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心理测量

心理测量

心理测量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755篇,主要集中在心理学、教育、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12篇、会议论文30篇、专利文献339379篇;相关期刊464种,包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探新、大众心理学等; 相关会议27种,包括第十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第八届中国国际救捞论坛、第十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暨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测量学术年会等;心理测量的相关文献由1357位作者贡献,包括苗丹民、余嘉元、江耀强等。

心理测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12 占比:0.21%

会议论文>

论文:30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39379 占比:99.78%

总计:340121篇

心理测量—发文趋势图

心理测量

-研究学者

  • 苗丹民
  • 余嘉元
  • 江耀强
  • 王浩
  • 陈善平
  • 刘江杰
  • 田玉娥
  • 高宏杰
  • 宁淑娥
  • 王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宗艳; 施雁; 仇荣敏
    • 摘要: 外科手术患者可出现多种负性情绪,术前焦虑可引起患者血压、心率等血流动力学变化,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手术及麻醉的顺利实施。术前焦虑的评估可帮助降低患者术前焦虑,而术前焦虑作为患者的主观感受,不易量化。阿姆斯特丹术前焦虑与信息需求量表(the amsterdam preoperative anxiety and information scale,APAIS)以内容简洁,容易被患者理解,操作便捷,受到多国学者欢迎。本文对不同版本的阿姆斯特丹术前焦虑与信息需求量表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临床上评估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前焦虑提供借鉴和思考。
    • 张学强; 郭鉴
    • 摘要: 20世纪20年代初期,教育测验经一批留美学者的介绍引入中国。在一些教育家、外国学者、教育团体等的推动下,掀起了测验运动的高潮,对当时中国的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教育测验在中国传播的内容主要涉及概念、目的、作用、历史渊源和编制方法等,在教育实践中改革了中国学校考试的方法,促进了中国教育研究方法的科学化,完善了中国高等教育理论体系。考察近代教育测验理论在中国的传入及其在中国教育土壤中的实践,对构建中国教育理论体系具有基础性的学术意义。
    • 张帆; 孙卓尔; 刘伟志
    • 摘要: 目的提高医生岗位胜任力是国际第三轮医学教育改革的核心。《军事心理测量与评估》讲授部队心理工作的必备知识技能,但在以往教学中存在教学与实践分离的缺陷,需要通过引入提升岗位胜任力思路改进教学设计。本研究基于岗位胜任力要求设计《军事心理测量与评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并评估教学效果。方法通过访谈分析了部队心理医师的岗位胜任力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引入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和"互联网+"教育模式。将2019—2020春季学期来校培训的两批任职教育学员分为对照组(n=30)和试验组(n=31)进行教学效果评估。结果试验组学员对教学提升工作实践和任职能力的认可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学员教学内容和方法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教学改革,《军事心理测量与评估》教学更贴近岗位要求,可以培养学生任职所需能力,提升教学满意度。
    • 沈胤宏; 郑秀娟; 王艳; 黄申; 张昀
    • 摘要: 目的提供一种军人心理测量客观指标——融合自然语义信息的视线跟踪时-空相似度算法。方法将心理测量中自评量表的自然语义信息与被试的视线跟踪数据相融合,提出视线跟踪时-空相似度算法,计算不同人群在问卷应答中视线跟踪差异,并进行视觉模式识别,从而实现军人心理测量中对目标人群的筛查。结果在军人心理测量中,采用本文提出的算法进行抑郁障碍高危人群筛查,实验结果表明被试在单个题目刺激作用下的平均抑郁障碍高危人群筛查准确率为80.13%,降维后的准确率为97.37%。结论本文验证了融合语义信息的视线跟踪时-空相似度在军人心理测量中的客观性和有效性,可作为辅助心理测量的客观指标。
