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酶活性
蛋白酶活性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364篇,主要集中在水产、渔业、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2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271629篇;相关期刊146种,包括水生生物学报、生物技术通报、种业导刊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2011饲料酶制剂应用技术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饲料酶制剂大会、中国工程院第88场工程科技论坛(全国第十六次工业表面活性剂研究与开发会议)、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等;蛋白酶活性的相关文献由997位作者贡献,包括T·霍夫、P·R·厄斯特高、S·彼得斯等。
蛋白酶活性—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71629篇
占比:99.93%
总计:271832篇
蛋白酶活性
-研究学者
- T·霍夫
- P·R·厄斯特高
- S·彼得斯
- T·奥斯特
- C·格纳姆
- H·霍希
- U·J·赖斯
- 冷向军
- 李小勤
- P.R.奥斯特加德
- 白东清
- A.贝尼
- C.斯乔霍尔姆
- C·纳姆
- C·舍霍尔姆
- C·达姆曼
- G·莫施霍伊泽
- H·赫氏
- H·达伯格
- J.W.塔姆斯
- J·B·尼尔森
- L·N·安德森
- L·V·考福德
- M·S·高品恩
- R.P.奥林斯基
- R·安德斯科维茨
- S·克里斯高
- T.霍夫
- U·J·里斯
- 丁功涛
- 孙晓东
- 杨光富
- 杨文超
- 杨海涛
- 缪礼鸿
- 胡灿
- 蔡岩
- A·斯科特
- C·沃尔福-古普塔
- D·威尔逊
- F·K·蓬托皮丹
- K·蓬托皮丹
- M.杰曼森
- M·A·斯特林格
- M·勒巴伦
- R·L·斯密特
- R·P·奥林斯基
- R·塞蒂瓦里
- S·L·乔丹
- 中越裕行
-
-
元晓春;
林惠瑛;
曾泉鑫;
陈文伟;
陈俊明;
许敬华;
陈岳民;
林开淼
-
-
摘要:
土壤有机氮(SON)解聚酶对土壤大分子有机氮的解聚是土壤氮循环的限速步骤,对土壤氮循环至关重要。然而,目前亚热带森林中、高海拔梯度下SON解聚酶活性的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尚不明确。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海拔1200—2000 m的黄山松林,通过测定5个海拔梯度的土壤环境因子、理化性质和8种SON解聚酶活性的变化,探究了不同海拔梯度下SON解聚酶活性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除土壤DON含量外,其他测量的土壤环境因子和理化性质在不同海拔梯度下均存在显著的差异。SON解聚酶活性随海拔梯度呈现不同的分布规律:碱性蛋白酶(ALPT)、中性蛋白酶(NPT)、漆酶(Lac)和亮氨酸氨基肽酶(LAP)随海拔升高显著增加,酸性蛋白酶(ACPT)和几丁质酶(Chi)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而锰过氧化物酶(Mnp)和谷氨酰胺酶(GLS)在海拔1800 m显著降低(P<0.05)。冗余分析表明,不同海拔梯度下SON解聚酶活性存在明显的聚类,土壤环境因子和理化性质对SON解聚酶活性的解释度高达88.18%。土壤温度(ST),含水率(SM),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矿质氮(NH_(4)^(+),NO_(3)^(-))是不同海拔梯度下SON解聚酶活性变化的重要预测因子。