分选后纯度为(90.00±3.90)%,CD4^(+)T细胞培养存活百分率达(92.50±4.60)%。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Cyclin A、Cyclin D1水平分别为(27.60±3.80)%、(14.70±3.20)%,mRNA水平分别为0.56±0.14、1.37±0.39,与健康对照组(13.50±3.70)%、(7.80±2.00)%和(0.31±0.12)、(0.93±0.35)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2、0.037和0.008、0.043)。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P27^(kipl)蛋白和mRNA分别为(23.50±3.60)%和(0.17±0.02),均低于健康对照组的(36.80±5.60)%和(0.3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7、0.001)。与空白对照组CD4^(+)T细胞Cyclin D1蛋白和mRNA表达[分别为(12.30±3.50)%和(1.74±0.39)]比较,LY294002组、DAPT组、LY294002+DAPT组表达均下降,分别为(7.20±3.10)%、(8.20±2.50)%、(4.30±1.50)%和(1.11±0.29)、(1.26±0.28)、(0.63±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I3K与Notch信号途径可协同增强CD4^(+)T细胞内正向调节蛋白Cyclin D1水平升高及负向调节蛋白P27^(kipl)水平下降,提示PI3K和Notch信号途径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的增殖、活化起着协同调控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