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二尖瓣

二尖瓣

二尖瓣的相关文献在1960年到2023年内共计1523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0篇、会议论文27篇、专利文献430945篇;相关期刊358种,包括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2014北京大学心血管转化医学论坛、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等;二尖瓣的相关文献由3140位作者贡献,包括虞奇峰、陈大凯、吴明明等。

二尖瓣—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20 占比:0.21%

会议论文>

论文:2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30945 占比:99.78%

总计:431892篇

二尖瓣—发文趋势图

二尖瓣

-研究学者

  • 虞奇峰
  • 陈大凯
  • 吴明明
  • 布兰登·G·沃尔什
  • 张极
  • 朱津华
  • 杨成勇
  • L·H·汤普金斯
  • P·A·思朋斯
  • 汉森·吉福德三世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郭艺芳
    • 摘要: 心脏超声检查报告中经常出现“二尖瓣少量反流”“三尖瓣少量反流”之类的诊断,很多人经常询问: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得了心脏病?用不用治疗?如何治疗?下面就简单回答一下这些问题。1.什么是“二尖瓣”“三尖瓣”?我们的心脏就是一个泵,推动着血液在全身流动,向全身各组织器官输送并回收血液.
    • 田为; 曹玥
    • 摘要: “我平时身体挺好,就有点高血压,但一直也在吃药控制。六天前我在家正吃着饭,就突然感觉喘不上来气,感觉自己要不行了。我女儿当时在家就把我送来医院了,再之后我就没有意识了,等我再醒来已经是第二天To”孙先生提到突发病症的情形仍然心有余悸。
    • 车波; 宋丹; 徐承义
    • 摘要: 人工瓣膜置换术是替代病理性天然瓣膜的金标准。目前使用生物瓣膜的比例在不断升高,但生物瓣膜会随时间的推移及各种因素影响导致生物瓣衰败,使其长期的耐久性有限,即结构性瓣膜退化。通常患者需要再次行瓣膜置换术,而传统外科开胸手术创伤大,患者常因不能耐受而放弃外科手术治疗。经导管瓣中瓣技术治疗二尖瓣生物瓣衰败(TMViVR)作为再次外科开胸瓣膜置换手术的替代治疗方案,安全、可靠,且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尽管目前仍面临较多挑战,包括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生物瓣膜不匹配、缺乏瓣膜长期耐久性的随访数据等,但随着这项技术的持续进步,其安全性和可行性已被逐步证实。本文旨在对TMViVR术实施要点、临床研究现状以及对未来的发展进行综述。
    • 孙宏涛
    • 摘要: 心脏瓣膜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即由不同病因导致的心脏瓣膜开放或者关闭功能出现异常。过去,受卫生条件、生活环境等因素影响,我国南方城市和北方农村地区居民由于感染链球菌,比较容易得风湿性心瓣膜病。而在欧美国家,瓣膜病主要以老年性退行性疾病为主。如今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现在已经慢慢在向欧美国家的瓣膜病趋势靠拢,退行性病变导致的瓣膜病也越来越多,其中,以二尖瓣受累最为常见。
    • 潘绍卿; 丁明岩; 孙丹丹; 郭丽娟; 肖明明; 朱芳
    • 摘要: 患者女,51岁,因持续发热(最高39.0°C)伴寒战8天,自服退热药后体温曾下降,无流涕、咳嗽等不适;既往体健。查体:体温38.2°C,血压121/70 mmHg,呼吸14次/分,双肺呼吸音粗,心率110次/分,律齐。血培养显示革兰阳性球菌。经胸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二尖瓣后叶呈瘤样脱向左心房侧,未见穿孔,其上见长约7.8 mm混合条索样附加回声(图1A),活动度较大,二尖瓣微量反流;诊断:二尖瓣后叶瘤,伴赘生物可能性大。临床诊断:二尖瓣后叶瘤,感染性心内膜炎。予抗感染治疗10天后症状无明显缓解,二尖瓣听诊区闻及3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复查经胸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二尖瓣后叶瘤样结构存在宽约7.2 mm连续性中断(图1B),其上见长约8.9 mm混合条索样附加回声,活动度较大,二尖瓣中等量反流(图1C),考虑二尖瓣后叶瘤穿孔。行二尖瓣成形术及赘生物切除术,术中见二尖瓣后叶P3区组织脆软,瓣叶穿孔;术后病理检查提示二尖瓣黏液性变伴急性化脓性改变(图1D)。最终诊断:二尖瓣后叶瘤伴感染性心内膜炎并穿孔。
    • 李红