相关分析表明,多数SON解聚酶活性与土壤ST呈显著负相关,与pH,SM,TN,MBC,NH_(4)^(+)和NO_(3)^(-)呈显著正相关。NH_(4)^(+)和NO_(3)^(-)含量动态随海拔梯度均呈现波浪式起伏变化,相比于上游的有机质底物,下游无机氮循环中的矿质氮对SON解聚酶活性产生更直接的影响。该研究有助于拓宽我们对亚热带森林中、高海拔土壤氮循环机理的认识,同时对土壤有效氮保持和生产力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
-
-
孙笑寒;
蒋雪薇;
肖智予;
欧德冲;
李开;
周慧;
方勤军
-
-
摘要:
为获得蛋白酶、淀粉酶活性优良的米曲霉菌株,采用牛津杯双层平板法初筛、制曲分析酶活性复筛的方法,从制酱用成品曲中获得1株淀粉酶活性优良菌株CS3.04和1株蛋白酶活性优良菌株CS3.22,结合形态特征,ITS rRNA序列分析鉴定为米曲霉。将2株米曲霉分别进行单一菌种制曲及混合菌种制曲发酵西瓜黄豆酱,与商业米曲霉菌株制曲发酵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不同制曲方式发酵西瓜黄豆酱的理化指标变化趋势保持一致,混合菌种制曲发酵样品的还原糖及氨态氮含量最高,分别为107.37、6.76 g/kg,比接种商业米曲霉菌株制曲发酵的样品分别提高了11.02%、5.56%;采用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定性及定量分析西瓜黄豆酱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发现混合菌种制曲发酵具有产醛类、醇类、酮类及短链酯类物质的优势,而接种CS3.04单一菌种制曲发酵更有利于产酸类及酚类物质;混合菌种制曲发酵样品整体感官评分优于单一菌种制曲发酵,且在香气与滋味上占有优势。混合菌种制曲发酵工艺因CS3.04和CS3.22的酶系互补作用,有效地提升了西瓜黄豆酱的品质。
-
-
贾晋茹;
徐萌;
韩军;
裴家伟;
田益玲;
何俊萍
-
-
摘要:
核桃粕中的蛋白质是一种优质植物蛋白,其含量高达51.36%,对其进行加工利用,将有力地促进核桃产业的发展。该文利用米曲霉固态发酵核桃粕,以蛋白酶活力为评价指标,通过试验分别探讨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米曲霉添加量对核桃粕中蛋白酶活力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L_(9)(3^(4))正交试验,对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发酵温度、米曲霉添加量、发酵时间对核桃粕中蛋白酶活力的大小均有极显著影响。获得最佳产酶条件为发酵温度31°C、米曲霉添加量0.015%、发酵时间50 h,此时蛋白酶活力为1187.20 U/g。并在此条件下,对米曲霉在核桃粕和豆粕中的蛋白酶活力进行比较,发现米曲霉更适宜在核桃粕中发酵产蛋白酶。
-
-
马子豪;
向军;
纪晓岚;
廖庆艳;
张福梅;
周雪雁
-
-
摘要:
研究旨在解决屠宰场血液污染和血液利用问题,以甘肃省兰州市一屠宰场被血液浸润的土样为分离基质,分离鉴定能够有效降解牦牛血液的菌株。通过血平板筛选能够分解血液蛋白的菌株,对筛选的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生化反应试验、16S rRNA基因序列、蛋白酶活力测定及血液降解能力测定,筛选出1株能够高效降解血红蛋白的菌株。结果显示,该分离株为革兰阳性杆菌,命名为NWMCC0050。16S rRNA序列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菌株NWMCC0050与Aneurinibacillus migulanus strain NBRC 15520的序列相似性为99.85%,为解硫胺素芽孢杆菌。当牦牛血液添加量为30%时,该菌株对血液蛋白降解率达9.86%。研究表明,该菌株对牦牛血液具有一定的降解能力,具有作为利用废弃血液制备氨基酸肥料的候选功能菌株的潜力。
