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生
高职护生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1235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32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47571篇;相关期刊368种,包括卫生职业教育、护理管理杂志、全科护理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医学发展中护理新理论、新技术研讨会暨全国护理管理、临床教学与心理护理学术交流会、第八届全国护理高职高专教育研讨会等;高职护生的相关文献由2028位作者贡献,包括刘雪萍、井坤娟、刘丽琼等。
高职护生—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7571篇
占比:97.47%
总计:48806篇
高职护生
-研究学者
- 刘雪萍
- 井坤娟
- 刘丽琼
- 黄金银
- 丛小玲
- 曹楠
- 沈思媚
- 濮丽萍
- 闻彩芬
- 付雪连
- 何平
- 张蒙
- 杨艺
- 林婕
- 王丽娟
- 纪忠红
- 蔡小红
- 许苏飞
- 谭小燕
- 邱志军
- 何晓璐
- 傅雪梅
- 吕怀娟
- 吴丽荣
- 周静
- 孙永波
- 张丽君
- 张志芳
- 张满和
- 徐秀芝
- 滕晓洁
- 王彦
- 程云
- 罗玉琳
- 费素定
- 赵晓华
- 郑梅钦
- 钟兴泉
- 余红梅
- 冯亮
- 刘茜
- 周丽君
- 季云
- 季诚
- 庄梅宝
- 张巧玲
- 张涛
- 戴鸿英
- 曹小萍
- 朱蓓
-
-
莫琼珍;
何晓红;
徐筱清;
莫丹丹;
闫观丽
-
-
摘要:
为研究临床教学路径在高职护生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选取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关节外科实习的70名高职护生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将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5人。其中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带教模式,研究组护生则采用临床路径带教模式。在试验结束后,统计两组护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技能考试、护理能力评定及满意度调查。在对比两组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技能熟练程度及护理能力后,发现实施教学路径的研究组护生的临床知识掌握的情况和护理相关技能的熟练程度明显优于采用普通实验教学的对照组护生。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发现,采用教学路径带教模式的研究组护生的教学效果比采用传统带教模式的对照组护生的教学效果好(P<0.05),且研究组护生对实习过程的学习情况的满意度更高。由此可知,教学路径在高职护生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护生对临床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熟练程度,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对护生的学习和护理人才的培养有很大的益处,能够增加护理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
-
-
冯仁梅
-
-
摘要:
以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护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整合角色教学法对小儿推拿教学的影响。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法,观察组给予整合角色教学法,对比两组理论考核、小儿推拿操作技能、学习积极主动性。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理论、小儿推拿操作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学习动力、学习深度、学习目标、学习控制力、学习扎实性及总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整合角色教学法能够明显提高护生小儿推拿理论的操作评分,并提高护生学习积极主动性。
-
-
易玲钦;
季子涵
-
-
摘要:
随着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招生录取比例的提高,高职护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本研究通过对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应届毕业生职业期望及就业影响因素的调查,旨在了解分析高职护生就业时的影响因素,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层面提出建议,通过系统化的就业指导提高高职护生的就业质量。
-
-
-
赵培文
-
-
摘要:
目的:调查高职护生的睡眠质量状况,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运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河南省某高职院校2,978名在校护生的睡眠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职护生总体睡眠质量得分(4.25±0.063),得分略低于中国常模水平。结论:高职护生睡眠质量一般,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探讨积极有效措施以预防及缓解其睡眠障碍现状。
-
-
孙佳佳;
居香芸;
夏梦婷;
王雨薇;
马前营
-
-
摘要:
目的调查“1+X”证书制度下高职护生老年照护择业动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培养老年护理人才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将2020年11—12月苏州某卫生类职业院校护生作为调查对象,将问卷导入问卷星,通过各班团支书将问卷链接发放至各班微信群。调查者匿名填写,独立自主完成后提交。结果调查显示,我院二年级高职护生老年照护择业动机水平为69.4±12.08分,处于中等水平。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在家是否与老人同住、是否曾由老人照顾过、是否有照顾老人的经历、与老年人关系、家人对老人态度、是否参加过老年人活动、是否看好老年护理行业的发展前景,对高职护生择业动机有影响(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照顾老人的经历、与老年人关系好、参加过老年人活动、看好老年护理行业的发展前景是老年照护择业动机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高职护生老年照护择业动机不断提升,但仍处于中等水平;性别、照顾老人的经历、与老年人关系好、参加过老年人活动、看好老年护理行业的发展前景等因素,对高职护生择业动机有影响。
-
-
尹嫒妮;
邱芳;
张婷婷;
梅旭;
刘梦婕
-
-
摘要:
目的设计基于生命意义感的高职护生生死教育课程并探讨实施效果。方法将2019级2个班的五年制高职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设为试验组(n=56)和对照组(n=54)。试验组接受为期16周、32学时的生死教育课程(选修课),对照组不接受生死教育课程。入组前及课程结束后采用生命意义感量表对两组学生进行调查,并调查试验组学生对课程的认知度和满意度。结果教学后,试验组生命意义感总分、生命目的和求意义的意志2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100%试验组学生对生死教育课程满意,98.2%学生对授课方式满意,96.4%学生愿意再次参加生死教育课程。结论生死教育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职护生生命意义感水平的正向改变,学生对课程接受度高。
-
-
杨晓娟;
朱霖;
朱延玲;
褚慧慧
-
-
摘要:
目的:了解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性投入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比较普通专科、专升本、社会扩招三类学生的差异,并探讨其原因及改进策略。方法:对21名高职护生进行无结构式访谈,在扎根理论指导下,运用NVivo11软件对资料进行登录分析。结果:高职护生的学习性投入包含:学生努力程度、主动合作学习水平、师生互动、学业挑战度和学习者支持度五个方面,受外在和内在因素影响,不同学制类型学生学习性投入及其影响因素存在差异。结论:基于学情分析,应优化不同学制类型学生的学习性投入,改善高职护生学习性投入的影响因素。
-
-
-
-
-
-
黄金银;
费素定;
吴晓琴
- 《第八届全国护理高职高专教育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护理教育的发展是建设高水平护士队伍的基础,而提高护理教育的办学质量才能促进护理教育的发展。高职护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适应现代医疗卫生事业所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必须加强临床技能和实践环节的结合。因此我院对高职护生在实习前进行临床技能强化培训,并以情景模拟的形式进行考核,以了解临床相关知识理论的掌握及实际运用情况,期望对护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以促进和完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