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判性思维
评判性思维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1381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教育、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58篇、会议论文23篇、专利文献437051篇;相关期刊379种,包括卫生职业教育、护理管理杂志、全科护理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第十五届全国护理高职高专教育研讨会、第九届全国高等护理教育学术研讨会、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等;评判性思维的相关文献由2836位作者贡献,包括金瑞华、张秀英、王明弘等。
评判性思维—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37051篇
占比:99.69%
总计:438432篇
评判性思维
-研究学者
- 金瑞华
- 张秀英
- 王明弘
- 李慧
- 王敏
- 丛壮
- 刘少鹏
- 徐仁华
- 李丹
- 童川
- 肖归
- 邓丽
- 邢蓓蓓
- 陈亚飞
- 唐四元
- 夏立平
- 孙宏玉
- 张平
- 朱芬芬
- 李昆
- 濮丽萍
- 王井霞
- 王维利
- 王芳
- 胡可芹
- 袁圳伟
- 叶旭春
- 孙朝文
- 孙玫
- 张开利
- 张琳
- 张红霞
- 成守珍
- 成静
- 杨如美
- 王海彦
- 王薇
- 王静
- 罗丹
- 蒋红
- 蔡小红
- 许红璐
- 邓辉
- 闻彩芬
- 陶巍巍
- 黄颖
- 余立平
- 刘珍香
- 叶珊珊
- 叶琴
-
-
刘金枚;
熊真真;
郝珏;
廖明姝;
曾兢
-
-
摘要: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新生的评判性思维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评判性思维倾向量表对刚入校的成都医学院59名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新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为(303.58±28.35)分,为正性评判性思维能力。各特质中求知欲的得分最高为(46.14±5.97)分,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得分最低为(39.92±6.09)分。其中阅读频率和是否接受过评判性思维课程学习是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新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体得分较高,其中阅读频率、是否学习过评判性思维课程是其影响因素。
-
-
陈小凤;
唐欧风;
周慧;
黄思敏;
徐文珠;
詹陈菊
-
-
摘要:
分析评价思维可视化工具教学对护理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思维可视化工具教学有益于提高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但由于纳入研究存在较大差异,未来有必要设计更规范的随机对照试验予以验证。
-
-
徐建梅;
赵佳慧
-
-
摘要:
目的:分析概念构图教学法在心内科护理实习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接收的55名实习生设为对照组,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接收的55名实习生设为实验组。比较两组的教学成果。结果: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及理论、实践掌握程度明显较高(P<0.05)。结论:概念构图教学法应用于心内科实习生带教中明显提高了其评判性思维能力,促进了对理论与实践的掌握程度。
-
-
潘哲菲
-
-
摘要:
本文基于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下册A beautifulsmile为例,论述“借助图片或文章标题切入,梳理文本核心线索”“剖析文章的主要内容,梯度式整理文章的主要脉络”“读后提问注意创设问题情景,通过生生互动提升评判性思维能力”等一系列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方法。
-
-
徐莹
-
-
摘要:
目的探究骨科护士应用进阶护理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3月该院骨科在职护理人员20名,根据时间不同记为管理前(2019年2月—2020年2月)和管理后(2020年3月—2021年3月)。管理前进行传统护理管理模式,管理后进行进阶护理管理模式,对比管理前后护理人员实践技能、护理能力、评判性思维。结果管理后,护理人员消毒、包扎、牵引、石膏固定、深静脉维护、负压封闭引流等实践技能评分显著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护理人员预见能力、沟通能力、人文素养、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等护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护理人员求知欲、寻找真相、分析能力、开放思想、系统组织能力、认知成熟度、评判思维自信等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显著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骨科护士实施进阶护理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护理人员实践技能、护理能力以及评判性思维,强化个人护理质量的同时为骨科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
-
施颖;
张晓敏
-
-
摘要:
目的探究强化细节管理应用在产科护士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2月该院产科在职护理人员12名,根据时间不同记为管理前(2019年1月—2020年1月)和管理后(2020年2月—2021年2月)。管理前进行传统护理管理模式,管理后进行强化细节护理管理模式,对比管理前后护理人员综合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职业幸福感。结果管理后,护理人员健康宣教、心理干预、助产技术、自学能力、服务态度、健康评估等综合素质评分显著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护理人员求知欲、寻找真相、分析能力、开放思想、系统组织能力、认知成熟度、评判思维自信等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显著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护理人员生活满意、正性情感、生命活力、健康关注、利他行为、自我价值、友好关系、人格成长等职业幸福感评分显著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产科护士进行强化细节护理管理模式可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综合能力、评判性思维及职业幸福感。
-
-
黄丽明
-
-
摘要:
目的探讨概念图教学模式对培养护理本科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3月—2020年6月的38名护理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其进入临床教学实习前2个月分别实施常规教学模式与概念图教学模式,观察并比较学生干预前后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多方面综合能力的变化。结果对护理本科学生实施概念图教学模式后,其CTDI-CV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能力得分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应用概念图教学模式可促进护理本科学生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和理解能力,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与思考积极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临床决策力,该模式可作为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值得临床运用。
-
-
孔祥麟;
陈丹;
伍雅琴;
胡素文;
王敏;
陈晓萱
-
-
摘要:
目的探讨混合式教学在妇产科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9月—12月,选取某医学院2018级护理学专业2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8名)和试验组(38名)。对照组采用以面对面课堂讲授为主、线上教学为辅多媒体教学;试验组采用混合式教学进行授课,包括系统思维、问题导向、重点串联、经典实例、实践助学、知识拓展。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并且采用课程评价问卷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课程结束后,试验组理论成绩(82.05±4.19)及操作考核成绩(90.05±2.05)高于对照组理论成绩(79.37±4.76)及操作考核成绩(88.82±2.17)(均P<0.05),试验组课程评价得分(108.97±7.49)高于对照组(104.39±6.96)(P<0.05);试验组评判性思维能力在寻找真理、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求知欲维度、总得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混合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及评判性思维能力,获得学生的认可。
-
-
李瑜;
句敏
-
-
摘要:
