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农业科学>第3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
第3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

第3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1-09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国微生物学会

会议文集:第3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弓形虫速殖子向缓殖子转化的过程中会伴随着期特异性基因的表达,利用速殖子期特异性表达的SAG1基因启动子启动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利用缓殖子期特异性表达的BAG1基因启动子启动红色荧光蛋白(RFP)基因,构建期特异性表达双荧光的质粒。通过电转化的方法,将质粒转化进弓形虫体内,经过患疟定抗性筛选、荧光观察和PCR检测,最终构建表达双荧光蛋白的转基因弓形虫。
  • 摘要:目的:评价改良压碎逸蚴法(简称压逸法)检测感染性钉螺现场推广应用效果。方法:按照《2011年荆州市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技术方案》要求,确定的抽样村、非抽样村和历史有螺环境查螺,比较压逸法和压碎法现场检测感染性钉螺符合率、应用效果及人力投入。结果:荆州市2011年春季查螺1210个有螺村,采用压逸法、压碎法解剖钉螺分别为539、671个有螺村。压逸法和压碎法感染性螺点检出符合率为100%。压逸法和压碎法阳性螺村检出率分别为25.97%和27.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628,P>0.05);感染性螺点检出率分别为5.57%和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6072,P<0.01)。现场解剖钉螺压逸法比压碎法减少人力投入87.86%,平均每乡镇节省人力12.95人天;公安县整县采用压逸法解剖钉螺,平均每乡镇节省人力30.51人天。结论:现场应用压逸法快速确定感染性螺点效果明显,节省人力投入,适宜疫区批量检测感染性钉螺及感染性钉螺环境(段)。
  • 摘要:压逸法目前主要用于感染螺地点的定性,特别是能快速判定感染性钉螺地点和灭螺、灭蚴范围。在防控工作中,开展现场查螺和感染性钉螺检测,主要目的是为了发现感染性钉螺、确定易感区域,从而为灭螺、灭蚴提供依据。而灭螺、灭蚴的范围,一般是有感染性钉螺或血吸虫尾蚴存在的单元环境等较大范围,不会局限在感染性钉螺框,亦与感染性钉螺密度、钉螺感染率指标的高低关系不大。因此,压逸法对一框、多框乃至一个单元环境的钉螺进行批量检测,这对于判定易感区域、确定处理范围已经足够。压逸法目前的不足是不能对感染性钉螺定量,从而不能计算感染性钉螺密度和钉螺感染率。
  • 摘要:目的:为了掌握我国动物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对我国部分省区的动物布鲁氏菌病进行了调查,以期了解我动物布鲁氏菌病的流行动态,为我国动物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09年2月开始至2010年12月,先后在青海省、甘肃省、新疆等11省区采集血清5559份,其中绵羊血清2468份,山羊血清421份,奶牛血清983份,乳样40份,耗牛血清1233份,猪血清404份,骆驼血清50份。随后对样品进行血清学检测、布鲁氏菌套式PCR检测和布鲁氏菌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通过瑰红平板凝集试验对5559份血清进行了检测:绵羊血清2468份,阳性为85份,阳性率为3.4%;山羊血清421份,阳性血清3份,阳性率为0.7%;检测奶牛血清983份,其中阳性74份,阳性率为7.5%;检测耗牛血清1233份。阳性24份,阳性率为1.95%;检测黄牛135份,阳性为0份;检测猪血清;404份,阳性0份;检测骆血清50份,阳性0份。对采集的40份奶牛乳样进行套式PCR检测,反应条件为一扩:95℃预变性5 min,94℃变性1min,49℃退火1 min,72℃延伸1 min,进行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 min。二扩:94 ℃变性30s,51℃退火1 min, 92℃延伸1 min,进行20个循环,最后72℃延伸6 min。结果有3份奶样扩增出一条大小约4196p的条带,与预期的结果相符。结论:在当前动物布鲁氏菌病硝烟四起的情况下,尽快控制动物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是当务之急。采取隔离、全群免疫、捕杀、补偿、有效监测相接合的手法才能有效控制动物布鲁氏菌病的流行。
  • 摘要:布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氏菌属细菌侵入机体所引发的传染一变态反应性人兽共患的传染病。近年来布病疫情迅速回升,发病率连续16年增长,愈演愈烈;在中国已经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预防和控制人畜布病成为一项破在眉睫的重要工作。确认布氏菌种(型)对于疫情判断及流行病学溯源分析极为重要。传染病暴发呈现的新特点对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提出新的挑战。因此,开展布病暴发流行的追踪、溯源是布病预防控制技术支撑体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宿主偏好、致病力及流行病学特性,布氏菌属分为9个种,分别是羊种(共3个型)、牛种(共8个型)、猪种(共5个型)、绵羊副睾种、犬种、沙林鼠种、两种新的海洋哺乳动物种(鲸、鳍)和田鼠种。传统的生物型鉴定只能鉴定到种(型),无法对菌株进行溯源分析。一些低分辨率的分子分型方法如PCR产物限制性片段长度低多态性(PCR—RFLP)、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序列(ERIC—PCR)、基因外重复回文序列(REP—PCR)、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PCR)和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AFLP)在分子流行病学中应用价值又十分局限。由于布氏菌属种间DNA同源性高达90%,急需一种高分辨力的分型方法用来提供疾病传播模式和分子流行病学信息,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应运而生;然而这些方法都存在有限的菌株间区分能力,无法对某一疫区间进行菌株流行病学关联追踪调查。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ultiple—LocusVariable—number tandem—repeat Analysis,ML-VA)是一个基于PCR技术的分型方法,该方法通过区分基因组上多个具有多态性串联重复序列位点(VNTR)的重复数来区分菌株。串联重复数不同的核酸片段经位于串联重复的两端引物扩增,通过琼脂糖电泳、测序或毛细管电泳确定扩增产物大小,进而确定串联重复数。此方法分辨率高、重复性好、快速、简便,可用于流行病学溯源分析。本研究对17株羊种菌、19株牛种菌、18株猪种菌和10株犬种菌株进行MLVA分析,并确定了相关暴发菌株,揭示了共同传染来源。本研究通过建立适于省级疾病防控系统监测实验室使用的标准化布氏菌分子分型技术,建立流行菌株基因型数据库,结合流行病学信息,确定暴发流行范围,为寻找传染源和传播链提供技术支撑,为提高和扩展布病防控能力提供新模式。
  • 摘要: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侵入机体,引起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它流行面很广,不仅危害广大农牧民的身体健康。阻碍畜牧业的发展,还影响对外经济贸易。本文通过对齐齐哈尔市地方病防治所历年的布病疫情和防治资料及其相关文献对布病防治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得出流行原因:一是畜间检疫、免疫、淘杀等措施落实不到位,二是广大养殖人员缺乏自我防护知识,三是没有全面系统地开展布病健康教育,四是卫生和畜牧部门布病防治力量薄弱。针对以上原因,我市作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成立布病防治领导小组,确立布病防控目标,加强布病监测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对重点职业人群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疑似病人进行血清学检查,对确诊病人给予规范治疗,减少慢性的发生,建立和完善医疗救治体系,规范布病病人,为了保障职业人群的身体健康,对屠宰加工企业的职业人群开展布病免费体检,对职业人群开展健康教育,提高职业人群的防病意识和防病能力。
  • 摘要:布氏菌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是目前一种发展迅速应用广泛的检测技术,本文就荧光定量PCR在布病检测中的应用做一综述,主要包括针对布氏菌的荧光定量PLR的引物和探针设计、布氏菌荧光定量PCR模板制备、荧光定量PCR用于不同临床标本的灵敏性和荧光定量PCR不同方法及其各自的应用。
