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全国心脏瓣膜外科学术会议
全国心脏瓣膜外科学术会议

全国心脏瓣膜外科学术会议

  • 召开年:2005
  • 召开地:安徽黄山
  • 出版时间: 2005-04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会议文集:全国心脏瓣膜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评价改良迷宫术同期进行瓣膜手术的电生理效果及对心脏功能的远期影响.方法:24例慢性房颤伴有二尖瓣疾病施行改良迷宫和二尖瓣手术的患者进行12导联心电图、心内电生理、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平均随访(92.7±11.9)个月.结果:(1)术后3个月90﹪恢复窦性心律,术后1年以上100﹪恢复窦性心律.(2)除1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外,窦房结及房室结功能检查均正常.(3)除高位右房外心房各部位有效不应期均显著延长,在心房各部位猝发和程控刺激均不能诱发房扑和房颤.(4)电生理检查有正常的心房激动和房室同步顺序.(5)动态心电图显示有良好的心率变时性反应和运动耐力.(6)随访期中再住院率4﹪.(7)超声心动图显示随访期左房长径较术后明显减小[(5.52±1.22)cmvs(6.77±1.36)cm,P<0.01];随访期左房容积明显小于术后[(91.97±52.64)cm3vs(155.35±88.86)cm3,P<0.001);随访期右房长径明显小于术后[(4.72±0.85)cmvs(5.77±1.18cm),P<0.05].(8)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平均EF值(56±19.75)﹪,平均FS值(32.86±9.53)﹪.结论:在改良迷宫同时进行瓣膜手术均能安全有效的消除房颤、维持窦律、减小心房容积,恢复正常的房室同步传导和左心功能.
  •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或导致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1091例患者在我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其中男性572例,女519例,年龄平均(42.3±10.9)岁.风湿性心脏病是首位病因.521例行二尖瓣置换术,116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431例行主动脉瓣及二尖瓣联合置换术.24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9例同期行大血管手术,合并其它心内手术42例.均植入机械瓣.结果:死亡率3.7﹪.本组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发生与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Ⅳ级,心胸比≥0.75,左心室舒张末内径≥70mm,心源性恶液质,术中心脏阻断时间过长及体外循环时间过长,术中心肌保护不满意等有关.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与术前心功能、术中心肌保护、术前准备以及手术方法的选择等有密切关系.
  • 摘要:目的:评价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模式在心瓣膜置换术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分别应用BIPAP模式和同步间歇正压通气(SIMV)模式进行辅助呼吸,监测血流动力学、带机时间和气道参数的变化,计算呼吸指数以及镇静剂的用量.结果:BIPAP组机械通气带机时间13.0711.06小时,SIMV组13.0411.0小时(p>0.05);BIPAP组呼吸指数440.755.1明显高于SIMV组357.564.3(P<0.05);两组在镇静剂的使用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但在用量方面BIPAP组度非合剂(哌替啶+异丙嗪)平均用量小于SIMV组(P<0.05);两组脱机过程均顺利.结论:BIPAP是心脏术后患者机械通气的一种较理想模式.
  • 摘要:本文重点探讨了不同剂量芬太尼复合麻醉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中血液动力学的变化以及对于术后拔管时间和ICU滞留时间的影响.
  • 摘要:本文介绍了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征,总结了该病采用心内畸形矫治同时行同种异体右全肺移植术治疗的效果
  • 摘要: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脏恶液质综合征的外科治疗方法和特点.方法:对1996年4月至2002年12月间符合心脏恶液质综合征诊断标准的18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二尖瓣置换术14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术4例,18例均同时进行DeVega三尖瓣成形术.结果:术后主要并发症为低心排综合征及在此基础上并发的多脏器功能衰竭,早期死亡4例,均为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外科治疗可提高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脏恶液质综合征病人的治疗成功率和长期存活率,正确恰当的围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摘要:目的:观察GK型双叶式人工心脏瓣膜(GK双叶瓣)植入人体后的临床疗效和近期随访结果.方法:61例病人行人工心脏瓣膜替换术,其中二尖瓣替换(MVR)34例,主动脉瓣替换(AVR)16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替换(DVR)11例.术后定期随访和检查是否有瓣膜相关并发症.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30d内).远期因外伤死亡1例.对存活的60例随访1年至2年半.术后病人心功能均已从Ⅲ~Ⅳ级转为Ⅰ~Ⅱ级,血流动力学性能及生物相容性良好,生活质量改善.结论:GK双叶瓣初步应用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其近期随访结果未发现与瓣膜有关的并发症.
  • 摘要:目的:总结重症心瓣膜病人瓣膜替换术的经验,探讨提高手术疗效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至2003年10月间227例重症瓣膜病瓣膜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本组年龄10~77岁;女性91例,男性136例;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157例,Ⅳ级70例;再次心脏手术51例;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145例;术前超声心动图示左室短轴舒张末内径≥70mm者73例.本组二尖瓣置换(MVR)32例,主动脉瓣置换(AVR)90例,三尖瓣置换(TVR)1例,MVR+AVR双瓣置换103例,MVR+TVR双瓣置换1例.同期行合并畸形矫治19例;同时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评价围术期各因素对于术后死亡的作用大小.结果:早期死亡30例,死亡率为13.22﹪.主要死因为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和室颤.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折,发现再次手术、年龄≥55岁、术前心功能分级、转机时间≥120min和术后使用GIK液对手术死亡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除术后使用GIK液外均为危险因素.HosmerLemeshowgoodness-of-fit系数:0.976.结论:与重症心瓣膜病手术死亡率关系密切的危险因素为再次手术、年龄≥55岁、术前心功能分级、转机时间≥120min;加强围术期综合处理,术前尽可能的增强心肌收缩力与能量贮备,争取较好的心脏基础与全身基础;术中改进外科技术,尽可能缩短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全面而严密的监护下加强GIK液等有目标的代谢治疗,加强对心律失常,低心排及MODS的防治有利于减小AVHD患者手术危险性,有利于提高外科治疗近期效果.
  • 摘要:目的:分析总结晚发性心脏机械瓣膜功能障碍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自1993年6月至2004年7月,我院手术治疗的34例晚发性心脏机械瓣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人工机械瓣功能障碍患者均经再次换瓣手术治疗,其中23例行急诊手术换瓣,11例行择期手术换瓣,除4例早期死亡外,30例痊愈出院.结论:晚发性心脏机械瓣膜功能障碍发生的原因既有机械瓣膜本身结构衰坏,也有因瓣膜选择不当,血栓形成,结缔组织长入等.对这类患者应及时确诊,尽快再手术治疗.
  • 摘要:目的:探讨吸毒所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方法:总结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5例静脉注射毒品所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经验.结果:5例均为右心内膜炎,单纯累及三尖瓣并形成赘生物,大小为0.6cm×1.2cm至3cm×2.1cm,赘生物附着于前瓣者2例,附着于隔瓣与前瓣、后瓣交界者3例.隔瓣破裂、穿孔、缺损各1例,腱索断裂3例.三尖瓣中度关闭不全者2例,重度关闭不全者3例.心功能ⅢⅡ级2例,Ⅳ级3例.术前5例作血培养,3例显示阳性,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溶血性链球菌1例.痰培养霉菌感染1例.5例均行三尖瓣置换术,全部康复出院.随访1~8年,复查彩超无新的赘生物及血栓形成.心功能Ⅰ~Ⅱ级.结论:静脉注射毒品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手术时机的选择十分重要,对严重败血症、感染难以控制、心功能衰退者,应及时行手术治疗.三尖瓣膜损严重者,采取人工瓣膜置换术,可以彻底清除坏死组织,预防复发,效果良好.
  • 摘要:目的:总结主动脉成形术治疗主动脉瓣病变伴升主动脉扩张病人的临床经验及疗效随访分析.方法:从1998年2月至2004年5月共对23例主动脉瓣病变伴升主动脉扩张的病人进行了主动脉瓣膜置换和纵行切除部分升主动脉壁的主动脉成形术,随访4~78个月,平均36±25个月,分别于术前、术后出院前及术后随访中,通过心脏超声检查测量主动脉直径.结果:术前主动脉直径为(4.76±0.48)cm,术后主动脉直径为(3.59±0.39)cm,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0,P<0.01).术后随访中,主动脉直径为(3.71±0.35)cm,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0,P<0.01),与术后出院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07,P>0.05).结论:对于由主动脉瓣病变伴升主动脉扩张或升主动脉瘤病人,切除部分升主动脉壁的主动脉成形术,可取得良好的中期疗效,远期结果有待进一步随访.
  • 摘要:目的:分析各种病因的瓣膜病变外科治疗的结果.方法:各种瓣膜疾病施行了瓣膜置换术共1026例.术前心功能绝大多数为Ⅲ~Ⅳ级(以Ⅲ级居多),少数为Ⅱ级.各种瓣膜置换数及死亡数如下:由于本组病情多较复杂、病情严重,所以在换瓣的同期,还进行了一些必要的矫治术.如:TVC195例、左房取栓88例、先心病的矫治76例、IE38例、巨大左房折叠术34例等等,共有424例.结论:各种病因导致的心脏瓣膜疾病,通过手术治疗均可获得近期满意的疗效.但应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术中保护好心肌,彻底同期矫治合并畸形.
  • 摘要:目的:探讨风心病二尖瓣狭窄为主患者采用"钮扣状"腱索转移保留全部瓣下结构瓣膜置换的可行性及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B组)风心病二尖瓣狭窄需行二尖瓣置换的患者采用"钮扣状"腱索转移保留全部瓣下结构行瓣膜置换,该方法包括三个要点:①前瓣切开后修剪为两个"钮扣状"叶片转移至后瓣环固定;②后瓣部分修剪提供前瓣"纽扣"楔入位置;③部分二级腱索切断松解延长瓣叶.选择二尖瓣狭窄病变为主的患者进入本研究,分别采用传统二尖瓣置换(C组)、保留后瓣置换(D组)和"纽扣状"腱索转移保留全部瓣下结构瓣膜置换.比较各组阻断时间,转流时间和植入瓣膜.比较各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6个月超声心动图改变及心功能改善状况.结果:本组病例全部保留成功,无围术期死亡.未见LVOTO、瓣膜运动障碍、腱索断裂等并发症.术后3~6个月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各组EDV增加,D、C组ESV增加,B组ESV无显著意义的增加,B组可见显著意义的EF和FS改善.术后NYHA心功能改变B组明显由于C、D组.结论:以二尖瓣狭窄为主的患者可采用"纽扣状"腱索转移保留全部瓣下结构;病人术后早期心功能较术前有显著改善.
  • 摘要:目的:总结13例应用佰仁思生物瓣施行瓣膜替换手术的外科治疗及围术期管理经验.方法:2004年2月至2005年2月,13例瓣膜替换术均采用佰仁思生物瓣(北京),取出后在生理盐水中轻轻冲洗3遍,去除生物瓣膜表明戊二醛.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41~69岁.风湿性心脏病11例,二尖瓣病变5例,主动脉瓣病变2例,多瓣膜病变3例,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退行性瓣膜病2例.术前心胸比率0.58~0.89,平均0.67.心功能(NYHA)Ⅲ级8例,Ⅳ级5例.彩色多普勒示左室舒张末直径(EDD)40~98mm,平均(56.3±9.8)mm,射血分数(EF)小于0.50者7例;平均肺动脉压(MPAP)35~79mmHg;3例合并有肝肿大和下肢水肿,1例合并有腹水.心电图示心房纤颤6例,心房扑动1例.单纯二尖瓣替换7例,主动脉瓣替换3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联合替换2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和三尖瓣联合替换1例.其他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者行DeVega瓣环成形术3例,行前、隔瓣交界及后、隔瓣交界缝合术1例,左房折叠术2例.所有生物瓣均为有支架瓣膜.结果:本组13例病人围术期无1例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病人心功能均有显著改善,术前心功能均为Ⅲ-Ⅳ级,术后心功能Ⅰ级者5例、Ⅱ级8例.结论:应用生物瓣行心脏瓣膜替换手术,比较符合心脏内天然瓣膜工作状态,但本组佰仁思生物瓣膜使用尚无大样本研究和长期随访.
