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该研究针对职业枯竭研究领域存在争议的两大理论问题--产生机制与内部过程,使用日记研究方法对重点高校教师进行了追踪调查.得到以下结果:1)在枯竭的成因部分:压力感、付出-回报的不平衡对耗竭存在显著正向的预测作用,且不平衡还是压力感与耗竭之间的部分中介变量.此外,二者还可完全通过耗竭作用于讥诮维度.自足资源对耗竭和讥诮均无显著影响,它只对职业效能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且是职业效能的唯一前因变量.2)在枯竭三维度的内部关系部分:耗竭与讥诮存在显著的正向联系,且解释风格在其中起到调节作用,即越将负性事件归因于外部环境或他人,耗竭对讥诮的正向预期作用就越强.而职业效能维度显示出与耗竭及讥诮相分离的态势,与后二者均无显著的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