-
-
吴博华;
蒋雪薇;
张金玉;
阮志强;
梁胜男;
陈永发;
周尚庭
-
-
摘要:
用酪素平板法从高盐稀态酱醪中筛选出56株蛋白酶活性较好的菌株,牛津杯法复筛后制曲测定酶活性,得到淀粉酶活性最高的菌株CS1.11、蛋白酶活性最高的菌株CS1.13及纤维素酶活性最高的菌株CS1.17;16S rRNA序列测定结合形态学分析,CS1.11、CS1.13、CS1.17分别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methylotrophicus)、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分别将3株实验菌与对照菌枯草芽孢杆菌CS1.03单独进行制曲后盐卤发酵,发现CS1.13发酵酱油氨态氮质量浓度最高,为5.12 g/L,CS1.11发酵酱油还原糖质量浓度最高,为27.20 g/L,与其酶活性结果一致,4株菌对酱油总酸含量影响不大;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内标法定性及定量分析发酵酱油发现,3株实验菌与对照菌均具有产生吡嗪类物质及其前体乙偶姻和2,3-丁二醇的优势,且3株实验菌优于对照菌;吡嗪类物质能赋予酱油良好的风味及健康因子,是芽孢杆菌酱油发酵的特征风味物质.筛选自高盐稀态酱醪的芽孢杆菌CS1.11、CS1.13、CS1.17有促酱醪发酵、丰富酱油风味、增进健康因子的潜力,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
-
马咸莹;
马石霞;
周雪雁;
丁功涛;
孙娜;
马占龙;
谢雕雕;
马忠仁
-
-
摘要:
为了对屠宰血液进行有效处理与利用,以甘南藏族自治州美仁草原秃鹫粪便为分离基质,筛选并鉴定能够降解牦牛血液蛋白的菌株,并探究其生长条件及酶学特性.通过酪蛋白平板和血平板筛选能够分解血液蛋白的菌株,应用液体培养菌株探究碳源、氮源、温度、pH对菌株生长的影响,采用福林酚法测定蛋白酶活性,并提取蛋白酶研究其最适pH、最适温度以及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结果 显示,通过选择培养基筛选得到1株高效降解血液蛋白的菌株,编号为NwMCC01910069,经过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RNA基因鉴定,该菌株属于Providencia属,其生长的最适条件:碳源麦芽糖、氮源酵母粉、温度30°C及pH8.5,该菌株产蛋白酶最适温度为40°C,当pH值为7~10时,该酶具有较高的酶活性且所产碱性蛋白酶具有较好的温度和pH稳定性.此外,通过菌株对牛血液蛋白降解效果的初步验证,当血液添加量为95%时,发现其降解率达到18.35%.说明该菌株对牦牛血液蛋白有一定的降解能力,有潜力作为废弃血液分解为氨基酸从而生产有机水溶肥的候选功能菌株.
-
-
任菲;
刘玉春;
王超;
郭超
-
-
摘要:
从多种来源样品中分离筛选高产蛋白酶的菌株,为微生物发酵玉米蛋白粉产玉米肽,即玉米蛋白粉的增值及综合利用提供菌株资源.采用固体筛培法和福林酚法等方法筛选降解玉米蛋白粉的菌株,并在形态及16S rDNA序列分析多样性的基础上,鉴定菌株,进行目标菌株蛋白酶活性和生长特性的研究.结果显示:获得分离菌株405株,其中具有蛋白分解能力的目标菌株58株,归属于4科,5属,17种,2个亚种,包括芽孢杆菌属(Bacillus)、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游动微菌属(Planomicrobium)等,并以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丰度最高.目标菌株均能分泌碱性、酸性和中性蛋白酶,菌株碱性蛋白酶活性普遍较高.对8株代表性目标菌株进行了生长特性研究,生长最适温度一般在30~40°C、最适pH一般在7~9.研究还发现蛋白酶活性及生长特性具有菌株特异性.
