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的相关文献在1965年到2022年内共计3592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内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94篇、会议论文203篇、专利文献54314篇;相关期刊611种,包括疾病监测、中华地方病学杂志、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等; 相关会议144种,包括2016第六届中国兽药大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药品学分会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6学术年会、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制品学分会2016年联合学术大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分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5次学术研讨会、第166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人兽共患病防控等;布鲁氏菌病的相关文献由7244位作者贡献,包括尚德秋、赵永利、张士义等。

布鲁氏菌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94 占比:5.70%

会议论文>

论文:203 占比:0.35%

专利文献>

论文:54314 占比:93.95%

总计:57811篇

布鲁氏菌病—发文趋势图

布鲁氏菌病

-研究学者

  • 尚德秋
  • 赵永利
  • 张士义
  • 丁家波
  • 毛开荣
  • 郝宗宇
  • 吕景生
  • 崔步云
  • 张桂珍
  • 徐卫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杨涛; 周小燕
    • 摘要: 为描述宁夏彭阳县肉牛布鲁氏菌病场户表观流行 率空间分布模式,探究肉牛布鲁氏菌病高风险区域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彭阳县2021年3月开展的肉牛布鲁氏菌病横断面调查结果,应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软件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使用SaTscan软件分析肉牛布鲁氏菌病高风险区域和空间聚集性,用GeoDetector探测其空间分布异质性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在全局自相关分析中,全局莫兰指数(Global Moran's I)为正值(P<0.001),说明彭阳县 不同感染程度的肉牛养殖场户呈现了明显的聚类特征;在局部自相关分析中,高值(H-H)聚集区主要集中在白阳镇、红河镇和冯庄乡,热点分析也显示出较为一致的结果;在空间聚集性分析中,彭阳县肉牛布病存 在3个高风险地理聚集区(P<0.05),分别位于白阳镇、红河镇和冯庄乡;GeoDetector探测显示,乡镇肉牛存栏量、养牛场户离主要交通公路距离和周围养牛场户数影响肉牛布鲁氏菌病的空间分布异质性.结果表明,彭阳县肉牛布鲁氏菌病存在不同程度的聚集性,主要聚集在白阳镇、红河镇和冯庄乡.结果提示,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大对较高风险区域乡镇的肉牛布鲁氏菌病控制,同时要加强对其他乡镇的肉牛布鲁氏菌病监测.
    • 樊丽; 邵卫星; 孙淑芳; 刘蒙达; 张建东; 刘德娟; 徐吉荣; 刘雪梅; 孙明军; 孙翔翔; 樊晓旭; 田莉莉
    • 摘要: 为比较几种常用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检测方法特性,在某疫苗免疫的奶牛场随机选取40头奶牛,采集血清和奶样各40份,然后对采集的血清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管凝集、胶体金、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和cELISA)和琼脂扩散方法检测,对采集的奶样进行病原学检测(qPCR)和抗体检测(胶体金).结果显示:4种国标方法(虎红平板凝集、试管凝集、iELISA和cELISA)检出的阳性样品数量有较大差距,分别为16、6、23和33份,其中经试管凝集试验检出的阳性血清,经其他3种国标方法也检测为阳性;通过胶体金法检出阳性血清数(9份)略高于试管凝集试验,且血清及牛奶样品经胶体金检测结果基本一致;琼扩法检出12份阳性血清,且显示抽检奶牛中存在野毒感染;qPCR和胶体金试纸条对采集奶样的检测结果有较大差距,经qPCR检测仅1份样品呈阳性.结果表明:国标方法中,试管凝集试验特异性最高,iELISA和cELISA敏感性较高;病原学检测临床样品检出率较低,琼脂扩散试验敏感性有限,胶体金法敏感性适中,操作简便,适合布病免疫奶牛场自检.本研究为牛场布病不同检测目的方法选择提供了参考.
    • 丁朝阳; 李慧兰; 潘文武; 陈佳
    • 摘要: 2021年3—4月,湖南省冷水江市和新化县分别发生一起人布鲁氏菌病疫情.为及时获得疫情发生发展情况,确定疫情来源,科学处置疫情,阻断传播风险,通过现场走访问询、实验室检测等方式开展了畜间疫情调查.结果显示:两例人布鲁氏菌病病例均为山羊养殖从业者,其养殖羊群的布鲁氏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4.4%和15.4%;从外地引进未经检疫山羊混群饲养是疫情发生的主要原因,缺乏有效的流通监管和共同放牧导致疫情扩散.根据调查结果,当地畜牧兽医部门按相关规定对发病羊群及流行病学关联羊群进行了扑杀和无害化处理,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本次疫情提示,养殖者应提升防疫主体责任和自身防护意识,规范引种和调运,隔离饲养,相关部门应严格产地检疫和流通监管,强化监测预警,积极开展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净化工作.