  • 摘要:以瓣环上主动脉瓣置换(简称"S"AVR)作为主动脉瓣置换的常规手术方式,目的在于同一的主动脉瓣环条件下,植入一枚相对大口径的机械瓣,从而达到改善术后血流动力学,提高治疗效果目的,本文围绕心脏瓣膜疾病的手术方式、手术结果、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等问题展开了论述.
  • 摘要:行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188例,选择48例资料完整的以二尖瓣关闭不全或以二尖瓣关闭不全为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0例,女28例,年龄14~62岁(35.215.4)岁,均为慢性风湿性心脏病,36例为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MI),12例为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轻度二尖瓣狭窄(MS);病人分为3组:Ⅰ组:保留二尖瓣全部装置;Ⅱ组:保留二尖瓣部分装置;Ⅲ组:不保留任何瓣膜装置.三组间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麻醉前由颈内静脉置入Swan-Gaze右心导管入肺动脉,并于术前术后定时测定心排指数(CI)每搏指数(SVI)左室每搏做功指数(LVSWI)和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术前、术后2~3周及术后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并计算左室舒张末容积.三组病人均无死亡.Ⅰ、Ⅱ组术后24h各项血液动力学指标均较术前显著改善,而Ⅰ组术后CI、SVI、LVSWI较Ⅱ、Ⅲ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Ⅰ组术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和收缩末期容积均较Ⅱ、Ⅲ组小,Ⅱ、Ⅲ组则无显著性差异.3组的射血分数均较术前减低,Ⅲ组减低比较明显(P<0.05).术后6个月复查3组射血分数均有改善,而Ⅰ组改善更为显著(P<0.01);收缩末期容积及功能的改善显著优于Ⅱ组.术后2~3周及术后6个月超声心动图指标Ⅰ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容积缩小较Ⅱ、Ⅲ组显著(P<0.05),术后6个月差别更加显著.Ⅲ组患者术后出院前左室容积、左心功能改善均不显著,术后6个月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缩小.因此二尖瓣瓣膜置换手术时,保留二尖瓣瓣膜和腱索乳头肌对术后左心室功能、生存率和活动能力的改善有重要作用,更有利于保护左心室功能.
  • 摘要:目的:测试和评价新型国产久灵双叶瓣的体外流体动力学性能.方法:用脉动流模拟循环装置对国产久灵双叶瓣的体外流体动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并与美国CarboMedics双叶瓣和国产C-L侧倾碟瓣作对比分析研究.实验设定模拟心输出量为4L/min,观察脉动频率在55bpm、75bpm和100bpm下,三种受试瓣膜的平均跨瓣压差(DP)、有效瓣口面积(EOA)、关闭量(CLV)和泄漏量(LKV)及关闭分数(CLf)和泄漏分数(LKf)等流体动力学参数的改变.结果:国产久灵双叶瓣的DP随瓣膜组织环直径或脉动频率的增加而降低,平均在10mmHg以内;CarboMedics双叶瓣的DP与21mm或23mm久灵双叶瓣相似;C-L侧倾碟瓣与23mm久灵双叶瓣相似.久灵双叶瓣的EOA随瓣膜组织环直径或脉动频率的增加而增加,CarboMedics双叶瓣和C-L侧倾碟瓣与21mm或23mm久灵双叶瓣相似.久灵双叶瓣的CLV和LKV随组织环直径的增加而增加,随脉动频率的增加而减少,CLV一般在11﹪以内,LKV在28.9﹪以内;CarboMedics双叶瓣的CLV在16.5﹪以下,C-L侧倾碟瓣在7.5﹪.结论:新型国产久灵双叶瓣具有满意的流体动力学性能.
  • 摘要:每年有成千上万的病人因心脏瓣膜疾病而需进行瓣膜置换术,同时又有大量病人因瓣膜疾病直接导致死亡.现今瓣膜手术所用人造瓣膜主要有机械瓣膜和生物瓣膜,与理想人造瓣膜标准相比,这两种瓣膜均存在各自的缺点.本文就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
  • 摘要:本文对牛心包瓣膜生物材料单纯戊二醛鞣制与阳离子油复合鞣制方法进行了对比,从分子水平上对生物材料鞣制方法的机制进行了研究.
  • 摘要:目的:了解瓣膜性巨大左心室病人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巨大左心室(LVEDD>7、0cm)病人瓣膜替换术后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2例巨大左心室病人瓣膜置换术后的临床资料,术前平均LVEDD7、5cm,LVESD5、3cm,EF0、57,FS0、27,X线胸片心胸比例0、78.心功能(NYHA):Ⅱ级2例,Ⅲ级别9例,Ⅴ级21例.行AVR7例,MVR5例,DVR30例.结果:术后早期并发症14例(33.33﹪),死亡2例(4、76﹪),40例术后存活病人心功能Ⅰ级25例,Ⅱ级15例,无晚期死亡.术后6月~12月心超检查:LVEDD、LVESD和心胸比例平均较术前明显缩小,EF、FS较术前改善(P<0.05).结论:采用体外循环下综合性心肌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地保留心内结构是巨大左心室病人瓣膜置换手术成功和提高疗效的重要因素.
  • 摘要:目的:去细胞的异种或同种瓣膜是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支架的主要来源,胰蛋白酶法(Trypsin,以下称胰酶法)和曲拉通法(Triton-x100)是最常用的两种去细胞方法,文献中对这两种方法的优劣争论不一,本研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方法:随机选取广州市场上的杂种家猪24头,宰杀后20min内清洁条件下取出心脏,共获得主动脉瓣膜片72片,随机分为胰酶法处理组、曲拉通法处理组和对照组,每组24片.处理组分别置入0.05﹪胰酶处理溶液和0.25﹪曲拉通处理液,37℃持续振荡,8h和16h更换处理溶液,处理48小时.对照组未经处理.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观察,电子扫描显微镜检查,作热皱缩温度和抗张强度测定.结果:1.大体观察两种去细胞方法处理后瓣膜均变软,但能维持接近正常形态,弹性接近正常瓣膜,无明显差别.2.苏木精-伊红染色对照组猪主动脉瓣表面为内皮细胞,中间为胶原纤维和纤维母细胞.胰酶法去细胞瓣中未见细胞及其碎片成分,纤维层、海绵样层和心室层的结构清晰可辨,纤维网架结构保持完整.曲拉通法处理的瓣膜看不到细胞及其碎片成分,纤维层、海绵样层和心室层的结构不能分清,纤维网架结构较为松散.3.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对照组猪主动脉瓣表面密布内皮细胞,呈铺路石样.胰酶法去细胞猪主动脉瓣表面胶原卷曲呈波浪状,排列整齐、致密,未见细胞及其碎片成分;胶原纤维结构完整、清晰,无破坏.曲拉通法去细胞猪主动脉瓣见内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完全被去除,支架结构散乱,部分胶原纤维断裂.4.热皱缩温度和抗张强度测定胰酶法组合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曲拉通组热皱缩温度降低,断裂强度下降,断裂拉伸率减小,与另外两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胰酶法去除猪主动脉瓣膜细胞彻底,保持了瓣叶支架结构,优于曲拉通法.
  • 摘要:文章通过对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术后进行长期随访,表明:(1)心脏超声诊断有轻度AI,但升主动脉造影不支持的,即使主动脉瓣有轻度病变,一般可不做处理;(2)术中经升主动脉根部顺灌心停搏液,心脏停搏满意的,即使主动脉瓣有轻度病变,一般可不做处理;(3)心脏超声和升主动脉造影诊断均有轻度AI,必须做主动脉瓣探查,探查结果证实有瓣膜病变者,应做瓣膜置换,瓣膜成形术不作为首选;(4)对轻度AI为主的小主动脉瓣环患者,一般可不做处理;(5)对40岁以下,临床诊断仍有风湿活动可能的患者,对主动脉瓣干预的指征应适当放宽。
  • 摘要:本文对北京安贞医院12年内5066例临床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利用自行研发的数据库进行了临床经验总结,阐述了瓣膜手术在围术期方面的一些相关信息和体会.
  • 摘要:本文总结了1996年6月至2004年6月期间,施行三个瓣膜病变手术56例,其中二尖瓣与主动脉瓣联合病变合并三尖瓣功能性关闭不全51例;合并三尖瓣器质性病变5例.心功能Ⅲ~Ⅳ者85.7﹪.二尖瓣与主动脉瓣病变施行双瓣置换术,其中42例保留了二尖瓣后瓣或全瓣;三尖瓣功能性关闭不全行DeVega成形术;三尖瓣器质性病变均表现为交界粘连、狭窄并关闭不全,将粘连切开与腱索融合分离后加作DeVega成形术.本组术后早期死亡2例.根据本组的结果,认为在行二尖瓣与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的同时,尽可能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积极处理三尖瓣病变,手术效果明显提高,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 摘要:目的:评价St.Jude瓣替换后的远期疗效.方法:503例患者植入St.Jude瓣624枚,其中主动脉瓣替换102例,二尖瓣替换280例,主动脉瓣与二尖瓣联合替换121例.对491例出院患者进行信件随访,用Kaplan-meier方法总结其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平均随访3.4年,最长随访9年,总随访1444.9人年,随访率为86.00﹪,远期血栓栓塞率为0.20﹪人年,与抗凝有关的出血率为0.14﹪人年,人工瓣性心内膜炎发生率为0.14﹪人年,晚期死亡率为0.48﹪人年,所有与瓣膜有关的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率为0.76﹪人年.9年免除血栓栓塞率为(991)﹪,9年免除与抗凝有关的出血率为(991)﹪,9年免除人工瓣性心内膜炎发生率为(996)﹪,9年生存率为(972)﹪,9年免除与瓣膜有关的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率为(878)﹪.结论:St.Jude瓣替换有较低的血栓栓塞率及较好的远期效果.
  • 摘要: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在我国人群中发病率高,且多发于青壮年.临床上对于瓣膜成份损害严重的患者,一般采用二尖瓣置换术;故将人工瓣替换术前、术后的左室容积和收缩功能进行比较,对于了解人工瓣的性能、判断手术效果,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本文应用超声心动图(UCG)对45例二尖瓣置换手术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评价了二尖瓣替换术(MVR)对左室容积和收缩功能的影响.
  • 摘要:目的:总结风心病瓣膜置换术后晚期严重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997年1月至2003年12月手术治疗25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晚期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离初次手术平均间隔时间为11年.平均心功能3.4±0.5级,左室EF55.7±12.1﹪.均伴有右心衰,合并腹水16例,黄疸9例,肾功能不全4例,心源性恶液质9例.手术类型:16例行三尖瓣置换术,其中生物瓣10例,机械瓣6例;9例行三尖瓣成形术,其中改良Devaga法4例,Kay法1例,三尖瓣带环成形4例;同时置换原来置入的二尖瓣5例.结果:术后早期存活23例(92﹪),死亡2例(8﹪).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肾功能不全7例,肝功能不全9例,呼吸衰竭1例,消化道出血2例,切口感染2例.晚期死亡2例,均为右心衰.随访6个月~7年,临床症状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结论:风心病瓣膜置换术后晚期严重三尖瓣关闭不全首选内科治疗,效果不佳时宜手术治疗,以换瓣为主.预防方面初次手术时置入二尖瓣应足够大,并积极处理三尖瓣.
