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农业科学>2006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
2006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

2006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06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06-05-18

主办单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国微生物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

会议文集: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近年来,由于布病疫情在人间和畜间广泛传播,严重影响了畜牧业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通过近六年来对畜间布病疫情情况的密切关注,发现全国畜间布病新发病例明显增加,疫情形势非常严峻.种种迹象表明:布病疫情在畜间逐年在上升,人和牲畜发病率和阳性检出率逐年在递增.因此,控制布病疫情扩大蔓延,要从源头抓起,查找原因;要从教育群众入手,增强其防护意识;要从严格把好免疫、检疫、消毒、病畜扑杀、无害化处理关,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布病的防控问题应当引起国内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 摘要:人神经囊尾蚴病(NCC)是一种最严重的囊虫病,是由于食入猪带绦虫病患者排出的绦虫虫卵而导致的粪源性感染.猪带绦虫作为一种主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人是其唯一的终末宿主,此时人是绦虫病患者,而猪和人都可作为其中间宿主,感染其幼虫而成为囊虫病患者.理论上讲,考虑到其传播的生物学特性和储存宿主,全球性根除猪带绦虫引起的绦虫病和囊尾蚴病都是可行的.近年来,尽管在绦虫病和猪囊虫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可操作和实用性强的研究工作尚需进一步的研究,因此全球性根除猪带绦虫感染不可能在近期内实现.实际上,目前绦虫和囊虫病控制措施实施的主要障碍包括高发区人群的卫生和教育水平低下、健康服务和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灵敏特异实用的流行病学检测方法和有效的疫苗以及流行地社会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等几方面.猪囊虫病所导致的巨大经济损失以及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威胁,尤其是神经脑囊虫病引起的人的致死性和癫痫症状,促使我们寻找有效的控制措施预防和控制绦虫病或囊虫病的传播和流行.为此必须制定一套系统的控制措施,从其传播的各个环节入手切断其传播.本文内容包括: 1.流行现状 2 猪带绦虫/囊虫病控制策略的研究
  • 摘要:用RT-PCR技术扩增猪囊尾蚴T24免疫原基因,将扩增产物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重组质粒经PCR、酶切鉴定后进行测序;构建该基因的pPGEX-4T-1原核表达载体,用IPTG诱导表达,经SDS-PAGE电泳、Western-blotting分析,验证该基因是否表达及目的蛋白的反应原性;将所表达的蛋白免疫小鼠,经ELISA测抗,初步验证其免疫原性.结果表明,所克隆的基因片段长度为716 bp,含有1个开放性阅读框架678 bp,编码226个氨基酸,与已报道的猪囊虫T24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100%;表达的融合蛋白大小为40 ku,并能被猪囊虫阳性血清所识别;被免疫小鼠在一周后即检测到血清抗体,30d即达到较高水平(OD值为1.88),说明该融合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 摘要:棘球蚴(包虫)病为我国大面积高发流行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对该病研制基因疫苗,为国内外研究热点,90年代初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两国科学家,利用重组DNA技术研制出绵羊包虫病基因工程疫苗(Eg95),该苗经新西兰实验室试验,对绵羊包虫病的保护率达97%. 1996年4月-1998年7月,在我国农业部原畜牧兽医直接领导下,委托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开展《绵羊包虫病基因工程疫苗(Eg95)免疫试验》. 通过二年多的试验工作,剖检实验羊近300只.结果表明:免疫羊获得了80%以上的保护率,首先肯定了该苗对中国特别是新疆羊源棘球蚴病具有免疫预防作用.其次证实,按时定期注苗3次,即第一次注苗后,间隔1个月加强免疫一次(注第二次苗),一年后对免疫羊,再加强注苗一次(注第三次苗),可取得长达两年的免疫保护效果. 与此同时,利用间接ELISA法还开展了免疫羊血清抗体动态检测,发现免疫羊血清中IgG随着注苗次数的增加,OD吸收值有极为显著的峰值上升,其后缓慢下降,始终与对照羊IgG存在差别.虽然免疫羊血清中IgG明显增多,但与免疫羊荷囊量并非存在相互对应关系,即免疫羊IgG OD值高,其感染包虫囊数就一定少.实际免疫羊血清中IgG的变化情况仅能反映免疫羊群体疫苗接种后,抗体基本变化情况,可作为获得免疫效果的参考依据.
  • 摘要:炭疽是一种由炭疽杆菌引发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人因接触病畜及其产品及食用病畜的肉类而发生感染,炭疽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湖南省近年来炭疽的流行和防治情况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 摘要:SARS和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给人们以警示,既往不为世人熟知的"人兽共患病"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内容包括: 1.人兽共患病概述 人兽共患病的英文为ZOONOSIS,又称动物源性疾病,是1979年由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共同命名的.它是指人和脊椎动物由共同病原体引起,又在流行病学上有关联的疾病.动物源性疾病除了源于家畜、家禽和饲养的动物以外,还可源于野生动物、鸟类、水生动物和节肢动物等.其中由野生动物引起的人兽共患病又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2.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 摘要:本文内容包括: 一 媒介生物性疾病(媒传疾病)的概念 由狭义媒介传播的"纯人类"传染病和由节肢动物、鼠类及软体动物起主要传播作用的疾病称作媒介生物性疾病. 二 媒传寄生虫病 目前我国法定报告的传染病共37种.其中13种为媒介生物性疾病,而10种是有法定传染病病例报告,其中媒传寄生虫病有疟疾,血吸虫病,黑热病和丝虫病4种. 三 我国近两年流行现状 四 疾病监测
  • 摘要:四川省包虫病流行于甘孜与阿坝两州藏族牧区,已发现病人、病畜的地区共26个县.1997-1998年流行病学基线调查结果显示,两州人群平均患病率为4.2%,患病人数约5万人.2003年全国寄生虫病调查,甘孜县人群包虫病患病率6.6%,细粒棘球蚴病2%,泡球蚴病4.6%;白玉县人群包虫病患病率3.1%,细粒棘球蚴病2.9%,泡球蚴病0.2%;色达县人群包虫病患病率3.2%,细粒棘球蚴病1.6%,泡球蚴病1.6%.2002年至2004年,石渠县普查6499人,发现患者914人,人群平均患病率达13%,细粒棘球蚴病患病率平均6.8%,泡球蚴病患病率达6.2%;2004年调查石渠县两个乡3341人,发现患者468人,牧民患病率高达14%,成为全球最严重的高发地区.在职业分布中,牧民患病率最高.各年龄段均可患病,以50-60岁年龄段患病率最高,最小的3岁,最大的85岁.本文介绍了四川藏区包虫病流行现状与防治对策.
  • 摘要:目的:了解广东省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现状和态势.方法:在全省原63个流行县(市)按不同流行程度和水系流域进行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粪检虫卵并计数.结果:全省调查了9个县(市)27个点共调查13876人.华支睾吸虫平均感染率为16.42%,平均虫卵密度为每克粪含358个虫卵.有8个县市查出感染者,其中3个县感染率超过20%.男性平均感染率18.92%,是女性13.89%,感染率男性高于女性.各年龄组均有感染,以成人感染为重.在职业分布中以渔民和商人感染为重.结论:华支睾吸虫病在我省流行范围广、感染率高、引起的相关疾病多,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积极开展综合性防控工作.
  • 摘要:本文报告1980~2004年对青海高原动物住肉孢子虫病、包虫病、弓形虫病流行特点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全省36个县71个点进行细粒棘球蚴调查,绵羊平均感染率52.85%,感染强度8.85个(0~330);牦牛平均感染率57.8%;野生动物中岩羊6.4%,藏原羚6.6%.泡球蚴感染调查,绵羊感染率5.36%,牦牛4.69%,高原鼠兔3.47%.在16个县市17个点调查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犬平均感染率分别47.01%(0~37500)、3.1%;狐平均感染率分别为14.2%、19%;狼细粒棘球绦虫平均感染率100%;猫小肠中也检出细粒棘球绦虫成虫.在6州、1市23县、2场的33个点调查了0.1g肉样中住肉孢子虫包囊,绵羊平均感染率77.67%(53.7%~100%),感染强度17.9(0~997)个,山羊感染率75%;牦牛感染率86.1%(63.64~99.3%),感染强度0~133,其中1例在1克肉样中虫体达10000个;猪感染率22.5~79.8%,感染强度0~39个.对牛、羊等11种共10960头(只)动物进行了弓形虫血清抗体检测,阳性率为12.5%.其中以猫、猪的阳性率最高,分别为66.8%和32.2%,其次是牛、羊,分别为16.04%和15.21%,而犬、马、兔、鸡较低,分别为5.15%、1.89%、1.65%和1.58%,在野生动物中,熊、旱獭和鹿的阳性率分别为100%、15.19%和6.9%.从绵羊体分离出一株弱毒株,定名为青海互助株(QHO),并进行了免疫学方面的研究.查明了3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揭示了青海省是我国住肉孢子虫病、包虫病高度流行区,从不同时期部分地区的感染率显示,其流行呈下降趋势,这可能与采取综合控制措施密切相关.并就流行因素与防治对策进行了探讨.
  • 摘要:西南、中原及东北地区仍将是我国旋毛虫病的主要流行区,青海省可能成为我国旋毛虫病的新流行区,周边国家的旋毛虫病有可能传人我国.猪肉仍是我国人体旋毛虫病暴发的主要感染来源.但随着居民饮食习惯的改变,因羊肉、犬肉及野生动物肉类引起的人体旋毛虫病暴发已有多次报道,故羊等食草动物、犬等杂食动物及野猪等野生动物肉类已对人体健康构成了潜在的严重威胁.旋毛虫病的防治工作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有条件的地方尽量建立工业化养猪场.对农户分散饲养的猪,应将猪圈养,所有喂猪的饲料必需加热煮沸30分钟,以防猪吃到含有活的旋毛虫幼虫的肉屑.目前需要对<肉品卫生检验试行规程>进行修订和补充,羊等食草动物、犬等杂食动物及野猪等野生动物的肉类及肉制品也应列入常规检验旋毛虫的范围.目前许多国家已经立法,规定应使用直接法(旋毛虫镜检查法或人工消化法)进行肉类中的旋毛虫检疫.因生食或半生食猪肉或其它动物肉类及肉制品是人体感染旋毛虫的主要方式,进行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普及预防旋毛虫病的知识是预防人体旋毛虫病的关键措施.此外,旋毛虫病在我国目前还不是一种需报告的疾病,有关我国旋毛虫病的数据均来自公开出版的期刊,而有时本病的暴发并未报道,故我国的实际暴发次数及发病人数目前并不清楚,但肯定高于文献中报道的数量.为了解每年全国旋毛虫病的暴发次数及影响本病流行的因素,为制定旋毛虫病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我国应尽快建立国家旋毛虫病监测系统.