  • 摘要:本文从病毒学、分子生物学角度对蝙蝠狂犬病的病原进行详细论述,并介绍蝙蝠狂犬病在世界范围流行情况以及在我国流行和研究现状,发现该病传播迅速,给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蝙蝠传播狂犬病主要方式:吸血蝙蝠在吸食传染对象血液的同时将病毒传播给该动物;人和动物被编蝠抓伤后接触传染;食肉动物捕食带毒蝙蝠后可通过口腔感染;通过吸人蝙蝠呼出的带有大量狂犬病毒的气溶胶而感染。针对蝙蝠狂犬病流行现状和我国国情,也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要加强机构和体制建设,促进各职能部门行动协调,加强教育引导,提高公众防范意识,强化口岸检验检疫.构筑天然屏障,加强科研工作,提高防控技术水平,同时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达到有效预防与控制野生动物传播狂犬病。
  • 摘要:目的:分析嘉定区2003~2005年被狂犬咬伤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随访结果,探讨狂犬病预防策略和措施以指导狂犬病的防治工作。方法:收集嘉定区2003~2005年被狂犬咬伤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随访资料,对病例的发生情况、分布特征、就诊情况、随访结果以及伤人狂犬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年内共有92人被19条实验室确认的狂犬咬伤,19人被2条高度可疑狂犬咬伤。2003年、2004年、2005年分别发生狂犬伤人事件7起31人、12起68人和2起12人。狂犬伤人事件主要发生在春、夏两季。被咬伤的111人中,有86.49 9/6(96/111)的人被咬伤后自己到犬咬伤门诊就诊,13.51%(15/111)的被咬伤者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疫情调查处理中发现后动员到犬咬伤门诊就诊。101人在咬伤后24小时内接受了狂犬病预防治疗,10人在被咬伤24小时后就诊。距咬伤最短就诊时间仅10分钟,最长为55小时。111名被咬伤病人中,I度伤口3名,Ⅱ度伤口20名,Ⅲ度伤口88名;94人下肢被咬伤,16人被咬伤上肢或躯干部,1人咬伤头面部。21条肇事犬中20条为草犬,1条为狼犬。6条有主犬均无狂犬疫苗接种史,15条无主犬免疫史不详。最多一犬在一天内咬伤19人,最少咬伤1人,平均咬伤5.29人。19条犬经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分离出狂犬病病毒,1犬咬伤7人后因被村民打死丢到河中而没有送检,1犬咬伤12人后下落不明。所有111人均按狂犬病防治规范进行了暴露后预防,随访5年均没有发病。结论:开展狂犬病的预警预报,规范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可以防止狂犬病的发生。要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
  •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加人WTO,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旅游和贸易十分发达,老鼠随航空器入侵的事例也越来越多。本文将近十年来发生在我国内和国外航空器上的鼠患做了列举,随后对航空期初数操作规程作了介绍。最后通过对中国国际航空有限公司国内航空器电子舱内捕获褐家鼠和美国入境航空器客舱内发现活鼠的详细介绍和分析,对应急处理鼠患的措施作了阐述。
  • 摘要:气候变化影响了鼠类传播传染病宿主、媒介的生长发育,改变了鼠疫等传染病的流行、传播和分布。本文拟对近年来气候变化之下鼠疫等传染病流行特点的变化做一综述。首先介绍了鼠疫流行现状及地带分布情况,随着气候温度的上升,发现鼠疫病情严重且与地区降水量有关。随后专家做了气候变化与鼠疫关系的模型,学者利用各种模型来预测气候变化影响之下鼠疫的发病趋势,并根据多年来对鼠疫检测的数据发现气候变化对其的影响原因。其后介绍了两种鼠疫传播的疾病,分别为汉坦病毒肺综合征和钩端螺旋体病,通过这两种病的传播的变化解释了鼠疫与其后变化的关系。
  • 摘要:本文报告了三峡库区湖北省境内蜱虫4属20种,大多寄生于啮齿动物及灌、刺猬等体外,2011年6月在库区内采用布旗法采获了100余只长角血蜱,其病原分离尚在进行中。调查表明三峡库区蜱虫种类丰富,特别是库区生境逐渐产生变化,极端气候发生频率增加,将对蜱虫的扩散与消失产生一定影响,提示我们在库区内病媒生物监测的同时,更要注重鼠类体外寄生虫的收集观察其变化及相关病原学检测。
  • 摘要:目的:了解伏牛山区段鼠类种群分布及携带寄生虫的情况,为今后灭鼠工作和预防鼠类传播疾病的发生、流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笼捕法。结果:有鼠形动物1日2科6属9种(包括黄胸鼠、社鼠、黑线姬鼠、大林姬鼠、小家鼠、棕背平、苛岚绒鼠、大仓鼠、褐家鼠);体外(内)寄生虫主要有螨、蚤、肝毛细线虫和旋毛虫。结论:洛阳、南阳鼠类感染螨虫和肝毛细线虫较高,存在疾病流行的可能性。
  • 摘要:本文介绍了有害生物防治机构(PCO)行业从无到有的发展现状,目前河北省从事PCO服务专业人员达6000余人。PCO的行业管理要充分发挥协会的职能,引导PCO企业持续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和增加经济、社会效益,促进PCO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同时建立协会评估小组,按标准划分出不同的等级,一方面向社会广泛推荐优秀者,使消费者依据需要自愿选择,另一方面,通过评估,拉开PCU机构之间的档次。要加强管理,制定章程,使其发展有据可依,服务有章可循,促进PCO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本文介绍了PCO行业的发展现状,随后介绍了协会应在发展PCO行业中所采取的措施做了论述,最后对加强管理和健全法制法规做了阐述。
  • 摘要:实行动物及动物产品可追溯管理是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措施。然而仅采取动物及动物产品标识技术与可追溯管理对肉食品出现问题进行溯源与召回,只是食品安全链条的末端,对于食品安全链条的前端—源头的预警和预防,将更为重要。本文就如何进行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分析,如何引进与消化吸收国外动物卫生预警防控技术与风险分析评估方法,构建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等内容进行了阐述。同时,针对中国在动物卫生工作方面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提出应如何完善的对策。
  • 摘要: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为例,文章主要提出了有效防止现代新发传染病的急诊急救方法。首先要分析SARS的病因学,其次做好SARS的防治工作,建造合理的隔离区,安排好治疗SARS病人的医护人员。若新发传染病发生,在不知病原不知防治办法的情况下,参照上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防治办法,急诊急救现代新发传染病,是一种很好的防止办法,值得参考套用,为人类的健康做贡献。
  • 摘要:在研究“1998~2008年中国中部H9N2亚型AIV分离株HA基因的进化分析”时发现有二个致病性最强的毒株因HA基因第145位氨基酸的突变导致产生一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从而使其不与抗H9亚型ALV HA单抗H6、F6等反应。为进一步探究这类变异毒株HA基因变异对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性的影响,本研究收集了12株(命名为N1、N2……N12)具有上述血凝素分子特征的H9流行毒株,进行了致病性方面的系统研究。结果显示这类毒株:1、在HA裂解位点处仅有1个碱性氨基酸,均为典型的低致病性AIV H9亚型毒株,但145位氨基酸均发生漂变(S→N),导致在145~147aa多了一个糖基化位点NGT,并丧失了与单抗的血凝抑制反应特性。2、对SPF鸡胚、鸡和细胞的致病力大大增强。EID50、ELD50为10-8.0~-9.5/0.2ml,高于疫苗株1~2滴度,而MDT/MLD最低,多数在60~80h;1日龄SPF鸡的ICPI为0.23~1.7,6周龄SPF鸡的IVPI为0.21~1.1,而疫苗株均为0;可以在不加胰酶的CEF、CEK、DF-1、MDCK单层细胞上直接繁殖,12~24h出现病变。3、人工感染SPF鸡或免疫鸡,从第2天起均可从咽喉、泄殖腔分离到病毒,免疫抗体或同源抗体均不能阻止其攻毒后的排毒。表明这类毒株致病性的增加与HA基因的变异密切相关。因HA基因145—147aa位增加了一个NGT,蛋白结构软件分析显示血凝素头部蛋白减少了一个β折叠。三维空间构象的变化导致抗HA抗体作用位点的变异或缺失并影响其较近的受体结合位点,从而改变该毒株的抗原性和其它生物学特性。这一类变异株约占当前流行毒株总数的5—8%,是少数,但它更能逃避免疫作用或抵抗机体的防御机制,因而有更大的生存空间。在强大的免疫压力和自然选择下这类毒株有可能逐步成为优势毒株,造成更大的危害,这为该病的防控提出了新的挑战。
