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疾病特征

疾病特征

疾病特征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82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肿瘤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49篇、会议论文23篇、专利文献92268篇;相关期刊257种,包括中国防痨杂志、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临床肝胆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疑难病分会2014年学术交流会、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等;疾病特征的相关文献由4492位作者贡献,包括周新华、吕岩、贺伟等。

疾病特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49 占比:1.12%

会议论文>

论文:23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92268 占比:98.85%

总计:93340篇

疾病特征—发文趋势图

疾病特征

-研究学者

  • 周新华
  • 吕岩
  • 贺伟
  • 吴桂辉
  • 李芳
  • 王芳
  • 何建国
  • 吕平欣
  • 张伟
  • 方伟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杨杨; 袁媛; 卢水华
    • 摘要: 为了解复治结核病患儿临床特征,笔者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结核科收治的41例复治药物敏感结核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基础特征(性别、年龄)、临床诊断及分类、复治原因、肺结核胸部CT表现、治疗与预后等临床资料.结果 发现,41例患儿中,肺结核占58.5%(24/41),肺外结核占41.5%(17/41).肺外结核中,淋巴结结核占41.2%(7/17),结核性脑膜炎占29.4%(5/17).因不合理或不规律用药、复发、治疗失败而复治的患几分别占58.5%(24/41)、31.7%(13/41)、9.8%(4/41),而在前者中有18例(75.0%)因药物不良反应所致.24例有胸部CT检查的肺结核患儿中,12例(50.0%)表现为单侧肺非空洞病灶、9例(37.5%)为双肺病灶,2例(8.3%)为单侧胸腔积液和胸膜增厚,1例(4.2%)表现为空洞.23例(56.1%)复治患儿使用了3 H-R-Z-E/9~15 H-R-E或3H-R-Z/9~15H-R-E(H..异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治疗方案,余18例(43.9%)使用了非规范治疗方案.经随访,35例(85.4%)患儿成功完成治疗且治愈;2例(4.8%)患儿仍在服药,病情稳定;4例(9.8%)失访.由此可见,复治药物敏感结核病患儿以肺结核、因不合理或不规律用药致复治者为主,胸部CT表现以单侧肺非空洞病灶者多见,总体预后良好.但应注意患儿的随访,尤其是对初治中有药物不良反应者.
    • 郭洋; 秦林; 徐慧芳; 赵营; 王文洁; 付文侠; 王国春; 啜峻玮; 丁卫民; 傅瑜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镜下非活动期中心型气管支气管结核(简称“气管支气管结核”)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267例镜下非活动期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支气管镜下检查情况。结果:267例患者中,男性79例,女性188例,男女比例为1∶2.38;年龄以20~40岁年龄组为主(55.43%,148/267)。临床表现:胸闷、气促221例(82.77%),咳嗽、咳痰166例(62.17%),发热35例(13.11%),咯血15例(5.62%),无症状20例(7.49%)。非活动期气管支气管结核主要累及部位:左主支气管124例(46.44%),右中间段支气管69例(25.84%),右主支气管48例(17.98%),气管26例(9.74%);左侧∶右侧病变比为1∶0.94(124∶117)。267例患者中,以管壁软化型为主者21例(7.87%),以瘢痕狭窄型为主者198例(74.16%),以管腔闭塞型为主者15例(5.62%),以反复回缩型为主者33例(12.36%);合并肺不张169例(63.30%),并发肺内空洞116例(43.45%),出现肺内多病灶195例(73.03%)。支气管管腔狭窄的CT表现与支气管镜检查检出符合率为98.13%(262/267)。结论:镜下非活动期气管支气管结核以女性、中青年人群多见,最常见症状为胸闷、气促,咳嗽、咳痰;CT检查与支气管镜检查检出符合率高,是镜检前的重要诊断手段。
    • 崔小勇
    • 摘要: 随着羊养殖业的日益发展壮大,羊疫病发生率明显提升,其中以小反刍兽疫的危害程度较大、影响较为深远。羊小反刍兽疫又被称为羊瘟,是羊感染病毒所致,其在大范围传播与蔓延的同时,严重威胁羊的生命安全。为从根本上缩小羊小反刍兽疫的危害范围,促进羊养殖业发展,要明确羊小反刍兽疫的发生特点,并对该疾病采取综合性防控技术。基于此,对羊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方法等方面展开综合论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控措施,以供参考。
    • 刘孟嘉; 张璐莹; 陈文
    • 摘要: 目的:分析住院高费用患者的特征和服务利用及费用情况,为及时识别此类患者、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基本医疗保险住院结算数据,参考国际研究界定住院高费用患者,并对其特征、住院服务利用和费用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住院高费用患者年住院费用占全部住院患者费用总和约50%。住院高费用患者的平均年龄较高,男性占比较高,在一年中确诊的疾病数平均为3.65种;住院高费用患者的住院服务利用程度更高,人均费用明显高于非高费用患者。结论:住院高费用患者疾病数量较多,特定疾病较为常见,其住院费用占全部患者住院费用近一半。未来需注重对住院高费用患者的疾病管理,引导其合理利用医疗资源。
    • 郭华征; 邢振川
