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哲学政法>第七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
第七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

第七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济南
  • 出版时间: 2013-08-16

主办单位:中国周易学会;山东大学

会议文集:第七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孔子思想的深层次部分在哲学方面。文章第一部分介绍了孔子思想中最根本、最重要的东西,时,也就是辩证法;第二部分从天的概念谈到变,谈到时,谈到中,中是孔子哲学的精髓;第三部分从“无可无不可”和“过犹不及”两个层次进一步阐述中庸思想。中的思想是中国文化史的重要内容,贯穿于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是祖先留下来的最重要的文化财富之一。
  • 摘要:文章以帛书《系辞》中的“天奠地庳,键川定矣”等5个句子为例,对古语中个别的疑难字句进行了补充论证、疏通解读,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出土文献的整理工作应该遵循的几点原则:一、在尊重文字演变规律的基础上,按照近真、近是和便于技术处理的原则,去取裁断,而不必一味地唯古、唯真、唯形是从;二、废字不录而只做必要的交代。
  • 摘要:本文在前言中概述《易经》之起源、性质,主体部分主要介绍了三个方面并从:一、[易]的概念;二、主体意识、忧患意识及革新意识为《易经》哲学的精神;三、从忧患的意识、创造的精神、谦虚的美德、交感的宇宙等八个方面探讨了《易经》哲学的现代意义。《易经》思想体系博大精深,易道兼贯了天道、地道与人道,以阴阳太极之理,旁通统贯人与天地万物为一有机的和谐整体。因此,人对宇宙万有,以仁民爱物之心参赞天地之化育,于继善成性中,成己、成人、成物。乾元创造不息,坤元厚载以德;无穷创进,含弘光大,使宇宙生生不息;在「天地交而万物通」以至「上下交而其志同」下,阴阳刚柔相济,谦诚以待他人,善与人同却和而不流;于忧患撤意识与广大大同情中,树立人与天地之和谐感通,以同理心、同情心敬爱人与物,使之能各尽其性、各遂其生。因此,《易经》始于乾卦而终于未济,以创进无已、生生不息之精神参赞化育,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根大本,更于当代经典诠释中,赋予新意,以重获新生力量使《易经》更具现代意义。
  • 摘要:儒家的修身立命思想,通俗来说就是以德配天,止恶行善。文章对孔孟的修身立命思想进行了初步探讨。第一部分介绍了孔子善恶报应、修身端行的祸福皆己思想;第二部分介绍了墨子等人对孔子天命观的误解;第三部分介绍了,孟子性善论的祸福自取思想。《周易》、老子、孟子的修身立命的思想是中国哲学史乃至整个传统文化中最有价值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 摘要:本文将《易经》主要经孔门儒家到《易传》的发展,认定为一个"经典周易"的思想系列,考察其如何遵循"推天道以明人事"的路径,又依据"顺天而应人"的思维方式,实现人文意识、人道精神的价值建构;并揭示:正是"经典周易"的这种人文思考,凝成为中华文化后来发展的一种基因性因素,长久地影响和制约着中华文化的精神价值和思想特质.
  • 摘要:《周易·系辞上》中"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的命题是易学论域中关于天道、人道以及天人之际的集中表述.它包蕴两个层面七个问题:就天道而言,何谓一阴一阳?何谓道?道与一阴一阳有何关系?就天人之际而言,何谓继?何以善?何谓成?何谓性?这七个问题集中反映了关于道、善和性的不同理解,而道、善与性等三概念又是宇宙本体论和人性论的基础概念,所以对它们的不同理解是易学思想史和儒学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此为问题意识,对此命题的诠释史进行详细论述,针对"一阴一阳之谓道"总结出四类诠释:1、以无为道;2、以阴阳之变通流行为道;3、以阴阳之所以然为道;4、以太极之"一"为道.针对"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总结出八类诠释:1、继为人之继道,善为人之善行;2、继为道之后继者,善亦为道之后继者;3、继为道之继,善为道之善;4、继为阴阳相继,善为道之善;5、继为人之继道,善为道之至善;6、继为人之继道,善为人之性善;7、王夫之"道大善小、善大性小"的特色思想;8、惠栋以汉代象数易学解释"继善"、"成性"的特色思想.