  • 摘要:近十几年来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在世界范围内流行严重,尤其是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IVirus,AIV)H9N2亚型流行面广,在众多国家引起了鸡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对养禽业造成严重的危害。为了及时准确地对鸡舍及其周边环境H9亚型AIV气溶胶发生及其含量予以监测,本研究针对H9基因的保守区设计的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并对其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进行检测,利用AGI-30 Impinger进行鸡舍空气采样,建立了检测禽舍环境中气载H9亚型AIV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该方法对H9亚型AIV具有特异性;通过对10倍比稀释的H9基因片段的质粒标准品进行定量检测,灵敏度达到100 copies/reaction,并且具有很好的重复性;用AGI-30Impinger收集鸡舍环境中的空气样品,与建立的针对禽流感H9亚型特异性的荧光定量PCR方法相结合,在鸡舍环境中检测到气载H9亚型AIV的浓度为1.25×104~2.66×104 copies/m3 air。该方法的建立对于及时捕获H9亚型AIV流行信息,评估其传染危害非常必要。
  • 摘要: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ms E virus)感染引起的经肠道传播的急性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粪便经口传播。HE为人畜共患,其暴发流行主要发生在亚洲和非洲一些卫生条件较差的发展中国家,散发病例见于世界各地。本文利用已发表的261株分离于我国大陆地区猪和人的戊型肝炎病毒(HEV)序列的5'ORF2部分序列进行了基因型及其流行状况分析。结果显示,我国HEV的基因型有1型、3型和4型,其中4型占绝对优势。基因1型可以分为1b和1c两个亚型,分别流行于新疆和北京地区。基因3型只有3b一个亚型,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尤其是上海地区。基因4型可以分为4a,4b,4c,4d,4f,4g,4h和4i8个亚型。其中4h和4i是新发现的基因亚型,本文暂时命名为4h和4i。4a,4d和4h三个亚型最为普遍,分布较广,包括东北、华东、西北和华中地区。对同一地区猪和人HEV亚型的对比分析发现,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两者的分布并不完全一致,比如,在新疆地区,人的HEV为基因1b亚型,而猪HEV为4a,4d和4h亚型。有些地区(如华北和东北地区)即使人和猪基因型相同,但亚型却不相同,提示有些亚型可能不参与当地的跨种间传播。有些来源于地理位置相隔较远的毒株,其核苷酸序列却高度同源,提示HEV存在跨地区传播现象。同时,本文的序列分析再次证实流行于我国的基因3型和4型HEV为人畜共患。
  • 摘要:目的:对一起由球腹蒲螨引起丘疹性荨麻疹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了解幼儿园丘疹性荨麻疹暴发的特点,为以后控制相关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病例及幼儿园环境进行调查,并经实验室镜检,发现引起丘疹性荨麻疹暴发的致病因素。结果:该疫情持续34天,共发生丘疹性荨麻疹病例100例,罹患率43.67%。经调查及实验室镜检,发现蛀蚀幼儿坐椅的蠹虫经鉴定为加州粉蠢,通过劈开木椅子的部分虫蛀部分,挑起部分活的加州粉蠢虫实验室镜检,结果发现是寄生其上的球腹蒲螨虫卵引起丘疹性荨麻疹暴发。结论:此次疫情为我区幼儿园首起由球腹蒲螨引起丘疹性荨麻疹暴发流行,感染来源为寄生在蛀蚀幼儿坐椅加州粉蠹上的球腹蒲螨虫卵。提示使用木制家具的幼儿园应定期更换、清除所有被蠹虫蛀蚀的木制家具,以防类似事件的再发生。
  • 摘要: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FOF—MS)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软电离生物质谱,是直接气化并离子化非挥发性生物样品的质谱离子化方式。将被分析物的溶液和某种基质溶液混合,蒸发溶剂,使被分析物与基质成为晶体或半晶体,再用一定波长的脉冲式激光进行照射,基质吸收激光能量后,均匀地传递给待分析物,使待分析物瞬间气化并离子化。离子质量的不同导致其飞行速度不同而分离。MALDI-TOF—MS能完成细菌多种成分的分析,包括蛋白质、脂类、脂多糖和脂寡糖、DNA、多肽及其它能被离子化的分子。通过对细菌的特异性生物标志分子,即细菌含有的能给出唯一质合比的成分的检测可以实现对细菌属、种和株的水平的鉴定。本研究收集了37株单增李斯特氏菌分离株,样品来源包括冻鱿鱼、鸭翅、猪耳等十余类常见的动物源性食品,样品来源地区包括丹东、朝鲜、新西兰、挪威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应用MALDI—TOF—MS采集图谱,获取独特的蛋白质指纹图谱,汇总成标准图谱,建立了单增李斯特氏菌鉴定数据库。采用9株单增李斯特氏菌标准菌株分别对建立的数据库进行验证,经数据库鉴定,9株标准菌株的匹配分数全部大于2.300,均报告为单增李斯特氏菌,表明鉴定结果的可信度很高。在数据库信息的基础上,对37株单增李斯特氏菌分离株进行了聚类分型。分型结果表明,在蛋白质水平,当差异水平为0.7—0.8之间时,MALDI—TOF—MS将37株菌分成4大型;当差异水平为0.5时,将37株菌分成7个型;在差异水平为0.3—0.4之间时,将37株菌分成9个型。从聚类分型的结果结合各菌株在收集时的基本信息,可以从亲缘关系远近的角度追溯致病菌的污染源问题。从而可以为单增李氏菌病的爆发和流行的预防和溯源提供技术支撑。
  • 摘要:德国近期的溶血性尿毒症(HUS)疫情引发关注,报告的有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04:H4感染的确诊或疑似病例2000余例,除德国外,奥地利、捷克、丹麦、法国、荷兰、挪威、西班牙、瑞典、瑞士、英国、美国等13个国家也报到了输入性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病例或其严重并发症——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病例,全球数以百计的患者确诊感染,多名病例死亡。研究者发现,造成此次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的病菌“是常见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一个非常远的远亲”。它大约80%的基因来自血清型为O104型的大肠杆菌,其余20%的基因来自另外一种大肠杆菌。这一新组合有利于病菌在肠细胞上附着,从而使其能在肠道内宿居更长时间,造成更大的破坏。此外,这种病菌还对抗生素具有很强的抗药性,研究人员已经发现该菌株携带氨基糖甙类、大环内酯类及磺胺类抗生素的耐药基因,对目前已知的绝大多数抗生素药物耐药,导致感染者几乎无药可医。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疫情大规模蔓延的潜在危险给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和我国国境卫生检疫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挑战。如何正确的看待此次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疫情带来的挑战,加强预警,防范于未然,进一步完善国境卫生检疫工作的手段,提高科技含量,满足《国际卫生条例(2005)》对卫生检疫核心能力建设提出的要求,力争做到对输入性病例包括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在内的新发传染病早发现、早处置、早治疗、早隔离,保障国内人民身体健康,是值得每一个检疫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 摘要:目的:了解贵阳地区临床分离的幽门螺杆菌(Hp)的毒力基因ureA、cagA、vacA、iceA的分布特征,探讨不同毒力基因型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方法:用特异的16srDNA聚合酶链反应进行临床分离HP的菌种鉴定,对经过鉴定的152株幽门螺杆菌进行ureA、cagA、vacA、iceA基因及亚型的PCR检测。结果:ureA基因的检出率为100%(152/152),vacA基因的检出率为100%(152/152),vacA基因亚型以sla—m2型为主,占76.3%,(116/152),cagA基因检出率为39.5%(60/152),ieeA1基因检出率36.8%(56/152),iceA2基因检出率为34.2%(52/152),13.2%(20/152)的菌株iceA1和iceA2基因均阳性,不同基因型菌株在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中的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贵阳地区幽门螺杆菌毒力基因vacA以sla—m2型为主,cagA阴性比例高于cagA阳性,不同基因型菌株与消化性疾病间无明显相关性。