-
-
张利;
卢利平;
丁功涛;
杨舜铨;
蔡新东;
丁海娥
-
-
摘要:
蛋白酶在食品、医药、饲料、洗涤剂等行业中应用广泛.利用酪素培养基从牛粪中筛选出一株产蛋白酶的菌株2021-9,对其进行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鉴定、16SrDNA鉴定,并对其生长条件及产酶情况进行探究.结果表明,筛选出的菌株属于Serratia属;该菌株最适生长的碳源为0.3%蔗糖,氮源为2%酵母粉,pH值8.7,温度为37°C.该菌株的最适发酵培养基组成为3.2%麸皮,3%黄豆粉,4%玉米粉,0.4%Na2HPO4,0.03%KH2PO4,最大酶活达到29.834 U/mL,为产蛋白酶菌株筛选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
-
张利;
卢利平;
丁功涛;
杨舜铨;
蔡新东;
丁海娥
-
-
摘要:
蛋白酶在食品、医药、饲料、洗涤剂等行业中应用广泛。利用酪素培养基从牛粪中筛选出一株产蛋白酶的菌株2021-9,对其进行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鉴定、16S rDNA鉴定,并对其生长条件及产酶情况进行探究。结果表明,筛选出的菌株属于Serratia属;该菌株最适生长的碳源为0.3%蔗糖,氮源为2%酵母粉,pH值8.7,温度为37°C。该菌株的最适发酵培养基组成为3.2%麸皮,3%黄豆粉,4%玉米粉,0.4%Na2HPO4,0.03%KH2PO4,最大酶活达到29.834 U/mL,为产蛋白酶菌株筛选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
-
张莉莉;
张军;
马骁;
张哲;
王明洁;
梁文卫;
高扬
-
-
摘要:
研究了玉米沙棘复合酵素的发酵工艺对其品质的影响,以蛋白酶活性和SOD活力为主要指标,将蛋白酶活性和SOD活力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再给出各指标的权重系数,最后通过计算综合分数进行品质评价.采用响应曲面法中的Box-behnken模式,得出各因素对综合分的影响程度的主次关系为接种量>发酵时间>pH值>发酵温度,通过二次回归设计优化玉米沙棘复合酵素发酵工艺的最佳条件为发酵温度26°C,pH值5.0,发酵时间15d,接种量0.275%.
-
-
-
曹煜成;
李卓佳;
冯娟
- 《第十届全国饲料添加剂大会》
| 2008年
-
摘要:
试验以半透膜法收集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的株的胞外产物(Extracellular products,ECP),以匀浆离心法提取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肝胰腺和肠道消化酶,将ECP和对虾消化酶按体积比10∶90混合,研究不同温度、pH条件下ECP对对虾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pH条件下试验组与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地衣芽孢杆菌ECP在体外条件下对对虾蛋白酶活性没有显著性影响;且试验组中芽孢杆菌ECP的添加量与其蛋白酶活性呈负相关.
-
-
-
-
LIU Xuhui;
刘旭辉;
YANG Yajin;
杨亚晋;
CAI Jun;
蔡军;
SHANG Tingting;
商婷婷;
ZHANG Rijun;
张日俊
- 《2015第二届北京保护健康协会微生态学学术交流会暨微生态产业研讨会(北京)》
| 2015年
-
摘要:
目的:本试验旨在从生境中筛选适用于高肽含量发酵豆粕的高产蛋白酶芽孢杆菌. 方法:初筛:样品于无菌的8.5%生理盐水中均质后80°C水浴10min,10倍梯度稀释至一定倍数,取后三个梯度涂布于ND双层平板(上层为营养琼脂,下层为脱脂牛奶),37°C培养24h,通过革兰氏染色、镜检以及菌落周围水解透明圈的情况对菌株进行筛选;复筛:初筛得到的菌株接种于豆粕发酵培养基,180r/min、37°C培养48h,根据上清液中蛋白酶活性进行复筛;菌种鉴定:运用16S rDNA和GyrA部分序列扩增测序对筛选得到的菌株进行鉴定. 结果:通过初筛,从样品中得到了7株产蛋白酶丰富的G+芽孢杆菌;复筛的条件下T1发酵上清液蛋白酶活性达1547.49U,极显著高于其它6株(P<0.01);经分子鉴定得T1为解淀粉芽孢杆菌. 结论:由此,从豆豉中筛选得到一株适用于豆粕发酵、产蛋白酶丰富的解淀粉芽孢杆菌T1,它在37°C、180r/min条件下于豆粕发酵培养基中培养42h后上清液蛋白酶活性可达1683.99U.