  • 摘要:目的:外科治疗重症瓣膜病难度大,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为进一步提高疗效,对围术期处理进行研究.方法:收集1983.4~2002.4外科治疗瓣膜病182例,其中重症瓣膜病48例.病种:风湿性心脏病40例,先天性心脏病4例,退形性变4例.病变情况:三瓣联合瓣膜病6例,双瓣联合瓣膜病12例,二尖瓣病变26例,主动脉瓣病变4例.手术方法:双瓣替换8例,二尖瓣替换16例,主动脉瓣替换6例,三尖瓣替换2例,二尖瓣成型20例,三尖瓣Devega或Kay氏手术13例.左房折叠或部分左房壁切除8例,左房清除血栓12例.围术期处理:1.必须重视术前准备:本组进行7~30天术前准备,改善心、肺、肝、肾功能,纠正水盐平衡失调及贫血低蛋白血症.改善营养状况,使心功能提高一个级别.2.术中处理要点:1)术中注意麻醉平稳,手术操作认真仔细,止血完好,预防感染,避免二次开胸.2)注意良好心肌保护,应确保良好停搏液灌注及心脏局部低温,有时需顺灌注加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3)严重心律紊乱,特别心动过缓,应安装心外膜临时起搏导线.4)巨大心脏应同时处理过大左房,可采用左房折叠或部分左房切除,右房过大常常是三尖瓣严重返流所致,应同时行缩环处理.5)巨大心脏为防止舒缩功能受压可不缝合心包.3.术后重视低排高阻病理改变:术后常用血管扩张药,如硝普钠、前列腺素E12~5天.4.有效机械通气:及时进行EKg、CVP、MAP、SaO2监测及血气分析,发现异常应分析原因及时处理.5.机械瓣替换术后均需终生抗凝,防止血栓形成.并注意血凝情况监测,及时调整抗凝药物剂量.结果:48例中发生并发症42例,治愈45例,治愈率93.75﹪;死亡3例,死亡率6.25﹪.结论:重症瓣膜病的外科治疗,如果注意手术技术及心肌保护,同时重视围术期处理,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 摘要:本文总结了作者在1998年5月至2004年5月对13例14岁以下儿童瓣膜替换手术的经验,并对儿童瓣膜替换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冠心病合并瓣膜病手术期间的体外循环方法和心肌保护方法,在研究中发现,冠心病合并瓣膜病并木是手术禁忌症,在手术中要有好的外科技术和好的体外循环管理方法,术后好的监护,可降低手术并发症及术后死亡率。
  • 摘要:目的:为了不断提高心脏瓣膜替换手术的成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1年9月~2002年12月,对529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手术方法、围术期处理和死亡原因以及并发症处理的经验.结果:本组二尖瓣置换术(MVR)339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97例;三尖瓣膜置换术(TVR)3例;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置换术(DVR)80例;再次二尖瓣置换术(Re-MVR)8例;再次主动脉瓣置换术(Re-AVR)2例,全组共死亡49例,总死亡率为9.0﹪(49/529),1996年后死亡率为6.8﹪.结论:加强围术期重症病人的管理,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措施,合理的手术技术是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保证.
  • 摘要:目的:总结1997年3月至2004年3月,19例风湿性心脏病并发细菌性心内膜炎,在感染活动期接受换瓣手术治疗的经验体会.方法:19例中男性11例,女性8例,均在常规体外循环和中度低温下彻底切除感染组织和病变瓣膜,用抗生素溶液冲洗心腔并浸泡机械瓣和缝线,碘伏液涂抹心内膜及纵隔.10例病人行二尖瓣置换术,9例病人行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置换术,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者行间断Devega成形术.结果:无瓣周漏及再感染,血培养阴性,皆康复出院.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不应过分强调控制感染和心功能状态.需积极手术,切除感染组织,只用抗生素往往难以奏效.在感染活动期手术,组织充血、水肿,缝合要确切,止血要彻底,保护好胸骨,防止术后纵隔感染.
  • 摘要: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临床上较常见而治疗又棘手的疾病之一,病死率高,术后较易复发,适时手术治疗可显著改善病人的预后。本文对4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进行了外科治疗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体会进行了介绍。
  • 摘要:目的:探讨瓣环加宽联合瓣膜置换术在细小主动脉瓣环合并主动脉瓣病变患者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对41例细小瓣环主动脉瓣病变患者(瓣环直径为15~21mm),进行主动脉瓣环加宽后再行主动脉瓣置换.主动脉瓣环加宽采用了三种方法:改良Manouguian法29例,改良Nicks法11例,Konno法1例.后随访36例,随访时间平均1年.结果:共行主动脉瓣环加宽主动脉瓣置换41例,加宽后都可以植入比测量主动脉瓣环直径大1号或2号的主动脉瓣.手术后随访,无手术后死亡,无瓣周漏,无二尖瓣返流,无主动脉扩张;复查心脏超声检查示人工瓣跨瓣峰值压差17±6mmHg(9~25mmHg),与术前80±15mmHg(70~105mmHg)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细小瓣环主动脉瓣病变患者,在置换主动脉瓣时进行主动脉瓣环加宽,能使患者在主动脉瓣置换后获得良好的血流动力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 摘要:目的:总结升主动脉根部瘤(AAA)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993年1月至2004年12月手术治疗80例AAA,年龄14~67岁(平均40.7岁).心功能Ⅱ级47例;Ⅲ级21例;Ⅳ级10例.均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合并中度以上二尖瓣关闭不全14例,左室EF29.8﹪~64.7﹪(52.9﹪),其中29例EF≤50﹪.合并A型夹层18例,术前急性左心衰4例,手术类型:4例仅行wheat手术;9例行改良Cabrol或Cabrol手术;60例行Bentall手术;同期行半弓置换9例,全弓置换2例,二尖瓣成形术或置换术14例,CABG4例,三尖瓣成形术6例.结果:术后死亡6例(7.5﹪),2000年后66例术后死亡仅2例(3.0﹪),术后主要并发症为低心排8例,呼吸功能不全6例,肾功能不全6例.随访期间5例出现降主动脉夹层,其中4例手术或介入治疗获得成功.结论:Bentall手术是AAA首选的手术方法,术前左心功能和手术技术是影响手术效果的关键因素.
  • 摘要:目的:主动脉根部病变可由于主动脉瓣病变为主和主动脉病变为主而引起根部和升主动脉扩张以及主动脉瓣膜反流等改变,如何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以达到最佳的手术效果仍然存在极大的争议.方法:首先回顾分析1998年3月至2004年1月间在北京安贞医院进行Bentall手术的75例病人资料,以期了解其中可行主动脉根部成形或重建术的比例;然后对2002年10月至2004年12月术者经治的21例主动脉根部病变和升主动脉扩张的临床病例,其中改良Bentall术3例、Robicsek8例、Yacoub术2例、David术2例、升主动脉人工血管包裹术2例和人工血管置换术1例,探讨主动脉根部病变手术的各种术式方法和初步体会.结果:75例Bentall手术平均心肌阻断时间12935.5(43~230)分钟,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7850.7(70~300)分钟.住院死亡3例(4.00﹪).50例术后出院前院内超声心动图显示:人工瓣功能良好,人工血管通畅,术前与术后平均左心室舒张末径分别为71.411.1mm(50~112mm)和58.910.7mm(41.1~90.1mm).两者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本组中有18例可行Yacoub手术或David手术,比例为24.0﹪.21例各种升主动脉根部病变和升主动脉扩张病例中19例手术的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95±20.8(66~135)分钟,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45±55.0(87~263)分钟,2例未应用体外循环,明显短于经典Bentall术用时(P<0.05).其中1例重症复杂病例术后第8天死于多器官系统衰竭,死亡率4.76﹪,另1例术后第8个月二次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结论:经典Bentall术依然是治疗主动脉根部病变和升主动脉扩张的金标准,但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可以采用更为理想的保留瓣膜的主动脉根部成形或重建术;根据个体化原则选择恰当的各种改良术式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小手术风险,而且能够达到同样甚至更好的手术效果.
  • 摘要:目的:总结胸腔镜辅助微创二尖瓣置换术(MVR)的经验.方法:右侧胸壁小切口(4~5cm)+两孔(胸腔镜、升主动脉阻闭钳入孔),股动脉、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特制的长阻闭钳阻闭升主动脉,冷血心脏停搏液顺行灌注保护心肌,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行MVR38例(胸腔镜组).同期33例正中开胸MVR患者(常规组)作为对照.结果:胸腔镜组无死亡,与常规组相比,体外循环时间(96±38)min对(92±31)min,升主动脉阻闭时间(47±18)min对(45±13)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10.2±3.1)h对(11.3±3.4)h,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术后胸液引流量明显减少,(72±38)ml对(108±4.2)ml(P<0.01);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10.1±2.2)d对(15.6±4.2)d(p<0.05);术后疼痛明显轻于常规组.结论:胸腔镜辅助微创MVR较正中开胸MVR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有美容效果.
  • 摘要:本文就临床中765例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瓣膜置换术所取得的疗效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手术方法进行了总结,比较了心停术作分析讨论.
  •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综合成形方法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或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患儿,,年龄2月~16岁(平均8.35.1岁).临床及病理诊断:慢性风湿性二尖瓣病变1例,细菌性心内膜炎并二尖瓣赘生物3例,二尖瓣前叶脱垂14例(腱索断裂3例,腱索延长11例,其中合并室间隔缺损3例),二尖瓣后叶脱垂4例,二尖瓣前叶裂38例(其中合并房间隔缺损4例,室间隔缺损1例,部分房室间隔缺损15例,完全房室间隔缺损18例),瓣环扩大12例(其中合并室间隔缺损8例,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4例).二尖瓣重度返流19例,中度返流45例,轻度返流8例(均为房室间隔缺损患儿).手术方法:全组均在全麻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手术.前瓣叶楔形切除4例,后瓣叶矩形切除1例,楔形切除3例,前瓣腱索转移4例,腱索折叠9例,前叶裂缝合38例,瓣环环缩42例(其中瓣环交界环缩23例,人工血管条分段环缩12例,软成形环环缩7例),双孔术1例.结论:小儿严重二尖瓣关闭不全应尽早手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病因、病理改变较为复杂多样,因此需采取不同的二尖瓣成形方式.瓣环扩大在二尖瓣关闭不全中非常多见,大多需同时给予适当的瓣环环缩.注水试验是术中评价修复效果的有效方法,术中行食道超声检查则更可靠,若为中度以上返流则需再次修复或行二尖瓣置换术.术后要注意控制液体入量和避免过高的体循环后负荷.
  • 摘要:目的:探索更理想确实可靠的三尖瓣成形方法.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瓣环化成形法治疗中、重度功能性三尖瓣返流病人78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部病人痊愈出院,晚期死亡1例(脑中风),随访1~4年,术后心超检查,全部病人的三尖瓣返流得已控制,其中无返流2例,微量返流(1~5ml/b)56例,轻度返流(5~10ml/b)20例.结论:瓣环化成形法治疗功能性三尖瓣返流可能是一种更好的确切牢固、远期效果好的方法.
  • 摘要:本文介绍了Cosgrove环在二尖瓣外科临床应用的结果,并以Carpentier环为对照.阐述了Cosgrove环在二尖瓣外科临床应用的结果,并以Carpentier环为对照,应用二维超声多普勒评价Cosgrove环对矫治二尖瓣反流的血流动力学效果,同时对瓣环在体内的弹性变化率、保护左室功能、是否产生瓣口狭窄和左室流出道梗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旨在寻求更好的治疗二尖瓣反流的方法.