  • 摘要:根据Genebank中已发表的序列(M64242)为参考设计引物,用SDS裂解液配合蛋白酶K的方法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从6个旋毛虫隔离种的成囊前期幼虫中扩增出了49kuES结构基因,将目的基因定向克隆入pMD18-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TG1.用PCR、限制性内切酶EcoR I和BamHI进行单、双酶切鉴定,阳性质粒测序.成功克隆了6个旋毛虫隔离种成囊前期幼虫49kuES结构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49kuES结构基因的大小为948bp,基因的保守性很强,序列同源性比较高,不同隔离种之间的差异很小,其编码蛋白的抗原性也基本相同.
  • 摘要:应用弓形虫间接血凝试验(IAT)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1999-2005年临床门诊的534份犬和335份猫血清.犬的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为24.0%,猫为14.9%.犬和猫分别在不同年份之间的血清抗体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其中2004年的犬猫血清抗体阳性率最高,分别为43.1%和30.5%.犬在四季的弓形虫血清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猫在四季则差异显著(P<0.05);在春季,犬猫的弓形虫血清抗体阳性率最高,分别为31.3%和25.4%.犬的血清抗体阳性率在不同性别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猫也不显著;但雄性的阳性率要比雌性的要高.不同年龄段的犬的弓形虫血清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猫也不显著,但4岁的犬的血清阳性率最高,为31.8%;1岁的猫的血清抗体阳性率最高,为15.0%.
  • 摘要:旋毛虫(Trichina Spiralis)是寄生于人体与动物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建国以来我州有报告二次(1979年丹巴县红光公社、2002年白玉县)本次为第三次,均是吃了野猪肉感染人体旋毛线虫而发病,现将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如下,供同事参考.
  • 摘要:人畜共患病(zoonosis)是人类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染,其病原包括病毒、细菌、霉形体、螺旋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真菌、原生动物和内外寄生虫等.传播途径可通过人与患病动物的直接接触,或经由动物媒介(如节肢动物、啮齿动物等)和污染病原的空气、水和食品.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已知约400种动物传染性疾病,其中至少200多种以上可以传染给人类.根据动物种类来分:由狗传染29种、由牛传染26种、由猪传染25种、由鸟传染24种、由羊(绵羊和山羊)传染23种、由马传染13种、由猫传染21种、由狼狐传染11种、由啮齿动物传染33种.据WHO和FAO在斯德哥尔摩会议认为,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至少有90余种.按病原种类来分:病毒29种、细菌20种、立克次体10种、原虫4种、寄生虫22种以上、霉菌1种、节肢动物5种.实际上人畜共患病也许还不止这个数,因为目前还有不少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还不完全清楚,如有些不明原因的发热、腹泻等,就可能是人畜共患病.本文介绍了寄生虫对人类健康与动物生产的影响等等内容.
  • 摘要: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具有35个血清型,其中2型最为常见,而且是人畜共患病原菌.1998年在江苏和2005年在四川大范围暴发引致猪和人死亡的急性传染病,经诊断,均是猪链球菌2型(SS2)感染所致.本文介绍了猪链球菌致病性研究及其公共卫生意义.
  • 摘要: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对狂犬病毒易感,但犬类是本病的主要宿主,在携带和传播狂犬病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狂犬病主要通过动物咬伤后,唾液中的狂犬病毒经破损皮肤侵入体内传播.此外,还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以及动物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狂犬病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死亡率高达100%.全世界每年约有35000-50000人死于狂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本文内容包括: 一、中国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 二、对我国狂犬病防治的建议
  • 摘要:应用马抗流感病毒高免血清,以不同剂量(0.2mL,0.1mL,0.05mL)和不同时间(攻毒前8天、4天、1天)给小鼠进行腹腔注射,探讨其对抗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紧急预防效果.结果表明:在以30个LD50病毒对小鼠进行攻击时,0.1mL高免血清可提前1天提供100%保护,0.2mL高免血清可提前4天提供100%的保护,实验组小鼠平均存活天数较病毒对照组延长6-8天,肺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死亡小鼠肺组织病毒滴度较对照组平均低2个滴度,表明抗流感病毒高免血清对流感病毒感染具有明显的紧急预防作用.
  • 摘要:我国海关从越南旅客携带的45只鸡、鸭、鹅蛋壳冲洗物中应用实时RT-PCR方法检测禽流感阳性样品,经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NAIRL)鸡胚接种检测分离到3株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序列分析发现3株病毒的8个基因片段与1997年引起香港人发生禽流感的H5N1亚型AIV高度同源;说明HK-H5N1-97-like病毒在自然界中仍然存在.动物接种实验表明,3株病毒能够在BALB/C鼠肺脏复制,不引起非免疫鸭表现任何临床症状但可在鸭脏器中复制,而对SPF鸡呈高致病力.
  • 摘要:目的 了解不同免疫状况的人狂犬病的特点. 方法 收集人狂犬病病例个案对未免疫、免疫不全与免疫失败三组病例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未免疫、免疫不全与免疫失败三组病例比较表明,病人性别、病程和暴露方式、怕风和怕光的构成相同.前者农民占70.8%、平均年龄41.0岁,中等伤占45.19%,74.03%的人伤口未处理,平均潜伏期最长(67天);免疫不全与失败者以学生儿童多,分别占43.3%、45.4%,平均年龄34.7、33.2岁,前者伤及头颈躯干的比例(54.26%)高于后者(29.79%),两组中66.67%的人进行了伤口处理,都接种了疫苗,24.35%的人应用了免疫血清.首针疫苗距受伤、距发病的几何平均天数分别为3.9、0.6天和13.9、36.9天,其差别有高度显著性.推算近6年湖南和全国可能有250与1140例免疫失败病例. 结论 免疫不全者主要特征为伤及头颈、躯干的比例(54.26%)高,受伤距首针疫苗平均天数长(3.9天),潜伏期短(16.5天).此期间所使用的生物制品中含有伪劣产品的重大嫌疑.建议加强宣传教育,普及狂犬病的防制知识;开展人和动物疫情监测,像搜索、处理"非典"和人禽流感的密切接触者一样,主动进入现场提前采取防控措施;建立救助机制,像现在实施的"结核病控制项目"一样免费查治,提高伤者免疫率;若都处理好伤口并接种有效的疫苗血清,大多数人不会死亡,高水平的人狂犬病发病率就可能快速回落.
  • 摘要:目的 通过对浙江省1955~2004年狂犬病的流行特征分析,探讨近年来疫情回升的因素和防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防制对策. 方法 收集1955~2004年浙江省狂犬病疫情资料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浙江省1955年首次报告狂犬病以来,至2004年全省共报告病例1003例.1955~1959年、1960~1969年、1970~1979年的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0.06/10万、0.004/10万和0.026/10万.1980年开始疫情明显上升,1980~1989年的年平均发病率为0.145/10万.1990年以后,狂犬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发病数稳定下降,1990~1999年的年平均发病率为0.028/10万.但2000年后全省狂犬病疫情又开始快速回升,发病率由2000年的0.007/10万上升至2004年的0.161/10万,年平均发病率0.054/10万,疫区也进一步扩大,主要分布在台州、宁波、温州、杭州等地区.浙江省狂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犬,但在杭州和湖州地区野生獾作为传染源的比例在逐渐上升.118例狂犬病病例的个案调查资料显示,在暴露后接受犬伤门诊伤口处理和疫苗接种者仅占16.10%. 结论 养犬数增加,犬的免疫接种率低和流动增加,群众狂犬病预防知识缺乏,伤后处理不及时、不规范,有关部门间缺乏有效协作等是近年来狂犬病疫情回升的重要因素.应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有关部门间密切配合,采取加强犬只管理、提高犬的免疫覆盖率、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规范犬伤门诊治疗、提高疫苗质量和接种率、开展狂犬病监测等防制措施,尽快控制不断回升的狂犬病疫情.
  • 摘要:本文内容包括: (一)羊瘙痒病(263K)多种感染途径实验动物的研究 用scrapie 263K毒株经颅内、腹腔、心内、肌肉注射及灌胃等途径接种金黄地鼠,建立了五种感染方式的动物模型,均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不同感染途径潜伏期不同,低剂量灌胃组仅一只在接种后185天发病,高剂量灌胃组均发病潜伏期为105天.所有发病动物脑内都出现典型的prion疾病病理改变和PrPSc弥漫性沉积.PrPSc在所有发病动物的脑干沉积最为明显,基本与病理学改变累及的区域一致. (二)羊瘙痒因子263K经颅内注射感染仓鼠后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 (三)羊瘙痒病实验动物不同时期PrP糖基化的比例有所变化 (四)感染动物脑中低分子量形式的PrP可能具有同全长PrP分子相类似的糖基化模式 (五)常用物理、化学灭活方法效果的动物实验验证 (六)变性剂GdnHCl对PrPSc物理状态、蛋白酶抗性和感染性清除的研究 (七)四环素类药物治疗效果的动物实验研究
  • 摘要:目的 掌握深圳市啮齿动物自然感染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状况和病毒型别,为制订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宿主动物监测资料,描述其流行病学特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T)分别检测鼠血清特异性总抗体和IgG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检测鼠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抗原.并将阳性鼠肺标本接种长爪沙鼠分离HV病毒,阳性鼠肺标本提取病毒RNA,应用型特异性引物进行逆转录-套式PCR扩增及核苷酸序列测定从而进行分型鉴定. 结果 鼠间疫情监测共捕获鼠形动物472只,其中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带毒率为9.96%.鼠血标本检测ELISA阳性76例,IFA抗HV IgG阳性56例.成功分离到一株HV病毒株,命名为SZ2083.经逆转录-套式PCR扩增并进行序列测定显示为汉城(SEO)型.序列比较分析发现SZ2083核苷酸序列与L99同源性为97%,而与HTN-76118株的同源性仅为76%. 结论 从鼠带毒率结果显示,深圳市存在着以家鼠型为主的肾综合征出血热自然疫源地.应加强疫情监测,开展以灭鼠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有效控制HFRS流行.
