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课
设计课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126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教育、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8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14464篇;相关期刊99种,包括大观周刊、上海教育、湖南教育(上旬刊)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5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2011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2003建筑教育国际论坛等;设计课的相关文献由156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云志、张巧英、田桂菊等。
设计课—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14464篇
占比:99.89%
总计:114590篇
设计课
-研究学者
- 张云志
- 张巧英
- 田桂菊
- Du Hongwu
- Gao Zhengxuan
- Geng Huizhi
- Leeble
- Li Chunling
- Tan Wenyong
- Zhong Lingyan
- 丁梅卿
- 付杰
- 任祥春
- 何万国
- 何平
- 傅绍辉
- 兰明新
- 兰春蕾
- 冯春霞
- 冯洪亮
- 刘东江
- 刘亚璇
- 刘冰
- 刘启云
- 刘志成
- 刘杰
- 刘爽
- 半夏
- 单军
- 叶磊
- 吕冬芳
- 吴宗兴
- 吴锦绣
- 周扬
- 周越
- 姜广义
- 姜月琴
- 孔宇航
- 孙亚莲
- 孙佳
- 孙华岚
- 孙婧媛
- 孙祎
- 孙耀龙
- 孟宪民
- 孟逸
- 岳德明
- 巫茂华
- 庄惟敏
- 张剑锋
-
-
周扬
-
-
摘要: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数字媒体专业下的“用户体验设计”课程对培养互联网创新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很多高校对于课程缺少针对性的研究,因此从数字背景下的“用户体验设计”课程现状出发,深入分析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理论与实践,通过融合翻转课堂和Seminar教学模式特点,从教学方法、课程实践和考核评价方法等角度,提出“用户体验设计”课程改革方法,为如何在媒体丰富的信息社会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课堂参与度提供了新的思考模式。
-
-
刘启云
-
-
摘要: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重要性,通过模拟教学法有主要结合幼儿实际情况,从而立足于教学内容创设相关的情景,保证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提高自身的技能.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课程在幼儿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利于提高学生观察实践等各种能力,基于学前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地位,因此我们必须要结合幼儿园教育活动必要性,从而模拟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
-
张雪松;
孙耀龙
-
-
摘要:
"以赛代练"是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针对设计课教学提出的课改方案的重要内容.为了探索"以赛代练"的教学模式,在带领学生暑期参加竞赛的过程中进行了一次将真实工作方法和流程引进设计教学的教学实验,从工作计划、工作方法、设计思维、设计技能和职业习惯等各个方面尝试与真实工作进行无缝对接,为今后"以赛代练"设计课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了一次有益的探索.
-
-
张玄
-
-
摘要:
美术中的设计领域种类广泛,从应用方面来看,设计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造型设计,包含陶泥、建筑设计等;另一类则是平面设计,主要是海报设计、插画设计等等。而在小学美术教育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设计思维以及应用动手能力。小学美术课程中涵盖着多节设计课的内容,如何更好地讲解设计课并使学生创作出具:有创意性的作品,这需要教师不断地反复推敲与思考。设计类课程本身具有一定的创意性在其中,创意是设计的本质,教师授课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创意草图设计,这样呈现出的作品更加具有独创性。本文主要以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第11课《门票设计》一课为例进行展开研究,从多个角度对设计课程的整体结构进行分析探究。
-
-
冯洪亮
-
-
摘要:
在学生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当中,美术课程是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美术设计能使社会环境更好,能使公众的心灵得到升华。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美术设计。初中生可以通过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设计课来开拓自己的思维,同时增强自己的审美观进而来完成高质量的美术作品。
-
-
薛婷婷
-
-
摘要:
录入期中成绩的时候,有几沓试卷顺序号是乱的,拆开重新装订,想起了米老师。刚上班的时候,每次议课,我都发怵。每次议课都是从我带的七年级开始。我虔诚地将我的导学案发给每个人,然后开始讲述我的设计理由。当其他几位老师都说“年轻人,设计课就是有新意”的时候,教九年级的教导主任米老师总是能给我挑出许多毛病,有时确如他所说,“这是知识性错误,是一个合格教师不应该出现的错误”。
-
-
傅绍辉
-
-
摘要:
AC:通辽科技馆和文化中心这个课题,看上去不像其他课题有炫目的概念或者方法论的加持,似乎十年前的设计课任务书也是如此,请i可选择“中规中矩”的课题初衷是什么,最希望向学生传递的是什么核心理念?傅绍繹:以我的理解,清华设置开放式教学是希望我们作为一线设计院的建筑师,能够提供针对学校教学不足的方面做一些补充。老师出的题目一定是自己擅长、熟悉的领域,我们出题是针对学生本身,不是出给别人看,给媒体或者给大众看。具体是什么题目不是特别重要,最重要的是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
-
魏娜
-
-
摘要:
关于课题AC:情感建筑,不仅是这次设计课的主题也是您一直以来实践和教学的线索。开始学习建筑之后,什么样的契机让您察觉这一线索?魏娜:我一直在思考建筑和人以及人的情感之间的关系,只不过随着在教学、设计实践中的思考越多,这种认识在我心里就越清晰。自己实践的时候,原先是出于“本能”的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到了耶鲁和在美国工作的时候,发现我的“自然而然”并不是大家的“自然而然”。意识到这一“区别”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震撼,但也带来了一段时间的困惑。
-
-
-
-
Li Chunling;
李春玲;
Zhong Lingyan;
钟凌艳;
Gao Zhengxuan;
高政轩
- 《2018中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教育年会》
| 2018年
-
摘要:
城乡规划专业二年级设计课教学因其课程的特殊性,与一般理论课讲授方法不同,需要建构主义教学方法支撑,通过课程设计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在传统设计课程教学程序下,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强,学习效率不高,学习策略缺失.在此背景下,教师尝试通过建构主义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上增加项目的复杂性和独特性,在教学过程中减少课堂理论讲述,增加学生自我建构学习策略;减少教师方案讲评,增加学生自我表述与提问辩论;减少程式化绘制图纸,增加过程表述性成果感性表达;减少评价手绘过程图纸,增加Photoshop、AI、Sketch up等工具辅助设计,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
-
Geng Huizhi;
耿慧志
- 《2017中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教育年会》
| 2017年
-
摘要:
首先,阐述了校外规划师参与设计课教学的必要性,包括:满足强调实践的专业内在需求、补充科研导向的师资能力缺口、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培养期望.之后,从教学时间保证、准入门槛设置、临聘费用支付三个方面讨论了校外规划师参与设计课教学的难点所在.最后,分析了通过公开评图和临聘教席两种方式引入校外规划师的实务操作经验.