  • 摘要:目的:总结儿童房室瓣及主动脉瓣瓣膜成形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990年至2004年间478例(2.80±1.66岁)瓣膜成形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41例,女237例,平均体重12.06±4.28(3.1~36.5)kg,其中105例≤1岁(21.9﹪),317例≤3岁(66.3﹪),194例≤10kg(40.6﹪).本组均为先天性瓣膜畸形,瓣膜疾病包括:单纯瓣膜疾病38例(7.95﹪),合并其他心内畸形者440例(92﹪).瓣膜成形术同时矫治心内其他畸形.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8例,死亡率3.83﹪.死亡原因为低心排综合征8例,严重肺部感染8例,肺动脉高压危象2例.术后X线胸片示心胸比率不同程度下降,超声心动图示瓣膜功能均明显好转.结论:儿童瓣膜病变采用瓣膜成形术能取得理想的疗效.
  • 摘要:目的:回顾先天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综合成形治疗效果.方法:2002年1月~2004年6月6例先天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病例接受了综合成形技术手术.其中单纯三尖瓣前瓣裂2例,采取4-0无损伤线间断缝合,使前瓣成为一体.前瓣腱索缺如2例,分别人工腱索移植及二孔化成形.二孔化成形是在严格直视测试下找到关闭不全最严重部位,然后将前瓣缘及隔瓣缘用2-0无损伤线"8"字缝合或带垫片褥式缝合,二孔直径之和成人>3.5cm,小儿>2.0cm.若术中发现瓣环明显增大,均用2-0滑线进行Devega法环缩.结果:术后半年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功能由原来Ⅲ-Ⅳ级恢复到0-Ⅰ级,肝脏淤血消除,心脏杂音消失.心脏彩超右房由原来40±15mm,缩小至25±10mm,右室由原来45±13mm,缩小至30±12mm.心脏彩超测试未见三尖瓣口的明显返流.结论:三尖瓣综合成形技术修复先天性三尖瓣关闭不全具有良好近期效果,二孔化成形法在三尖瓣关闭不全治疗中有良好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成形术治疗的方法.方法:自1998年3月~2004年11月共计12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其中25例行二尖瓣修复.楔行切除+局部后叶环缩11例,后叶环缩+交界切开2例,单纯后叶环缩5例,缘式成形(edge-to-edge)5例,穿孔修补2例.结果:19例患者术后心功能Ⅰ级,Ⅱ级6例.4个月~83个月随诊心功能Ⅰ级21例,心功能Ⅱ级4例.结论:二尖瓣成形术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坏损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减少术后心内膜炎的复发,近、远期疗效满意.
  • 摘要:目的:退行性变尤其是因为Barlow'disease而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因传统手术方式不易掌握,术后左室流出道梗阻及关闭不全发生率较高而成为当今心脏外科急需解决的问题.而Edge-to-Edge术式对于Barlow'disease引起的二尖瓣关闭不全具有良好的效果.方法:临床13例Barlow'disease,男7例,女6例,平均年龄49.62±7.33岁,术前二尖瓣返流中-重度,心功能NYHA分级2.69±4.80.13例均行二尖瓣Edge-to-Edg成型术,结果:无围术期死亡.术中转机时间69.73±15.03min,阻断时间51.73±12.74min.术中、术后一周心脏超声均显示微量-轻度返流.术后平均瓣口面积为3.0±0.57cm2,采集6例左室流出道流速,术前107.17±10.23cm/s,术后一周116.3±35.05cm/s.随访1~49个月,无死亡,二尖瓣返流微量-轻度.术后心功能NYHA分级1.54±0.52.结论:Edge-to-Edge术在由Barlow'disease导致的二尖瓣关闭不全中是一种简单易行,近、中期效果良好的手术方式.
  • 摘要:目的:连续动态观察35例择期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使用血液停跳液进行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肌酶的变化,了解心肌受缺血影响的程度和恢复的情况,评价血液停跳液心肌保护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35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术前1d,术后1,3,5,8d晨分别取静脉血,测定血清谷草转氨酶(AST),磷酸肌酸激酶及同功酶MB(CK,CK-MB),乳酸脱氢酶及同功酶1(LDH,LDH-1).结果:术前除LDH略高于正常水平外其它4种心肌酶均在正常范围,术后1d分别升高到术前的3~19倍(P<0.01);术后3d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后5dCK-MBGOT和CK与术前相比已无明显差别(P>0.05),但LDH和LDH1仍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1),术后8dLDH与LDH-1仍未恢复正常(P<0.01).结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术前5种心肌酶基本正常;这些心肌酶的释放术后1d达最高峰,CK-MB恢复最快,CK与AST次之,LDH和LDH-1最慢,术后8d仍明显高于术前水平;要判断心肌损伤的恢复应以LDH和LDH-1的恢复为标准,血液停跳液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可以提供良好的心肌保护.
  •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瓣膜术后无大体脑组织病理改变的缺氧性脑病临床特点、预后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03年和2004年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手术386例中6例缺氧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年龄32~59(平均46)岁.二尖瓣置换及三尖瓣成形术后3例(其中闭式扩张术后2例);主动脉瓣二尖瓣置换术后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后1例;头颅CT检查无明显异常2例;检查发现脑缺氧性损伤、脑水肿3例;1例轻度脑萎缩.3例患者有明显或不同程度的改善,3例死亡.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缺氧性脑病临床表现各异,应积极预防各种产生脑缺氧的原因,在及时、综合治疗的同时积极采用高压氧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 摘要:目的:探讨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健康指导效果.方法:将132例病人及其家属,均分为2组,第一组接受传统的护理指导,第二组接受系统化整体、计划性、且与医疗同步的健康指导.结果:第二组的护理干预,病人及其家属所掌握的相关知识、技能、正确遵医嘱行为,明显胜于第一组.结论:对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病人及家属,实施了整体、计划性的与医疗同步的健康指导,不仅能提高家属的照料能力,还能提高病人维持健康的能力,促进康复及提高生存质量.
  • 摘要:目的:总结连续219例瓣膜替换手术无死亡经验,以期提高手术疗效,避免手术并发症,降低手术死亡率.方法: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连续施行219例病人进行瓣膜替换术.男117例,女102例.年龄15~71岁,平均(41.69±10.57)岁.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98例,退行性15例,马凡综合征5例,三尖瓣下移畸形1例.术前心功能(NYHA)Ⅱ级36例,Ⅲ级116例,Ⅳ级67例.心胸比率0.64~0.91,平均0.73±0.09.单纯二尖瓣替换113例,主动脉瓣替换49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联合替换53例,其他4例(包括二尖瓣、主动脉瓣及三尖瓣联合替换手术1例,二尖瓣狭窄分离术后再狭窄行机械瓣替换1例,牛心包生物瓣替换后19年二次行机械瓣替换1例,三尖瓣下移畸形行三尖瓣替换1例).结果:本组219例病人围术期无1例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瓣膜病人大部分术前心功能较差,手术有一定死亡率.但如做到术前严格准备,术中做好心肌保护,并做到手术操作精细、准确,术后维护血流动力学稳定,及时防治并发症,可明显降低围手术期手术死亡率.
  • 摘要:本文通过对IE患者术前、术中各因素的回顾性分析,以发现其中对手术死亡率、术后呼吸支持时间等重要因素的观察,更好把握手术时机.手术研究表明,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应积极进行术前准备,及早手术治疗.
  • 摘要:目的:研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效果.资料与方法:1979年3月~2004年3月期间共外科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321例,男性占70.5﹪,年龄9岁~76岁(平均38.17±13.84岁).自体瓣心内膜炎85.4﹪,人工瓣心内膜炎为14.6﹪.主要外科措施:清创、瓣膜置换、瓣膜修复等,采用的人工瓣有:机械瓣、生物瓣和自体心包瓣,但以机械瓣为主(90.7﹪).统计分析术后近远期死亡率、死亡原因、并发症等.结果:平均随访5.0病人~年,随访率90.9﹪.与自体瓣心内膜炎相比,人工瓣心内膜炎早期死亡率高、生存率和无再手术率低(术后1、5、10、15年),而栓塞率高;早期主要死因:心力衰竭和感染性休克,晚期死亡率4.18﹪病人-年,主要死因:心内膜炎和心力衰竭.结论:适时采取外科处理,彻底清创,有助于改善心内膜炎的预后;人工瓣心内膜炎常常可引起难以控制的感染和心衰,所以外科治疗更应采取积极态度,否则会丧失手术机会.
  • 摘要:目的:介绍同种带瓣管道的制备及在治疗右室流出道狭窄复杂先心病的应用的体会.方法:自2001年3月至2004年3月应用同种带瓣管道治疗复杂先心12例,(法乐氏四联征9例,右室双出口3例)共用同种主动脉7例,同种肺动脉5例,采用带瓣管道做跨环补片.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例,其余患者低氧血症改善,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心功能良好.结论:应用同种带瓣管道治疗右室流出道狭窄或梗阻的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无需抗凝,具有较好的效果.
  • 摘要:目的:总结32例二尖瓣修复成形术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临床疗效.方法:1987年1月~2004年12月为32例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施行瓣膜修复成形手术.男19例,女13例;平均年龄为(39.5±6.7)岁.病因诊断:二尖瓣腱索断裂11例,二尖瓣瓣环扩大10例,二尖瓣黏液变性伴瓣叶脱垂6例,冠心病伴二尖瓣乳肌功能不全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伴二尖瓣穿孔2例.手术在体外循环、中低温下施行,采用瓣叶切除修复、瓣环成形、穿孔修补、腱索转移、人工腱索及双孔二尖瓣成形,术中左室注水加压试验,修补满意.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彩超结果显示,14例(43.8﹪)无二尖瓣返流,16例(50﹪)为轻微返流,2例(6.2﹪)为轻度返流.均恢复顺利出院.经6个月~192个月随访,1例(3.1﹪)患者二尖瓣返流复发,经再次手术行瓣膜置换,取得成功.其余患者心脏杂音消失,心功能改善为Ⅰ~Ⅱ级.结论:选择适当的患者,运用合理的瓣膜成形技术,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行瓣膜成形术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 摘要:孤立性三尖瓣关闭不全临床少见,依其病因可分为先天性发育不良、风湿性、外伤性、感染性或类癌所引起.本文介绍了一例先天性瓣叶与室壁分离不全的孤立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为成年男性,32岁,因"心慌、胸闷伴心前区疼痛6+月"入院,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严重三尖瓣关闭不全,初诊为Ebstein's畸形.无风湿热、胸外伤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史,术中瓣叶上未发现有类癌的结节斑块,瓣叶本身发育尚可,在CPB下经瓣膜松解游离术后治愈,随诊半年,自觉症状消失,恢复良好,超声心动图复查为三尖瓣开闭良好.
  • 摘要:重症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常合并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在施行二尖瓣手术治疗同时合理处理三尖瓣病变对平顺度过围术期及进一步提高远期疗效极为重要,目前日益受到重视.作者施行心脏瓣膜置换586例,对合并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同时施行三尖瓣成形84例.本文就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手术指征、方法、围术期处理及疗效进行探讨.
  • 摘要:目的:通过对过去10年间IE患者术前、术中各因素的回顾性多因素分析,以发现其中影响手术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出有益的建议,更好把握治疗方法、时机,从而避免或减少有害因素的损害.材料与方法:1994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确诊且主要诊断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所有的病例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案室均有完整的病案记录,包括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术前心功能分级、营养分级、血培养、术前处理治疗情况、手术情况、体外循环情况和术后情况.统计学方法:对可能与手术死亡率相关的各因素分别行单变量线性回归,并进行显著性检验.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与手术死亡率相关的各因素进行二项分类非配对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所有数据分析均应用SPSS11及SAS统计学软件计算.结果:入选感染性心内膜炎住院患者病例共77例.统计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心功能分级、营养分级、血培养与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患者手术死亡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心功能分级、营养分级、血培养阳性均是影响住院手术死亡率的危险因素.结论:与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患者手术死亡率比较密切的因素为:心功能分级、营养分级和血培养阳性.对于严重感染及心功能损害严重患者,尽早手术将会改善瓣膜功能,可降低死亡率;围术期处理,如改善心功能、纠正营养不良状况、缩短手术时间可减少心肌损害,降低死亡率.