  • 摘要:背景和方法基因Ⅳ型戊型肝炎病毒可分离自人群和猪群.为了研究这两个宿主的关系,我们估计人群和猪群的戊肝病毒载量、分析病毒的基因并估计接触猪引起的戊肝感染风险.结果在中国华东地区,有9.6%的猪群出现粪便排毒,0.3%健康人群和68.8%的急性戊肝患者出现戊肝病毒血症.流行于人群的戊肝病毒株包括基因Ⅰ型和至少可分为四个亚群的Ⅳ型,其中有两个亚群的戊肝病毒可同时在人群和猪群中流行.从事接触生猪相关行业的职业人群、位于猪场下游的一般人群比位于猪场上游的一般人群分别高出74%和29%的戊肝感染风险.结论基因Ⅳ型戊型肝炎病毒可在人群和猪群中传播,由于猪群数量及其病毒载量更大,这种传播更可能是从猪到人,人群可因直接接触这些动物或其排泄物而感染.
  • 摘要:西尼罗病毒型脑炎是由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黄病毒属(Flavivirus)的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WNV)引起的病毒性疾病.WNV是一种蚊传病毒,常见于非洲、西亚和中东,1937年从乌干达西尼罗地区发烧病妇分离,因此命名为西尼罗病毒(17),该病毒能感染人、鸟、蚊子、马和其他哺乳动物,传播途径有蚊虫叮咬(主要是库列蚊Culex spp.)、输血、器官移植、胎盘传播、哺乳传播(4).自1999年从美国纽约大量不明原因死亡的乌鸦体内分离病毒以来,该病毒已造成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病毒性脑炎流行(3,8).截至2004年底除华盛顿、夏威夷和阿拉斯加州没有报道人感染WNV,全美其它州国均有人感染WNV的报道.1999-2005年全美共有19525人感染病例,死亡771人(1),大约80%人感染病毒不表现临床症状,20%人出现类似流感症状,包括头痛、发烧和肌肉疼痛,对老人和婴幼儿威胁较大,可以发展为脑炎导致死亡,死亡率可达10%.最佳预防办法是避免蚊虫叮咬,目前尚无人用疫苗(10),但马的预防有灭活疫苗,2002年9月美国农业部正式批准马用疫苗的生产(5),并进行了临床应用的评价.本文介绍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西尼罗病毒cDNA构建及应用情况.
  • 摘要:狂犬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近几年在我国发生呈持续上升趋势,稳居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总数和死亡总数之第二位,病死率和死亡率则位居各传染病首位,因此研制安全有效的疫苗和建立特异敏感的快速诊断方法对于防控狂犬病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对狂犬病毒(RV)ERA株核蛋白(N)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测定.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RV N基因组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对RV ERA株N蛋白基因进行了RT-PCR扩增.将PCR产物纯化后与pMD18-T连接得到重组质粒pTN,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该基因全长1353 bp,编码450个氨基酸.RV ERA株与CVS-11、PV-11、SRV9和SAD-B19株相比,核苷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8%、98.3%、99%、99.6%,推导的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8%、99%、99%、99.6%.将pTN双酶切,回收目的基因片段并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ETN;将其转化表达菌BL21(DE3)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结果重组菌菌体裂解物经SDS-PAGE电泳可检测到相对分子量为50.5KD的重组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ting)证实该重组蛋白可以与RV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经凝胶薄层扫描分析,重组N蛋白表达量可占菌体蛋白的66.8%,表达的蛋白纯化后可用于建立检测RV抗体间接ELISA用的包被抗原.
  • 摘要: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是人与动物的一种慢性、致死性、神经性疾病,包括羊痒病、牛海绵状脑病、人的克雅氏症、GSS综合征等.该病病原是一种无核酸的蛋白性侵染颗粒,称为朊毒体(PrPSc,曾称"朊病毒"或"朊粒").朊毒体是由一种正常的细胞蛋白发生结构变化而形成的,这种结构变化的诱因主要是外来的朊毒体.英国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BSE最有可能是由于牛长期食用含有羊痒病肉骨粉的饲料而引的.1996年在人群中发现一种新变异型克雅氏症,通过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该病极有可能是由于食用了被BSE污染的产品而引起的.不同来源的TSE具有跨越种间屏障进行传播的能力.因此,弄清TSE病畜的哪些组织具有感染性,进而更清楚的理解TSE病畜可能对人畜健康带来的威胁,是各国对TSE控制过程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而对于动物产品的国际贸易来说这也尤为重要,像血液等产品一旦被发现有感染性,其相关产品(如血清)的进出口贸易就会立即被中止.感染TSE的动物组织感染性的确定主要依靠活体检测方法,即用来自不同组织的蛋白感染动物模型,通过动物发病率确定感染性及感染滴度,这是目前确定组织感染性最可靠的最常用的方法;此外,通过体外检测手段,如免疫组化法、免疫印迹法等,检测组织中是否含有PrPSc,可间接推测该组织是否具有感染性.
  • 摘要:目的 查明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感染来源和途径,流行范围,流行特征,控制疫情的发生蔓延. 方法 根据制定出的病例诊断标准,制定统一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所有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早期血、脑脊液和病死猪组织样本进行病原学检验.对死亡病例进行病理解剖,观察其病理变化. 结果 6月底以来,发生在资阳市的不明原因疾病为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本次疫情共报告病例100例,死亡20例.患者均有病(死)猪接触史,发病呈高度散发,无人群和村庄聚集性,无续发病例,无人传人现象.发病急,病情重,潜伏期短,平均为2.49天. 结论 本次发生在资阳市的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感染途径为直接接触病(死)猪等,采取禁止宰杀病(死)猪,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开展健康教育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后,疫情得到了有效地控制.
  • 摘要:本试验根据GenBank发表的猪链球菌2型(SS2)溶血素基因(sly)全序列,利用oligo(7.0)软件设计和合成了可扩增长度为495bp的引物,建立了的SS2溶血素基因的PCR检测方法.应用该方法可从SS2参考菌株ATCC43765、SS2江苏分离株HA9801中扩增出495bp的条带,利用Hind Ⅲ限制性内切酶对具有相应单一酶切位点的PCR扩增产物就进行酶切,获得预期的314bp和181bp的2个DNA片段,检测灵敏度达到2.5 X102cfu/mL;但不能从马链球菌兽疫亚种ATCC35246、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单增李斯特杆菌ATCC19115/413、粪肠球菌ATCC29212中扩增出相应条带.PCR扩增产物的测序结果与GenBank的猪链球菌sly基因(Z36907)核苷酸序列完全一致.表明本方法可快速、敏感、特异地检测SS2的溶血素基因.
  • 摘要:蛔虫总科的寄生线虫可感染主要的脊椎动物种类,这些蛔虫不仅严重危害动物健康及生命,而且许多蛔虫还可感染人,引起严重的临床疾病,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例如,犬弓首蛔虫的幼虫可以侵入人体各组织,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visceral larva migrans,VLM)、眼睛幼虫移行症(ocular larva migrans,OLM)和隐性弓首蛔虫病.具有重要公共卫生学意义的人蛔虫仍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广泛流行.由于食入寄生在海鱼体内的、属于异尖线虫科(Anisakidae)某些种的活的第三期幼虫而引起的异尖线虫病,已成为重要的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是我国禁止入境的二类寄生虫病. 鉴于蛔虫对人和动物健康的重要意义,开展蛔虫的研究无疑是十分必要的,而对蛔虫的各个生长发育阶段进行准确的鉴定是研究它们的生活史、流行病学、种群生物学和系统学的一个必要前提,同时也是对蛔虫感染进行诊断的一个重要条件.过去,对蛔虫的鉴定主要根据成虫的形态学特征、宿主特异性及特定的寄生部位.但是对于形态上难于区别的虫卵和幼虫阶段,形态学方法有时则具有局限性. 近年来一些基于PCR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RFLP及PCR-SSCP),以核糖体DNA(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作为遗传标记,已成功用于蛔虫的分子分类学及分子遗传学研究.本文从:(1)蛔虫PCR鉴别和诊断方法中目的DNA的选择;(2)对ITS序列的初步评价以及用于蛔虫特异性鉴定的PCR方法的建立;(3)PCR-SSCP:一种用于鉴定蛔虫和检测种群变异的基因突变检测方法;(4)弓首蛔虫分子分类学的研究;(5)人源及猪源蛔虫的分子分类学的研究;(6)异尖线虫的分子分类学的研究等方面,主要概述近年来作者利用ITS序列作为遗传标记,将基于PCR的多种分子生物学方法在人兽共患蛔虫的虫种特异性鉴定、感染的诊断、种群遗传变异研究中应用的研究成果.
  • 摘要:目的 应用时间序列对我国人间鼠疫病例数多少的预测,并探讨未来病例数发生的多少. 方法和结果 根据时间序列的鼠疫病例数运用拓扑对我国人间鼠疫病例数进行预测. 结论 预测我国人间鼠疫病例数与时间的关系.
  • 摘要:常规方法培养牛布氏杆菌,收集细菌制成全菌抗原,进行超声波粉碎,制成裂解抗原,离心后取上清制成细胞浆抗原,同时反复洗涤其沉淀制成细胞壁抗原;并利用热酚法制备出脂多糖抗原.用这5种抗原建立了检测牛布氏杆菌抗血清的胶体金免疫层析(GICA)试验方法.在相同抗原浓度的情况下,根据阴阳性血清检测线是否显现、强度及两者的对比来判定抗原的好坏.结果表明,细胞壁抗原优于其他抗原,用于牛布氏杆菌病GICA检测卡的效果较好.
  • 摘要: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以下简称布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它在吉林省流行比较早,1936年于白城子种羊场发现病羊,1938年在该种羊场发现布病病人. 解放后,1953年曾在敦化镇确诊13例布病患者.经追溯调查得知,解放初我省就有人间布病散在发生.当时为了发展畜牧业生产,部分县、市分别从内蒙和吉林省西部购入大批未经检疫羊、牛,造成了畜间疫情扩散,人间发病数也逐年增多,其中1955-1958年是吉林省人间布病发病高峰.人、畜间布病疫区分布于全省60个县、(市、区).人间布病疫区有401个乡、(镇、场).畜间疫区有687个乡、(镇、场).本文内容包括: 1 2000年以来布病疫情 2 疫情特点 3 分析 4 建议
  • 摘要:目的 观察研究"利福平+强力霉素"、"利福平+链霉素"两种治疗方案治疗布鲁氏菌病的效果. 方法 选择330例各期布鲁氏菌病患者,采用两种不同方案联合用药进行治疗,于疗程结束后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 表明联合用药有良好治疗效果,治愈率达73.33%,有效率达100%. 结论 用药过程中注意的一些问题,抗菌素联合用药可以在临床治疗中使用.
