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心内膜炎

心内膜炎

心内膜炎的相关文献在1960年到2022年内共计1150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外科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06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11366篇;相关期刊458种,包括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中国综合临床、中华内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第七届北京五洲心血管病研讨会、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第八届年会等;心内膜炎的相关文献由2530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宝仁、邓万俊、徐志云等。

心内膜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06 占比:8.86%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0.14%

专利文献>

论文:11366 占比:91.00%

总计:12490篇

心内膜炎—发文趋势图

心内膜炎

-研究学者

  • 张宝仁
  • 邓万俊
  • 徐志云
  • 梁庆祥
  • 梅举
  • 杨莉
  • 邹良建
  • 谷小鸣
  • 叶林
  • 吴士尧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雷亚莉; 谭焜月; 徐敏; 李恋晨; 熊峰
    • 摘要: 患者女,66岁,活动后气促伴胸背痛、咳嗽、咳痰2周;既往高血压6年,收缩压最高达180 mmHg,未经规律治疗。查体:血压119/76 mmHg,心律不齐,主动脉瓣听诊区闻及Ⅲ/Ⅵ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及舒张期叹气样杂音。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11.91 mg/L,血培养5天未见细菌、真菌等生长。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主动脉瓣膜明显增厚,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重度反流,瓣口最大血流速度V_(max)=4.03 m/s,平均压差40 mmHg;瓣上多发稍强回声团,较大者约15 mm×8 mm;右冠瓣见宽约2 mm破孔(图1A);右冠窦至瓣环处见15 mm×8 mm不规则低回声区(图1B);主动脉左冠瓣与左、右冠瓣间存在撕裂;诊断为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主动脉瓣赘生物伴撕裂、穿孔及瓣周脓肿。
    • 侍效春; 刘晓清
    • 摘要: 目的探讨葡萄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的临床和病原学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2011年至2018年住院治疗的46例葡萄球菌IE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6例葡萄球菌IE,占同期诊断的425例IE总数的10.8%。发热(97.8%)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其次是贫血(73.3%)和心脏杂音(63.0%)。并发症主要是心力衰竭(52.2%)和脏器栓塞(43.5%)。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38例(82.6%),其中甲氧西林耐药菌株12例(31.6%);病原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8例(17.4%),其中甲氧西林耐药菌株6例(75.0%)。住院期间死亡4例(8.7%)。与链球菌IE患者相比,葡萄球菌IE有基础慢性疾病的比例更高(P=0.008),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比例更高(P<0.01);累及左心的比例较低(P<0.01),累及人工瓣膜/装置的比例较高(P<0.01),出现脓肿形成的比例较高(P=0.005);住院期间死亡/未愈的比例较高(P=0.015)。结论葡萄球菌是IE重要的致病菌,相比链球菌IE而言,葡萄球菌IE病情进展更快,合并基础慢性疾病和并发症更多,预后更差,这使得葡萄球菌IE的临床治疗更具挑战性。
    • 龙相君; 宋波; 宋年朋; 赵茂茂; 刘岩; 蒲增惠
    • 摘要: 目的总结分析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PVE)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及病原微生物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2008—2018年10年间收治的174例感染性心内膜炎(IE)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74例IE中有14例为PVE,其中男性4例,平均年龄(58.07±16.64)岁。14例中晚期PVE病人9例,占64.3%。超声心动图提示心脏瓣膜赘生物7例(50%),其中累及主动脉瓣4例、二尖瓣3例,且PVE组与自然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NVE)组赘生物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60,P<0.05)。临床表现主要以发热(12例,85.7%)、心脏瓣膜杂音(11例,78.6%)、心力衰竭(9例,64.3%)为主。11例(78.6%)病人血培养阳性,早期PVE致病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例(60%),晚期PVE致病菌为链球菌3例(50%),NVE致病菌为链球菌63例(73.8%),链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在3组中的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χ^(2)=10.526、9.360,P<0.05)。有2例PVE病人死亡,病死率为14.3%。结论PVE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死率较高。早期PVE致病菌以葡萄球菌为主,晚期PVE和NVE致病菌以链球菌为主。考虑PVE时,建议反复进行血培养及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尽早诊断,以改善病人预后。
