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的相关文献在1955年到2022年内共计1411篇,主要集中在教育、心理学、常用外国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01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30075篇;相关期刊879种,包括心理学探新、大众心理学、青年时代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第二十二届学术年会、首届中国环境与生态心理学大会、第四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等;行为主义的相关文献由1576位作者贡献,包括高峰强、何克抗、高申春等。

行为主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01 占比:4.45%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30075 占比:95.52%

总计:31486篇

行为主义—发文趋势图

行为主义

-研究学者

  • 高峰强
  • 何克抗
  • 高申春
  • 高觉敷
  • 吴慧
  • 张莉
  • 郭本禹
  • 钟启泉
  • 高春芽
  • 刘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亮家
    • 摘要: 智能概念及机器智能实现的界定未统一,以复杂性科学视域的涌现理论重审人工智能三大范式助于实现形而上学与经验技术的对话。研究归纳出涌现、智能的几条共性,阐明涌现何以作为智能的基础条件。分析发现联结主义与行为主义可部分契合涌现,对高层智能涌现仍存在难题;机器的智能涌现,必须回应语义理解与意向性、生物基础与具身性、情感等能力缺乏的批判,批判有所消解但依然成立。人工智能智能实现的出路并非抛弃三大范式,或否定智能实现的可能。新一代认知纲领既是对三大范式的混和与升级,也更契合涌现;新纲领中延展认知范式的脑机接口等代表技术预示了人机协同的进路对于人工智能的智能涌现或许更为有效。
    • 曹克亮
    • 摘要: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在“刺激(S)-反应(R)”的框架下进行的,刺激的多样性造就反应的多变性。文章通过对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理论学习进行“刺激(S)-反应(R)”的理论分析,提出了行为主义视角下通过程序学习的模式改进、“榜样学习”的过程改进以消解政治理论学习形式主义的错误倾向,通过习惯养成与行动持久改进以增强政治理论学习效果的可行性学理论证。
    • 王萍
    • 摘要: 行政公益诉讼中,行政机关“依法履职”的认定是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关键。目前,对于这一问题的处理,产生了行为主义标准和结果主义标准这两种不同的认定标准。两种认定标准各有其利弊,同时存在于行政公益诉讼司法实务之中,不利于行政公益诉讼的司法标准统一。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应当以结果主义标准为主,以行为主义标准作为必要补充,具体来说,主要是在诉前阶段适用行为主义标准,在诉讼阶段适用结果主义标准,以此形成规范、完善的认定体系。
    • 黄岭峻; 沈晓娜
    • 摘要: 同济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由沪迁汉是国家在医学教育方面的重要战略布局之一。然而,囿于自身立场和主客观困难,单位和个人并非与国家目标完全一致。因此,需要通过一定的政策能力引导行为选择,促使不同行为主体的有机统一。基于政策酝酿、政策决策、政策实施3个维度,构建行为主义与政府政策能力相结合的解释框架,借助框架阐释政策过程中不同主体的行为过程和相互作用,据此探析其政策能力实践逻辑。
    • 顾潇洁; 张莉
    • 摘要: 错题教学实质上是以行为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强化学习者对知识的认知,减少错题出现概率,增加错题再做正确率的手段.从错题整理和错题教学的现状切入,运用行为主义中的练习、强化、行为反应等理论,从行为、效果、评价角度对错题教学进行分析,为智能错题管理工具在错题教学中的应用提供更适合学生发展的建议.
    • 华志芹; 刘伯斌
    • 摘要: 互动式案例教学理论上融合了行为主义与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平衡了教师规范的教学行为与学生自主学习行为,对推动高校“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工商管理类课程开展互动式案例研究的实践,分析了互动式案例教学存在的困境,即案例教学多目标与案例素材单目标的转变、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与案例内容的契合以及激励学生全过程参与所需的灵活方式。最后提出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应当具体化;教学过程设计围绕重点与难点内容层次性地展开,并且要根据学生对不同类型知识的思维能力灵活运用互动方式。
    • 胡笑晗
    • 摘要: 作为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行为主义主张任何行为都能通过环境的改变和强化进行塑造,因而在幼儿问题行为的矫正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指导教育者在实践中有效应对幼儿学习过程中的不良行为,本文聚焦行为主义学派的基本理论,结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早期学习习惯,论述了行为主义方法在幼儿学习行为矫正方面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方式。综合众多学者对幼儿学习过程中问题行为的研究,本文选定社交焦虑障碍、注意力缺失、缺乏主动性三类典型问题行为进行分析,并结合行为主义理论给出了具体矫正方案。
    • 杰勒米·诺克斯; 崔新; 金俞; 孙波
    • 摘要: 随着以机器学习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教育的应用也日益广泛。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型科技公司教育软件和教学平台被大量采用并融入到教育领域的核心环节。在此背景下,不仅要关注新技术给教育教学带来的潜力和机会,同时也要对数据驱动的智能教育进行批判性反思。文章从两个方面阐述数据驱动的智能教育可能对教育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冲击:一是“学习界差”,表现为由于智能学习平台的所有者和用户对数据知识的掌握和了解不同,而导致的多种明显不平等现象;二是“行为主义”的回归,即众多智能教育产品和应用以落后的行为主义学习理念和方法为主导。为了对数据驱动技术因势利导,亦突出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能动作用,文章通过两个实证性研究案例提供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进行数据素养教育的可能途径:“学习报告卡”项目让学生参与开发和设计学习分析应用;“关键数据与教育”课程则要求学生采用手绘而非机器自动化的方式进行数据可视化。文章可以为培养学生对数据驱动技术和未来教育进行批判性思考提供有益启示。
    • 胡庭树
    • 摘要: 蒯因通过批判意义与指称相混淆的指称论,以及意义与观念相统一的观念论,提出根据主体间公共可观察的言语行为来解释语言意义的行为主义意义理论。蒯因的意义理论是为他的自然主义服务的。然而,由于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模式并非是一种必然的因果关系,且它忽视了语言意义的丰富性、复杂性和语言活动中言者的主体性等因素,因而无法解释特定语境中的“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行为主义意义理论也因此难免被贴上机械主义、生物主义、客观主义等标签而走向式微。
    • 欧阳文川
    • 摘要: 逻辑行为主义通过分析心理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意义,进而将心理及其同源概念还原为“物理—行为”陈述来解决笛卡尔主义的身心关系困难。对其进行评价,一方面在于审视这种认识论层面的还原是否使得心灵状态在没有丧失其原有日常意义的前提下又获得了交互认知的特性;另一方面在于反思这种还原本身是否可能。事实上,逻辑行为主义对行为及其倾向的分析始终受到“社会文化”和“生物类型”背景的限制,且存在分析的不确定性、“可废除性蕴含”,以及无法解释“感受性质”等难以克服的困难。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