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态势
流行态势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209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0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4513篇;相关期刊137种,包括性教育与生殖健康、上海预防医学、中国动物检疫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福建省第五届猪病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疫病学分会第五届第二次学术研讨会、第七次全国地方病学术会议、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四次猪病学术研讨会等;流行态势的相关文献由466位作者贡献,包括周丹、张山鹰、毕艳等。
流行态势
-研究学者
- 周丹
- 张山鹰
- 毕艳
- 罗启松
- 赵帅
- 金小林
- 黄光全
- 万遂如
- 于丹
- 任娟英
- 何海权
- 倪雪霞
- 冰尘
- 吴维寿
- 周光荣
- 宁镇
- 尤爱萍
- 张再兴
- 张萌
- 徐元
- 徐建军
- 李华宪
- 李瑛
- 杨增源
- 杨成梁
- 林双喜
- 梁伟
- 欧阳榕
- 江娜
- 沈福杰
- 滕翔雁
- 王伟明
- 王向阳
- 王小力
- 王效京
- 舒敏
- 范波
- 薛根祥
- 许国章
- 谢汉国
- 贾俊元
- 贾爱芹
- 邰德良
- 郑照荣
- 郑雪光
- 郭云贵
- 郭建农
- 钱爱林
- 陈国英
- 陈章伟
-
-
-
-
摘要:
2022年河北省动物疫情解析预警专家组第1次会议6月底在石家庄市召开。会议交流了上半年各地动物疫病发生及监测情况,研判了当前动物疫病形势和发展态势,提出了下半年防控措施建议。一、上半年动物疫情情况上半年河北省动物疫病流行态势总体平稳,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或新发疫病疫情。一是重大或新发疫病情况。
-
-
-
-
摘要:
当前,高致病性禽流感在全球范围内流行,我国正处在秋冬高致病性禽流感高发季节,防控压力较大。针对当前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态势和防控难点,养殖场户应强化以下关键防控措施:1.仔细巡查。提高巡查频率,了解家禽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病症,快速处理。查看料槽和料筒的饲料剩余情况,判断家禽是否有采食量减少等异常情况。
-
-
-
-
摘要:
据农业农村部组织全国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网监测,随着气温回升,小麦条锈病扩展速度显著加快,草地贪夜蛾也进入活跃期,重发流行态势明显。农业农村部提早印发《2021年全国"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超前安排部署,要求各地加密监测预警、强化技术指导、提早准备物资、全力做好防控。
-
-
-
-
摘要:
当前,全球疫情呈现复杂演变态势,国内多个省份呈现散在、多点、局部暴发的流行态势。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很多地区开启了战役式、集中式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策略,不仅成本巨大,且在推进过程中缺乏精准靶向的风险漏洞管理,极易构成疫情传播隐患。为此,建议进一步完善我国新冠疫情防控策略:一是从源头遏制境外疫情输入,严控冷链相关风险引发国内疫情传播。
-
-
王彩华
-
-
摘要:
猪伪狂犬病(PR)在我国属于二类动物疫病,具有较高的带毒率和发病率,严重危害国内生猪养殖业.本文基于PR流行态势的分析,提出了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定期监测、淘汰gE抗体阳性猪,改善饲养管理、落实生物安全措施,加大抗体检测力度等防控措施.
