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多发性硬化

多发性硬化

多发性硬化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4407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114篇、会议论文146篇、专利文献22601篇;相关期刊869种,包括中国免疫学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104种,包括首届两岸四地中医药循证高峰论坛、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2015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学术年会等;多发性硬化的相关文献由7396位作者贡献,包括胡学强、张星虎、吴卫平等。

多发性硬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114 占比:15.32%

会议论文>

论文:146 占比:0.54%

专利文献>

论文:22601 占比:84.14%

总计:26861篇

多发性硬化—发文趋势图

多发性硬化

-研究学者

  • 胡学强
  • 张星虎
  • 吴卫平
  • 樊永平
  • 郭力
  • 李咏梅
  • 陆正齐
  • 于春水
  • 李坤成
  • 许贤豪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孙美丽; 李呼伦(指导)
    • 摘要: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CNS)脱髓鞘及持续的炎症反应为特征的神经自身免疫性疾病。长期以来MS被认为是由T细胞介导的疾病,然而,临床上MS抗CD20 B细胞耗竭治疗(BCDT)效果出人意料,凸显了B细胞在MS中的重要作用。但随着BCDT在MS中的应用,治疗后的副作用也显现出来。随着人们对B细胞知识的不断加深,了解不同B细胞亚群在疾病中的不同作用或许是找到解决临床副作用的关键。已知B细胞发育过程中不同B细胞亚群对MS的相对贡献目前还只是部分阐明。为此,本文主要从B细胞发育过程中不同B细胞亚群在MS中的相对贡献进行阐述,为深入探讨B细胞在MS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策略中的作用提供科学思路。
    • 丁智斌; 宋丽娟; 王青; 柴智; 尉杰忠; 马存根(指导)
    • 摘要: 小胶质细胞是定植于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免疫细胞,构成了CNS的第一道防线。多发性硬化(MS)是以炎症脱髓鞘伴轴突损伤为主要特征的CNS炎症变性疾病,小胶质细胞激活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担负着重要角色。在MS动物模型的CNS可见大量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其功能复杂,主要有促炎症M1表型和抗炎症M2表型两种小胶质细胞,具有破坏和保护髓鞘的双重作用:一方面M1表型小胶质细胞可通过释放促炎因子、自由基等对少突胶质细胞(OLs)及其前体细胞产生损伤,造成髓鞘破坏;另一方面M2表型小胶质细胞还可通过吞噬髓鞘碎片、分泌抗炎及再生因子等作用,加速髓鞘的修复和再生。本文对激活状态下M1/M2小胶质细胞的功能和靶向小胶质细胞转化在经典MS动物模型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靶向小胶质细胞治疗CNS脱髓鞘疾病提供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实验依据。
    • 王丹; 贺从从; 武继涛; 赵铎
    • 摘要: 郑绍周教授认为,伏毒是一种复杂的致病因素,具有伏藏机体某处,复发缓解交替,导致病情复杂多变、缠绵难愈的特点,多发性硬化病情反复与之密切相关。基于此,郑教授提出伏毒伏于髓内是多发性硬化的核心病机,补肾和祛毒是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两种基本治法。临床过程中,郑教授在辨证论治基础上,运用以补肾为本,并透邪解毒和涤痰化瘀法治疗多发性硬化,内补其虚以固本,外驱其伏毒以治标,通过逐步调节人体紊乱的免疫系统,使之恢复平衡,达到减少复发的目的。
    • 徐振; 王一迪; 张月; 温宇红
    • 摘要: 目的评价运动干预对多发性硬化(MS)患者疲劳症状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ails、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收集从建库至2021年6月发表的关于运动干预对MS疲劳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研究人员进行文献检索与筛选,并独立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1项随机对照试验,共2155例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运动干预能显著改善试验组疲劳症状(SMD=-0.59,95%CI-0.73~-0.44,P<0.001);随访期间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SMD=-0.07,95%CI-0.26~0.12,P=0.47)。运动干预未增加复发风险(RR=0.67,95%CI 0.45~1.00,P=0.06)。结论运动干预能够有效减轻MS疲劳症状,且未造成MS复发率的升高。
    • 冯嘉莹; 曾丹; 张林坤
    • 摘要: 目的生酮饮食已被报道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但其在多发性研究化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文章旨在探讨生酮饮食(KD)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治疗作用及其对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EAE模型组(EAE模型组)、KD治疗组(KD组)和芬戈莫德(Fingolimod,FTY720)组,每组各10只。采用5分法评估小鼠神经功能,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脾淋巴细胞Th17和Treg细胞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L)-4、IL-17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NF-γ)水平,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和半胱天冬酶-1(Caspase-1)水平,采用Okuda标准病理组织炎症评分评估脑脊髓炎症程度。结果EAE模型组神经功能评分、炎症评分、Th17比例、TNF-α水平、IL-17A水平、INF-γ水平、NLRP3、ASC和Caspase-1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KD组和FTY720组(P0.05)。EAE模型组IL-4、Treg水平低于对照组、KD组和FTY720组(P0.05)。结论KD可改善EAE模型小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LRP3炎性小体减轻中枢系统免疫炎症反应。