  • 摘要:《周易》主要从两个层面对"福"进行阐释:首先,将"福"分成两类,即不可控力赋予之福和主体通过自己努力可以追求到的福;其次,它认为人可以通过祭祀、习知和修德等手段求福.《周易》中的相关论述以及其中所蕴含的道德偏向性对后来人们关于此类问题的理解与价值判断倾向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 摘要:易与春秋是中华古典中意境最深的两部经典,有经学双璧之称,值得千秋万世认真研习。文章分别从改一为元、奉元行事、西狩获麟、继明照四方、因其国而容天下、比乐师忧、万国咸宁等几个部分来论述,以易理易象证解春秋,循絜静精微之理,发属辞比事之志,并针对今日的时局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 摘要:艮山图见于两种《日书》文本,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和随州孔家坡汉简《日书》,其次以睡虎地为例,对有关学者对两种艮山图作出的三种不同的解读进行了介绍,最后对于艮山图与连山易是否有联系结合自己的理解做了论述。
  • 摘要:自张政烺先生提出数字卦问题以来,学者们已从各类材料中搜集到160个左右的数字卦画.这些材料的出土地点主要集中在殷墟、周原和楚地,时间则从晚商跨至战国.通过简单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这些数字卦画反映的筮法非常复杂,应该在3种以上.学界在分析数字卦的筮法时通常默认它与《系辞》所载的揲蓍法类似,其实从数学的角度看,数字卦的筮法与揲蓍法应该有极大差别;从民族志材料看,数字卦本质上是一种数占法,此种占筮方法的生卦过程并不止揲蓍法一种.从现有材料看,数字卦的筮法在殷周之际可能发生过变革,但整体而言,数字卦的筮法在商末到战国这个时段内的变化是非常小的.虽然数字卦与《周易》之间有很多不同,但它们之间的联系还是不容否定的.只是从数字卦演变到《周易》,还有许多具体的问题需要解决,此前的有些解决方案也需要改进.
  • 摘要:《周易》是一部帮助人们决疑解难的思维工具书,卦象爻象、卦名卦辞爻辞是这个类比推理系统的核心构件。文章第一部分介绍了《周易》文本结构的核心部件是象与辞,第二部分论述了卦象与卦名、卦辞的关系,第三部分阐述了解读爻辞的基本原则,第四部分介绍了譬喻这一基本的言说方式,中国人注重类比的思维方式,在解读和运用《周易》的思维实践中,譬喻,遂成为炎黄子孙普遍使用的言说方式。
  • 摘要:需卦是以据险而居的所在作为场景,以涉险涉渡和守险守渡为双方,自外而内(指居住场所的由外而内,非指卦爻画的由外而内)来展开对需待之道的阐释.卦辞总说涉险涉渡本身,初、二、三爻讲待涉待渡的问题,四爻讲待守的问题,五爻讲饮食以待作的问题,上爻讲待客的问题.
  • 摘要:《易经》与《诗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典籍之一,成书年代可追溯至西周初期,一为诗歌创作,一为占卜之用。文章对《易经》与《诗经》的动物象征含义进行了会通互动的比较,不仅了解其象征含义并比较异同,更尝试着追溯二书字里行间的原始奥义,以期开拓易学与诗经学研究的新途。
  • 摘要:文章第一部分首先提出了费直之易是否为古文本《周易》的疑问,接着引经据典证实其并不是真正的古文本。第二部分首先介绍了古代有的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纷纷重新编订古文本,然而所谓的古文本《周易》始终滞留在有无之间,接着作者根据出土的有关文献,尝试着复原出一部完整的古文本《周易》,并举了三个例子。最后将复原出的古文本的一部分摘录出来,以供专家学者讨论。
  • 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灋”在古代的形成过程,以此来推测《易经》的成书年代。箕子最早发明了“明夷”的验明证据的方法,并用之于审判,箕子的“明夷”被西周人所吸收,客观上为“灋”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和经验方面的前提条件,因此作者推测出《易经》成书在西周初期。
  • 摘要:文章认为马王堆帛书《二三子》绝大部分文本已可读通,需要再加探讨的地方其实并不多,因此仅对其中的“精白敬宫”与“敬宫任事”等个别疑难字句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以期使读者能够更好的理解这些句子。" 鸟正虫","正虫"应当读作"征虫","征虫"犹"飞虫"."化宦虫",第二字不当释作"宦虫"应读作"蚑蛲",谓"蚑行蛲动之虫"."时至矣而不出","至"不当作如字读,而应读作"窒","窒"即"窒塞"之义."精白敬宫",后二字不当释作"敢官";"宫"比喻"心";"精白"乃修心之术.