-
-
Tan Wenyong;
谭文勇
- 《2015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
| 2015年
-
摘要:
我国工科背景的城乡规划专业脱胎于建筑学,其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方法与建筑学一脉相承.随着城乡规划学科的不断发展,特别是2011年"城乡规划学"成为独立的一级学科后,教学体系的调整与改革成为业界必须面临的问题.文章认为,我国城乡规划专业的主流依然停留在对物质形态的研究和应用上,因此,课程的改革与调整只能走"微转型"的道路.以二年级设计课程的调整为例,分析了原有课程的优缺点,指出了调整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并在课程设置的逻辑线路、课程进度的安排等方面探讨了教学方案的设计.最后对实施结果进行了总结,为未来教学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参考.
-
-
Du Hongwu;
杜宏武
- 《2011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
| 2011年
-
摘要:
设计课教学调整表现为一种注重反馈的、动态的、持续的"过程调整",需建立一套完整的机制,根据教学中各种新问题,减少和避免偏离教学目标.本文探讨了课程设计题目设置,指出对设计课而言,无疑课程设计题目和教学内容的设置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根据形势不断调整才能适应新的情况,切实取得教学效果的持续进步,过程动态调整应始终坚持围绕教学目标这一核心,提出了将课堂讲授和讲评作为主要教学手段应用到教学过程中。
-
-
霍楷
- 《第十四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沈阳机器人大会》
| 2017年
-
摘要:
设计创新平台概念的提出,对设计课程群模块化教育做了补充和延伸,拓展了教学改革和设计实践的探索,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平台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赋予了时代意义.文章分析创新平台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特点,重点研究推进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探索竞赛育人模式、探索创新平台育人目标体系,探索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开展创新平台育人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成为研究教学改革、探索高效和创新育人模式具有现实意义.
-
-
-
白新蕾;
刘亚璇
- 《第十四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沈阳机器人大会》
| 2017年
-
摘要:
梳理善与美的关系,把善寓于美育之中,以美引善,以善为本.重新审视美育教学,界定其内涵,恰当地认识其特质和功能,确立现代美育观念,并以此为基础指导教学实践.将“善为本”的美育精神内涵融入设计教学实践中,从:设计不忘初心;注重设计能力的培养;把握设计教学的“度”几方面展开思考.
-
-
白新蕾;
刘亚璇
- 《第十四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沈阳机器人大会》
| 2017年
-
摘要:
梳理善与美的关系,把善寓于美育之中,以美引善,以善为本.重新审视美育教学,界定其内涵,恰当地认识其特质和功能,确立现代美育观念,并以此为基础指导教学实践.将“善为本”的美育精神内涵融入设计教学实践中,从:设计不忘初心;注重设计能力的培养;把握设计教学的“度”几方面展开思考.
-
-
白新蕾;
刘亚璇
- 《第十四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沈阳机器人大会》
| 2017年
-
摘要:
梳理善与美的关系,把善寓于美育之中,以美引善,以善为本.重新审视美育教学,界定其内涵,恰当地认识其特质和功能,确立现代美育观念,并以此为基础指导教学实践.将“善为本”的美育精神内涵融入设计教学实践中,从:设计不忘初心;注重设计能力的培养;把握设计教学的“度”几方面展开思考.
-
-
白新蕾;
刘亚璇
- 《第十四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沈阳机器人大会》
| 2017年
-
摘要:
梳理善与美的关系,把善寓于美育之中,以美引善,以善为本.重新审视美育教学,界定其内涵,恰当地认识其特质和功能,确立现代美育观念,并以此为基础指导教学实践.将“善为本”的美育精神内涵融入设计教学实践中,从:设计不忘初心;注重设计能力的培养;把握设计教学的“度”几方面展开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