  • 摘要:目的:克隆马鹿布氏杆菌ML分离株25kDa外膜蛋白(Omp25)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运用RT-PCR技术从马鹿布氏杆菌分离株中扩增出Omp25基因,将其克隆入pMD18-T中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遗传变异分析,并将目的基因亚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8a中进行诱导表达.结果:该基因全长642bp,编码213个氨基酸,其中前23个氨基酸残基构成信号肽.在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中,存在两个跨膜区,但没有潜在的N-联糖基化位点.与GenBank中布氏杆菌其他11个分离株相比,马鹿布氏杆菌分离株Omp25基因变异较小,以散在的点突变为主,Omp25基因核苷酸和推导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9.1-99.4 %和99.2-99.5 %之间.转化重组质粒pETOMP25的大肠杆菌BL21(DE3)在IPTG的诱导下,可表达出具有反应原性的目的蛋白,表达量占菌体蛋白的18.6%.结论:马鹿布氏杆菌分离株与流产型布氏杆菌其它分离株Omp25基因同源性很高,可能是一个毒力较强的野毒株.
  • 摘要:根据牛布鲁氏菌具有种特异性的BCSP-31K基因和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物23S rRNA,设计并合成了两对分别扩增各自序列的引物,建立了多重PCR快速检测鉴别以上两种病原体的方法,其扩增片段分别为311bp和838bp.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所有供试的布鲁氏菌及结核分枝杆菌都能扩增出阳性目的片段,而对照菌株则不能扩增出任何条带,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检测到10pg各自的DNA模板.对3批24头牛布鲁氏菌血清凝集试验阳性(10头)或阴性(14头)牛的牛奶样品用本方法进行检测,结果符合率100%.对送检来自7个不同牛场经结核变态反应为阳性牛的鼻粘液样品37份、牛奶样品2份,可疑牛的鼻粘液样品9份和阴性牛的牛奶样品8份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结果阳性的37份鼻粘液样品和2份牛奶样品全为阳性,9份可疑牛的鼻粘液样品中有2份为阳性,8份阴性牛奶样品仍为阴性.
  • 摘要:目的:研究人用皮内注射布氏菌活疫苗拟取代目前我国人用皮上划痕布氏菌活疫苗.方法:对菌种进行了全面检定合格后,进行菌苗制备及实验室动物毒理、药效学方面的系列研究包括小白鼠急性毒性试验、局部刺激试验、全身过敏试验、长期毒性试验、用细胞免疫诊断制剂布氏菌素对皮内免疫12周的豚鼠做背部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结果:小鼠皮内注射布氏菌活疫苗的最大耐受量为10亿个菌,用布氏菌素注射足底,可引起明显迟发型变态反应.局部刺激试验只有注射10亿菌的部位会在48小时后化脓,但在1-2周内可自愈.全身过敏试验,皮内免疫布氏菌疫苗组及阴性对照组对豚鼠进行攻击后,均未出现任何异常反应,而阳性对照组豚鼠全部死亡.毒性试验,布氏活疫苗皮内免疫组与盐水对照组经6周和12周后各项血常规、血生化检查均未见显著差异,各脏器组织的病理学检查亦未见病理改变,免疫12周后对豚鼠骨髓造血细胞亦无影响,对皮内免疫12周的豚鼠做背部皮肤变态反应试验,24-48小时结果为阳性.结论: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布氏菌活疫苗用皮内注射的途径进行免疫是可行的.
  • 摘要:对布鲁氏杆菌血清学检测与细菌培养阳性牛用布氏杆菌抗独特型抗体疫苗进行免疫,观察其指标的转阴情况,确定布氏杆菌抗独特型抗体苗的免疫作用.方法:对布鲁氏杆菌试管凝集反应检测阳性的牛用鉴别培养基对其血、奶样品进行布氏杆菌的细菌学培养检测,以疑似菌落的试管凝集与镜检阳性作为布鲁氏杆菌感染的判定标准,观测布氏杆菌抗独特型抗体苗的免疫效果.结果:布氏杆菌阳性牛免疫布氏杆菌抗独特型抗体苗30、60天后,其阳性指标下降30%.
  • 摘要:目的:通过对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鼠形动物群落结构及寄生蚤的种类的调查,确定该地是否存在鼠疫自然疫源性的可能.方法:2005年5-6月,在不同生境采用鼠笼、电子捕鼠器等工具捕捉鼠形动物,研究其种群结构及所携带的体表寄生蚤种类.结果:捕获鼠形动物2目2科10种共1118只.其中野外生境共捕获鼠形动物2目6种,占捕获鼠形动物的6.26%.以板齿鼠、青毛鼠为常见种,分别占野鼠捕获的40.58%和21.74%.室内生境共捕获2目4种,占捕获鼠形动物的93.83%,以褐家鼠、黄胸鼠为主,分别占室内生境捕获鼠形动物的69.14%和18.60%,褐家鼠为室内优势鼠种.共捡获蚤类3种.家鼠体蚤染蚤率85%,以印鼠客蚤为主,其中印鼠客蚤指数为3.90.野鼠染蚤率25%,以印鼠客蚤为主,蚤总指数为0.35.结论:野外生境鼠形动物种群丰富,室内生境较单一,但室内生境啮齿动物染蚤率和蚤指数较高.不排除在该地存在鼠疫自然疫源性的可能.
  • 摘要:鼠疫是人畜共患的烈性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迅速、病死率高的特点.突发的鼠疫疫情对人民生命健康、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都有极大的影响.研制一种快速、简便、敏感、特异、适合于野外现场使用的诊断方法对于防治鼠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免疫金标记技术是以胶体金作为示踪标记物,应用于抗原抗体反应的一种新型免疫标记技术.利用鼠疫单克隆抗体(McAb)标记胶体金,在NC膜上包被McAb,制备成检测鼠疫抗原的胶体金诊断层析试剂条,在数分钟内完成检测,效果满意.本文介绍了检测鼠疫抗原金标层析试剂盒的研制及应用情况.
  • 摘要:我国布病疫情经历了20世纪50-70年代的流行高峰期,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基本控制期,90年代后疫情开始回升.到本世纪疫情回升趋势愈加严重,年新发病人数已超过历史最高水平,部分省区呈暴发和流行之势.本文内容包括: 1."十五"期间布病疫情 2."十五"期间布病疫情地理分布 3.当前疫情特点 4.疫情上升的原因 5.加强防治力度,控制疫情
  • 摘要: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Brucella)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在世界各地都有广泛流行,每年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亿美元,并且还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本文介绍了布鲁氏菌病研究进展情况.
  • 摘要:作者对2001年以来,南昌地区5次流行犬钩端螺旋体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5次流行均发生在夏秋季节的6至10月份.发病犬中以成年犬为主,仔幼犬未出现发病的.雄性犬发病率高于雌性犬.其中雄性犬占发病犬的70.9%,雌性犬发病数为29.1%..训练作业犬发病率明显高于繁殖种犬.训练作业犬发病数占87.3%;种用犬发病占发病数的12.7%.发病与犬场老鼠多有关.表明老鼠为本为的主要传播媒介.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39.5℃-41℃),咳嗽,继而出现食欲减退,顽固性呕吐,腹泻,全身触诊敏感.眼粘膜或口腔粘膜充血,溃疡.黄疸,血尿,便血.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后脚无力,站力不稳.到后期病犬出现尿毒症症状.病程平均9天,严重病例5-7天内死亡.共死亡11头犬.致死率为11.8%. 剖检肉眼病理变化为可视粘膜黄染.口腔、鼻、肛门出血,肺、气管、胃粘膜、肠系膜、肠系膜淋巴结、肾盂、膀胱出血.肠粘膜黄染.肝、脾肿大. 根据本病的流行特点及主要临床表现和解剖变化,经血清学诊断共检出黄疸群,澳洲群、犬群、流感伤寒型、巴达维亚型、七日热型、秋季群7种血清型,其最高凝集效价分别为1:200、1:3200、1:400、1:400、 1:200、1:200、1:1600.63例为2种以上类型混合感染,以澳州群为主.对密切与病犬接触的管理人进行血清学检查,结果13人阳性. 微生物学检查了7头犬的血液和尿液,未查到典型的犬钩端螺旋体病原体. 对所有出现体温升高、咳嗽症状的犬,采用青、链霉素联合肌注,对症和支持疗法治疗,康复81例,死亡11例.对疫点予以封锁,健康犬和假定健康犬予以隔离,口服四环素2-4天予以预防.开展全面灭鼠,对环境及用具进行彻底消毒.5起流行均在发生15天左右得到有效控制. 对与犬密切接触有可能感染的工作人员采取口服氨卞青毒素等方法进行予防性用药,未发现典型发病者. 对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剖检、诊断及防控措施进行了讨论.
  • 摘要:立克次体病是一类威胁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病(Zoonoses).该病在历史上曾给人类带来严重灾难,目前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当前美国反对生物恐怖主义(Bioterrorism)已将流行性斑疹伤寒、落基山斑点热和Q热列入生物战剂名单中.从病原学上证实我国存在10种立克次体病(附表).近年根据16SrRNA基因、17KDa脂蛋白、柠檬酸合成酶、外膜蛋白(rOmpA,rOmpB)DNA序列分析,在分子水平上确定立克次体分类学地位,从而发现新的立克次体所致疾病.目前在世界上包括我国在内发现的新立克次体病,属于新发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EID)范畴,此为公共卫生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而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 摘要:立克次体病是一类重要的人兽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以不明原因的发热、头痛、肌肉痛、淋巴结肿大等非特异临床表现为主要特征,临床常误疹为其它传染病.因此,实验室诊断非常重要.我国各级临床医院及疾病监测组织普遍没有开展该类疾病的实验室检测,因此,造成大量的临床误疹及漏疹.本文就立克次体病国内外实验室诊断现状进行综述.