    • 摘要: “主动脉瓣无反流,二尖瓣无反流。”2022年6月15日上午9:58分,在河南省胸科医院介入手术室,超声医学科主任纪淑姣紧盯着屏幕,报出上述数据时,手术室里不约而同响起掌声。这意味着,河南省胸科医院成功实施华中地区首例主动脉瓣、二尖瓣双瓣同期瓣中瓣置换术(华中地区首例,全国第4例)。
    • 陶沙; 郭志强; 曾嵘; 李浩平; 林纯莹; 何鹏程
    • 摘要: 病例报告患者,60岁,男性,因“发热、腹痛1个月。”于2019年9月12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发热、腹痛,最高体温39°C,伴腹泻,无黏液便,无咳嗽、咳痰,无胸闷、胸痛、气促,1个月前外院心脏超声提示二尖瓣脱垂并感染性赘生物形成,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外院血培养:咽峡炎链球菌,予莫西沙星抗感染1个月,抗感染治疗期间体温逐渐降至正常,为进一步手术治疗就诊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拟以“感染性心内膜炎”收入院。
    • 薛伟浩; 赵琦峰; 张新民; 吴道珠; 陈延茹; 吴连拼
    • 摘要: 心脏瓣膜病(valvular heart disease,VHD)是多种原因引起心脏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所致的心脏病,二尖瓣疾病是最常见的老年心脏瓣膜病。我国初步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13.4%,每年约有7万人接受人工瓣膜置换术[1]。由于机械瓣需要终身服用抗凝药物,出血和血栓风险大,越来越多的患者更倾向于生物瓣。而生物瓣的使用寿命不如机械瓣,存在钙化、退变的情况,最终导致毁损,表现为生物瓣僵硬、瓣膜狭窄或反流[2]。有研究[3]表明,在二尖瓣位生物瓣置换术后的10~15年的时间里,约有30%的患者会发生人工瓣的结构性瓣膜毁损。
    • 刘进平; 沈斐敏; 郑桂安; 黄素华; 林益民; 黄明城
    • 摘要: 目的使用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探讨左回旋支动脉(left circumflex coronary artery,LCX)和二尖瓣环之间的解剖关系,并识别二尖瓣术中LCX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收治的122例二尖瓣反流患者术前心脏CT图像,判断冠状动脉优势类型及是否存在二尖瓣环分离,使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分析二尖瓣反流病因。检测二尖瓣环上最接近LCX的点(X点),测量LCX到二尖瓣环的最小距离(minimum distance between left circumflex artery and mitral annulus,mDistanceLCX-MA)。应用单因素和多元回归分析影响mDistanceLCX-MA的相关因素。结果中位mDis⁃tanceLCX-MA为4.2(0.9~11.4)mm,X点主要位于后瓣环的外侧。51例(42%)患者出现二尖瓣环分离。与其他优势类型相比,左优势型的mDistanceLCX-MA最短(P<0.01)。与心房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组相比,黏液样病变二尖瓣脱垂组患者的mDistanceLCX-MA明显缩短(P=0.04)。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左优势型和二尖瓣环分离是减少mDis⁃tanceLCX-MA的重要独立因素(P值均为0.01)。相反,右优势型是增加mDistanceLCX-MA的重要独立因素(P=0.01)。结论术前心脏三维CT检查有助于判断LCX和二尖瓣环之间的解剖关系。左优势型和二尖瓣环分离的患者在行二尖瓣手术时存在LCX损伤的高风险。
    • 杨房
    • 摘要: 目的 分析二尖瓣成形术治疗小儿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效果.方法 抽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患儿70例,均行二尖瓣成形术治疗.回顾性总结其手术效果及随访结果.结果 70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过程中无患儿死亡.术后住院期间院内死亡率为4.3%(3/70).其余67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5/67),经对症治疗后均顺利出院.出院后随访6~ 60个月,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术后末次随访时二尖瓣反流程度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1例因术后1年二尖瓣发生重度反流再次行二尖瓣成形术,1例因术后18个月出现机械性溶血再次行交界成形术.失访3例.结论 二尖瓣成形术治疗小儿二尖瓣关闭不全可改善二尖瓣反流症状,并发症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