-
-
-
-
摘要:
据农业农村部组织全国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网监测,随着气温回升,小麦条锈病扩展速度显著加快,草地贪夜蛾也进入活跃期,重发流行态势明显。农业农村部提早印发《2021年全国“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超前安排部署,要求各地加密监测预警、强化技术指导、提早准备物资、全力做好防控。
-
-
温靖;
郭黎
-
-
摘要:
本刊记者从农业农村部有关部门获悉,据全国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网监测,随着气温回升,小麦条锈病扩展速度显著加快,草地贪夜蛾也进入活跃期,重发流行态势明显。对此,农业农村部提早印发《2021年全国"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超前安排部署,要求各地加密监测预警、强化技术指导、提早准备物资、全力做好防控。
-
-
赵帅;
周丹
-
-
摘要:
[目的/意义]全球范围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已经超过80万人,疫情已波及到全世界。基于不同国家/地区呈现出传染率和致死率的巨大差异,进行地区间比较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这可以为各区域的防控工作起到相互借鉴有益经验、避免错误的作用。[方法/过程]将研究对象放在湖北省周边六省市的新冠病毒肺炎的发病情况上,研究不同区域的数据表现,包括百万人的发病率、死亡率、以及疫情正烈时段的发展趋势等;再结合湖北和周边省市之间的人群移动规律进行比对,从而得到省际传递传染的相关关系。此外,作为中原地区重要城市的郑州市也受到了较大冲击,其人口规模和武汉相当,距离较近,城市间通勤频率又高,论文特别选择了郑州进行了分析。[结果/结论]六省市的疫情变化存在一些差异,这既和湖北封城前进入其他省市的群体规模有关,也与自身的人口规模及交通地位有关。具体到郑州市,累计发病率为1.55/10万,确诊病例主要集中在北部的金水区,和交通枢纽地位契合;男女患病人数比较接近,这些数据都可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
-
-
-
计子龙
-
-
摘要: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各个行业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的养猪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养殖规模也在日渐提升.然而在养猪业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特别是各种猪病的发生,对猪的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尤其是一些传染性疾病频发,导致大量的猪只死亡,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打击,严重阻碍到猪养殖业的持续稳步发展.为此,下文主要针对猪病流行态势与防控策略进行探讨与研究,同时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希望能为猪养殖户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
-
沈福杰;
舒敏;
吴维寿;
任娟英;
徐元
- 《二〇〇七年上海公共卫生国际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目的:纵向研究中心城区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态势。rn 方法:对黄浦区17年来传染病发病资料进行流行学分析。rn 结果:1990-2006年本区居民共发生甲、乙类传染病16种43722例,年均发病率为307.56/10万,1998年后保持下降趋势,2006年仅为135.96/10万;发病前三位在1990年为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淋病,2006年变化为淋病、梅毒、肺结核,这三种疾病成为目前本区的主要传染病;梅毒发病逐年上升,肠道传染病发病逐年下降。肺结核发病高于上海市水平。rn 结论:传染病虽然得到明显控制,但仍存在不少隐患,性传播性疾病的威胁较大,而且新传染病将加重卫生防疫工作的艰巨性。
-
-
-
王效京;
负红梅;
齐广志
- 《福建省第五届猪病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疫病学分会第五届第二次学术研讨会》
| 2011年
-
摘要: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国际兽医局16种A类法定传染病之一。也是我国法定的一类传染病。目前,我国猪瘟呈上升发展趋势,而且流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频发的大流行转变为周期性、波浪式的地区散发性流行,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由典型变为非典型的温和型,并出现了亚临床感染、母猪繁殖障碍和新生仔猪先天性感染等,在加大免疫密度,超量、超前免疫、增加免疫次数的情况下,仍不能有效控制HC的流行,在出现这些现象的地区和猪场,往往还伴随有多种原因引起的免疫失败,其危害已使猪场发生繁殖障碍综合征和呼吸道综合征等疾病,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严重威胁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本文试图借鉴他人业已取得的成功经验,以及笔者从事猪瘟防治实际工作的一些体会与感悟,为生猪养殖场(户)进行猪瘟防拉提供参考。
-
-
-
-
-
-
邓光明
- 《第十二届兽医发展高层论坛》
-
摘要: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损伤的皮肤、黏膜及完整的皮肤传播,动物感染口蹄疫在病初表现为发烧,口流涎,1~2天后唇内面、齿龈、舌面和颊部黏膜出现水泡和红色溃烂,严重时蹄壳脱落、部位化脓.病毒有多种类型,包括A、O、C、Asia1、SAT1.2.3.口蹄疫感染谱广,牛是其指示器,猪是放大器,羊是贮存器,而且人也可以感染此病.要实行以生物安全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通过疫苗免疫保护易感动物,诊断检测疫情,流调预警,注重动物福利,养防并重,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实行区域性管理,废物及时处理,扑疫灭源,做好卫生消毒和环境控制多方面结合保障生物安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