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相关文献在2020年到2022年内共计253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内科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3篇、专利文献852683篇;相关期刊103种,包括中国卫生资源、中成药、中药药理与临床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相关文献由1174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和华、刘伟、叶磊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3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852683 占比:99.97%

总计:852936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发文趋势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研究学者

  • 张和华
  • 刘伟
  • 叶磊
  • 吴碧玉
  • 周丹
  • 唐健元
  • 安薇
  • 岑裕铭
  • 张之薇
  • 张明伟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高昕; 孙文军; 高芳; 张艺蓉; 李蕴哲; 刘霞; 高阳; 张海龙
    • 摘要: 目的运用中医体质学说,基于治未病的思想,总结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易感体质,并提出中药预防的食疗药膳方,为COVID-19的预防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查阅近5年的相关文献,对COVID-19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病位、疾病传播、易感体质、预防食物和方药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COVID-19感染初期症状相似,均为湿邪致病,不同体质的人对COVID-19的易感性和染病后的证型发展转归亦不同。易感体质为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阳虚质、血瘀质和气郁质,治则当以扶正气、祛湿和养肺为基本原则,结合体质差异,辨证预防,以补益、健运脾胃和芳香化湿药物为主,佐以宣利肺气之品。结论根据体质的不同制定中医药预防方案,为临床预防COVID-19提供一定的指导。
    • 高鑫月; 宋沛林; 薛润生
    •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严重影响了人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引起了社会媒体的高度关注。基于此,本文选取青岛市为研究区域,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核密度分析、百度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情感分析及词频-逆文档频率算法(term frequency-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TF-IDF)关键词抽取技术等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病例位置及公众情感分布的时空演化挖掘框架。实验表明:该框架可基于病例位置和社交媒体数据,确定疫情严重区域的公众情感信息,并分析不同阶段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变化。本研究可为政府更好地了解疫情期间公众情感和热点话题并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 王玉; 靳晓杰; 赵磊; 夏鹏飞; 罗宏; 李潮新; 石生青; 刘秀珠; 张志明; 刘永琦
    •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连花清瘟颗粒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物质基础。方法 借助TCMSP和TCMID检索连花清瘟颗粒中连翘、金银花、麻黄所含成分,并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靶蛋白进行分子对接,筛选出结合能力较高的成分,分析其结合模式。通过SwissTarget数据库预测连花清瘟颗粒中各药材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构建“药材-归经”及“药材-化合物-靶点”网络模型,并通过层次聚类分析关键性成分。采用DAVID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通过Prism软件及Omicshare数据库绘制柱状图及气泡图。结果 连花清瘟颗粒中芹菜素、桔皮素、刺槐素、去甲麻黄碱、甘草查耳酮、大黄素甲醚、血清素与SARS-CoV-2 S蛋白具有较高亲和力,有10种药材归肺经;“药材-化合物-靶点”网络模型中包含12种药材、184个化合物、145个作用靶点;聚类分析得到51种关键性成分,主要为黄酮、黄酮苷、甾醇、蒽醌;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554个条目,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33条信号通路。结论 连花清瘟颗粒中芹菜素、桔皮素、刺槐素等多种黄酮类成分能与SARS-CoV-2 S蛋白结合阻止病毒的入侵,并与HARS、PIK3R1、AKT1、ESR2、PTGS2、HSP90AA1结合调控免疫、炎症等信号通路来减轻炎症反应。
    • 朱曙光; 俞咏梅; 闻奇遇; 金腊梅
    • 摘要: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CT影像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及变化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经池州市人民医院临床证实且住院治疗的16例COVID-19病人的影像资料,分析病人的胸部CT表现并对比CT影像变化。结果16例COVID-19主要表现为间质性肺炎的特点,早期多为双肺多发,边界较清楚,以肺野外带为著;进展期表现为肺内病变范围的扩大,多肺叶的受累,肺的实变等;3例转归期表现为肺内病灶明显吸收,残存小叶间隔增厚及纤维化等;1例危重者两肺呈“白肺”改变。结论COVID-19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早期主要表现为两肺多发的磨玻璃影或混合斑片磨玻璃影。进展期时病变累及范围扩大、受累肺叶增多,出现肺内实变灶等。转归期严重者呈“白肺”样改变;炎症吸收可残存小叶间隔增及纤维化等。CT能为COVID-19诊断及分型提供影像学依据,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刘玉萍; 屠书梅; 陈彦
    • 摘要: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究复方鱼腥草合剂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收集并筛选复方鱼腥草合剂组方中各味药材的成分及对应的靶标。采用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成分-靶标网络,对靶标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最后借助计算机虚拟对接技术对核心化合物进行分子对接预测。结果共收集到77种潜在有效成分,其中有9种为多味药材共同含有,以及248个对应靶标。成分-靶标网络中316个节点、1 062个复合目标交互,核心靶标包括前列腺素G/H合酶2(PTGS2)、前列腺素G/H合酶1(PTGS1)、热休克蛋白90(HSP90)等。GO富集分析得到115个与炎症、免疫应答相关的生物过程,KEGG富集分析则得到与抗病毒、肺部疾病相关的99条通路。复方鱼腥草合剂组方药材的核心成分与对COVID-19的ACE2蛋白、S蛋白、3CLpro蛋白都有一定的结合能力,对3CLpro蛋白的亲和性更佳。结论复方鱼腥草合剂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标、多途径的作用方式而具有治疗COVID-19的潜力。