  • 摘要:目的: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的培养,传统认为属专性细胞内生长.而<伯杰细菌鉴定手册>1984年版指出除一个种以外的立克次体未曾在无生命培养基内培养过.作者等认为有必要以实验来证明此结论.方法:取斑疹伤寒普氏、奠氏立克次体标准株分别接种鸡胚卵黄囊培养,同时接种无生命培养基置36℃±1培养3天,逐日取材涂片,Gimenez染色,镜检观察其生长动态.结果:无论普氏或莫氏株经无生命培养基培养18-24、48小时,涂片染色镜检可见极少数不典型立克次体,到72小时则见丰富典型立克次体生长繁殖,呈红色球状、杆状成双或短链状.固体培养皿可见生长呈光滑、湿润、极薄菌苔和针尖大菌落.再培养能继续传代,用其制备抗原进行补体结合试验,结果呈阳性反应.结论:试验证明斑疹伤寒立克次体能在无生命培养基内生长属细胞内外兼性生长特点.
  • 摘要:EHEC O157:H7是重要的新发传染病病原,它的主要致病特征之一是能引起人肠上皮细胞特征性的粘附与脱落(attaching and effacing,A/E)损伤,A/E损伤主要是由LEE致病岛所编码的毒力因子所引起,ler是LEE致病岛上毒力基因群的中心调节基因,对LEE致病岛所编码的毒力因子有正调控作用.O157:H7的另一个毒力因子是由整合到染色体上的原噬菌体编码的志贺毒素(Stx).本研究的目的是构建O157:H7的基因缺失突变弱毒疫苗株,并对该菌株的致病性和免疫保护作用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以O157:H7 86-24为始发菌株,利用自杀性载体pCVD442,根据同源重组的原理构建了O157:H7的ler基因缺失突变菌株,并利用噬菌体消除技术筛选到消除了编码志贺毒素的原噬菌体DNA的菌株,构建了O157:H7的ler/stx双基因缺失突变菌株;(2)以O157:H7 ler/stx基因缺失突变菌株对Vero细胞的毒性和对小鼠模型的致病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突变菌株丧失了对Vero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并丧失了对实验小鼠的致病性,具有良好的安全性;(3)以突变株O157(△stx/△ler)灌胃免疫昆明鼠,ELISA试验检测特异性抗体IgG和IgA应答水平,证明该突变株通过口服免疫能够引起较强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4)前期动物试验发现,成年小鼠对O157并不易感,对照组口服感染大剂量O157:H7强毒株也难以致死,但试验证明了乳鼠对O157:H7的易感性,确定了最小致死剂量.成年昆明鼠母鼠间隔14d以该突变株口服免疫两次,所产乳鼠授乳7d后以O157:H7强毒株攻毒,观察临床症状,测定被动免疫保护率.结果免疫组116只乳鼠攻毒后部分出现黄色稀便,3~6 d陆续死亡22只,其余耐过;未获得被动免疫乳鼠强毒株攻击后第二天开始陆续出现砖红色稀便,2~4 d全部死亡.保护率81.03%.试验结果证明,该突变株通过口服接种能够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作用.本研究为O157:H7基因缺失突变弱毒疫苗株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 摘要:根据GenBank数据库的单增李斯特菌iap基因设计2对引物,建立了套式PCR快速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的方法.两对引物分别扩增出约1500bp和500bp片段,与预期大小一致.套式PCR方法灵敏性实验检测极限为101CFU/ml;人工污染猪肉检测极限为103CFU/ml;整个检测过程可在7h内完成.采用该法对南海口岸进口的冻肉进行检测,检测出9份阳性,与传统的细菌分离方法完全一致,说明套式PCR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
  • 摘要:大肠杆菌O157是一种新型的人类致病性大肠杆菌.从龙岩市郊3个规模化猪场,采集359份猪肛拭子,经细菌分离培养、染色观察,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等确定分离的14株大肠杆菌为O157血清型,并对分离菌株进行Hly溶血素基因及Slt志贺样毒素基因检测,小鼠毒力试验,证明猪为我市大肠杆菌O157的主要贮存宿主.
  • 摘要:目的 寻找一种快速诊断布鲁氏菌病的方法,并且这种方法能鉴别布鲁氏菌病的种和生物型. 方法 用AMOS-PCR方法诊断布鲁氏菌病的种. 结果 在检测的75份样品中,PCR检出14份阳性;细菌分离与PCR诊断的符合率为46.13%;在SAT为阳性的情况下,PCR检出阳性率为41.18%;有1份样品分菌和SAT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而PCR结果为阳性. 结论 AMOS-PCR是一种快速、简便、准确的布病诊断方法,并能鉴定布鲁氏杆菌的种和生物型,区分疫苗感染和野毒感染.
  • 摘要:目的 了解我国部分省区啮齿动物中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自然感染情况,比较南北地区不同鼠种带菌率的差异. 方法 在黑龙江、内蒙古、新疆、浙江和贵州5省(自治区)共捕获鼠473只,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鼠脾脏中的斑点热群立克次体DNA序列片段. 结果 共检测鼠473只,69只阳性,阳性率为14.6%,在黑龙江、内蒙古、新疆、浙江和贵州省(自治区)都检测出阳性标本,阳性率分别为3.1%、21.6%、30.0%、10.8%和21.4%. 结论 我国黑龙江、内蒙古、新疆、浙江和贵州省(自治区)的鼠中都存在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感染,南北地区鼠的带菌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摘要:利用鹌鹑源火鸡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meleagridis)分别感染雏鸡、雏鸭、雏鸵鸟和小白鼠研究其致病性.结果能成功感染雏鸡、雏鸭和小白鼠,但不能感染雏鸵鸟.受试的2组雏鸡主要在感染后13天出现强烈的腹泻症状,但非免疫抑制组比免疫抑制组症状稍轻,此外,免疫抑制组的鸡出现了多个排卵囊高峰;感染相同剂量的2个试验组雏鸭的排卵囊显露期均较雏鸡短,非免疫抑制组雏鸭的排卵囊规律呈一过性,2组雏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免疫抑制组小白鼠出现多个排卵囊高峰,显露期持续24d,正常组小白鼠的排卵囊规律呈一过性.根据肠黏膜涂片,抗酸染色观察发现主要虫体寄生于雏鸭的回肠;通过病理组织学切片和电镜观察发现虫体主要寄生于雏鸡的回肠和小白鼠的十二指肠,但均主要引起肠绒毛的大量脱落,黏膜上皮细胞肿胀,炎性细胞浸润.本次试验证明鸭为鹌鹑源C.meleagridis的新宿主,但敏感性较低;鹌鹑源C.meleagridis不感染非洲雏鸵鸟.发现鹌鹑源C.meleagridis在鹌鹑、鸡和鸭体内寄生部位与小鼠体内有明显差异.
  • 摘要:采自云南省墨江县1例间日疟患者血样,经回顾性镜检,原虫形态特别:早期滋养体多核,红细胞内多个疟原虫寄生很常见;晚期滋养体有形成带状趋势.裂殖体和配子体与间日疟原虫相似.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诺氏疟原虫.
  • 摘要:本研究选用近年来发展最快和最具潜能的真核表达系统-毕赤酵母,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PIC9K-TSO18,并用G418抗性梯度筛选法,获得多拷贝重组菌株.对重组菌株利用甲醇进行诱导分泌表达,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结果表明,诱导表达的培养上清中表达出大小为12ku和16ku具有反应活性的重组蛋白.用糖苷内切酶H(Endo-H)对TSO18蛋白分析后表明,目的蛋白进行了适度的糖基化修饰,与理论分析一致.通过对发酵条件如pH、温度和溶氧水平等的调整,重组毕赤酵母在5L发酵罐高细胞密度发酵中表达量高达2.54g/L,用薄层扫描分析,目的蛋白约占培养上清蛋白总量的80%以上.表达的重组蛋白TSO18用Sephadex G-100纯化. 为提高重组疫苗对本动物的免疫效果,本实验还构建了包含有IFN-γ和IL-4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IFN-γ和pcDNA3.1/IL-4,作为免疫增强剂.为证实重组抗原对本动物的免疫保护效果,将重组抗原与206佐剂结合,制成猪囊虫基因工程疫苗,对猪作了两批免疫试验.试验一在206作为佐剂的基础上,分别加上细胞因子(IL-4和γ-IFN)和CpG DNA作为免疫增强剂,免疫仔猪并攻虫感染.结果显示,实验各组在免疫后均产生了很高的抗体水平,从免疫保护效果来看,用pcDNA3.1/IFN-γ重组质粒作为猪囊虫重组抗原免疫增强剂,抗体检测结果没有明显升高,但是却明显增强了疫苗的保护效果,该组免疫猪减虫率最高达91%.而用pcDNA3.1/IL-4和pUC18/CpG作为免疫增强剂,虽然明显增强了疫苗的抗体水平,但对免疫保护作用没有明显的增强作用,两组减虫率分别为68.7%和67%,这可能与其诱发的免疫机制有关;在实验二中,对免疫剂量和攻虫时间进行了适当的调整,结果从实验猪剖检出的囊虫数分析,免疫组与非免疫组间有显著差异,以非免疫组作对照,免疫猪减虫率由70%上升到94%. 结果说明,用毕赤酵母高效表达了猪带绦虫六钩蚴TSO18重组抗原,且减虫率最高达到94%,说明本疫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成为预防猪囊虫病的一种新型生物制剂.
  • 摘要:目的: 以CD58为分子佐剂,为提高45W-4BX重组抗原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奠定基础. 方法: 以重组质粒pGEM-4B和pGEM-CD58为模板,用PCR扩增45W-4BX和猪CD58基因,将45W-4BX与酶切处理的pGEX-4T-1定向连接后,再在其下游酶切插入CD58基因,PCR和测序证明阅读框正确后用IPTG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表达产物的活性. 结果: 联合后的诱导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为69ku的融合蛋白,且能被人囊虫血清所识别. 结论: Q两基因联合表达后45W-4B仍然保持了反应活性,为进一步改善45W-4B的免疫效果奠定了基础.