  • 摘要:目的:总结5例主动脉-左心室隧道的手术治疗效果和临床经验.方法:1999年10月至2004年6月,5例主动脉-左心室异常隧道(ALVT)患者,有4例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其中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2例,三尖瓣关闭不全1例,合并联合瓣膜病1例.病人均接受了手术治疗,4例采用直接缝闭主动脉内口,1例采用补片法关闭主动脉内口.5例同期施行主动脉瓣替换,其中另行二尖瓣整形1例,二尖瓣置换1例.结果:随访1~49个月,4例生存,心功能均恢复至1级,超声心动图复查提示ALVT修补良好.1例术后3个月死亡.讨论结论:ALVT容易误诊、漏诊,所以应提高诊断准确率;经确诊后,尽早关闭隧道是其治疗的第一选择,且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必须同期处理好合并症以达到满意的疗效.
  • 摘要:尽管风湿热发病率明显下降,但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仍为我国心脏外科的一个常见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最常累及二尖瓣,其次为主动脉瓣,三尖瓣器质性病变较少见.本文回顾性总结了15例联合瓣膜病合并器质性三尖瓣病变的外科治疗经验,探讨了其更合理的治疗方案和外科处理原则.
  • 摘要:目的:总结166例异种生物瓣膜的临床应用及远期结果与随访.方法:自1987年3月至2003年5月间,用自制生物瓣膜223枚,为166例患者行瓣膜置换术.采用猪主动脉瓣94枚,牛心包瓣129枚;其中163枚采用复合方法鞣制,60枚采用单纯戊二醛方法鞣制.男70例,女96例;年龄12~62岁平均(42.23±8.12)岁.二尖瓣病变89例,三尖瓣病变39例,主动脉瓣病变10例,多瓣膜病变28例.生物材料选用单纯戊二醛鞣制和三氧化二铬复合鞣制两种方法处理.结果:术后早期(30d内)死于低心输出量综合怔4例,左心室破裂2例,心律失常、急性肾功能衰竭各死亡1例.生存者随访,术后5年效果良好,晚期死亡2例,均死于10年后因生物瓣衰败未及时再次换瓣.失访16例.随访10~15年89例,8~9年27例,8年以下34例.再次瓣膜置换41例,猪瓣20例,牛心包瓣21例.10年以上二次换瓣为39﹪,8~10年为28﹪,10年生存率为72﹪.结论:复合方法鞣制异种生物瓣膜的各项理化性能指标已达到<人工心脏瓣膜通用技术条件>GB-12279-90的标准要求,是治疗心脏瓣膜疾病的可靠、有效手段,尤其近年手术结果令人鼓舞.
  • 摘要:目的:评价生物瓣置换术治疗心脏瓣膜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1月~2004年5月,25例心脏瓣膜疾病患者接受了生物瓣置换术.其中,二尖瓣置换术(2例加做三尖瓣环缩术)8例,主动脉瓣置换术9例,三尖瓣置换术(2例加做房间隔缺损修补)4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2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冠状动脉搭桥术1例,wheat术1例.结果:本组早期死亡1例,死亡率为4﹪.术后早期并发症5例,均治愈.出院病例24例,随访17例,随访率70.1﹪,随访时间1~18月,平均8.6月.随访的17例患者,心功能均较术前好转,生活质量提高,无晚期并发症发生.结论:目前的生物瓣质量已有很大的提高.合理选用生物瓣,严格掌握生物瓣的应用指征,将最大限度发挥生物瓣的优点.
  • 摘要:目的:回顾性研究单独主动脉瓣置换的病因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980年1月~2004年12月施行单独主动脉瓣置换术761例,统计分析诸多因素与手术预后的关系.结果:手术死亡率4.7﹪,主要死亡原因有:心力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和心内膜炎.早期主要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2.1﹪.手术前左心室短轴缩短率≤0.25、心内膜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再次手术、长时间体外循环、急症手术是显著影响手术死亡的高危因素.随访率为87.5﹪,总随访时间3965.08病人.年,平均随访6.86年(0.5~33年).晚期死亡率为0.10﹪病人/年,死亡原因以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心内膜炎多见.再手术率为0.22﹪病人.年,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为心内膜炎和瓣周漏.结论:随着人口老龄化,退行性主动脉瓣病变发生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妥善处理心内膜炎和避免人工瓣不匹配有助于改善预后.
  • 摘要:目的:评价左房迷宫手术同期进行瓣膜手术的电生理效果及对心脏功能的远期影响.方法:15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慢性房颤同期施行心脏瓣膜手术和左房迷宫手术的患者行术中心外膜标测,术后12导联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平均随访59.2±7.9个月.结果:(1)术中心外膜标测显示左房异常电位:最高慢传导区发生率在左房中部26.4﹪;最高双峰电位发生率41.25﹪在左房后壁;碎裂电位以左房后壁最高19.4﹪.(2)心脏复跳后心外膜双房标测75﹪双房窦性激动,25﹪由房颤转为房扑,无围术期并发症.(3)术后3个月67﹪恢复窦性心律,随访一年以上者80﹪(12/15)恢复窦性心律,随访3年以上者86.6﹪(13/15)维持窦性心律,平均5年随访92.8﹪(13/14)维持窦性心律且不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药.(4)维持窦性心律者84.6﹪有良好的窦房结、房室结功能,2例因窦性停搏>3秒,分别于手术后第2、第5年安置永久起搏器,其安置率为13.3﹪.(5)超声心动图显示随访期左房容积(LA)、左房舒张内径(LAD)、左室舒张内径(LV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心输出量(CO)均明显小于术后,左心收缩功能正常.LA(76.06±20.23cm3VS105.51±33.79cm3,P<0.05),LAD(2.79±0.5cmVS3.67±1.10cm,P<0.05);LVDd(4.36±0.29cmVS4.63±0.49cm,P<0.05);LVEDV(86.61±14.50cm3VS103.80±24.48cm3,P<0.05);CO(4.6±1.35L/minVS5.66±0.05L/min,P<0.05).随访期平均EF值65.5±7.1﹪,平均FS值35.9±5.4﹪.左房有收缩功能87﹪,右房有收缩功能93﹪.(6)随访期再住院率26.6﹪.结论:风心瓣膜病在换瓣同时进行左房迷宫术能安全有效的消除房颤,明显减小左房、左室容积,恢复正常的房室同步传导和左心功能.远期随访92.8﹪保持窦性心律,87﹪有左房收缩功能.
  • 摘要:目的:回顾分析瓣膜成形外科治疗三尖瓣下移畸形的手术技巧.方法:1997年至2004年间29例三尖瓣下移畸形患者行瓣膜成形手术.手术采用Danielson法、Carpentier法和其他方法行三尖瓣成形.结果:早期死亡2例,死亡率6.9﹪,手术并发低心排2例,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轻度5例,中度3例,房室传导阻滞5例.结论:三尖瓣下移畸形病理改变复杂,个体差异极大.在瓣膜成形手术时,除了房化心室的处理和下移瓣环的调整外,还应充分考虑三尖瓣瓣膜和右心室的功能,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手术才能有好的效果.
  • 摘要:目的:了解国产三尖瓣成形软环对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治疗效果.方法:63例左心系统瓣膜病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病人,在行左心系统瓣膜病变矫治时,应用国产三尖瓣成形软环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结果:手术后三尖瓣返流程度均有不同程度改善.1.根据术中放置人工瓣环大小分组,发现34例放置28#人工瓣环者,出院时无1例出现三尖瓣少一中量以上返流,22例放置30#瓣环者,出院时三尖瓣少-中量返流1例,中量返流2例;7例放置32#或34#瓣环者,术后出现中量返流及少-中量返流各1例.2.根据术中三尖瓣成形以后测得的三尖瓣瓣口直径大小进行分析,发现成型后瓣口直径在27mm以内者,术后无1例出现少-中量以上返流;瓣口直径在27~29mm之间者,仅1例出现少-中量返流;瓣口直径在29mm以上者,术后出现中量返流3例,少-中量返流1例.结论:国产三尖瓣成形软环对三尖瓣返流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成形时选择小号人工瓣环,或成形后三尖瓣直径越小;则三尖瓣的成形效果越好.
  • 摘要:目的:探讨左室舒张末径大于80mm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自1997年10月至2004年9月收治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26例,左室舒张末径(LVEDD)86.1±5.2mm、左室收缩未径(LVESD)63.7±7.5mm、左室射血分数(EF)(52.8±6.3)﹪,行二尖成形术,术后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结果:2例术后死于低心排综合征,其余24例随访治疗6个月~84个月,其中有1例死亡,余23例随诊LVEDD为61.1±15.2mm(P<0.01)和LVESD为48.7±10.4mm(P<0.01),EF值(50.1±11.7)(P<0.05).结论:术前充分分析患者左室储备功能,术中充分保留瓣膜及瓣下结构,对左室舒张末径大于80nm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行二尖瓣成形术治疗效果良好.
  • 摘要:目的:回顾先天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综合成形治疗效果.方法:2002年1月~2004年6月,6例先天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病例接受了综合成形技术手术.其中单纯三尖瓣前瓣裂2例,采取4-0无损伤线间断缝合,使前瓣成为一体.前瓣腱索缺如2例,分别人工腱索移植及二孔化成形.二孔化成形是在严格直视测试下找到关闭不全最严重部位,然后将前瓣缘及隔瓣缘用2-0无损伤线"8"字缝合或带垫片褥式缝合,二孔直径之和成人>3.5cm,小儿>2.0cm.若术中发现瓣环明显增大,均用2-0滑线进行Devega法环缩.结果:术后半年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功能由原来Ⅲ~Ⅳ级恢复到0-Ⅰ级,肝脏淤血消除,心脏杂音消失.心脏彩超右房由原来40±15mm,缩小至25±10mm,右室由原来45±13mm,缩小至30±12mm.心脏彩超测试未见三尖瓣口的明显返流.结论:三尖瓣综合成形技术修复先天性三尖瓣关闭不全具有良好近期效果,二孔化成形法在三尖瓣关闭不全治疗中有良好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风心病继发三尖瓣关闭不全(TR)对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效果的影响及手术适应征.方法:回顾性总结1988年5月~2003年12月手术治疗TR病者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手术治疗TR84例,死亡6例,与手术本身无关,存活78例,效果良好.结论:TR是瓣膜置换术后疗效恶化的最大原因,治疗TR是降低瓣膜置换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中重度TR必须进行成形术,轻度TR亦应持积极态度,尤其是在双瓣置换术中.
  • 摘要:风心病DVR术中瓣环过小者,是否也能运用或改良Nicks手术完成AVR?特别是避免MVR后人工二尖瓣对主动脉瓣环扩大的干扰,有何技巧?为此,本文就主动脉瓣环扩大成形术在DVR术中的应用技巧进行了介绍.
  • 摘要:目的:分析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脏恶液质综合征围术期营养治疗体会.方法:17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脏恶液质综合征病人行二尖瓣膜置换和/或主动脉瓣膜置换术,15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型术.围术期给予营养治疗.结果:术前营养治疗病人心功能及营养状况改善.手术死亡2例(11.7),死亡原因为呼吸衰竭和低心输出量综合征.结论:心脏恶液质病人瓣膜置换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高.围术期心功能及营养状况的改善,术后重视并发症的处理可提高手术疗效.
