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教师
临床护理教师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202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教育、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4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38011篇;相关期刊79种,包括卫生职业教育、护理管理杂志、全科护理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中华护理学会第18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第三届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颁奖大会暨第三届护理学术年会、中华护理学会首届全国护理学专业院(校)长论坛等;临床护理教师的相关文献由436位作者贡献,包括魏雪梅、何剑、金瑞华等。
临床护理教师—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38011篇
占比:99.85%
总计:138213篇
临床护理教师
-研究学者
- 魏雪梅
- 何剑
- 金瑞华
- 姜金霞
- 栗洁婷
- 沙丽艳
- 胡定伟
- 郭中献
- 侯晓静
- 侯淑肖
- 冯婷
- 刘洋
- 商临萍
- 李宏
- 李晓丹
- 池艳宇
- 花蕾
- 郭金玉
- 马小琴
- 马燕兰
- 何红艳
- 卢瑛
- 姚鑫倩
- 张铁辉
- 王颖
- 肖丽艳
- 谭玲玲
- 谭瑜
- 邵文利
- 陈兰
- 陈翠萍
- 陈静
- 万慧娟
- 从维莲
- 任艳
- 伊静
- 何洋
- 何蔺
- 刘丽萍
- 刘双红
- 刘春兰
- 刘珩
- 刘红
- 利越萍
- 吴欣娟
- 吴玉琼
- 吴艳妮
- 吴雪
- 周体
- 周春兰
-
-
王一妃;
李永红;
陈亚楠;
姜孟涵;
利越萍;
林翠霞
-
-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教师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调查141名临床护理教师的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分析其人文关怀能力与有效教学行为的相关性,探究其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临床护理教师的人文关怀能力得分为(197.33±18.69)分,与有效教学行为呈正相关(P<0.01);带教年限、是否接受过相关培训、教学能力、个性特征是其人文关怀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临床护理教师人文关怀能力高于普通护士,医院管理者应根据其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因素开展针对性干预,以提高其人文关怀能力。
-
-
范家莉;
姚小燕;
张驰英;
汪云云;
方继红;
武莉;
开红霞;
尹筱蕗;
肖玉梅
-
-
摘要:
目的探讨对临床护理教师实施欣赏式探询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32名临床护理教师为研究对象,以欣赏性探询的发现(discovery)-梦想(dream)-设计(design)-命运(destiny)4-D循环模式为活动架构,开展4次由心理咨询师引导、护理管理层共同参与、分组进行的4-D对话;每次对话后,护理管理层进行讨论与总结,提出改进措施与方案,进行教学管理改革。采用职业生涯成功量表、心理资本问卷在干预前后进行调查。结果29名临床护理教师完成了研究。欣赏式探询实施后,临床护理教师职业生涯成功总分为(35.17±4.83)分、心理资本总分为(92.69±10.90)分;实施前,职业生涯成功总分为(31.83±3.38)分、心理资本总分为(84.48±11.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44,P=0.002;t=2.768,P=0.010)。结论欣赏式探询方法能提升临床护理教师职业生涯成功水平和心理资本水平。
-
-
王欣然;
王文爽;
张晓雪;
靳瑾
-
-
摘要:
临床护理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教师教学能力直接影响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本研究总结了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在教学和护理中的意义,并对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进行综述。首先,重视临床护理教师选拔,提高遴选标准,实施多维度、全程化评价。其次,完善教学培训体系,个性化管理发挥不同教师的优势。此外,健全教学激励机制和职业素质教育,培养护理和教学专业的双重认同感,旨在为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
-
曹祝萍;
葛文利;
马莉;
孙红格;
黄芝圃;
李祎梅
-
-
摘要:
目的提高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方法选择34名临床护理教学组长进行教学能力培训,以美国护士认证中心(ANCC)的护理继续教育认证原则为指导,设计并实施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培训项目。比较培训前后临床护理教学组长教学能力。结果培训后,护理教学组长的朗诵表演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授课能力及综合教学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P<0.01)。结论基于ANCC护理继续教育认证原则进行教学能力培训,能够精准把握临床护理教师的培训需求,有效提升其教学能力。建议开展ANCC护理继续教育认证,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标准化。
-
-
肖适崎;
范玲;
宋丽萍;
夏天慧;
王晶
-
-
摘要:
调查临床护理教师团队的循证实践知识、态度、行为情况,结果显示,临床护理教师对开展循证实践的态度较为积极,但循证知识技能仍有巨大提升空间,应积极采取措施,将循证理念灵活融入护理教学实践并不断优化,更好地培养护理人才。
-
-
池艳宇;
李晓丹;
郭金玉;
吴雪
-
-
摘要:
目的构建临床护理教师培训课程,为提升临床护理教学效果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前期调研和小组讨论的形式确定临床护理教师培训课程专家咨询表,采用Delphi法对18名三级甲等教学医院专家进行2轮咨询,以确定最终课程。结果临床护理教师培训课程包括一级指标4项(职业素质、专业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33项。2轮专家咨询的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752。专家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314、0.478(均P<0.01)。结论构建的三级甲等教学医院临床护理教师培训课程合理可靠,经临床护理教学验证后可作为临床护理教师培训课程。
-
-
尹海燕;
刘春兰
-
-
摘要: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教师工作投入水平现状,探讨其与角色压力、感知的上级社会支持的关系,为管理者实施针对性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应用临床护理教师角色压力量表、感知的上级社会支持量表、工作投入量表,对山东省5所医学院校附属教学医院的406名临床护理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理教师工作投入得分4.41±1.07,工作投入与感知的上级社会支持呈正相关,与角色压力呈负相关(均P<0.01)。培训参与频次、角色压力和感知的上级社会支持是临床护理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临床护理教师工作投入处于较高水平,护理管理者可通过降低角色压力、加强支持力度、提供教学培训机会等方法进一步提高其工作投入水平,进而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