  • 摘要:目的;研究抗生素对幽门螺杆菌(Helieobaeter pylori,HP)细胞壁的影响,探讨胃部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原因。方法:将于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基上微需氧传代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幽门螺杆菌NCTC11637、SS1两菌株以布氏肉汤制成菌悬液,分别接种至含不同浓度的羟氨苄青霉素、甲硝唑、红霉素或左氧氟沙星的布氏肉汤液体培养基中,置37℃微需氧培养3—5天,以0.22μm滤菌器过滤,滤过物加入新鲜无抗生素的布氏肉汤,于需氧条件下培养,逐日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至出现大量球形体后传代,传5~8代后经离心收集球形体,以煮沸法提取球形体DNA进行16SrDNA片段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及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羟氨苄青霉素、红霉素及左氧氟沙星(浓度≤2mg/ml或≤1mg/ml)和甲硝唑(浓度≤5mg/ml或≤10mg/ml)4种抗生素均可诱导NCTC 11637和SS1发生细胞壁缺陷变异,形成L型(HPL),且两菌株在抗生素浓度为≤1mg/ml时诱导形成圆球体较多见;产生的HPL可通过孔径0.22tam滤菌器,与其相应细菌型分离获得HPL纯培养物,并可在非高渗透压液体培养基内于有氧条件下传代生长;产生的稳定HPL的DNA经PCR可扩增出与亲代细菌型一致的分子量约550bp HP的16SrDNA片段。结论:破坏细菌DNA和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蛋白质合成或DNA合成的四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生素均可导致HP SS1和NCTC11637发生细胞壁缺陷变异,形成HPL。在抗生素使用上,若药物剂量的不规范,或未按疗程规定用药,HP都有可能在体内形成细胞壁缺陷变异从而潜伏于胃粘膜组织内,这可能是HP的反复感染及HP相关胃部疾病的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原因之一。
  • 摘要: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的全序列,利用生物学软件primer5.0和oli-go6.0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来扩增靶序列片段,经克隆预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片段长度为582bp,内蒙古分离株与标准菌株的基因片段序列相似性为100%,与Genbank上公布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EF520720.1)SEA基因相似性达到99.14%。高度相似性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建立分子检测技术奠定了实验基础。
  • 摘要:目的:在本研究中,利用重叠延伸PCR技术获得Cecropins抗菌肤Shiva la的成熟肤片段,通过分子克隆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质粒,转染CHO- K1细胞,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并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和预测其二级和三级结构,旨在为进一步研究抗菌肤活性、作用机理和抗病转基因动物培育方面打下基础。方法:实验内容主要有Shiva la基因的合成及扩增、Shiva la基因的克隆、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和提取、CHD-K1细胞的复苏、培养和重组质粒的转染和抗菌肽Shiva la序列分析和结构预测。结果:4条人工合成的特异性引物F1,R1,F2,R2进行重叠认的1.5%扩增后,经过1.5%的琼脂糖电泳,得到长度为147bp(含6XH is)的条带,与预期大小一致。将其与pMD18-Tsimple vertor连接转化后,提取质粒.利用限制性内切筋PstⅠ和BamHⅠ对pMD18-TShiva 1a进行双酸切鉴定,分别获得约147bp和2690bp左右的两条酶切片段,测序结果也表明克隆成功。将pMD18-T-Shiva 1a载体经双醉切、凝胶分离和回收目的片段后,与经相同酶切的表达载体pIRES2-EGFP连接,构建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和测序结果表明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用Ⅰ-TASSER server预测Shivala成熟肤的三维空间结构,用SPDBV进行显示,成熟欣的N端和C端均含有1个a-螺旋,为a-螺旋肽。结论:Shiva la为一种Cecropins类抗菌肤,是经过分子设计,在shiva l的氨基末端添加四个氨摹酸而获得,而Shiva 1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等同于抗菌肤cecropinB和SB-37。为了更好的了解抗菌肤Shiva la的抗菌机理和应川前景,本研究成功扩增到Shiva la的成熟肤部分,并在C端添加了6×His的标签,便于以后纯化;构建带有强荧光信号的真核表达质粒并转染CHO-K1细胞,显示抗菌肤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同时避免了形成包涵体的可能。
  • 摘要:近二十余年来,全球人兽共患病发生和流行的态势严峻,影响因素多,成因复杂,本文主要就人兽共患病肆虐的错综复杂的原因作了初步探析,主要有:一、新病原或已知病原体新型的出现。二、抗菌药物滥用,病原体耐药性增强“超级细菌”的出现。三、器官移植或血源性传播。四、国内外贸易和旅游业的发展与扩大。五、人兽间感染性疫病的种类和范围扩大。六、全球气候变暖扩大了微生物及虫媒的生存范围和传染病的分布区域。最后文章由人兽共患病引发的思考做了阐述,从战略上讲,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建立健全全球监控与医疗系统,是防控人兽共患病的治本之策。为人类的生存和尊严而战,相信人类在与人兽共患病的斗争中一定能不断取得新成绩。
  • 摘要:痘病毒(poxvirus)是已知的病毒粒子和基因组最大、最复杂的以及宿主范围最广和成员最多的病毒家族,其大部分成员又都是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目前猴痘、羊口疮、禽痘、鼠痘及羊痘在国内外普遍流行、危害严重,同时近年来也出现了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不同寻常的自然流行病毒株,原来认为具有严格宿主特异性的病原已发现有宿主谱广泛化的现象,并且证实多种啮齿类动物是其储藏宿主。通过对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痘病毒病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促进我国加强对痘病毒病的基础理论研究以及防控技术战略储备,以保障人类、动物健康和国家安全。
  • 摘要:探讨负载灭活口蹄疫病毒(iFMDV)树突状细胞对CD4+T细胞的活化效应。用重组粒细胞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和白介素-4(rmIL-4)将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分化成树突状细胞(MoDCs),以信号阻断法制备淋巴结CD4+T细胞,利用负载iFMDV的MoDCs与CD4+T细胞共培养,以iFMDV+MoDCs作为对照,用ELISA检测不同时间培养上清液中IFN-γ的含量。用溶酶体抑制剂处理MoDCs,2h后再负载iFMDV,并与CD4+T细胞共培养,对照组则用iFMDV+MoDCs+CD4+T细胞,用ELISA检测不同时间培养上清液中IFN-γ的含量。在共培养后9h和48h,CD4+T细胞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为极显著(P<0.01)。共培养后24h和36h,CD4+T细胞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酶体抑制剂处理后,共培养9h、24h、36h和48h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MoDCs可通过溶酶体-MHC-II途径向CD4+T细胞提呈iFMDV抗原,并且活化的CD4+T细胞分化成Th1细胞。
  • 摘要:戊型肝炎为人畜共患病,人类历史上曾有多次暴发,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因此戊肝是各国政府卫生部门重点监控的重要疫病之一。戊肝病毒(HEV)分4个基因型,在中国流行或存在的为1、3、4型。基因1型目前在我国只感染人,3型在我国新近被检测到,目前只发现感染猪,而4型为人畜共同感染。动物中以猪的感染率和带毒率最高,常通过污染的肉制品造成人员感染和发病,因此对猪肉制品卫生安全进行严格的管理监控非常必要。同时应加强广大农村地区猪场附近河流湖泊等饮用水源的卫生安全管理。猪与鹿、鸡、鼠等动物共同组成HEV的巨大病毒储库,为HEV的变异进化提供了充分的遗传信息资源。应加强动物HEV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将动物HEV的流行情况纳入兽医公共卫生的预警体系,实现动物HEV的常态跟踪和防控。