    • 摘要: 目的:分析综合医院呼吸科病房肺结核患者特征和诊断转诊情况,为早期发现肺结核患者并转诊至结核病防治机构提供帮助。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呼吸科病房诊断为肺结核(包括疑似患者、临床诊断患者和确诊患者)的68例患者,出院后进行随访,其中57例于结核病定点医院或结核病防治所诊断为肺结核(包括临床诊断和确诊患者)。采用描述性方法对57例肺结核患者(观察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同期收治的114例非肺结核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57例肺结核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24例;年龄范围为20~93岁,≥60岁的患者占比较高,达到61.4%(35/57)。临床症状以咳嗽最常见(51例,89.5%),其次为咳痰(44例,77.2%)、胸闷气短(32例,56.1%)和乏力(30例,52.6%)等。入院诊断以胸腔积液待查(17例,29.8%)、肺炎(16例,28.1%)和肺内阴影待查(15例,26.3%)为主,最常见的合并疾病为低蛋白血症(20例,35.1%)。肺结核的诊断依据主要依靠特殊细菌抗酸杆菌染色(26例,45.6%)和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24例,42.1%);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样本检测阳性率(91.3%,21/23)高于痰液(19.6%,9/46)、支气管镜刷片(17.1%,7/41)和胸腔积液(10.0%,2/20)标本;胸部CT扫描报告肺结核3例,报阳率为5.3%。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率为24.6%(14/57),诊断延迟率为43.9%(25/57)。出院诊断为肺结核的68例患者中,54例通过转诊至结核病定点医院确诊,3例通过转诊至结核病防治所确诊,6例通过转诊至结核病定点医院排除肺结核;2例临床诊断患者因症状轻未按要求转诊至结核病防治机构诊治;3例为临时来京人员,联系失败,具体转诊及确诊情况不详。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消瘦[33.3%(19/57)]、胸痛[31.6%(18/57)]、单侧胸腔积液[45.6%(26/57)]、肺内实变影[33.3%(19/57)]、气管狭窄[14.0%(8/57)]等症状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4.9%(17/114)、16.7%(19/114)、12.3%(14/114)、14.0%(16/114)、2.6%(3/1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108,P=0.001;χ^(2)=3.958,P=0.047;χ^(2)=23.561,P=0.000;χ^(2)=8.694,P=0.003;χ^(2)=23.561,P=0.008)。结论:综合医院呼吸科病房肺结核患者以老年人为主,通过胸部CT影像筛查肺结核阳性率低,消瘦、胸痛、单侧胸腔积液、肺内实变影及气管狭窄等特征对临床鉴别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范小玉; 孟凡亮; 张照如; 王翔; 邓洋; 程跃
    • 摘要: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disease 2019,COVID-19)病人的早期临床特征,为临床早期识别该类病人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20年1—2月4例经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诊治的COVID-19病人的早期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等资料。结果4例病例中2例男性,2例女性,年龄范围为26~64岁,中位数为30岁。潜伏期在1~6 d,均为输入性病例。4例均有发热、咳嗽,1例有头痛,1例有全身酸痛、乏力,3例脉搏增高,3例血压增高。血常规中,1例白细胞计数降低,2例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1例淋巴细胞计数降低;3例C反应蛋白(CRP)、超敏CRP升高,1例降钙素原升高;3例白球比例降低。2例胸部CT为两肺多发片状磨玻璃样影,分布在肺外周及胸膜下,2例为单肺、单发扇形磨玻璃样影,1例伴有片状实变影。结论早期COVID-19病人有明显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不具有典型性,多表现为发热、咳嗽,外周血常规可正常或轻度异常,超敏CRP和CRP可见升高,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为单肺、双肺多发或单发肺部磨玻璃影,部分伴有实变。
    • 朱丹; 陈燕; 双庆翠; 曾慧卉
    •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差异。加强临床医生对AECOPD和COPD合并CAP的正确认识,提高诊疗水平,降低患者病死率。方法:收集2017年1—6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及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住院并明确诊断为COPD的患者,共101例,依据入组标准分为AECOPD组(42例)和COPD合并CAP组(59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症状、体征、炎症指标水平、营养状态水平、血气分析结果、肺功能检测结果、合并症、临床转归等方面的差异。结果:(1)COPD合并CAP组患者畏寒、发热、肺部啰音发生率分别为15.3%(9/59)、27.1%(19/59)、83.1%(49/59),高于AECOPD组患者[2.4%(1/42)、9.5%(4/42)、64.3%(27/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558、3.448、11.053,P值分别为0.033、0.043、0.001)。