  • 摘要:目的:比较血液停跳液和晶体停跳液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肌保护的效果,为临床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将75例择期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分为两组:血液停跳液组(B-rh)和晶体停跳液组(C-rh).分别于术前1d,术后1,3,5,8d晨分别取静脉血,测定血清谷草转氨酶(AST),磷酸肌酸激酶及同功酶MB(CK,CK-MB),乳酸脱氢酶及同功酶1(LDH,LDH-1).结果:术前除B-rh的LDH略高于正常水平外其它心肌酶的测定结果均在正常范围;术后1d两组的心肌酶分别升高到术前的3~19倍(P<0.05);术后3d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虽说两组的CKMB已恢复到正常值但五种心肌酶仍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5);术后5dC-rh的CK和CKMB,B-rh的CK,CK-MB和AST与术前相比已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8d两组的LDH与LDH-1仍未恢复正常(P<0.05).两组间有显著差别的心肌酶释放均是B-rh的高.心肌酶的释放与主动脉阻断时间(CCT)和体外循环时间(ECCT)呈良好的正相关.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和ECCT无明显差别(P>0.05),CCT以B-rh为短(77.2±34.6比61.7±26.7,P<0.05).结论:从心肌酶的释放来判断,晶体停跳液优于血液停跳液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肌保护效果.
  •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4℃冷晶体停搏液间断灌注和温氧合血诱导停搏及终末再灌注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40例术前心功能Ⅲ~Ⅳ级(NYHA分级)需在体外循环下施行心内直视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成主动脉根部4℃冷晶体停搏液间断灌注为冷晶体组(n=20),主动脉根部温氧合血顺灌诱导停搏及终末再灌注,4℃冷晶体停搏液间断灌注维持停搏为温血组(n=20).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体重、手术种类、术前心功能、机器预充液、体外转流时问、主动脉阻断时间、开放时温度等均无显著差异.通过①临床观察心脏自动复跳率及复苏后心律紊乱情况;②测定停跳前、复跳后0、6、12、18、24小时的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②停跳前及开放后10分钟取右心室流出道心肌活检,观察心肌超微结构改变及用FlaMeng线粒体半定量分析法对线粒体作量化计分.结果:①临床观察心脏自动复跳率,温血组(95﹪)明显高于冷晶体组(40﹪)(P<0.01)②体外循环后温血组血浆cTnI明显低于冷晶体组,温血组cTnI高峰出现时间(复跳后12小时)较冷晶体组(复跳后18小时)早;②线粒体量化计分分数反映复跳后心脏超微结构,温血组心肌损伤较冷晶体组轻.结论:心脏自动复跳率、血浆cTnI、心肌超微结构改变及线粒体量化计分能反映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损伤.温氧合血诱导停搏及终末再灌注较冷晶体停搏液心肌保护效果为好.对心功能不全,心肌能贮低下的高危病例应采用温氧合血诱导停搏及终末再灌注.
  • 摘要:在美国每年大约有6万例、全世界超过了25万例患者行瓣膜置换术,但到目前为止无论是机械瓣膜还是生物瓣膜远远未达到理想要求,因此哪种瓣膜对于大多数患者最好?目前仍无一致意见.尤其是在国内目前生物瓣的应用还未走出低谷时期,病人包括医生在内,对生物瓣临床应用的信任度还远远不够.因此需待加强对生物瓣膜的认识和应用前景的正确评价.
  • 摘要:目的:探讨巨大左心室患者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室重构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五年来92例行心脏瓣膜手术的巨大左心室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术前、术后2周和2月心脏超声心动图(UCG)的结果、心功能变化;结果:UCG检查左室舒张末直径(LVEDD)、左室收缩末直径(LVESD)、左房直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DS)、每搏输出量(SV)术后2周、2月均较术前减小(P<0.05);术后2月LVEDD、LAD较术后2周进一步缩小(P<0.05);心胸比率术后2周、2月较术前减小(P<0.05);术后早期心功能较术前下降,术后2月心功能恢复达Ⅱ级明显增多.结论:瓣膜置换术对巨大心脏瓣膜患者的左室重构早期影响明显,术后心室、心房明显缩小,但必须加强术后心功能维护,预防严重并发症发生.
  • 摘要:目的:比较冷血液停跳液和冷晶体停跳液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用历史回顾的方法,将近期由于风湿性心脏病、心功能Ⅱ~Ⅲ级、成年患者、第一次行择期换瓣手术而分别使用冷晶体停跳液(托玛斯液,C组,50例)和冷血液停跳液(高浓度晶体停跳液与氧和血混合,比例为1∶4,混合后电解质浓度同托玛斯液,B组,50例)的病人术后心脏复跳情况、使用多巴胺的情况、血压和心率变化情况、血清心肌酶水平、ICU住院天数等进行比较,以评价冷血液停跳液的心肌保护效果.两组停跳液均为主动脉根部灌注或加上冠状动脉窦直接灌注(主动脉反流换时),灌注量为10~12毫升/公斤,灌注管道压力维持80~150毫米汞柱,停跳液温度为4℃左右;均使用心脏局部冰敷.结果:B组复跳时需用异丙肾上腺素的例数较C组为少(P>0.05),两组病人手术后须电击除颤复跳的例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多巴胺用量和血压、心率的稳定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一天心肌酶水平和ICU住院天数及手术结束到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心功能Ⅱ~Ⅲ级的病人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时,冷血停跳液与冷晶体停跳液具有基本相同的心肌保护效果.
  •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药物的应用及相应监测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2004年5月,我院30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的应用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本组无术后死亡病例,除1例术后服药期间出现迟发性心包积血,2例出现皮肤淤斑、青紫,调整用量后好转,其余患者效果良好.结论: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需要终生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正确掌握抗凝治疗是减少患者换瓣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
  • 摘要:目的:探讨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随防方法及治疗方案,降低出院后的并发症及死亡率.方法:通过对53例机械瓣置换术后的随访结果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机械瓣膜置换术后近期猝死、心律失常、出凝血异常发生率高,术前大心脏、心功能差的病人,术后心功能的恢复缓慢.结论: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应制定严格的随防方案,及时处理心率失常,特别是室性心律失常,必要时要及时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对术前大心脏、心功能差的病人,出院后,除了适当应用利尿、强心治疗外,还应长期应用ACEI、β-受体阻滞剂及醛固酮拮抗剂进行治疗.
  • 摘要:目的:心脏缝隙连接蛋白Cx43的正常表达和分布是心肌细胞进行正常电生理活动、避免心律失常的重要保证.心脏肥厚是临床常见的心脏病理形态,遭遇缺血、低温刺激时较正常心肌更易诱发心律失常,可能与缝隙连接蛋白Cx43重构有关.本研究采用动物模型技术,观察缝隙连接蛋白Cx43重构对肥厚心室肌心电生理的影响.方法:随机选用新西兰白兔20只,分为A(正常心肌)和B(肥厚心肌)两组,每组10只.采用40~60﹪结扎腹主动脉后饲养建立兔肥厚心肌模型,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校正Q-T间期和R波振幅,切取左心室肌采用免疫组化测定缝隙连接蛋白Cx43荧光表达面积和强度.结果:B组心脏重量/体重比、左心室重量/体重比较A组明显增加(P<0.05),动物模型建立成功.校正Q-T间期B组(332.57±24.34ms)明显长于A组(309.86±12.13ms,P<0.05),上升约7.3﹪,R波振幅B组(502.00±22.13tm)明显高于A组(426.29±33.96μm,P<0.05).Cx43荧光表达面积B组(4232.33±484.43μm2)明显低于A组(5325.62±598.90m2,P<0.05),下降约20.5﹪,与校正Q-T间期相关(r=-0.775,P<0.05),并存在侧边偏移现象.结论:肥厚心室肌存在缝隙连接蛋白Cx43数量下降和位置异常的重构现象,可能是肥厚心肌对缺血耐受性差、容易出现心律失常的分子病理学基础.
  • 摘要:目的:观察单次缺血2min、再灌注3min形成的缺血预处理(IP)方案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心肌细胞核凋亡颗粒阳性率(AGPR)、肌钙蛋白I(cTnI)和心肌酶学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5例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术中给予单次缺血2min、再灌注3min预处理,记录两组围术期临床指标和心肌细胞核AGPR、cTnI、肌酸激酶(CK)及同功酶(CK-MB).结果:观察组术中心脏自动复跳率、术后心功能恢复、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机械通气辅助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h和24hcTnI释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心肌细胞核AGPR(11.01±3.47﹪)较术前明显下降(14.09±5.32﹪,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17.07±3.95﹪,P=0.01).结论:单次缺血2min、再灌注3min的IP方案可减轻心肌细胞凋亡趋势,减少术后心肌cTnI释放,达到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术后较快恢复心脏功能的目的,具有较好心肌保护效果.
  •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的单次缺血预处理(IP)方法对心瓣膜置换患者术中心肌细胞保护的作用.方法:连续观察45例心瓣膜置换手术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术中给予单次缺血2min和再灌注3min心肌缺血预处理,比较两组围术期临床和心肌细胞核凋亡颗粒阳性表达率(AGPR)、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及同功酶(CK-MB)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中心脏自动复跳率、术后心功能恢复情况、心律失常发生率和围术期机械通气辅助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3hr和24hrcTnI释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心肌细胞核AGPR(11.01±3.47﹪)较术前明显下降(14.09±5.32﹪,P<0.05)、明显低于对照组(17.07±3.95﹪,P≤0.01).结论:改良单次缺血2min和再灌注3min的IP方案能明显减轻心肌细胞损伤的凋亡趋势,减少术后心肌cTnI释放,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心脏瓣膜手术的心肌保护效果良好.
  • 摘要:目的:回顾分析同期施行心脏瓣膜手术和冠状动脉搭桥的效果和经验.方法:56例病人中22例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34例为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功能不全.冠状动脉单支病变16例,双支病变6例,其余为多支病变.56例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同期施行心脏瓣膜手术和冠状动脉搭桥,同期室壁瘤手术4例,瓣膜置换40例,瓣膜成型16例,人均搭桥2.84支.手术后低心排3例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结果:55例病人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心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1例因低心排手术后48小时死亡.结论:同期施行心脏瓣膜手术和冠状动脉搭桥是有效可行的,近期效果满意.
  • 摘要:为探讨同期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瓣膜手术的方法、疗效及影响因素,回顾分析2000年5月~2003年10月间17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时,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或成形、主动脉瓣置换、联合瓣膜置换手术.瓣膜病病因中,风湿性8例,退行性4例,缺血性5例.4例发生低心输出量综合征(LOS);5例二尖瓣成形术;术后病人心功能明显改善.对于风湿性瓣膜病病人.年龄超过50岁或有心绞痛症状者,需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乳头肌慢性缺血所致二尖瓣关闭不全病人的心功能较差,但大多数仍可行二尖瓣成形术纠正,尽管手术难度大,但手术的近、远期疗效良好.