-
-
冷向军;
刘鼎云;
李小勤;
卢永红
- 《2011饲料酶制剂应用技术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饲料酶制剂大会》
| 2011年
-
摘要:
本文通过2个试验研究了饲料中添加蛋白酶AG对鲤鱼生长和前肠蛋白质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Ⅰ选用540尾均重11.7g的鲤鱼,随机均分为6组,随机选取5组分别饲喂鱼粉含量为10%、15%、20%的5种等蛋白基础饲料,另外5组分别饲喂添加有175mg/kg蛋白酶AG的以上5种饲料,试验期60d。试验Ⅱ选取120尾均重48.7g的鲤鱼,随机分为2组,一组饲喂鱼粉含量6%的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另外一组饲喂添加1 75mg/kg蛋白酶AG的基础饲料为试验组,试验期为30d。试验Ⅰ结果表明:摄食10%鱼粉饲料和20%鱼粉+1 75mg/kg蛋白酶AG饲料的鲤鱼分别具有最低和最高的增重率;在10%鱼粉饲料中添加蛋白酶AG显著提高了鱼体增重率(P0.05);对消化酶活性的测定表明,在鱼粉含量为10%、6%的基础饲料中添加蛋白酶AG,可显著提高前肠组织蛋白酶活性和食糜蛋白酶活性(P<0.05),但在鱼粉含量为15%、20%的基础饲料中添加蛋白酶AG,对前肠组织蛋白酶活性和食糜蛋白酶活性没有影响。综上所述,在鱼粉含量较低的饲料中添加蛋白酶AG,可提高鲤鱼消化道蛋白酶活性,改善生长性能。
-
-
-
张全;
李晓字;
刘振龙;
贾平平;
魏晓露;
赵立勋;
蒋建东;
岑山
- 《第十一届全国抗生素(微生物药物)学术会议》
| 2009年
-
摘要:
HIV-1蛋白酶(PR)活性的严格调控对于病毒的生存至关重要。在病毒蛋白表达及病毒颗粒装配过程中,处于病毒前体蛋白Gag-Pol中的蛋白酶必须以无活性状态存在,避免前体蛋白Gag-Pol和Gag被提前酶切加工(前体蛋白早成熟化)。干扰HIV-1蛋白酶活性的调控机制,特异性地激活前体蛋白中的蛋白酶,诱导前体蛋白早成熟化,就可以直接抑制病毒的复制。本课题根据这一设想,运用生物发光共振能量转移(BRET)技术,建立了细胞水平的HIV-1前体蛋白早成熟化激活剂筛选模型。本工作中,我们构建和表达融合蛋白EYFP-p2/p7-Rluc。该融合蛋白为在增强的黄色荧光蛋白(EYFP)和海肾荧光素酶(Rluc)之间插入HIV-1蛋白酶剪切位点(p2/p7序列)。该模型的工作原理为,当加入Rluc底物,将产生发射光(λem~475 nm),Rluc催化产生的光波发生能量转移,激发同处于融合蛋白中的受体EYFP,产生激发光(λem~535 nm)。当HIV-1蛋白酶剪切EYFP和Rluc之间的p2/p7序列,使得EYFP和Rluc成为两个独立的蛋白。两者从融合状态改变成分离状态将直接阻断了能量转移,导致BRET比值下降。随后,我们用pEYFP-p2/p7-Rluc和不同的Gag-Pol表达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然后进行了Western Blot分析和BRET比值测定。结果证实了Gag-Pol中的蛋白酶活化之后,可以酶切p2/p7序列,并相应地引起BRET比值的下降。当在p2/p7序列进行了点突变,使得HIV-1蛋白酶不能酶切该序列,则BRET比值基本不变,验证上述实验现象是HIV-1蛋白酶特异性酶切的结果。前期工作表明efavirenz(EFV)和etravirine(TMC-125),能加速Gag-Pol的二聚化,导致细胞内被激活的HIV-1蛋白酶增多。与该结果相吻合,EFV和TMC-125处理可以明显下调BRET比值,而蛋白酶抑制剂Saquinavir则显著提高了BRET比值。随后,我们选取EFV作为模型的阳性对照药物,对筛选模型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筛选方法灵敏可靠,特异性高,重复性好(Z'因子为0.905),达到高通量筛选模型的统计学要求。最后应用该模型对我所的化合物库进行了初步的筛选(2000个化合物),其中初筛阳性化合物3个,阳性率为0.15%。目前,艾滋病的防治主要是依靠药物治疗。临床上使用的抗HIV-1的药物均针对新产生的病毒,阻止新病毒感染新的细胞,但无法清除感染的细胞。本研究选择HIV-1前体蛋白早成熟化作为抗HIV-1药物靶点,以期获得可以激活前体蛋白早成熟化的新型抗HIV-1药物。这一新型抗病毒药物可以提前激活Gag-Pol中的蛋白酶,直接抑制病毒的装配。同时,由于蛋白酶具有细胞毒性,能引起细胞凋亡,所以有可能清除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从源头上抑制病毒的生长,将成为根除艾滋病的化学药物治疗的发展方向之一。