  • 摘要:为研究猪源隐孢子虫生物学特性和扩增猪源隐孢子虫,应用不同剂量的醋酸地塞米松(DEX)和不同感染剂量的猪源隐孢子虫sucp株卵囊建立小鼠感染模型.结果表明,用DEX免疫抑制的感染小鼠均排出隐孢子虫卵囊.非免疫抑制感染组和空白对照组小鼠均没有排出卵囊,免疫抑制组中除2组在感染后第3天排出卵囊外,其余均在感染后第2天排出卵囊.卵囊排出高峰期平均在感染后第5~12天,高峰期的OPG值在5.53×105~17.97×105.免疫抑制非感染组小鼠和免疫抑制感染组的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组织切片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都有隐孢子虫虫体寄生,其中回肠黏膜微绒毛上虫体数量较多.合适的卵囊和DEX剂量为每只17日龄小白鼠感染1 000 000个猪源隐孢子虫卵囊和灌胃DEX0.03mg/只·d.
  • 摘要:分别用较高纯度的细粒棘球绦虫六钩蚴抗原和传统使用的囊液抗原对一次感染和二次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六钩蚴的小鼠血清进行ELISA测定,认为寄生于不同部位的包囊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水平不同,同时检测早期抗体时,六钩蚴抗原比囊液抗原更具有阶段性优越性.小鼠二次感染六钩蚴后六钩蚴抗体水平得到明显加强,并推测认为一次感染产生的六钩蚴抗体可能是具有保护性的抗体.
  • 摘要:目的 检测浙江省德清县水系上下游地区农村人群的戊型肝炎血清抗体水平,以评价水源因素与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联性. 方法 通过统一的调查表收集研究人群的一般资料及相应危险因素并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抗HEV-IgG抗体. 结果 共调查1720人并采集其血样,总标化抗体阳性率为48.79%.其中,上游地区人群标化抗体阳性率为43.52%,下游标化阳性率为51.26%.将两地人群不同的构成特征调整后,下游抗体阳性率仍显著高于上游.同时发现,男性抗体阳性率高于女性;各年龄组阳性率随年龄升高而增加;家庭养猪、喜食猪肝、主要饲养动物和饮酒皆与戊肝感染有统计学关联. 结论 浙江农村地区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与当地水源因素有显著性的关联;猪可能是戊型肝炎病毒的自然宿主之一.
  • 摘要: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制备的TB-PCR试剂盒对来自新疆6个牛场的238份血样、奶样、口腔分泌物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进行检测,结果显示:TB-PCR试剂盒对40份奶样标本进行检测,7头牛为阳性.阳性检出率17.5%.TB-PCR试剂盒对178份血样标本的检测,23头牛为阳性,阳性检出率为12.92%.TB-PCR试剂盒对20份口腔分泌物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本试验中共计检测6个牛场的238份不同标本的PCR阳性牛共计27头,阳性检出率为3.02%.将PCR和传统的PPD检测方法的结果比较显示出PPD检出阳性率高于PCR,PPD检出阳性牛39头,检出阳性率6.7%.本试验对口腔分泌物标本的检测结果不理想.总之,TB-PCR试剂盒在检测牛结核病不同标本中显示出快速、特异等优点.为今后牛结核病的检测工作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 摘要:为了掌握布病疫情动态及发展趋势,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布病的发生和流行,3年来我们对全地区从事接触畜牧及畜产品加工人员进行了布病流行病学调查及血清学检验,现将调查结果作一分析研究.
  • 摘要:要求,结合我市血吸虫病流行实际,我们按照"科学防治、分类指导"原则,认真做好螺情监测、病情监测和健康教育工作.现将我市近7年来血吸虫病纵向监测效果作一报告.">南通市位于长江下游北岸为冲积平原,历史上属水网型血吸虫病低度流行区.全市的血防工作起始于1956年,所辖8个县(市)区有7个县(市)区、87乡镇、849个村流行血吸虫病,历年累计钉螺面积8992.92万平方米,历年累计血吸虫病病人26405人.经过积极防治,1976年全市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1998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传播阻断标准),之后进入全面监测巩固阶段.根据卫生部<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监测巩固方案>要求,结合我市血吸虫病流行实际,我们按照"科学防治、分类指导"原则,认真做好螺情监测、病情监测和健康教育工作.现将我市近7年来血吸虫病纵向监测效果作一报告.
  • 摘要:目的: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中国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血吸虫病的唯一中间宿主钉螺能否北移成为目前血吸虫病预防与控制的研究热点.研究表明温度与水是决定钉螺分布范围的主要因素,其中温度为控制因素.因此选择何种温度指标来划分血吸虫病流行区与非流行区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探讨了划分血吸虫病流行区与非流行区的较好气温指标,并用其研究预测气候变化对血吸虫病空间分布的潜在影响. 方法: 分别选用1月平均气温0℃、1月平均最低气温-4℃、1月平均气温0.9℃作为划分血吸虫病传播北界线的指标,并将划分结果与血吸虫病流行县的空间范围进行叠加拟合,以分析不同气温指标与血吸虫病空间分布的吻合程度;根据中国气候的最新研究结果,2050年选2.3℃、2100年选3.9℃,在ArcView支持下进行空间分析运算,获得2050年与2100年的中国全国的1km2的栅格气温数据. 结果: 1月平均气温≥0.9℃的区域与历史(现有)血吸虫病流行区域拟合最好;2050年和2100年气温预测分布图显示,血吸虫病流行区可能北移,2100年血吸虫病潜在流行的敏感区域较2050年的明显扩大. 结论: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中国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若钉螺扩散,且适宜钉螺孳生的其他条件满足,则存在钉螺北移的风险.因此若干年后全球气候变暖对钉螺的分布和血吸虫病的防治将带来挑战,应给予足够重视.
  • 摘要:我国血吸虫病免疫诊断方法已成功建立了几十种,根据研究者各自的报告,各种方法似均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在实际应用中则常常达不到研究者在各自实验室中的检测结果,同样不同批次的诊断试剂也往往得到不同的结果,从而严重影响了对疫区流行状况的评估和当地防治工作的开展.究其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可能是诊断试剂制备未达到标准化,操作未达到规范化.为此,我们对已研发的血吸虫病快速诊断试剂盒(DDIA)进行了制备条件的优化和使用方法的规范化研究.现报告如下: 一、试剂盒制备条件的优化 二、检测条件的优化 三、试剂盒稳定性的研究 四、现场大规模筛查的应用(举例) 五、结语
  • 摘要:本文内容包括: 一、旋毛虫病一种新发与再发的人兽共患病 旋毛虫病是一种危害非常严重的人兽共患病,其不但可给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人类身体健康也造成巨大威胁.人类主要通过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旋毛虫的肉类而发病.当人生食或半生食人含有旋毛虫的肉类后,旋毛虫在胃液的作用下被消化脱囊释放出来,随继侵入肠粘膜,36小时后发育成成虫,雌雄交配后,96小时后产出新生幼虫,新生幼虫通过毛细血管及淋巴管经血液循环移行分布于全身.其中主要寄生部位为骨骼肌细胞,肌体内寄生时间长达30年或终生带虫.本病致死率并不是很高(1-2 %),然而由于虫体可在肌体内长期寄生,因此对人类身体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被感染者常终生带虫,通常表现为原因不明的常年肌肉酸痛,重者丧失劳动能力.急性期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烧,面部水肿,肌痛,腹泻;症状往往持续数周从而造成肌体严重衰弱,重度感染者可造成严重的心肌及大脑损伤并可造成死亡. 二、旋毛虫病在我国及欧洲的流行病学特点 三、加强旋毛虫病检、防、治研究的重要性及意义 四、中法近十年来合作研究所获成果 五、酌待解决的问题及有待进一步合作的领域
  • 摘要:本文内容包括: 1 弓形虫病的危害及控制问题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人和动物感染率极高的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引起人兽共患病,世界性分布.美国15%~33%的成人血清抗体反应阳性,法国60岁以下者血清阳性率高达60%~70%,我国人群感染率约为10%,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弓形虫可能是世界上人类感染最普遍的寄生虫,估计全世界至少有1/3的人感染.孕妇感染可经胎盘传播给胎儿,导致流产、畸胎和死胎,幸存者多为畸形或智力发育不全等严重后遗症的先天性弓形虫病,关系到优生优育的基本国策,被列为"十五规划"出生干预的重点内容.在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广泛应用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迅速扩散的今天,弓形虫对上述高危人群的致命性感染倍受关注. 2 弓形虫复合抗原的免疫保护作用 3 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 4 弓形虫黏膜疫苗的发展前景
  • 摘要:目前,现代医学所认知的1145种人类传染性疾病中,有62%的疾病来源于动物.动物源性疫病作为一个重要的人类公共健康问题,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染性疾病中溯源研究的深入,发现野生动物疾病与人类的健康有着直接关系.如挨博拉病毒源于非洲东部的类人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也源于野生灵长类动物.SARS来源于蝙蝠.禽流感病毒来源于野生水禽,且通过家禽而传染给人类.本文内容包括: 1.传统野生动物源性疫病对人类的威胁持续存在 2、新的野生动物源性疫病在人间不断出现 3.野生动物源性疫病病原生态学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4 提高认识,建立有效的防控体系迫在眉睫
  • 摘要:H5N1亚型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1996年首次在中国广东引起鹅发病、死亡,1999年以后多次从中国南方表面健康鸭体内分离到该亚型病毒.2003年以来,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在东南亚多个国家包括中国引起禽流感暴发,并在越南、泰国、柬埔寨、印尼和中国引起人的感染和死亡.2005年,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野生鸟类的大规模死亡,并随野生鸟类的迁徙而传播到更广泛的区域.在这一报告中,我们将对1996年以来中国家禽中分离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进化及演变关系,以及野鸟禽流感病毒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系统阐述,还将对鸭源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获得感染和致死哺乳动物的分子机制进行阐述.我国采取"扑杀和免疫"相结合的综合措施防治家禽H5N1亚型高致病力禽流感.目前使用的疫苗有H5N2,H5N1两种灭活疫苗以及重组鸡痘病毒活载体疫苗.在这一报告中,我们将系统阐述这些疫苗的研制以及使用效果,同时,还将介绍重组新城疫病毒活载体疫苗研究的最新进展.
  • 摘要:血吸虫病在我国流行至少已有二千多年,发现、证实牛、羊、犬、猫等家畜或家养动物是我国血吸虫病天然宿主亦有近百年历史.家畜血吸虫病的普遍存在,家畜作为日本血吸虫保虫宿主的作用,一直受到各方面的重视.本文介绍了我国家畜血吸虫病防治与研究取得的主要成绩及经验等等内容.