目的探讨元认知策略联合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模式在泌尿外科实习护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的实习护生96名,随机分为对照组48名和观察组48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观察组采用基于元认知策略的培训模式联合OSCE模式。比较2组实习护生的理论及操作考核情况、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实习护生的理论操作考核情况及评判性思维能力均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元认知策略联合OSCE模式可提高泌尿外科实习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实习效果,为今后护生的教学提供临床实践经验。
-
-
卢杰平
-
-
摘要:
笔者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在实践中探索评判性阅读教学中合理、有效的问题设置,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乐于主动探究。本文旨在探讨在实践中如何围绕文本主线及文本内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
-
-
徐芙蓉;
秦月兰;
石泽亚;
刘怡素;
隆艳飞
- 《2017中国护理管理大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探讨标准化“现况-背景-评估-建议”沟通模式对培养护士评判性思维的效果. 方法:组织开展标准化沟通模式培训,针对不同临床科室专科特点设计个体化的标准化沟通模式并应用于临床,观察实施前后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变化,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及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MMSS)、医护合作态度量表进行测量,比较实施前后的得分结果. 结果:运用标准化沟通模式后,全院900名临床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各维度得分、总均分,医护满意度得分与实施前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历、年龄、职称、工作年限、获得专业知识的途径对总分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结论:标准化沟通模式的运用提高了临床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既有助于保障临床护理安全和提高医护满意度,也能体现护理工作的核心价值.
-
-
-
陈玲;
高枫;
张栋栋
- 《第十五届全国护理高职高专教育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目的:建立适合五年制高职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序列化训练模式.rn 方法:构建一全程三阶段序列化训练模式,有机组合序列安排专题讲座、案例教学、概念图教学和反思日记教学.试验组应用序列化训练模式,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法.rn 结果:研究末期试验组CTDI-CV量表"寻求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思维自信心"5个维度及总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试验组研究初期与末期对比,CTDI-CV量表分数除"开放思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6个维度及总分均显著提高.对照组研究初期与末期对比,CTDI-CV量表各维度及总分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n 结论:一全程三阶段序列化训练模式能有效提高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
-
罗俊娥
-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学术交流会》
| 2018年
-
摘要:
目的:研究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护士哀伤辅导培训中的运用效果. 方法:选取某基层医院146名护士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70名护士作为实验组,76名护士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授课.授课前,对两组护士进行基线资料问卷调查,包括用一般情况调查、哀伤辅导认知水平、评判性思维能力调查;授课后,再用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对两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两组护士进行哀伤辅导相关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对实验组护士进行授课效果问卷调查.利用统计学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及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实验组护士理论考试成绩及技能考试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部分实验组护士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满意. 结论:任务驱动教学法提高了护士的哀伤辅导理论成绩、技能成绩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教学效果满意度高.
-
-
卢玉仙;
高薇;
武晶晶;
徐益荣;
魏志明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卫生教育专业委员会、全国高等卫生职业技术教育协作会2017年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外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护理学科,护生只有进入真实的临床情境才能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临床实践所面临的各种情况是动态的,疾病并不总是按照预期的轨迹发展,这对教学提出了挑战,教师必须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和临床决策能力才能应对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展性案例教学是一种利用体现患者病情变化的综合知识,促进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发展的教学策略.进展性案例教学有助于护生学习知识并将知识运用于临床复杂的情形.基于此,将进展性的案例引入了外科护理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
赖玉娥;
吴华敏;
韦川妹
- 《2017中国护理管理大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探讨互评模式临床护理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7-12实施的传统模式护理查房设为对照组,将2016年1-6月实施的互评模式护理查房设为观察组.两组在实施过程中均每周1次护理查房.比较两组查房者病情掌握程度、专科业务考核成绩、医生对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护理查房专科考核成绩、医生对护理满意度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掌握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互评模式在临床护理查房中的应用可激发护士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建立评判性思维,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达到提高护士长查房能力的同时提升护士解决临床实践问题能力的预期效果与目标.
-
-
-
李丹菊;
李巧玲
- 《第九届全国高等护理教育学术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目的:探索性格色彩心理学在神经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利用色彩心理学知识因人施教提高临床护理带教水平,提高实习护生的综合能力.方法:以实习批次为单位选取2011年6月-2012年5月55名大专实习护生入选为对照组,2012年6月-2013年5月批次55名大专实习护生入选为实验组,对照组按传统教学方法统一带教,实验组接受性格色彩心理学教学方法,因人施教,两组人员均在实习前和一个月实习结束后进行应对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调查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采用性格色彩心理学进行临床教学后护生的应对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护生认可性格色彩心理学教学方法,该模式能让学生了解自己,完善个性,更快更好适应临床环境,同时提高语言沟通技巧和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自我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性格色彩心理学应用于护理教学中能有效提高护生应对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帮助护生完善个性,更好适应不同工作环境和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