  •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黄岛口岸进境检疫中检出的动物粪便情况,其次详细论述了鼠疫、禽流感、口蹄疫等人畜共患病的定义、症状和传播途径,分析了它们与动物粪便的关系,认为鼠疫、禽流感、口蹄疫等人畜共患病随动物粪便在国际间发生传播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并可导致人类传染病的流行。通过实施检疫、传染病监测和卫生处理,可有效地防止人畜共患病随动物粪便等传入,并提出了防制由于动物粪便引起人畜共患病发生和流行、保护人体健康、促进贸易发展的综合性措施。一是引入风险分析机制,加强对口岸检出动物粪便的风险评估与管理。二是对可能与人类健康有关的各种鼠、禽、畜粪进行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监测,及时发现各种放射性、化学性及病原微生物的污染,为动物粪便的卫生处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三是对检出动物粪便的货物及集装箱严格实施卫生除害处理。四是发现动物粪便染有对人类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时,应立即上报,以便有关口岸采取全面的检验检疫及卫生处理措施。同时,应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及畜牧兽医部门通报疫情。五是为保证在口岸控制入畜共患病的工作能有效有序开展,须尽快在口岸构建起长效预防控制机制。口岸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责,通力协作,借鉴口岸预防控制SARS的成功经验,站在保国安民和严把国门的政治高度,摒弃门户之见,树立全局观念。
  • 摘要:在对黄病毒与家禽感染做了简介的基础上,论述了引起鸭产蛋下降综合征的BYD病毒的特点、流行病学以及临床表现,随后对BYD病毒的诊断防治和控制对策做了详细阐述,并且也提高了有关部门对于传染病的重视程度,对于一种新发生的传染病,应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搞清其流行病学和致病特性,选择代表毒株制备灭活疫苗或者弱毒疫苗,用于疾病的免疫预防。
  • 摘要:羊传染性脓包性口膜炎是由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中的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文章介绍了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总结了羊传染性脓包性口膜炎的症状,患羊精神不振,采食量减少,呆立墙角,首先在唇、口角、鼻、眼睑等部位皮肤L出现散在的小红斑,以后逐渐变为丘疹或小结节,继而形成水疤或脓疤,不久水疤或脓拖破裂,破溃面被黄色或棕色渗出液覆盖,随后逐渐变为黑褐色痴垢。随后根据这些临床症状及诊断结果,做了一些防治措施。一般采用0.1%高锰酸钾冲洗口腔、唇部等病灶;涂以1-2%明矾或5%的碘酊甘油;有的用冰硼散、雄黄粉、冰片等贴敷;也有的用口疮粉涂擦效果极佳。此病传染非常迅速,隔离方法往往收不到理想效果,故最好在常出现该病的羊群中施行疫苗接种。
  • 摘要:流行性乙型脑炎又称日本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引起的一种蚊媒性人兽共患传染病。本病主要分布于亚洲及西太平洋地区,我国是乙脑流行的高发地区。近年来虽经对儿童实施计划免疫接种,使发病率明显下降,但目前发病人数仍占世界乙脑病例的80%以上。根据JEV E蛋白基因全序列的同源性,可将该病毒分为进化关系上存在明显差异的5个基因型(Ⅰ-Ⅴ型),各基因型病毒的分布有一定的区域性。经研究我国JEV的主要基因型为Ⅲ型和Ⅰ型。研究证明,三带喙库蚊、二带喙库蚊、环带库蚊、白纹伊蚊和日本伊蚊等具有成蚊带病毒越冬以及经卵传递JEV的能力,表明这些蚊虫同时具备JEV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的双重作用。三带喙库蚊是我国大多数地区和东南亚各国JEV的主要传播媒介。在血清学诊断方法中,我国正在实施的乙脑监测方法重点推荐的是ELISA,一些研究者对ELISA诊断抗原进行了改进,提高了特异性和灵敏度。除了传统的RT-PCR方法以外,其他许多快速和敏感的实时PCR方法也被尝试用于JEV的分子生物学诊断。在蚊虫控制措施难以全面落实的情况下,疫苗接种成为控制乙脑流行最有效的方法。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为我国研发,1998年开始生产使用并在全国推广,近年来新一代的Vero细胞纯化灭活疫苗已在研究生产。我国自主研制的乙脑SA14-14-2株,为目前唯一获认可和推广使用的乙脑减毒活疫苗,已在全国广泛使用达3亿多人份。基因工程疫苗是乙脑疫苗发展的方向,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一些可贵的进展。
  • 摘要:牛痘病毒、痘苗病毒以及猴痘病毒等成员是最重要的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病原。本文围绕着这些痘病毒编码的干扰宿主免疫应答的分子及其作用途径,重点介绍了病毒阻断宿主干扰素反应、抑制TNF诱导的反应以及灭活宿主防御反应的免疫成分等策略,以加深对痘病毒感染的宿主特异性、免疫逃避以及致病的分子机制的理解。
  • 摘要:根据鸡场病毒传播的生物学过程及不同饲养阶段人鸡接触的方式构建了鸡场不同饲养阶段病毒在鸡-鸡和鸡-人-鸡之间动态传播的机理模型;通过仿真模型,研究了不同潜伏期(d)对鸡群禽流感流行病学特征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发病风险、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病鸡数、病死鸡数与潜伏期呈负相关,而感染率、隐性带毒率、潜伏期鸡数与潜伏期呈正相关;(2)当潜伏期d>1的禽流感病毒传入鸡群后,即使是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率和患病率也不会达到100%,最高也只能达到65.03%(d=2);(3)即使是高致病性禽流感,当潜伏期d≥9时,在自然状态下,鸡群的鸡也不会100%死亡,最终会有鸡存活下来;(4)当鸡群感染上潜伏期d>10的禽流感病毒后,发病风险极低,鸡群可能长期处于带毒而不发病的状态,(5)除了d=0.5时的风险率、感染率、发病率和患病率呈Logistic分布外,潜伏期d>0.5时,鸡群中的各类流行病学指标的统计分布都呈U型BataGeneral分布;(6)病毒毒力和潜伏期的改变是由两个不同基因控制的性状,潜伏期的变化与病毒毒力的变化无关;(7)潜伏期的改变既是病毒与机体相互博弈的结果,又是病毒自我保护的主动生物学过程,人病博弈的焦点应该放在调控病毒的潜伏期上。
  • 摘要:干扰素是细胞在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低分子量的可溶性糖蛋白。当干扰素进入其他未感染的细胞时,可以诱导细胞产生蛋白质,抑制其他病毒复制。Mx蛋白是在Ⅰ型和Ⅲ型干扰素诱导下产生的蛋白质,是继2',5'—寡腺苷酸合成酶和P86蛋白激酶后发现的又一种抗病毒蛋白。迄今为止,Mx蛋白已在人、鼠、羊、牛、猪、犬、鱼、禽等体内被发现并行使着重要的功能。羊Mx蛋白分为具有抗病毒活性的Mxl蛋白和缺乏抗病毒活性的Mx2蛋白。Mx1蛋白属于动态蛋白超家族的一类大分子GTPase,特殊的结构赋予了其独特的抗病毒活性,其主要对RNA病毒敏感,对于双链DNA病毒如HBV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该蛋白在体内外均能独立发挥抗病毒活性。本实验利用高保真RT-PCR的方法从中国美利奴绵羊淋巴细胞总RNA中扩增出羊全长MxlcDNA,扩增产物克隆到pcDNA3.1(+)载体上进行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该基因全长1965bp,编码654个氨基酸,与Gen-Bank中报道的羊Mx1蛋白基因相比,存在23个差异位点,其核苷酸同源率98.83%,氨基酸同源率为98.17%。在所比较的几个物种中,中国美利奴绵羊Mxl蛋白基因与牛Mx1蛋白基因亲缘关系最近,与猪、犬、人、猕猴亲缘性相对较近,与鼠、鲋鱼亲缘性较远,与原鸡亲缘性最远。中国美利奴绵羊Mx1蛋白基因与以上动物Mx1.基因核苷酸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4.96%、83.68%、77.69%、78.98%、79.41%、68.43%、55.37%、52.10%和91.74%、79.94%、72.34%、75.08%、75.04%、60.76%、47.97%、42.13%。本研究为羊Mx1蛋白基因体内外表达及抗病毒育种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摘要:痘病毒科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其中许多成员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主要造成人和动物在皮肤和黏膜上的痘疹。痘病毒基因组为130-375kbp的单分子线形双链DNA,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表明:在基因组的中间部分其基因组成、排列方式及核有酸序列都高度保守,并在病毒复制和组装等基本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rn作用;而位于基因组两端的基因簇,无论是反向重复序列或是其它靠近末端区域的基因,在序列长度和限制酶酶切图谱上都不尽相同,它们决定着痘病毒的特殊的生物学属性。对于猴痘、牛痘及痘苗病毒具有高度的人兽共患的可能性,文章将重点介绍。猴痘病毒是继天花之后最重要的人畜共患痘病毒,其临床表现为全身性的红斑或/和皮疹,随后形成脓跑疱并结痂,十天后结痂脱落。多个国家遭到猴痘感染,并在多种动物身上发现还病。水牛痘病毒的特点是乳头和乳房局部发生严重的痘疹,导致乳房炎,从而破坏奶畜的生产力(减少40-70%),进而影响到各类乳制品行业。同时该病也会传染到挤奶工,对挤奶工人造成严重感染。接种痘苗病毒可产生针对各种正痘病毒(包括VARV,MPXV等)的长期持久的免疫保护。但是非高度减毒的痘苗病毒对人类来说是潜在的病原。在研究该疫苗病毒时尽管实验室人员至少没十年接种一次疫苗,但仍然有VACA实验感染的人员。