  • 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39例合并瓣膜病变的危险因素,介绍此类手术的成功经验.方法:冠心病合并瓣膜病变39例,同期行瓣膜手术的有27例,12例未同期施行瓣膜手术(瓣膜病变为轻度).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手术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27例同期行瓣膜手术的患者术后早期(30天内)死亡2例,死亡率7.4﹪,死于术后心律失常和低心排综合征,12例未同期施行瓣膜手术组,术后早期1例死亡,死亡率8.33﹪,死于心功能衰竭.35例随访1~72个月,平均46.5个月,失访1例,随访率89.74﹪,同期行瓣膜手术病人心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2例需药物治疗心绞痛缓解症状,随访中发生脑梗死1例,远期死亡1个.未同期施行瓣膜手术组随访中1例需药物治疗心绞痛缓解症状,2例在术后1年半时瓣膜病变发展为中度需要再次手术(术后其中1例死与多器官功能衰竭),6例发现二尖瓣有不同程度加重,心功能改善不明显,3例无明显变化.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合并瓣膜病变时应积极处理瓣膜,同期施行瓣膜手术危险性高于单一手术.妥善处理瓣膜病变、充分的心肌再血管化和良好的心肌保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摘要:本文介绍了作者1992年1月至2004年1月施行43例主动脉瓣成形术的体会.材料与方法:全组43例,男30例,女13例,年龄5~57(平均29.6)岁.临床听诊均可闻及舒张期泼水样杂音,动脉脉压差为50~80mmHg.超声多普勒提示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7例,中度25例,轻至中度11例.病因:先心病26例,风心病17例.先心病26例均有室缺,合并主动脉瓣脱垂21例,右佛氏窦瘤破裂3例,主动脉瓣瓣环扩大3例,主动脉瓣右冠瓣叶发育不良2例.风心病中单纯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3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合并轻度主动脉瓣狭窄4例.主动脉瓣成形方法:1.主动脉瓣叶折叠悬吊法:将脱垂之主动脉瓣折叠悬吊于交界处主动脉壁上(19例).2.主动脉瓣叶中央三角形切除法:将脱垂瓣叶中央行三角形切除,然后将切缘作对应缝合以纠正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例.)3.交界折叠环缩法:主动脉瓣环扩大、交界处瓣叶对合不良,三个交界处分别作折叠环缩术(3例).4.主动脉瓣叶削薄法:风心病主动脉瓣叶中心体附近增厚造成三个瓣叶对合不良,削薄增厚的瓣叶恢复其柔软性(17例).5、肺动脉瓣叶移植术.切取肺动脉瓣前瓣叶,连同肺动脉瓣环及少量周围组织,移植于病变的主动脉瓣右冠瓣处(2例).同期处理合并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引起左室扩大及其功能损害,及时的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效果.主动脉瓣成形术是治疗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变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其手术难度较大,技术要求高,国内报道较少.
  • 摘要:本文介绍了作者自1992年10月至2004年10月手术治疗16例主动脉瓣心内膜炎合并瓣周脓肿的经验.材料与方法全组16例,男11例,女5例,平均年龄38.4(14~60)岁.其中自体主动脉瓣心内膜炎12例,人造心脏瓣膜心内膜炎4例.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心脏杂音、左心衰竭、气急和心律失常.血培养阳性11例,其中草绿色链球菌6例,金葡菌3例,表皮葡萄球菌1例,铜绿假单胞菌1例.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室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大,左室舒张末内径为5.9~7.1cm,左室短轴缩短率为0.22~0.31,其中<0.25者6例;发现主动脉瓣赘生物11例,主动脉瓣瓣周漏4例.手术技术:本组均采用胸骨正中切口进胸,二次手术者行股动脉插供血管,手术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心肌保护液经冠状静脉持续逆行灌注.术中采用补片修补主动脉壁及瓣周缺损者8例,其中包括升主动脉左侧壁脓肿清除后形成瘘道致主动脉与主肺动脉相通者3例;另1例因主动脉壁及瓣周受累严重难以用补片修补者,则行Bentall手术;余7例未作补片修补.全组行主动脉瓣置换术15例,Bentall术l例,所用15只人造心脏瓣膜均为机械瓣.手术同期处理合并的心血管病变.围手术期处理:术后继续应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应用时间一般为至血培养阴性.
  • 摘要:本文总结了换瓣术类型与三尖瓣返流的关系,探讨了换瓣术类型不同,所引发术后三尖瓣返流的可能因素,为未来减少换瓣术后三尖瓣返流,改善换瓣术后病人生活质量,降低换瓣术后病人死亡率提供一些思路.
  • 摘要:目的: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53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死亡率3.77﹪,发生并发症22例,并发症发生率41.5﹪;术后随访心胸比(C/T)、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D)、左房收缩末期前后径(LAS)均较前缩小,术后心功能较前明显改善.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心肌保护、保留二尖瓣装置、彻底纠正三尖瓣返流及严密的术后监护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 摘要:目的:探讨用骨髓基质干细胞(BMCs)诱导分化的内皮细胞和去细胞天然瓣膜支架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TEHV)的可行性,寻找构建TEHV更为便捷的种子细胞来源.方法:骨髓穿刺抽取绵羊骨髓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通过贴壁培养纯化BMSCs.以含VEGF等细胞因子的M199培养液诱导原代BMSCs向内皮细胞分化.采用去污剂和酶消化法制作去细胞猪主动脉瓣膜支架.通过静态种植方法将分化内皮细胞接种于瓣膜支架上构建TEHV.分别行石腊包埋切片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检查观察TEHV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结果:石腊切片HE染色示诱导分化内皮细胞在去细胞瓣叶支架及整体瓣膜支架上的均呈单层生长,形成完整的内皮细胞单层.整体瓣膜的瓣叶、主动脉和瓣膜交界处、主动脉管道及瓣下肌肉内面均有细胞分布,管道外部及瓣叶的心室面无细胞生长.瓣叶表面细胞CD34及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染色阳性.扫描电镜示BMSCs诱导分化内皮细胞在瓣叶表面呈梭形,排列有序,形成完整的细胞单层.透射电镜示瓣膜支架细胞去除完全,瓣叶表面为单层细胞覆盖.细胞呈梭形,细胞质内粗面内质网及分泌小泡较BMSCs为少.结论:BMSCs诱导分化的内皮细胞具有与成熟内皮细胞具有相同的生物学特性.采用BMSCs诱导分化内皮细胞构建TEHV更为简便可行.TEHV的在体改建尚需进一步研究.
  • 摘要:不断提高对高危瓣膜病患者的治疗水平,仍然是目前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重点任务.本文就对34例高危患者施行了瓣膜置换手术中注意的问题及临床疗效进行了介绍.
  • 摘要:目的:总结主动脉瓣植换术中处理细小主动脉根部的体会.方法:在2000,1~2004,12期间,在90例主动脉瓣植换中7例主动脉根部细小,不能通过21号测瓣器,或根据计算植入的机械瓣有效开口面积(EOA)与体表面积(BSA)之比(EOAI)大于0.8cm2/m2来决定应该植入的最小瓣膜,如果自身主动脉瓣环细小不能通过最小型号测瓣器,即行采Manouguian方法延长主动脉切口,通过左-无冠瓣环交界下行1.0~1.5cm,达二尖瓣大瓣根部,向后下分离与主动脉相连的左房顶,选择膨体聚四氟乙烯血管片,修剪成长椭圆形,最宽1.5~2.0cm,长约5.0cm,4-0滑线从二尖瓣根部开始连续缝合,缝过主动脉瓣环后再将机械瓣缝环褥式缝合在人工血管片上,腔外打结.多余的血管片可插入主动脉斜切间,加宽根部.结果:植入主动脉瓣有STM2枚,SORIN4枚,国产瓣1枚.主动脉瓣置换所用的时间88.2±26.7分,其中用于加宽的时间24±5.5分.EOAI1.03±0.15cm2/m2.术后2例出现低心排综合征,经延长机械辅助呼吸和血管活性药物支持时间等处理后好转.7例均出院,并全部随访0.4~4年,心功能都明显改善,其中5例恢复工作,1例重返学校学习,1例生活能自理,尚需口服扩管、利尿剂治疗.结论:在处理细小主动脉根部时按Manouguian方法,用膨体聚四氟乙烯血管片加宽主动脉根部植入大号的主动脉瓣,使其EOAI大于0.8cm2/m2有利于术术后心功能的改善.
  • 摘要:目的:总结217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手术时机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1月至2004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感染性心内膜炎217例,所有患者手术前均进行血培养和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全部经外科手术治疗.手术原则是清除感染病灶,纠治瓣膜病变及心脏畸形.结果:217例患者中,起源于正常心脏23例(10.6﹪),继发于先天性心脏病71例(32.7﹪),风湿性心脏病123(56.7﹪);外科手术治疗前,超声心动图发现心脏及大血管赘生物149例(68.7﹪),血培养阳性89例(41.1﹪).手术后死亡7例(3.2﹪).讨论(1)病原学:感染性心内膜炎每年发病3.8﹪,合并心脏畸形或其他病变的心内膜炎病人,行人工瓣膜置换术后的感染率高达2.6-20﹪.本组217例心内膜炎,起源于正常心脏23例(10.6﹪),继发于先天性心脏病71例(32.7﹪),风湿性心脏病123(56.7﹪),本组病例有较大比例的患者是继发于先天性心脏病,这可能与早年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发现迟就诊晚继发IE机率增大有关.(2)诊断:IE的症状多变且为非特异性,给早期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IE早期诊断是治疗的关键之一,在出现严重心脏功能衰竭之前确诊,可以明显降低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IE临床表现多样,但大都有发热现象,并以弛张热,寒颤,全身中毒貌常见,主要表现为瓣膜损害所致的心功能不全,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超声发现心内赘生物,血培养细菌生长,即可明确诊断.(3)手术时机的选择:IE内科治疗的病死率高达79﹪~89﹪,以往由于外科手术时机掌握不当,使许多患者丧失了手术机会.结合近年来的文献报道和本组的治疗经验,我们认为:对IE患者适时外科手术是治疗的另一关键.IE的手术适应症为充血性心力衰竭、难以控制的感染,反复发作的全身性栓塞,新出现心脏传导阻滞或其他传导缺陷等.由于本病在活动期(急诊)手术死亡率是稳定期(择期)手术的3~4倍,故一般情况下,应积极、大剂量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疗6周并控制充血性心力衰竭后,手术治疗.感染性心膜炎经敏感抗生素治疗1周左右,仍不能控制感染时,尤其是引起瓣膜损坏,心力衰竭,应尽早手术.近年来有学者主张本病一旦确诊,特别是对于主动脉瓣心内膜炎,应尽早手术、以防病情加重延误治疗时机.对超声心动图发现心内赘生物也是尽早手术的指征,对于血培养提示毒力强的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所致心内膜炎患者,确诊后2-7天内进行瓣膜替换治疗,而对霉菌性心内膜炎内科治疗死亡率高达80~100﹪,故此类病人一经确诊即应手术治疗.但对病情不稳定患者应推迟手术,加强抗生素治疗,使不良后果的发生率下降,对新近有脑梗塞发生者最好推迟手术到梗塞发生后1~2周进行;当有脑出血存在时,则应推迟更长时间.本组患者均为经手术治疗,稳定期择期手术186例,指征为:赘生物、栓塞史和合并心内畸形.活动期急诊手术31例,指征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和难以控制的败血症等,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早期诊断,适时手术和内、外科联合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摘要:目的:介绍28年来2000例瓣膜置换术的结果和体会,以进一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1976年5月至2004年8月共为2000例心脏瓣膜病患者施行了瓣膜置换术.手术方式:二尖瓣替换术(MVR)1325例(66.2﹪),主动脉瓣替换术(AVR)324例(16.2﹪),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同期替换术(AVR及MVR)322例(16.1﹪),三尖瓣替换术(TVR)29例(1.5﹪).术后随访1个月~28年,平均(10.2±5.3)年,失访283例(15.1﹪).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29例(6.45﹪),其中1976年至1994年为95例(9.5﹪),1995年至2004年为34例(3.4﹪),前后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12.62,P<0.001)晚期死亡288例(1.9﹪病人年),存活病人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完善和改进体外循环技术,加强术中的心肌保护,不断改进和提高手术技巧,对适宜病例施行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替换手术(MVRP),对合并三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的病例予以三尖瓣整形术,加强术后监护,及时处理早期并发症是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措施.为提高瓣膜置换术后病人的远期生存率,尤其应该重视加强健康宣教及门诊随访,并及时调整抗凝剂用量.