-
吴祥翠
-
-
摘要: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发展迅速,为我国医疗的发展和进步奠定基础,而高校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决定着高校的教学水平和人才质量,是高校教育稳定发展的关键。本文首先了解教师学习培训的重要作用,并从临床护理专业角度重点探讨一线进修对高校临床护理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的影响,为高校临床护理教育提供参考。
-
-
李秀;
韩菲;
梁丹燕;
马灵丹
-
-
摘要: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下一步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问卷星"设计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教学能力调查表,评估护士的教学能力现状,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教学能力与个人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水平中等偏低,其中教学风格及方法的条目均分最高,教学态度条目均分最低.教学能力优秀(总分91~120分)的教师有72人(15.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优秀组的婚姻状态、月收入、年度参加教学会议次数及学历项目与非优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其他各项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认为教学工作是项负担、认为教学让我充分发挥才能是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临床护理教学处于中等偏低水平,这与未充分利用护理进修人员和专科护士的才能有关,应该进一步建立能促进临床教师发挥才能的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临床教学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
-
-
尹海燕;
刘春兰
-
-
摘要:
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教师工作投入水平现状,探讨其与角色压力、感知的上级社会支持的关系,为管理者实施针对性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临床护理教师角色压力量表、感知的上级社会支持量表、工作投入量表,对山东省5所医学院校附属教学医院的406名临床护理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临床护理教师工作投入得分4.41±1.07,工作投入与感知的上级社会支持呈正相关,与角色压力呈负相关(均P<0.01).培训参与频次、角色压力和感知的上级社会支持是临床护理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 临床护理教师工作投入处于较高水平,护理管理者可通过降低角色压力、加强支持力度、提供教学培训机会等方法进一步提高其工作投入水平,进而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
-
赵书敏;
郭小叶
- 《中华护理学会2017全国护理管理改革创新高层论坛》
| 2017年
-
摘要:
护理临床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及深化,优秀的临床护理教师是确保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为了积极响应并贯彻执行《陕西省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指导意见》中"鼓励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政策,本院受韩城市政府委托,于2015年5月28日正式托管韩城市民杨医院,该院为一家二级民营医院.为了在短期内尽快培养一批能够胜任临床教学任务的护理教师,笔者所在项目组将微格教学引入了临床护理教师的培养,收效良好。
-
-
杜云海;
陈静;
姜金霞;
李宏;
冯婷
- 《中华护理学会2016全国急诊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2016年
-
摘要:
重症医学科以重症患者的救治与监护为主导,其服务宗旨是为危及生命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延续性的器官功能支持,它的医疗功能反应了医院的整体救护水平.由于重症医学科患者病情危重、具有突发性、紧急性和多变性的特点,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工作任务的高强度性,临床护理带教充满压力与挑战.临床护理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是教学行为的直接主导者,临床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其知识结构、专业能力、教学行为、教学能力等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探讨重症医学科临床护理教师胜任力要素,为师资力量的选拔与考核提供依据.
-
-
-
-
-
-
-
朱小萍
- 《2006中国护理大会》
| 2006年
-
摘要:
临床护理教学在护理教育中不仅提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而且对培养学生专业化的思维方式,对于学生专业角色的形成,社会责任感的建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伦理观、价值观的形成很有帮助.护理临床带教教师在护理实习生完成临床实习的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和责任,特别是有一支优秀的护理师资队伍,是保证临床实习带教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临床带教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护理实习生实习阶段的效果.带教教师的职责是以准确、正规的理论与操作技能,精心指导护理实习生进行多种护理操作,使护理实习生在课堂学到的知识能够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强化与升华,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同时通过自身牢固的专业思想,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对护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使护理实习生具有高尚的理想道德和情操,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护理人才.因此提高带教教师的素质,增加教师的意识观念,是培养合格护士的根本保证.[1]我院承担着护理本科、大专、中专临床带教任务,为了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及临床教师素质,我科自2003年开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让学生为教师评分,找出临床带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