(2)COPD合并CAP组患者C反应蛋白[M(Q_(1),Q_(3))]、降钙素原[M(Q_(1),Q_(3))]、血红细胞沉降率、B-型脑钠肽、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分别为34.10(7.37,79.30)mg/L、0.17(0.09,0.25)ng/ml、32.00(14.00,53.00)mm/1 h、430.00(140.00,2253.00)pg/ml、(51.26±16.15)mmHg(1 mmHg=0.133 kPa),高于AECOPD组患者[分别为5.62(2.94,13.95)mg/L、0.10(0.04,0.22)ng/ml、18.50(8.00,27.00)mm/1 h、150.70(100.00,547.00)pg/ml、(45.71±9.94)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648,P=0.000;Z=-0.818,P=0.024;Z=-3.182,P=0.001;Z=-3.172,P=0.002;t=-3.621,P=0.035)。COPD合并CAP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1)%pred)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_(1)/FVC%)分别为(45.00±14.70)%、(50.28±7.31)%,均明显低于AECOPD组[(52.02±15.42)%、(61.92±17.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124、2.726,P值分别为0.000、0.047)。(3)COPD合并CAP组心力衰竭发生率为28.8%(17/59)、机械通气使用比例为27.1%(16/59)、死亡率为6.8%(4/59),明显高于AECOPD组[11.9%(5/42)、9.5%(4/42)、2.4%(1/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719、2.824、0.059,P值分别为0.042、0.003、0.027);COPD合并CAP组住院时间为(9.38±3.66)d,较AECOPD组[(6.28±2.04)d]患者住院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7,P=0.011)。结论:AECOPD与COPD合并CAP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存在差异,COPD合并CAP组住院患者较AECOPD患者的炎症反应更明显,病情更重,预后更差,在临床上需密切关注,及时治疗。
    • 龙相君; 宋波; 宋年朋; 赵茂茂; 刘岩; 蒲增惠
    • 摘要: 目的总结分析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PVE)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及病原微生物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2008—2018年10年间收治的174例感染性心内膜炎(IE)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74例IE中有14例为PVE,其中男性4例,平均年龄(58.07±16.64)岁。14例中晚期PVE病人9例,占64.3%。超声心动图提示心脏瓣膜赘生物7例(50%),其中累及主动脉瓣4例、二尖瓣3例,且PVE组与自然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NVE)组赘生物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60,P<0.05)。临床表现主要以发热(12例,85.7%)、心脏瓣膜杂音(11例,78.6%)、心力衰竭(9例,64.3%)为主。11例(78.6%)病人血培养阳性,早期PVE致病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例(60%),晚期PVE致病菌为链球菌3例(50%),NVE致病菌为链球菌63例(73.8%),链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在3组中的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χ^(2)=10.526、9.360,P<0.05)。有2例PVE病人死亡,病死率为14.3%。结论PVE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死率较高。早期PVE致病菌以葡萄球菌为主,晚期PVE和NVE致病菌以链球菌为主。考虑PVE时,建议反复进行血培养及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尽早诊断,以改善病人预后。
    • 杨格日乐; 李艳梅; 赵丽萍
    • 摘要: 消化道结核(gastrointestinal tuberculosis,GITB)是肺外结核(extrapulmonary tuberculosis,EPTB)的一种常见形式,结核病变可累及消化道的任何部位。由于临床表现可能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的症状相似,内镜和组织学病理表现常显示非特异性炎症改变,因此其诊断具有挑战性。笔者对消化道结核临床及内镜特征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疾病的认识,避免误诊漏诊。
    • 井媛媛; 谢雁鸣; 王志飞; 王淇; 姜俊杰
    • 摘要: 目的:了解真实世界中,喜炎平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特征及用药特征。方法:采集真实世界使用喜炎平治疗的轮状病毒性肠炎1814名患者的基础信息、诊断资料、医嘱资料,经规范化处理后,运用频数统计、关联分析等方法分析数据中的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剂量、疗程;合并疾病和合并用药等信息。结果:喜炎平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以3岁以下的儿童为主,病情以一般为主;常合并疾病是轮状病毒肠炎和心脏疾病等;常用的给药途径是静脉滴注,静脉注射单日使用剂量最高未超过500 mg;常合并药物是磷酸肌酸。结论:喜炎平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用药较为规范。小儿病毒性肠炎感染容易并发心脏疾病、代谢疾病和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常合并磷酸肌酸、维生素类、西咪替丁、干扰素类、氨溴索等药物,以保护小儿心肌、增强抗病毒功效、治疗脱水、肺炎等并发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