    • 郑雪平; 邢昂; 毛拥军
    • 摘要: SATB1是一种多效能的核基质结合蛋白,能调节多种基因的转录和表达,不仅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而且还参与T细胞的发育和分化,也能调节造血干细胞、B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功能的发挥。在中枢神经系统中,SATB1广泛分布于不同脑区,其在神经元中的表达并非特异性。近年来,SATB1在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中的研究取得新发现,提示其在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广泛性焦虑以及干燥综合征等疾病的发病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成为治疗的潜在靶点。
    • 倪民桦; 颜林枫; 崔光彬
    • 摘要: 脑微出血(CMB)常见于脑小血管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在病理上,CMB区域存在含铁血黄素沉积。定量磁化率图(QSM)可对这类超顺磁性物质精准定量,从而为CMB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有力工具,且在疾病严重程度分级和预后判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综述QSM用于诊断脑淀粉样血管病(CAA)、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aD)、多发性硬化(MS)、前哨性头痛(SH)、创伤性脑损伤(TBI)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CMB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 赵佳莹; 申艳佳; 杨冉; 陈渺; 李莉; 杜冠华
    • 摘要: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由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慢性炎症性疾病,受多种病理生理机制调控。MS临床表型主要包括复发缓解型(relapsing-remitting MS,RRMS)、原发性进展型(primary progressive MS,PPMS)、继发性进展型(secondary-progressive MS,SPMS)和进行性复发型(progressive relapsing MS,PRMS)四种类型,其中以RRMS最为常见。MS发病原因不明,不能治愈,患者需接受长期治疗。动物模型的应用在MS防治药物的临床前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用于研究MS的动物模型主要分为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模型、毒素诱导的脱髓鞘模型和病毒诱导的脱髓鞘模型三种,以EAE模型应用最为广泛。三种动物模型又因其诱导方式和动物种类的不同呈现不同的特点,并对应MS的不同临床分型。研究人员针对其特定的临床分型,采用合适的动物模型进行药物研发,将有助于开发出更具针对性和潜力的治疗药物,使MS治愈成为可能。
    • 刘金泉; 纪宁; 刘春云; 李自青; 王荡
    • 摘要: 目的探讨维生素D对多发性硬化患者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与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1月至2020年3月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多发性硬化患者分为对照组(29例,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治疗3~4周)和研究组(29例,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骨化三醇胶丸进行治疗,治疗18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6、12、18个月后Kurtzke扩展残疾状况量表(EDSS)评分,免疫功能指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12、18个月后复发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41%;治疗6~18个月后对照组患者EDSS评分与治疗前比呈先下降后升高趋势,治疗12、18个月后研究组患者ED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CD4^(+)百分比、CD4^(+)/CD8^(+)比值及1型辅助性T细胞(Th1)百分比与治疗前比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CD8+百分比与治疗前比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治疗12、18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维生素D应用于多发性硬化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促进免疫平衡的恢复,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复发率。
    • 吴晓君
    • 摘要: 目的特立氟胺治疗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M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采用特立氟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及扩展功能障碍状态量表(ED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20.50±3.50)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1.50±5.5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立氟胺治疗MS效果理想、安全性高,加速患者康复,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是有效治疗药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