    • 陈进文; 李思靓; 叶婷; 曹阳; 张辉辉; 孙硕文; 袁建军
    • 摘要: 患者女,65岁,近3个月反复发热,最高体温39.2°C,伴心悸、胸闷,近1周出现间断性放射性胸痛,并持续加重;半年前因“间断性心悸、胸闷6年,加重1个月”就诊,临床诊断为“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病变”,予口服“呋塞米、螺内酯”等;既往无其他特殊病史。查体:主动脉瓣区闻及3/6级收缩期喷射样杂音。
    • 周忠春; 侯化东; 刘慧; 王丽娟; 孙桂芳; 董学敏; 刘丽琼
    • 摘要: 目的 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致脓毒性肺栓塞(SPE)的多层螺旋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影像诊断能力。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20年11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的34例感染性心内膜炎致SPE的多层螺旋CT特征,观察肺动脉表现、心脏原发疾病及赘生物的显示及肺部表现。结果 12例出现霉菌性肺动脉瘤,共18个,8例单发,囊状13个,边缘不规则12个,壁增厚8个,充盈缺损位于周边8个,远端3个,下叶外基底段、右肺中叶内侧段好发,均为3个,肺段动脉近段9个,中段8个。4例动脉瘤周显示晕征,急性期肺动脉轮廓快速增大6例,其中3例抗炎治疗后缩小、变细。治疗前8例栓塞肺动脉稍增粗。17例行心电门控全胸心脏大血管CT血管成像均能清晰显示心脏病变,显示肺动脉内膜炎10例,表现为肺动脉壁毛糙、不规则增厚,其中6例局部膨隆。11例显示赘生物。10例行胸部增强扫描,显示心脏病变、赘生物各6例。34例双肺均存在2种及以上多发、多种形态病灶,包括肺部斑片状浸润影、楔形影、结节、索条,前三者可伴空洞、气囊,楔形影、结节可伴滋养血管征,以肺周分布为主。结论 对于先天性心脏病、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或感染性血栓静脉炎等高危患者,胸部CT除表现为多发性、多形性、外周分布及滋养血管征,出现特异的霉菌性肺动脉瘤、栓塞肺动脉增粗、肺动脉内膜炎,可及时诊断SPE。心电门控全胸心脏大血管CT血管成像是感染性心内膜炎致SPE的最优CT检查方法。
    • 潘绍卿; 丁明岩; 孙丹丹; 郭丽娟; 肖明明; 朱芳
    • 摘要: 患者女,51岁,因持续发热(最高39.0°C)伴寒战8天,自服退热药后体温曾下降,无流涕、咳嗽等不适;既往体健。查体:体温38.2°C,血压121/70 mmHg,呼吸14次/分,双肺呼吸音粗,心率110次/分,律齐。血培养显示革兰阳性球菌。经胸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二尖瓣后叶呈瘤样脱向左心房侧,未见穿孔,其上见长约7.8 mm混合条索样附加回声(图1A),活动度较大,二尖瓣微量反流;诊断:二尖瓣后叶瘤,伴赘生物可能性大。临床诊断:二尖瓣后叶瘤,感染性心内膜炎。予抗感染治疗10天后症状无明显缓解,二尖瓣听诊区闻及3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复查经胸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二尖瓣后叶瘤样结构存在宽约7.2 mm连续性中断(图1B),其上见长约8.9 mm混合条索样附加回声,活动度较大,二尖瓣中等量反流(图1C),考虑二尖瓣后叶瘤穿孔。行二尖瓣成形术及赘生物切除术,术中见二尖瓣后叶P3区组织脆软,瓣叶穿孔;术后病理检查提示二尖瓣黏液性变伴急性化脓性改变(图1D)。最终诊断:二尖瓣后叶瘤伴感染性心内膜炎并穿孔。
    • 陈兵
    • 摘要: 临床症状疾病暴发可能是急性或慢性的,临床上不明显的感染也会发生。急性暴发的特点是突然和意外死亡、发热发作、食欲不振、关节疼痛和皮肤损伤,从全身发绀到经常描述的菱形皮肤(菱形荨麻疹)损伤不等。慢性丹毒往往在急性暴发后,其特征是关节肿大和跛行。慢性丹毒的第二种形式是植物性瓣膜心内膜炎。有瓣膜病变的猪可能表现出很少的临床症状;然而,当其运动时,可能会出现呼吸窘迫、嗜睡和发绀的迹象,并可能突然死于感染。
    • 石峰; 瞿跃红; 李漫; 郭海艳
    • 摘要: 伴放线凝聚杆菌(Aa)为凝聚杆菌属,革兰阴性短杆菌,嗜二氧化碳、微氧或者厌氧环境生长,GEOR-GIOS等[1]研究显示,Aa是一种牙周病的病原体,广泛存在于人类口腔中,它具有多种毒力因子,能引起细胞死亡,诱导或逃避炎症。在常规的培养基中生长缓慢或不生长,由于其生长条件的特殊性,临床微生物工作中常常漏检或误检。国外一份研究显示,感染性心内膜炎(IE)发病率在其国家为5.3~8.6/10万,老年人发病率增加一倍[2]。
    • 李兰; 吴齐红
    • 摘要: 奈瑟菌属于奈瑟菌科,为革兰阴性双球菌,可在人类及多种动物的鼻、咽、口腔黏膜表面定植,大多数为呼吸道条件致病菌,而微黄奈瑟菌是人体内定植菌中一种,主定植在舌背[1-2]。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微黄奈瑟菌在特定条件下可成为致病菌。有临床文献表明微黄奈瑟菌可对免疫力低下患者或儿童造成如脑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眼部感染、关节炎、皮肤结节、菌血症等[3]。
    • 王石磊; 李静; 邢丽华; 李智慧
    • 摘要: 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由病原微生物侵入心内膜导致的感染,而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RSIE)致脓毒性肺栓塞较为少见,表现为非特异性临床表现和影像学征象.本文报道1例RSIE致脓毒性肺栓塞病例,其经积极抗感染及外科手术治疗转归良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