  • 摘要:目的:对导致鸡群发生急性的严重产蛋下降,但未造成鸡只死亡的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病毒做国内外首次报道。方法:捕杀不产蛋的发病蛋鸡,剖检后只发现卵泡出血病变,其它脏器无肉眼可见病变。采集出血卵泡,经接种麦康凯琼脂平板、TSA琼脂平板后,按常规方法匀浆后低温保存待用。经过病毒分离、鉴定以及血凝试验,最后进行PCR或RT-PCR鉴定。结果:3次试验结果表明所分离的FQ-C1株病毒不凝集1%鸡、鸭、鹅、鸽、小鼠红细胞,可见该株病毒无血凝活性。据此结果,可排除该株病毒非禽流感病毒、鸡新城疫病毒、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目的条带经胶回收后克隆至pMD18-T载体,通过测序后以Blast进行比较分析,该株病毒与万春和等报道的种(蛋)鸭黄病毒同源性高达97.1%,以上结果表明,分离于产蛋率骤降的蛋鸡中的FQ-C1株病毒为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病毒,即为鸡黄病毒。结论:从发病鸡中分离到一株黄病毒-Sitiawan病毒,经对其基因组序列和蛋白抗原性分析表明该病毒与黄病毒属中的坦布苏(Temusu)病毒的基因序列同源性很高,但抗原性差异较大,Kono等认为所分离病毒为一株不同于坦布苏病毒的新型黄病毒。
  • 摘要:为了观察和评估养殖环境耐药细菌气溶胶的形成与扩散,采用Andersen-6级空气样品收集器在养鸡场鸡舍环境舍内、外(到下风方向800m)收集空气样品;与此同时,采集鸡只粪便样品。对样品分离的大肠杆菌(E.coli)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显示,各个地点分离的E.coli对利福平和青霉素完全耐药,但他们对妥布霉素、庆大霉素敏感;有不同数量的菌株对氟哌酸、链霉素、头孢哌酮、氨霉素、复合磺胺和四环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采用多重PCR方法,分别对从鸡、猪,牛舍(共21个)及其环境中分离到的480株大肠杆菌,进行了5种毒素基因即STa、STb、LTa、Stxl和Stx2/Stx2e的检测。结果表明,分离株都携带有一定数量的毒素基因,很多携带2种或2种以上。通过对11个动物舍(鸡、猪、牛、兔)空气和粪便样品分离的426株肠球菌对四环素类(TetM)、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及万古霉素VanA和VanB主要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表明,14.55%的细菌对β-内酰胺酶耐药;分离株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共检测出31株肠球菌携带vanA和vanB耐药基因;绝大多数肠球菌携带氨基糖苷修饰酶(AME)基因的一种或几种。
  • 摘要:目的:将医防合作模式对控制肺结核效果的观察做了总结。方法:将结核病防治中查、治、管一体化管理放在县疾控中心(卫生防疫站)的模式,转为以县人民医院负责结核病人的发现、诊断、治疗,既所有肺结核病人和疑似病人归口到县人民医院;其它医疗机构报告、转诊和疾控中心负责病人督导管理及业务培训,并通过县、乡、村三级网络负责对病人的登记、督导管理和资料的统计上报的医防合作管理模式。结果:管理模式转变前后肺结核转诊到位比例增加了7.88%;管理模式转变后涂阳登记率从30.08/10万提高到39. 98/10万;初治涂阳登记率从20. 58/10万提高到33. 73/10万;病人丢失率从模式转变前五年的6.1%下降到2000- 2004年的3.4%,直至目前的全部管理到位。结论:从肺结核转诊、涂阳病人登记、肺结核病治愈率和涂阳新脊病人转归等方面探讨了医防合作管理模式对控制肺结核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 摘要:呼吸道传染病是各类传染病中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类,多发于冬季、春季和人群密集场所。空气消毒是切断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的重要手段,也是预防控制医院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空气消毒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物理消毒,包括对流通风、空调清洗、过滤除菌、动态空气消毒剂、紫外线辐射消毒等;2、化学消毒,作用迅速、效果明显。作为空气消毒,在使用方式卜可选择熏蒸、气溶胶或超低容量
  • 摘要:目的:本研究采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成功构建了旋毛虫感染诱导的MCF-7乳腺癌细胞基因表达变化的cDNA消减文库,探索旋毛虫感染诱导的MCF-7乳腺癌细胞基因的表达变化。方法:每只小鼠的右后肢皮下接种4×106个MCF-7乳腺癌肿瘤细胞,实验组小鼠接种旋毛虫剂量为400条/只(经口灌胃),对照组皮下注射0.2mL,生理盐水,在荷瘤20d后剖检小鼠,以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肿瘤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SSH技术成功构建了旋毛虫感染后诱导MCF-7肿瘤细胞上调基因表达消减文库。利用反向Northern杂交技术对所获得基因的特异性表达进行了验证。结果:获得差异表达的已知功能基因8个和未知功能基因4个,8个为重复检出基因,其中RB基因可能与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有密切关系。结论:本研究为深入探讨旋毛虫感染诱导MCF-7乳腺癌细胞基因表达变化与旋毛虫抗肿瘤机理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 摘要:为了对棘颚口线虫进行正确的分类鉴定,比较各虫株之间的基因差异,本文对上海口岸进口的菲律宾与印度尼西亚黄鳝中检出的棘颚口线虫幼虫进行ITS2与CO1基因序列PCR扩增测序,并从Gen-Bank获取相应基因序列,运用CLUSTAL W2软件进行多重比对分析序列差异,应用MEGA 4.0软件构建种系发育树。结果表明:CO1与ITS2一致树中文本所有G.spinigerum分离株与GenBank中相应G.spinigerum均在同一亚群,自展值均为99%。在棘颚口线虫亚群内CO1中呈现出几个不同的拓扑分支现象,ITS2群内只有一个小分支,亚群中各菲律宾分离株与印度尼西亚分离株无显著差异。本次研究发现菲律宾与印度尼西亚棘颚口线虫分离株并无太大区别,仅存在个别分离株之间存在差异。CO1与ITS2种间差异比较大,但在种内差异研究中CO1比ITS2较为适合,这为今后颚口线虫的分类与物种多样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 摘要:目的:研究近5年盐城市恙虫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点,探讨防制对策。方法:系统收集恙虫病疫情,检测病人血液中恙虫病东方体及进行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开展人群及动物恙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盐城市2006~2010年,共报告399例恙虫病病例,各县(市)均有疫情发生。每年疫情始于10月,11月为高峰,终于12月。病人以中老年为主。从1例病人血液中分离出恙虫病东方体,经分子技术测定及目的基因同源性比较,基因型别属Kawasaki。15岁以上人群血清抗恙虫病东方体IgG阳性率为1.85%,牛的血清阳线率为3.4%。结论:盐城市各县(市)均发现有恙虫病疫源地,疫情将持续流行,病原体基因型别未发生变化。