  • 摘要: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侵害大脑中枢神经的重要人畜共患传染病,死亡率几乎100%.野生动物是本病原的自然储存宿主,带毒犬是人狂犬病的主要传播来源.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95%以上的人狂犬病由带毒犬传染.带毒动物咬伤或破损皮肤被带毒动物舔舐是狂犬病传播的最主要途径.人与人之间通常不能传播该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世界每年因狂犬病导致的死亡人数为约5-6万人,而绝大多数疫情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其中主要在亚洲和非洲(二大洲每年约55,000人死狂犬病).我国在世界上属狂犬病高发地区,其发病和死亡人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我国在预防狂犬病方面虽然采取限制养犬和积极开展家养犬免疫预防注射,同时对易感和被犬猫等动物咬伤人群进行预防性医疗救治,但近年来我国狂犬病发生仍然呈上升趋势.卫生部公布的全国重点传染病疫情监测数据显示,近几年来狂犬病病死数居我国37种法定报告传染病首位,每年有千人以上因感染狂犬病而死亡,死亡率100%.因此,狂犬病也是当前严重危害我国公共卫生的重大疫病.本文内容包括: 1.国内外流行现状 2.我国狂犬病流行的原因 3.狂犬病控制的基本策略
  • 摘要:作为中国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4年开始合作,共同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人禽流感防治技术研发--人用禽流感疫苗研制》. 在制定人用禽流感疫苗研制策略时,首先严格按照国家新药注册要求研发H5N1人用禽流感疫苗,完成国家药品管理法规关于新药注册所需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其次采用反向遗传技术制备的删除了高致病性基因的重配株做为疫苗种子,既保证病毒的高生长性和抗原性,又保证生物安全性;另外采取全病毒疫苗以及佐剂等技术达到节约抗原的策略;同时采取"原型疫苗"的研发策略. 本研究利用反向遗传技术制备的符合疫苗生产株NIBRG-14,通过研究证明该疫苗株遗传特征与生物学性状的稳定性,制备了疫备生产用种子批,并能够满足大批量疫苗生产的需要;完成包括病毒大规模扩增、病毒灭活、纯化等工艺研究后制备试验疫苗;同时建立疫苗检定方、制定疫苗制造检定规程及质量标准;在动物体内完成试验疫苗的安全性、抗原性与免疫原性评价;通过稳定性和效力试验力别确立了成品、半成品和疫苗原液的储存条件.按照已确定的疫苗生产工艺制备出中试批临床试验用人用禽流感疫苗,经中国药品生物制定检定所检定合格. 2005年11月获得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批件后,开始临床试验,目的是评价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采取随机双肓安慰剂对照的试验设计.临床试验遵循GCP管理规范,试验方案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和受试者知情同意后实施.120名年龄为18-60岁的志愿者按照由低剂量到高剂量的顺序在0,28天分别接受2次免疫.安全性观察初步表明人用禽流感疫苗是安全的.免疫原性指标将于最近采集完成.免疫持久性观察将持续到疫苗接种后210天. 我国研制的人用禽流感疫苗采取了"原型疫苗"路线,不但已完成人用禽流感疫苗的研制,可以应对由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同时也能在流感病毒发生变异后,迅速采用新的变异株进行疫苗生产,从而为流感大流行提供疫苗.
  • 摘要:通过RT-PCR反应获得了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完整的血凝素基因(HA)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上,通过转染293T细胞进行了瞬时表达验证.采用PCR定点突变技术,将其HA基因裂解位点的氨基酸组成由RKKR↓ GLF突变为RSSR ↓ GLF,使其具有低致病性AIV的分子特征,并构建了表达突变后HA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Hm.将pcDNA-H5和pcDNA-Hm分别与MuLV假病毒构建体系的两种质粒pHIT60和pHIT111共转染转化了SV40大T抗原的人胚肾细胞293T后,收集转染细胞上清,通过Western-blot和细胞感染性实验来研究假病毒的特性.用缺乏囊膜蛋白和已经证实可以形成MuLV假病毒的水泡性口炎病毒糖蛋白G作为对照.转染后形成假病毒进行裂解后进行Western-blot证明两种HA蛋白都能够整合到各自的假病毒颗粒表面,野生型的HA可以检测到三条带,分别与HA0、HA1和HA2大小相符,而突变后的HAm则仅能检测到一条带,与HA前体大小相符,说明其失去了裂解活性.通过感染293T、COS-7和NIH3T3三种不同的靶细胞后发现野生型的HA所形成的假病毒MuLV-H5具有感染性且具有泛嗜性,而突变后的HA所形成的假病毒则失去了感染性.因此,可以得出HA蛋白裂解位点的氨基酸组成不仅对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性有影响,对禽流感病毒侵入细胞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摘要:本实验采集了我国湖南、江苏、贵州省和武汉、沈阳市犬脑348份、猫脑79份、蝙蝠脑100份,同时用ELISA和免疫荧光法检测狂犬病毒,狂犬病毒阳性样本用RT-PCR分析,结果发现8份犬脑为狂犬病街毒阳性,不同地区采集的犬脑样品带毒率为0-20 %不等,其余猫脑、蝙蝠脑中未检出狂犬病街毒.测序结果表明,所有新分离株均属狂犬病毒基因1型,大致可分为3个亚组,同一地区的狂犬病毒分离株以及相邻省份的狂犬病毒分离株的同源性十分接近,动物样本采集时间与狂犬病毒阳检率有关.
  • 摘要:本研究从2000年开始从广西各地采集了1563份犬脑、4份发病牛脑、1份发病猪脑和1份猫脑组织,通过对这些动物脑组织的PCR检测,分离出38株狂犬病毒株,并对N基因3'端455个核苷酸片段进行测序分析.根据核苷酸同源性及遗传进化树分析,广西狂犬病流行毒株可分成4个群,Ⅰ群有GX01、GX08、GX09、GX014、GX019、GX091、GX123、GX173、GX174、GX195、GX260、GX443、GX510、GX520、GXSL、GXG5、GXLA、GXHX、GXGL共19株,它们的核苷酸同源性在97.6-100%之间;Ⅱ群有GX074、GX219、GX304、GX441、GX442、GX496、GX0510、GXBX、GXBM、GXQZ共10株,它们的核苷酸同源性在98.5-100%之间;Ⅲ群只有GXN119株;Ⅳ群有GX506、GX508、GX509、GX120、GXB03、GXcat、GX201、GX102共8株,它们的核苷酸的同源性在99.1-99.6 %之间.通过氨基酸变异分析,与兽用疫苗株ERA比较,所有38个毒株的第58位氨基酸由P变为S,Ⅰ、Ⅱ、Ⅲ群的30株共同发生了H26Y、C40S、S61N、V95L、G106D和P135S位点的变异,Ⅰ群发生了T90N和E110D、Ⅱ群发生了T42S的群特异性变异.氨基酸分析结果与核苷酸同源性、遗传进化树的分析一致.各群毒株呈现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Ⅰ群主要分布在桂东地区、Ⅱ群主要分布在桂西地区,Ⅳ群主要分布在桂南地区.
  • 摘要:我国目前批准使用的狂犬病疫苗包括细胞培养弱毒疫苗和进口的灭活苗,前者在发达国家已禁止用于犬和猫等动物,因为具有潜在的毒力返祖的可能性;后者免疫效果较好,但价格较高,国内的狂犬病灭活疫苗迄今没有研究报道.本研究利用BHK-21细胞分别培养狂犬病病毒强毒固定毒株CVS-11和弱毒疫苗株SRV9,对于病毒滴度达到108TCID50/0.1mL的培养液,经0.025%甲醛溶液灭活后,再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铝胶佐剂混合成疫苗,分别通过肌肉注射1mL免疫12条犬,同时设SRV9弱毒活疫苗和英特威灭活疫苗(Nobivac Rabies Vaccine)阳性对照和正常BHK-21细胞阴性对照的免疫犬10条.免疫结果显示,CVS-11和SRV9灭活苗诱导的抗体水平无显著差异.一次免疫后3周内抗体水平达到最高,中和抗体效价平均为5.2IU.抗体消长规律研究表明,灭活疫苗一次免疫诱导的最低保护水平的中和抗体(≥0.5IU)可持续5~6个月;单剂量和10头份剂量注射动物后均未见免疫动物呈现异常反应.免疫后3个月时进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灭活苗免疫的10条犬均能抵抗40000 MICLD50强毒(CVS-24)攻击而健康存活.在另一项实验中,初免后的犬在3个月时加强免疫,可激发较强的回忆反应,抗体水平加强免疫后可达到6-10.5 IU,加强免疫后最低保护水平的中和抗体水平(≥0.5IU)可维持12个月以上.保存试验显示,灭活疫苗在4℃可保存12个月,免疫效果保持不变.几种疫苗免疫效果比较,英特威灭活疫苗诱导的中和抗体水平最高,弱毒活苗效果次之,本研究的两种灭活疫苗诱导的中和抗体水平相似,比弱毒活苗抗体水平稍低,但足以对免疫动物提供完全的保护,符合狂犬病新型疫苗的要求.本研究获得的狂犬病灭活疫苗制备简单,成本在一元/头份左右.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研制的狂犬病灭活疫苗安全,有效,廉价,可以作为我国犬狂犬病的预防用疫苗.
  • 摘要:狂犬病又称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被病兽咬伤而感染,多见于狗、猫、狼等肉食动物.狂犬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兴奋、恐水、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狂犬病是一种十分凶险的疾病,即使在科学比较发达的今天,提起狂犬病,也会让人毛骨悚然,它在某种程度上说比癌症更可怕,当今病死率最高的疾病就是狂犬病.狂犬病一旦发作,在症状出现后病死率几乎是100%.虽然狂犬病的死亡率是100%,但狂犬病又是百分之百可以预防的.本文对狂犬病的防治、疫苗和抗血清的安全性进行了探讨.