    • 范小玉; 孟凡亮; 张照如; 王翔; 邓洋; 程跃
    • 摘要: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disease 2019,COVID-19)病人的早期临床特征,为临床早期识别该类病人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20年1—2月4例经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诊治的COVID-19病人的早期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等资料。结果4例病例中2例男性,2例女性,年龄范围为26~64岁,中位数为30岁。潜伏期在1~6 d,均为输入性病例。4例均有发热、咳嗽,1例有头痛,1例有全身酸痛、乏力,3例脉搏增高,3例血压增高。血常规中,1例白细胞计数降低,2例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1例淋巴细胞计数降低;3例C反应蛋白(CRP)、超敏CRP升高,1例降钙素原升高;3例白球比例降低。2例胸部CT为两肺多发片状磨玻璃样影,分布在肺外周及胸膜下,2例为单肺、单发扇形磨玻璃样影,1例伴有片状实变影。结论早期COVID-19病人有明显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不具有典型性,多表现为发热、咳嗽,外周血常规可正常或轻度异常,超敏CRP和CRP可见升高,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为单肺、双肺多发或单发肺部磨玻璃影,部分伴有实变。
    • 沈超; 苏娜; 秦舟; 陈晓双; 王治丹; 何治尧
    • 摘要: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网络教学对医院实习生学习的影响。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并总结2019年5月至2020年3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习的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护理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对上网课的条件及网络教学的满意度、网络教学对实习学员的情绪影响及上网课的条件等,讨论线上教学对实习生教育的影响。结果共纳入204名药学专业实习生,共收集问卷204份,有40.2%学生在疫情前已经了解或上过网课,92.25%的学生居家条件基本满足学习需要,所以在新冠疫情条件下对网络教育接受度很高,61.27%的学生也能通过网络教育获得很好的学习收获。结论实习单位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实时关注学生心理状况和学习进度,有助于新冠疫情的防控。而网络教学对实习生的心理健康、专业学习、择业就业也能起到积极和正面的作用。
    • 蓝蕾; 瞿心远; 应曜宇
    • 摘要: 目的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苗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方法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2019年12月1日-2021年7月15日COVID-19疫苗相关的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截止2021年7月15日,共检索到1717篇COVID-19疫苗相关的英文文献,最终纳入1363篇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美国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其次是中国;牛津大学是发文量最多的研究机构,其次是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大学,复旦大学发文量居第十位。NEW ENGL J MED是被引频次最高的杂志,其次是LANCET和VACCINE;Dan H Barouch是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同时也是被引次数多高的作者。通过关键词的共被引及聚类分析形成7个聚类,最大聚类为#0 spike protein。结论COVID-19疫苗相关研究主要围绕新型冠状病毒的分子结构、疫苗研制有关的主要靶点、接种策略、保护效果和疫苗的接受度及认知情况等方面。
    • 许瑞家; 白岫丹; 罗雨田; 范宝云; 梁艳; 郭栩帆; 万李丹; 马卫平; 姚晚侠
    • 摘要: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某医院核酸采集员的身心体验,为做好疫情防控,更好地保护核酸采集员的身心健康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对2021年6月15—30日在深圳市萨米医疗中心进行核酸检测的15位核酸采集员进行半结构式的深入访谈,并对核酸检测现场进行观察,应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首先阅读资料、并分类、编码,然后具体分析,再归纳总结,提炼主要部分,最后得出最终主题。结果该医院核酸采集员的身心感受主要提取4项主题:历史使命,不可推卸;防护最大,安全第一;恐惧紧张,身体不适;争分夺秒,保持体力。结论该医院核酸采集员思想觉悟高,集体荣誉感强,但核酸采集工作量大,常常存在身体疲惫,肩膀痛,头晕头痛等症状及各种心理反应及躯体反应;因此核酸采集员不仅需要物质上的支持和关照,同时需要心理疏导和人力补充等帮助。
    • 吴碧彤; 谭守勇; 林兆原; 冯永忠; 蔡智群; 韩建芳; 林媛; 梁小朋; 罗立全; 王乐玲
    • 摘要: 目的分析境外染疫疑似人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及非新冠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特点,探讨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7日至2020年11月1日收治的符合留观病例标准的432例境外COVID-19染疫疑似人员的临床特征、流行病学史、实验室和胸部CT影像检查。其中CAP患者78例(18.06%):COVID-19患者12例(2.78%),非新冠CAP患者66例(15.28%)。结果COVID-19组50.0%患者入境前14天内有新冠流行病史较CAP组(15.15%)明显增多;归国途中起病患者6例(占50.0%)较CAP组(占21.21%)明显增多;发热、畏寒、头痛较CAP组明显增多;外周血淋巴细胞数目(1.33±0.61 vs 1.98±0.67)(*10^9/L)及血小板数目(198.25±49.36 vs 260.14±79.16)(*10^9/L)较CAP组明显降低;COVID-19组病变多累及双肺多叶,多位于胸膜下,磨玻璃密度影(ground-glass opacity,GGO)表现为主(50.0%)。CAP组病变多累及单侧肺单叶,多任意分布,渗出样表现为主(63.64%)。结论境外染疫疑似人员CAP发病率高,COVID-19是CAP其中一种。尽早开展核酸检测及胸部CT影像学检查,排除COVID-19,并行血常规检查,排除非新冠的CAP。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