    • 吴靖; 李翊君; 毋琳; 林鑫鑫; 黄荷; 方鹏; 苗丹民
    • 摘要: 目的采用眼动与机器学习技术预测被试回答量表项目的真实倾向性,从而规避量表答题中的掩饰性问题。方法采用眼动技术同步采集被试量表答题过程中的眼动数据,通过支持向量机(SVM)与主成分分析(PCA)相结合的机器学习算法对被试答题过程中眼动指标进行分类,预测被试回答量表项目的真实倾向性。结果采用结合PCA与径向基核函数的SVM算法对180个眼动指标特征进行分类,预测被试回答量表项目的真实倾向性平均准确率达到91.8%,可有效实现被试真实倾向性的客观预测。结论眼动和机器学习技术可有效实现被试答题真实倾向性的客观预测,能显著提高心理检测的准确性,验证了多质融合心理选拔技术的有效性。本研究为后续多种认知神经技术融合对量表项目应答倾向性预测提供了思路和参考,为规避心理测量中掩饰性提供了新途径。
    • 李志博; 卢思萌; 王加俊; 黄申; 张昀
    • 摘要: 目的针对传统以自陈式量表和结构化访谈等方式进行的心理测量容易受心理医师专业素养、被试情绪及诚实度等主观因素影响的缺点,将面部表情这种客观生理信息特征引入心理测量中,提出一种基于频域面部运动特征的辅助心理测量方法,将其应用于抑郁障碍高危人群特质测验中。方法利用抑郁障碍高危人群特质筛查量表为刺激材料,采集被试面部视频数据,计算面部运动单元强度序列并将其转换到频域,提取低频分量,通过主成分分析消除特征间的相关性并降低特征维数,利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并结合相应的特征选择算法,训练出最优的分类模型。结果军队抑郁障碍高危人群的筛查中的5折交叉验证结果表明,在量表所有条目的刺激下,该方法可以取得的识别准确率达到88%,特异度达到90%,灵敏度达到90%。结论本文提出的客观面部运动表情特征提取及分类算法是有效的,可作为辅助心理测量工具。
    • 李春晓; 胡殊豪; 尹诗白
    • 摘要: 已有的心理测量及建模方法,受人力、物力和精度的限制,无法大规模的高效应用。基于此,在数字孪生技术的助力下,探索社区居家养老者的心理建模方法,试图构建融入个体心理特征,社交互动环境及认知活动的综合心理模型,为探究个体在不同的交互活动下认知活动的心理过程提供理论依据。首先,介绍了数据孪生技术的概念、孪生空间的定义以及如何收集现实个体的建模数据;随后,依据建模数据,利用机器学习方法构建虚拟分身的心理模型;最后,将其心理模型应用到心理服务测试和推荐中。该方法为社区居家养老者心理建模及高质量的心理服务选取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 张怡
    • 摘要: 认知诊断测验因为可以反映被试作答项目时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过程,进而了解被试在细粒度知识点上的掌握情况,已经成为形成性个性化测评的典范。以Tatsuoka的分数减法测验为例,详细解析认知诊断测验在各个环节的设计与操作过程,将认知诊断测验有效迁移到常态化的教育测评中,并对认知诊断理论可能带给教育测评的一些改变进行深入讨论,可以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可操作的教育测量新方法。
    • 王旭明
    • 摘要: 听说不少学校热热闹闹地搞学生心理教育,包括开课、咨询、心理测量,等等。我的看法是,心理健康教育绝不是记住些概念、背些定义、说些原则话就可以的,而是要坚持以关爱学生为第一的原则,用扎实有效的方法,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 晋争; 赵凯宾; 于欢; 张玉
    • 摘要: 目的 验证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黄河文明现代转型背景下的适用性,并为区域性常模的建立提供实证支持。方法 使用中文版SCL-90在河南省对59 244名15~29岁整群样本施测,并对量表评分进行信效度检验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 各项目与总分的相关在0.42~0.73之间,项目效度较好;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SCL-90的九因子结构与数据的拟合度很好(CFI=0.999,RMSEA=0.022,TLI=0.998,SRMR=0.0035),各因子的项目载荷和聚合效度良好,但区分效度不足;贝叶斯分析结果发现,河南省15~29岁群体的SCL-90各因子分与历年全国常模同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F>100),因此有必要使用分常模;使用不同临界值的检出率分析发现,以均分作为临界值,检出率在13.12%~15.19%之间,相对集中,使用2分或者3分经验判断不能替代常模参照作为筛查标准。结论 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示出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组内相关系数,所得分数可以作为新的区域性常模被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