    • 王莹; 郭伟泉; 向媛媛; 包凯; 高文龙
    • 摘要: 为探索甘肃省气象因素与人间布鲁氏菌病发生之间的相关性,找出主要影响因素,以有效防控布鲁氏菌病,收集2004—2015年甘肃省月气象监测数据和布鲁氏菌病月发病数据,通过SPSS 20.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与布鲁氏菌病发生有关的主要气象因素.结果显示:2004—2015年,甘肃省布鲁氏菌病年发病数呈逐年增长趋势;在纳入分析的气象因素中,平均气温与和降水量均与布鲁氏菌病发生率呈正相关,且P<0.05.结果表明,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是影响甘肃省布鲁氏菌病发生的主要气象因素,均对布鲁氏菌病发病率存在正向作用.因此,随时监测气候变化,及早预警,对控制布鲁氏菌病发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 强巴嘉措
    • 摘要: 牦牛养殖能够为养殖人员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随着市场需求量的扩大,高原牦牛养殖业在不断的发展.但是养殖过程中,容易受到疫病的困扰.其中,布鲁氏菌病是常见高发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不仅会导致疫病在牦牛群中高发,会影响饲养人员的身体健康.牦牛患病后,会对其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制约养殖业的发展,因此养殖工作进行时,应掌握布鲁氏菌病的特征,加强防控,以降低疫病可能对养殖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对高原布鲁氏菌病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旨在通过探究,能够为疾病的防控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 赵灿奇
    • 摘要: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的人畜兽共患病,对畜牧业生产和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大理州经过几十年的监测净化,达到稳定控制标准.但是,近年来在州内呈上升趋势,通过分析问题,提出对策措施,为全州监测净化布病提供参考意见.
    • 李而珍; 黄觉; 李志贤; 虞与理
    • 摘要: 羊布鲁氏菌病用不同血清学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对虎红平板凝聚试验、试管凝集试验、竞争ELISA抗体检测三种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不同血清学检测方法对布鲁氏杆菌病的检测效果.
    • 郭鹏; 雷水妮
    • 摘要: 羊布病是一种以侵害羊生殖系统为主的慢性细菌性传染病,被列为我国二类动物疫病,具有区域性、不定期爆发特征,对于羊养殖业构成严重威胁。本文结合该疾病的流行特征与临床症状表现,分别围绕引种管理、预防检疫、强化消毒、临床治疗、无害处理、应急管控、疾病监测等层面,探索建立疾病综合防控机制的具体技术要点及措施,以期为羊养殖业健康发展及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价值。
    • 陈峰; 张栋; 董钊; 曹振山; 朱琳; 楚遵锋; 王幼明; 兰邹然
    • 摘要: 为评估布鲁氏菌病净化场省内引进成年羊传入布鲁氏菌病的概率,绘制路径“情景树”,建立了引进动物无实验室检测(无检测)以及进行1次或2次实验室检测(单检测或双检测)的风险评估模型,通过@Risk软件进行模拟运算,获得模型的相关参数分布取值。研究发现,经过“双检测”“单检测”“无检测”3种情景模型引进方式,引进1只成年羊传入布鲁氏菌病的可能性分别为0.048%(95%Cl:0.024%~0.083%)、0.306%(95%Cl:0.196%~0.447%)、1.975%(95%Cl:1.454%~2.587%)。对比发现,“无检测”引进成年羊的平均风险是“单检测”的6.5倍,是“双检测”的41.1倍。通过敏感性分析发现:诊断试验敏感性是主要的保护性因素,其相关系数为-0.89;群流行率和个体流行率是主要风险因素,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40和0.17。研究表明,降低群流行率、个体流行率,倡导开展混群前检测,能够有效降低布鲁氏菌病的传入风险。
    • 摘要: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是当前我国重点防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之一。为强化畜间布病防控,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物安全,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五年行动方案(2022-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具体内容见本期第16页)。该《方案》编制背景及成因,有哪些内容及如何落实?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