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联结主义

联结主义

联结主义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172篇,主要集中在心理学、教育、语言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6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3893篇;相关期刊134种,包括心理学探新、才智、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08年认知语言学与修辞学国际研讨会、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第十一届中国人工智能学术年会等;联结主义的相关文献由202位作者贡献,包括贾林祥、余嘉元、崔刚等。

联结主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6 占比:4.09%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3893 占比:95.82%

总计:4063篇

联结主义—发文趋势图

联结主义

-研究学者

  • 贾林祥
  • 余嘉元
  • 崔刚
  • 杨盛春
  • 熊哲宏
  • 邓劲雷
  • 邢红兵
  • 刘君
  • 张鹏远
  • 成素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王亮家
    • 摘要: 智能概念及机器智能实现的界定未统一,以复杂性科学视域的涌现理论重审人工智能三大范式助于实现形而上学与经验技术的对话。研究归纳出涌现、智能的几条共性,阐明涌现何以作为智能的基础条件。分析发现联结主义与行为主义可部分契合涌现,对高层智能涌现仍存在难题;机器的智能涌现,必须回应语义理解与意向性、生物基础与具身性、情感等能力缺乏的批判,批判有所消解但依然成立。人工智能智能实现的出路并非抛弃三大范式,或否定智能实现的可能。新一代认知纲领既是对三大范式的混和与升级,也更契合涌现;新纲领中延展认知范式的脑机接口等代表技术预示了人机协同的进路对于人工智能的智能涌现或许更为有效。
    • 栾俊; 韩璞庚
    • 摘要: 对情感与理性关系的解读最能体现休谟对唯理主义哲学传统的反叛。然而,由于缺乏对休谟情理观之联结主义底蕴的充分重视,学界对休谟唯理主义批判的认识往往拘泥于具体观点层面,未能做到系统深入。某种意义上,联结主义乃贯通休谟整个哲学的人性-原逻辑,而只有深入这一逻辑,我们才能对“唯理主义的休谟式颠覆”给出全面而连贯的释读:休谟基于“观念的联结”突破了西方早期现代观念论对“因果”的唯理主义解释;基于“观念和印象的双重联结”,则推翻了唯理主义传统将“理性”与“情感”二元对立的一贯立场;而联结主义特别是理性与情感协同之视角的引入,更为休谟摆脱政治唯理主义、立足世人的实践解读社会正义,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 朱林蕃; 刘闯
    • 摘要: 心智的预测加工理论最近十年在不同学科引发了深远的影响,而联结主义模型的预测加工与具身认知的预测加工两种不同解释也引发了长久的争论。同时,最近经典认知主义也提出了革新性的、兼容模块理论与预测加工的模型来讨论问题。而新的比较研究试图原创性地重新梳理三种不同理论(认知主义、联结主义与具身认知)模型和框架下的预测加工策略,通过对被动预测假说、感知—认知—行动分离假说和局部模块假说的反驳,来为具身认知的预测加工模型提供最低版本的辩护。
    • 沈继荣; 黄颖
    • 摘要: 符号主义和联结主义是认知科学的两大研究范式,早期基于系统功能语法的批评话语分析在不经意间吸收了符号主义范式的理念。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符号主义的日渐式微及更多认知心理学实证研究的发现,联结主义得以卷土重来,其构建的信息加工模型的动态性、整体性和高效性对批评话语分析阐释理想读者对话语的浅层加工及相应的心理表征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孙永丹; 邓辉文
    • 摘要: 本文从对深度学习的批判入手,首先分析为什么要从哲学角度反思深度学习,然后从康德哲学视角来分析得出未来人工智需要调和符号主义与联结主义,最后,提出在调和符号主义与联结主义的基础上,未来人工智能还需要解决的两大难题.
    • 余捷妮娜; 冯信群
    • 摘要: 文章从民族非遗和设计学科联结交叉的视域出发,阐释民族非遗与设计学科两者进化的含义,及两者间进化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性;目的 之一旨在厘清民族非遗的抽象与具象范畴,并运用信息加工内涵、联结主义为地域民族生活中非遗与设计学有效融合、相互转化探寻有效的科学方法,并建立民族非遗互嵌式设计方法模型;目的 之二旨在树立民族非遗与设计学借用进化论和其它学科之间可互嵌式的文化遗产设计理念;目的 之三是对民族非遗设计提出评价,并解释民族非遗作为国内设计的积极内生动力的实践途径及结论.
    • 邓昕
    • 摘要: 新闻评论是新闻报道的重要体裁.专以教授新闻评论原理与技能的新闻评论学课程,是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经典实务课之一.本文运用桑代克联结主义三大学习律,针对新闻评论学课程教学活动提出创新型的GTRA闭环模型,以期通过模式的运用,提升学习者自我效能,优化课程教学效率.
    • 李康
    • 摘要: 符号系统范式与联结主义是认知科学中两大研究纲领,符号范式构成了认知科学的基础理论.符号系统认为,人类的思维活动是信息处理过程,人类思维本质是表征符号的操作.计算机和人都是符号系统,计算机具有智能,用计算机可以模拟人类的心理活动.认知是表征符号的计算,符号计算和内容没有关系,计算是非语义的性质.认知计算和计算机的计算都是语法关系上的计算.符号范式的串行方式、表征的无意义性质、表征的无意识性质及软件的心理性质是其主要的问题.
    • 陈曼琪
    • 摘要: 作为国内产品设计领域的热门研究主题之一,"情感化设计"的研究大多数都偏于理论应用,缺乏设计实践层面的设计方法研究.而文章以认知心理学的联结主义模型为基础,试将此理论模型应用到产品设计中,尝试提出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并以城市垃圾桶为设计对象,应用该方法以验证其可行性.验证得出,"联结网络法"可作为产品构思阶段的一种分析工具,为产品的情感化设计提供设计实践方面的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