  • 摘要:马王堆帛书《要》篇"损益之道"章以损益二卦论四时阴阳之变,是一种较为独特的卦气说,所表达的不仅是四时阴阳的损益消长,而且将"产"作为天地之变的价值归宿.由对损益之变的体察,《要》篇提出了"易道"的观念,以"顺于天地之心"为易道之要义,并以"君道"的视野来论易道,实现了易学由筮到德再到道的理论提升.随着易道观的提出,《要》篇对《易》之为书的内涵和价值做了新的解读,特别从易象的角度阐发了三才之道和四时之变.与《说卦传》相关章节相比,《要》篇"损益之道"章的问题意识和致思理路更为原始,带有春秋战国之际古人对《周易》进行理论创作之初始阶段的痕迹.
  • 摘要:"易有太极"之后,宇宙如何生成,既有内容、也有形式的问题,而这便与"三"数结下了不解之缘.太极"函三为一""是学者对于太极本原内涵的一种猜测,它包括阴阳非阴非阳、阴阳天、天地人等多种组合,宇宙的生成便是太极内涵之三的展开并按三数的倍增法则逐步分化繁衍所致.
  • 摘要:《周易》之《谦卦》把谦德纳入一个近乎神秘又非常严格的知识架构中,并注入了更为丰富的人文价值蕴涵。第一部分通过介绍了《周易》六十四卦中的谦卦来说明如果没有一份谦逊、敬畏、卑微的心情,就容易傲视别人,也就不能与别人友善相待、和谐相处;第二部分具体介绍了谦卦中以特殊的叙事方式和解读路径系统而全面地向人们展现出谦之为德的发生过程及其必要性与重要性;第三部分介绍了《周易》之后,谦的品格更为广大人群所接受和推崇,傲慢则被人们所唾弃;第四部分介绍了刘向在《说苑》中概括出的谦德塑建的六种路径;第五部分介绍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谦德的极大推崇。谦之为德登最终发展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 摘要:《周易》具有强烈的教化功能,《周易·象传》则是对《周易》卦象和爻辞所作的解释。文章主要介绍了《象传》这样一部教化成德、化民成俗的教化之书,《象传》不仅强调要推行教化,也更加注重个人的修身明德,培养谦卑自牧的人生品格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原则,这对于形成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塑造中华民族精神,起到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 摘要:文章总结了《易传》中作者对于仁政思想的三点理论建树,并指出这一仁政思想不仅丰富了先秦儒家的仁学理论,而且对儒家仁学思想的后续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儒家仁学思想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 摘要:《易》是群经之首,是生命之学,是行为规范。文章第一部分介绍了易道的大本,即明时之变;第二部分介绍了先时、治时、因时与连时;第三部分阐述了卦爻象是动态的关联性与关系逻辑;第四部分描述了周易卦爻象所象征的时间特性;第五部分是易卦爻象、卦爻辞所示与必然性、偶然性与几率问题;第六部分是从《易》论时、时义、时用大矣哉中得到的启示。
  • 摘要:文章主要是对“天地之心”的含义进行的解释,分别从论心、论天地、天地之心、为天地立心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得出结论:为“天地立心”,是将仁作为生物之性、生长之本的根本,而生长之本、生物之性等便成为中国哲学关注的核心问题。
  • 摘要:《周易》是中华文化最为重要的"活水源头",易学的活水长流则对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尤其是《易传》的问世,充分揭示了人在天地人物相融为一的整个世界中的主体性地位,确立起易学天人之学的哲学品格,令《周易》开显出了一种宏大的宇宙视野,在关照、透视社会人生方面朗显"极天地之渊蕴,尽人事之始终"的大智慧,而《易传》的人生哲学则为这一大智慧的生动诠释.《易传》的人生哲学以人为价值主体,具体表现为刚健奋勉的大有为精神与理性而深沉的忧患意识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人生态度、人生目标、人生修养三个方面,要人处困境中犹能知奋发进取.《易传》的人生哲学是最能激励人生乐观进取,开创新机运,扭转大局势的生命哲学,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品德,将伴随每一个人的"中国梦"永远生生不息、朝气蓬勃地迈向美好未来.