  • 摘要:狂犬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据中国CDC的流行病学调查,该病在中国的流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本研究运用基因突变、反向遗传技术的原理与方法,将狂犬病毒(RV)糖蛋白基因(G)从第四位重排于第一位,并成功地拯救已发生基因重排的狂犬病毒.该研究为进一步探索RV各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对病毒致病性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 摘要:近年来,由动物传染给人的疾病突然增多起来,特别是非典、禽流感、口蹄疫、疯牛病、猪链球菌病等,疫情席卷而至,传播迅速、死亡率高、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给畜牧业生产和国内外贸易造成空前打击,给社会稳定带来极大损害.另外,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很多新发现的人类疾病如拉沙热、埃博拉出血热、马尔堡出血热等,疫源均追查到动物,而早年严重威胁人类的鼠疫、狂犬病、结核病、布氏杆菌病、日本血吸虫病等也因为有动物宿主的存在而至今未能根除,时而死灰复燃.2004年国家卫生部统计数字表明占全国全年传染病死亡病例首位的就有狂犬病.本文内容包括: 一、新发传染病出现并流行新特点 二、我国动物防疫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存在的不足 三、建设人兽共患病-动物疫病-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体系
  • 摘要:青岛市是山东省HFRS的重要疫区之一.自首例病例报告至今,已连续发病和流行30余年.期间出现2次流行高峰.为掌握发病特点和流行规律,指导防治工作,山东省和青岛市先后在胶南、胶州和即墨3个市设立了省、市级监测点,进行了连续监测.现将1995~2004年的监测情况作一分析.
  • 摘要:从广东省韶关采集了30份野生犬蝠样品,研磨后接种Vero-E6细胞,从中分离到2株病毒.其中一株在Vero-E6细胞上盲传至第4代开始出现细胞病变,表现为细胞内颗粒增多,细胞收缩、变圆,最后细胞从瓶壁脱落;反复冻融3次后,收集细胞及培养液,电镜观察发现,病毒粒子无囊膜,有双层衣壳,呈正二十面体对称,具有呼肠病毒科(Reoviridae)成员的形态特征,将病毒命名为Bat/China/2003(B/03);红细胞凝集试验表明该病毒能凝集健康人O型血红细胞,不能凝集SPF鸡、实验用普通级牛、大鼠和豚鼠的红细胞,这与哺乳动物呼肠病毒血清1型的血凝谱相近;病毒基因组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大、中、小3个区段.以上结果均符合已报道的呼肠病毒的生物学特征.为了进一步的从分子水平上确定该病毒是呼肠病毒科成员,用哺乳动物呼肠病毒特异性引物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得到了预期大小的片段.测序结果经NCBI BLAST分析表明,与呼肠病毒科正呼肠病毒属的Ndelle virus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为91.2%.用DNAMAN Multiple Alignment进行序列同源性分析,与哺乳动物呼肠病毒血清1、2、3型的代表株T1L,T2J,T3D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9.9%、76.9%、89.9%;从同源性上来看,该片段与人、鼠和牛的呼肠病毒同源性较高(核苷酸同源性76.9~91.2 %,氨基酸同源性95.4%~100%),与水生呼肠病毒同源性较低(核苷酸同源性47.4~50.9 %,氨基酸同源性51.7%).基因分析结果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证明了新分离的这株病毒是呼肠病毒科成员.
  • 摘要:以纯化的西尼罗河病毒E蛋白结构域Ⅲ重组融合蛋白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运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进行细胞融合,并采用间接ELISA方法进行筛选,共获得了3株能稳定分泌针对西尼罗河病毒E蛋白结构域Ⅲ的特异性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4F7、6H3和8E4,其单抗亚类鉴定分别属于IgG1、IgG1和Ig2a.经间接ELISA、免疫印迹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鉴定,这3株单克隆抗体均能与重组西尼罗河病毒E蛋白结构域Ⅲ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与日本脑炎病毒无交叉反应,并且,8E4和6H3识别同一抗原位点,4F7识别西尼罗河病毒E蛋白结构域Ⅲ的另一抗原位点.本实验成功研制出针对西尼罗河病毒E蛋白结构域Ⅲ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为我国建立西尼罗河病毒的病原学检测方法并与日本脑炎病毒进行鉴别诊断提供了有力的技术贮备.
  • 摘要:自从我国爆发SARS后在我国政府的协调下对SARS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等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同时由于国际间合作,我们现在已知道SARS传染病是由于一种人类的coronavirus(HCoV)传染所致,现定名为SARS-Coronavirus(SARS-CoV).多株SARS-冠状病毒的核酸序列已经测定,其中的一些病毒蛋白的功能也已确定.这些核酸序列已经在GenBank上可以查到,为研究安全、有效的疫苗提供依据.本文介绍了SARS灭活疫苗效力试验的研究和建立情况.
  • 摘要:将携带DNA疫苗的重组沙门氏菌SL7207(pVAX1-HA-IL2)、SL7207(pVAX1-HA-IL18)、SL7207(pVAX1-HA-IFN-γ)、SL7207(pVAX1-HA-CpG)、SL7207(pVAX1-HA)和SL7207(pVAX1)经口服和滴鼻途径首免3日龄商品代伊莎褐蛋鸡,二免后3周攻毒,结果表明SL7207(pVAX1-HA-CpG)、SL7207(pVAX1-HA-IFN-γ)和禽流感油乳剂灭活苗的免疫保护指数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二免后3周,SL7207(pVAX1-HA-CpG)、SL7207(pVAX1-HA-IFN-γ)免疫组以及SL7207(pVAX1-HA)和SL7207(pVAX1-IFN-γ)联合免疫组鸡产生了较高水平的特异性粘膜IgA应答(P<0.05),但所有重组沙门氏菌免疫组鸡血清中抗禽流感病毒特异的HI抗体水平与空载体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仅有油乳剂灭活疫苗组产生了高水平血清抗体.上述结果表明,几种佐剂在重组沙门氏菌SL7207运送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 DNA疫苗中的佐剂效应依次为:CpG>IFN-γ>IL-18,但IL-2未表现出佐剂效应.
  • 摘要:食源性疾病是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将食源性疾病定义为:"通过摄食进入人体导致人体患感染性或中毒性的疾病".这里包括了由食品生物性污染和化学物质残留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美国每年有7600万例食源性疾病患者,占美国人口的1/3;由生物性危害因素引起的爆发起数占总发生起数的83%,爆发人数占总人数的99%.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报告,发达国家死于食物中毒的儿童中,70%是由微生物性食物中毒所致.我国也存在同样趋势,统计资料表明,1992~2001年间发生的食物中毒案例中,细菌性的食物中毒所占比例达50.9%,化学性食物中毒占28.6%,原因不明的占11.9%,其它占9.6%.本文内容包括: 一、我国食源性人兽共患细菌病的现状 二、我国食源性人兽共患细菌病控制的主要对策
  • 摘要:目的 分离和鉴定猪链球菌,为疫情的确定、预防及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用血琼脂、生化反应及PCR对疑似猪链球菌感染病例、接触者和病死猪的血液、脑脊液及脏器等共30份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阳性菌株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 从病人脑脊液和血液中检出猪链球菌2型菌株2份.经PCR方法检测菌株,含有猪链球菌种特异性基因16SrRNA(SPE基因),猪链球菌荚膜多糖编码基因(CPS 2A基因),猪链球菌溶菌酶释放相关蛋白编码基因(MRP基因).药敏试验表明,猪链球菌2型对四环素耐药,对左旋氟沙星、氨苄西林、青霉素、阿齐霉素、头孢吡肟、头孢噻肟、万古霉素等敏感. 结论 猪链球菌2型是引起此次人类感染疫情的病原微生物.
  • 摘要:猪链球菌2型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2005年夏季在四川省资阳及附近地区发生了动物和人的猪链球菌2型感染,共引起了38人死亡.我们对从四川省资阳及附近猪链球菌2型感染疫区的病死猪体采集的病料进行病原菌分离和特性比较研究.首先利用病原菌分离技术、多重定性PCR检测和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然后选取5株主要疫点代表菌株与1株国外参考菌株进行细菌药敏试验和实验动物腹腔接种感染试验;此外还对猪链球菌2型分离株基因组中的溶原性噬菌体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1)从采集的病料中分离到11株猪链球菌2型菌,都具有胞外因子(EF)和溶菌酶释放蛋白(MRP)两个特征性毒力因子;(2)6株试验菌株对氨苄青霉素、先锋必素、头胞克肟、乙酰螺旋霉素、万古霉素、复方新诺明和利福平等7种抗生素高度敏感.与国外参考菌株相比,资阳分离株具有链霉素抗性;(3)试验菌株对BALB/c鼠均具有一定的毒力,但毒力程度上有差异.资阳分离株449-1和国外参考株6#对鼠具有相同的强致死性(3/3死亡),资阳458分离株致死性较弱(0/3死亡),其它菌株具有中等强度的致死性.利用449-1、458和6#分离株进行家兔感染实验,各菌株均可引起家兔感染发病,死亡率分别是1/2、2/2和2/2;(4)国内首次获得了猪链球菌2型流行菌株匿藏着溶原性噬菌体的证据,该噬菌体与细菌毒力和适应性的关系有待深入研究.通过对资阳及附近地区猪链球菌2型分离株与国外分离株特性的比较研究,明确了流行菌株间在毒力和药物敏感性上存在着差异,细菌毒力差异表现为对动物种属的嗜性,并筛选出了猪链球菌病防治的可选择性药物.为进一步研究猪链球菌2型菌株的致病机理以及猪链球菌病的防治奠定了基础.
  • 摘要:鼠疫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它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曾席卷世界广大地区,给人类造成深重的灾难.在世界上曾有三次大流行. 第1次世界鼠疫大流行:发生在公元6世纪(527-565),几乎蔓延到当时世界所有著名国家,死亡约1亿人.这次大流行导致东罗马帝国的衰退.以"汝斯丁(Justinian)瘟疫"载入医学史册.本文内容包括: 一、世界鼠疫 二、中国鼠疫疫情 三、鼠疫疫情特点
  • 摘要:目的:了解广州市鼠疫宿主动物的种群构成及数量分布情况,为鼠疫防治工作积累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夜笼法.对捕获鼠类及捡获蚤类进行鉴定;计算鼠带蚤率和蚤指数;用鼠疫IHA法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捕获鼠形动物1636只,分属2目2科3属6种.其中啮齿目动物1399只,食虫目动物237只,总鼠密度为12.63%,鼠密度为10.80%;在250只鼠形动物中发现有蚤鼠只85只,捡获蚤407匹,鼠体表蚤经鉴定为印鼠客蚤、缓慢细蚤;鼠染蚤率为34.0%,总蚤指数为1.63;黄胸鼠蚤指数为2.36;未查出鼠疫F1抗体.结论:褐家鼠仍是广州市主要鼠种.主要蚤种是印鼠客蚤.未发现鼠间鼠疫流行迹象.黄胸鼠蚤指数较高,应引起重视.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