  •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瓣膜替换术死亡原因及对策.方法:行心脏瓣膜替换术1094例,失败50例,男性18例,女性32例,年龄12~63岁.二尖瓣替换术33例.主动脉瓣替换术2例,双瓣置换术14例,三尖瓣置换术1例.结果:平均早期死亡率4.57﹪,但逐年下降,2001年及2002年分别为2﹪和0.99﹪.术后死于低心排综合症23例,室性心律失常10例,呼吸衰竭3例,肺部感染3例,败血症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心包填塞例,主动脉根部切口出血1例,脑梗塞1例,急性心肌梗塞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人工瓣膜失灵1例.结论:手术失败原因与术前患者心肺功能不全及风湿指标超标有密切关系.采取相应措施可有效降低死亡率.
  •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162例65岁以上老年人心脏瓣膜置换术的近期疗效.方法:162例65岁以上老年患者(65~79岁)施行瓣膜置换术,其中行二尖瓣置换术(MVR)68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56例,三尖瓣置换术(TVR)2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术(DVR)33例,二尖瓣及三尖瓣置换术(MVR+TVR)1例,同期处理合并症.其中采用人工机械瓣30枚,生物瓣168枚.结论:随着手术技巧和围术期处理的成熟和完善,高龄老年瓣膜置换术是安全有效的;高龄老年换瓣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关键还在于预防.
  • 摘要:目的:探讨心内直视手术后三尖瓣发生严重病变的原因及二次手术时三尖瓣置换的方法.方法:在全麻、体外循环下完成8例心内直视术后因严重三尖瓣病变所致三尖瓣置换术.对7例术后存活者进行随访.结果:手术死亡1例.7例术后存活者随访中(0.5~5年)无死亡及瓣膜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三尖瓣置换是心内直视手术后严重三尖瓣病变有效的治疗方法.
  • 摘要:目的:研究混合醇改性对戊二醛牛心包细胞毒性的影响;并验证0.3﹪戊二醛保存对改性后的戊二醛牛心包细胞毒性有无影响.方法:取新鲜牛心包心前区部分,分三组处理:A组:用0.625﹪戊二醛固定两周后用0.3﹪戊二醛保存;B组:牛心包用0.625﹪戊二醛固定二周后,用混合醇后处理并保存;C组:将B组心包在混合醇中处理2个月后,转入0.3﹪戊二醛中保存.D组:用玻片作为对照组.将三种心包切成同样大小(2×2cm2),用生理盐水分别漂洗10分钟3次.然后分别种植同样数目的(4×104)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培养7天后,将细胞洗下来,0.4﹪台盼兰染色,计算每片心包上的活细胞数.同时对心包片细胞作光镜及扫描电镜(SEM)观察.结论:1.经混合醇处理后的戊二醛牛心包细胞毒性明显降低,但仍有细胞毒性.2.混合醇改性后的戊二醛牛心包保存在0.3﹪戊二醛溶液中,其细胞毒性无明显改变.
  • 摘要:目的:探讨将牛心包先作去细胞处理再鞣制改性处理抗钙化效果.方法:取新鲜牛心包分为四组,A组:先用0.625﹪戊二醛固定一周,随后用0.3﹪戊二醛固定60天;B组:用0625﹪戊二醛固定一周,随后用,2,3-丁二醇固定60天;C组:先用新洁尔灭-核酸酶-去氧胆酸法去细胞处理,再同B组处理;D组:新鲜对照组,将四组牛心包分别植入刚离乳的S大鼠背部皮下,60天后处死,取出埋藏试片,应用原子火焰吸收法行组织钙定量测定,HE染色做光镜检测并用电镜观察组织超微结构,分组测定抗拉强度及热皱缩温度.结果:A组牛心包试片钙平均含量(195.24±34.07μg/mg干重)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01).C组钙平均含量(4.40±4.24μg/mg干重)与对照组(4.10±3.18μg/mg干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B组(22.15±8.14μg/mg干重)相比,钙化明显减轻(P<0.001).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C组试片胶原玻变程度轻,无明显钙化;B组试片胶原有玻变,有少许点状钙化灶;而A组试片有严重胶原变性、断裂,大片钙化.A、B、C三组间热皱缩温度(分别为84.59±0.61℃;84.29±0.43℃;84.13±0.50℃)无明显差异,但与对照组(69.44±0.57℃)有显著性差异(P<0.001).B组(29.45±5.16N/mm2)与C组(28.64±4.78N/mm2)抗拉强度无显著差异,但与新鲜对照组(17.97±4.77N/mm2)差异明显(P<0.001).讨论生物材料的钙化和免疫反应与其细胞成分有关.本实验将去细胞和未去细胞的牛心包用戊二醛鞣制,2,3-丁二醇改性处理,比较其植入动物体内的钙化程度以及机械强度,结果发现去细胞后抗钙化效果明显增加而机械强度没有明显改变.机制可能是去细胞处理消除了牛心包上的细胞成分,从而去除了早期钙盐沉积的中心,而2,3-丁二醇的两个羟基受两侧紧邻的两个碳键的影响,结构相对不稳定,容易与醛基内聚结合,与戊二醛形成稳定的环状缩醛,阻止了游离醛基的细胞毒性作用,达到良好的抗钙化效果.结论:1.去细胞处理可明显减轻生物材料植入体内后的钙化.2.戊二醛鞣制的生物瓣材料经2,3-丁二醇改性后,可显著减轻钙化.3.去细胞处理和2,3-丁二醇改性在生物材料抗钙化方面有协同作用.4.去细胞后的牛心包材料,经戊二醛鞣制,2,3-丁二醇改性后可增强其机械强度.
  • 摘要:目的:从1975年到2005年30年间,广东心血管病研究所为121例15岁以下儿童进行了机械瓣膜置换,本文对相关资料进行了总结和讨论.方法:一、基本情况:全组病例共121人,其中男70人,女51人.年龄1~14岁,平均10.8岁.10岁以下儿童35例,占29﹪;10~14岁86例,占71﹪.1975~1990年手术21例,1991~2004年100例.二、病种情况:先天性心脏病89例(73.6﹪),其中18例合并细菌性心内膜炎致瓣膜损害,16例为瓣膜成形术后再次手术;风湿性心脏病29例(23.9﹪),其中3例合并细菌性心内膜炎,1例为外院二尖瓣置换术后3年瓣膜失功能;细菌性心内膜炎24例(19.8﹪),其中21例为先天性或风湿性心脏病患儿.三、手术方法:手术在血液稀释、全身中度低温、心脏局部深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1例主动脉弓离断患儿术中采用深低温停循环方法.有3例主动脉瓣置换患儿进行了主动脉根部扩大术.伴发的心血管畸形予以同期矫治.四、置换人工瓣膜的类型及大小:二尖瓣置换62例,其中再换瓣1例;主动脉瓣置换49例,三尖瓣置换6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置换3例,三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置换1例.主动脉瓣位置(包括4例双瓣置换):植入机械瓣53枚.二尖瓣位置(包括3例双瓣置换):植入机械瓣65枚.三尖瓣位置(包括1例双瓣置换):植入机械瓣7枚.五、抗凝治疗:所有患儿术后均需终身抗凝.结果:全组121例,共置换机械瓣膜125枚.住院死亡15例,其中1975~1990年死亡8例,死亡率为38.1﹪;1991~2004年死亡7例,死亡率7.0﹪.全组主动脉瓣置换死亡6例,死亡率11.3﹪;二尖瓣置换死亡8例,死亡率12.3﹪;三尖瓣置换死亡1例,死亡率14.2﹪.10岁以下死亡6例,死亡率为17.1﹪;10~14岁死亡9例,死亡率为10.5﹪.随访时间29年,平均10.5年,共有32例患者失随访.74例随访患者中,晚期死亡1例;再手术2例,均与术后抗凝有关系.再次术后恢复良好.大部分存活病人有满意的生活质量.心功能(NYHA分级)Ⅰ级55例(75.3﹪),Ⅱ级14例(19.2﹪),Ⅲ级4例(5.5﹪).结论:应尽早进行患儿心脏畸形的纠治,减少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发生率;儿童瓣膜置换死亡率高,应尽可能进行瓣膜修复成形,避免或至少延迟瓣膜置换;机械瓣,特别是双叶瓣,目前在儿童瓣膜置换中仍是首选;儿童瓣膜置换术后抗凝,一定要遵医嘱定时监测PT,确保术后疗效和生命安全.
  • 摘要:目的:总结我院86例18岁以下少儿心脏瓣膜置换术经验,探讨少儿瓣膜置换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82年4月~2004年8月)86例接受瓣膜置换术的少儿患者临床治疗资料.年龄9~18岁(平均125±4.4岁),<14岁25例.先天性25例(29.1﹪),心内膜炎8例(9.3﹪),有合并畸形者22例(25.6﹪),风湿性53例(59.3﹪).二尖瓣置换54例,主动脉瓣置换18例,三尖瓣置换6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置换8例.生物瓣置换2例,机械瓣置换84例.所有机械瓣置换病人均长期口服华法令抗凝.结果:早期死亡3例(3.5﹪);随访3~24个月(平均12.6±6.4个月),晚期死亡1例(1.2﹪)术后2年死于感染性心内膜炎;其余患者恢复良好.结论:少儿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对于瓣膜病变严重,不能进行成形手术的患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同期处理和并畸型、正规的抗凝治疗是提高儿童瓣膜置换手术效果的关键.
  • 摘要:目的:了解二尖瓣置换术后TR的逆转、残留或进展情况,以改进TR的临床评价及治疗效果.方法:从1998年7月至2005年1月,随访分析了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所收治的二尖瓣置换术患者287例,其中男性86例、女性201例,年龄15~66岁、平均41.0±11.0,二尖瓣狭窄199例(69﹪)、二尖瓣返流66例(23﹪)、二尖瓣双病变22例(8﹪),心房纤颤201例(70﹪)、窦性心律86例(30﹪).根据最大返流束面积/右房面积的比率将TR分为:轻度(+)、轻中度(+/++)、中度(++)、中重度(++/+++)、重度(+++),无返流则以(-)表示.本组患者术前轻度TR101例(36.7﹪)、轻中度TR5例(1.8﹪)、中度TR27例(9.8﹪)、中重度TR2例(0.7﹪)、重度TR21例(7.6﹪).是否施行三尖瓣环缩手术主要根据术中探查.术后定期门诊随访及复查超声心动图.结果:本组病例随访2~7年,平均4.0±1.6年.随访期间失访12例.手术后绝大多数患者的临床状况得到较大改善.与术前相比左房(LA)、左室(LV)缩小,差异有显著性(P<0.01).左心功能亦较术前明显进步,射血分数(EF)及缩短分数(FS)的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右房(RA)、右室(RV)亦较术前缩小,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术后TR情况与术前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术前存在TR但术中未做三尖瓣环缩的患者129例.术后TR消失54例,术后TR程度减轻12例,术后TR程度无明显变化46例,术后TR程度加重17例.结论:以最大返流束面积/右房面积比率评价二尖瓣病变伴随的功能性TR的严重程度有明显的不足,术中决定是否同时施行三尖瓣环缩手术的方法值得改进,TR可能发生于二尖瓣置换术前并无TR的患者.
  • 摘要:目的:对41例(共47只)植入人体内1年以上损坏的生物瓣膜作损坏原因的临床分析.方法:自1993年6月至2004年6月,共41例生物瓣失功能病人行再次手术换瓣.两次换瓣间隔时间1~16(平均9.7±4.1)年.通过对47只失功能生物瓣进行仔细的标本观察及病理学检测.结果:41只生物瓣有破损撕裂,35只有不同程度的钙化,5只有瓣叶增厚卷曲现象,3只有过多纤维组织覆盖,2只有赘生物及血栓形成.结论:生物瓣早期损坏以破损撕裂为主,晚期以钙化和破损撕裂等多种病损因素的复合结果出现.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