  •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点及布病流行带来的危害,重点讲述了对于布鲁氏病疫情反弹的原因及防控措施。其中病情反弹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重视不够,缺乏经费,2、饲养管理滞后,检疫制度不健全,3、养殖观念落后,生物安全意识缺乏。针对以上4个问题,我市作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一是加强领导,保证经费,二是加强专业队伍建设,三是坚持综合防控措施,四是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 摘要:布鲁氏菌(Brucella)是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的病原体,能感染多种动物引起动物布鲁氏菌病,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感染人,是典型的人兽共患病。根据国家标准规定,我国主要采用病原学和血清学方法对布鲁氏菌病进行诊断,但这些传统方法存在着检测时间长、操作步骤繁琐、假阳性和假阴性率较高、并对实验人员的健康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基因诊断在临床中的应用变的日趋广泛。本研究根据布鲁氏菌不同种型DNA的多态性,将布鲁氏菌属、种、B1牛种I型的PCR鉴定方法与单链构象多态分析(SSCP)相结合,建立了布鲁氏菌病的鉴别诊断的PCR法。本研究以布鲁氏菌致病力因子-四型分泌系统中的VirB8基因为模板,设计引物,建立了诊断布鲁氏菌属的VirB8-PCR方法。根据布鲁氏菌IS711插入序列及相邻但染色体DNA种的不同而设计引物,建立AMOS-PCR法用于布鲁氏菌种和部分型的鉴别。建立B1-PCR方法鉴别牛种I型菌,并对其Ery基因扩增,建立并应用PCR—SSCP方法区分A19疫苗株与其他牛种布鲁氏菌,进一步对家畜的自然感染与主动免疫进行诊断区分。为提高PCR法检测的可靠性,本研究建立了以布鲁氏菌VirB8缺失株作为内参株的IR-PCR法,该方法有效地避免检测过程中人为操作错误,降低了假阴性结果的出现,提高了PCR法鉴定布鲁氏菌方法的准确度与可靠性。
  • 摘要:根据牛布氏杆菌BM28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了一种快速鉴定牛布氏杆菌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以梯度稀释的含有目的扩增片段的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品,进行定量PCR反应。结果显示:5.0×105~5.0×101拷贝范围内定量PCR均有“S”型扩增曲线,检测灵敏度为50拷贝每微升。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重复性好、方便经济的特性,在牛布氏杆菌的检测与鉴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摘要:为防止病畜产品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障我省畜牧业健康发展,我省各级动物防疫部门已连续多年实施以监测、检疫、阳性畜扑杀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全面做好动物布病的防控。首先从转变动物布病防控理念入手,呼吁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人畜共患病,并狠抓落实,投入配套资金作为保障,严格按照程序执行检疫和扑杀,按照法律化要求监管流通环节的动物及其产品,广泛开展各种技术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诊病能力和群众的自发防病意识,取得了许多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为今后更有效地防控布病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 摘要:目的:为了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布鲁氏菌感染诱导免疫抑制中的作用,阐明布鲁氏菌诱导机体细胞免疫的分子机制,本项目对绵羊接种M5-90弱毒后外周血CD4+、CD8+、CD25+T细胞的动态变化规律开展了研究。方法:检测五只绵羊均为布病阴性,用布鲁氏菌弱毒株M5-90接种,之后对对比在实验前后每只羊体内CD4+、CD8+、CD25+T所占比例。结果: 与接种前数据相比,接种后的CD4+、CD8+、CD25+T细胞比例均呈上升趋势,其中CD4+T细胞七升幅度稍大,CD4 +/CD8+比值在1.5-2之间,且接种后CD4+/CD8+值逐渐增高。结论:T淋巴细胞数量及其亚群比例与动物机体的免疫防御密切相关。CD4+T细胞比例高时,表明辅助性和诱导性T细胞数量增多,提示机体能够快速启动免疫系统从而抵抗病原感染;CD8+T细胞比例高时,表明抑制性或细胞毒性T细胞增多;CD4+/CD8+比例高则机体免疫功能整体水平相对较强,低则相反。调节性T细胞主要在机体免疫系统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既能抑制不恰当的免疫反应,又能限定免疫应答的范围、程度及作用时间,对效应细胞的增殖、免疫活性的发挥起抑制作用。
  • 摘要:现在对蛋白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各种蛋白的克隆表达及免疫原性研究;各类蛋白基因突变对其他蛋白的影响;在已有的疫苗株的基础上通过基因突变、敲除、重组等方式构建新型的疫苗株并评价其保护能力;以及能用于区别疫苗接种和自然感染的蛋白的研究。本文将重点论述外膜蛋白、Ⅳ型分泌系统相关蛋白和胞质蛋白的结构、功能和作用。目前为止,已经被发现的布鲁氏菌表面的主要外膜蛋白(UMPs)仅有7类,也有人将外膜蛋白分为3组,其中第一组外膜蛋白目前已经确定的有10ku,18ku,19ku外膜蛋白;第2组包括36ku-38ku外膜蛋白,是一种外膜的孔蛋白;第3组包括31ku-34ku外膜蛋白和25ku-27ku外膜蛋白。布鲁氏菌的Ⅳ型分泌系统(T4SS)首次由O'Callaghan在猪布鲁氏菌中发现,它是继脂多糖之后又一个关键的致病力因子。T4SS影响着布鲁氏菌外膜的性质,这一特征可能对于它适应体内和体外的宿主环境相当重要。 p39是一种布鲁氏菌胞质结合蛋白,同样属于胞质结合蛋白的还有p15和p17两种蛋白,这三种蛋白是最有希望用于布鲁氏菌血清iELISA诊断的抗原。
  • 摘要: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该病的病死率极高,一旦发病,人畜的病死率为100%。狂犬病的流行范围广,而亚洲国家是狂犬病的高发地区,为有效降低狂犬病的发病率,我们从狂犬病的发病原因分析,得出养犬管理工作不规,范法律法规不健全及对狂犬病的防范意识淡薄等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提出狂犬病的防控对策及应对思路,要建立和完善防控机制,完善法律法规,依法管理与防控,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防控力度,加强养犬行为的管理,有效控制狂犬病。
  • 摘要:目的:为了了解四川汶川5.12大地震后灾区害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和群落演替,预防鼠传疫病的发生,指导灾后的媒介生物控制和鼠源疫病防控。方法:夹夜法,用江西贵溪捕鼠器械厂生产的大号钢板夹,生葵花籽为诱饵。农田主要在重灾区的都江堰、彭州、什邡、绵竹、北川和汶川6地进行;村庄调查主要在彭州和绵竹进行,在临时棚户区及后来建成农房院落、厨房、杂物和仓房进行调查。结果:从2008年6月开始,至2009年6月,每月调查1次,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每3个月调查一次。农田置鼠夹21740夹夜,捕鼠1953只(含四川短尾鼩),农房置夹3105夹夜,捕鼠409只。主要捕获到啮齿目和食虫目两类,其中啮齿目为1.58%,食虫目鼱科为7.14%。捕获的种类有褐家鼠、大足鼠、黄胸鼠、小家鼠、黑线姬鼠、巢鼠、针毛鼠、四川短尾鼩与臭鼩。
  • 摘要:目的:调查和研究横断山农耕区小兽和蚤类物种多样性与多度空间分布格局、关系及其变化趋势。方法:以云南西部横断山区农耕区为调查研究的空间范围,进行现场调查取样、资料收集与整理。所获系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后,就横断山农耕区小兽、寄生蚤类物种多样性与物种多度一分布格局、特征及其与地理环境因素关系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和探讨。结论:1)横断山农耕区小兽和蚤类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反映出当地纬度或海拔梯度、气候环境和人为干扰等因素对小兽和蚤类分布的影响,以及农耕区小兽和蚤类区系和物种分布沿纬度或海拔梯度变化的一般规律和区域特征,并表达了物种分布与环境条件的统一性。2)由于横断山区地理和气候环境条件的差异,导致不同区域(小区)小兽和蚤类物种组成、主要物种多度、密度与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之间关系明显不同。因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物种组成及其种一多度分布的规律与物种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因子对它们影响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 摘要:目的:了解生态学灭鼠法对控制大型宾馆场所鼠密度效果,为今后灭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环境条件基本一致鼠害较重的大型宾馆4处,先用0.005%溴敌隆玉米毒饵连投6d统一灭鼠,灭鼠后再将4处宾馆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追加生态学灭鼠法,另一组不追加任何灭鼠措施,观察6个月,记录两组鼠密度的差别,用100格粉板法测定鼠密度,计算灭鼠率。结果:0.005%澳敌隆玉米毒饵宾馆1-4灭鼠效果分别为96.92%、97.06%、96.81%及97.53%,总灭鼠率为97.12%;在6个月的观察期内,试验组鼠密度回升很慢,一直保持在很低的水平,毒饵灭鼠后致6个月时鼠密度增加了2.97倍。对照组鼠密度回升很快,毒饵灭鼠后致6个月时鼠密度增加了34.34倍,两组鼠密度差别31.37倍。结论:0.005%溴敌隆玉米毒饵灭鼠效果很好,生态学法灭鼠效果也很好,用此法能达到长期控制鼠害的目的,是一种即安全高效又长期有效的方法。