-
-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第四届第九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饲料和动物源食品安全战略论坛》
| 2008年
-
摘要:
本试验研究了M-1真菌对小鼠的安全性、在三种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产酶活力、产酶条件的优化及发酵蛋白饲料.结果表明,这株真菌对小鼠是安全的;在缺乏氮源的液体培养基中能生长,但生长不良,而在含微量氮源的培养基和沙堡弱肉汤培养基中生长效果较好;该真菌能产淀粉酶和纤维素酶,而蛋白酶活性极低;发酵培养基豆粕粉60%、麦麸35%、菜籽饼5%、营养盐[2%(NH)2SO4,0.1%MgSO4.7H2O 0.2%KH2PO4],料水比1:1.5,pH自然,培养温度30°C,72小时,相对湿度70%,发酵较佳,香味好,粗蛋白含量高.结果表明该菌株可以用于发酵生物蛋白饲料.
-
-
-
-
-
-
-
-
-
- AXYS药物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00-04-26
-
摘要:
这里描述了有效防止和治疗肥大细胞介导的炎症紊乱的新型化合物、组合物和方法。本发明的优选方面是式Ⅱ的化合物;其中虚线独立地表示可有可无的键;各R2独立地是(C1-6)烷基、(C1-6)烷氧基、卤素或羟基;各R3独立地是(C1-6)烷基、(C1-6)烷氧基、卤素或羟基;X3是-C(O)-或-CR7R8-,X8是-CH(R1)n1-或-C(R1)n1=,其中R1是氨基(N1-4)吡咯烷基、氨基(N1-4)吡咯基、(N1-4)吡咯烷基、(N1-4)吡咯基、-NHC(NH)NR9R9、-C(NR9)R9、-C(NH)NHR10、-C(NH)NR10R10或-(CR11R11)yNH2,或X8是-N=或-NH(R1)n1-,其中R1是-C(NR9)R9、-C(NH)NHR10或-C(NH)NR10R10,其中各R9独立地是氢或(C1-6)烷基和各R10独立地是(C1-10)烷基;和X9是-CH(R4)或-C(R4)=,其中R4是-R12。-OR12、-(R13)R12、-SR12、-S(O)R12、-S(O)2R12、S(O)2OR12、S(O)2N(R13)R12、-N(R13)S(O)2R12、-C(O)R12、-C(O)OR12、C(O)N(R13)R12、-N(R13)C(O)R12、-OC(O)N(R13)R12、-N(R13)C(O)OR12。-(CH2)n4N(R13)C(O)N(R13)R12、-OP(O)(OR13)OR12或-C(O)N(R14)CH(COOH)R12,或X9是-N=或-N(R4)-,其中R4是-C(O)R12、-C(O)OR12。-C(O)N(R13)R12、-OC(O)N(R13)R12或-C(O)N(R14)CH(COOH)R12,其中R12、R13和R14与本发明的概述中的定义相同;R5是氢或(C1-4)烷基,R6是氢或(C1-6)烷基,该烷基任意性地被一个或两个独立地选自(C1-4)烷氧基、羟基和磺基的取代基所取代,R7是氢或甲基和R8是氢、甲基或羟基。该化合物,组合物和方法可有效地防止和治疗与呼吸道有关的炎症,如哮喘和变应性鼻炎,以及其它类型的炎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膜炎和肠内炎症,各种皮肤病,以及某些病毒引起的症状。该化合物包括肥大细胞蛋白酶类胰蛋白酶的潜在和选择性抑制剂。治疗这些疾病的组合物包括口服、吸入、局部应用和肠胃应用制剂,以及包括该制剂的装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