  • 摘要:先秦时期诸多典籍都曾引述《尚书》,由此表明《尚书》古已有之.秦朝禁毁诗书,致使《尚书》失传二十余年.西汉时期重出的《尚书》有伏生今文本、孔安国整理并传注的孔壁古文本(孔传本)、河间献王征藏本、张霸"百两篇"以及单篇《泰誓》,至两汉之际又出现杜林古文本.伏生今文本通过欧阳和大小夏侯三家传授,在汉晋之世一直立于学官,地位显赫,但于永嘉乱中绝迹;河间献王征藏本于征藏者去世后也不知下落;张霸"百两篇"在当时就被核实为伪书;单篇《秦誓》起初被归入伏生今文本,后经诸儒与经传比勘,也认定其非本经;杜林古文本因贾逵、马融、郑玄等传注而流传久远,但至宋代仍归亡佚;唯有孔传本,虽在西晋末年也曾短暂消失,但不久便由梅赜献出而流传至今,弥足珍贵.但自南宋开始,梅赜所献孔传本却被斥为"伪书",疑《书》者们认为该文本的传承脉络茫昧无稽,由此构成怀疑的前提;又以"吹毛索瘢"的方式寻找该文本的"破绽",由此构成怀疑的证据;进而确指或泛指某人拼凑缀合古籍中的引《书》文句以作成伪书,由此构成怀疑的结论.然而梅赜所献孔传本的传承脉络并非茫昧无稽,所谓"作伪"的证据没有可信度,被指控的诸多"作伪者"一概没有作伪的必要和可能;梅赜所献孔传本就是孔子后人为避秦火而藏于旧宅壁中的百篇遗存,也就是孔子亲手删定的先圣教言和华夏古史.不过这一文本并非都是其所标系时代的成品,而当是西周至春秋早期的文化精英们根据传述或书写的上古史料编成的经典,这种成书方式根本不存在所谓"作伪"问题,而是轴心时代各大文明之经典产生的共同方式.
  • 摘要:《易》学考古是对易学的起源、形成、发展、演变进行深入研究的新兴学科。文章从《易》学考古的视角,分别以殷墟“易卦卜甲”、商周四爻符号易卦非《太玄》之“首”、陕西淳化西周陶罐筮数易卦、战国鱼鼎匕铭文与《易经》震卦为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 摘要:六十四卦的卦名,是《易经》的中心内容之一,文章从文字学、音韵学、训话学、词汇学和语义学角度,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考释,最后得出结论:《易经》的卦名,虽然同《墨子》、《荀子》、《论语》和《孟子》等的篇名不一样,但是其具有篇题的性质,是对卦象、卦爻辞、义理等理解的关键点。
  • 摘要:文章在第一部分介绍了先秦文化中的鲜明特征和突出现象,即象喻言说的创制与实践,第二部分从天人合一、言道悖论和汉字基因等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先秦象喻言说的生成机制。象喻作为一种思维和言说方式在中国本土源远流长,是中国文化尤其是先秦文化的主要运思方法。
  • 摘要:对《咸》卦爻辞提出了新的解释,认为咸卦之名来源于巫咸,咸既是古代的砭石或砭鍼或箴,同时含有阴阳感应之意,并且咸也指古代的十大巫师巫咸.并对《咸》卦爻辞做出新的解释,根据大量的古代文献,从文字起源发展角度和巫术巫医文化背景、卦象角度进行了分析说明和论证.结论认为《咸》卦具有三重义蕴,历代易学家对此卦的解释只是阐明一种义蕴而忽略了其余义蕴.
  • 摘要:《周易》经传思想演变的结果除了宗教外,也是哲学的源头,属义理之学。文章首先论述了伏羲的自然的周易,八卦学说带有浓厚的哲学色彩;进而论述了文王的道德的周易,文王赋予了周易以道德的意义;最后论述了孔子的形上学的周易,孔子对易学形上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宇宙论和人性论两个方面。
  • 摘要:文章在开头由《周易》中的一段话引出部分学者认为其与周文王无关的观点,接着用廖名春的话推论出《周易》与文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作者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结论并结合其对古文献的理解,认为《易传》并没有怀疑《易》与周文王之间有关的意思,只不过是后人对于“乎”字的理解有误会。
  •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欧洲诠释学的背景,说明东西方诠释学背景的差异,其次是荣格对《周易》的心理学分析,第三部分介绍的是诠释之环的产生与《易传》的死生哲学,第四部分介绍了《易传》死生哲学的来源是从初终到终始,最后一部分论述的是如何阅读卦爻辞。作者认为要阅读《周易》经文,就要用正确的态度,并适当的参考《易传》之说。
  • 摘要:帛书《衷》篇即《中》篇,其得名来自于其核心篇章《易赞》章"得中"说的象数学背景.《衷》篇涵有丰富的象数思想:《易赞》章以十个卦爻辞,阐述"得中"说;"[《渐》]之绳妇……柔之失,静而不能动"和"《易》曰;‘直方大,不[习,吉].’[此言吉]之屯于文武也"两处,皆从"爻变"立言;"群龙无首",文而圣也",从"变卦"立言;《易赞》章"重阳者亡,故火不吉"、"重阴者沈,故水不吉",是以古代"《乾》《离》同居、《坤》《坎》一体"的象数思想为背景.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