  • 摘要: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GA)是由对人类致病的蜱源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引起的,主要侵犯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临床表现以发热,伴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为特征。2005年,湖北发现一例不明原因出血热病例,病人表现与人粒细胞无形体并临床症状相似,2006年,多处发现该病,由于不明病因把此类并归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由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临床症状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非常相似,临床上难以明确诊断,为此展开动物携带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调查研究。对发现该病的自然村开展蜱类采集 ,带回实验室研究,同时对羊及当地的鼠类采集血样,并对鼠进行解剖带回实验室研究。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湖北随州地区采集的蟀和羊血标本进行嗜吞噬细胞无形体16S rRNA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本研究首次在湖北省发现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存在,尽管此前从病人体内一直没有检测出嗜吞噬细胞无形体,但本研究在病人居住自然村的蜂中检出嗜吞噬细胞无形体;该村山羊的阳性率高达86.2%,说明山羊是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重要宿主动物。调查结果初步显示:随州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流行区存在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自然疫源地。
  • 摘要:本文调查了山东部分地区鼠体外寄生螨的种类组成情况,为传染病防治、媒介生物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山东省内的5市(县)中共捕获鼠类186只;采获鼠体外寄生恙螨、革螨共723只,共计5科7属11种,其中恙螨1科3属5种,革螨4科4属6种。
  • 摘要:目的:掌握边境口岸区大沙鼠种群密度分布动态特征,为监测及预警提供依据。方法:在鼠疫监测点采用生态学“路线洞群法”调查大沙鼠种群密度、生境分布。用IHA、RIHA、ELISA、四步分离法作鼠疫F1抗体、抗原血清及病原检测。结果:大沙鼠种群在边境口岸四大生态区洞群平均覆盖率为30.0%;洞群密度8.9/hm2;洞群栖息率33.2%。鼠密度10.5/hm2。大沙鼠在入境通道的传入,边界的迁入,窜出,构成了疫情传入的因素。在边境口岸区大沙鼠高密度分布区发现6个血清、1个细菌阳性点。结论:面临新疆中哈边境区大沙鼠种群数量高密度分布区及其疫情的传入、生物恐怖的袭击,应高度警惕大沙鼠高密度分布区疫情发生的风险对口岸的威胁。
  • 摘要:我国的血蜱属Genus Haemaphysalis Koch的蜱种,按Hoogstraal and Kim(1985)的分类系统,归入11个亚属,即异尾血蜱亚属Subgenus AlloceraeaSchultze,异盲血蜱亚属Subgenus AllophysalisHoogstraal,原生血蜱亚属Subgenus Aboimisalis SantosDias,爬中血蜱亚属Subgenus HerpetobiaCanestrini,指名血蜱亚属Subgenus Haemaphysalis(s.str.)Koch,皇冠血蜱亚属Subgenus KaiserianaSantos Dias,阿布血蜱亚属Subgenus AborphysalisHoogstraal,Dhanda et El Kammah,后突血蜱亚属Subgenus Segalia Santos Dias,后饰血蜱亚属SubgenusGarnhamaphysalis Santos Dias,嗜鸟血蜱亚属Subgenus Ornithophilis Hoogstraal et Wassef,和伞冠血蜱亚属subgenus Rhipistoma Koch。通过对这11个亚属的特征的描写,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分亚属检索表。
  • 摘要:目的:掌握克拉玛依地区鼠类及蚤类的种类、密度及地理分布。方法:小型鼠类标本的收集用夹夜法,大沙鼠采用一日弓形夹法。捕获标本后单批装入鼠带,带回实验室进行分类鉴定、检蚤。结果:调查显示,本地区日行鼠主要为大沙鼠,捕获数量为49只;布板夹600夹次,捕获小型鼠40只,鼠类体表检蚤360只,隶属9属11种,优势蚤种为X.m(臀突客蚤),数量为229只。结论:今后开展鼠类监测的同时,应加强对鼠类体表寄生蚤类的监测。
  • 摘要:近二十年来,全球人兽共患病发生和流行的态势严峻而复杂,人类与人兽共患病的斗争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但是人兽共患病仍有疯狂肆虐的严峻形势,已控制疫病再度死灰复燃,新的人兽共患病又不断出现,新发现的病原体大部分属于动物源性。病原体原寄生于野生动物中,后通过某些途径传染给人。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对人类有严重危害的近数百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存,同时也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鉴于人兽共患病对人类的威胁,对老疫病在肆虐与新疫病出现做了原因分析,总结了以下几方面:1、抗菌药物滥用,病原体耐药性增强,“超级细菌”的出现,2、国内外贸易和旅游业的发展与扩大,3、人类活动或建设进入未开发区,自然疫源性疾病(原在动物间自然存在的疫病)传播给人类,扩大了人兽间感染性疫病的种类和范围,如埃博拉热和莱姆病,4、血源性传播等。通过以上的原因总结,在人兽共患病防控方面,我们首先要作到以下几点:(一)树立长期作战的观点,(二)加强疫病监测与预势,(三)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储备,(四)加强公共卫生建设,(五)敢于面对新的挑战。
  • 摘要:人猪共患传染病是指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在流行病学上有关联的人和猪的疾病。为了切实搞好人猪共患传染病的防制工作,保护管理人员、饲养员、技术人员、屠宰人员和肉品经营人员身体建康,笔者结合养猪生产实践经验,特将13种病的疫病特征、剖检变化、诊断要点及防制措施做了简单的介绍。其中人猪共患的常发猪病的13种主要包括:炭疽、布鲁氏菌病、弓形虫病、棘球蚴病、钩端螺旋体病、沙门氏菌病、猪乙型脑炎、猪Ⅱ型链球菌病、旋毛虫病、猪囊尾蚴病、大肠杆菌病(0157;H7)、李氏杆菌病、放线菌病。
  • 摘要:衣原体可造成人类和动物急性疾病。本文主要对鹦鹉热嗜衣原体、流产嗜衣原体和其他嗜衣原体的人兽共患性发病症状、机理以及诊治方法做了论述。鹦鹉热是最主要的人兽共患衣原体病,许多菌株在鸟类体内处于休眠期,直到受到应激后激活,鹦鹉感染后常表现为发热、厌食、嗜睡、羽毛凌乱、闭眼、绿色水样腹泻,也可表现呼吸症状,如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频繁接触家养的或伴侣鸟类的人最易感染,潜伏期1-2周或更长。症状多变、不特异,类似轻度流感,发烧、头痛、喉痛、肌肉疼痛和腹泻,更严重的甚至致死。因此,处于风险中的人意识到这种危险很重要。流产嗜衣原体(Cab)可引起母羊地方性流产或绵羊地方性流产,经济损失非常高。牛、猪、鹿和马也可感染。 Cab还表现出人兽共患性,少数病例出现温和的流感样疾病或者肺炎。孕妇感染后的初始症状一般是头痛、发热、不适、恶心和呕吐,经常出现下腹疼痛,然后发生流产,有时有严重的并发症(如急性肾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呼吸困难)。终止妊娠和适当抗生素治疗一般可以恢复。最后对猫嗜衣原体及豚鼠嗜衣原体病症做了简单的介绍。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